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与食品产业复习题
食品酶学复习题

食品酶学复习提纲1.酶的特性及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1.酶的特性及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1)酶的一般特性:酶的催化效率高(比一般反应速度快106-1013倍)、酶作用的专一性(键专一性、基团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酶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a.酶对食品加工和保藏的重要性:例如葡萄糖氧化酶作为除氧剂普遍应用于食品保鲜及包装中,延长食品保质期。
b.酶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利用酶的作用除去食品中的毒素。
例如:利用乳糖酶预先处理乳制品。
c.酶对食品营养的重要性:利用酶作用去除食品中的抗营养素,提高食品营养价值,例如:谷类中的植酸为抗营养因子。
d.酶对食品分析的重要性:酶法具有准确、快速、专一性和灵敏性强等特点,其中最大优点就是酶的催化专一性强e.酶与食品生物技术:酶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把游离酶固定化,然后直接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
2.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
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
胞外酶:细胞内合成而在细胞外起作用的酶胞内酶: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酶,这些酶在细胞内常与颗粒体结合并有着一定的分布。
多酶体系:在完整细胞内的某一代谢过程中,由几种不同的酶联合组成的一个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催化一组连续的密切相关的反应。
同功酶:催化同一化学反,但由于结构基因不同,因而酶的一级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他性质有所差别的一组酶。
酶活力单位:用来表示酶活力大小的单位,通常用酶量来表示。
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C,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分钟内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微摩尔的有关基团的酶量。
酶原:某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活性,这些没有活性的酶的前身称为酶原,是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3.酶的发酵技术对培养基的要求酶主要有微生物产生。
酶工程复习题

酶工程复习题酶工程复习题酶工程是一门研究酶的应用和生产的学科,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与酶工程相关的问题。
1. 什么是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速率,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酶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2. 酶的结构特点有哪些?酶通常由蛋白质组成,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
酶的结构特点包括活性中心、底物结合位点、辅助结构等。
活性中心是酶催化反应的关键部位,底物结合位点是酶与底物结合的地方,辅助结构则有助于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
3. 酶的催化机理有哪些?酶的催化机理主要包括酶底物复合物形成、过渡态的形成和解离、产物释放等步骤。
酶底物复合物形成是酶与底物结合的过程,过渡态的形成和解离是酶催化反应的关键步骤,产物释放是酶催化反应结束后产物从酶中释放的过程。
4. 酶的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酶变性,pH值过高或过低会影响酶的结构和电荷,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变化会影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和反应速率。
5. 酶的应用领域有哪些?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酶可以用于面包、啤酒、乳制品等食品的生产;在制药工业中,酶可以用于药物合成、酶替代治疗等;在环境保护中,酶可以用于废水处理、生物降解等。
6. 酶工程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酶工程的主要方法包括基因工程、蛋白工程和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变酶基因的序列来改变酶的性质;蛋白工程可以通过改变酶的结构来改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发酵工程可以通过优化培养条件来提高酶的产量和纯度。
7. 酶工程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酶工程在制药工业中有多种应用,例如酶替代治疗、药物合成和药物检测等。
酶替代治疗是利用酶来替代人体缺乏的酶,例如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药物合成是利用酶来合成药物,例如利用酶合成抗生素;药物检测是利用酶来检测药物的含量和纯度。
最新酶工程与食品产业复习题资料

酶工程与食品产业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 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3. 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4.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5. 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6. 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7. 抗体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属于化学人工酶8. 交联型固定化酶: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
