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到底歼灭了多少敌人
平型关大捷

日
路
军
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
军
战斗要图四、战役过程、战役结果平型关战斗中115师共 歼灭日军1300余人
缴获了日军汽车六十余辆、小摩 托车三辆外(全部烧毁),九二步兵炮 一门(无炮弹)、七三、七五山炮弹 2000余发、长短枪1000余支、机关枪20 余挺,大衣数千件,此外还有部分马匹、 弹药、粮草等军用物资。
板垣征四郎
林彪率一一五师 三四三旅去灵丘、 上寨地区,相机协 助友军袭击日军侧 翼。聂荣臻率三四 四旅及直属队进至 阜平。
林 彪 聂荣臻
二、平型关地形
这条古道穿平 型关城而过,东接 北京西的紫荆关, 西接著名的雁门关, 构成一条坚固的防 线,自古就是北京 西的重要藩屏。
三、战斗序列
八
115师 685团 344旅 688团 343旅 686团 687团 独立团 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
中共领袖毛泽东在大捷次日致电朱德、彭德怀: “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 最好的政治动员”。
国民党军事委 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致 电朱德、彭德怀: “25日一战,歼敌如 麻,足证官兵用命, 深堪嘉慰。尚希益励 所部,继续努力,是 所至盼”。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一、战前形势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攻入中国内地,进展神速。 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虽然全力抵御,但不敌装备精良、作风 凶悍的日军,屡屡后撤,士气受到严重打击。日军士气高涨, 扬言“三月解决中国事变”。
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行 动飘忽不定,他考虑到平型 关是山西和河北的交界地, 兵力薄弱,而战略地位十分 重要,扼守着灵丘至大营的 公路,是进攻雁门关的必经 之路,走这里可以尽快实现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平型关大捷

•
5
平型关大捷记录照片
5
平型关大捷记录照片
6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 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 会上,毛泽东在讲演中再次肯定了平型关大 捷:“平型关的意义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 员。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 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抗日以前,没 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 输了敌人一着。抗日以后,政治动员也非常之 不普遍,更不说深入。人民的大多数,是从敌 人的炮火和飞机炸弹那里听到消息的。这也是 一种动员,但这是敌人替我们做的,不是我们 自己做的。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们,至今 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动员了全国的老百 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开始全面侵 华。在短短20余天内,侵华日军便占领了天津、北平,并• 以此为基地大举向华北进攻,妄图占领华北,进而快速吞 掉整个中国。日军兵分三路,分别沿津浦、平汉、平绥铁 路进军。其中,东条英机率关东军“蒙疆兵团”由阳高、 天镇南下,
4
平型关大捷作战经过
7
平型关大捷总结
(3)平型关战斗对日军的痛击,既 打破了日军突破平型关、打击中国 第二战区部队,从右翼配合日军华 北主力在平汉路作战的战略企图, 又顿挫了日军向山西腹地深入的进 攻势头,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使之 再不敢贸然深入,为中国方面部署 忻口会战提供了时机,从而也就有 力地支援了中国正面军队的抗战。 (4)八路军以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 的简陋装备,用甚至当时民间武装 都看不起的武器,主动迎战日军的 主力师团,并且首战大捷,突出地 显示了八路军的战斗力,因此极大 地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提高了中
中美国际班
4组
抗日战争故事之平型关大捷【精选资料】

抗日战争故事之平型关大捷这是一场充满历史悬疑的战役。
目前中方、台方、日方,对各方参战军队人数,装备,战况,成败,尚未能达成一致。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山西之际,日军第5师团在察哈尔派遣军的配合下,正沿平绥路进攻长城沿线,企图南下进攻太原,夺取山西腹地,并从右翼配合华华北方面军在平汉路的作战战。
中国第2战区制定了沿沿长城各隘阻击日军的作战战计划,在平型关方面,决决心集合重兵歼灭来犯之敌敌,并请求八路军配合侧击击日军。
为了配合友军作战战,保卫山西,振奋八路军军军威,八路军115师成成功进行了平型关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
19337年9月上旬,根据作战战计划,八路军115师开开赴平型关附近。
平型关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山岭。
在关前,是一条由西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池地区。
23日,115师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关东北的有利地形,以伏击击手段歼敌,并召开连以上上干部会议,进行深入的战战斗动员。
24日深夜,1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好的战斗阵地。
25日拂晓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公路由东向西开进。
7时许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5师预伏阵地。
第115师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之际,适时发起冲击。
