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2蓝光照射
新生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2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疗法一. 准备用物双面蓝光箱, 单面蓝光及温箱, 黑色眼罩, 绷带, 纸尿裤二. 光疗指征及适应症1.指征:A.凡患儿总胆红素在204~255umol/L以上者;B若早期出现黄疸(生后36天内)并进展较快者, 可不必等总胆红素到204~255umol/L, 低体重儿有黄疸者指征可放宽;C.若产前已知胎儿为Rh溶血病, 出生后待黄疸一旦出现即可进行光疗;D.在换血前作准备工作时应争取光疗, 在换血后仍应继续进行。
2.适应症:光疗只适应于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者, 它适应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如同族免疫性溶血病(母婴Rh,ABO血型不合), G-6-PD缺乏,感染, 血肿等。
三. 护理1.照光前的护理A. 检查蓝光箱的性能,灯管是否全亮, 不亮应及时调换, 有灰尘时应先擦去。
1水槽内加入灭菌注射用水至水位线,箱内放置温、湿度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设置光疗箱温度、预热。
B. 待箱内温度在30℃左右时才放患儿入内, 为此可先开全部荧光灯, 再在灯之四周围上兰布, 既保暖又反光。
C. 照光前一般先洗澡, 可清洁皮肤, 减少感染, 洗澡后不应扑粉, 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
D. 剪短指甲, 防止因哭吵而两手舞动, 抓破皮肤, 必要时可用绷带固定两手或戴婴儿手套。
E. 用黑色稍硬不透光纸片或布遮盖两眼, 用黑布或纸尿裤保护会阴部。
F. 记录光疗开始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
2:照光时的护理A. 患儿应裸体放于床中央, 以获得最佳照光位置, 若患儿烦躁, 移动体位, 巡视时应予以纠正。
B. 保持玻璃床板透明度,如患儿呕吐, 泪水, 出汗, 大小便等污染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疗效。
C. 光疗下箱温应保持在28℃~32℃, 湿度为50%~65%, 巡回时注意纠正。
D. 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一般超过38℃报告医生并做相应降温处理。
2E 喂养可在光疗时进行, 由于光疗下的小儿易哭吵, 易出汗, 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 故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 多喂糖水或温开水。
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

新生儿蓝光治疗护理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
光照疗法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下面来介绍一下关于蓝光治疗的护理。
光疗前的护理1、心理护理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介绍实施光疗的目的和必要性,只要保护好双眼及外阴,对患儿无不良影响,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使患儿尽早光疗。
2、环境准备每日擦拭灯管及反射板,防止灰尘影响光照强度。
灯管随使用时间光能量输出渐减弱,为保证治疗效果灯管使用1000小时必须更换。
清洁光疗箱,箱内湿化器水箱加水至2/3满.接通电源,检查线路及灯管亮度。
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配备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
光疗箱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2-34℃,并以软棉布覆盖、同定于箱内准备放置新生儿头部的一侧,防止新生儿活动后撞伤前囟及耳、面部等。
3、患儿准备入箱前评估患儿病情,了解患儿每日血清胆红素数值、体温、出入量等状况,称体重,测体温并记录。
