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怎么办

合集下载

夏黎明治疗放疗后放射性肠炎临床经验

夏黎明治疗放疗后放射性肠炎临床经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98期263投稿邮箱:sjzxyx88@·药物与临床·夏黎明治疗放疗后放射性肠炎临床经验许泽亚1,夏黎明2*(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摘要:放射性肠炎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夏黎明认为放射性肠炎的治疗不仅要辨清疾病的的不同阶段,依证用药,也要结合患者的体质,视病情之缓急,虚实之偏重,灵活组方,以期扶正不滞邪,祛邪不伤正。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辨证分型;名医经验;夏黎明中图分类号:R516.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8.142本文引用格式:许泽亚,夏黎明. 夏黎明治疗放疗后放射性肠炎临床经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98): 263-264.0 引言放疗是临床上治疗盆腔恶性肿瘤较为常用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并降低远期复发率,其治疗作用效果明确。

但是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结直肠,引发放射性肠炎,甚至形成瘘管、溃疡、肠道狭窄,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产生严重影响。

西医治疗多以止泻、补液、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治疗为主,缺乏理想的药物及治疗方法[1-2]。

吾师夏黎明教授为安徽中医药大学肿瘤学教研室主任,江淮名医,从事临床30余载,擅长运用中药治疗放射性肠炎,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临床收益颇丰。

现将其初步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盆腔恶性肿瘤,如卵巢癌、宫颈癌、大肠癌等均属于癥瘕积聚之病,如《医宗必读》云“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 而后邪气踞之”。

古代医家认为积聚癌肿的产生与气血阴阳、痰湿毒瘀等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中记载:“积聚者脏腑之病也,……虚劳之人,阴阳两伤,血气凝涩,不能宣通经络,故积聚于内也。

”夏师认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衰退,为癌肿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而癌症的迅速发展,进一步耗伤了正气,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又会产生了一些病理性因素,如痰结、毒聚、气阻、血瘀等,与正虚同时并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故使癌症不易治愈。

放疗病人放射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放疗病人放射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放疗病人放射反应的观察与处理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的辐射来治疗肿瘤疾病的一种治疗方式。

放射治疗也是现目前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最为重要的一种手段之一。

但是在射线杀死癌细胞的同事也会损伤到正常的细胞。

所以虽然放射治疗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不同部位的放疗反应。

一般情况下最为常见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包括:肺癌、肝癌、鼻咽癌、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骨癌等。

1、在放疗治疗中最常见的反应1.1全身反应:部分患者会在放疗过程中或是放疗结束后出现全身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同时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数量也会下降,因此患者必须进行定时测量血常规指数、血小板等(最好每两周就检查一次),大面积进行放疗的患者,白细胞降低数更明显因此检查更显得重要。

如果患者体内白细胞数量将至2×109/L时要停止放疗治疗;如白细胞降低至1×109/L时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隔离保护。

患者休息的病室要进行紫外线消毒。

患者要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要加强患者的营养供应,避免体力消耗,症状较轻的患者不必要停止放疗,严重的要采取措施、给予补液等。

1.2放射的局部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在放疗过程中引起皮肤的反应,使皮肤呈现萎缩、变薄、软组织纤维化、血管扩张引起皮炎等。

皮肤的症状表现在临床上可分为干性皮炎、溃疡性皮炎以及湿性皮炎。

干性皮炎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脱皮、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变薄等,一般属正常反应可不做处理;湿性皮炎的症状为:皮肤出现水泡、水肿,水泡、水肿容易破坏后糜烂,因此要保证皮肤表面的清洁干燥。

湿性皮肤炎可以用暴露疗法,为避免感染引起并发症可以使用抗生素油膏、冰片蛋黄、或是使用龙胆汁进行外部擦拭;溃疡性皮炎较为严重,一般也很少出现,主要是放疗使皮肤的真皮层受损,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皮肤移植处理。

2、放疗治疗中引起的内脏反应2.1放射性肺炎:一旦在放射治疗中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需要马上停止放疗,同时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以及激素联合应用处理。

