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中餐烹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中餐烹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中餐烹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专业名称: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130700)专门化方向:中餐烹调、中餐面点、营养配餐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掌握现代烹调操作技术和营养膳食组配制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满足餐饮业需求的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有条件的可兼得,还可获得厨政管理师、调味品品评师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1.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生活态度;(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8)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9)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10)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信息查询和常用文档处理的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1)行业通用能力:①具有运用食品安全生产知识执行规范操作的能力;②具有烹饪基础刀工、勺功的应用的能力;③具有烹饪原料鉴别及初加工的能力;④具有菜点文化背景和中国饮食文化的讲解的能力;⑤具有菜点、宴席的审美和设计的能力;⑥具有运用烹调技法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素和营养标签设计、制作的能力;⑦具有厨房生产成本控制和厨房管理的能力;⑧具有现代烹饪设施设备操作及简单维护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①中餐烹调:具有运用不同烹调技法设计和制作菜肴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制作冷菜品种的能力;具有烹饪原料设计和制作造型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烹饪原材料选择合理刀工处理和烹调技法制作传统名菜的能力。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一)专业名称中餐烹饪(二)专业代码470201二、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学制学历与学习形式学制:全日制3年学历:中职学习形式:全日制四、培养目标、规格与模式(一)培养目标根据行业业态的职业工种分工和国家规范的职业工种分类,本专业细分为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西式面点、营养烹饪四个方向,面向酒店餐饮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上述专门化方向其中一个职业工种的原料加工、食品(菜点)烹调等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熟悉岗位操作流程,掌握操作技能,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性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职业素养1、具有遵纪守法、按章办事的法规意识;2、具有敬业乐业、刻苦耐劳、善于学习、敢于实践的进取精神;3、具有诚实守信、公私分明的职业道德;4、具有良好的饮食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操作卫生、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习惯;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6、具有主动、热情的服务意识。

7、具有国际化意识和思维、烹饪职业素养意识。

(2)专业知识1、了解烹饪饮食文化知识和各种菜系风格;2、了解“五四卫生制”等国家相关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3、了解本专业(技能)方向相关厨房布局、生产的初级管理基本知识和生产流程;4、了解本专业(技能)化方向相关厨房的设备、设施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5、掌握烹饪原料的分类、品质鉴定的基本知识;6、掌握食品营养的基本知识;7、掌握烹饪过程中有关的食品化学、食品安全卫生的基本知识;8、掌握烹饪(美术)艺术的知识和食品造型的方法;9、掌握饮食经营成本核算的知识;10、掌握厨房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11、掌握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

(3)技能1 、能掌握所学专业(技能)方向中各岗位的技能操作;2 、能合理选购烹饪原料并进行品质鉴定;3 、能保管或饲养烹饪原料;4 、会使用厨房各种加工工具、机具和烹调设备;5、会食品工艺雕刻;6、能运用不同技法合理加工烹饪原料;7、能加工菜肴(面点)馅料;8 、能腌制各种烹饪原料;9、能合理进行菜肴配菜和营养分析;10 、能运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制作菜肴(面点)食品;11、会菜肴(面点)艺术造型设计;12、能搜集书刊、网络、餐饮市场等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菜肴食品;13、会编制一般宴会菜单;14、会进行餐饮成本核算。

中餐烹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餐烹饪专业是培养烹饪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为了满足企业对高级中餐厨师的需求,提高中餐烹饪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制定一份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份关于中餐烹饪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中餐烹饪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掌握中餐烹饪的创新精神和能力;3.发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培养要求1.学科专业素养:学生必须掌握中餐烹饪的相关基础理论和技能,了解烹饪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2.实践能力:学生要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参与,培养独立进行中餐烹饪的能力。

3.创新意识:学生需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能够开发新的菜品和烹饪技术。

4.协作能力: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事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一道菜品或是一场宴会。

5.管理能力: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技能,能够有序组织和管理烹饪工作。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烹饪工艺学、食材和食品科学、西餐、调味品学、安全与卫生等基础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中餐烹饪基础、传统名菜与地方菜、西餐烹饪、调酒与餐饮管理等专业课程。

(3)实践课程:烹饪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

2.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结合: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来提高烹饪技能。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训,使其熟悉真实的餐饮环境和实际工作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实践活动(1)参观实习:组织学生参观各类餐饮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和现状,并进行实地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2)比赛与展示: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中餐比赛和展示活动,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企业合作:与各类餐饮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提高实践能力。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烹饪(中式烹调师)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生将掌握现代烹饪、营养、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烹饪技术和菜品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中餐烹饪操作及餐饮业管理,拥有扎实的烹饪基本功和娴熟的烹饪技能。

此外,学生还将熟练掌握烹调技术、面点常见点心制作、科学使用烹饪原料、懂营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可持续发展人才。

