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成本—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不同的安眠药治疗不同的失眠症

不同的安眠药治疗不同的失眠症

不同的安眠药治疗不同的失眠症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的西药主要有:①苯二氮类:如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氯硝安定、阿普唑仑(佳乐定)、咪唑安定、劳拉西泮(罗拉)等。

②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鲁米那)、司可巴比妥。

③二苯甲烷类:如安泰乐。

④其他类:如谷维素、唑吡坦片(思诺思、乐坦)欣)、唑吡酮(忆梦反)等。

不同类型的失眠症,选用药物的品种也不同。

①入睡困难者:对入睡困难的失眠病人,要用超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短,只有0.5~3小时,服用后可使病人很快入睡,且第二天起床没有酒醉感,如司可巴比妥、氯硝安定、三唑仑(酐乐欣、海乐神)、唑吡坦片(思诺思、乐坦)、咪唑安定等。

②睡眠质量差、梦多者:对维持睡眠有困难、噩梦频频的失眠病人,可选用短效或中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稍长,为6~8小时,可加深慢波睡眠并缩短其时间,如舒乐安定、唑吡酮(忆梦反)、劳拉西泮(罗拉)等。

③早醒失眠者:对早醒的失眠病人,应采用中效或长效类药物,这类药物半衰期长,为12~1 5小时,可延长总的睡眠时间,如硝基安定等。

有人认为安定作为催眠药不错,其实安定起效虽快,但半衰期太长,达20小时以上,患者往往第二天醒来昏昏沉沉,所以此药并不适用于催眠,相反用于白天抗焦虑效果比较理想。

应当指出,多数安眠药物都有成瘾性,属于国家管制药品,必须凭医生处方限量使用,所以患者不得擅自购买使用。

一般连续服用某种安眠药最好不超过4个月,如必须继续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换成别的药物或另类药物。

事实上,不少长期依靠服用安眠药入睡的人,与其说是治疗病症需要这类药物,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依赖。

如果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已经形成,且病程较长,程度较重,为避免突然停药产生戒断症状,可逐渐递减所服药物的剂量,直到安全停用。

但用不易产生依赖性的药物进行替代,具体方法则由医生指导。

阿普唑仑服用后依然睡不着?医生讲出三大原因

阿普唑仑服用后依然睡不着?医生讲出三大原因

阿普唑仑服用后依然睡不着?医生讲出三大原因
提起来阿普唑仑,想必有失眠经历的朋友们并不陌生。

它属于苯二氮卓镇静催眠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定”类药物。

阿普唑仑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是多数失眠患者的首选用药。

然而,然而,有部分人反映服用该药物后,仍然睡不着觉。

今天咱们就来分析下期中可能的原因。

一、积极查找失眠原因
众所周知,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像高血压、前列腺增生、肿瘤等慢性病患者,长期饱受疾病的折磨,心理上会比较焦虑。

与此同时疾病也会引起患者产生兴奋、夜尿增多、疼痛等症状,导致患者失眠。

此外,患者服用的一些药物如洛尔类、茶碱类、地平类药物,也会产生失眠的不良反应。

因此,当患者服用阿普唑仑一段时间后,睡眠依然未改善时,要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失眠原因,才能最终战胜失眠。

二、药物选择不合理
阿普唑仑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该药物不如唑吡坦等短效镇静催眠药物,是一种慢性长效的治疗药物。

依据该药物的特点,其主要用于治疗睡眠维持困难的患者,而对于入睡障碍的患者是不适用的。

因此,符合这种情况的患者,可以选择服用唑吡坦等短效的镇静催眠药。

三、产生耐受性
前面讲到,阿普唑仑主要通过抑制中枢苯二氮卓受体而发挥镇静催眠的作用。

而长期服用之后,该受体会因为长时间受到抑制而对阿普唑仑不敏感,即我们所说的耐受性。

此时,需要加大剂量方可达到原来的治疗效果。

因此,有指南建议,阿普唑仑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个月的时间,进而延缓药物耐受性的发生。

