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实测实量操作手册 (2)
主体结构实测实量操作手册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编制:审核:审批:编制日期:年月日实测实量尺差控制一、混凝土结构工程1、基本原则1.1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 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1.2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
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 20个实测区。
1.3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 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实测 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 1个计算点。
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2.2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 [ -5,8]mm2.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 /柱面作为 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2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 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5示例墙或柱第二尺120地面第一尺3003、表面平整度(砼结构)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3.2 合格标准:[0,8]mm3.3 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剪力墙 /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
按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 米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1 次表面平整度。
主体验收阶段实测实量

①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 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0m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 实测:小于3.5m层高的墙面, 尺子上端距顶板100mm;大于 3.5m层高的墙面,尺子底部距 地面500mm。实测值作为判断 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②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按照上 述测量方法每增加2m增加一个 测点,(如:墙长为3m时,两 边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0mm位置各布置一个测点; 墙长为5m时,除两边墙距两端 头竖向阴阳角约300mm位置各 布置一个测点外,中间在增加 一个测点。)根据实际数量的 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 格率。
区楼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离墙角约300mm或柱边且在 50线或1米线上测量距混凝土顶板间的垂直距离,这4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4个计算点。
示例:楼层净高实测实量(剪力墙和框剪结构)
(框架结构)
5、轴线位置实测实量
5.1 指标说明:反映轴线位置与图纸设计位置 的偏差。
5.2合格标准:8mm。 5.3 测量工具:钢卷尺。 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①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 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 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次表面平整度,这2个实测 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 率的2个计算点。 ②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 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 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 长度中间距地面约20cm位置 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 整度,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 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 计算点。 ③跨洞口部位必测。实测时 按45度角跨门洞测量一尺, 该实测值作为新增实测指标 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外形缺陷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
主体结构实测实量操作手册48994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编制:审核:审批:编制日期:年月日实测实量尺差控制一、混凝土结构工程1、基本原则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
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
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测量工具:5m 钢卷尺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示例墙或柱第二尺120第一尺地面300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3、表面平整度(砼结构)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合格标准:[0,8]mm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
(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
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 米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1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导手册

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导手册第一章结构实体检测第一条基本规定1.各分公司至少每季度对项目部工程抽测一次,覆盖所有在施项目部。
项目部应配备实测实量检测仪器每月自行开展实测实量工作。
2.有业主方施行实测实量的工程,检测指标的检测方法和允许偏差应按业主要求与集团公司中较严格的一方执行。
3.地方标准对手册中相关指标有要求的,按地方标准与集团公司中较严格的一方执行4.分公司和项目部检测的构件需具有代表性。
5.每次检测的检测区不应重复,相邻两次的检测区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6.现场实测的部位需进行明显标识,标明检测部位、检测指标、检测数据、检测人员、检测日期等,实测数据需填报实测记录— 1 —表。
第二条检测顺序与取样原则1.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强度单独检测,取样按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划分,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2.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钢筋间距两个检测项目可同时检测,其他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各检测项目可的同时检测,砌筑结构工程各检测项目可同时检测,抹灰工程各检测项目可同时检测,以上各检测指标取样原则为:公建:按楼层、区段划分,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住宅:按楼层、户数划分,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3.外墙面砖粘结强度单独检测,取样按楼栋、外立面划分,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
4.后锚固件拉拔承载力单独检测,取样按后锚固件的类型和所在区域划分,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
5.合格率=合格点数(构件数)/ 检测点数(构件数)×100% 超差率=偏差大于1.5倍允许偏差的点数 / 检测点数×100%— 2 —检测指标中,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砌体结构各项指标、抹灰工程各项指标,需统计超差率。
6.数据记录按各检测指标对应表格记录,并分别汇总到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的汇总表,三种汇总表分别为:A1-实测实量合格率汇总表A2- 分公司实测实量合格率汇总表A3- 分公司项目部实测实量合格率汇总表7.实测实量指标一览表— 3 —— 4 —— 5 —— 6 —8.实测前,根据施工进度,随机选取2个已达到同条件养护龄期的楼层作为实体检测的实测层。
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目录一.目的 (2)二.评价办法 (3)三.适用范围 (3)四.取样总则 (5)五.计算说明 (5)六.操作细则 (7)1.混凝土结构工程 (7)2.砌筑工程 (14)3.抹灰工程 (17)4.外保温工程 (22)5.安装工程 (25)七.工具 (28)八.附件 (29)恒大地产实测实量操作指引一.目的1.通过定期实测实量,识别并消除项目风险。
2.通过对质量缺陷和管理风险的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落实,持续提升工程质量标准和观感,消除客户投诉隐患,做到客户满意。
