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超声联合X线行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D :0 3 7 / ma j i n 1 7 -7 5 2 1 . 8 0 2 OI1 . 8 7 c ..s . 6 4 0 8 . 0 0 0 . 7 s
作者单位 : 130 江 苏大学附属昆 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超声科 ( 250 邵军 )放射科 ( 玉春 ) 肝胆外科 ( , 朱 , 刘瑞文 )
邵军 朱玉春 刘瑞 文
近年 来 , 由于高分辨超 声仪器 的使用 和导管技术 的改进 , 兼有 内外引 流效果 的经皮肝 穿刺胆管 引流 术 ( ectnost n p ru eu a- a r
se aceoag gahcda ae P C 治疗阻塞性黄疸 , hpt hlni rp i r ng ,T D) i o i 是近来兴起 的一种治疗阻塞性黄疸 的新技术 , 是对恶性 肿瘤 引起的
点选择 经腋 中线 人路 及剑突下人 路两条路径 , 胆总管及右肝管阻塞 常采 用经腋 中线人路 , 左肝 管阻塞 和右人 路不 能完成操 作 用 剑突下人路 。在超声 引导下 ,8GP CB穿刺针先 到腹壁 深层 , 1 T . 嘱患者 暂时屏气 , 迅速进针至扩 张 的靶 胆管 内 , 拔 出穿 刺 并
通 讯 作 者 :邵 军 , m i:jw 16 16 cm E als y2 @ 2 .o w
21 00年 8月第 4卷第 8期
C i Cii asEet ncE io )A gs 1 2 1 , o. N . hnJ l c n( l r i dt n ,uut 5,00 V 14, o8 ni co i
21 00年 8月 第 4卷 第 8期
C i Ciii s Eet ncE io ) A gs 1 。00,o. N . hnJ l ca ( lc oi dtn 。 uut 52 1 V 1 n n r i 4,o8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TGD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是一种简便的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胆囊炎而手术风险很高的危重和老年患者,对低位胆道梗阻患者也可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
【目的】1.胆囊引流减压,控制感染。
2.对低位梗阻患者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适应证】PTGD是结石性或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梗阻的方便减压方法。
1.急性胆囊炎病人症状危重或年老体衰,或合并有心、肾、肝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2.胆总管下端梗阻胰头癌、胆管癌或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梗阻合并胆囊肿大者,尤其是做经皮经肝胆管插管引流失败而病情危重者。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并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肝内胆管扩张并不明显而胆囊显著肿大者,用超声引导作胆囊引流比PTCD要简单容易而效果相同。
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有效地减轻症状,待产后行胆囊切除。
【禁忌证】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2.全身衰竭者不能耐受经皮经肝穿刺者。
3.有大量腹水者。
4.胆囊充满结石或无结石但胆囊腔过小者。
5.由于胃肠气体、肋骨干扰或患者过于肥胖导致胆囊显示不清者。
6.无安全穿刺路径者。
【器具】同PTCD。
【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积极纠正严重的内科合并症。
3.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注意防止DIC的发生。
5.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1.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胆囊,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原则上选择经肝脏胆囊床进入胆囊。
然而解剖学上的胆囊床超声难以判别,一般可选择体部的中心或近颈部的体部作为穿刺部位。
2.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1)套管针法: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囊,见胆汁后,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拔出,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彩超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有 关。② B C S多伴有下腔静脉阻塞体征 , 而V O D则无 。⑧影
像 学检 查 可 明确 B C S的 梗 阻 部 位 , 而V O D则无大血管阻塞 。
④病理上 B C S常伴有肝静脉血栓形成 , 病变主要 累及较 大的
功 能差 , 并 发 多脏 器 功 能 衰 竭 , 限 制 了穿 刺 的实 施 , 故 结 合 服
用“ 土三七 ” 病史 、 临床 表 现 、 影 像 学 的典 型特 征 , 同样 能 作 出 准 确 的诊 断 … 】 , 本 组 2例 根 据 服 用 “ 土 三七 ” 病史 , 相 关 临 床 表 现、 实 验 室 检 查 及 MR I 表 现 而作 出诊 断 。 肝小静脉闭塞病主要与 B u d d — C h i a r i 综合征 ( B C S ) 鉴别 :
i 1 国 临 床 医学 影 像 杂 志 2 0 1 4年 第 2 5 卷第 1 期 J C h i n C l i n Me d I ma g i n g , 2 0 1 4 , Vo 1 . 2 5 , N o . 1
囊 壁水肿 、 小肠壁水肿 、 脾肿大 ( 是 由 于 门 静 脉 血 流 受 阻及 肝
f 2 ] 胡智斌 , 张鹏 , 姚 海 泉 .肝 小 静 脉 闭 塞 病 的 C T和低 场 MRI 诊 断 价
值 ( 5例 报 告 并 文 献 复 习 ) l J 】 .全 国 C T 和 MR I 杂志 , 2 0 1 1 , 9 ( 6) :
1 1 -1 2; 2 4 .
