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病例分析
子宫扭转4例报告

内容摘要:作者:杨旭东,杨秀娟,刘丽焱作者:杨旭东,杨秀娟,刘丽焱【关键词】子宫扭转1病历摘要例1:患者,女,48岁,工人,因停经半年余突然下腹痛2h于2003年11月9日17:30,急诊到我院就诊。
经全面检查以“子宫肌瘤,巧克力囊肿破裂待排”入我科。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入院前半年余未来月经,自以为闭经。
在工作时突然出现下腹痛为持续性。
到当地医院就诊,肌注强痛定100mg,疼痛不见缓解。
而被送入我院。
该患平素健康,无尿频及排便异常。
住院查体:体温36℃,脉搏 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hg,痛苦面容,神志清,检查合作,无贫血貌。
心肺听诊无异常。
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黄色白带有臭味。
阴道黏膜充血,宫颈肥大,宫颈举痛(+),子宫前位亚鹅卵大小有触痛。
因患者肥胖双附件触诊不满意,右附件区触痛明显。
后穹隆穿刺抽出5ml暗红色不凝血。
尿hcg(-)。
b超:子宫前壁可探及4.1cm ×3.9cm的低回声,右附件可见2.1cm×1.9cm的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壁薄。
血常规:各项均正常。
入院诊断:子宫肌瘤,右侧巧克力囊肿破裂?阴道炎。
于入院当日急诊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手拳,顺时针扭转90°,表面有两个肌瘤,大小为4cm×5cm×3cm,右侧输卵管伞端闭索,增粗、扭曲呈腊肠样5cm×5cm×10cm与周围无粘连。
左输卵管增粗伞端与侧盆壁粘连,左卵巢与输卵管之间有一破口有陈旧性血液流出。
先切除右侧输卵管,剖开管壁流出咖啡样液体。
切除左侧附件。
送速冻病理报告:卵巢及输卵管良性肿物破裂(外院)。
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
术后诊断:子宫肌瘤并子宫扭转,双侧输卵管出血,左侧卵巢瘤破裂。
术后病理: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
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切口甲级愈合如期出院。
双子宫一侧子宫妊娠30周扭转1例分析

双子宫一侧子宫妊娠30周扭转1例分析发表时间:2012-01-05T11:25:27.3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陈穗[导读] 妊娠子宫扭转临床罕见。
陈穗(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516300)【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1-0191-01 患者27岁,因停经30周,右下腹持续性剧痛4h,于2010年12月18日18时入院。
患者末次月经2010年5月21日。
于入院4 h前静坐时感胎动明显,出现右下腹持续性剧痛,逐渐延及全腹。
无阴道流血。
既往健康,孕1产0。
入院检查:血压90/60 mm 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肺、肝脾正常。
腹略紧,宫底达剑突下2横指,宫体稍硬,有压痛,无胎心。
阴道检查:宫颈位置较高,触不到先露部,手指进入颈管有环状紧缩感。
B超显示:单胎臀位,死胎,胎盘早剥。
检查:血红蛋白81 g/L,其余未见异常。
拟诊:孕30周死胎、胎盘早剥。
行急症手术。
术中见腹腔内有血块及血水800ml,妊娠子宫仅有右侧4条韧带,呈现紫色,宫颈部逆时针方向扭转180度,右侧附件位于左侧,因缺血已成紫黑色。
于妊娠子宫左侧可见另有一角状子宫,有左侧附件及左侧4条韧带。
行剖宫取胎术。
可见两子宫之间,膀胱与直肠之间腹膜相延续。
因胎盘附着部子宫卒中不收缩,探测两子宫共有1个宫颈,行右侧子宫次全切除术。
术中可见宫腔内积血、羊水加上腹腔内血液共约2500ml。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最后诊断:双子宫畸形;右侧子宫扭转及妊娠30周,胎死宫内。
讨论妊娠子宫扭转临床罕见。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者,双子宫为两侧副中肾管完全未融合,各自发育形成两个子宫,先天性双子宫由于形态异常左右不平衡重心偏移,易发生子宫扭转。
子宫扭转腹壁软,满腹均有压痛;阴道检查可见子宫颈位置甚高,子宫颈外口未开,内口紧闭,触不到先露部,导尿管有时难以插入。
双角子宫宫角妊娠4例报告

