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1、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是()A. 宗教祭司B. 武士C. 商人D. 土著居民3、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4、“人死后能转生来世。
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仰,来世后就可以得到幸福”。
这个教义来自于()A. 道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基督教5、《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 古巴比伦B. 古代埃及C. 古代印度D. 古中国6、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这发现,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B.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C.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D.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7、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历经四千多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着人世间的变迁。
金字塔的建造者是()A. 苏美尔人B. 雅利安人C. 古埃及人D. 古罗马人8、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
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9、小瑜在一篇论文中罗列了如下关键词:“穆罕默德,乔达摩·悉达多,孔子”,他论文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伟大的思想家B.人类的艺术宝库C.战争——人类梦魇D.科技让生活更美好10、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检测题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印章文字 D.甲骨文2.该卡片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著名人物B.出现时间C.文明名称D.文明类型3.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的是()A.古代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雅利安人D.蒙古人4.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最先告别了野蛮与蒙昧,大踏步地迈进了文明社会,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的是()A.楔形文字 B.佛教 C.金字塔D.汉漠拉比法典5.古埃及的著名建筑金字塔,留下千年未解之谜,金字塔之谜从本质上反映了A.当代学者对金字塔的研究严重滞后B.当今科学界缺乏对金字塔应有的重视C.古埃及人民高超的技术和智慧D.当代科学技术落后6.“面对雅利安人的等级制度,它以‘众生平等’相抗,反对婆罗门特权。
并在之后传到亚洲其他地区。
”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金字塔修建B.种姓制传播C.佛教的发展D.基督教诞生7.某班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
其中一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方框所示。
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8.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A.胡夫金字塔 B.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9.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下列和谚语有关的是A.该古国使用楔形文字 B.该古国发源于尼罗河流域C.该古国盛行种姓制度 D.该古国位于亚洲东北部10.某考古学家要想研究埃及金字塔的奥秘,结合下图判断,他首先应该掌握下列哪种文字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希腊字母D.拉丁字母11.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标志是A.金字塔 B.木乃伊 C.种姓制度 D.《汉谟拉比法典》12.下图石碑刻的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一、选择题1.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④保护女性的利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在古老的印度,人们传说诸神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他的口、手臂、腿、脚分别产生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地位最高的是()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3.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级之间界限森严B.低等级的人不允许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C.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D.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4.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A.印度B.中国C.巴勒斯坦地区D.阿拉伯半岛5.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古希腊——《荷马史诗》C.古罗马——《十二铜表法》D.古巴比伦——《天方夜谭》6.《汉读拉比法典》距今(2019年)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制定和实施的背景是古巴比伦王国A.商品经济发达B.成为两河流域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C.遭受外族入侵D.完成了两河流域地区的统一事业7.“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成文法典。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材料中的“他”是A.秦始皇B.汉谟拉比C.胡夫D.汉武帝8.示意图有助于直观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诞生时间晚于另外两大宗教B.由释迦摩尼创立于巴勒斯坦C.公元前1世纪陆路传入中国D.创造沿用至今的公元纪年法9.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的创造者是A.古代希腊人B.古代埃及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苏美尔人10.小伟一家计划到某国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国度,他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了“尼罗河”“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关键词。
2019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文明古国,是因为A.最早出现了人类 B.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C.出现了文字 D.最早进入了阶级社会(奴隶社会)2.古巴比伦王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汉漠拉比法典》将古巴比伦分为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其中不包括A.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B.无公民权的自由民C.拥有公民权的奴隶 D.奴隶3.《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A.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B.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奴隶C.奴隶制文明的重要体现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4.古巴比伦国王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命人编写了一部内容丰富的法典。
它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它”是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C.《民法典》 D.《1787年宪法》5.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知识积累卡,对这张知识卡片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 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C.这部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6.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的职责是A.掌管祭祀 B.掌管军事、行政权力C.从事农业 D.从事手工业第1 页共7 页7.当你漫步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法》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8.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弱。
”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民法大全》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9.《汉谟拉比法典》——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
这表明法典A.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B.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维护居全体住者利益10.亚非地区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被世人称为“律法之源”的文明诞生于A. B.C. D.11.《汉谟拉比法典》被称作世界上最具“分量”的法律,对其合理的理解是()A.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为维护奴隶利益而制定C.为摧毁奴隶主利益提供法律保障D.充分体现了古代的民主政治12.“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该选项。