保健 品 、 食物 、 草药史。②肝肿大 、 腹水 、 黄疸 等临床表现 。③
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孟凡翠

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孟凡翠发表时间:2015-11-04T11:22:26.06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期作者:孟凡翠李秀香王丽丽[导读] 莒县人民医院 276500 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莒县人民医院 276500【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均行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治疗,对其治疗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40例患者共置管45根,1次穿刺成功率为95%,并发症发生率为2.5%。
结论:彩超引导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彩超;经皮穿刺肝胆管引流术;临床效果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1],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断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发热、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肝脏肿大及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安排患者进行尿液检测、血液检测、肝功能试验、免疫学检查以及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检查,确诊本组的40例患者均符合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
据统计,本组的40例患者当中,共有男性患者27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在28岁至84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为(42.4±4.5)岁;胆管癌15例、胰脏头部癌11例、急性重症胆管炎7例、肝内多发肝细胞癌4例、华特壶腹癌3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文 献标 识 码 : B
晚期 恶 性 梗 阻性 黄 疸 无 手 术 指 征 患 者 , 如 不
现将护 理报 告如 下 。
1 临床 资料
能将 胆汁 引 流 , 可 因肝 功 能 衰 竭 或 其 他 并 发 症 而 危 及 生 命 。超 声 引 导 下 经 皮 肝 穿 刺 胆 管 引 流 术
超 声 引 导 下 经 皮 肝 穿 胆 管 引流 治 疗 恶 性 梗 阻性 黄疸 的 护理
陈 瑾, 王亚 莲 , 黄亚敏
( 新 昌县 中医 院 , 浙 江新 昌
摘
3 1 2 5 0 0 )
要: 总结 3 5 例恶性梗 阻性 黄疸行经皮肝穿胆管 引流患者 的护 理。护理重点 为治疗 前做好 各项准 备及心 理护理 ,
_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0 8 , 4 3 ( 1 0 ) : 8 9 4 -8 9 5 .