二.评价办法1.工程中心月度巡检时对达到实测条件的项目/地块/标段进行实测,实测表格见附件。
2.实测成绩计入巡检总成绩内,并强制排名。
3.各项目项目总为实测实量第一责任人,工程部经理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4. 对于未按要求实测的项目/地块/标段,按违反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恒大地产所有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且尚未完成交付的项目。
公司范围内所有工程参建人员必须掌握实测实量方法。
公司工程中心、项目工程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形成四级检查体系,公司负责制度制定、监督指导、制度解释、抽检等。
主体阶段顶板模板拆除完毕、砌体二次构件浇筑完毕、单元楼层抹灰完毕7天内完成测量,外墙保温每完成5层贴板或抹面次日完成测量,结果即时上墙。
任何单位实测中发现大面积指标超标,必须第一时间报项目工程部,工程部上报维修及整改方案至工程中心备案。
具体要求如下:1.工程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分别刻章将检测结果标注在相关位置,底部距地面1米。
主体阶段、二次结构阶段、抹灰阶段、外保温阶段、部分安装工程均需要标注;2.每个检测章必须将观感质量列在第一项,观感质量在实测栏根据现场有无错台、涨模、蜂窝麻面漏筋、空鼓开裂等填写,有质量问题的用红笔填写,没有的盖绿色“合格”章,复测根据维修情况填写;3.其他实测项目合格项盖绿色“合格”章,不合格用红色笔填写数值,不合格项维修后复测用黑色笔填写实际数值,其他用黑色笔填写;4.检测章150mm*120mm,框体颜色为甲方白色,监理单位蓝色,施工单位黄色,三方检测章清晰整齐。
主体及砌体工程 实测实量操作细则要点

实测实量操作指南1 目的为了规范、统一工程实体质量评价方法,直观、清晰反映工程实体质量水平,特制订本操作指南。
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 所有在建工程。
3 选点说明 3.1 项目部要求项目部对每个楼层每个测量点进行测量,覆盖率100%。
3.2 公司层面3.2.1 若所测工程为一个单体工程,则抽取3层进行测量评价,要求3层上中下均匀分布主体工程,每层测量总量1/3的测量点。
3.2.2 若工程由两个及以上单体工程组成,测量评价根据班组数量,均匀分配到班组施工作业所在的单体工程。
若相关班组数量超过4个,按每超过1个增加25%测量点测量。
4 名词解释超长混凝土墙:指诸如地下室外墙一类混凝土墙体长度L ≥9m 的混凝土墙。
普通混凝土/砌筑/抹灰墙:指一般住宅工程常见的、不含任何门窗等预留洞口的标准层混凝土/砌筑/抹灰墙(或者类同)。
预留洞混凝土/砌筑/抹灰墙:指一般住宅工程常见的、含门窗等预留洞口的标准层混凝土/砌筑/抹灰墙体(或者类同)。
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
5 混凝土工程 5.1 表面平整度5.1.1测量对象:混凝土墙 5.1.2合格标准:[0,8]mm 5.1.3 测量工具:靠尺,塞尺 5.1.4 测量方法5.1.4.1 超长混凝土墙测量平整度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测量,靠墙边起测1尺水平尺(水平尺测量高度为1.5m ,下同),接着靠墙根部呈45°测第2尺,以3m 为周期,后面重复以上操作测量,如图1所示测。
3m 3m 3m1.5m第一尺第二尺第三尺第四尺第N尺第N+1尺墙地面图1超长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图5.1.4.2 普通混凝土墙(1)当墙体长度L ≥3m 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边顶部和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在墙中间水平测量1尺平整度,如图1所示共测量3尺。
第一尺第三尺第二尺L≥3m墙地面图2 普通混凝土墙平整度测量(L ≥3m )(2)当墙体长度1.5m ≤L <3m 时,利用2米靠尺及塞尺,按45°角斜放靠尺在墙顶部和者墙根部测2尺平整度,如图2所示共测量2尺。
全套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一、目的1.通过定期评估,识别并消除项目风险。
2.通过对质量缺陷和管理风险的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落实,持续提升工程质量标准和观感,消除客户投诉隐患。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地集团所有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且尚未完成交付的项目。
三、取样总则1.随机原则:各实测取样的楼栋、楼层、房间、测点等,必须结合当前各标段的施工进度,通过图纸或随机抽样事前确定。
2.可追溯原则:对实测实量的各项目标段结构层或房间的具体楼栋号、房号做好书面记录并存档。
3.完整原则:同一分部工程内所有分项实测指标,根据现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必须全部进行实测,不能有遗漏。
4.效率原则:在选取实测套房时,要充分考虑各分部分项的实测指标的可测性,使一套房包括尽可能多的实测指标,以提高实测效率。
5.真实原则: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标,过度打磨、剔凿、修补或做表面文章。
四、操作细则1.混凝土结构工程1.1基本原则根据现场实际进度,不区分新旧工作面、施工阶段,随机抽取5户,每户作为1个实测测区。
1.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1.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评判标准:[-5,8]mm。
1.2.2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1.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1.2.4示例:1.3表面平整度(砼结构)1.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表面平整程度。
评判标准:[0,8]mm。
1.3.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1.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主体结构实测实量方法

5)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 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捧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 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良好 ,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 性不好。 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 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 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 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 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检测步骤:
1)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 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 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 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超过3m墙体中间部位增加一尺。 3)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2米靠尺、楔形塞尺 检测方法:
1)每间检测2~4点 允许偏差: ≤8mm
2.3.4 天棚平整度 检测工具:激光扫平仪,2米靠尺 检测方法: 1)每个房间检查5个点;
允许偏差: ≤8mm
天棚平整度测量示意图
3、砌体结构尺寸偏差检验方法 3.1 垂直度
检测工具:2m靠尺、楔形塞尺 检测方法: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 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2)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 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 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 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 30cm 时测1次垂直度。墙 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 落度筒。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一l0s内完成;从开始 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 150s内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手册编制:审核:审批:编制日期:年月日实测实量尺差控制一、混凝土结构工程1、基本原则1.1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1.2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
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1.3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
2、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2.2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2.3测量工具:5m钢卷尺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5示例墙或柱第二尺120第一尺地面300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3、表面平整度(砼结构)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3.2合格标准:[0,8]mm3.3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 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
