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区域的发展差异第一课时 学案

合集下载

区域发展差异(第1课时)(湘教版)教案

区域发展差异(第1课时)(湘教版)教案

区域发展差异(第1课时)(湘教版)教案篇一: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湘教版必修3)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带的经济社会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优势特征和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区域经济差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以及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思想。

3能正确分析理解各经济地带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地经济。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三个经济区的优势特征、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2)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2、难点:各区应如何因地制宜、互相协作、协调发展。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六、教学步骤:[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了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和它们的经济差异及其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三个经济地带是什么?划分依据是什么?差异突出表现在什么方面?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分别找同学回答)。

[导入新课]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我们在学三大自然区时学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差异,那么三个经济地带的各自特征是什么?存在怎样的差异?其发展方向如何?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和发展。

[活动]同学们看课本P13—15关于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内容,同时思考它们各自的所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各区如何协调。

(留15分钟给学生)(教师在黑板上作表格)(15分钟后,和同学们一起填表作板书。

)[板书]一、三个经济地带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协调。

[补充说明]解决东部资源短缺这一问题,我们采取了跨区域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如三峡工程);西部发展落后,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东中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援西部。

同时还有很多措施如国家的财政措施、税收政策等。

希望同学们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电视片或到有关网站查询。

1.1-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3)

1.1-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学案-(中图版必修3)

1.1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及特点。

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特点及差异。

【重点难点】区域的概念,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特点。

【自主学习】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是一个的实体。

作为一个实体,区域包含、、方面的许多要素,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外部形态特征相似。

2.区域划分的指标有、和等某一方面的,也有性的。

相应的区域有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3.区域差异指。

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从而为选择、调整和提供依据。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决定区域差异的基本自然因素是和,自然区域的标志是和。

2.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的突出表现,就是、和这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3.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合作学习】讨论: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有哪些差异?【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当堂达标】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显著,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

据此完成下题:1.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是:()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植被 C.水文和气候 D.生物和水文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的界线大致是:()A.800mm等降水量线 B.1000m等高线C、400mm等降水量线 D.3000m等高线3.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第二级阶梯的是:()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河套平原 D.柴达木盆地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a.;b.________;c.________。

(2)三大自然区之间界线分别与哪些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3)下列不属于a区的地形区是 ( )。

A.黄土高原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4)下列关于c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区域发展差异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1课时东、中、西差异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掌握我国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

一、在下图中画出三个经济地带的界线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1.下列重要城市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 A .北京、上海、南宁 B .重庆、武汉、南京 C .天津、大连、合肥 D .沈阳、长春、哈尔滨 答案 A解析 A 选项中北京、上海、南宁均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B 选项中重庆属于西部经济地带,武汉属于中部经济地带;C 选项中的合肥及D 选项中的长春、哈尔滨也均属于中部经济地带,均不符合题意。

2.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人口密度B .自然条件C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 .地理位置 答案 C解析 识记内容的考查,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就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考查点2 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3.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较快的社会经济原因有( )①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 ②东部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③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 ④改革开放在沿海起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 C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课本的识记内容,相对于中、西部以上四点都是其发展快的原因。

4.中、西部经济地带不利于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 .矿产资源短缺 B .能源资源短缺C .水资源短缺D .人才、技术和资金匮乏 答案 C解析 对于中、西部地带不利于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就是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

考查点3 三大经济地带及开放格局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图”,完成5~6题。

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中部工业化水平较高B.中部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C.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D.中、西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较大比重答案 C解析注意三个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1.3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并对比分析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知道我国南北方的划分界线及区域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

4、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教学重点】1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

【教学难点】1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地图册PPT课件【教学过程】〖导入〗(列举)2016年我国人均GDP排名前20名城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板书)一、四大地区的差异(一)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读图)P13图1-12“我国四大地区”(问题)P14活动——问题1:我国四大地区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简称表示)(回答)略(板书)(二)四大地区1、东部地区(13个):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台琼、港澳2、中部地区(6个):晋豫皖、鄂湘赣3、东北地区(3个):黑吉辽4、西部地区(12个):陕甘宁青新蒙、云贵川渝藏桂(问题)P14活动问题2:(回答)家乡陇县在陕西,属于西部地区。