将患儿裸露,清洁皮肤,不要擦抹爽身粉或油类,以免降低光疗效果;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
光疗时的护理1、患儿应裸体放于箱内,尽量暴露皮肤,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疗效,因此光疗时应使患儿四肢尽量舒展,尿布面积要小。
2、每隔2h给患儿翻身一次,使其背部皮肤轮流照射。
伏卧照射时要有专人巡视,以免口鼻受压影响呼吸。
3、光疗中新生儿的护理用黑布遮盖双眼及生殖器,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功能。
4、新生儿初次接触光疗箱这一陌生环境,容易哭闹,出汗较多,要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凉。
定时更换尿布,防止尿液浸湿脐部而引起感染。
光疗时新生儿的大便呈墨绿色稀糊状,注意清洁臀部,防红臀。
且呕吐物、泪水、汗液、大小便等会影响光疗。
5、监测体温和箱温变化光疗时应每1小时测体温l次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使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根据体温调节箱温。
患儿体温突然上升超过38.5℃时,要暂时停光疗,经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再继续进行。
蓝光治疗的护理

c、患儿仰卧于箱中,以眼罩遮盖双 眼,尿布兜住会阴部。d、每两小时 记录箱温、体温、呼吸、心率、出入 量、大小便性状、次数并更换体位, 随时调整箱温。e、光疗时不显性失 水增加,液体入量需要增加1520ml/(kg.d)。保证充分点水分和营 养供给,防止产生脱水热。f、认真 记录体温和体重变化。g、注意蓝光 箱的消毒和隔离。h、如有暂停蓝光 照射应将时间向后延长,以累计总时 间与医嘱相一致。
2)、光疗中护理:
(1)评估患儿胆红素水平、 高胆红素血症的症状与体重。
(2)遵医嘱提供光照疗法, 按光照疗法护理。
a、光疗期间,密切观察小儿一般情 况,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青铜症 等光疗副作用发生。观察粪便排出时 间和次数,若胎便或粪便排出少或延 迟应警惕黄疸加重,注意大便颜色, 性质、量及粘稠度。 b、监测体温及 箱温变化,每2小时测体温1次。根据 体温调节箱温,使体温维持在36.537.0℃为宜。如体温超过37.8 ℃或 低于35.0 ℃应暂停照射。待体温恢 复正常后继续照射。一般箱温设在 30-32度、湿度55%-65%。
光照疗法的副作用有哪些?
(1)发热:发热的患儿要等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蓝光照射。 (2)腹泻:大便呈绿色,每日约4-5次,光疗结束后不久即停止。其原因 是光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应注意补充水分。 (3)皮疹:面部、躯干等可见到斑点状皮疹,有时为瘀点,可持续到光 疗结束。 (4)核黄素缺乏:光疗超过24小时可造成机体内核黄素缺乏。故光疗时 和光疗后应短期补充核黄素,剂量为光疗时核黄素(维生素B2)5mg,每 日三次口服,光疗结束后改为5mg,每日1次,连服三天。 (5)低血钙:一般无临床症状,光疗时应给予钙剂口服或静脉给钙,光 疗结束后低钙多可恢复。 (6)青铜症:多见于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同时有肝功能障碍的患儿,,光 疗后皮肤呈青铜色,应停止治疗。
蓝光光疗患儿护理规范

蓝光光疗患儿护理规范1.0 目的:明确蓝光光疗患儿护理规范,确保护士能熟练完成蓝光光疗患儿的护理。
2.0 使用范围:适用于爱婴区护理人员。
3.0 工作规范3.1 将温湿度表放于不易受气流影响的地方(如活动玻璃门内侧中央的位置)蓝光箱预热至温度在30-32℃之间,为患儿穿上尿布(尿布垫在肛门后耻骨上方),用黑色稍硬的纸片制成的眼镜遮盖双眼,其它部位裸露,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尽量让其皮肤接触光源。
3.2 有补液者放好输液管,以防针头被患儿抓脱,指甲长者,应剪短指甲,防止因哭吵而两手舞动,抓破皮肤。
3.3 保持玻璃门板透明度。
如患儿呕吐、出汗、大小便等污染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疗效。