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圣经》把两河流城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古巴比伦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2.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巴比伦文明的是()A.金字塔B.长城C.佛教D.《汉谟拉比法典》3.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A.黄河流域B.恒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4.下列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非洲文明成就的是()A.万神殿B.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C.空中花园D.罗马广场5.历史古迹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下列历史古迹属于埃及的是()A B C D6.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7.古代希腊文明和东方古老的农业文明的主要区别有()①所处地区地形崎岖②商品经济发达③海外贸易频繁④进行殖民掠夺活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是因为他们(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B.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C.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9.在古代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 ) A.全体居民 B.雅典的成年男性 C.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人和奴隶10.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11.“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 骆驼穿针眼还难’。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总分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其中被誉为“尼罗河的赠礼”的是A、古代中国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埃及文明D、古代巴比伦文明2、下列国家中,入侵古埃及,导致古埃及3000多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的不包括A、古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阿拉伯帝国3、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古国之一,当时他们使用的文字是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D、拉丁文4、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
它是A、象形文字B、金字塔C、《汉莫拉比法典》D、种姓制度5、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无限权力的象征,在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A、国王权力越来越大B、国王权力越来越小C、古埃及经济发展衰落D、都不是6、下列有关古埃及文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B、在新王国时代埃及成为最强大的军事帝国C、古埃及文明的衰落源于外族入侵D、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7、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条河?()①尼罗河②幼发拉底河③底格里斯河④黄河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8、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②古巴比伦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③古巴比伦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④《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历史上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9、书写《汉谟拉比法典》的文字是A、甲骨文B、楔形文字C、象形文字D、拉丁文10、古巴比伦的社会等级中不包括A、有公民权权的自由民B、无公民权权的自由民C、奴隶D、农民11、下列有关古巴比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B、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方面了楔形文字C、苏美尔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D、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12、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古巴比伦是奴隶制国家的依据的是A、战俘是奴隶的重要来源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C、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绝对的处置权D、《汉谟拉比法典》明确保护奴隶的利益13、对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都有入侵行为,导致两大文明衰落的是A、古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阿拉伯帝国14、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1.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2.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古代的亚非地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交通便利,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B.国家、城市兴起较早C.大河流经,土地肥沃,适合农业耕作D.频繁地对外侵略扩张3.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古印度文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B.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盛行于各大小城邦C.古埃及文明﹣﹣创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楔形文字D.古巴比伦文明﹣﹣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4.佛教的创始人是印度迦吡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不承认种姓由前生决定,主张所有人都能以今生的修行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追求宗教领域的“众生平等”,对受压迫的民众特别有吸引力。
上述材料体现出的观点是()A.佛教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B.乔达摩·悉达多的种姓为婆罗门C.佛教的教义受到印度社会全体支持D.佛教产生后在亚洲国家广泛传播5.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古埃及的历史,首先应当掌握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拉丁文字D.甲骨文6.古代亚洲地区的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
下列文明成果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种姓制度——古代印度B.《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C.金字塔——古巴比伦D.《十二铜表法》——古代日本7.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材料中的“深厚文明”不包括()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中国文明8.某班级准备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应该采用的台词是()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条条大路通罗马”C.“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于刹帝利”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9.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古代埃及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发源于尼罗河流域B. 公元前3100年出现了国家C. 法老是最高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D. 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是()A. 金字塔B. 汉谟拉比法典C. 狮身人面像D. 司母戊鼎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此规定反映的是()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的保护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4.如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金字塔C. 佛教D. 阿拉伯数字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吠舍等级所包含的社会阶层是()①武士②农民③被征服者④商人⑤牧民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③④6.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历史上它曾经孕育过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