三、培养规格与要求:一)知识结构:1、中职生必备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知识。

2、中式烹饪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和烹饪操作技能。

3、餐饮企业厨房的组织管理、岗位设置、工作流程等相关知识。

4、厨房设施、设备、工具的使用、保养方法及安全常识。

5、有关食品安全和卫生等法律、法规知识。

6、常用烹饪原料的相关知识;膳食营养知识;菜点成本核算的知识。

7、烹饪美学的应用知识。

二)职业能力:1、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能够对烹饪原料进行鉴别、加工处理和妥善保管。

3、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与要求。

4、能够安全熟练地使用设备和工具,并保证日常的清洁卫生。

5、能够正确运用烹饪技法制作热菜、冷菜,食品雕刻、中式面点常见品种,保证其卫生、安全及营养价值。

6、能够合理搭配色彩、制作常用饰品美化菜肴。

7、具有较强的法规意识、安全意识、节约意识和良好的卫生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尊师重德、爱岗敬业。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具有重诚信、重质量、重效率、优质服务的观念。

4、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术。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构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

2、模式类型:工学结合。

3、模式名称:“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要求为导向,实施“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并重;2、建立运作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监控系统,确保各环节的管理;3、在岗位基础研究领域阶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构建基础性研究领域的课程体系;4、在岗位核心研究领域阶段,围绕烹饪专业所涉及的核心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能力为导向,校企合作,构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领域课程体系;5、在岗位拓展研究领域阶段,根据学生就业特点,拓宽就业出发,构建掌握邻近专业职业岗位能力的研究领域,建立综合素质能力的课程体系,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6、以应用型、实际操作型为突出特点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对烹饪和营养膳食方面的需求而设置的。

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备中餐烹饪技能和营养膳食知识的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中餐烹饪的基本技能和工艺,能够独立完成中餐菜品的制作。

2.培养学生具备营养膳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

3.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卫生安全意识,能够遵守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规章制度。

4.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餐饮行业中良好地与他人合作。

三、课程设置1.中餐烹饪基础:学习刀工技巧、各类菜品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掌握炒、炸、煮、蒸等基本烹饪技能。

2.营养学基础:学习食物营养成分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食材对人体的营养价值。

3.餐饮管理:学习餐饮行业的管理知识,包括人员管理、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等内容。

4.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习食品安全法规和卫生知识,了解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培养食品安全意识。

5.实习实训:通过校内实习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餐饮环境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四、课程目标和评价1.中餐烹饪基础: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中餐烹饪的基本技能和工艺,能够独立完成中餐菜品的制作。

评价方式为实操考核和口头口述。

2.营养学基础: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理解不同食材对人体的营养价值,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

评价方式为考试和实际操作。

3.餐饮管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餐饮行业的管理知识,了解人员管理、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等内容。

评价方式为考试和实际案例分析。

4.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掌握食品安全法规和卫生知识,培养食品安全意识。

评价方式为考试和实际操作。

5.实习实训:通过校内实习实训,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餐饮环境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评价方式为实习考核和实际表现。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严肃?这个话题就像一锅热气腾腾的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配料,滋味鲜美,聊起来可轻松多了。

中餐,那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别看它千年传承,背后却有不少小故事。

想要在这个领域里大展拳脚,首先得懂得其中的文化底蕴。

就像做菜,光有调料可不够,得有心,得有情。

培养中餐烹饪人才,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每道菜都有它的灵魂。

菜品的搭配、火候的掌握、刀工的精细,这些都需要经过不断的磨练,才能出得了好菜。

说到培养方案,咱们得从基础说起。

基础功夫就像是做菜的“底料”,得先熬得够浓。

要让学生学会切菜、剁肉、洗菜,刀工这一块儿可是重中之重。

小小的一把刀,能让你切出各种花样,让菜肴瞬间变得高大上。

火候控制也是极其重要的,煮、炸、炒,掌握好火候,才能让每道菜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那种“外焦里嫩”的感觉,简直是人间美味。

学习中餐,就得像打磨一块璞玉,慢慢雕琢,才能展现出璀璨的光芒。

再来说说调味,调料可是中餐的灵魂。

少了它们,菜肴简直乏善可陈。

培养学生的调味能力,不光是教他们如何放盐放酱油,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根据食材的特性去调味。

咱们的味道可不能死板,得灵活变通。

那种“千变万化”的感觉,正是中餐的魅力所在。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味,川菜的麻辣、粤菜的鲜美、鲁菜的醇厚……各具特色,让人目不暇接。

这可是培养中餐烹饪人才的重要一环,得让他们亲身体验,走遍大江南北,才能真正理解中餐的博大精深。

再来聊聊创新。

中餐烹饪不仅仅是传承,更要与时俱进,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老祖宗的绝技得在新的时代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举个例子,有些传统菜品加点现代元素,嘿,变得更好吃了!学生们得学会用自己的想法去改良经典,做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餐饮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才能让他们的名字在菜谱上闪闪发光。

沟通能力也很重要。

做菜不光是一个人的事,还得和团队合作。

厨房里可不能是“独木难支”,大家得齐心协力,才能把每道菜做得出色。

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的是中餐制作、烹饪、装饰和调味等技能与营养膳食知识,为中餐行业和营养保健方面提供专业人才。