[ 2 ]侯凤 兰, 王晓梅 , 王 佩华. 4例 先心 术后延 迟关 胸 的护理体 会
床边行关胸手术 , 关胸时密切观察患儿 的心率 、 血 压、 C VP、 S p O , 发 现 病 情 不 稳 定 必 须 放 弃 本 次 关
(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t r a n s h e p a t i c c h o l a n g i a l d r a i n a g e ,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3 5例 , 男 2 2例 , 女 l 3例 ; 年
龄 2 9  ̄7 5岁 , 平均 6 1岁 ; 胰头癌 1 1 例, 壶 腹 部 癌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是一种简便的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胆囊炎而手术风险很高的危重和老年患者,对低位胆道梗阻患者也可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
【目的】1. 胆囊引流减压,控制感染。
2. 对低位梗阻患者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适应证】PTGD是结石性或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梗阻的方便减压方法。
1.急性胆囊炎病人症状危重或年老体衰,或合并有心、肾、肝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2.胆总管下端梗阻胰头癌、胆管癌或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梗阻合并胆囊肿大者,尤其是做经皮经肝胆管插管引流失败而病情危重者。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并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肝内胆管扩张并不明显而胆囊显著肿大者,用超声引导作胆囊引流比PTCD 要简单容易而效果相同。
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有效地减轻症状,待产后行胆囊切除。
【禁忌证】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2.全身衰竭者不能耐受经皮经肝穿刺者。
3.有大量腹水者。
4.胆囊充满结石或无结石但胆囊腔过小者。
5.由于胃肠气体、肋骨干扰或患者过于肥胖导致胆囊显示不清者。
6.无安全穿刺路径者。
【器具】同PTCD。
【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积极纠正严重的内科合并症。
3.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注意防止DIC的发生。
5.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1.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胆囊,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原则上选择经肝脏胆囊床进入胆囊。
然而解剖学上的胆囊床超声难以判别,一般可选择体部的中心或近颈部的体部作为穿刺部位。
2.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1)套管针法: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囊,见胆汁后,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拔出,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就是一种简便的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胆囊炎而手术风险很高的危重与老年患者,对低位胆道梗阻患者也可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
【目的】1、胆囊引流减压,控制感染。
2、对低位梗阻患者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适应证】PTGD就是结石性或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梗阻的方便减压方法。
1.急性胆囊炎病人症状危重或年老体衰,或合并有心、肾、肝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2.胆总管下端梗阻胰头癌、胆管癌或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梗阻合并胆囊肿大者,尤其就是做经皮经肝胆管插管引流失败而病情危重者。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并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肝内胆管扩张并不明显而胆囊显著肿大者,用超声引导作胆囊引流比PTCD要简单容易而效果相同。
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有效地减轻症状,待产后行胆囊切除。
【禁忌证】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2.全身衰竭者不能耐受经皮经肝穿刺者。
3.有大量腹水者。
4.胆囊充满结石或无结石但胆囊腔过小者。
5.由于胃肠气体、肋骨干扰或患者过于肥胖导致胆囊显示不清者。
6.无安全穿刺路径者。
【器具】同PTCD。
【术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积极纠正严重的内科合并症。
3.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注意防止DIC的发生。
5.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1.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胆囊,选择最佳穿刺点与穿刺路径,原则上选择经肝脏胆囊床进入胆囊。
然而解剖学上的胆囊床超声难以判别,一般可选择体部的中心或近颈部的体部作为穿刺部位。