失眠患者药物选择

失眠患者药物选择

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概述
对苯二氮卓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日益关注促成了新一代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的 问世。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目前投入临床使用的有 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右佐匹克隆
唑吡坦的化学结构
佐匹克隆的化学结构
扎来普隆的化学结构
右佐匹克隆的化学结构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 由于佐匹克隆的宿醉风险,65岁以上现服用佐匹克隆的老年患者 如需继续服药,应更换为唑吡坦
➢ 现服用佐匹克隆的工作年龄人群如经历宿醉效应和不良味道, 应允许更换为其他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Guidelines for the Inpatient Treatment of Insomnia in Adult, Version 3.
内容
• 常用镇静催眠药物概述 • 失眠患者药物选择的指南推荐 • 唑吡坦治疗失眠的优势
镇静催眠药物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呢?
唑吡坦
苯二氮卓类
VS
非苯二氮卓类
疗效 安全性
唑吡坦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起效快、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高、无蓄积作用
达峰时间 半衰期 作用时间 口服生物利用度 血浆蛋白结合率 表观分布容积 肝的首过效应 代谢途径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苯二氮卓类药物对GABAa受体非特异性的作用机制导致明显的不良反应
GABAa受体
α1亚基
氯离子 通道开放
镇静催眠1
α2亚基 α3亚基 α5亚基
抗焦虑、肌松1
抗焦虑2
认知和记忆 功能损害1
此外,苯二氮卓类停药可引起反跳性失眠和撤药反应3,并有导致滥用的倾向4
1.Paul J. Whiting, et al. DDT. 2003; 8(10): 445-450. 2. Rebecca Dias, et al.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5; 25(46): 10682-10688. 3.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Textbook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1994; 179-190. 4. Longo LP, et al. Am Fam Physician. 2000;61:2121–2128.

镇静催眠药唑吡坦

镇静催眠药唑吡坦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镇静催眠药唑吡坦学生专业班级药学 2007级1班学生姓名(学号)马兰花(********)指导教师孙云明完成时间 2010-6-62010 年 6 月 6 日镇静催眠药唑吡坦摘要:唑吡坦是新一代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剂,自上市后,在美、英、德、瑞士、西班牙等国广泛使用。

由法国塞诺菲圣德拉堡药物研制公司开发生产。

它有很强德睡眠诱导作用,作用快,服药后30分钟起效。

唑吡坦是一种作用快, 疗效肯定, 副作用轻微, 无反跳性和成瘾性的新型镇静催眠药。

服用本品有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和对胃肠蠕动的影响。

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严重睡眠问题,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总体感觉,但是任何药物治疗都有风险,要注意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

Abstract: zolpidem is a new generation of benzodiazepine sedatives, since listing in USA, UK, Germany, Switzerland, and is widely used in countries such as Spain. By the French plug's holy Della drugs companies develop production fort. It has a strong role, entrainment DE sleep medicine, after 30 minutes more. Zolpidem which is a kind of function, curative effect, no side effects, and the slight slabs of new calm hyponotic drug addiction. Taking this product has to be 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specially the effect of gastric bowel peristalsis and influence. Drug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sleep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health and overall feeling, but any medications are risk,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drug side-effects.关键词:唑吡坦催眠注意事项唑吡坦(Zolpidem ) 是新一代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剂, 始由法国Synthelabo 公司研制, 商品名思诺思(Stilnox, 又名舒睡晨爽) , 1988 年首次上市, 先后在美(Ambien)、英、德、瑞士、西班牙等国广泛使用。

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效 病 例之 和为 总有 效例 数 。 1 . 5 反弹性 失眠标 准 : 根据 随访 后 S D R S评分 与 治 疗结束 时 评 分 的 减 分 率 分 级 来 判 断 失 眠症 状 的 变
化, 疗效 等 级 增 加 1级 以上 者 , 为 失 眠 症 状 继 续 好
式多 数 为药 物治 疗 。阿 普 唑 仑 是 目前 使 用 广 泛 的
S D R S总 分评 定 , 分 析 治 疗 前后 的变 化 以及 2组 间 的差 异 。按 照减分 率 判定 疗 效 和停 药后 反 跳 情 况 。 减分 率 一 ( 基 线 总分 一治 疗 后 总分 ) / 基 线 总 分 。减 分率 ≥8 o 为痊 愈 , ≥5 O 并<8 O 为显 著 有 效 ,
仑 。但 2组 中段 和末 段 失 眠 的失 眠 程 度和 频 度 评 分差 值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提示 思 诺 思与 阿普 唑仑 治疗 中段 和末 段失 眠 的疗效 相似 ( 表2 ) 。
2 . 2 不 良反 应
2组 较 常 见 的不 良反 应 为 口干 、 头晕 、 食 欲 减
1 资 料 与 方 法
转, 疗效 等级不变者 为失 眠症 状不 变 , 疗 效等 级减 少
1 级 以上者为症 状恶化 加重 , 表示反 弹性失眠 。
1 . 6 统 计 学处 理 : 统计 分 析 采 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分析 软 件 。2 组 治 疗前后 的变化采 用 检验 , 以P
2 . 1 . 2 思 诺思 与 阿普 唑仑 对早 、 中、 末 段 失 眠 的疗 效: 思诺 思 与 阿普唑 仑治 疗 7 d , 思 诺 思组 早段 失 眠 程 度 和 频 度评 分 差 值 均 大 于 阿普 唑 仑 组 ( P< 0 . 0 5 ) , 表 明思 诺 思 对 入 睡 困难 的改 善 优 于 阿 普 唑

