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萃取设备计算
化工原理第五章 萃取

图 连结线斜率的变化
二.相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
1.溶解度曲线与联接线 一定温度下,测定体 系的溶解度曲线时,实验 测出的联结线的条数(即 共轭相的对数)总是有限 的,此时为了得到任何已 知平衡液相的共轭相的数 据,常借助辅助曲线(亦 称共轭曲线) 。
图 辅助曲线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第二节
液液相平衡
一. 三角形坐标图及杠杆规则 1.三角形坐标图 等边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不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般而言,在萃取过程中很少遇到恒摩尔流的简化情况, 故在三角形坐标图中混合物的组成常用质量分数表示。 习惯 上,在三角形坐标图中,AB边以A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BS 边以B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SA边以S的质量分率作为标度。 三角形坐标图的每个顶点分别代表一个纯组分,即顶点A表示 纯溶质A,顶点B表示纯原溶剂(稀释剂)B,顶点S表示纯萃 取剂S。 三角形坐标图三条边上的任一点代表一个二元混合 物系,第三组分的组成为零。例如AB边上的E点,表示由A、 B组成的二元混合物系,由图可读得:A的组成为0.40,则B 的组成为(1.0-0.40)= 0.60,S的组成为零。
3. 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分配系数 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互相平衡的 E 相与 R 相中的组成之比称为该组分的分配系数,以 yA k表示,即溶质A
kA
yB 原溶剂B k B xB
xA
式中 yA、yB ——萃取相E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xA、xB——萃余相R中组分A、B的质量分数。
分配系数kA表达了溶质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
第五章
▲ 第一节 概述
萃取
▲ 第二节 液液相平衡 ▲ 第三节 萃取分离效果及主要影响因数
▲ 第四节 萃取过程的计算
萃取过程的计算

萃取过程的计算
2. 解析法
对于原溶剂B与萃取剂S不互溶的物系,若在操作范围内,以质
量比表示的分配系数K 为常数,则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Y=KX
(8-16
式中 Y——萃取相E中溶质A的质量比分数;
X——萃余相R中溶质A的质量比分数;
K——相组成以质量比分数表示时的分配系数。
即分配曲线为通过原点的直线。在此情况下,当错流萃取的各
萃取过程的计算
图8-14 三级错流萃取三角形坐标图解
萃取过程的计算
(3)以R1为原料液,加入纯的萃取剂S,依杠杆规则找出 两者混合点M2,按与(2)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E2和R2,此即第二 个理论级分离的结果。
(4)以此类推,直至某级萃余相中溶质的组成等于或小于规 定的组成xR为止,重复作出的联结线数目即为所需的理论级数。
(1)由已知的相平衡数据在等腰直角三角形坐标图中绘出溶解度曲线 和辅助线,如图8-11所示。
(2)在三角形坐标的AB边上根据原料液的组成确定点F,根据萃取剂 的组成确定点S(若为纯溶剂,则为顶点S),联结点F、S,则原料液与 萃取剂的混合物系点M必落在FS连线上。