1115师一部歼敌先头,阻其其沿公路南窜之路;一部分分割包围日军后尾部队,断断其退路;一部冲过公路迅迅速抢占老爷庙及其以北高高地;一部阻断先期占领东东跑池的日军回援;一部阻阻断日军第五师团派出的增增援部队。
平型关大捷是一场完胜吗

平型关大捷是一场完胜吗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完成的一场战斗,历来被评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场大捷。
八路军首度出手,就重创日军最精锐的板垣师团,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与此同时,同一战场配合八路军作战的国民党军队却不堪一击,消极避战,连被打垮的日军都阻挡不住,被敌一冲就冲垮了防线,致使未能全歼敌军。
历史真是这样的吗?历来对平型关战斗的研究大多纠结于115师到底消灭了多少日军,消灭的是日军什么样的部队,自己的伤亡如何等,并将此作为评判这场战斗是否是大捷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
但我们知道,评判一场战斗的结果,除了战损比外更重要的是看这场战斗是否达到了战斗目的。
是否为整个战役乃至整个战争产生了积极影响。
那么平型关大捷相关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一、战役目的115师的这场战斗是属于整个第二战区部署的平型关会战的一部分。
当时,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听从第六集团军副司令孙楚建议,决意改变此前制定的将日军放进大营一带谷地四面出击予以全歼的计划,判断日军进攻平型关力量不足,准备利用关前有利地势,就地阻敌并多路出击予以全歼。
为达此目的,第十七军84师高桂滋部已自22日黄昏至25日晨坚守团城口内长城一线,抗击了日军三浦支队的大部进攻。
而出击部队也已部署完毕。
阎锡山原于23日作出计划命71师及新二师共8个团的兵力,由内长城外侧公路以北地区向东、西跑池、小寨方向攻击;以115师由平型关东北夹击日军;以72师及35军二个旅作预备队。
初计划于24日拂晓开始出击,后又改为25日拂晓出击。
由此可以看出,115师25日的战斗不是预知敌情的伏击,而是按照第二战区命令部署的出击。
不是以115师为主,国民党军配合的独立战斗,而是从属于平型关战役反击阶段多路出击中的二路出击。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如此地形下,不是两侧设伏,而是单侧设伏的“奇怪”布阵,原因很简单,按照二战区部署,出击时间已定,到时有无日军从此经过,115师都将发动由此位置展开的对向内长城一线正在进攻之日军的攻击。
平型关大捷

战斗背景
全局背景
战前背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但在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之后,仍未能阻挡日军进攻的铁蹄;7月29 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失守;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为速 战速决,日军先后投入30万兵力,动用300多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企图通过占领中心城市来迫使中国在3个月之 内投降。在日军的疯狂进攻和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开始紧密携手、共同抵御外敌。
平型关大捷
抗日战争中的战斗之一
Hale Waihona Puke 01 战斗背景03 战前准备 05 双方交战
目录
02 战斗序列 04 战斗部署 06 交战结果
07 英雄事迹
09 战斗影响
目录
08 历史评价 010 后世纪念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 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 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平型关大捷(油画) 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 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8月18日,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 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同日,中央军委发布(八路军)改编命令,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 国民革命军军服。 9月(八路军)又组编为第十八集团军,进入晋东北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序列。此时,侵华 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20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21日,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三浦敏事 率步炮6个大队分两路向平型关一线进犯,企图突破平型关防线与雁门关以北日军汇合攻占太原,进而占领山西全 省。22日,日军开始向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动进攻,并派战车、飞机助战,受到第二 战区守军第七十三师、独立第八旅、第八十四师的顽强抵抗,战斗十分激烈,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使日军连续三 天的进攻并无进展。在东跑池指挥作战的三浦敏事,急电师团长坂垣征四郎派兵增援。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 线,阎锡山命傅作义率两个旅增援,并致电朱德(总司令)要求八路军配合作战。 于此,八路军115师根据中共 中央的指示,在平型关一带设伏,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枪声。
八路军新四军战斗统计