这个国度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中国C. 古代印度D. 古巴比伦7.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到古代印度旅游,对照印度的种姓制度,他发现自己竟属于()A. 第一等级婆罗门B. 第二等级刹帝利C. 第三等级吠舍D. 第四等级首陀罗8.下图这一高大宏伟的建筑位于()A. 两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黄河流域9.在古印度在种姓制度中,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被称为()A. 婆罗门B. 刹帝利C. 吠舍D. 首陀罗10.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时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提到的历史文物应该出现在历史上的()A. 两河流域B. 黄河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尼罗河流域二、材料解析题:11.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1)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2)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3)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4)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答案】1. D2. B3. C4. A5. C6. A7. B8. B9. C10. A11.(1)A、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2)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3)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4)《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
“他们”指的是()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巴比伦人D.古希腊人2.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黄河文明3.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4.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5.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6.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这部法典是()A.《罗马法》B.《摩奴法典》C.《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7.“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这段话涉及的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8.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广泛。
下列关于这一宗教表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公元1世纪B.信徒称为穆斯林C.经典是《古兰经》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9.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的首都在()A.哈拉帕B.巴比伦C.摩亨佐•达罗D.华氏城10.如图所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一种制度()A.雅典民主政治B.西周分封制C.西欧封君封臣制D.印度种姓制度二.多选题(共2小题)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错误的有()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楔形文字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12.根据印度《梨俱吠陀》的传说,人们把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属于被统治阶级中的第二等级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三.填空题(共5小题)1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
古埃及的国王称,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
14.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15.《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判断对错)16.《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阶级的利益。
17.佛教诞生于印度,其创始人是耶稣(判断对错)。
四.辨析题(共2小题)18.古埃及作为权力象征的法老陵墓是狮身面像人错误:订正:。
19.古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改正:。
五.材料题(共2小题)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材料三: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难以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1)材料一图中所示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存?被称为什么?它在古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请再举出一个这个古国的文明成果?(2)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这是古代哪一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献?从法典内容看,它维护的是谁的利益?法典中体现了该国王的一大特征是什么?该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材料三反映了古印度的什么制度?是什么人制定的这一制度?他们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影响?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二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国法典的内容?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2)此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3)材料二所说的是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印度商人属于哪个等级?六.解答题(共1小题)22.(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金字塔所在处B.佛教发源地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
“他们”指的是()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巴比伦人D.古希腊人【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
识记有关知识。
【解答】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这里的“他们”是指古代埃及人。
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
古埃及,在很早的时候,因文化原因,把国王或大臣的尸体制成干尸即木乃伊保存下来。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掌握古埃及的文明。
2.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黄河文明【分析】本题以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这里每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埃及文明。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古埃及文明的有关内容。
3.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分析】本题以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的相关知识点。
4.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答】据“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5.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答】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史实。
6.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这部法典是()A.《罗马法》B.《摩奴法典》C.《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
识记相关内容。
【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的掌握。
识记有关法典的知识。
7.“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这段话涉及的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佛教。
识记掌握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史实。
【解答】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建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8.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广泛。
下列关于这一宗教表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公元1世纪B.信徒称为穆斯林C.经典是《古兰经》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佛教的掌握。
识记世界三大宗教并加以区分。
【解答】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基督教创立于1世纪,所以A项错误;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所以B项错误;伊斯兰教奉《古兰经》为经典,所以C项错误;公元前6世纪,佛教起源于古代的印度,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佛教的掌握。
需识记并掌握世界三大宗教并且加以区分。
9.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的首都在()A.哈拉帕B.巴比伦C.摩亨佐•达罗D.华氏城【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