宫颈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肠炎的护理

宫颈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肠炎的护理

护理 , 观察治疗 、 护理效果。[ 结果] 治愈 2 6例 , 好转 1 7例 , 无 效 3例 。 [ 结 论] 有 效 的 护 理 能提 高病 人 的 治 疗 依 从 性 , 使 放 射 治 疗 顺
利 完成 , 提 高病 人 的 治愈 率 。 关键词 : 宫颈癌 ; 放射 性肠 炎; 放射 治疗; 护 理
观能动性 , 树 立 其 战 胜 疾 病 的 信 心 。病 房 备 有 健 康 教 育 手 册 , 方
便 病 人 阅读 。 2 . 1 . 2 身 体 准 备 一 般情 况 较 差 者 尽 快 调 整 , 如 纠正贫血 、 脱 水、 电 解 质 紊 乱 等 。如 有 感 染 , 先控 制感 染 后 再 治疗 。 2 . 1 . 3 各项检 查的准备 指导病人完成各项检查 , 告 知 各 项 检
总量 D T 4 6 G y ~5 0 Gy , 后装治疗予 A点 D T 4 2 G y , 其中4 1 例
效 性 和顺 利康 复 。 因此 , 对 放 射 性 直 肠 炎 的病 人 指 导进 食 高 蛋
白、 高热量 、 高维 生 素 、 低 纤维 素 、 低脂 肪 、 易 消化 饮食 , 少 量 多
的护理效果 , 现报告如 下。 l 临 床 资 料
发生放射性直肠炎时 , 由 于 大便 次 数 多且 伴 有疼 痛 , 使 病 人 烦 躁 不安 、 心情抑郁 , 对 治 疗 失 去 信 心 。此 时 , 护 理 人 员 应 向 病 人 解 释是放射治疗 的不 良反应 , 关心、 安 慰病人 , 告 知 病 人 及 家 属 相 关 的 治 疗 和 目的 , 劝 之 积 极 配 合 治疗 。 与病 人 建 立 良好 的关 系 , 加强护患沟通 , 增 强 病 人 的信 任 感 , 有 针 对 性 做 好 健 康 指 导 。根 据不同心理需求 给予相 应 的指导 , 可通过 介绍 成功 病例 、 小 讲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行中药保留灌肠60例临床护理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行中药保留灌肠60例临床护理
学报 , 2 0 1 0 , 1 7 ( 5 B ) : 4 9—5 0 .
气、 注射 、 推药后 即拔针 、 按压; 其 注射原 则 及技 巧是 : 注 射前
排尽 空气 , 注射时做到“ 二快 一慢加匀速”, 即进针 、 拔针 快 , 推 药速 度缓 慢并 均匀 。传 统方 法抽 药液 后消 毒 , 增加 药 液暴 露 及 在针头处停 留时问 , 易致针 头堵塞 J 。改 进后注射流 程是 : 安置患者卧位 、 选择 部位 、 消毒 、 抽 吸药 液 、 注射 、 推药 完毕 留 针 5~1 0 S 后拔 出针头 、 按压 ; 注射原则及技 巧是 : 注射前 不再
肉紧张 , 身体僵直 , 从 而造 成推药 困难 , 一 次注射成 功率低 ; 如
患者有较好心理承受能力 , 体位 自然 , 肌 肉放松 , 则药液可顺 利 进入肌 肉组织 , 提高一次注射成功 率。护 士在操作过程 中应用 舒适护理 , 让患者感 到被重 视 , 提高其 治疗依从 性。在注 射过 程 中与患者交谈 , 解除其思想顾虑 , 转移 、 分散其注意力 , 做好心 理护理 , 使患者感受到关爱 , 消除紧张 、 焦虑情绪 , 能提高一次注
[ 4] 罗丽娟, 周 晓燕 , 张颖 , 等. 黄体 酮 不 同注射 方法 在 I V F

E T黄体支持期局部 不 良反应比较[ J ] . 护理 实践 与研
排气 , 留少量空气 ; 注射 时间控制在 1 m i n左右 ; 注射 时“ 一 深
三 快 二 均 匀 ”, 一深是指进针深达肌 肉层 , 三快指抽 药进针 、 注 射、 拔 针快 , 二均 匀指药 液充 分混 匀 , 推 药 时 用 力 均 匀 。 通 过
射成功率 。注射过程 中, 操作者除严格 遵守无菌技术 操作原则 及做好心理护理外 , 还要具备 良好 心理素质 , 做 到稳 、 轻、 快, 争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是指在接受盆腔、骶骨和直肠放疗后出现的直肠黏膜急性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便血、排便困难等。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直肠黏膜受到辐射的损伤,导致黏膜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这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是近年来新型的治疗方法。