3.4 喂养可在光疗时进行,由于光疗下的小儿易哭吵、出汗,以及在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也要损失两倍以上(早产儿不显性排泄水分增加到二倍),故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可多喂些糖水。
3.5 活动少的患儿每4小时翻身一次,并记录于《蓝光治疗登记本》上。
3.6 观察体温的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并记录。
超过38℃可打开冷却开关或打开周边玻璃门降温,30分钟后复探体温,婴儿治疗期间箱温控制根据婴儿体温调节,不低于28℃;超过39℃者予温水擦浴或报告医生做相应的处理,30分钟后复探体温。
3.7 观察蓝光箱内湿度的变化,湿度应在55%-65%之间,若湿度小于55%,在蓝光箱内放入几杯水增加湿度,在蓝光治疗登记本登记治疗期间箱内湿度情况。
3.8 巡视患儿,注意患儿全身情况,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及时采取措施。
3.9 光疗结束后,检查全身有无破皮及炎症,观察皮肤黄疸反跳现象。
4.0 记录《蓝光治疗登记本》。
蓝光治疗的护理

4、要及时检查蓝光灯管的使用时间及灯管的亮灯 数,以免影响照射效果。 5、蓝光照射时,患儿禁忌涂粉涂油。 6、蓝光箱不可当做温箱使用。 7、灯管连续使用2000-2500小时需要更换新灯管。 在治疗Rh溶血病等重症黄疸时,应更换新灯管。 8、工作人员在蓝光照射下护理患儿时,应戴墨镜。 9、消毒后未使用的蓝光箱每7天消毒一次并做好 记录。
患儿在光照期间经常会发生结膜炎,生殖器和肛周皮肤破溃、 尿布疹、腹泻、皮肤过敏等现象。
蓝光箱使用中及 使用后消毒的注 意事项
1、使用中的蓝光箱每日需用50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纱布擦拭 一次,健之素擦拭15分钟后再用灭菌注射用水纱布擦拭。每日 擦拭反射板一次。 2、梅毒儿等传染患儿使用过的蓝光箱要用1000mg/L的健之素纱 布终末消毒液清洗擦拭后15分钟再用灭菌用水纱布擦拭备用。 使用中的蓝光箱同第一条管理。使用后的所有物品按感染性废 弃物处理。 3、蓝光箱内需加灭菌用水,每24小时更换一次,低于水槽刻度 线时需及时添加灭菌用水,以保证使用中箱内的湿度。
3)、光疗后护理: a、出箱:患儿光疗结束后,去除眼罩,进行 清洁处理,沐浴后穿好衣物。护士记录好 出箱时间及光疗总时间。 b、整理:关闭蓝光灯、关闭总开关、拔下电 源插头。将湿化水箱内的水倒净,做好整 机的清洗、消毒工作,使其处于完好的备 用状态。
心理护理
家属方面:
向患者家属讲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机制, 治疗原则及预后,定期让家属了解病情,以缓解家属焦虑 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患儿方面: 爱抚、轻音乐、 轻拍背部、言语的鼓励等。
光照疗法的副作用有哪些?
(1)发热:发热的患儿要等体温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蓝光照射。 (2)腹泻:大便呈绿色,每日约4-5次,光疗结束后不久即停止。其原因 是光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应注意补充水分。 (3)皮疹:面部、躯干等可见到斑点状皮疹,有时为瘀点,可持续到光 疗结束。 (4)核黄素缺乏:光疗超过24小时可造成机体内核黄素缺乏。故光疗时 和光疗后应短期补充核黄素,剂量为光疗时核黄素(维生素B2)5mg,每 日三次口服,光疗结束后改为5mg,每日1次,连服三天。 (5)低血钙:一般无临床症状,光疗时应给予钙剂口服或静脉给钙,光 疗结束后低钙多可恢复。 (6)青铜症:多见于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同时有肝功能障碍的患儿,,光 疗后皮肤呈青铜色,应停止治疗。
蓝光治疗技术操作

光疗时的护理
★ 心理护理
光疗时,新生儿裸露于暖箱里,失去安全感。在病儿烦 躁、哭闹时应以轻柔的语调与患儿交流,抚触患儿皮肤,或
使用安慰奶嘴。
★ 监测病儿体温
每2~4 h测量一次体温,控制体温在36.5~37.3 ℃,发热是蓝光治疗最 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光疗时的护理
心理护理
观察病情变化
基础护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光疗时的护理
• 1、患儿应裸体放入以预热好的光疗箱内,尽量暴露皮肤, 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疗效,因此光疗时 应使患儿四肢尽量舒展,尿布面积要小。