常用的双功能试剂有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双偶氮苯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戊二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是 ______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5. 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 _,产酶量_,三是菌种不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______ 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酶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工程中常用的酶固定化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A. 吸附法B. 共价结合法C. 包埋法D. 离心法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酶的催化特性?A. 高效性B. 专一性C. 可逆性D. 需要高温答案:D3. 酶工程中,酶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种?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无机物答案:D4.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包含哪些元素?A. 金属离子B. 氨基酸残基C. 核酸D. 糖类答案:B5. 下列关于酶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酶工程是生物技术的一部分B. 酶工程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C. 酶工程可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D. 酶工程不能改变酶的催化特性答案:D6. 酶工程中,酶的固定化技术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提高酶的稳定性B. 增加酶的催化效率C. 便于酶的回收和重复使用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下列哪种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A. 淀粉酶B. 蛋白酶C. 纤维素酶D. 脂肪酶答案:A8. 酶的催化效率通常比无机催化剂高多少倍?A. 10倍B. 100倍C. 1000倍D. 10000倍答案:D9. 酶的专一性是由什么决定的?A. 酶的活性中心B. 酶的氨基酸序列C. 酶的三维结构D. 酶的浓度答案:A10. 酶工程中,酶的催化反应通常在什么条件下进行?A. 高温B. 高压C. 常温常压D. 真空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工程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技术,对酶进行改造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答案: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2.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
答案:氨基酸残基、金属离子3. 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降低反应活化能、提供反应途径4. 酶工程中,酶的固定化方法主要有吸附法、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食品酶工程复习思考题

食品酶工程复习思考题第一节第一节酶工程概论1.明确概念:酶、酶活力、比活力、酶的活性中心、酶工程;2.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3.认识酶与一般催化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了解酶工程的分类和发展历史;5.了解酶在食品等领域中的应用概况第二节第二节酶的生产1.目前酶有哪三种生产方式?各有何优缺点?怎样应用?2.酶的发酵生产有哪三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怎样应用?3.酶的发酵生产对菌种有何要求?特别是安全性方面FAO/WHO有哪三点基本要求?4.提高酶产量的措施有哪些?其机理何在?第三节第三节酶的分离纯化1.何谓酶的分离纯化?2.酶制剂制备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其各有何方法?原理何在?3.课堂上主要介绍了哪些酶纯化与精制方法?其原理何在?4.酶分离提取过程中怎样判定酶的纯度?5.应怎样保存酶制剂?第四节第四节酶分子的修饰与改造1.目前酶分子修饰与改造主要有哪二条途径?2.酶分子修饰有哪几种方法?其原理何在?怎样应用?3.酶分子修饰后性质有何改变?第五节第五节生物催化剂的固定化1.明确概念:酶的固定化、固定化酶、酶反应器、酶传感器、酶电极;2.了解固定化酶/细胞的优缺点;3.了解固定化酶/细胞的发展历史;4.酶/细胞固定化的方法有哪几类?每类各有哪些具体方法?其优缺点如何?怎样应用?5.酶/细胞固定化后的性质有何变化?6.酶/细胞固定化的评判指标有哪些?7.酶反应器有哪些主要类型?8.酶反应器的性能主要有哪些评价指标?9.何谓生物传感器,其有哪些构成?10.酶传感器的设计原理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应用?一、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部分复习参考题1.基因工程的概念与特征。
2.基因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3.试举一简单例子阐明基因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4.什么是基因?5.动物、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及其过程。
