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战役资料收集及体会
平型关战役的简介

平型关战役的简介平型关战役是中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仗。
毛泽东根据此次战役的经验,在1937年9月29日进一步提出八路军的作战方针“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
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平型关战役的简介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平型关战役的简介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第5师团在察哈尔派遣军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西腹地,并从右翼配合华北方面军在平汉路的作战。
中国第2战区制定了沿长城各隘阻击日军的作战计划,在平型关方面,决心集合重兵歼灭来犯之敌,并请求八路军配合侧击日军。
为了配合友军作战,保卫山西,振奋八路军军威,八路军115师成功进行了平型关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
1937年9月上旬,根据作战计划,八路军115师开赴平型关附近。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
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
23日,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歼敌,并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
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
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
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
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
115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地;一部阻断先期占领东跑池的日军回援;一部阻断日军第五师团派出的增援部队。
灵丘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观后感

灵丘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观后感第一篇嘿,朋友们!我刚从灵丘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回来,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一走进纪念馆,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看着那些老照片、旧物件,还有战士们用过的武器,心里头真不是滋味。
想想当年,咱们的战士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和敌人拼命。
他们不怕死,就为了给咱老百姓打出一个太平日子。
那股子英勇劲儿,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在那一幅幅展板前停留,仔细读着上面的文字,仿佛能听到枪炮声、喊杀声。
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了,真心觉得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纪念馆里还有好多模拟的场景,特别逼真。
感觉自己就站在战场上,能感受到战士们的紧张和坚定。
出了纪念馆,我心里一直在想,咱们可不能忘了这段历史,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得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不能让先辈们的血白流。
以后有机会,我还得带着身边的人来,让他们也感受感受这份力量。
第二篇亲人们,我跟你们说,我去灵丘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啦,感触老深了!一进那大门,庄严感就扑面而来。
看着那些展示的东西,我脑海里不停地浮现出当年打仗的画面。
咱的战士们多勇敢啊!一个个冲锋陷阵,毫不退缩。
他们也是普通人,有家人,有牵挂,可为了国家,为了咱们,啥都不顾了。
那些陈列的武器,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简陋,可在当时那就是战士们的宝贝,靠着它们打跑了敌人。
还有那些英雄的事迹介绍,听得我心潮澎湃。
他们的名字或许不被所有人记住,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刻在历史的长河里。
在纪念馆里走着走着,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生活在这么和平的时代。
可这和平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呀!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个有用的人,要把这种爱国精神传递下去。
不能天天混日子,得努力让国家变得更强大。
这一趟参观,真是值了!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也让我更爱咱们的国家啦!。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它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平型关战斗的背景、战斗过程以及战斗的意义等方面,探讨平型关大捷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
一、战斗背景平型关战斗发生在1933年,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威胁。
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野心使得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民族沦为背井离乡的难民,生灵涂炭,痛不欲生。
二、战斗过程平型关战斗是一场由中共领导的游击战争,中国红军和日本关东军在这个关键的战场上进行了血战。
中国红军由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艰苦的环境中,团结一心、奋发作战,利用地形对日军进行了有力的阻击。
虽然中共领导的游击战争力量不足,装备落后,但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战斗精神,最终取得了惊人的胜利。
三、战斗的意义平型关大捷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此次战斗不仅显示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坚决反抗,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战斗中涌现出了大批革命将领和英烈,为后来的抗战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战斗的启示平型关大捷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示范效应,为后来的战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战斗表明游击战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以及党的领导对于战斗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平型关大捷的成功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日事业中,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提供了更多的力量。