• 2、光疗中新生儿的护理用眼罩遮盖双眼、尿不湿遮盖生 殖器,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功能。
★ 合理 喂养
按需喂奶,现配现喂,喂奶后头偏向一侧且稍垫高。 光疗时失水较多,两次喂奶间加喂一次水。
出箱
• 当血清胆红素<10mg/dL可停止光疗。
• 清洁消毒暖箱。
衣物预热,给患儿穿好, 切断电源,除去护眼罩,抱回病床, 各项记录如出箱时间、生命体征等。。
• 注意事项
• 1、 保持灯管及反射板清洁来自并及时更换灯管(1000h后 必须更换)。
• 光照疗法 :已作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治疗方法。此方法简便 安全,凡总胆红素在12mg/dl以上的患儿,均可进行蓝光照 射。
使用目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辅助治疗 间接胆红素经蓝光照射转化为水溶性物质, 而随胆汁、尿排出体外。
光疗前后对比图片
目录
1
光疗前的准备
2
光疗时的护理
3
光疗后的护理
物品的准备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一、奶瓶喂奶技术
二、新生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三、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静脉输液目的保护患儿血管,随时保持静脉通路的通畅,便于急救和给药
四、新生儿肛门灌肠目的:1排除肠道积气
2为患儿减轻腹胀和便秘
五、新生儿科动脉血样采集法(桡动脉穿刺)
目的:1不适合做动脉插管时或脐动脉和外周动脉插管未能成功时2当毛细血管和静脉血样证明有问题时
六、新生儿科动脉血样采集法(股静脉穿刺)
目的:用于血培养
七、新生儿科动脉血样采集法(手背静脉穿刺)目的:可用于新生儿肝肾功血标本的采集
八、新生儿输液泵的使用(注射器输液泵)目的:有效控制输液滴数,便于观察
九、新生儿输液泵的使用(滴注输液泵)目的:有效控制输液滴数,便于观察
十、蓝光照射治疗技术目的: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胆红素.
十一、拔胃管技术目的:
十二、吸痰技术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
十三、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目的:观察生命体征
十四、新生儿沐浴法技术目的:保持清洁卫生
十五、注射配药技术:目的:预防感染
十六、吸氧技术目的:改善呼吸
十七、口腔护理技术
目的: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去除口腔异味
(
十八、鼻饲技术
目的:为早产儿、肺炎呛咳明显、严重心衰、吸吮无力、口腔感染供给营养、水分和药物
新生儿洗胃:目的
新生儿肛门直肠插管术:目的
新生儿科气管内吸痰操作规范目的。
蓝光治疗操作评分标准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操作前准备20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墨镜
2.评估患者:评估病情、日龄、体重、精神反应、血胆红素数值等状况。告知患儿家长实施光照疗法的目的及必要性
3.双面光疗箱、温湿度计新生儿护眼罩、护臀尿布
4.环境准备:清洁宽敞
5
8
5
2
着装不整洁2分
评分不全,缺一项扣1分,未告知扣3分444源自10105
10
3
4
3
3
未核对扣4分
一项未做到扣2分
一项未做到扣2分
一项未做到扣3分
一项未做到扣3分
一项未做到口5分
一项无做到扣3分,未按时补充水分口5分,有异常未及时通知扣5分
一项未做到扣2分
一项未做到扣2分
一项未做到扣2分
未按要求做3分
效果评价20分
1.操作熟练,各参数指标调校正确
2.患儿安全,眼睛和会阴部有保护,皮肤无破损
用物缺一项扣1分
环境准备未做到扣2分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核对患儿(床号、姓名、胸牌、手足圈、光疗时间)
2.清洁光疗箱,水槽内加蒸馏水至2/3满
3.接通电源并监测,预热调至适中温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4.将患儿裸露,剪指甲,戴护眼罩,更换护臀尿布并遮盖会阴,测量体温并记录
5.将患儿置于光疗箱中央,用大毛巾将箱周围围好,灯管与皮肤距离33-50cm,关好边门,记录入箱时间及箱温
