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PPT

合集下载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长期分析效果不佳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在长期汇率分析中的效果较差,因为长期中其他经济因素可能对汇率 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结合其他汇率决定理论,如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 论等,构建一个更全面的汇率分析框架。
05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其他方法 比较研究
与传统货币分析法异同点
理论基础
传统货币分析法强调货币数量论,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则引入了 价格弹性因素。
将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应用于更多 领域,如金融市场、国际经济等,
丰富其应用场景。
B
C
D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弹性价格 货币分析法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
深化政策研究
结合各国货币政策实践,深入研究货币政 策在不同经济环境和条件下的效果,为政 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缺点分析及改进方向
忽略非货币因素
该方法忽略了其他非货币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如政治因素、市场情绪等。因此,在使用该 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价格弹性假设的局限性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假设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但在现实中,价格的调整可能受到各种因素 的影响而具有粘性。因此,可以对价格弹性假设进行修正,引入价格粘性等概念,提高模 型的解释力。
利用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处理和分析收集到的物价数据,将 其转化为具有可比性的指标。
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物价水平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如 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政策环境等。
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在物价调控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本国/地区物 价稳定提供参考。
实例三:政策调整对物价影响预测
政策梳理
梳理和分析近期内可能实施的政策调 整,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 策等。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Elastic Price-Currency Analysis)是一种通过分析汇率变动对商品价格和货币供求关系的影响来解释汇率波动的方法。

该分析法认为,价格弹性和货币替代弹性将决定汇率变动的程度。

价格弹性指的是商品价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商品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较强时,价格弹性较高;当商品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较弱时,价格弹性较低。

货币替代弹性则指的是市场参与者将一种货币替代为另一种货币的程度,当市场参与者更愿意持有或使用一种货币时,货币替代弹性较高;当市场参与者更愿意持有或使用另一种货币时,货币替代弹性较低。

在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中,主要有两个相关概念需要关注: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

国内价格是指在本国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而国际价格是指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

当汇率发生变动时,会对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产生影响。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国内价格会上涨。

这是因为贬值会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同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提高,因此国内价格会受到影响。

此时,如果商品的价格弹性较高,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反应较强,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将较大。

另一方面,如果货币替代弹性较低,消费者不太愿意将本国货币替换为其他货币,国内价格上涨的幅度将进一步加大。

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国内价格会下降。

这是因为升值会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同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降低,因此国内价格会受到影响。

此时,如果商品的价格弹性较高,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反应较强,国内价格下降的幅度将较大。

另一方面,如果货币替代弹性较低,消费者愿意将本国货币替换为其他货币,国内价格下降的幅度将进一步加大。

从以上分析可知,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认为价格弹性和货币替代弹性是决定汇率变动影响的主要因素。

当商品价格对汇率变动敏感且市场参与者愿意将本国货币替代为其他货币时,汇率变动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反之,影响较小。

