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停车需求分析方法研究1 引言停车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驾车者在各种停放设施中停放车辆的要求,分为社会停车需求和基本停车.基本停车需求,由车辆保有量引起的停车需求,即夜间停车需求,主要是为居民或单位车辆夜间停放服务;社会停车需求,由车辆使用引起的停车需求,是日间停车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出行所形成的。
停车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而增加。
“停车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停车资源空间有限停车供给能力相对道路交通需求日益不足。
随意停车、违章停车日益严重,对正常交通流造成极大的干扰。
如果不能合理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城市停车问题如美国、日本等,对停车问题高度重视对此进行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以减少交通拥挤。
可是在此过程中停车需求预测又显得很重要!停车难交通拥堵停车需求预测是进行合理的停车规划、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首要步骤。
因此对合理有效并且实用性强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停车需求模型结构不一,文章以模型为基础,考虑与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对停车需求预测过程中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和修正,以使其在实践中能够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2 主要停车预测方法分类2。
1 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根据停车调查数据汇总可得到各交通小区的日停车数,再根据停放车辆车型比例换算为标准车。
利用综合交通规划中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预测所提供的现状和近、远期规划年的就业岗位数,抽取一定的样本来建立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P ij=∑a i L ij (i=1,…,m;j=1,…,n)其中, P ij为预测年第j交通小区的基本日停车需求,标准车次/d;a i为第i类用地的静态交通发生率,标准车次/100工作岗位·d;L ij为预测年第j交通小区第i类用地的就业岗位人数;n为小区数;m为用地分类数。
探究停车需求预测及规划管理

探究停车需求预测及规划管理作者:朱一波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15期摘要:近些年城市的道路交通发展迅速,这与国家的良好经济形势是分不开的,城市公共车辆的急剧增加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并且私家车人均拥有量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对城市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是在出行过程中方便了,停车却成了难题。
因此,只有政府根据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需求,完善好停车规划,才能使城市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城市交通更加顺畅。
本文主要从财务管理的多个角度分析了城市停车需求与规划的内容。
关键词:停车需求预测规划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只有保证道路交通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才能使经济发展畅通前进。
相对于道路建设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停车困难的问题,因为道路建设与停车位的建设并不同步,停车位的建设相对而言要落后一些,只有停车位的建设跟上道路建设的步伐,才能使经济更好的稳步上升。
对于城市的停车规划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找到最合适的方法统计其需求量,最终达到供需平衡的目的。
当然,在预测停车位的需求时,重点要把握城市所处的区域性和其经济发展程度,还有住宅区、办公区所占城市整体用地面积的比率等问题。
要想从财务管理上更好的完善停车问题的投资建设,就必须优化财务管理机制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