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对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监测参数的影响

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对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监测参数的影响

右佐匹克隆与阿普唑仑对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监测参数的影响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睡眠障碍的过程中,右佐匹克隆和阿普唑仑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睡眠障碍,并且已经证实对患者的睡眠监测参数有着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右佐匹克隆和阿普唑仑对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监测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

右佐匹克隆(Zopiclone)和阿普唑仑(Alprazolam)是两种常见的镇静催眠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睡眠障碍。

右佐匹克隆是一种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肌肉松弛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入睡并延长睡眠时间。

阿普唑仑则是一种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和促进入睡。

两种药物在治疗睡眠障碍中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在实际应用中对患者的睡眠监测参数会有所不同。

睡眠监测参数是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的重要指标,包括入睡时间(SOL)、睡眠效率(SE)、睡眠时间(TST)、快速眼动睡眠(REM)百分比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睡眠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以下将分别从右佐匹克隆和阿普唑仑对睡眠监测参数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右佐匹克隆对睡眠监测参数的影响。

研究表明,右佐匹克隆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并且不影响快速眼动睡眠的比例。

这表明右佐匹克隆具有良好的催眠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适用于需要改善入睡困难或延长睡眠时间的睡眠障碍患者。

右佐匹克隆和阿普唑仑对睡眠监测参数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右佐匹克隆主要改善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而阿普唑仑则可以减少夜间觉醒次数,但可能会影响快速眼动睡眠的比例。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睡眠监测参数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右佐匹克隆和阿普唑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的问题,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睡眠障碍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定期进行睡眠监测参数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对比

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对比

80中国农村卫生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对比孙赞宗【摘要】目的 研究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

方法 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失眠症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9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49例),观察组采用酒石酸唑吡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入睡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观察组的早段失眠频度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利用酒石酸唑吡坦治疗失眠症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情况,切反弹情况少,更加适合入睡困难的患者,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酒石酸唑吡坦;失眠症;阿普唑仑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不少患者换上失眠症之后出现了难以入睡等情况,而对于失眠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便是药物治疗[1]。

阿普唑仑是目前治疗失眠症中常用的一种药物,在治疗失眠症的时候有着停药反跳、容易形成对于药物的依赖以及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等缺点。

而酒石酸唑吡坦是一种近年来常常使用的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新型药物,为了了解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以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有效性为主,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失眠症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9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49例)。

对照组中,男34例,女15例,年龄分布20~79岁,平均年龄为(49.71±4.25)岁,观察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分布21~88岁,平均年龄为(50.71±4.25)岁.两组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将给予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剂量为0.4mg/d ;观察组给予酒石酸唑吡坦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入睡之前进行连续服用,药物服用时间为7天,并且在进行治疗服药的过程中禁止服用其他镇静催眠药物、抗抑郁药物以及兴奋剂、精神病药物等。

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佚名【摘要】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与右佐匹克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与B组(n=55),A组予以唑吡坦治疗,B组予以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睡眠状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总疗效(90.91%)与B组(94.55%)接近、睡眠障碍量表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唑吡坦或右佐匹克隆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两种药物均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建议临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用药方案.【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24【总页数】3页(P13-14,16)【关键词】唑吡坦;右佐匹克隆;失眠症;不良反应【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053失眠属于神经科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主要是指无法维持睡眠状态或无法入睡,造成睡眠不足[1]。