(承转)我国四大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发展差异突出,表现在诸多方面。

(板书)(三)发展差异(读表)“我国四大地区基本情况”。

(问题)我国四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差异?为什么?(回答)东部>东北>中部>西部(读图)四大地区经济发展比较(问题)我国四大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有何差异?为什么?(回答)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板书)1、水平、速度差异:(读图)P15图1-13“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问题)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湘教版必修三1.3区域发展差异教案

1.3地区发展差异精选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东、中、西差异①认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发展差异;③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地区差异(时空发展状况)▲2.南方与北方①认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分②理解并掌握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区差异、限制要素及发展方向▲3.西部大开发①理解并掌握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教课要点:1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发展差异;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区差异、限制要素及发展方向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难点:1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其原由剖析;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教具准备:1中国政区图2PPT课件中国政区空白图(学生人手一份)教课方法: 启迪式图表阅读、剖析、概括等方法。

教课过程:新课导入:我国地区辽阔,不单自然地理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所以,我国的领土整顿既有其不一样的自然地理背景,还有其不一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在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差异后,我们将学习商讨我国地区经济的差异问题。

板书:第三节地区发展差异开始新内容:(承接)依据我国自然资源的散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其他经济地带。

下边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认识相关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分、经济差异和经济差异的形成原由,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散布等知识。

第1 页板书:一东、中、西差异过渡:(背景介绍)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基本上是依据1983年国家计委在拟订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提法。

当时依据自然资源的散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全国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目的是为了正确办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散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互相间的横向联系,逐渐成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层次不同、规模不等、各有特点的经济“网络”。

从此刻看,这类从沿海到内地的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存在,不行回避的。

我们讲东部沿海与内地的社会经济差异,目的是对我国这方面的国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这类差异是由历史、自然和社会等要素造成的,以及将来三个地带发展的趋向。

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过程一)

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过程一)

地理ⅲ湘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设置学习情形】播放MTV《西部放歌》(视频内容为我国自然景观)。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跟着那太阳走,一道道岭一条条沟……奇异的西部追赶那潮流竞风流,大开发的号角在新时代吹响,奇异的西部追赶那潮头竞风流……”(优美的歌声吸引学生走进西部,激起学生对西部的好奇与向往。

)【设置学习任务】一首豪迈的《西部放歌》唱出了我国经济的腾飞,你明白西部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展现: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观看、读图分析出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各自的范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结、转承】教师连续播放《西部放歌》片段“……一场场及时雨就像一杯杯醉人的酒,八方来支援兄弟手挽手,甩开臂膀创大业咱奋发争上游。

……”教师同时指出歌词反映的时代主题——西部大开发。

设疑:我国什么缘故要进行西部大开发?【设计学习资源】多媒体展现:我国东、中、西部差异的各种图片(地势地貌、气候、矿产等资源分布、我国都市分布图、三个经济地带经济进展比较图、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图、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进展图等)。

引导学生明白得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是东、中、西部三个地带存在差异。

【设计学习任务】通过提供的地图资料及教材阅读引导学习者分组讨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活动。

(自然组要紧针对自然因素展开,社会经济组要紧针对社会经济因素展开讨论,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穿插于各组讨论,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注重个性进展。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描述能力,给学生充分展现的机会,鼓舞和确信他们的研究成果。

)【成果展现】各组派代表陈述他们的合作探究成果,展现学生风采,培养自信,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明白得,教师进行适当点评,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1.3 区域发展差异 学案

1.3 区域发展差异 学案

第一章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导学案编制:胡学孜审批:时间:2015.09.01【教师寄语】天再高又怎样,只要踮起脚尖就能接近太阳。

【知识清单】——知识脉络要理清,基本规律要把握。

(1)能够说出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及其划分依据。

(2)通过比较,分析我国四大地区区域发展的差异及原因。

(3)说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

(4)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课前准备】一、四大地区的差异(一)四大地区1、在右图中标记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地区范围及行政区简称。

2、划分依据:(二)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考例探究1】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表,回答1-2题。

