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老马》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老马》课件

* 教学目标:一、理解思想内容,领会“苦难的琴因”的意义。

二、体会诗歌对生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

三、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探讨诗歌的多义性。

臧克家(1905.10.8- )山东诺城人。

18 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

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丝》。

1926年秋,考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

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

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涛《默静在晚林中》。

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

在校期间,在新待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

1932 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

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

接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他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的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他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到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问题 1、第一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一匹衰老的瘦马,已经筋疲力尽,不堪驱使了。

老马被迫驼上难以承受的重荷,默默忍受着,没有发出任何怨言和抗议,即使“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只是“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样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揭示了它坚忍的性格和渺茫的希望。

2、找出对老马外在形象的描写诗句,分析老马性格特点?第一节:“它把头沉重的垂下”!“他横竖不说一句话”,塑造老马的形象:沉默、能承受性格――隐忍 3、找出对老马内在神情描写的诗句,分析老马性格特点?第二节:“他有泪只往心里咽”,“它抬起头望望前面”,心理描写表现老马的命运――苦难无尽头诗中的老马有何象征意义?解放前的中国农民头上有大山压着。

“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正像老马超负荷。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一样。

高中语文 2.5.3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2.5.3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5
一、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考点直击● “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是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重要语 句,包括重要的词语(短语)和重要的句子,丰富含义重在内容的思想性。 所谓“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包括三层意思:第一,是体会句子 的表层含义;第二,是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 子的临时意义,如概括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 考查的重要内容;第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 意义,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反语、双关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 考查的重点。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2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作品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作品的体式和章节结构,二是作品的 内在联系和组织。 分析作品结构就是要根据作品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 弄清作品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概括作品主题就 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一步分析、提炼、综合表达。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散文的基本特征:①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神不散);②真 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③以小见大, 韵味深长(哲理性)。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就是分析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 上的技巧、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其他相关写作 方面的技巧。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 —高考链接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 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 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具体如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选修《中国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祷.告
dǎo
黄陂.

陂 陂.陀 pō 陂.塘 bēi
绷.架 bēnɡ
绷 绷.硬 bènɡ
绷.脸 běnɡ
加点字 读音
窗棂.
línɡ
骤.然
zhòu
臂 手臂. bì 胳臂. bei
呜咽. yè
咽 咽.喉 yān
咽.气 yàn
-9-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róu 捏 杂 róu 猿 náo huánɡ 虫 huánɡ 惑 城 huánɡ là烛 là梅 举 cuò
易错字 揉 糅 猱 蝗 惶 隍 蜡 蜡 措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词语 易错字 点 zhuì 缀 拾 duo 掇 chuò泣 啜 闪 shuò 烁 lì石 砾 lì树 栎 ānɡ 脏 肮 kànɡ 俪 伉 火 kànɡ 炕
-13-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2.在《憎恨》一诗中诗人“憎恨”什么?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 提示:(1)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来看,该诗写于 1941 年,正值抗日战争 时期,山河破碎,民生艰苦。全诗最具有“憎恨”色彩的诗句当属“杀死那些专 门虐待青色谷粒的蝗虫吧”,诗人痛恨这些有攻击性的、残忍的“蝗虫”,这也 暗示着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当时险恶的生存环境的憎恨,憎恨破坏了人们平 静安宁生活的一切,憎恨战争的烽烟正毁灭那一个个如梦般的“童话”,使诗 人无心写作。 (2)诗人通过两组截然相反的意象群的对比、否定句式的连用、长短句 式的交错使用等表现“憎恨”这一主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老马 (共1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五单元老马 (共10张PPT)
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5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7 、只有你的未来,才能挥霍我的现在;只有我的最爱,给我最致命的伤害。 16 、如果青春是醺人欲醉的海风,那么自信就是这和风前行的路标;如果青春是巍峨入云的高耸,那么拼搏就是这山脉层层拔高的动力;如果青 春是高歌奋进的谱曲,那么坚强就是这旋律奏响的最强音! 10 、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当你进入某个沙龙时,你必须让你的虚荣心向别人的虚荣心致敬。 2 、赢家总有一个计划,输家总有一个借口。 9 、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掌握事物的正确动向,你就会事半功倍,而后取得最后的成功。 19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3 、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努力,要学会为自己鼓掌。 9 、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11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有才能的人,但缺少有精神的人。生活是没有路标的单程轮回,固守心的航向,需要非凡的勇气。以微笑驾驭人生之 舟,愿你收获一路精彩! 11 、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4 、天资只是给儿童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后天的培养和本人的艰苦努力,任何天才都是不能成功的。 9 、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肯下苦功,并有坚持到底的毅力。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5.2 老马 憎恨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5.2 老马 憎恨