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游击队战斗统计1937年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1000余人广阳伏击战歼日军千余人晋察冀区反八路围攻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三次破袭平汉路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1938年冀中1938年春季反“扫荡”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易(县)涞(源)战斗歼日伪军1400余人129师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歼日伪军4000余人漳南战役毙俘伪军7800余人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冀中区五次反围攻歼日伪军5500余人1939年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歼日伪军3000余人115师陆房突围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五台山区1939年5月反围攻歼灭日军宫崎部队800余人东北抗日联军反“讨伐”战役毙日军伪军200余人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歼日伪军2000余人易满徐战役歼日伪军1000余人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歼日伪军2500余人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1940年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作战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抱犊崮山区反“扫荡”(亦称鲁南区1940年反“扫荡”)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皖南春季反“扫荡”(亦称南繁战役)歼日军900余人129师白晋铁路破击战歼日伪军600余人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毙伤日伪军4490余人俘53人(内含日军11人)冀中1940年夏季“青纱帐”战役毙伤日伪军21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德石路破击战毙伤日伪军200余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
8万余人冀南1940年秋季三次破击战歼伪军1970余人太行区1940年秋季反“扫荡”歼日伪军2800余人冀中1940年冬季攻势歼日伪军2300余人太岳1940年冬季反“扫荡”歼日伪军2600余人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1941年淮南春季反“扫荡”毙伤日伪军800余人,俘日军3人、伪军80余人青口战役毙伤日伪军800余人,俘伪军800余人临费战斗歼日伪军860余人冀东1941年夏季反合围作战歼日伪军1200余人苏北苏中夏季反“扫荡”歼日伪军3800余人,击沉汽艇30余艘冀中1941年“青纱帐”出击作战歼日伪军2000余人冀鲁豫1941年夏季攻势歼伪军1500余人苏南反“清乡”作战人数不清,只说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晋察冀1941年秋季反“扫荡”毙伤日伪军5500余人邢沙永战役歼伪军1340人并争取350余名伪军反正冀南1941年秋季破袭作战歼日伪军2000余人太岳1941年秋季反“扫荡”歼日伪军1370余人太行1941年冬季反“扫荡”毙伤日伪军1800余人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歼日伪军2200余人冀东打击伪治安军战役毙伤俘伪军5000余人侏儒山战役歼日军150余人伪定国军5000余人129师平汉路破袭战毙俘日伪军960人1942年太岳1942年春季反“扫荡”歼日伪军1000余人胶东1942年春季反“扫荡”歼日伪军1700余人冀东1942年春季反“扫荡”歼日伪军1200余人俘390人冀中“五一”反“扫荡”毙伤日伪军1万1千余人太行太岳1942年夏季反“扫荡”歼日伪军3000余人是役左权将军牺牲平北1942年夏季反“扫荡”歼日伪军290余人沁源围困战毙伤日伪军4000余人淮北冬季反“扫荡”歼日伪军700余人1943年盐阜反“扫荡”毙伤日伪军1070余人,俘780余人苏中反“清乡”作战歼日伪军和“清乡人员”2400余人太行1943年5月反“扫荡”歼日伪军2000余人清河1943年夏季反“蚕食”作战毙伤日军46人和伪军1336人,俘伪军1799人抢占沂鲁山区和诸日莒山区作战歼日伪军2000余人朝南战役毙伪军200余人,俘伪军7500余人卫南战役歼伪军5600余人林南战役歼日伪军7000余人,击落飞机1架晋西北1943年秋季反“扫荡”歼日伪军1300余人北岳1943年秋冬反“扫荡”毙伤日伪军9400余人冀鲁豫1943年秋季反“扫荡”歼日伪军4000多人赣榆战役歼伪军2000余人1944年晋察冀1944年攻势作战毙俘日伪军3000余人山东1944年春季攻势歼日伪军9000余人晋冀鲁豫1944年攻势作战至45年共毙伤日伪军3.8万余人,俘日伪军3.49万人车桥战役歼日军460余人、伪军480余人高沟杨口战役歼日军140余人,伪军2000余人滨海1944年反“扫荡”歼日伪军4000余人湖西攻势歼伪军1300余人郓城战役歼伪军2900余人利津战役俘伪军890人,毙伤伪军105人,俘日军3人,击毙5人沂水战役毙伤日伪军250人,俘伪军820人胶东1944年秋季攻势歼日伪军5400余人晋绥1944年秋季攻势毙伤日军499名、伪军414名,俘日军20人、伪军1014人渤海1944年秋季攻势歼日伪军5000余人葛庄战役歼日伪军1700余人冀东1944年冬季反“扫荡”歼日伪军3200余人冀中1944年冬季攻势歼伪军1000余人华南粉碎日军“万人扫荡”毙伤日军80余人冀钱豫1944年冬季攻势歼日伪军2900余人1945年道清战役歼日伪军2500余人晋察冀1945年春夏攻势歼日伪军近2.8万余人晋冀鲁豫1945年春夏攻势歼日伪军37000余人晋绥1945年春季攻势毙伤日伪军1590余人冀东1945年反“扫荡”歼日伪军5000余人蒙阴战役毙伤伪军255人豫北战役歼伪军2800余人冀中1945年春季攻势毙俘日伪军4450余人大清河战役歼日伪军100余人晋绥1945年大反攻毙伤日伪军1。
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作者:陈杰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4年第06期?眼关键词?演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大捷,原因,意义?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1-0066-05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第19题: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
