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合集下载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7、
。202 0年10 月上午1 2时2分 20.10.2 600:02October 26,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0 月26日 星期一 12时2 分17秒0 0:02:17 26 October 2020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D 〕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 (C)一种半透性膜; (D)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细胞质基质
细 内含物:水、无机离子、脂质、

糖类、氨基酸、核苷酸、酶

功能:是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五体一网一泡” (结构、功能)
1、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有可能发生 基因突变的哪一个时期?为什么?
间期,因为间期进行DNA复制,只有 进行复制,才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3、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哪几 种去向?
形成的子细胞的去向:
①继续进行正常分裂进入下一个细胞 周期
②停止分裂,分化、衰老直至死亡
③癌变
4、细胞分裂的代谢基础是
2、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3、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 中心体
1、高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2、高等植物没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3、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 4、具有独立遗传功能的细胞器:
叶绿体、线粒体
4、为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的细胞器是:
。无核膜,无核仁
有核膜,有核仁
细胞壁 主要含肽聚糖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精品教育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精品教育

消化系统
呼吸
呼吸系统
人体八大系统
小结
细 分裂 组 胞 分化 织
结神肌上 缔经肉皮 组组组组 织织织织






运消循呼泌神内生 动化环吸尿经分殖 系系系系系系泌系 统统统统统统系统

课堂练习
1、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 会流血。这说组织、结缔组 织、肌肉组织。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6、下列各种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D )
A、汗腺 B、血液 C、弹性纤维 D、胃
7、骨膜属于( B )
A、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B、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8、一块完整的骨,属于( C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器官: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 一起,并能行使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 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 统。
八大系统
人体内部器官图
脑、胃、心
大脑
大脑是对全身 起调控作用的 器官。

胃是消化食物 的器官。
心脏
心脏是将血液 泵至全身的器 官。
教学目标
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构成人体的各种 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 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 官、系统、个体。 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 点。
受精卵的分裂
受精卵 两个细胞 四个细胞
多个细胞
人体内的几种细胞
人体四大组织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 成,具有保护、 分泌等功能。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 细胞组成, 能够产生和 传导兴奋。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2课时)  教学设计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2课时)【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与要求】5.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⑨举例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知道对光和调焦的方法,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能用绘图法正确表达观察到的显像。

2.科学思维:能独立对光、调焦,了解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和方法、正确绘图。

3.探究实践:通过模仿练习,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4.态度责任:养成爱护显微镜并规范操作显微镜的习惯。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浙教版七上第2章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的第2课时内容: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熟悉显微镜的规范使用,为后续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及至学习生物学知识作准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思路】显微镜结构→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

方法。

1.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2.光学显微镜的镜头与放大倍数:(1)目镜与物镜(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1.使用显微镜的主要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片、调距和调焦、观察等。

2.取镜和安放:取镜:拿到显微镜后,左手需将镜座托住,右手需将镜臂握住,姿势正确,轻拿轻放;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3.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①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注意:光线较暗时凹面镜;光线较亮时,可使用平面镜。

4.放置载玻片:①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①将载玻片的观察对象正对通光孔放置,并用压片夹固定。

7.1_生物体的基本结构1[1]

7.1_生物体的基本结构1[1]

动画演示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 保护,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保护, 细胞质 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具有流动性, 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 内含遗传物质, 充满细胞液, 液 泡 充满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有关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
动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的发现
• 1.最初发现细胞(cell)的是谁?什么时间? 1.最初发现细胞(cell)的是谁?什么时间? 最初发现细胞(cell)的是谁 • 罗伯特·虎克 罗伯特· 1665年 1665年 • 2.他当时观察到的是什么?是死的细胞还是活 2.他当时观察到的是什么? 他当时观察到的是什么 的细胞?如果是死的细胞, 的细胞?如果是死的细胞,对细胞真正结构的 了解有什么影响? 了解有什么影响? • 死细胞的细胞壁 • 3.在显微镜(mocroscope)发明之前,人们对生 3.在显微镜(mocroscope)发明之前, 在显微镜(mocroscope)发明之前 物组成的研究跟显微镜发明之后有什么区别? 物组成的研究跟显微镜发明之后有什么区别?
二、细胞学说
世纪30年代。 1、创立时间: 19世纪30年代。 创立时间: 19世纪30年代 2、创立者: 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创立者: (M.J.Schleiden) 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 (T.Schwann)。 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 3、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的内容: 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八年级生物第一节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一节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一节知识点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

而细胞则是构成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基本单位。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有许多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非核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和溶酶体等。

-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几乎所有的遗传信息。

细胞核在细胞分裂时会分裂成两份,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

-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外和细胞内环境的分界线,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的分类细胞可以根据其是否具有细胞核来分类,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是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的细胞。

它们的遗传信息包含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中。

- 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包含真正细胞核的细胞。

它们的细胞核内包含了几乎所有的遗传信息。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许多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分解、储存和运输物质等。

- 合成蛋白质:细胞内的核糖体可以合成蛋白质,这是细胞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 分解:细胞内的溶酶体可以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不需要的物质。

- 储存和运输物质:细胞内的质网可以储存和运输物质,在细胞内起到重要的作用。

细胞的相关实验为了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相关实验。

- 细胞镜下观察:科学家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 细胞培养:将细胞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细胞破碎:通过破碎细胞获得细胞内的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总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对于生物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细胞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生命的奥秘。

八下生物书每课知识点总结

八下生物书每课知识点总结

八下生物书每课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生物的基本组成1.1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繁殖、代谢和适应环境等。

生物可以通过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实现生长和繁殖,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获取能量和物质,通过进化适应环境。

