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军旅生活的诗词
唐宋诗词鉴赏之《边塞军旅》

——边塞军旅
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 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 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 “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 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 葩。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 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 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2、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愁别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 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 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 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牧马归来, 这一情景显示出一种边烽暂息、和平宁谧的 氛围。这句诗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3、联系全诗,赏析“借问梅花何三、四句有 “语意双关”的特点。
B、三、四句写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用的 是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以上几句写出征前的自然环境
1.前3句写景其实暗写了哪种边塞的代表事物?
“莽莽”暗写狂风卷飞沙的迷蒙景象; “黄入天”写大漠风沙的颜色,写风沙直入 天际的情景。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 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的历历在目。 这是白天的景象。
2.请抓住“吼”“乱”两个关键词,揣摩风的特 点及描写的作用。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请问那梅花究竟落于何处, 没想到在春风的吹拂下, 一夜之间便布满了关隘山
川。
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 体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有关边塞或军旅生活的诗词

有关边塞或军旅生活的诗词
1、《出塞》【唐】王吕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吕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吕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以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马上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登单于台》
唐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以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洗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戌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

边塞诗词的鉴赏5篇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沙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
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词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碛中作朝代:唐朝|作者: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
此诗选取沙漠行军途中野营生活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
虽仅四句,却融汇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
在对大漠的荒凉和行军的艰苦所作的描绘中,也显现出一种从军豪情。
全诗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情景契合,别有神韵,充分显示出悲壮与凄清的综合美。
子夜秋歌朝代:唐朝|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秋歌》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情调用意,皆不脱边塞诗的风韵。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
此诗是诗人为送两位被贬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劝慰鼓励之意。
一诗同赠两人,内容铢两悉称。
诗除了首尾合起来总写外,中间两联双双分写,不偏祜。
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以古民谣典故来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荒凉之地;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长沙,并希望他能多寄书函。
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远在古原始森林的巴东,是再写李少府。
双双交错进行,结构严密,情感交织。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赏析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赏析《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赏析《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赏析1原文: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诗词赏析: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
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
“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
“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
“戍梁州”,具体指出驻守的地方。
南郑属古梁州,故曰。
那是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陆游接到王炎的邀请书后,便匹马单身离开夔州,风尘仆仆地奔赴前线,去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当时他十分兴奋,希望能在万里边防线上找到杀敌报国的机会。
来到南郑之后,他身披铁甲,跨上战马,腰悬利剑,手挽长枪,冒着酷暑严寒,踏着崎岖坎坷的山路,奔驰于岐渭蜀陇之间,调查地形,了解敌情,积极为北伐进行准备。
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充满了胜利的信心。
诗人回忆这段生活,是为了与后文对照,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
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
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
陆游对这件“旧貂裘”十分珍视,因为他曾穿着它在前线冲锋陷阵:“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
”(《醉歌》)还穿着它在荒滩上亲手剌死过一只猛虎:“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溅短貂裘”。
(《醉歌》)所以当他离开南郑后,一直把它藏在身边保存着。
“旧貂裘”是此篇中唯一展现在作者眼前的物象,虽然词中只用一句轻轻带过,但却是理解此词的关键。
杨炯的诗词《从军行》注释及赏析

杨炯的诗词《从军行》注释及赏析《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
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4.凤阙:皇宫。
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个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
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
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
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
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
“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
“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
“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
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实行烘托。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
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
《塞下曲·其一》原文和诗词鉴赏

《塞下曲·其一》原文和诗词鉴赏《塞下曲·其一》原文和诗词鉴赏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赏析《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
李白所作共六首,此为其第一首。
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
像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
“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
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
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
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
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
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
“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
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
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
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
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
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
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
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
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
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句子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句子
1. 《塞上曲》作者: 王之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橘子洲头猛火车,太阳都下来了天边站。
2. 《出塞》作者: 王昌龄
赋诗将寄黄公辅,北斗东西转,顾望始知秋。
独有横波千里信,幸逢直[趋/途]无风舫。
含愁独倚阑干立,闲望流萤竟何如!
3. 《边诗》作者: 辛弃疾
绝壁当山峡,开帘俯碧油。
内含万里波,仿佛宛在目。
征人念青冥,踏雪千里行。
故里有杨柳,何处无除夕?
4. 《边城》作者: 沈从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三千里。
幽人归独卧,满座弦歌声。
野哭千干久,旧江南戏青纱曲。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5. 《塞下曲》作者: 文森
木樨花开紫烟,牧马走华山。
天边草色风光好,雄鹰飞过平岗。
春风吹定四季春,战鼓声声响。
千秋无际英男儿,为国捐躯尽忠。
这些古诗描写了边塞军旅生活的壮丽景色、孤独而坚韧的边军精神以及边塞军旅的忠诚精神。
它们以优美的词句、绚丽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读者,使人们产生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敬意和赞美。
有关西北边防的古诗词

有关西北边防的古诗词西北边防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边疆,曾经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描述了戎马一生的壮烈和守卫边疆的艰辛。
下面是一些关于西北边防的古诗词,表达了诗人们对边防士兵们的景仰和敬意。
1.诗人:白居易北人十万强,秋如死漠黄。
遥想车骑奔,草绿马肥忙。
虏烟三百里,边雁一万行。
岂知我军旅,寂寞在天阳。
这首诗描写了边疆的草地,边防军人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作者的敬意,感慨边防的艰难。
2.诗人:杜甫锋摩磨昏刃,力尽不裴回。
书信来往断,军情报不来。
收兵何所及,北轩气已低。
愿为前驱战,死识春秋归。
《戍鼓声》表达了为边疆而战的士兵的直截了当的思想,文章深入人心,令人感慨万千。
3.诗人:杨炯千山试听静,百鸟未闻声。
猎火摇红照,边光截绿明。
长流向海泻,高峡入云峰。
孤舟欲灭时,水鸟相迎送。
《严关猎歌》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了边防士兵们身陷千山万水的孤独,以及他们义不容辞的边防职责和体现出高居要地的豁达与精神状态。
4.诗人:王之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西北边防士兵们的思念,以及对他们舍生忘死,誓死守卫国门的崇敬之情。
城垣积雪重,射礼行人稀。
开门出井屋,不见一人归。
虏射口旗换,边裂地图衰。
天山北麓下,新田水楼飞。
《安西行》以文艺的方式,描绘出边疆的寂静和荒芜,表现了作者对边防官兵的崇敬之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独有凌云志,无人与故山。
《赤壁》中的这一段独自成诗,作者表达了对边疆戎马生涯壮志未酬的感慨。
《春望》描述了边境地带一片荒芜,但通过它,我们看到了边防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和在边境为了保卫家园坚守不观的精神。
总之,以上这些古诗词,表达了对西北边防的景仰和敬意,展现了边疆守卫工作的艰难和卓越。
阅读这些诗词,不仅能够感知边防士兵的艰辛,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坚韧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军旅生活的诗词
本文是关于描写军旅生活的诗词,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励志军旅诗词精选
安丰侯诗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被光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从军行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望蓟门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励志军旅诗词推荐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