然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1.假定条件:ຫໍສະໝຸດ (1)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完全有弹性、 工资完全有弹性、经济 处于充分就业。总供给 曲线的右移是技术进步 的结果。 (2)稳定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 的稳定函数 (3)购买力平价成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货币供给是政府 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利率与实际国民收 入(也就是实际产出水平)都与货币供给 无关,货币供给变动带来的货币市场不均 衡,完全由价格的弹性变动来调整,不会 影响利率和产出。
项表示本国和外国货币供给水平的差额,第二项 表示本国与外国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第三 项表示本国与外国利率的差额。从中可以看出, 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 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影响各自的物价水平,最终决 定了汇率水平。这样,弹性货币分析法就将货币 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引入到了汇率水平的决定中。
(2)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的影响:
•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会带来货币需求的增加,对应(5)式的第二项。 由于货币供给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居民需要靠减 少支出来增加持有货币的余额。实际产出的增加 和货币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 直至居民持有的货币余额提高到意愿水平为止, 而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会通过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造成本国货币的相应升值。(注意:国民收入增加 造成本国汇率升值这一点与前面所讲国际收支调 节学说的看法有所不同,其差异的原因在于两者 使用分析汇率的机理不同)
一、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和比尔森等人首先提 出。在这一模型中,由于本外币资产(例 如债券)是完全可替代的,因此这两种资 产市场是统一的市场。根据一般均衡的原 理,只要本国货币市场和外国货币市场都 保持平衡,资产市场就必然平衡。因此, 货币模型把重点放在分析货币市场上货币 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上。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四) 简单评价
◆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主要理论贡献:
(1)将购买力平价理论运用到了资产市场上,对现 实生活中市场汇率的频繁变动提供了一种解释。
(2)在货币模型中引入了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等 经济变量,从而比购买力平价理论有更广泛的运用。
◆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局限性:
(1)它具有与购买力平价论同样的缺陷。
2019年3月14日星期四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资产市场分析的前提条件
• 1、外汇市场是有效的。 • 2、一国资产市场包括三种:本国货币市场、 本国资产市场、外国资产市场。 • 3、资金完全流动,抵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
2019年3月14日星期四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理论类型
弹性价格论 货币分析法
资产可以相互替代
pd m yd id
s d
同样方法得外国价格水平对数形式的表达式:
p f m y f i f
s f
2019年3月14日星期四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购买力平价提供了国内外价格水平之间的联系:
P d E Pf
取对数整理后可得:
e pd p f
把本国和外国物价水平的对数形式表达式带入购买力平价公式
2019年3月14日星期四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 该理论主要分析货币供求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二)
基本模型
s d d d
本国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是:
M M P d Yd e
id
e-自然对数的底,Y-产出,P-物价,i-利率,M-货币数量,
取对数调整后可得本国价格水平表达式:(除利 率外,其余为对数形式)
• 3、本国利率水平上升的影响( id ↑) id ↑ • yd 不变, P ↑, e ↑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详解课件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详解课件

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一)基本假定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假设条件除了与弹
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一些条件相同外,还有:
1. PPP在短期内不成立,商品市场上价格粘
性; 2. 供给曲线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 见P52图 (二)基本模型
1. 商品市场的均衡 ⑴ 价格粘性调整方程: pt – pt-1 = π ( d t - yt ) π:价格调整速度; (dt - yt ):商品超额需求。 对本国商品的总需求dt与本国的国民收入yt、 本国的利率水平it、以及实际汇率q相关(其 他变量,如政府净购买,由于货币分析法重点 考察货币存量变化对汇率的影响,所以被看成 是常量;外国国民收入或产出也是给定的外生 变量)。
四、对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评价、检验 (P54-55) (一)评价 1. 贡献 P54:4点 (5)该模型重视了实体经济以及预期因素对 汇率的影响,因此比传统汇率决定理论更 具实用性。 (6)该模型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 它指出了 货币政策在汇率决定中的重要作用。 2. 局限性 P54-55
(二)检验 Frenkel(1976)对1974 —1978年美元对马克 汇率的检验表明:⑴长期货币模型的效果比短 期的好;⑵两国货币增长速度的差异越大,货 币模型越能符合现实。Bilson(1979)、Stone (1981)的检验结果也支持其观点。但进入20C 70s以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适应性就比较 差。如多恩布什(1980)以20C70s以后发达国 家的资料进行实证检验,其结果无法与弹性价 格货币模型的假说相符合,认为弹性价格货币 模型并不是令人满意的汇率理论。
三个基本假定: ⑴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价格在短期内可灵活 调整,经济始终保持在充分就业均衡状态下 (产出不会因为Ms的变动而调整)。 ⑵ 稳定的货币需求: 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 收入Y和利率i的稳定函数[Md=Md(y, i)]。 ⑶ 购买力平价连续成立:商品的价格P及利 率i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

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PPT模板

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PPT模板

(二)弧弹性的分类
一般来说,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相对平坦,缺乏弹性 的需求曲线相对陡峭。弧弹性一般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ed=0,完全无弹性。即无论商品价格变动多少, 消费者的需求量都不会发生改变,如下图所示。
(2)0< ed <1,缺乏弹性。即商品价格变动一个百分 点时,需求量变动小于一个百分点,这表明消费者对价格 变动很不敏感,如下左图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是各种 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分析一种商品的需求 价格弹性的大小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西方经济学
(3) ed =1,单位弹性。即商品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 时,需求量也变动一个百分点,如下右图所示。
(4) ed >1,富有弹性。即商品价格变动一个百分点 时,需求量变动大于一个百分点,这表明消费者对价格变 动很敏感,如下左图所示。
(5) ed =∞,完全弹性。价格的微弱变化会导致需求 量的急剧变化,即价格提升会导致需求量为零,价格降低 则需求无限,如下右图所示。
在理解需求价格弹性含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需求量和价格这两个经济变量之间,价格是自变量, 需求量是因变量。
第二,需求价格弹性不是价格变动的绝对值与需求量变动的绝 对值的比率,而是价格变动比率与需求量变动比率的比率。
第三,弹性系数的数值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如果价格和需 求量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动,如价格升高,需求量增加,则弹性系数 为正;反之,弹性系数为负。一般来说,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 向变动,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通常为负。
第四,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越大,则说明需求量的变动对 价格变动越敏感。
第五,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斜率虽然相同,但是需求 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并不相同。