1.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结构不同功能也不同,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被称为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第二课:生物体内的神经调节2.1 神经细胞与神经元神经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构成了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

2.2 感受器和神经冲动的传导感受器是能够感受外界刺激的器官,神经冲动是由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产生的信号,通过轴突传导。

第三课:内分泌调节3.1 内分泌调节的基本概念内分泌系统是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运输来调节生物体内部稳态的一种调节系统。

3.2 主要内分泌器官和激素主要内分泌器官包括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这些器官分泌的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雌激素和睾丸素等。

第四课:动植物的生殖4.1 动植物的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利用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动物的有性生殖包括内受精和外受精,而植物的有性生殖则包括传粉授粉和雌雄配子的结合。

4.2 动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直接利用生殖细胞自身或母体细胞分裂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包括孢子生殖、植物的萌发和人工无性繁殖等。

第五课:蛋白质的合成5.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

5.2 蛋白质的合成与流程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转录是将DNA的信息转录成mRNA,而翻译是将mRNA的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序列。

第六课:生物的遗传6.1 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遗传包括孟德尔纯合子法则、孟德尔杂合子法则、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

6.2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由磷酸、核糖和碱基组成,其双螺旋结构具有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功能。

高一生物知识点大全

高一生物知识点大全

高一生物知识点大全第一节: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而真核细胞带有细胞核。

第二节: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的分界膜,同时也是物质进出细胞的重要通道。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脂质双层为细胞膜提供了稳定性和选择性渗透性。

第三节: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结构体。

常见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线粒体是细胞产生能量的地方,而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则参与蛋白质合成和修饰。

第四节:核酸核酸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而RNA则参与蛋白质合成。

第五节:遗传遗传是生物种群内的生物信息传递和变化过程。

遗传信息通过基因传递,影响个体的性状和特征。

常见的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和染色体遗传。

第六节: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的叶绿体中,需要光能和叶绿素的参与。

第七节: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质氧化过程,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细胞呼吸包括糖酵解和有氧呼吸两个阶段。

第八节: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通过基因技术手段改变生物体遗传性状的过程。

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和基因转导。

第九节: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物种和生物群落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第十节: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种群遗传组成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观点,解释了物种演化的机制。

结语:高一生物知识点大全涵盖了细胞、细胞膜、细胞器、核酸、遗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遗传工程、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等重要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生命科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提高对生命和环境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2.1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掌握对比分析的技能。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细胞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细胞质流动意义的理解。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基质,它不断流动,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物质的交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促进细胞器的移动和相互作用,对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5.例题五:请简要解释为什么细胞需要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细胞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以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细胞呼吸作用的理解。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物质运输、合成反应等。呼吸作用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细胞的重要部分的功能。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比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细胞核的功能时,对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概念理解不深,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举例。另外,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活动设计不够吸引人,或者学生对活动主题不感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C、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擦滴取展盖染吸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方法、步骤按书本P6上的要求进行,教师讲述注意事项。
图片2观察:鲸、菊花、蝴蝶、猩猩、灵芝
思考:生命体的建筑材料是什么呢?
这些生物形态结构都不同,但在基本构成上是一致的,组成它们的基本结构单位都是细胞。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细胞的呢?
一、细胞的发现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4,时间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
1、1665年,()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软木薄片由许多的小室组成,他将这些小室称作是()。第一次提出名词“细胞”。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世界。
第二课时:
一、显微镜使用口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验:学习制作临时装片(2人合作完成实验1)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A、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2、荷兰布商列文虎克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制成了能把物体放大300倍的显微镜。一个雨天,列文虎克从院子里舀了一杯雨水用显微镜观察。他发现水滴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小生物在蠕动,而且数量惊人。在一滴雨水中,这些小生物要比当时全荷兰的人数还多出许多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完整活细胞。据说,列文虎克是一个对自己的发明守口如瓶、严守秘密的人。直到现在,显微镜学家们还弄不明白他是怎样用那种原始的工具获得那么好的效果的。
思考:1、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
2、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
3、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填写书本上的表格
4、分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并说明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
表格设计:比较动物与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结构名称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液泡


三.分析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共同提出:()和()都是由细胞构成。
3、科学家借助显微镜长期研究发现:除()外,绝大部分生物体是由()构成的。因此,()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补充资料:
1、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个叫詹森的眼镜制造匠人于1590年前后发明的。这个显微镜是用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做成的,制作水平还很低。詹森虽然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却并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詹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
注意事项
①生理盐水的作用:保证细胞的不变形。
②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慢盖在液滴上,以防止气泡的产生。
③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
作业布置
导学案上的题目及实验册上的实验题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
思考:A、制作临时装片时,如何才能避免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B、要在显微镜下看到清晰图像,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应怎样操作?
3、合作交流
A、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里各有哪些结构?
B、观察书本上第7页的四幅图,它们与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有相似的结构吗?
C、用铅笔画一个细胞结构简图,按书本上的要求进行。
第7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课型
课时
新授
2课时




1.知识目标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的;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教学难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课件演示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设பைடு நூலகம்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知识点的引入:
图片1观察:城市建筑,这些建筑材料是什么呢?
3、英国人罗伯特自己设计制造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写成《显微术》一书,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推导出了正确的公式,但由于数学不好,他只能勉强解释行星绕日的圆周运动,他发明的很多设备至今仍然在使用。
4、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观察细胞的结构
自主学习二:观察P8-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
合作探究:P10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三只母羊在“多利”羊诞生的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2、通过观察和分析,你能说出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谈谈你的理由。
3、学习本节的有关内容后,你能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作一个比较完整的叙述吗?
注: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
2.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新陈代谢场所
细胞核:控制生命活动,与遗传有关
三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四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