双角子宫宫角妊娠4例报告背景双角子宫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子宫畸形,对于孕妇来说,双角子宫宫角妊娠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本文介绍了四例双角子宫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患者病历患者1患者1,女性,36岁,初孕,伴有阴道流血。
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内分离,以及位于左侧宫角处的胚胎囊。
CT检查确定为双角子宫,宫角妊娠并不完整。
经手术处理,移除了胚胎囊和部分子宫壁组织。
恢复期良好,无不适症状。
患者2患者2,女性,32岁,曾急诊治疗过双侧输卵管积水,术后不久又怀孕。
27周时,由于宫角部位胎盘缺血,导致子宫壁部位坏死。
妊娠终止后,由于大量出血,患者在手术室内再次行手术控制出血。
患者3患者3,女性,34岁,G2P1,曾因流产和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
这次怀孕时,由于宫角位置妊娠,宫角处子宫壁过于薄弱,CT检查显示有宫角积血。
经手术清除积血和宫角组织,术后恢复良好。
患者4患者4,女性,29岁,初孕,左侧宫角妊娠。
经手术处理后,术后恢复良好。
讨论双角子宫虽然罕见,但宫角妊娠仍然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宫角壁组织薄弱,容易导致流产或大出血。
因此,对于诊断和治疗妊娠患者,需要高度警惕。
诊断诊断双角子宫宫角妊娠主要依据超声检查和CT检查。
在检查中,需要注意各个部位的细节,包括胎盘位置和胎儿情况等。
治疗治疗方式因人而异,一般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主要是针对早期妊娠,如使用药物或手术流产。
手术治疗则适用于晚期妊娠,包括切除宫角、切口修补以及子宫全切等。
结语双角子宫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对于孕妇来说,却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此类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双子宫、双阴道畸形足月妊娠分娩一例报告

双子宫、双阴道畸形足月妊娠分娩一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双子宫、双阴道畸形足月妊娠分娩情况。
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例双子宫、双阴道畸形足月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该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诊断、分娩等情况。
结果:本例患者手术时间约为65min,术中顺利,麻醉满意,出血量为300ml,导尿200ml,尿液清亮;术后住院5d腹部切口拆线,母婴均平安。
结论:双子宫、双阴道畸形足月妊娠比较罕见,临床处理难度较大,需结合各类检查与患者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处理。
【关键词】双子宫;双阴道;畸形;足月妊娠;报告双子宫、双阴道畸形足月妊娠比较罕见,从我院近几年接诊的情况来看,仅有少数几例,诊断与处理难度较大[1]。
为了进一步分析双子宫、双阴道畸形足月妊娠分娩情况,本文针对2015年11月接诊的1例该症状患者进行了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女,年龄28岁,末次月经2015年2月3日,预产期2015年11月10日。
2015年11月2日有阴道流液,量同小便样,且清亮无异味,也无腹痛,入住本院。
本患者怀孕期间,大小便均正常,精神、睡眠及食欲均可。
1.2 方法1.2.1 病史询问:①现病史:停经1+月时B超可见宫内妊娠7周,有早孕现象,孕3月早孕现象消失,4月有胎动且至今,孕期中定期产检3次,未进行唐氏筛查。
晚期于我院实施血糖、肝肾功能及输血前四项等检查,显示正常。
孕晚期无眼花头晕,双下肢浮肿等。
整个孕期无保胎史与特殊服药史。
②既往史:有双子宫双阴道畸形史,于2014年6月实施矫形术,手术顺利;伴有孤独肾,无肺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无重大外伤史;否认中毒、输血、药物与食物过敏及服用成瘾药物史等。
③个人史:否认烟酒嗜好、特殊化学品接触史、放射线与毒物接触史,家庭和睦、起居尚且规律。
④月经史:初潮于13岁,月经周期4-5/26-28天,末次月经时间为2015年2月3日,月经量中等,色泽暗红,白带正常,无痛经。
妊娠合并子宫扭转1例