其主要成分包括胶体、抗菌素、氢氧化铝、甘露醇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促进伤口愈合、止痛、抗菌等作用,适合用于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引起的直肠黏膜损伤。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通过经直肠直接输送药物到患处,局部缓解直肠炎症状,促进黏膜愈合,达到缓解疼痛、止泻、恢复肠道功能的目的。

临床研究发现,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效果十分显著。

一方面,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直肠黏膜受到损伤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剧痛、灼烧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的应用则可以迅速缓解这些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还可以加速直肠黏膜的愈合过程。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中含有的抗炎、抗菌成分能够抑制炎症的发展,促进伤口愈合,从而加速患者症状的消退,恢复肠道功能。

除了单纯的疗效显著外,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还有着其他优点。

通过直肠给药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减少药物在体内的损失,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减少不良反应。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操作简单,易于接受,不仅患者可以自行进行,也适合在家中进行。

这对于患者来说既方便又省时省力。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的使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直肠炎,也适用于其他直肠疾病的治疗,如直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可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受到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病情的影响。

放射性肠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放射性肠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3、开展综合治疗: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未来可以开展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4、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除了治疗效果外,还应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包 括心理健康、生活质量、营养状况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参考内容
放射性膀胱炎是盆腔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尿 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膀胱出血、膀胱萎缩等。近年 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探 究其治疗方法及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3、胰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预后较差。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治疗可提高胰腺癌的局部控制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四、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癌症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已在多种癌症中得到应用并 取得显著疗效。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 将在癌症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观看
未来展望
放射性肠炎的治疗研究仍需不断深入。未来的治疗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
1、寻找更加有效的药物:目前的治疗药物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并非所有患 者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因此需要研究新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2、手术方法的改进: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未来可以研究更 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疗效。
放射性肠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录
01 引言
03 治疗研究进展
02 相关疾病介绍 04 参考内容
引言
放射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放疗后并发症,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尽 管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放疗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却不可忽视。放射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严重时可能 导致出血、穿孔、肠梗阻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近年来,随着对放射性肠 炎的认识不断提高,其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本次演示将就放射性 肠炎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2年 7月 第 8卷 第 7期
进 行 语 言 训 练 , 从 单 词 到 短 句 逐 渐 增
加 ,使患 者 逐渐 恢 复语 言 表达 能 力 。
J OURNALOF QI U L NUR I S NG
疗 组 均 无 严 重 不 良 反 应 , 胃肠 反 应 轻 , 吸 收 完 全 , 它 又 为 缓 释 制 剂 , 有 一 定
的 剂 型 先 进 性 ,5 mg 片 , 服 用 方 便 0 / 因此 ,我 们 认 为 美 达 列 防 冶 脑 梗 死
3 3 饮 食 护理 .
嘱 患 者 进 低 盐 、低 脂
时 间 及 方 法 ; ( ) 用 药 指 导 :使 患 者 3 了解 药 物 的 副 作 用 及 用 药 注 意 事 项 , 学 会 自我 护 理 和 监 护 病 情 。
4 讨 论
J 12 0 18No 7 u.( 2Vo. . }
斯 林 肠 溶 片 组 在 治 疗 过 程 中 , 治
常 情 况 ,及 时 到 医 院 就 诊 , 介 绍 复 查
有 效 率 达 9 5 % , 显 著 高 于 应 用 阿 4.l
宫 颈 癌 放 疗 后 放 射 性 直 肠 炎 的 护 理
杨 秀 荣 ,郇 新 春 ,徐 建 伟 ,尤 秀荣 ,路 玉 英
( 山东 省 肿 瘤 防 治 研 究 院 ,山东 济 南 2 0 1 ) 5 17
肪 、低 胆 固 醇 清 淡 饮 食 , 多 吃 新 鲜 蔬 菜 、水 果 及 豆 制 品 、 易 消 化 的 软 食 为 主 ,尽 量 做 到 色 香 味 俱 佳 , 配 合 药 物 治 疗 , 避 免 暴 饮 暴 食 。 嘱 肥 胖 患 者 控 制 进 食 量 和 总 热 量 , 增 加 运 动 量 , 控 制体 重 ,以降低 脑 梗 死 的复 发率 。