萃取过程的计算
(3)由已知的萃余相组成xR,在图上确定点R,再由点R利用辅助曲 线求出点E,作R与E的联结线,显然RE线与FS线的交点即为混合液的组 成点M。
(8-12)
联立求解式(8-6)和式(8-12) 得
萃取过程的计算
同理,可得萃取液和萃余液的量E′、R′,即 上述诸式中各股物流的组成可由三角形相图直接读出。
萃取过程的计算
二、 多级错流萃取的计算
单级萃取所得的萃余相中往往还含有较多的溶质,为进一步降低萃 余相中溶质的含量,可采用多级错流萃取。其流程如图8-13所示。
萃取过程的计算

在 FE1 及 RnS0 两线间,过 点作任意操作线与 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Rm-1 与 Em ,得操作线上一点 (xm-1、ym),重复上述步骤可得操作线。
GLL
多级逆流萃取:萃取剂与稀释剂不互溶
B,XF X1
X2
X3
Xn-1
B,Xn
B XF
S Y1 1
1
2
Y3
S,Y1
Y2
3
n
Y4 Yn S,YS
R2 E3
R3
Rn-1 En
Rn Mn
萃取剂 S, yS
E
1
M3
E4
最终萃取相
物料衡算
每一级的 i = 1 F + E2 = R1 + E1 或 F - E1 = R1 - E2 “净流量” i = 2 F + E3 = R2 + E1 或 F - E1 = R2 - E3 i = n F + S = Rn + E1 或 F - E1 = Rn - S F - E1 = R1 - E2 = R2 - E3 = ...= Rn-1 - En = Rn - S = Δ
HF S max F HS 0
E H S0 S
在极限情况下,混合液只有一个 相,起不到分离作用。 萃取操作S应满足下列条件
Smin S0 Smax
GLL
例10-1:以水为溶剂萃取丙酮—醋酸乙酯中的丙酮,三元物系在30℃ 下的相平衡数据如表10-1所示。试求: ① 在直角三角形相图中,作出溶解度曲线和六条联结线; ② 各对相平衡数据相应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 ③ 当酯相中丙酮为30%时的相平衡数据; ④ 当原料液中丙酮含量为30%,水与原料液的质量相等,每kg原料 液进行单级萃取后的结果。
第五章 萃取

K
C1 萃取相的浓度 C2 萃余相的浓度
弱电解质在有机溶剂-水相的分配平衡
分配系数中CL和CH 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 或离解。对于弱电解质,在水中发生解离,则只有两相中的 单分子化合物的浓度才符合分配定律。 例如青霉素在水中部分离解成负离子(青COO-),而在 溶剂相中则仅以游离酸(青COOH)的形式存在,则只有两 相中的游离酸分子才符合分配定律。 此时,同时存在着两种平衡,一种是青霉素游离酸分子在有 机溶剂相和水相间的分配平衡;另一种是青霉素游离酸在水 中的电离平衡(图)。前者用分配系数K0来表征,后者用 电离常数Kp来表征。对于弱碱性物质也有类似的情况。
溶剂传递到固体颗粒表面; 溶剂扩散到固体内部微孔隙中; 溶质溶解到溶剂中; 溶质通过固体微孔隙通道扩散到固体表面,并进入溶剂 主体。 一般而言,第一、二两步都很迅速,不是浸取过程 总速率的控制性步骤。 溶质通过多孔固体的扩散可用有效扩散系数来描述, 而有效扩散系数与Fick定律有关。
浸取的影响因素
施,往往需要将目标产物转移到水相。这种调节
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操作
就称为反萃取(Back extraction)。
萃取液 (待分离物 质+少量杂质) 洗 涤 剂 待 萃 物 质
料液 (待分离物 质+杂质
反 萃 剂
萃取剂+稀释剂
(待返回使用)
萃 取
洗 涤
反 萃 取
萃取剂 +稀释剂 产物(待萃物质) 杂质+少量 待萃物质