易错字 憎 赠 增
加点字
读音
窗棂.
líng
骤.然
zhòu

铁栅.栏 zhà 栅.极 shān
词语
huǎn huǎn 潺 yuán 名 yuàn
易错字 缓缓 湲 媛
-10-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臧克家
-3-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湖北黄陂人,“七月派诗人”之一。 作为一个富于进取精神的诗人,绿原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从现实生 活中吸取自己有待酝酿的诗意,立志回避和戒除对于西方颓废风格 的生硬模仿。有诗集《童话》《又是一个起点》《集合》等。
-2-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著名诗人、学者。第一部诗集 《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 同情,他被誉为“农民诗人”。除诗集《烙印》外,还有《罪恶的黑手》 《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冬天》等诗集,散文集 《乱莠集》《我的诗生活》,诗论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等。
-9-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老马》《憎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雪白的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然记起。
庭院后沙滩上,鸳鸯双栖双宿,水池里已一片昏瞑, 夜幕笼罩了大地。风起了,刹那间吹开云层,月光如泻透 露出来;而花朵被风吹动着,竟自在月光照射下舞弄着婆 娑的影子。进得屋子,拉上重重帘幕,纵使密遮住的灯仍 摇摇晃晃,风并未停止。人们刚刚静了下来。经过这场无
人 教 版 语 文
情春风的吹刮,明天恐怕花朵要片片飞落,铺满园中小路。
《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出版,引起较大反响。
其大部分代表作,如《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 《 这 是 四点 零 八 分的 北 京 》《 相 信 未来 》《 烟》《 酒 》 《愤怒》等,都完成于1965年至1969年间,但是他的诗歌 从风格来看与当时的主流诗歌格格不入,并给后来的诗歌 写作以巨大影响。他纯净的抒情体现出平民风格,诗歌语 言节奏铿锵易于朗诵。
人 教 版 语 文
想活动,还写了所见的晚景之凄寂,是宋词中名篇之一,
也是张先享誉之作。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我端着酒杯仔细聆听,数声《水调歌》悠悠的乐曲。
从午宴的醉意中醒来,我满怀忧愁还没消退。年年都送春
归去,青春年华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傍晚独自照镜,更感 伤美好年华如水流逝,从前种种风流韵事,而今不过是徒
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它们都与现实空间存 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 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命题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态度的能力。
【解析】 A项,“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
人 教 版 语 文
人 教 版 语 文
老马拉大车是北方农村常见的景象。
第五单元 苦难的琴音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 莫(mù)春:农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莫:通"暮" • 冠者:古代男子20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 示成人。"冠者"指成年人。 • 童子:未加冠的少年(不到20岁)。 • 浴:洗澡。乎:在;沂,水名,在今山东。此水因有 温泉流入,暮春时即可人浴。 • 风:吹风,乘凉。名词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 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 • 归:通馈,进食,送食。
(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 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曾皙(点)
志: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 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 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 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性格: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春游图
88%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 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后:走在后头。方位名词作动词。 夫:指示代词,那。
• 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 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纵横六 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 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 家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 谁能做大事呢?”
词。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 尾。 •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曾晳,你怎么样?“ (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 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说的志向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 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憎恨》 课件 (27张)

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憎恨》 课件 (27张)