6.PCR的原理、反应过程以及影响PCR 扩增产量与质量的因素分析,并简单阐述此技术有何应用?7.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程序。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

食品化学酶类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酶是催化淀粉分解成糖类的?A. 蛋白酶B. 脂肪酶C. 淀粉酶D. 纤维素酶答案:C2.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含有哪种金属离子?A. 钾离子B. 钠离子C. 铁离子D. 锌离子答案:D3. 酶促反应中,酶的作用是:A. 提供反应物B. 提供能量C.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提供催化剂答案:C4. 下列哪种酶是参与DNA复制的?A. 转录酶B. 聚合酶C. 限制酶D. 连接酶答案:B5. 酶的活性受什么因素影响?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酶的活性?A. 温度B. pH值C. 底物浓度D. 酶的浓度答案:ABD2.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哪些特点?A. 高效性B. 专一性C. 可逆性D. 需要能量答案:AB3. 下列哪些是酶的抑制剂?A. 重金属离子B. 有机磷农药C. 维生素D. 无机盐答案:AB4. 下列哪些是酶的分类?A. 氧化还原酶B. 转移酶C. 水解酶D. 异构酶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酶促反应的特点?A. 反应速度快B. 反应条件温和C. 需要高温高压D. 需要酶的参与答案:A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答案:蛋白质或RNA2. 酶促反应的速率受______和______的双重影响。
答案:酶浓度;底物浓度3. 酶的活性中心是______和______的结合部位。
答案:酶;底物4. 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催化反应;调节代谢5. 酶的活性受______和______的影响,它们可以影响酶的活性中心。
答案:温度;pH值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酶的专一性。
答案: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这是由于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的特定结构相匹配。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酶工程是指对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科学,其主要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酶的稳定性B. 增强酶的催化效率C. 改变酶的底物专一性D. 降低酶的生产成本答案:D2. 在酶工程中,下列哪一项技术不属于酶的改造方法?A. 基因工程B. 蛋白质工程C. 酶的固定化D. 酶的纯化答案:D3. 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重复使用B. 提高酶的稳定性C. 便于酶的分离和纯化D. 增加酶的底物专一性答案:D二、填空题4. 酶工程中常用的酶固定化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5. 酶的催化效率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它是酶催化反应速率与_______的比值。
答案:kcat、底物浓度三、简答题6. 简述酶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酶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制药、生物燃料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
通过酶的改造和固定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绿色生产。
7. 描述酶的改造方法之一——蛋白质工程的基本过程。
答案:蛋白质工程的基本过程包括:(1) 确定目标酶的氨基酸序列;(2) 设计预期的氨基酸序列变化;(3) 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合成技术实现氨基酸序列的改变;(4) 表达改造后的酶蛋白;(5) 评估改造酶的性能,如稳定性、催化效率等。
四、论述题8. 论述固定化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答案:固定化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连续流反应器和批式反应器。
固定化酶的优势包括:(1) 酶的稳定性提高,延长使用寿命;(2) 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便于回收和再利用;(3) 可以提高底物转化率,减少副反应;(4) 有助于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五、案例分析题9. 某制药公司希望通过酶工程提高一种药物前体的合成效率。
请分析可能采取的策略,并讨论这些策略的潜在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可能采取的策略包括:(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酶的基因,提高酶的催化效率;(2) 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改变酶的结构,提高其稳定性和底物专一性;(3) 采用固定化技术,使酶在反应过程中易于分离和重复使用。
《酶工程》试题参考答案

《酶工程》试题一参考答案: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3、酶活力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4、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5、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6、膜分离过程中,膜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让小于其孔径的物质颗粒成分或分子通过,而把大于其孔径的颗粒截留。