(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
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 米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1 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3.5示例:墙 第一尺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注:第五尺仅用于有门洞墙体)第五尺第四尺第二尺 第三尺墙长小于3米时 此尺取消 距地面约20cm 位置4、垂直度(砼结构)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4.2合格标准:[0,8]mm4.3测量工具:2米靠尺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 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20 个实测区。
(2)当墙长度小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长度大于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 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时各测1次垂直度。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5示例:5、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5.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5.2合格标准:[0,15]mm5.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5.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5示例:第一点第二点第五点房间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第三点第四点6、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6.1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6.2合格标准:[-5,8]mm6.3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损法)6.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同一跨板作为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
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
(2)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当采用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发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楼板的上下两侧,仪器上显示的值即为两探头之间的距离,移动接收探头,当仪器显示为最小值时,即为楼板的厚度;当采用破损法测量时,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
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所选2 套房中楼板厚度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5示例:检测点7、施工控制线设置(砼结构阶段)7.1指标说明:反映砌筑、抹灰、装修尺寸前期控制的偏差,以便控制砌筑、抹灰和装修的尺寸精度,为砌筑、装修房集中加工等提供控制条件。
7.2合格标准:每面砌体正手墙要求设置砌筑控制线(对剪力墙则为抹灰控制线)、水平标高控制线。
7.3测量工具:5m 钢卷尺7.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一面墙、每一个卫生间、每一个厨房各作为一个实测区,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 40 个实测区,其中卫生间、厨房各选取 10 个测区,非卫生间墙面选取 20 个测区。
所选 2 套房中砌筑节点的实测区不满足 40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每 1 个实测区只取 1 个实测点,其实测值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2)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检查同一个实测区是否设置二线,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数据记录:每一实测区未设置二线,则该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点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7.5示例(1 套房、14 个实测区):8、轴线偏差控制(砼结构)8.1指标说明:反映现场轴线控制措施是否合理,现场放线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8.2合格标准:(1)轴线竖向投测:总高 H(m)H ≤ 30,允许偏差 5(mm);30 < H ≤ 60,允许偏差 10(mm);60 < H ≤ 90 ,允许偏差 15(mm);90 < H ≤120,允许偏差20(mm);120 < H ≤150,允许偏差 25(mm)。
(2)施工层放线精度:承重墙、梁、柱边线精度允许偏差±3(mm)。
(3)每层放线孔不能少于 2 个。
8.3测量工具:激光铅直仪(经纬仪)、卷尺8.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栋楼为一个测区,共 3 栋楼。
每层不少于 2 个放线孔,每栋楼任选一层进行实测。
每层轴线竖向偏差实测值及施工层放线偏差各实测 2 个实测值,各作为一个计算点,每个测区共 4个测点,总共 3 个测区,12 个计算点。
(2)轴线竖向投测:在楼层放线孔上架设仪器,通过仪器对准基准点,施工层主轴线和基准点之间的偏差值,若偏差值不满足标准要求及楼层少于 2 个放线孔,则此测点为不合格。
(3)施工层放线精度:用卷尺测量主轴线和施工层控制线(承重墙、柱边线)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其偏差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数据记录:合格记为“0”,不合格记为“1”。
二、砌筑工程1、基本原则1.1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 2-4 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
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实测区。
1.2对于验收以后需改造的墙体仍需作为实测区,相关标准不变。
2、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2.2合格标准:[0,8]mm2.3测量工具:2 米靠尺、楔形塞尺2.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实测区。
(2)当墙面长度小于 3 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 4 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 2 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 2 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4)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 45 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5)所选 2 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10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5示例:墙3、垂直度(砌筑工程)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3.2合格标准:[0,5]mm3.3测量工具:2 米靠尺3.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实测区。
(2)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 1 米靠尺。
(3)当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 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 30cm 时测 1 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 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
(4)当墙长度大于 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 30cm 和墙体中间位置,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 30cm 时测 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 1 次垂直度。
这 3 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
(5)所选 2 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 10 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3.5示例:4、方正度(砌筑工程)4.1指标说明:考虑实测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砌体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4.2合格标准:[0,10]mm4.3测量工具:5 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4.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测区(即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各测区(即各房间);(2)砌筑前距墙体 30-60cm 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