失眠的患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药物滥用、机体疾病、忧虑过度以及精神紧张等因素相关,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与注意力下降、睡眠质量降低与时间缩短、入睡困难等,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2]。

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多为药物治疗,但不同药物的效果各不相同。

本文观察110例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或唑吡坦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江苏省荣军医院收治的110例患有失眠症的患者,入组时间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失眠症,符合《CCMD-3》失眠诊断标准中的相关内容;②近期(30 d内)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③对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④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入组研究。

排除标准:①重度肌无力、失代偿呼吸功能不全;②酒精或药物依赖史;③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④精神分裂症、躯体疾病;⑤重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成本—效果比较
作者:张祎
来源:《健康科学》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分析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成本-效果比较。

方法:选取我院80例诊断出失眠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失眠患者选择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失眠患者选择酒石酸唑吡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失眠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对照组失眠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80%,观察组失眠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87.5%,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为0.887,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7.65,两组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酒石酸唑吡坦;阿普唑仑;失眠症治疗
随着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眠症。

失眠症属于睡眠障碍性疾病,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比较常见。

失眠症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很难保持深度睡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如果长时间发展下去,会影响到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患者的工作能力、记忆力等,还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目前常见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为阿普唑仑,但该药物会使得患者产生一定的依赖性。

酒石酸唑吡坦是刚引进的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药物。

本文就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成本-效果进行一定的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所接受失眠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0例,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

其中對照组失眠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2.5±5.3)岁,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观察组失眠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4.3±4.8)岁,男患者16例,女患者24例。

两组治疗患者的其他病例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失眠患者采用阿普唑仑片进行失眠症的治疗,阿普唑仑片的规格为0.4mg/片,每天口服0.4mg,嘱咐患者在睡前服用,连续服用7d。

在服用阿普唑仑片期间,严禁患者服用其他镇定药物、催眠药物、抗精神药物、抗抑郁药物以及使神经系统兴奋的药剂等。

给予观察组失眠患者采用酒石酸唑吡坦片进行失眠症的治疗,酒石酸唑吡坦片的规格为10mg/片,每天口服10mg,嘱咐患者在睡前服用,连续服用7d。

在服用酒石酸唑吡坦片期
间,严禁患者服用其他镇定药物、催眠药物、抗精神药物、抗抑郁药物以及使神经系统兴奋的药剂等。

1.3 治疗效果观察
待患者停药7d后进行治疗效果调查,使用睡眠障碍评估表比较两组失眠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

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1)若患者失眠症状完全消失,且无不良反应出现,则视为痊愈;(2)若患者失眠症状明显好转,且无不良反应出现,则视为有效;(3)若患者失眠症状没有改善,且有不良反应出现,则视为无效。

总有效率=完全痊愈+治疗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计算资料采用X²检验,P
2、结果
从患者失眠障碍评估上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对照组治疗的成本-效果比为0.887,观察组治疗的成本-效果比为2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对治疗方法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分析是为了选择最经济、合理的卫生治疗方案,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药物治疗的经济效益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在考虑到药物经济性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将药物的有效性充分考虑进去。

酒石酸唑吡坦和阿普唑仑都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但是在治疗效果上,酒石酸唑吡坦片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进入睡眠,当患者停药后,酒石酸唑吡坦的反弹率相较于阿普唑仑来说更低,,并且长期服用酒石酸唑吡坦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且不会损伤患者的神经组织和认知意识,是目前唯一能够将睡眠诱导与神经功能损伤分开的药物。

综上所述,阿普唑仑药剂与酒石酸唑吡坦药剂都能够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从成本上看,使用阿普唑仑片的治疗成本较低,从治疗效果上看,酒石酸唑吡坦片的治疗效果更好,但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的成本-效果比更突出,经济性更高,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琦.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成本-效果比较[J].中国药业,2018,27(05):90-92.
[2]叶晨静,龚艳春.失眠症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评定[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6):124-125.
[3]陈勇,赖海标,叶沐容,梅全喜,何希俊,黄艳,朱丽娟.综合干预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36(S1):40-41.
[4]皇甫留杰.酒石酸唑吡坦辅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116-117.
[5]于楠.酒石酸唑吡坦与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07):789-790.
[6]任冠桦,阎瑛.酒石酸唑吡坦治疗失眠31例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04(06):109-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