目前,国内中餐业飞速发展,产值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安全、健康营养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对中餐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

培养目标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中餐烹饪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需深入理解中餐烹饪的原理和技术,具备制作传统中餐的能力,熟悉各种刀法和烹调方法,掌握适口性、卫生、营养等方面的配餐要领。

2. 掌握营养学和膳食营养知识:学生需全面了解营养学和膳食营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合理膳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膳食疗法并掌握养生与保健基础知识。

3. 熟练掌握中餐烹饪现代技术:学生需适应现代餐饮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掌握现代化餐饮生产方式和用餐服务原则。

4. 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需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迅速适应餐饮服务业的需求和变化。

课程设置中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课程设置是全方位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餐烹饪理论:主要涉及传统中餐烹饪原则、热量和单位制、厨师的基本工作和道德要求、菜品的八大口味、烹调的种类、食材基本知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中餐烹饪实践:主要涉及基本刀、炒、煮、蒸、炖等烹饪技术、调料和食材的精选、常见菜品的制作、特色菜品的制作等方面的实践操作。

3. 营养学:主要涉及人体营养素、人体需要营养素的数量及配合关系、膳食质量、营养监测、膳食计划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餐饮管理学:主要涉及餐饮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市场营销、餐饮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中餐烹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

中餐烹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中餐烹饪是我国传统的烹饪文化,对于培养优秀的中餐烹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制定中餐烹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基本烹饪技能、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中餐烹饪人才。

二、培养目标:培养学员具备中餐烹饪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中餐烹饪的传统和创新技法。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卫生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培养学员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适应餐饮行业工作环境。

培养学员具备创新意识和市场敏感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菜品结构和风格。

三、培养内容:基础理论知识:学员需要学习中餐烹饪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食材的认识、烹饪原理、口味调配等。

技能训练:学员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烹饪技能的训练,包括刀工技巧、火候掌握、炒、炖、焖、煮等各种烹饪方法的实践。

实践实训:学员在具备一定基础后,需要通过实践实训的方式深化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参与真实餐饮场景的操作。

专业知识培养:学员需要了解中餐菜肴的历史、文化、特点、营养与健康等相关知识,注重传统创新相结合。

餐饮管理能力培养:学员需要了解餐饮行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包括成本控制、菜品研发、餐厅运营等方面的技能培养。

四、学徒制实施步骤:招生选拔:通过面试、考试等方式选拔适合学习中餐烹饪的学员,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初级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

学习阶段:学员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学员通过实践操作锻炼烹饪技能。

五、实践实训阶段:学员参与真实餐饮场景的操作,熟悉餐饮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流程。

学员完成一定的实训项目,经过评估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

六、评估认证:针对学员的学习成果和实际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考试、实践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认证。

合格学员颁发学徒结业证书,具备中餐烹饪从业资格。

七、职业发展:学徒毕业后,可以进一步参与高级技能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学徒可以选择就业于中餐馆、酒店、餐饮集团等从事中餐烹饪工作,也可以自主创业开设中餐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专业代码)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130700)
专门化方向:中餐烹调、中餐面点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基本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及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掌握现代烹调操作技术和营养膳食组配制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满足餐饮业需求的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1.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法律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4)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7)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
(8)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
(9)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10)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专业信息查询和常用文档处理的能力。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2)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具有运用食品安全生产知识执行规范操作的能力;
②具有烹饪基础刀工、勺功的应用的能力;
③具有烹饪原料鉴别及初加工的能力;
④具有菜点文化背景和中国饮食文化的讲解的能力;
⑤具有菜点、宴席的审美和设计的能力;
⑥具有运用烹调技法保护烹饪原料营养素和营养标签设计、制作的能力;
⑦具有厨房生产成本控制和厨房管理的能力;
⑧具有现代烹饪设施设备操作及简单维护的能力。

(2)职业特定能力:
①中餐烹调:具有运用不同烹调技法设计和制作菜肴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制作冷菜品种的能力;具有烹饪原料设计和制作造型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烹饪原材料选择合理刀工处理和烹调技法制作传统名菜的能力。

②中餐面点: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中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运用不同技法设计和制作西式面点品种的能力;具有根据不同面团选择合理成型手法和成熟技法制作传统名点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餐饮企业经营管理和餐饮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时间分配表 1. 课程结构
2.教学时间分配表
七、教学进程安排
5
6
7
能课(含顶岗实习)占比约54%;任意选修课328学时左右(其中人文选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约为4:6),占比约10%。

2.总学分193。

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5学分。

8
八、专业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九、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2. 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旅游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如中式烹调师、中餐面点师、营养师等。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4.专业带头人需要烹饪专业高级职称和高级烹饪技师,从事烹饪专业教学、生产实践15年以上,在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注:实训室可以按照教学项目、设备、师资等,进行整合确定。

附录2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