浸取过程的前加工:
干燥:有助于细胞膜的破裂,溶剂也容易进入细胞内部,直
接溶解溶质。 滚压:将原料滚压成片,使其减小到0.1一0.5mm,则大豆及 许多植物种子的细胞壁极大地破裂,植物油容易进入溶剂。 切片:减小水溶剂从水相主体扩散到每个细胞的距离,细胞
萃取塔主要尺寸计算

萃取塔主要尺寸计算(1)萃取设备类型及构造1.混合澄清器(单级萃取器)2.脉冲筛板萃板塔P2473.转盘萃取塔(2)萃取塔主要尺寸计算Ⅰ塔径——根据操作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质面积的体积流量m3/m2·h来确定。
塔高依塔型不同而异,与塔板数有关。
塔径计算举例。
用重苯萃取含酚废水。
废水流量Q=8m3/h含酚浓度Cs=3000mg/L;萃余液Cs′=3000mg/L重苯流量q=7.5m3/h 废水密度ρs =1T/m3Cc=900mg/L 重苯密度ρc=0.9T/m3液相在分离室停留时间20分钟。
Ⅱ塔身(1)直径单位传质总面积A=F+f|u|=|u1|+|u2|绝对值表示速度永远是正,不管是逆流与顺流。
F——连续相过水断面面积(废水)m2f——分散相过水断面面积(萃取剂)m2u1·Q——连续相设计流速与流量u2 ——分散相设计流速(m/h)q ——分散相设计流速(m3/h )u ——液泛流速废水相与分散相流速之和。
计算步聚当Q≈q,由u=u1+u2 u1=u-u2设u1=au(代入上式中)可得:当a=即为最小塔身直径(此时D最小)这时将给定参数代入上式,即可求出D=0.92(m),取D=0.9(m)(2)塔身高H1萃取段高度H1H1=(n-1)h+500(mm)h——筛板间距,n——筛板块数;500——安装布水器的空间高度,mm根据实验研究h采用200(mm),n 采用前面计算:20+6(保险系数)∴H1=(26-1)×200+500=5500(mm)。
2.塔底和塔顶分离室的计算此处V—萃取流速=5(m/h)(1.4mm/S=5m/h)H2=Vt×=1.67(m)取≈1.5(m)t=20——液相在分离式停留20分H2计算V=1.4(mm/S)=5(m/h)(m) H2=Vt(流量×时间=容积)分离塔容积=废水水量与前面求得H2=1.67相近。
但不如上面精确∴塔总高H=H1+2H2=5.5+2×1.5=8.5(m)。
生物工程设备第5章萃取设备

二、分界面计算
1. 离心分离界面半径
Rs
=
ρ H RH ρH
− ρLRL − ρL
2. RH的取值范围
( ) RL 〈RH 〈
Rf 2 ρH − ρL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2ρL ρH
要重液(产品在重液中) 重液厚度增加 用小内径堤圈
要轻液 轻液厚度增加 用大内径堤圈
萃取和反萃取分界面控制有何不同?
双水相萃取 超临界萃取设备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流程图
分
分
尾
二
高
萃
萃
压
氧
离
离
气
化
压
取
取
缩
碳
器
器
储
储
泵
器
器
机
罐
一
二
罐
静 态 混 合 器
3. 喷射萃取器
二、分离设备
1. 管式离心机 2. 碟片式离心机 3. 螺旋式离心机
分离过程原理与操作
轻-重液的比例 管式离心机通过重液出口的堤圈内径 碟片式离心机通过进料口位置 螺旋式离心机通过重液出口向心泵
三、多级离心萃取机
管 式 离 心 机 用 于 液 液 分 离
第一节 萃取概述
一、萃取过程
二、萃取的优缺点
三、萃取方法
萃取方法:
单级
多级萃取:
错流萃取
液-固萃取设备: 萃取罐
多级 逆流萃取 萃取柱
分段式 连续
第二节 萃取设备
混合罐
混合管
混合设备
混合泵
喷射器
管式离心机
分离设备
碟片式离心机
螺旋式离心机
萃取塔
离心萃取机
萃取化学原理与应用第五章、螯合萃取体系和酸性萃取体系

组成。TG-DSC、IR、MS、(1H,13C) NMR、X-ray etc.