(√)7、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8、角叉菜胶也是一种凝胶,在酶工程中常用于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酶。
(╳)9、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淀粉液化,但不称为糊精化酶。
(╳)10、酶法产生饴糖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酶,英文则为Enzyme,是库尼(Kuhne)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
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细胞内与细胞外。
2、1926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脲酶结晶,并指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3、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产糖比酶优良菌株菌号为As3.4309,高产液化酶优良菌株菌号为BF7.658。
在微生物分类上,前者属于霉菌,后者属于细菌。
4、1960年,查柯柏(Jacob)和莫洛德(Monod)提出了操纵子学说,认为DNA分子中,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即操纵基因、调节基因、启动基因和结构基因。
5、1961年,国际酶委会规定的酶活力单位为:在特定的条件下(25o C,PH及底物浓度为最适宜)每1分钟内,催化1μmol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即1IU。
6、酶分子修饰的主要目的是改进酶的性能,即提高酶的活力、减少抗原性,增加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工程与食品产业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 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3. 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4.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5. 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6. 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7. 抗体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属于化学人工酶8. 交联型固定化酶: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
常用的双功能试剂有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双偶氮苯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戊二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法和法。
12.Km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13.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培养法。
14.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发酵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和等。
15.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有,,。
1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法,法和法17.酶与抗体的重要区别在于酶能够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从而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而抗体结合的抗原只是一个态分子,所以没有催化能力18.经过固定化以后,酶的活力通常;寿命和稳定性通常19.作为连接原料和产物的桥梁,催化酶反应过程的中心环节是20.按照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可以把辅助因子分为和21.酶的活性中心以内的必需基团包括和22.酶活性丧失的可能原因、、、、、、。
23.自我剪接ribozyme可分为和两类。
24.自我剪接ribozyme包含与两个步骤。
25.具有酶活性的DNA分子称为,并且是 DNA片段。
答案:1.酶分子结构反应条件2.双倒数作图法3.序列机制乒乓机制4.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5.致病菌短高退化胞外6.终止反应法连续反应法7.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固定化酶制剂8.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9.表面修饰内部修饰10.半合成酶全合成酶11.拷贝法引入法诱导法12.竞争性非竞争性反竞争性13.固体液体14.温度 pH 通风量(或氧气)搅拌泡沫湿度。
15.控制条件遗传控制其它方法16.热变性法酸碱变性法表面变性法17.过渡态能障基18.下降增强19.酶反应器20.辅基辅酶21.结合基团催化基团22.扩散限制封闭活性中心构象改变底物脱离溶剂束缚的能力差过渡态不稳定化构象柔性降低亚最适PH值23.Ⅰ型IVS Ⅱ型IVS24. 剪切连接25. 脱氧核酶单链三问答题1.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为什么要固定化酶?)优点(1)易将固定化酶和底物,产物分开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2)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使用(3)反应过程可以严格控制,有利于工艺自动化(4)提高了酶的稳定性(5)较能适于多酶反应(6)酶的使用效率高产率高成本低缺点(1)固定化时酶的活力有损失(2)比较适应于水溶性底物(3)与完整的细胞相比,不适于多酶反应。