一、多方向、多角度分析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现实意义和方法(一)解决好泊位需求的重要内容私家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仅要做好交通线路的规划,还不得不快速建设停车位,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合理的停车位数量能有效降低乱停车的现象,还能从另一个方面达到创收的目的。
要做好财务管理在泊车供给方面的措施,首先要考虑的是初期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只有所搜集的信息合理有效,才能保证在日后建设停车位的具体投资方面不出现较大过错和方向性误差。
解决好泊车需求就是解决好经济建设,在方便了群众的同时也方便了政府的管理。
因此,做好财务管理在停车需求方面的内容时,一定要把握好基础性内容和实际现场信息的调查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分配、优化配置。
探究停车需求预测及规划管理

普及 使得停车位需求不 断增加 , 地上划 分停车位 已经不 能满足住户 的 需求 , 只有增加地下停 车位才能跟上需求 量的变动 。究竟该 如何设计 停车位 , 需要具体 问题 具体分析 。需求 量是财务管理要 重点考虑的 内 容, 因为只有知道 了需 求才能更好地划 分资金 , 满 足建设需 要。所 以, 需要在进行财务管理时 , 提前研究设计资料 , 做到资金 的有效分配 。办 公 区和住宅 区所考虑的 内容大致相同 , 而休 闲娱乐 区, 尤其是风景 区停 车位 的供给需 求要更 加细致 的分析讨论 。风 景区分 为旅游 旺季和淡 季, 若是在城市 中心的人文风景区 , 最重要的是考虑大 中型客车的泊车 需求 , 但是 也不能忽视私家 车。而 自然风 景区则要结合 当地 的地质和 水文条件合 理规划 。同时财务也要跟上需求 量的变动 , 不像 分析城市 住宅和 _ 【 = = 作 区的停车位 , 风景 区更要考虑到车位 大小用地 面积 。因为 旦规划好 , 后 期的改动是非 常闲难的 , 因此 , 财务管理在此项 资金运 用上要花费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研 究旅游高峰期 的最大需求 , 争 取做到 次性到位。 二、 从财务 角度出发浅析具体的规划方向 ( 一) 做好 前期停 车位建设 的成本预 算 做好前期停 车位建设成本预算 的前提 , 第 一点要从总体设计规 划 和收集的资料 中了解停车位 的总体 建设面积 , 还要 注重其 中配套设施 建筑面积 的划分 。在财务 管理 中计 算 出建 筑面积 所 土地 的整体 资 金, 做出相应的预算准备。第 二点 , 在总的预算 基础) : - J  ̄ l J 分出兴建停 车 位 的所需 资金 , 并 分析其所 占比例 。第 点 , 做好停车位所对应 的管理 设备采 购, 并对此项 资金再进行相应 的细化 。第 四点 , 计算招商 引资和 相应 宣传所需 的费 用预算 。第五点 , 计算建设停 车位 所需的公共道路 建设 资金。第六点 , 计算 申请相应 的证 书 、 办理各种证件所 需的费用 。 第七点 , 也就是最后一点 , 要计算不可预见 费用 。这些东西都是财务管 理在停车费用预算上不可缺 少的方 面。前期停车位建设 的成本预算对 最终 的成本核算起到 了重要 的参考价值 , 只有成本预算无过大偏差 , 才 能使资金最终得到合理利用。
建筑配建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静态交通需求 ,因此 ,配建停车需求与未来的土地利用
[】 G 7 8 —2 0 ,道路 交通 标志 与标 线 【] 4 B56 . o9 2 s. 【】 张 秀媛 . 5 城市 停车 规划 与管理 [ . 京 :中国建筑 工业 出 收稿 日期 :2 1_ 9 2 M] 北 O 1 0— 7 版 社 ,20 . 06 作者 简 介 :戴 维 (95 ) 男,河 南信 阳人 ,硕 士 ,任 职 于 河 18 一 ,
Ab t a t s r c :Th a e r s n s a r s a c f t e fx d p r i g d ma d p e i tn n Ch n h th s h r t f r a g l o e e p p r p e e t e e r h o h e a k n e n r d c i g i i a t a a e e o o e l r e y g n i
u n t e tae yo x dp k n e n a e n s m emie o d t n o ait fc n tans a d o e smeh d n oi d i srtg ff e a ig d ma db sd o o x d c n i o sf rav rey o o srit, c n i r i n f r to s
DAI e YANG Xiy W i, .u
(. n nL a ol g wa a a e n e trZ e g h u4 0 0 , hn ; 1He a onT lHih yM n g me t ne, h n z o 5 0 8 C ia C
第三章停车需求预测停车场设计理论

——交通出行的交通阻抗
——停车政策所引发的交通阻抗
——非法停车的风险系数
——不同交通方式间的转 换系数
——研究区域内非法停车 的数量
——研究区域内总停车 数
