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
3)丙的问题 _电__流_表__所_选__量_程__太_小__了_____
知识点5-1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通过___各__处__的__电__流__相__等___.表达
式:I =I1=I2.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__干__路__电__流__等__于__各__支__路__电__流__之__和_.
知识点1-1 两种电荷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带电体的特性: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2.让物体带电可以采用 摩擦起电 的方法,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转移。
知识点2-1 电流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金属中电流—只有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金属中没有正电
荷的定向移动) 酸碱盐溶液中电流—正负离子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规定: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有电源 (2)电路闭合(形成通路)
知识拓展
----
---
➢将带负电的验电器与
++
思考: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哪些方法?
知识点1-3 原子及其结构
物质
分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夸克 夸克
知识点1-4 电荷量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电荷). 用Q表示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元电荷:最小电荷.符号e.
e=1.6x10 -19 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思考:1C电荷相当多少个元电荷?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1. 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的定义: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数量。

•电路的定义:由导体、电源和接线等元件组成,能使电流沿特定路径流动的装置。

2. 电流的特性•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决定,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与通过导体的电荷数量和时间的多少有关。

3. 电阻和导体•电阻的定义: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能力。

•导体的特点:低电阻、易导电,如金属等。

•非导体的特点:高电阻、不易导电,如塑料、橡胶等。

4. 奥姆定律•奥姆定律的表述: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I = U/R 表示,其中 I表示电流强度,U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电流强度的影响因素: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的大小。

5.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在各元件中电流强度相等,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可以流动,在各元件中电流强度不等,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电流之和。

6. 电功率和功率公式•电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电能的消耗或产生。

•功率公式:功率 P 等于电流 I 乘以电压 U,即 P = I × U。

7. 电能和电功的关系•电能的定义:带电物体具有的能量。

•电功的定义:电能的消耗或产生。

8. 多用电器并联的布线连接方法•多用电器并联的布线原理:将各用电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多用电器并联的优点: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可以独立工作。

9. 电路中的三要素•电压源:提供电流的能源。

•导线:连接电路中各元件的路径。

•电阻:控制电流强度的元件。

10. 并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求出各电阻的倒数之和,再取其倒数。

11. 串联电阻的计算•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各电阻的阻值相加。

12. 电路中的短路和开路•短路:电路中两个节点之间没有电阻。

•开路:电路中两个节点之间断开或不存在导线。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

15电流与电路一、摩擦起电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枯燥的环境中进展,实验时要带上枯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那么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负电荷用“-〞号表示。

2、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互相吸引不同。

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

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互相作用。

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验电器的构造如下图〔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挤。

〔4〕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假如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那么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拟物体带电的多少。

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的电荷,使两片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

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那么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互相作用的规律判断;〔3〕利用验电器检验。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运动的流动,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流的单位是安培(A)。

2.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动的方向确定,即从正极到负极。

在实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通常规定为正极向负极流动。

3. 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导体传输电能,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4.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导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电阻,单位是欧
姆(Ω)。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
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表达为:U = I * 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6.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器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并联电
路中,电器并行连接,电流可选择不同的路径流动。

7.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表示电能的转化速率,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可以通过
电压和电流计算,公式为:P = U * I。

8. 用电安全: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用电安全,包括正确接线、合理使用电器、防止漏
电等。

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保险丝和断路器。

9. 电路图和符号:电路图用符号表示各个电器和元件,了解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和连接方式,能够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电流的形成1、电流的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用水流和电流做类比:水在水管中沿着肯定的方向流淌,水管中就有了水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肯定的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2、维持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池.②合上开关.3、电源能够持续供应电流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从外表看,即为带铜帽的一端;负极是锌筒.蓄电池的正、负极通常用“+”、“-”号标在电池的上部.你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哪些状况下使用过干电池?在哪些地方见过使用蓄电池?4、电流的方向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二、电路的组成1、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简单,也无论2、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供应电能,是电路中的供电装置.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开关--掌握电路通、断的装置.闸刀开关3、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是特别危急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三、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经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状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状况的图叫电路图.画电路图应留意的问题.元件位置支配要适当,分布要匀称,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总结一、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要形成电流,首先要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比如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等。

其次,这些电荷需要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移动。

2、电流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3、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简称电流。

电流的定义式为:I =Q/t,其中 I 表示电流,Q 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 表示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常用的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 = 1000mA,1mA =1000μA。

4、电流表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器。

在使用电流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2)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在无法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选用大量程进行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否则会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二、电路1、电路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通常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灯泡、电动机、电阻等。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

2、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2)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

(3)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

电源短路是指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会烧坏电源,是绝对不允许的。

用电器短路是指电流不经过某个用电器,而从导线直接流过,该用电器不工作,但一般不会损坏电源。

3、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总结高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总结高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高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第1章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本章重点1.电压、电流和功率等物理量的意义;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基本电路元件。