五、总结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战斗的背景、过程以及其意义,都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中国人民的勇敢精神。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的士气和战斗意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抗日战争中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通过对平型关大捷的研究和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艰辛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时刻保持警惕,以免重蹈覆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遗志,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红色旅游参观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某年

红色旅游参观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心
得体会某年
在某年的一个夏天,我参观了平型关战役纪念馆,这次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红色革命的伟大,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进入纪念馆,首先便是展出的各种历史文物和图片,仔细观察,我能够感受到战场上的惨烈与残酷。
那些牺牲的志士们,他们奋斗的身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他们像一颗颗火种,将“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念传递给后人。
进入纪念馆的主题展厅,场景再现模拟了战斗的惨烈场面,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逼真的战役。
场景中共产党军队的士兵们奋勇冲锋,炮弹炸裂、枪声隆隆,一声声“为了胜利,向
前冲”让我无比感动。
那些英雄般的志士,用生命和热血书写
了红色革命史诗的一页。
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的艰辛,更懂得珍惜美好的现在。
中国革命靠着一代代英雄的无私奉献和激烈的斗争才得以胜利,不禁让我感到幸运和自豪。
我们现在享受的和平和幸福,是无数志士的血泪和鲜血换来的。
参观完平型关战役纪念馆,我对红色革命的意义和精神更加深刻。
我们这一代人要珍惜革命先烈的奉献和牺牲,传承好革命精神,共同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红色革命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也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书页上。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平型关大捷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重要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本文将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和意义。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从而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帷幕。
中国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
而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平型关成为了一座承载着过早而沉重的历史命运的重要城市。
敌人对平型关的战略价值十分重视。
平型关是华北平原东面通往山西晋中地区的咽喉要道,地势险要,掌握平型关就相当于掌握了通往晋中的大门。
为了确保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军队必须顶住敌人的猛烈攻击并坚守住平型关。
作为中国军队的英勇战士,王乐山师长带领着他的队伍,奋勇杀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进攻。
几经波折后,平型关战事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了惨烈的肉搏战。
在激烈的战斗中,王乐山师长坚守阵地,带领官兵英勇杀敌,迫使日军屡次败退。
平型关的胜利成为了整个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之一。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次战役的胜利。
这是中国军民用血肉之躯拼出来的,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段感人故事。
平型关大捷展现了中国军队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这个胜利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还为后来的全面抗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也展现了中国军队的战略领导和组织能力。
王乐山师长和他的指挥团队在战斗中冷静机智,灵活应对,用巧妙的战术打败了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保卫了平型关。
平型关大捷彰显了中国军队的硬实力和精湛战术,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军队对战争全局的把握能力。
平型关大捷不仅对中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整个世界也是一个震撼。
这次胜利宣告了中国军队具备了与强敌周旋的能力,显示了中国具备了对抗外敌的实力。
这个胜利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并对国际抗日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还体现了作战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战斗中,中国士兵守望相助,同仇敌忾,形成了包围日军的火圈,最终迫使敌人无路可退。
以“平型关大捷”为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以“平型关大捷”为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平型关大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自上世纪初以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这次历史事件,不仅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有重要的意义,更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一、平型关大捷的背景和影响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3年5月,是中国国共两党联合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
日军占领了中国境内的辽宁、热河、察哈尔等地,逐渐向南扩张,威胁到了河北、山西等地区。
中国军队在平型关筑起了防线,为抵御日军的进攻而展开激烈的战斗。
最终,中国军队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完成了对边境的防御,保卫了河北、山西等地的安全。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日本军队的“铁壁严防”,彰显了中国军队的战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抗战意志。
其次,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国共合作、民族团结的一个典范。
当时国共两党能够一致抗日,在平型关大捷中联合作战,为国家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也在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中国在国际上争取抗日援助奠定了基础。
二、平型关大捷的启示回顾历史,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对手的强弱、自身的战斗力和战略决策等多种因素。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面对的是强敌日本军队,因此必须发扬顽强奋斗的精神,才能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在今天,我们也应该在顽强拼搏中增强自身实力,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并在面对强敌时坚守自身的领土和利益。