第3章 价格弹性 《价格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第3章 价格弹性 《价格理论与实务》PPT课件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与计算
(一)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 程度。
(二)计算公式
点弹性公式:
E p(d )
Q / Q P / P
Q P
P Q
其中,EP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Q 代表供给量,P 代表价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弧弹性公式: Ep(s)
Q / Q1 Q2
Ep(d)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3、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关系
弹性类别 系数值
提价的影响 降价的影响
富有弹性
E p(d) 1 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增加
缺乏弹性
E p(d) 1 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减少
单元弹性
E p(d) 1 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不变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三章 价格弹性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一.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是指供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 感程度,用公式表示为:
➢ Ep
Q / Q P / P
Q P
P Q
Ep
Q / Q P / P
Q P
P Q
第一节 需求价格弹性
二、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的内容 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与计算 2.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3.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关系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三节 其他弹性
三、其他弹性
(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商品 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交叉正弹性 (EP(x,y)>0);交叉负弹性(EP(x,y)<0);交叉无弹性 (EP(x,y)=0)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3、主要因素变动对汇率水平的影响: (1)本币货币供给水平一次性增加的影响: 本国货币供给水平的一次性增加,对应(5)式中的 第一项,在利率和实际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会造成居民 手中的货币余额超出居民意愿持有的货币量,居民将会 增加支出以减少手中的货币余额。由于产出不变,额外 的支出会使价格水平同比例上升。由于购买力平价的成 立,本国价格水平的提高又将带来本国货币的同比例贬 值,本国产出与利率不发生变动。
本国利率上升
货币需求降低
公众增加支出
价格水平上升(Ms/P恢复正常止)
∵购买力平价成立
本国货币的相应贬值
结论: 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 变时,本国利率的上升将会带来本国价 格水平的上升,本国货币的贬值。
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 资产市场说认为: 预期因素对即期汇率水平的决定有重要作用。 • 在货币模型中,非套补的利率平价成立 i – i* = Etet+1 – et et 为t期的即期汇率(对数形式), Etet+1为t期投 资者所预期的下一期汇率水平(对数形式)。 • 根据基本模型得: et = Zt + β(Etet+1 – et ) 其中: Zt = α(y* - y) +(ms –ms*)
1.假定条件:
(1)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完全有弹性、 工资完全有弹性、经济 处于充分就业。总供给 曲线的右移是技术进步 的结果。 (2)稳定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率 的稳定函数 (3)购买力平价成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货币供给是政府 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利率与实际国民收 入(也就是实际产出水平)都与货币供给 无关,货币供给变动带来的货币市场不均 衡,完全由价格的弹性变动来调整,不会 影响利率和产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模型中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的影响
(2)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的影响:
• 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 会带来货币需求的增加,对应(5)式的第二项。 由于货币供给没有相应增加,因此居民需要靠减 少支出来增加持有货币的余额。实际产出的增加 和货币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 直至居民持有的货币余额提高到意愿水平为止, 而本国价格水平的下降会通过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造成本国货币的相应升值。(注意:国民收入增加 造成本国汇率升值这一点与前面所讲国际收支调 节学说的看法有所不同,其差异的原因在示本国和外国货币供给水平的差额,第二
项表示本国与外国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第
三项表示本国与外国利率的差额。从中可以看出,
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
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影响各自的物价水平,最终决
定了汇率水平。这样,弹性货币分析法就将货币
市场上的一系列因素引入到了汇率水平的决定中。
3、主要因素变动对汇率水平的影响:
本国国民 收入增加
货币需求增加
公众减少支出
∵产出不变
价格水平下降(Ms/P恢复正常止)
∵购买力平价成立
本国货币的相应升值
结论:
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 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会带来本国价格水 平的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3)本国利率上升的影响:
• 当实际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本国利率 的上升会降低货币需求,这对应于(5)式 的第三项。在原有的货币供给水平上,这 会造成支出的增加、物价的上升,从而通 过购买力平价关系造成本国货币的贬值。
1.假定条件:
(1)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劳动市场完全有弹性、 工资完全有弹性、经济 处于充分就业。总供给 曲线的右移是技术进步 的结果。 (2)稳定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和利 率的稳定函数 (3)购买力平价成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货币供给是政府 可以控制的外生变量,利率与实际国民收 入(也就是实际产出水平)都与货币供给 无关,货币供给变动带来的货币市场不均 衡,完全由价格的弹性变动来调整,不会 影响利率和产出。
• 上式表示,即期汇率水平是即期的经济 基本面状况(即期的货币供给、国民收 入水平,用Zt 表示)以及对下一期预期 的汇率水平(用Etet+1表示)的函数。