分离的方法:自然挥发法、变更溶剂法、重结晶法
4. 以HPBMP在硝酸溶液中萃取Pd(II)为例,说明萃取机理的确定方法
i) logD-log[Pd2+]:根据slope判断是单核还是多核萃合物; ii) 假设萃合物的组成为:Pd(PMBP)n • pH2O iii) H2O的配位数:利用Karl Fisher滴定的方法进行确认 iV) 假设萃取机理为:
的2倍时,可形成阴离子性螯合物。 如:NTA与Ca2+,可形成Ca(NTA)4-、Ca(NTA)-等。 Ca2+与EDTA,可形成Ca(EDPA)2-
第二节、酸性萃取体系的基本反应
1. 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平衡
酸性萃取剂HA既能溶于有机相,也能溶于水相,它在两相之间有一定的 分配常数λ
HA(a)
HA(O)
wMn+(a) + yHA(a)
MwAy + yH+
Kex = [MwAy](O) [H+]y(a) / [HA]y(O) [Mn+]w(a)
D = [M](O) / [M](a) = w[MwAy(O) / [Mn+](a) = wKe[Mn+]w-1(a) [HA]y(O) / [H+]y(a)
OR
K2的数值随溶剂而不同而不同。 HDEHP:苯,K2=4000;CHCl3,K2=500; 这是由于CHCl3与HDEHP有缔合作用从而减少了HDEHP自身缔合成二聚 体的倾向。羧酸R-COOH在苯、CCl4、煤油等非极性溶剂中也有二聚作用。
重庆大学生物分离工程_第五章 萃取

某些聚合物的溶液与某些无机盐的溶液相混合 时,只要浓度达到一定值,也会形成两相,即 聚合物-盐双水相体系,成相机理尚不清楚,一 种解释为“盐析”作用。
(2) 温度
温度会影响生化物质的稳定性。
影响分配系数K。
(3) 盐析
无机盐类如硫酸铵、氯化钠等一般可降低产 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使其更易于转入有机溶 剂相中,另一方面还能减小有机溶剂在水相 中的溶解度。
(4) 带溶剂
为提高分配系数K,常添加带溶剂。带溶剂是 指能和产物形成复合物,促使产物更易溶于有 机溶剂相中,在一定条件下又要容易分离的物 质。
PEG/盐系统应用得很广泛,主要由于PEG价 格低廉以及该系统选择性。
三步萃取流程示意图
分配在上相中的蛋白质可通过加入适量的盐(有 时也补充适量的PEG),进行第二次双水相萃 取,目的是除去核酸和多糖,它们的亲水性较 强,因而易分配在盐相中,蛋白质就停留在上 相PEG中。
在第三次萃取中,应使蛋白质分配在盐相(如调 节pH),以便和主体PEG分离,色素因其憎水 性而通常分配在上相;盐相中的蛋白质可用超 滤法弃除残余的PEG,主体PEG可循环使用。
再如图中,2.2%的葡聚糖水溶液与等体积的0.72 %甲基纤维素钠的水溶液相混合并静置后,可得 到两个粘稠的液层。
葡聚糖与甲基纤维素钠的双水相体系
上述现象称为聚合物的不相溶性 (incompatibility)。如果多种不相溶的聚合物混 在一起,就可得到多相体系,如硫酸葡聚糖、 葡聚糖、羟丙基葡聚糖和聚乙二醇相混时,可 形成四相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于轻液出口内径:DL = 30 mm 同时应该小于DH = 44.1mm
• 可以选择37.4、39.0、41.1、43.8。
• 校核轻液和重液界面半径 rs
需要校核rs
rs
H rH 2 LrL2 H L
1000
43.2
2
880152
时,分界半径rS仅随重液出口半径rH而变
化。
rH ,rS
此时,界面外移,有利于轻液分离,反之
rH ,rS
界面内移,有利于重液分离。
重液出口半径rH的取值范围
重液出口半径rH的上限(最大值),当rS = rf 轻液混入重液出口.
rsrf rH 2H H rL L 2 L
可 r H 得 r f2 H L r L 2L H
– 液-固萃取:(浸取)(Leaching )。如用丙酮提 取菌丝体中的灰黄霉素。
– 液-液萃取: 溶剂萃取(溶媒萃取) – 双水相萃取
第一节 萃取设备
分段式萃取 混合过程和分离过程在分别在两个独立的设备
中进行;
连续式萃取: 若上述两过程在一个综合性设备中。
液-液萃取设备:
• 分段萃取 • 混合设备 混合罐
dm的液体在半径r处所受到的离心力dF:
dF 2 r dm dm 2r h dr dF 2h2r2dr
在r处圆筒面上所受压强
dp dF 2 rdr 2rh
• 对于轻液,在轻液出口至分界半径范 围内,积分得:
psdp p1
2
rs
L rL rdr
ps p122L(rs2rL2)
对于重液相,在重液出口至分界 半径范围内,积分得:
psdp p2
2
rs
H
rdr
rH
psp222H(rs2rH2)
由于
p1 p2 大气压强 ps p1 ps p2
L(rs2 rL2) H(rs2 rH2)
rs
HrH2 LrL2 H L
r • 分界面半径 s只是与两相密度差及两相出口半径
有关而与两相体积无关。
(2) 界面位置调节与控制
当 两 液 相 的 重 度 差 和 轻 液 出 口 半 径 rL 不 变
乳浊液中重液体积高于清液,则用内圈即靠近轴的那一圈通道.