妊娠晚期子宫多系右旋,约在30°左右,明显者可达45°。
子宫沿纵轴扭转超过45°称为子宫扭转[1-3],若超过90°,临床极为罕见[4],一旦发生,常易误诊,则导致产妇及新生儿预后多不良。
今年本院收治1例,扭转达180°,臀位,产妇及胎儿均平安出院,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30岁,孕2产0,因停经39周,臀位,要求手术入院。
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4/78mmHg (1mmHg=0.133kPa),一般情况均良好,宫高31cm,腹围95cm,宫体偏左侧,单胎臀位,胎心律145次/分,非应激试验(NST)有反应型,子宫无压痛,无宫缩,宫口未开,宫颈管未展平,质软,先露浮,胎膜未破。
因足月妊娠、臀位,于入院第2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术中见子宫向左侧扭转180°,下段形成一扭转环,不能分辨反折腹膜,且下方未见膀胱,此时无法将子宫回转正常位置,子宫颜色正常,无缺血、坏死等情况。
只能于子宫后壁下段做横切口剖宫产,但因子宫后壁血管充盈明显,提前做好预防大出血准备。
以臀位取出一活婴,体质量2550g,身长48cm,Apgar 评分1min8分(肌张力、肤色各扣1分),5min10分,胎盘、胎膜娩出完整,胎盘质量约350g,体积12cm×13cm×1.5cm大小,脐带长约50cm,附着胎盘侧方,取出胎儿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稍多,立即经宫体注射缩宫素10U、卡孕栓1mg舌下含化后逐渐好转,缝合子宫切口后,将子宫复位,检查发现左侧宫角及其下方前壁处各有一个3cm×3cm大小肌壁间肌瘤,因该处血管极度丰富,若剖宫产术中摘除肌瘤,很可能引起大出血,甚至有切除子宫的可能,患者术中清醒,了解病情后要求不进行肌瘤摘除术,检查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清理腹腔后逐层关腹,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300mL,术毕患者安返病房,术后给予防感染、促宫缩等对症治疗。
足月妊娠、疤痕子宫、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致子宫扭转1例及临床分析

( 编辑
紫苏)
足月妊娠 、 疤 痕子宫 、 妊娠合并 子宫肌瘤 致子宫扭 转 1 例及临床分析
刘英 光 孙卫英 山东省平度市人 民医院 2 6 6 7 0 0
摘 要 目的 : 探讨 晚期 子宫扭转 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 。方法 : 回顾性分 析我 院收治 的 1 例高龄 初产妇妊 娠晚期子 宫扭转 的临床资料 , 对其发生扭 转的原因进 行总结 。结果 : 足月妊 娠 , 行剖 宫手术 , 扩大子 宫腹部 切 口娩 出胎儿 , 术 后5 d痊愈 出院。其妊娠 晚期子 宫扭 转可与 巨大粘 连带有关 。结论 : 妊娠 晚期 子宫扭转 的原 因多种多样 , 巨大粘连 带 是其 中罕见的原因之一 , 其处 理因为妊娠晚期子 宫复位 困难 , 故并不急于复位 。 关键词 足月妊娠 子宫扭转 疤痕子宫 粗大粘连带 中图分类号 : R7 1 4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o 0 卜7 5 8 5 ( 2 0 1 4 ) 1 7 — 2 3 2 5 — 0 2 足月妊娠子宫扭转极 为罕见 , 大 多数 报道 其发病原 因与
子宫肌瘤有关 , 而笔者收治 的我 院 1 例 子宫扭 转患者 与粗 大 子宫狭部另一子 宫肌 瘤直径 约 8 c m, 突 出于左侧 阔韧 带 内 ,
蒂长 约 2 c m。分 离 子 宫后 壁 与前 腹 膜 粘 连 带 ( 蒂 直 径 约
l c m) , 子宫复位 , 分别剔除左侧阔韧带 肌瘤 ( 2 个) , 剔除 物送
腔粘连 。
2 讨论
患者 , 女, 4 O 岁, 因子 宫肌 瘤 剔除 术后 2 2年 , 停 经 9个 月, 发现血糖 高 1 个月 , 无产 兆于 2 0 1 3年 7月 4日人 院 。患 者于 2 2年前 , 因子宫 肌瘤 于 当地 医院行子 宫肌 瘤剔 除术 , 8 年前再次因子宫肌瘤在我 院行子宫 肌瘤剔 除术 , 患者结婚 数
双子宫双胎妊娠合并子宫扭转1例临床护理