”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战役这道题的答案是C,应该没有问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次战役特征的认识,符合“引敌深入”“予敌主力以打击”特征的是台儿庄战役。
但这道题错选率比较高,大多学生错选了B 项。
教师在分析错选原因时会指出:平型关战役是抗战初期八路军第115师为了阻止日军进攻而展开的一次伏击战,不符合题中体现的战术。
(此分析多见网上对该题的解读)。
这个解释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平型关战役等同于八路军取得的平型关大捷。
我们先来看教科书上是怎样叙述“平型关战役”或“平型关大捷”的:人民版: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
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
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人教版: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大象版: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还相继组织了太原、徐州、武汉等会战。
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歼敌千余人,取得平型关大捷。
岳麓版:未提太原会战和平型关大捷。
从三个版本的教材来看,叙述都比较简单,其中人民版的叙述最科学,明确指出平型关大捷的特点是“伏击战”,是“首次大捷”,而且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大象版虽指出是一次“大捷”,但看不出是在哪次会战中发生。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总结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1.平型关大捷(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时间——1937.9 (2)地点——山西平型关(3)中国主力——八路军115师(4)指挥——林彪(5)结果——胜利,歼灭日军1000多人。
(6)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提高了八路军的声誉。
(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2.敌后抗日根据地(1)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代表: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
(3)中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注:1937.9.6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林伯渠任主席。
(4)作战方式: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
(5)巩固: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三三制”)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兼顾地主、农民两方面利益,有利于团结大多数地主抗日,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的结合)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6)作用: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3.百团大战:(背景——日军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特点——大规模主动进攻(1)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2)时间——1940年下半年地点——华北指挥——彭德怀(3)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4)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型关大捷到底歼灭了多少敌人
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
平型关大捷可以说是意义非凡的,这次战争带来的影响足以让日军暂时收敛了嚣张的态度,同时对于屡次失败的中共军队,也是一种非常大的鼓励,没有什么比这次战争带给战士们的感觉更加有冲击力了。
但是据说平型关大捷的实际胜利果实并不算大,那么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呢?
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其中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存在着一些疑惑和争议的。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事情,为什么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这个简单的问题还会存在争议呢?首先根据当时的一些报道,尤其是蒋介石在战后曾经发表过一次贺电,据说贺电的内容中提到平型关大捷歼敌一万人,但是这个说法是真实准确的吗?至今这个一万人的数字始终让人们秉持着怀疑的态度。
还有一种被长期使用着的数字,也就是说平型关大捷歼敌人数达到了三千,这个数字和贺电的数字一样,始终也不能让人们信服。
因为根据日军当时那个部队的情况来看,歼敌人数不论是一万还是三千都是不太可能的,很有可能是当时政府为了鼓舞战士们的气势而报出的数字,其实只不过是为了宣传而已。
当然后来曾经流传过的说平型关大捷只歼敌六十几人,这个说法也是完全不可靠的。
那么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呢?其实根据最近的研究统计,最可能的真实数字是平型关大捷歼敌人数是在一千人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数字再和参加作战的日军人数相对比还是可靠的。
平型关大捷伤亡
平型关大捷是一次意义非常的特殊的战争,这一次战争让日本人的嚣张气焰烟消云散,同时之前通过谣言传播的日军不会失败的传说也完全被打破,可以说平型关大捷最大的作用就是打击敌人鼓舞自己,让所有战士们一扫之前失败的阴霾,对战争再次有了全新的勇气。
平型关大捷打造了一次重要的胜利战争,那么平型关大捷伤亡程度是怎样的呢?