6.光疗中每2h-4h测体温一次,单面疗法每2h更换体位一次
7.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呼吸、脉搏、黄疸进展程度、大小便情况,遵医嘱补充水分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8.将包裹用的衣服预热后,再切断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光照射疗法
一. 准备用物
双面蓝光箱, 单面蓝光及温箱, 黑色眼罩, 绷带, 纸尿裤
二. 光疗指征及适应症
1.指征:A.凡患儿总胆红素在204~255umol/L以上者;
B若早期出现黄疸(生后36天内)并进展较快者, 可不必等总胆红素到204~255umol/L, 低体重儿有黄疸者指征可放宽;
C.若产前已知胎儿为Rh溶血病, 出生后待黄疸一旦出现即可进行光疗;
D.在换血前作准备工作时应争取光疗, 在换血后仍应继续进行。
2.适应症:光疗只适应于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者, 它适应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如同族免疫性溶血病(母婴Rh,ABO血型不合), G-6-PD缺乏,感染, 血肿等。
三. 护理
1.照光前的护理
A. 检查蓝光箱的性能,灯管是否全亮, 不亮应及时调换, 有灰尘时应先擦去。
1
水槽内加入灭菌注射用水至水位线,箱内放置温、湿度计,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设置光疗箱温度、预热。
B. 待箱内温度在30℃左右时才放患儿入内, 为此可先开全部荧光灯, 再在灯之四周围上兰布, 既保暖又反光。
C. 照光前一般先洗澡, 可清洁皮肤, 减少感染, 洗澡后不应扑粉, 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
D. 剪短指甲, 防止因哭吵而两手舞动, 抓破皮肤, 必要时可用绷带固定两手或戴婴儿手套。
E. 用黑色稍硬不透光纸片或布遮盖两眼, 用黑布或纸尿裤保护会阴部。
F. 记录光疗开始时间及灯管使用时间。
2:照光时的护理
A. 患儿应裸体放于床中央, 以获得最佳照光位置, 若患儿烦躁, 移动体位, 巡视时应予以纠正。
B. 保持玻璃床板透明度,如患儿呕吐, 泪水, 出汗, 大小便等污染应及时清除,以免影响疗效。
C. 光疗下箱温应保持在28℃~32℃, 湿度为50%~65%, 巡回时注意纠正。
D. 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一般超过38℃报告医生并做相应降温处理。
2
E 喂养可在光疗时进行, 由于光疗下的小儿易哭吵, 易出汗, 以及在光疗时的不显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儿也要损失两倍以上, 故光疗时水的需要量增加, 多喂糖水或温开水。
F. 对于特别好动者, 可肌注鲁米那(根据医嘱)既可减轻黄疸, 又可减少体力消耗及防止两足磨擦破皮。
G. 对于特别瘦小之患儿,骶尾部可因长时间压迫或磨擦而引起皮损, 可改用单光或俯卧位。
H. 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输液处有无红肿, 渗漏等,注意患儿全身情况, 有抽搐,呼吸暂停及青紫者应及时采取措施, 并作好记录。
3.照光后的护理
A 记录出箱使用时间,关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B 光疗结束后应摘除眼罩,再次清洁皮肤,更换尿裤,观察皮肤黄染,皮疹变化及有无破损,测体温并记录。
C. 蓝光箱用含有效碘250mg/L(1:20络合碘)擦拭消毒后,清水擦净备用,放掉水槽内湿化水,并将水槽浸泡在1:100的“84”消毒液中30分钟后冲净晾干备用。
四. 光疗的副作用
3
1.发热: 为最常见现象之一, 由于荧光灯的热能所致, 注意监测体温, 相反在冬季或有些低出生体重儿, 光疗时由于保暖不够, 可引起体温偏低。
2.腹泻: 亦为常见大便稀薄呈绿色, 但光疗结束后不久即停止, 其主要原因是光疗分解产物经肠道排出时刺激肠壁引起, 应注意适量补充水份。
3,皮疹: 有的小儿在光疗数小时后, 出现暂时性斑点皮疹, 有时为瘀点, 可持续到光疗结束。
4.青铜症: 光疗后可使皮肤呈青铜色, 应停止光疗。
5.眼部损伤: 光疗时必须用黑纸或黑布保护眼, 只要做好保护, 并无影响。
6.其他: 核黄素缺乏与溶血, 低血钙, 贫血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