二、诗的末句“不是要写诗,要写
一部革命史啊”有何含义?
这一句展示出诗人的诗人本色、战士性格和 哲人风度合而为一的形象。对于当时的他来说 ,他已深深意识到反抗、斗争已经成了第一义 ——压倒一切的任务了。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强 烈理性思辨的色彩,使诗歌呈现出哲理化倾向 。
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以艾青、田间为先驱诗人,在胡风的理论引导和组织下,聚集 了一大批诗歌写作的“初来者”,因《七月》杂志而得名。《希望》、 《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刊物也是他们重要的 “半同人杂志”和发表园地。这些青年诗人人数众多、散落各地,其骨 干成员有绿原、阿垅、鲁藜、冀汸、芦甸、牛汉、曾卓、邹荻帆、彭燕 郊、孙钿、方然、杜谷等,他们的诗作大多先后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 月诗丛》第一,二集和《七月新丛》、《七月文丛》的诗集中。七月诗 派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 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 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
不是要写诗, 是要写一部革命史呵。
用一个遒劲有力地转折句式以卒章 显志,“诗”与“革命史”这两个概念 化语词的对照,启示人们生于一个豺狼 当道、虎豹横行的险恶的非人时代,惟 有“革命”才能赢得诗意的生活。
艺术手法
一、善于区分语言的情绪、色彩、分量 诗人对语言有着精细的鉴别力,能将平凡的 语言组织成诗的语言,造成一种情绪和意味。 如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诗人将“群花”“红 雀”“繁星”“月光”“野火”“风”融合在一 起,使读者顿生愉悦欢快之感。当面对现实的残 酷与严峻时,诗人不是急于喊出自己的绝望无助 ,而是通过美好事物惨遭蹂躏这一现象给人视觉 与感觉上的冲击。如“诗人的竖琴/被谁敲碎在 桥边,/五线谱被谁揉成草发了”;到了该表达 愤怒的时候,诗人化用“蝗虫”“十字架”“血 ”等意象,从形、声、色上表达憎恨的强度与力 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解析:A 项,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 B 项,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 用来形容报考学生显然不对。C 项,意兴阑珊:兴趣衰减。D 项,鼎足 而立:指三方形成的局面。 答案:C
-26-
3 下列关于这四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马》主要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对老马,采用实的写法, 用白描的手法正面勾勒出老马的形象特点;对车主,采用虚的写法,这 就留有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B.副词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在《憎恨》中交叉使用,增强了语言的 表现力。“不问”“没有”“不是”“是”“愈不”“愈”“要”等造成一正一反、 层层递进的表达效果。诗人的情感也在多层次、多侧面的展开过程 中得到升华和强化。 C.《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结尾处,诗人拼命地用手一抓,抓住了 一件自己也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那种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溢 于言表。 D.在《雪白的墙》中,诗人主要表达了痛、抑郁的情怀以及对未来的 迷惘。
-30-
6“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 写,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这样写的目的是既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对家乡北京 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 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
-31-
7“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 义? 解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 知将来能否回来,这也是诗人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 参考答案: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 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
-2-
-3-
知人论世
帮助你
-4-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著名诗人、学者。第一部诗集 《烙印》,大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对农民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 情,艺术上具有朴实、严谨、含蓄、凝练的特色,受到茅盾、闻一多 等人的好评。抗战前,诗人还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等诗 集。抗战期间,出版了《泥土的歌》等诗集。抗战后又有《宝贝儿》 《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
-15-
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点评:此处化用了唐朝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意境。 自古以来,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可以这 样说,每一个游子的身后都有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都有一颗慈爱 的心在惦念。从以上几句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告别母亲时的那 种穿透心胸般的疼痛!与西方现代主义起源于对“人”的深刻怀疑不 同,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从一开始就以对人的肯定作为目的地 与出发点,“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 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社会制造的 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现 实的黑暗、悲哀则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16-
激活你的思 维
-17-
《老马》一诗中的老马有何象征意义? 提示:解放前的中国农民头上压着沉重的大山,具体地说就是 “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正像老马的超负荷,“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一样。面对着沉重的压力,老马垂首咽泪,忍辱负重。显然,诗人受到 了农民性格的感染,所创造的形象,象征地地道道的农民。其实,这也 局限了诗作的内涵,应该说,诗人表现的这种人生、这种生活态度,在 我们这样的国度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诗人自己也说过:“我写了老马,另外也写了许多受压迫的农民 形象,实际上也就是写了我自己。”其实,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来看, 他哪是只写自己呢?它更可以看成是古老的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 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象征。