此外,平型关大捷的胜利也启示我们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团结,才能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中保持一致,进行有效的协作,以达到最终战胜敌人的目标。
三、展望未来回头看已往,我们可以汲取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正如平型关大捷能启示我们今天的发展,在未来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前进的道路,并在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继续弘扬中国人特有的奋斗精神,勇敢地应对来自内外部各种挑战和风险。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胜利平型关大捷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胜利平型关大捷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伟大胜利:平型关大捷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这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危亡存亡的关键时刻,而平型关大捷则是这场战争中的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胜利。
本文将以平型关大捷为例,探讨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展现中国人民坚定抗战意志、勇敢斗争的精神。
一、战前局势与准备工作1937年8月,日军占领了北京和天津,逼近山西平型关。
平型关是连接北京和山西的重要关口,对于日军进攻中原地区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中国军队及时认清形势,决心集中兵力奋勇阻击敌军进攻。
战前,中国军队在平型关周围进行了充分准备工作,包括修建防御工事、增援部队、整备战备物资和弹药等。
二、战斗过程与指挥部激战1937年9月25日,日军发起对平型关的总攻。
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展现出非凡的战斗意志和顽强抗击的能力。
在指挥官贺龙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使用了多种战术手段,包括地雷、炮火、暗夜袭扰等,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攻势。
然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中国军队需要更多的支援来击退日军的进攻。
三、八路军的英勇抵抗正当平型关陷入危机之际,八路军抢先一步赶到前线,与中国军队合作共同作战。
八路军以其优良的游击战术技巧和先进的武器装备,迅速形成了火力优势。
他们积极从侧后方袭击日军,给予了中国军队极大的压力。
八路军与中国军队密切协同作战,成功地夺回了一些失地,缓解了中国军队的压力。
四、中国人民的支援与奉献平型关大捷的背后,离不开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奉献。
在战争洪流中,广大的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投身到抗日战争中。
他们不惧困难,积极支援前线部队,捐款捐物,献血献身,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显示出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坚定决心。
五、胜利与影响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军队和八路军的英勇抵抗最终击溃了日军的进攻,达到了挫败其侵略企图的目标。
平型关观后感

平型关观后感我最近有幸参观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处重要战场——平型关。
作为中国民族英雄赵云将军的陵墓所在地,平型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英雄的崇高形象。
在这次观后感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平型关的历史意义和英雄精神的魅力。
一、平型关的历史背景平型关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是京津大通道上的一个山口。
在周围群山环绕的平原上,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多次著名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战役。
这个战役的胜利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座里程碑。
二、平型关的观感进入平型关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而庄严的纪念塔,塔顶上镶嵌着装饰华丽的巨型铜牌,上面刻有赵云词。
纪念塔的四周设置着矗立的石碑,记录着平型关战役的历史事迹和参战将士的名字。
这些碑石和墓碑构成了整个纪念园区的主体,让人们铭记那段英勇抗战的历史。
在纪念园区的正中央,是赵云将军的陵墓。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碑亭,另一个是墓穴。
碑亭由石雕和柱子组成,形态庄重,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
墓穴则包括了赵云将军的墓碑和墓室,虽然只有简单的设计,却能透露出古老英雄的尊严和崇高。
站在这里,我心潮澎湃,为英雄的事迹感到无比敬佩。
除了纪念园区,平型关周边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和纪念设施。
比如,平型关博物馆展示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此外,还有一些仿古建筑和园林,为平型关增添了一丝古韵。
三、平型关的历史意义平型关作为抗日战争期间的重要战场,承载着我国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重大意义。
当年,平型关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关键战役之一,也是英勇的中国军民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场所。
平型关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军队有能力击败侵略者。
平型关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战役本身,更是赵云将军英勇抗战的象征。
赵云将军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武将,他以勇敢和忠诚而闻名于世。
他在平型关战役中表现出色,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他的英雄形象让人们铭记,并赋予了平型关更加深远的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型关战役
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兵分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
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
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
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也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我的体会:
读完这篇文章,我对八路军战士非常崇敬和爱戴,他们勇敢顽强的精神感染了我,也鼓舞了我。
同时我也看到了日本鬼子是多么的可恶,他们丧心病狂地侵略中国,给了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中国军民奋起反击,虽然当时日军吹嘘说战无不胜,但是平型关大捷却大大的振奋了民心,鼓舞了士气。
我想:当时如果中国的武器再先进一些,国家再强大一些,科技再进步一些,战斗就不会打得这么辛苦。
只有国家强大了,别的国家才不会欺负我们,所以,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