对于弹性出行: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能力的变化 会导致总的交通出行数量、出行的时间分布、空 间分布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交通出行的分析中不 仅要考虑出行在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而且需要 考虑交通产生和交通出行分布的变化。
▪ 微观停车需求是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停车场为对象。 ▪ 宏观停车需求预测用于预测更广大区域的停车需求。
宏观需求预测
▪ 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区域未来停车需求的总量, 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规划经验和实际需求,确定路 内停车场、路外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的规模。
▪ 根据国内外规划经验: 配建停车场的比例70%-80% 路外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场的比例一般在20%-30%
(3)规划区内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人口状况是城市规模大小的直接体现,总人口变化— 消费量和使用交通工具的机会变化—停车需求变化
▪ 美国联邦公路局对美国67个城市所作的调查研究表明:
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其停车需求量是50万~100万人口 城市的1.8倍,是25万~50万人口城市的2.2倍,是10万 ~20万人口城市的5.8倍。
▪
弹性出行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非弹性出行
对于非弹性出行:停车政策的变化只能使这些出行所依赖 的交通方式间的相对竞争能力和特征发生变化,而对出行 时间和出行分布改变很小,在需求分析中只需要根据不同 方式的竞争重新进行交通方式的划分。
交通方式划分采用Logit模型
▪ 在不同交通方式的阻抗中加入由于停车政策而增加的 阻抗
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停车需求及规模预测

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停车需求及规模预测作者:李炼恒曹广斌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11期摘要:对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规模的进行预测,需首先确定该停车场的停车吸引量。
分析该拟建停车场自身及周边用地类型,可知其停车吸引量分别由该拟建停车场商业区停车生成量、路边停车转移量及地铁停车换乘量组成。
通过计算其个部分组成,即可确定停车场规模。
关键词:停车需求预测吸引量停车场规模引言对于拟建的社会公共停车场的需求预测,不同于城市区域性停车需求预测,直接应用目前已存在的各种成熟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
同样,不同于配件停车场的需求预测,可以运用建筑物的停车配建指标来判断其合理性。
对于单个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规模确定,首先应确定其停车需求量。
而其停车需求量并不是单一的由其停车生成量决定,还应考虑周边用地类型的影响,从而确定其总的停车吸引量。
以下以某拟建社会公共停车场的为例,介绍其规模预测方法。
1、停车需求生产率确定2、停车周转率确定3、停车需求量确定依据调查数据计算出各种用地类型的停车生成率,结合规划年各用地类型的规划面积,计算出各种用地类型的停车需求量,再依据式(2)求得规划年第i小区内的停车需求量,最后根据式(3)求出某区域内总的停车需求量。
4、停车场规模确定(1)拟建公共停车场商业区停车生成量。
由以上计算可知,该拟建公共停车场商业区停车生成量为P1=132辆。
(2)现有路边停车转移量。
以拟建停车场为中心,向外辐射200米范围内主要涉及到两条支路上的路边停车量。
根据拟建停车项目的相关政策要求,假设将200米范围内停车转移至拟建停车场,则总的转移量P2=135辆。
(3)地铁停车换乘。
拟建停车场距离某地铁站约为300米,而该地铁站未来年内预测日均客流量约为1.4万人次,根据驾驶员能忍受的停车步行距离[3]比例及地铁衔接换乘方式比例可求得该停车场由地铁停车换乘所产生的停车量。
且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不仅包含每辆车所需停车位面积,还包括配套设施所占建筑面积,地下停车库车位配套设施部分所占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5%~20%。
城市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维普资讯
城 市 停 车 需 求 预 测 方 法研 究
张 慧 芳 等
0 前 言
随着 小 汽 车 越 来 越 多 的进 入 家 庭 , 市 静 态 交 通 城 问题 将 面 临 前 所 未 有 的挑 战 和 考 验 。 多 城 市 静 态 交 许