第二节 连续式萃取设备
• 多级离心萃取机 • 立式连续逆流离心萃取机
多级离心萃取机
• 工作原理: • 分若干级,每级分三段,每一段的下部为混
合区域,中部为分离区域,上部为重液相引 出区域。 • 新鲜萃取剂由第三级加入,待萃取料液则由 第一级加入,萃取轻液在第一级引出,重液 在第三级引出。
答:可通过选择较大堤圈内径,来增加重液出口半 径,rH增加,分界半径rS也增加。可以使转筒内 重液层变薄,轻液层变后,有利于轻液分离。即 有利于有机溶媒相中产品分离。但是要保证堤圈 内径D
D 2 r H 2r f2 H L r L 2L H
• 一管式离心机,轻液出口直径为40mm,溢流环 外径为100mm,若有堤圈五个,其孔径分别为、 41.1、43.8、46.2、50.8、53.1mm,现分离乙酸 丁酯-水溶液,重度分别为878kg/m3, 998kg/m3, 若分离产物在乙酸乙酯中,问选用哪个堤圈为好?
混合管 混合泵 喷射器 分离设备 管式/碟片式离心机 连续萃取 萃取塔 离心萃取机
一、 分段式萃取设备
•
1、 混合设备
• 1)混合罐
混合罐
螺旋桨搅拌器:d/D = 1/3~1/6 转速:400~1000 〔 r/min 〕
涡轮式搅拌器:d/D = 1/3.5~1/3 转速:300~600r/min 罐内液体停留时间:τ= 2〔min〕
3) 料液需在较高的压力下进入混合器。
(4) 泵混合
• 直接利用离心泵在循环运输的过 程中进行混合。
2 分离设备
• 1、管式离心机 • 2 、碟片式离心分离机
碟片进料位置
Rf
R12 R22 1
Rf : 进料孔半径, mm R1, R2分别为碟片的内径和外径, mm.
: 轻液与重液的体积比.
如果要重液,希望重液厚度增 加,分界面内移,重液出口半径 要小,即用较小内径堤圈。
如果要轻液希望轻液厚度增加, 用大内径堤圈.
例题1 ***
一管式离心机,转筒内径105 mm,轻 液出口直径为30 mm,溢流环外径为 98 mm,转筒转速15000 r / min,若有堤圈 五个,其孔径分别为37.4、39.0、41.1、 43.8、46.2 mm,现分离乙酸丁酯-水溶 液,密度分别为 880 kg/m3, 1000 kg/m3,若分离产物在乙酸乙酯中,问选 用哪个堤圈为好?