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透析与超虑离心分离凝胶过滤盐析等电点沉淀共沉淀吸附层析电泳亲和层析热变性酸碱变性表面变性等3.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1)微生物种类多,酶种丰富,且菌株易诱变,菌种多样(2)微生物生长繁殖快,酶易提取,特别是胞外酶(3)来源广泛,价格便宜(3)微生物易得,生长周期短(4)可以利用微电脑技术控制酶的发酵生产,可进行连续化,自动化,经济效益高(5)可以利用以基因工程为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和改造菌种,增加产酶率和开发新酶种4.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有何要求?一般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不应当是致病菌,在系统发育上最好是与病原菌无关(2)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3)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4)最好选用产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5)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上应用,安全问题更显得重要。
5.对酶进行化学修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被修饰酶的性质,包括酶的稳定性,酶活性中心的状况,侧链基团的性质及反应性(2)修饰反应的条件,包括PH与离子强度,修饰反应时间和温度,反应体系中酶与修饰剂的比例等6.列出用共价结合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时酶蛋白上可和载体结合的功能团(1)酶蛋白N端的α氨基或赖氨酸的亚氨基(2)酶蛋白C端的羧基及天冬氨酸的β羧基或谷氨酸的γ羧基(3)半胱氨酸的巯基(4) 丝氨酸骆氨酸苏氨酸上的羟基(5) 苯丙氨酸和骆氨酸上的苯环(6) 组氨酸上的咪唑基和色氨酸上的吲哚基7.固定化酶有哪些特点?1、酶固定化的优点:固定化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有生物催化剂的功能,又有固相催化剂的特点:①可以重复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稳定性明显提高②催化后,酶与底物容易分开,产物易于分离纯化,质量提高③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实现反应的连续化和自动控制④酶的利用效率高了,单位酶量催化的底物浓度增加,而酶量减少⑤更适合于多酶催化反应2、固定化酶的缺点①存在着酶失活现象,尤其是共价法固定②消耗固定化材料,增加成本③酶被固定到载体后将增加底物和产物的传质阻力8.酶的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是?切记酶是蛋白质,防止酶变性失活;建立一个可靠和快速的侧活方法;酶原料的选择;酶的提取。
9.为什么葡萄糖氧化酶和溶菌酶能应用于食品保鲜?1、葡萄糖氧化酶可催化葡萄糖与氧反应,生成葡萄糖酸,有效地防止食品成分的氧化作用葡萄糖氧化酶可以在有氧条件下,将蛋类制品中的少量葡萄糖除去,而有效地防止蛋制品的褐变2、溶菌酶对人体无害,可有效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
用一定浓度的溶菌酶溶液进行喷洒,即可对水产品起到防腐保鲜效果。
既可节省冷冻保鲜的高昂的设备投资,又可防止盐腌、干制引起产品风味的改变,简单实用。
在干酪、鲜奶或奶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菌酶,可防止微生物污染,保证产品质量,延长贮藏时间。
在香肠、奶油、生面条等其他食品中,加入溶菌酶也可起到良好的保鲜作用。
10.生物酶工程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一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大量生产酶(克隆酶),二是修饰酶基因产生遗传修饰酶(突变酶),三是设计新酶基因,合成自然界不曾有的酶(新酶)11.提高酶产量有哪些方法?在正常情况下,酶产量受其合成调节机制的调控,因此要提高酶产量就必须打破这种调控机制。
1、通过条件控制提高酶产量(1)添加诱导物:这种方法只适应于诱导酶的合成。
其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诱导物及其浓度。
诱导物:一是酶的作用底物,但有些底物并不一定是诱导物;二是一些难以代谢的底物类似物。
三是诱导物的前体物质。
此外,对于参加分解代谢的胞外酶,它们的产物也往往行诱导作用,如纤维二糖诱导纤维素酶(2)降低阻遏物浓度:对于受分解代谢产物阻遏的酶,常采用直接限制碳源或相应的生长因子供应。
对于合成代谢的酶解决尾产物阻遏的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尾产物类似物或尾产物形成的抑制剂采用营养缺陷型菌株,限制其必须生长因子的供应2、通过基因突变提高酶产量根据酶合成的调节机构,要使酶产量因基因突变而提高,有两种可能:一是使诱导型变成组成型:即获得的突变株在没有诱导物存在的条件下酶产量达诱导的水平;二是使阻遏型变为去阻遏型:即获得的突变株在引起阻遏的条件下,酶产量达到无阻遏的水平。
3、其他提高酶产量的方法(1)添加表面活性剂:目前认为,表面活性剂可能是提高了细胞膜的透性,有助于打破细胞内酶合成的“反馈平衡”。
(2)其他产酶促进剂:有时添加其他一些物质也能提高酶的产量。
如枯青霉培养基中添加植酸钙镁,可使5’-P-二酯酶产量增加10-20倍。
(3)通过基因重组提高酶的产量12.有机相酶反应的有哪些优点?1.有利于疏水性底物的反应。
2.可提高酶的热稳定性.3.能催化在水中不能进行的反应4.可改变反应平衡移动方向5.可控制底物专一性6.可防止由水引起的副反应。
7.可扩大反应pH值的适应性。
8.酶易于实现固定化。
9.酶和产物易于回收。
10.可避免微生物污染。
13.有机相酶反应具备哪些条件?1.保证必需水含量。
2.选择合适的酶及酶形式。
3.选择合适的溶剂及反应体系。
4.选择最佳pH值。
14.分子印迹技术原理是什么?竞争性抑制剂诱导酶活性中心构象发生变化,形成一种高活性的构象形式,而此种构象形式在除去抑制剂后,因酶在有机介质中的高度刚性而得到保持。
酶蛋白分子在有机相中具有对配体的“记忆”功能。
15.酶与抗体的异同?相同点:都是蛋白质、都有特异性不同点:1.抗体无催化能力,酶有催化活力2.本质差别:酶是能与反应过渡态选择结合的催化性物质,抗体是和基态分子结合的物质。
3.酶的活性和合成受到代谢调节,种类有限。
抗体只有在抗原存在时才产生,种类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