求 。其 基 本 公 式 为 :
在 差 距 。因 此 ,应 该 合 理 地 确 定 各 个 区 域 静 态 交 通 需
求 。通 过 交 通 需 求控 制 和 增 加 静 态 交 通 泊 位 供 应 量 ,
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
Y= R , E口×
() 1
权 衡 供 应 与 需 求之 间 的关 系 , 系 统 的 角 度 来 解 决 城 从
通 供 应 形 势 已经 十 分 严 峻 , 根 源 在 于 土 地 过 度 利 用 其 带 来 的 静 态 交 通 需 求 与 相 对 紧 张 的 泊 位 供 应 之 间 存
Rae ) 是 指 单 位 土 地 利 用 指 标 所 需 的 停 车 需 求 数 。 ts ,
该 模 型 的 基 本 原 理 是 将 区 域 内 各 种 不 同 土 地 利 用 性 质 的地 块 都 看 作 是 停 车 吸 引源 , 据 用 地 性 质 建 立 单 根 位 建 筑 面 积 的 停 车 需 求 的 比 率 , 该 比 率 计 算 停 车 需 用
维普资讯
交通运输工程 与信息学报
第 5卷
第 3期
20 0 7年 9月
Jun l f rn p r t nE gn eiga dIfr t n No3V 1 et 0 7 o ra T a sot i n ier nomai o ao n n o . o . S p. 0 5 2
停车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停车需求分析方法研究1引言停车需求是指出于各种目的驾车者在各种停放设施中停放车辆的要求,分为社会停车需求和基本停车。
基本停车需求,由车辆保有量引起的停车需求,即夜间停车需求,主要是为居民或单位车辆夜间停放服务;社会停车需求,由车辆使用引起的停车需求,是日间停车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出行所形成的。
停车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而增加。
“停车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停车资源空间有限停车供给能力相对道路交通需求日益不足。
随意停车、违章停车日益严重,对正常交通流造成极大的干扰。
如果不能合理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深入研究城市停车问题如美国、日本等,对停车问题高度重视对此进行专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以减少交通拥挤。
可是在此过程中停车需求预测又显得很重要!停车难交通拥堵停车需求预测是进行合理的停车规划、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首要步骤。
因此对合理有效并且实用性强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停车需求模型结构不一,文章以模型为基础,考虑与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对停车需求预测过程中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和修正,以使其在实践中能够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2主要停车预测方法分类2.1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根据停车调查数据汇总可得到各交通小区的日停车数,再根据停放车辆车型比例换算为标准车。
利用综合交通规划中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预测所提供的现状和近、远期规划年的就业岗[ ∑ ( ) ] 位数,抽取一定的样本来建立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P j = ∑a L j (i = 1,…,m;j = 1,…,n)其中, P j 为预测年第j 交通小区的基本日停车需求,标准车次/d ;a 为第i 类用地的静态交通发生 率,标准车次/100工作岗位·d;L j 为预测年第j 交通小区第i 类用地的就业岗位人数;n 为小区数;m 为用地分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货商场、超市
观光饭店 精品商场 金融银行 办公大楼
1.46
0.51 1.04 11.80 0.62
大型餐馆
2.56
停车需求预测
(2)机动车保有量及出行水平
▪ 城市机动车数量是产生车辆出行和停车需求的必要条 件。 ▪ 静态:车辆增长直接导致停车需求的增加(停车泊位 和出行中的停车需求),统计表明每增加一辆注册汽 车,将增加1.2-1.5个停车泊位需求。 ▪ 动态角度:出车辆拥有停车泊位,出行过程中也有停 车需求。平均日出行次数越高,区域内平均机动车流 量越大。 ▪ 不仅影响停车设施的总需求量,而且影响停车设施的 高峰小时需求量。
停车场设计
第三章 停车需求预测