王晞星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

王晞星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

王晞星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刘佳佳1,薛美平2,王博3,王晞星2(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024;.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24;.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王晞星教授认为,放射线所侵、火热毒邪壅结肠道是造成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主要病因。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主要由热毒壅盛内迫大肠所致;气阴耗散,津液匮乏,正气不足,脾肾阳虚,又可进展为慢性放射性直肠炎。

该文总结王晞星教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经验。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肠瑞灌肠剂;王晞星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cnki.11-3555/r.2021.0815王晞星,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硕士研究生导师,第4、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肠疗重点研究室主任,行医40余年,擅长治疗肿瘤疾病,独创"和法"辨治肿瘤疾病的学术思想,尤其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经验丰富。

射性炎是指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疗后引起的急、慢性并发症,患现为、腹痛、脓便血丿肛门里急后重等,病变严重者可造成直肠狭窄、溃疡、痿管等。

西医对于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对症治疗方法[1],但存在易复发、不良应大、不宜用、临床疗效不理想等不足。

针对放射性直肠炎,“整体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入手进行相关诊治,合理使用现代诊疗技术,结合中医望诊方法,使中医临床辨证客观化。

辨与现代理化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临床疗效明显。

现将王晞星教授诊治放射性直肠炎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射性直肠炎在古代文献中并无相应的记载,是随着放疗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现代疾病。

但根据其相关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痢疾”“泄泻”“便血”“肠湃”等范畴。

认为,放射为致病因子,属于火热※基金项目: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019ZYYZ006)曰通信作者:王晞星,E-mail:wangxx315@△第一作者:刘佳佳,E-mail:1476647386@ 毒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怎么办
作者:苗政张福泉
来源:《大众健康》2018年第06期
在放疗中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预防放射性肠炎。

这些放射防护剂,可以保护正常组织,并且不会影响放疗效果。

张女士三年前被诊断为宫颈癌Ⅱ期b,她很快就做了放化疗,正常康复了。

这之后她该吃吃,该喝喝,正满世界撒欢儿,忽然有一天,她腹痛难忍,连忙来到医院求诊。

我该不是肿瘤复发了吧?张女士非常担心。

经过放疗科医生仔细检查,确诊她是因放射性肠炎引起的肠梗阻。

一听不是复发,张女士的心落回了肚子里。

可放射性肠炎又是啥?她表示有点蒙圈。

不仅患者蒙圈,有的大夫也蒙圈,如何判断不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呢?我们来详细聊聊放射性肠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放射性肠炎是指针对盆腔、腹腔、腹膜等位置的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而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病变。

它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

根据累及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放射性直肠炎、结肠炎、小肠炎。

众多文献报道的发生率相差较大,约在2%~15%,主要原因是放疗技术、照射剂量、照射范围等因素存在很大差异。

早期表现:多在放疗2周~3周左右出现,个别人甚至可能在放疗数小时后即出现。

主要的表现为腹痛、腹泻、便次增多、脓血便和里急后重。

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循环衰竭。

晚期表现:一般在放疗后3个月以后出现。

因病变部位不同,表现亦不相同。

如放射性小肠炎,以吸收不良、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出现慢性营养不良。

若肠道出现狭窄,则可能间断出现肠梗阻症状。

放射性结肠炎、直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黏液便及里急后重,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瘘道、腹腔或盆腔脓肿及腹膜炎等。

目前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有几个事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射线是通过产生电离辐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来起到治疗作用的,而肠道黏膜细胞更新较快,DNA合成也比较旺盛,因此在放射线照射范围内的肠道细胞会受到较大影响。

特别是作为肠道细胞更新主力军的肠道黏膜干细胞,治疗中受到抑制,影响了黏膜的更新,导致肠道黏膜发生病变。

其次,射线会影响肠道黏膜下小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

这些细胞对放射线非常敏感,一旦出现损伤,可能会形成闭塞性血管炎,也就相当于掐断了供应肠道细胞营养和氧气的途径,细胞当然就会出现糜烂、溃疡。

再次,损伤后的肠壁组织会产生多种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又会导致肠道纤维化、肠道狭窄,甚至出现穿孔等病变。

这几种因素互相影响,可能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病变迁延不愈、愈加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