料液加入量 溶媒加入量
未萃取率φ :
1 E1
(5) 理论收得率 :
EK 1
1E Km
二、混合罐的计算 :
(1)物料衡算
装料体积 V(m3) 料液加入流量VF(m3/h) 萃取溶剂加入流量VS(m3/h) 料液中溶质的浓度ρ 0(kg/m3) 萃取相中溶质的浓度ρ1(kg/m3)
萃余相中溶质的浓度ρ2 (kg/m3)
一、萃取操作基本概念
• 分配系数K: 萃取液中的溶质浓度c1
K 萃余液中的溶质浓度c2
• 萃取因素E:
E
溶质在萃取液中的重量 溶质在萃余液中的重量
VS c1 VF c2
(3) 未萃取率φ :
溶质在萃余液中的重量 VF c2
溶质的总重量 VSc1 VF c2
(4) 浓缩倍数m:
m VF Vs
• 根据题意:轻液出口半径rL=15 mm; 溢流环半径rf=49 mm
重液出口半径rH 必需满足:
rL rH
rf 2 H L rL 2 L H
当rH=
rf 2 H L H
rL 2 L 时
rH=
492 1000 880 152 880
1000
=22.05mm
最大半径:rH = 22.05 mm, 最大内径:DH = 2 rH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重液相(料液)由底部轴周围的套管进入转鼓 后,沿螺旋形通道由内向外顺次流经各筒,最 后由外筒经溢流环到向心泵室被排出。轻液 (萃取剂)则由底部的中心管进入转鼓,流入 第十圆筒,从下端进入螺旋形通道,由外向内 顺次流过各筒,最后从第一筒经出口排出。
第三节 液-液萃取设备计算
一、萃取操作基本概念 二、萃取混合罐的计算 三、离心分离机及离心萃取机两相分界面计算
重液出口半径rH的下限(最小值)
r H r L 此时重 。 液
r H r L r sr H 2H H r L L 2L
重液出口半径rH调节范围:
r L r H r f2 H L r L 2L H
• 管式离心机通过重液出口的堤圈 内径调节轻-重液的比例。
堤圈 是一组外径相同的有孔的 金属薄板,放在重液出口处,由 于不同号码的堤圈开孔直径不同。 必须选择适当的堤圈才能使两相 分离清楚。
多 级 离 心 萃 取 机
Luwesta三级离心萃取机操作参数
转鼓的转速为 4500 r/min, 料液最大处理量为 7 m3/h,料液 的进口压力为 5×105 Pa,萃取剂 进口压力3×105 Pa。
立 式 连 续 逆 流 离 心 萃 取 机
结构特点
• 由11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组成的转鼓, 每个圆筒上均在一端开孔,作为料液和萃 取剂流动的通道,由于相邻筒之间开孔位 置上下错开,使液体上下曲折流动。
2
1000 880
47.3mm
若用半径为43.2mm的提圈,
与rf 49接近,轻液容易混入重液出口,不可。
• 结论:可以选择37.4,39.0, 41.1 三种, 为了有利于轻液分离,可选用提圈孔径稍大 些的41.1mm最好。
第七章 萃取设备复习要点
1、使用管式离心机进行液-液分离操作如果要求的产 品在有机溶媒相,则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需要校核rs
rs
HrH2 LrL2 H L
99850.82 878202
2
998878
49.3mm
若用孔径5为0.8mm的提圈,
与rf 50接近,轻液容易混入 液重 出口,不可。 最好选择46.2mm提圈最佳。
RH
L RL H
RH的上限 : RH RL RS
操作过程
:
RL RH
L RL H
管式离心机分界面求取
• 轻液出口半径rL • 重液出口半径rH • 分界半径rS • 溢流环半径rf(外径) 筒顶有固定的轻液溢液环、 可置换的重液堤圈和 轻、重液出口。
• 假定在半径r处有一薄层圆筒形液体,其质量为
• 根据题意:轻液出口半径rL=20mm; 溢流环半径rf=50mm
重液出口半 rH必 径需满:足
rLrH
rf 2H LrL2L H
当rH=
rf
2H
LrL2L时 H
rH=
502998 878 202 87825.5mm
998
• 则提圈内径范围:大 于40mm,小于51mm
• 可以选择41.1、43.8、 46.2、50.8、 但是
rL,rH分别为轻液和重度 液, 的 kg密 /m3. 轻液和重液出口气 均相 与通 大,压强相
p1 p2 大气压强
L(RL RS)HRS HRH
Rs
HRH H
LRL L
• 当RL不变,两相密度不变时, RS 与重液出口高度(RH)有关。
• RH调节范围:
RH的下限,当RS 0时
H RH L RL
(2) 混合管
管内液体: W=1.0~1.5(m/s) Re≥(5~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