由NordriDesign提供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预测是城市停车设施系统规划的重要内 容,也是制定停车场设施建设方案及停车管理制 度的重要基础。 进行停车需求预测需要对停车系统的现状进行全 面分析研究,掌握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运用科 学的方法正确预测停车需求的发展趋势。
停车需求预测
Pj f ( Lij ) i Lij
i
式中:
——第j分区基本日停车需求量(标准车次或泊位) ——第j小区i类土地利用指标(土地使用指标)
——第i类用地的停车生成率指标,标准车次/(土 地使用单位指标· 日)
停车需求预测
上海自1988年以来,由同济大学(城建学院)开展了 以CBD区为重点的综合停车发生率的模型研究。 上海市中心停车发生率取值
机动车平均停车
机动车高峰停车需求量
机动车OD预测法流程图
停车需求预测
▪ 本方法需要的调查和资料
– – – – 现状各用地停放特征调查 现状小汽车出行调查 未来小汽车发展预测数据 未来OD资料
停车需求预测
④ 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
基本思想是任何地区的停车需求必然是到达该地区 行驶车辆被吸引的结果,停车需求泊位数为到达该地 区流量的某一百分比。 对数回归模型(一元和多元)
停车需求预测
修正后的研究区域泊位需求量为:
P
式中: 求量
泊位 j
Pj
高峰小时周转率的计算:
▪ ≥1,则周转率=总停放车 次数/车位总数 ▪ ≤1,周转率=60/泊位 平均停车时间
j
——第j区预测年实际泊位需求量 ——第j区预测年高峰小时停车需
——第j区泊位周转率,单个泊位 高峰小时平均周转率 ——年第30位停车需求量与年日 平均停车需求量的比值,通常取1.4-1.6
式中: ——选择i种交通方式的概率
——不同交通方式出行的计算阻抗
——交通出行的交通阻抗 ——停车政策所引发的交通阻抗 ——非法停车的风险系数
——不同交通方式间的转 换系数 ——研究区域内非法停车 的数量 ——研究区域内总停车 数
停车需求预测
对于弹性出行: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能力的变化 会导致总的交通出行数量、出行的时间分布、空 间分布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交通出行的分析中不 仅要考虑出行在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而且需要 考虑交通产生和交通出行分布的变化。
停车难和拥堵
停车需求预测
▪ 停车难是造成各个城市城区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 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要解决动态交通问题,首 先要解决静态交通问题,也就是停车问题。因为除了 出租车,一辆车80%左右的时间是静态的。 ▪ 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大力发展立体停车库,通 过静态交通建设,很好地杜绝了交通拥堵问题。
▪
log Pi A B logVi
式中: ——预测年第i区机动车实际日停车需求量,单 位:标准停车车位 ——预测年第i区的交通吸引量,标准车次 A、B ——回归系数
停车需求预测
▪ 注意:应将规划年区域交通吸引量分车型换算成标准 车作为模型的自变量; 出租车和公交车不占用公共停车位,需对这些因 素进行折减。
停车需求预测
宏观需求预测
▪ 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区域未来停车需求的总量, 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规划经验和实际需求,确定路 内停车场、路外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的规模。 ▪ 根据国内外规划经验: 配建停车场的比例70%-80% 路外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场的比例一般在20%-30%
2、停车需求的特性 (1)派生性
停车需求预测
如何在预测以上两类需求的基础上,协调泊位供 给数量,使得未来的停车泊位既能够充分满足基 本停车需求和社会停车需求,又可以使部分泊位 兼有为两种需求提供服务的功能,提高泊位的利 用效率,是停车需求预测的主要问题。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预测可分为宏观停车需求预测和微观停 车需求预测。
▪ 微观停车需求是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停车场为对象。 ▪ 宏观停车需求预测用于预测更广大区域的停车需求。
停车需求预测
对于非弹性出行:停车政策的变化只能使这些出行所依赖 的交通方式间的相对竞争能力和特征发生变化,而对出行 时间和出行分布改变很小,在需求分析中只要根据不同 方式的竞争重新进行交通方式的划分。
交通方式划分采用Logit模型
▪ 在不同交通方式的阻抗中加入由于停车政策而增加的 阻抗 ▪ 同时用非法停车的风险系数来表示停车政策的实施力 度
停车需求预测
▪ 停车需求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伴随着交通出行而产 生,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2)二重性