-11-
3.解词义 骤然:突然,忽然。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4.辨用法 剧烈 强烈 ①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②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强烈的 白光。 二者都含有“势猛、力强”的意思。“剧烈”,猛烈,如饭后不宜做 剧烈运动。“强烈”常用于光线、感情、气味等方面,表示极强的、力 量很大的或鲜明的、程度很高的。
-32-
本课结束 谢谢观看
-33-
老马 憎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雪白的墙
-1-
苦难,曾经给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留下深深的印迹。有饱受压迫的 “老马”,有绿原的“憎恨”,也有食指和梁小斌这样的诗人对新社会出 现的问题的深沉反思。学习这几首诗,要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体 会诗歌的韵律和语言特点,把握诗作塑造的形象和表现的思想内容, 体味诗人内心的情感,感受我们伟大民族的苦难历史,体会诗歌对生 活的概括力和暗示性的艺术手法,不断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9-
5“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诗人当时为什么 会有这种感觉? 参考答案: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 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地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 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 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要开始漂泊无依的生活了,这对于一 个才 20 岁的知青的内心来说,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7-
梁小斌,1954 年生,原籍山东荣成。当代著名诗人,朦胧诗代表诗 人。“新时期文学启蒙时这位诗人坚实、清澈、透明而深邃的诗句, 在中国所有城市的旷野呼啸而过,他朴素而寓意深切的诗歌依然影 响着现在的人们。”他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 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
-8-
提醒你夯实基 础
-27-
解析:D 项,《雪白的墙》写于 1980 年,浩劫已经过去,诗人心中充满 着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D
-28-
二、阅读理解
阅读《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完成第 4~7 题。
4 诗人为何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题? 解析: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 间。作者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山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 京。作者当时才 20 岁,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带着对北京的依恋,带着亲 人道别的眼神,带着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 参考答案: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 乡的惜别之情,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集中到“四点零八分”这 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本诗通 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 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 现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形象是旧中国农民的传神写照。
-20-
《老马》的写作艺术非常精致。这精致包裹在朴实的语言里, 像农民一样朴实。第一、二句完全用了农民的口语,朴实得不像人们 心目中的诗句。前一句看似乡间家常话,在诗人则很不家常,“装个够” 不仅写出老马背上的负荷已到了极限,而且先设下伏笔,与后一句照 应。一方无休止地压迫,一方无可奈何地忍受,蒙太奇式的组接,让人 为之动容。三、四两句作深层渲染,“往肉里扣”使负重的痛苦表现得 格外形象化。分上、下阕的中国旧体词,有上实下虚的传统手法。这 四句犹如旧词的上阕,写尽了老马所受的肉体折磨已经无以复加。下 四句转入虚写,旨在显示老马的精神痛苦。第五句陈述老马承受苦难 的同时还得经受毙命的威胁,第六句描绘弱者无力反抗、不思反抗的 屈辱心态。第七句写的仍是精神,因为鞭子并没有落到马的身上,无 意着眼鞭痕。这鞭影造成的痛苦比落到身上的鞭子更为难受,是一种 精神惶恐,时时持续,不是一鞭子下来就了事的。第八句中“望望前 面”,老马似乎希望命运有点转机,可是现实不容它有半点希望,前景 渺茫,苦海无边。
-18-
提升你的素质
-19-
《老马》赏析 《老马》短短八句,很像一首律诗,而主题思想的容量以及凝练 厚重的风格,均为许多唐代七律名篇所不及。马——一度是北方农民 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恰如南方的耕牛。老马默默承受苦难的形象也 酷似旧中国农民的性格,吃苦耐劳、沉默寡言、逆来顺受、坚忍不拔。 纵然臧克家自己解释,他“并没有存心用它去象征农民的命运”,但是 文学史家历来认为,诗人描绘的“老马”
-5-
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湖北黄陂人。作为一个富于进取 精神的诗人,绿原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从活的现实生活中,而不是从 书本或其他先验的题材来源,来吸取自己的有待酝酿的诗意;而且立 志回避和戒绝对于西方颓废风格的生硬模仿。有诗集《童话》《又 是一个起点》《集合》等。
-6-
食指,1948 年生,本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当代著名诗人。他的 诗歌从风格来看与当时的主流诗歌格格不入,并给后来的诗歌写作 以巨大影响。他纯净的抒情体现出平民风格,诗歌语言节奏铿锵,易 于朗诵。其大部分代表作,如《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这是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都完成于 1965 至 1969 年间。
-21-
-22-
-23-
一、语基落实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憎.恨/馈赠. 蝗.虫/湟.水 晚祷./波涛.汹涌
B.骤.然/集聚. 横.竖./横.祸 黄陂./披.沙拣金
C.窗棂./灵.动
绯.红/诽.谤 悱.恻/匪.夷所思
D.支援./潺湲. 栅.栏/栅.极 贝壳./金蝉脱壳.
-9-
1.注字音
加点字
晚祷.
黄陂.

横.竖 横.财
读音 dǎo pí héng hèng
加点字 窗棂.
读音 líng

铁栅.栏 栅.极
zhàshān
-10-
2.写汉字 词语 zēng 恨 馈 zèng zēng 产
易错字 憎 赠 增
词语
huǎn huǎn 潺 yuán 名 yuán
易错字 缓缓 湲 媛
解析:A 项,zēng/zèng,huáng,dǎo/tāo;B
项,zhòu/jù,héng/hèng,pí/pī;C 项,líng,fēi/fěi,fěi;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