虽然说是平型关大捷,可是其实这次战争如果相对于其他战役来说,不管是哪一方在平型关大捷中伤亡程度并不是十分大,为什么说平型关大捷伤亡不算大呢?主要还是因为在这次战争中中方打的是野外伏击战,之前的部署和地理环境占了很大的优势,而日军在野战方面是极为不擅长的,这一点以后也被毛泽东发现并且加以利用。
尽管如此可是日军装备和战斗力依然是很强大的,再加上在扫尾工作时国民党的不配合,造成了无法扩大胜利的成果,而在平型关大捷中的伤亡程度也因此而减弱。
那么平型关大捷伤亡程度到底怎样呢?
根据战后的统计从乔沟的伏击结束之后八路军在平型关大捷中伤亡人数达到了六百左右,有二百多名战士英勇的牺牲在了战场之上。
而在中方的英勇攻击之下,日军在平型关大捷中伤亡程度就要很大了,不仅失去了各种装备,而且还将日军主力歼灭了上千人,相信如果当时两党配合得当,日本在平型关大捷中的伤亡人还会扩大。
平型关大捷过程
平型关大捷是历史上一次意义非凡的战争,这次战争消灭敌军多少人倒可以看为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说战争的意义比较特殊,在屡次失败后这次的胜利便变得特别的鼓舞人心,同时从平型关大捷过程中,中共也摸索出一条新的战争道路。
那么平型关大捷过程是怎样的呢?
平型关大捷前夕日军沿路分别攻占了河北的许多地区之后,又准备继续向山西等地区进行侵略,就在这个时期中方派出军队在平型关进行一系列的部署,只等着日军钻进埋伏圈之后,再将敌人包围伏击。
在平型关大捷的过程中,中方已经准备好了一切战争事宜,当日军终于进入了包围圈后,战斗也在这个时候打响了。
在平型关大捷的过程中,首先中方凭借的既是出其不意,这突然出现的攻势让日军第二十一旅措手不及,转眼间就变得混乱起来,中方正是趁着这个时机冲到敌人中间,进行分割式的近身肉搏,双方很快在这种情况中激战起来。
而在平型关大捷这个过程中,其实还有一部分兵力抓住时机对日军的汽车等装备进行摧毁,等到日军想要逃离的时候才发现,在公路上每隔不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一辆被毁坏的汽车。
在平型关大捷的过程中,和日军的惊慌失措相比,中方的战士们很显然变得十分有信心,日军不会失败的传言被粉碎了,而中方战士却更加英勇无敌。
但是在平型关大捷的过程中,
日军多次请来部队进行援助,中方就在此之前一次次的截断援兵的来源,打破和灵丘平型关的要道交通线。
平型关大捷背景
平型关大捷是一次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最重要的倒不是说成果,而是说这次战斗所具有的非凡的意义。
平型关大捷不但打击了日军猖獗的气焰,而且鼓舞了战士们的士气,并且为今后的作战方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可以说平型关大捷的发生十分的重要。
那么平型关大捷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平型关大捷的背景可以从多方面来说明,首先看一下平型关大捷背景中的全局的形势是如何的。
在平型关大捷之前日军侵略十分的猖獗,为了遏制这种情况中共军队和人民全身心的投入了这场战斗。
然而日军或是觉得中国软弱可欺,竟然放出话说要在三个月内毁灭并占领全中国,然后再这种形式下,日军一口气吞并了河北等多处地区,接下来又准备直接向山西金发,原本装备和战斗力都不错的国民党也被日军大的节节败退。
以上这些都是平型关大捷背景中的重要部分。
接下来再来说一下平型关大捷的其他背景,平型关大捷自然是发生在平型关这个地方,而这个地区山势陡峭,而且道路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在道路的两侧也都是形势险峻的山峰,在平型关的左方有老爷庙等非常高的山峰,而友方又存在着白崖台等居高临下的山岭,最主要的是这个地区有一条非常深的沟壑,这条沟也是非常险要的重要通道,这样一来就为平型关大捷前的埋伏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条件。
平型关大捷背景中的这两个方面都是比较重要的,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背景才能让中共一鼓作气的赢得了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