▪ 停车者在使用停车设施的时间、地点和停车设施类型 上随机的; ▪ 需求的产生、时空分布、停车选择行为都有可控性。
3、停车需求影响因素
(1)规划区内土地利用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停车需求预测
▪ 不同性质、功能和开发强度的土地,表现出的停车需求也有 很大差异。
停车需求预测
② 相关分析方法
不同类型用地的停车生成率往往是土地利用、人口、 交通量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关分析方法则考虑 了多种影响因素。
停车需求预测
▪ 数学模型如下
Pdi K 0 K1 ( EPdi ) K 2 ( POdi ) K 3 ( FAdi ) K 4 ( DVdi ) K 5 ( RSdi ) K 6 ( ADdi )...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分析技术方法主要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手 段,通过对停车调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停车特性 参数,建立停车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停车设施的 数量和分布,为停车设施规划提供依据。
1、需求定义及分类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是指各种出行目的的驾驶员在 各种停放设施中停放车辆的要求。 (1)基本停车需求
停车需求预测
840m 930m 目 的 地 550m 自行车 设 施 步行 1280m
小汽车 公共汽车 3050m 7780m 步行平均 自行车平均 公共汽车平均 小汽车平均 5000 6000 7000
11450m
580m 1580m 2590m 3070m 8000
0
500 1500 2500 3500
(3)需求管理模式
美国
停车需求预测
▪ 八十年代之前是不断扩大高速公路和停车场建设规模, 导致小汽车泛滥,之后才认识到无节制地建设道路与 停车设施无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 由车辆保有量引起的停车需求,即夜间停车需 求,主要指居民或单位车辆。这类需求可从各 区域注册车辆数估计出来。 ▪ 一般不涉及复杂的技术方法。
停车需求预测
(2)社会停车需求
▪ 由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种出行所形成的静 态交通需求,也称日间交通需求。 ▪ 由于出行活动目的、地点和时间等均不易掌握, 这类需求分析就显得十分复杂。
停车需求预测
▪ 模型可表示为:
Pi ( Ai Bi Ci Di Ei )
式中: ——i小区全日停车需求量 、 ——i小区全日大客车、小客车、出租车、大货 车、小货车吸引量 ——机动车平均停车率(0.8-0.9)
停车需求预测
城市交通规划或其他交通研究预测 的OD资料
各类机动车吸引量
车站警示牌
停车需求预测
3、停车需求预测方法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分析主要是采用定量分析的手段,通过 对停车调查数据的分析,计算停车特性的参数, 建立停车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停车设施的数量和 分布,为停车设施规划提供依据。 计算方法中的模型是在综合分析未来不同规划目 标下的发展政策和基础数据后建立起来的。
——第d年i区高峰时间停车需求量(车位) ——第d年i区就业岗位数 ——第d年i区人口数 ——第d年i区房屋地板面积 ——第d年i区单位(企业)数 ——第d年i区零售服务业数 ——第d年i区小汽车拥有数 Ki(i=0,1,2,…)——回归系数 式中:
停车需求预测
③ 机动车OD预测法
其基本思路是停车需求与地区出行吸引量有直接关 系。有地区出行吸引量(人次/日),根据出行方式的 比例,可换算成实际到达的车辆数,再根据高峰小时 系数和机动车平均停车率,可得到高峰小时机动车停 车需求量。 关键是确定交通方式的分担比例和车辆的乘载量。
停车需求预测
停车需求预测
(4)交通政策 A、改变交通模式的竞争能力
▪ 公交优先
B、减少出行需求
▪ 单双号通行 ▪ 中心区收取高额停车费 C、对交通设施的使用权进行限制 ▪ 停车设施的使用权
▪ 宽松型政策 ▪ 抑制性政策
公交优先
停车需求预测
▪ 珠海去年的公交出行率只有12.2% ,规划在2020年达 到30% ,发达国家城市70%至80%的比例
停车需求预测
传统的四阶段模式需要综合土地、人口、职工岗 位和交通OD分布等诸多因素对综合性功能区停车 需求的交互影响,使用时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分 别确定停车发生率和吸引率,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精度也未必可靠。 而停车发生率模型则不必分门别类的详细调查和 统计回归,只需按小区调查现状基本日停放车辆 数和各类用地的工作岗位数,大大减少了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