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学习指导电路原理所讨论的电路是将实际电路元件进行模型化处理后的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由为数不多的理想电路元件构成,通常用电压、电流关系描述电路元件,称为元件特性。

描述元件之间连接关系的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

元件特性和基尔霍夫两个定律构成了电路分析的基础。

电路分析就是在电路结构、元件特性已知的条件下,分析电路中的物理现象、电路的状态和性能,定量计算电路中响应与激励之间的关系等。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元件1.实际电路实际电路是电流可在其中流通的由导体连接的电器件的组合。

组成实际电路的器件种类繁多。

2.电路模型电路模型与实际电路有区别,它由为数不多的理想电路元件组成,可以反映实际电路的电磁性质。

理想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等。

电路理论中的电路一般是指电路模型。

3.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是电路分析的基本物理量。

对于储能元件电感和电容,有时也用磁链和电荷来描述。

功率和能量也是电路中的重要物理量。

为了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电路元件特性、电路方程,首先要指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对一个二端元件或支路,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有两种选择,即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如图1-1所示。

4.基本的无源元件最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是线性时不变二端电阻、电感和电容,这些电路元件符号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1-2所示。

(a)(b)图1-1(a)u, i为关联参考方向;(b)u, 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a)(b)(c)图1-2(a)电阻元件;(b)电感元件;(c)电容元件图1-2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

在此参考方向下,电压与电流关系(时域)、功率和能量表示如下。

(1)电阻元件电压、电流特性为或吸收的功率为从- 到t时刻消耗的能量为(2)电感元件电压、电流特性为或吸收的功率为储存的磁场能量为(3)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特性为或吸收的功率为储存的电场能量为5.独立电源元件独立电源有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它们是电路中的激励,其电路符号如图1-3所示。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1. 电流的基础概念- 电流定义:电流(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流量。

- 单位:安培(A)。

- 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2.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压(V):电势能的差异,是推动电荷移动的力量。

- 欧姆定律:V = IR,其中R是电阻,I是电流,V是电压。

3. 电阻- 定义:电阻(R)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 单位:欧姆(Ω)。

-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4. 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阻器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并联电路:电阻器头尾相对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R总 = R1 + R2 + ... + 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1/R总 = 1/R1 + 1/R2 + ... + 1/Rn5. 电路元件- 电源:提供电压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

- 电阻器:限制电流的组件。

- 电容器:存储电能的组件,能在电路中储存和释放电荷。

- 电感器:对电流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组件。

6. 交流电(AC)与直流电(DC)- 直流电:电流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

- 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7. 电路分析-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节点处电流的总和为零。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闭合回路中电压的总和为零。

8. 电磁感应- 法拉第定律:通过闭合回路的电动势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 洛伦兹力: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F = q(v × B),其中q是电荷,v是电荷的速度,B是磁场。

9. 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现象。

- 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 电路的实际应用- 家庭电路:包括照明、插座等。

- 工业电路:用于驱动机械设备。

- 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

以上是物理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涵盖了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分析方法以及电磁现象等。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和设计电路的基础,对于学习电子工程和物理学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与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流和电路是电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电器工程师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从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分类、电路元件以及电流与功率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电流的定义
电流指的是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其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由电子的数量和流动方向决定。

通常情况下,电子从电压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低的地方,而电流的方向则与电子的流动方向相反。

当电子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增加时,电流也相应增加。

二、电路的分类
电路可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种。

1、直流电路直流电路可分为类似于积木盒子式的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以及混合电路。

串联电路指的是将电器设备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并联电路则是让不同的电器设备分别接入相同的电源。

混合电路则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结合体。

2、交流电路交流电路则是指电压和电流在时间线上周期性地改变方向的电路。

由于交流电的变化速率很快,因此很难用数字来描述。

一般来说,交流电路的频率为50 Hz或60 Hz。

三、电路元件
电路元件有许多种,每种元件具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常见的电路元件有电阻、电容和电感。

1、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

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使电流不会过大,从而保护电路和设备。

电阻的大小通常用欧姆(O)来表示。

2、电容电容是可以储存电能的元件。

电容器内的电荷可以储存电能,当电容器连接到电路中时可以释放储存的电能。

电容的大小通常用法拉(F)来表示。

3、电感电感是能够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当电流通过电感时,会在其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当电流停止流动时,磁场会发生变化,并在电感中产生电势差。

电感的大小通常用亨利(H)来表示。

四、电流与功率的关系
电流和功率是电路中两个重要的参数。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的能量,其单位为瓦特(W)。

在电路中,功率可以用电流和电压来计算。

通常情况下,电流越大,功率也就越大。

总之,电流和电路是电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他们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调节和控制。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电器工程师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为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