2.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1)套管针法: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囊,见胆汁后,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拔出,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利 多卡 因 局 部浸 润 麻醉 至 肝 被 膜 , 在 超声 监 测 下 采 用 1 8 G 2 . 2 . 2引 流 管 护 理 向 患 者 及 家 属 讲 解 引 流 管 放 置 位 置 、 引 P TC 穿 刺 针 经 皮 经 肝 穿 刺 进 入 靶 胆 管 , 拔 出针 芯 , 见 胆 汁 溢 流 目的 、 重 要 性 及 注 意 事 项 。观 察 穿 刺 处 有 无 渗 血 、 渗 液 ,若 出或 用 注 射 器 抽 出 胆 汁 后 , 置入 金属 导丝 , 采用 S e l d i n g e r方 有 异 常 及 时 报 告 医 生 进 行 处 理 。妥 善 固 定 引 流 管 ,保 持 引 流 法置入 8 F P i g t a i l 胆道外引流管 , 皮 肤 缝 线 固定 。 通畅 , 引流管固定应低 于置管 平 面, 以免胆 汁逆流 引起 感染 。
痒 及 大 便 颜 色 改变 。术 前 检 查 血 清 总 胆 红 素 ( 3 3 9 . 0 士8 2 . 5 ) 小时监测血压 、 心率 、 呼吸 1 次, 并记录 , 严 格 交 接 班 。术 后 禁 t t mo l / L, 直接胆红素 ( 2 3 6 . 5 土1 1 2 . 7 )t l mo l / L 。 l _ 2治 疗 方 法 患 者取 平 卧或左侧 卧 位 , 常 规 消 毒 铺 巾、 2 食1 2 h 。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切 观 察 患 者 有 无 面 色 苍 白 、 出汗、 腹 痛、 发热 、 寒 战、 恶 心、 呕吐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魏炜;艾红;阮骊韬;赵巧玲;杨锦茹;尹益民;任晓萍;潘文倩【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包括胆管癌23例,胰头癌9例,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4例,壶腹部肿瘤3例.结果行右肝管穿刺24例,左肝管穿刺10例,同时行左右肝管穿刺5例.所有患者均一针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在短期内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对于肝功能的恢复及后续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Objective To observe'the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ic drainage (PTCD) for the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jaundice. Methods PTCD was per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ultrasound in 39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including 23 with cholangiocarctnoma, 9 with pancreatic head carcinoma, 4 with suppurative cholangitis complicated with bile duct calculi, and 3 with ampullary sulcus tumor. Results PTCD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through right hepatic duct in 24 patients, through left hepatic duct in 10 and through both ducts in 5 patients. Among all patients, the successful rate for one session was 100%. The serum levels of total bilirubin, direct bilirubin, alkaline phosphat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y-glutamyl transferas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all the patients after PTCD (all P<0. 05). 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PTCD has advantages such as accuratepositioning, simple operation, minimal invasion,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so on,and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bilirubin in short term, thus having certain clinical value for the recovery of liver function and subsequent treatment.【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2(009)011【总页数】4页(P782-785)【关键词】超声引导;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作者】魏炜;艾红;阮骊韬;赵巧玲;杨锦茹;尹益民;任晓萍;潘文倩【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影像科,陕西西安 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575胆道梗阻可造成血中结合胆红素及总胆红素显著升高及肝肠循环障碍,导致体内内毒素堆积,严重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甚至肝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1]。