三、对货币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一)意义: 1.将购买力平价这一主要形成于商品市场上的汇
率决定理论引入到资产市场,将汇率视为一种 资产价格,从而抓住了汇率这一变量的特殊性 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资金在本外币存款、债 券、外币或外币债券之间可以频繁转换的客观 事实,对现实中汇率频繁变动的现象提供了一 种解释,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2.引入了诸如货币供给、国民收入等经济变量, 分析了这些变量对汇率的影响,避免了直接使 用购买力平价而产生的物价指数选择等技术问 题,从而使这一理论较购买力平价能在对现实 生活的分析中具有特定的实用性。
• 在货币模型中,非套补的利率平价成立

i – i* = Etet+1 – et
• et 为t期的即期汇率(对数形式), Etet+1为t 期投资者所预期的下一期汇率水平(对数形 式)。
• 根据基本模型得:
• et = Zt + β(Etet+1 – et )
• 整理后得:
• et =[1/(1+β)]( Zt + β Etet+1)
P* = Ms *– αy* + βi*
(3)
购买力平价成立( E= P / P* ),取对数得:
e = P– P*
(4)
•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的基本模型(将(2)和(3)
式代入(4)式得出):

e = (Ms – Ms*) -α(y -y*) +β( i – i*) (5)
• (5)式即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第
2.货币市场平衡条件及弹性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除利率外,其他变量为对数形式):
本国货币市场:
Ms –P= αy – βi
(1)
(Ms 为货币需求, P为物价, y 为产出, i 为利率, α>0, β>0)
即,P= Ms – αy + βi
(2)
外国货币市场(假设外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参数与本 国相同,可得外国价格水平(对数)表达式):
本国货币供给 一次性增加
超额货币供给
公众增加支出
产出不变 价格水平上升(Ms/P恢复正常止)
∵购买力平价成立
本国货币的相应贬值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 结论: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 变时,本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将会带来本 国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升,本国货币同比 例贬值,本国产出与利率不变。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一、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三、对货币模型的检验与评价
一、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和比尔森等人首先提 出。在这一模型中,由于本外币资产(例 如债券)是完全可替代的,因此这两种资 产市场是统一的市场。根据一般均衡的原 理,只要本国货币市场和外国货币市场都 保持平衡,资产市场就必然平衡。因此, 货币模型把重点放在分析货币市场上货币 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上。
本国利率上升
货币需求降低
公众增加支出
价格水平上升(Ms/P恢复正常止)
∵购买力平价成立
本国货币的相应贬值
结论:
在货币模型中,当其他因素保持不 变时,本国利率的上升将会带来本国价 格水平的上升,本国货币的贬值。
二、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 资产市场说认为:
• 预期因素对即期汇率水平的决定有重要作用。
(1)本币货币供给水平一次性增加的影响:
本国货币供给水平的一次性增加,对应(5)式 中的第一项,在利率和实际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会造成 居民手中的货币余额超出居民意愿持有的货币量,居民 将会增加支出以减少手中的货币余额。由于产出不变, 额外的支出会使价格水平同比例上升。由于购买力平价 的成立,本国价格水平的提高又将带来本国货币的同比 例贬值,本国产出与利率不发生变动。
3.货币模型是一般均衡分析。在这个模型里 实际上包括了商品市场的平衡(价格弹性 使市场随时出清)、货币市场的平衡(货 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和外汇市场的平衡 (购买力平价与非套补利率平价的成立), 这使得它与前面介绍的局部均衡模型相区 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