东部中部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59 28 13产业结构第一产业(%) 13 21 23 第二产业(%) 48 45 42 第三产业(%) 39 34 35人口占全国的比重(%) 41.1 35.7 23.21.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 )A.1倍多B.2倍多 C.3倍多 D.4倍多2.东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约为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的( )A.1倍多B.2倍多 C.3倍多D.4倍多二、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限:思考:该分界线除了是南北方分界线以外,还有何地理意义?2、比较南方与北方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北方南方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为主______、丘陵、平原、______、高原均有分布自然资源森林、______、_______、铁矿等资源丰富_________矿产、生物资源、________等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__________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__________、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面临问题____________、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___________日趋紧张西部大开发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第一课时)

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与目标】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

2、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3、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重点难点】区域的概念,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及特点。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是一个的实体。

作为一个实体,区域包含、、方面的许多要素,一个区域内各2.区域划分的指标有、和等某一方面的,也有3.区域差异指。

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从而为选择、调整和提供依据。

5.产生原因:自然区域差异主要受、、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区域一般根据、、、、等因素进行划分。

其中决定区域差异的基本自然因素是和,自然区域的标志是和6.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的突出表现,就是、和这三大自然【合作探究】一、区域基础提出串问题:1、区域划分的指标有哪些?2、区域的范围大小一致吗?是不是都有明确的界线?3、区域的内部和区域之间特征有何不同?4、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二、中国三大自然区提出串问题: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2、读图说出三大自然区的界线是什么?3、三大自然区突出特征是什么?请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每个区域突出的特征。

4、区域内部变化主导因素是什么?三、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气候水文特征植被和土壤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四、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图问题:1、三大自然区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2、三大自然区聚落、民居有什么不同?3、三大自然区交通建设有什么不同?4、尝试分析三大自然区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有什么不同?【知识结构搭建】(学生课后自主完成)【课堂练习】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3、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①地形②气候③水文④土壤⑤植被A.①②B.②⑤C.③④D.④⑤4、东部季风区自然环境南北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纬度地带性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B.所划分的区可进一步划分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下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6、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C.农耕区和牧业区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7、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8、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C.气温随经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9、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部景观差异由东往西应该是(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森林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10、下列地理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B.东部季风区土壤较肥沃——气候暖湿、多森林植被C.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冰川广布——海拔高度影响D.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纬度位置影响11、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知识拓展】易错疑难辨析(1区域内部的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不存在差异,只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一课时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部的差异;通过阅读图1-12记住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别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2.明确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产业结构差异、工业化差异、城市化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记住:我国东、中、西部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重点】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尤其是产业结构差异。

【学习内容】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A级)
2.通过阅读图1-12完成下面练习。

(1)请在左图上标出三大经济地带的分界线。

(A
级)
(2)请同学们在图上填写三大经济地带范围内的省
级行政区名称。

(A级)
(3)数一数:东部包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中部包
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包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

(A级)
(4)你的家乡位于__________经济地带,它在经济
发展中存在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为了加速家乡
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D级)
判断正误:
1.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

()
2.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
单项选择:3.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突出(如图1-13),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的发展机遇各不相同。

有何不同?请同学们依据此图从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比较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A级)
2.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级)
请同学们通过填下表比较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
3.读图1-14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级)
(2)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同点是:(填写“高于”或“低于”)(B级)
第一产业:东___全国___中___西;
第二产业:东___全国___中___西;
第三产业:东___全国___西___中
(3)导致此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改变这个现状你认为有哪些改进措施?(C级)
4. 请同学们读图1-15、1-16回答以下问题。

(D级)
(1)说一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发展变化。

(2)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怎样的作用?
(3)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市2001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

(哪些方面好,哪些方面不足;对于不足的方面提出建议)
5.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东、中、西地区对外开放不同,例如:时间上:_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程度上:__________。

(B级)【达标测试】
1.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A级)
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2.关于我国东、中、西部出现的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分析,正确的是(C级)
A.东部地带自然条件优越,三个地带经济差异主要是自然原因差异造成的
B.主要是社会原因,因为东部早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C.主要是经济原因,因为东部地区生产力水平高
D.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8.关于我国东部地区建设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B级)
A.对外贸易、国际金融、海洋开发基地B.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C.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D.商品粮及农林牧渔产品生产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