解除梗阻及胆管减压是治疗的关键。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ic drainage,PTCD)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以及保证后续治疗提供更多机会等具有一定临床意义[2-4]。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2012年4月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39例,男14例,女25例,年龄36~81岁,中位年龄58岁;其中胆管癌23例,胰头癌9例,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4例,壶腹部肿瘤3例。
术前血清总胆红素平均(436±206)μmol/L(195~684μmol/L),碱性磷酸酶平均(652±297)U/L(261~1137U/L);丙氨酸转氨酶平均(145±56)U/L (63~231U/L),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平均(723±315)U/L (385~1293U/L)。
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接受心电图、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检查。
排除标准:心电图检查发现病理性Q波或心肌梗死后稳定期未超过6个月;血小板计数<100×109/L;出、凝血时间显著延长;精神异常,情绪躁狂,不能配合穿刺者。
1.2 仪器与穿刺针采用Siemens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4V1-S穿刺探头,并配有专用穿刺架,探头频率3.5~4.5MHz,穿刺角度为18°或32°。
导引穿刺针选用日本八光18GPTC针,引流管选用中心静脉导管套装或8F猪尾巴引流管套装。
1.3 穿刺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术前常规超声扫查全肝,选择靶胆管及体表穿刺点。
以左或右肝管扩张最宽处为穿刺目标,选择进针路径时,需与穿刺靶胆管呈仰角,以确保穿刺过程中引流管尽可能深入靶胆管内,防止术后脱管,尽量避开膈肌及肝内血管。
确定体表穿刺点后,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壁层腹膜,切开皮肤后嘱患者屏住呼吸或轻幅平静呼吸,实时超声引导下将18GPTC针循导引线迅速刺入靶胆管内(图1)。
退出针芯后回抽胆汁,以确保针尖刺入胆管腔内。
沿套针置入导丝,退出套针并用扩张器扩张腹壁,沿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或猪尾巴引流管(图2),退出导丝。
采用猪尾巴引流管时,需牵拉近端导线使其远端卷曲,引流管近端与体表皮肤缝合固定以防脱管,后接延长管及引流袋。
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相关生化指标和超声,观察并了解引流管位置及胆管压力缓解情况(图3)。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
PTCD术后1周、1个月各指标与术前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39例中,穿刺右肝管24例,穿刺左肝管10例,5例同时行左右肝管穿刺。
所有患者均一针完成穿刺,成功率100%。
术后1周及1个月复查肝功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表1)。
置管后所有患者黄疸均不同程度减轻,全身一般情况改善。
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术后脱管,1例胆管少量出血,1例拔管后肝前胆漏,给与止血及肝周置管引流等对症治疗后痊愈。
3 讨论图1 超声引导下将PTC导引针刺入右肝管二级分支(箭示PTC针尖刺破管壁进入扩张右肝管;RL:肝右叶;RHD:右肝管;PV:门静脉)图2 将引流管(箭)顺导丝置入扩张的右肝管(RL:肝右叶)图3 PTCD术后1周,原扩张胆管明显回缩,胆管压力下降(箭示胆管内引流管)表1 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前后生化指标比较(±s,n=39)注:*:与PTCD 术前比较,P<0.05,**:P<0.01时间总胆红素(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碱性磷酸酶(U/L)丙氨酸转氨酶(U/L)γ-GT(U/L)436±206 144±79 652±297 145±56 723±315 PTCD术后1周252±132*76±25*427±181*101±42*448±173*PTCD术后1个月189±107**65±29*410±149*86±37**310±149 PTCD术前**梗阻性黄疸可引起包括内毒素血症、免疫功能降低、消化不良及肠道菌群紊乱等在内的一系列病理改变,直接影响多个脏器的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而威胁患者生命[5]。
部分患者因病变性质及侵犯程度等原因已丧失手术时机,或因年龄及其他因素暂时不能耐受手术,此时PTCD是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短时间内解除梗阻,使黄疸消退,为肝脏功能恢复及后期的手术和其他治疗争取时间[6]。
超声引导下PTCD配备专用穿刺架,可实现实时引导,克服了以往X线导向下穿刺的盲目性,有利于减少穿刺次数,避免损伤肝脏,能够有效降低胆管出血、胆漏、胆管血管漏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7]。
本组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确保穿刺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①靶胆管的选择,尽量选择扩张后内径>4mm且走行较为平直的二级胆管,以保证靶胆管具备一定压力;如胆管直径较小,其管腔内压力较低,因胆管壁具有一定弹性,当PTC针尖穿刺至胆管前壁时,会出现退缩现象,不易刺破管壁,而刺入过深则可能刺穿整个管壁,引起胆漏;且靶胆管前方需有一定厚度的肝组织,利用肝脏弹性回缩封闭针道,可有效防止术后胆漏及出血的发生;②穿刺路径的选择,穿刺中必须避开肺、膈肌等重要脏器,且使穿刺路线尽量与靶胆管长轴呈仰角,以保证导丝及引流管尽可能深入靶胆管内,防止术后脱管;③术前利用彩超鉴别扩张胆管与伴行门静脉及肝静脉,避免穿刺过程中损伤后者造成胆管出血及胆管血管瘘的发生;④穿刺针刺入胆管后,胆汁抽吸量不应过多,以免因胆管内压过度降低而影响引流管的显示及置入;⑤置入导丝后,受呼吸影响,腹壁与肝包膜间的相对滑动易导致导丝打折而造成引流管置入困难,此时需嘱患者暂时屏气或低幅平静呼吸,于超声监视下尽量使导丝保持近似直线状态,利用轻度轴向力量将引流管循序送入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