2 . 1 产前护理
患者 女 , 3 5岁 , 孕 1产 0 。平 素 月 经 规 律 , 末 次 月 经 为 2 0 1 0年 1 1月 2 0日, 预产期为 2 0 1 1 年 8月 2 7日。停经后 1 个 月有 轻微早孕反应 , 孕 4月余 自觉 胎动 , 孕期按 常规产检 , B超 提示 双子宫双胎妊娠 , 无 异常 阴道 出血等 其他 不适 。于 2 0 1 1
右侧胎心 1 4 0 ̄/ m i n 、 胎 动正常 。立 即按早产 常规处理 : 嘱患
者严格卧床休息 , 每 日胎 心监 护监测 胎心 2次 / d , 每次 3 mi n , 遵 医嘱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 m l 加安宝 5 0 m g静脉点滴 , 开始 以 5 ̄/ m i n 速度静 脉泵 泵入 ,
双胎 、 双子宫妊娠 、 子宫扭转 、 死 胎都属 高危妊 娠 的范畴 , 且子宫扭转非 常罕见 , 临 床报道 病例 少 , 教科 书 中没 有叙 述 , 大多 医务人员 缺乏相 关知识 , 患 者 出现 的腹痛 易与 临产 后 的 宫缩痛相混淆 , 恶心 、 呕吐、 腹 胀 常被误 认 为是普 通 胃肠 道反 应, 极 易漏诊 误诊 , 从 而错过最 佳 的抢 救时 机。2 0 1 1年 6月 , 我们收治 1 例孕 3 0周 双胎双 子宫 合并 子宫 扭转 致双 胎死 亡 患者 , 经过及 时剖宫取胎 、 扭转 子宫切 除 , 精 心护理 , 患者 康复 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察生命体征情况 , 血压下 降、 脉搏细速 提示 可能合并 腹腔 内 出 血, 立 即报告 医生并配合抢救 ; 观察肠 梗阻症状 , 如有 腹胀 、 恶 心、 呕吐 、 通便通气受阻 , 及 时告知 医生处理 ; 严密 观察产科 情
双子宫中孕子宫扭转胎死宫内一例分析

双子宫中孕子宫扭转胎死宫内一例分析王冬梅;刘昕;李丽英【摘要】@@ 1 病例简介rn患者,女,23岁.主因孕4个月,下腹痛4 h来我院妇科住院.该例患者4 h前于同床1 h后感下腹疼痛,呈阵发性坠痛,无阴道出血,初时可忍受,后疼痛加剧.患者末次月经为2010-09-20,孕2产0,1年前曾人工流产一次,自述手术医生告之为纵隔子宫.入院彩色超声示:宫腔内可见胎儿回声,未见胎心搏动,左前壁胎盘上缘外可见局限性低回声,略凸向羊膜内.【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1(014)020【总页数】2页(P2346-2347)【关键词】子宫扭转;双子宫;胎死不下【作者】王冬梅;刘昕;李丽英【作者单位】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超声科;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超声科;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9.81 病例简介患者,女,23岁。
主因孕4个月,下腹痛4 h来我院妇科住院。
该例患者4 h前于同床1 h后感下腹疼痛,呈阵发性坠痛,无阴道出血,初时可忍受,后疼痛加剧。
患者末次月经为2010-09-20,孕2产0,1年前曾人工流产一次,自述手术医生告之为纵隔子宫。
入院彩色超声示:宫腔内可见胎儿回声,未见胎心搏动,左前壁胎盘上缘外可见局限性低回声,略凸向羊膜内。
紧邻宫颈左侧可见一低回声团,似子宫回声,呈后位,横径较宽,形态尚规整,包膜尚光滑,宫内膜因子宫位置影响显示不清,可探及血流信号。
超声诊断:宫内死胎;胎盘早剥;子宫发育异常,建议产后复查(见图1~4)。
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5个月大小,质硬边界清,无压痛,活动性稍差。
宫体偏右侧局限性压痛,约4 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侧附件区触及不满意。
患者行剖宫产。
术中所见:双子宫畸形,两个子宫间距约4 cm,左侧子宫正常大小,其左侧可见一正常卵巢及输卵管,右侧子宫增大,后壁呈片状紫色,与右侧附件共同逆时针扭转180°,右侧输卵管及卵巢均呈黑色水肿、增粗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病例临床分析,为产科处理积累足够经验。
方法对2013年来我院诊治的1例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規、电解质等,对于确诊患者进行行妊娠子宫切除术和结扎双侧输卵管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等。
结果本次调研中,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发现其腹部积水较多,肠道扩张胀气没有发现机械性梗阻因素存在,却发现患者妊娠子宫发生了一周扭转,呈紫蓝色,已缺血坏死,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病情基本得到痊愈,术后患者情况好转,4d后肛门排气,1w痊愈出院。
结论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发病率较高,患者一旦确诊应该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提高产妇和新生儿存活率。
标签: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妊娠子宫切除术;结扎双侧输卵管;存活率
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是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性病容等,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造成产妇生命安全。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
为了探讨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病例临床分析,为产科处理积累足够经验。
对2013年来我院诊治的1例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3年来我院诊治的1例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有精神障碍,表述不清,由家人代述。
23岁,女,已婚,农民。
他人代诉”停经5月余,阴道少量流血3d,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3d”入院,查体:体温36.8°C,脉搏12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2/83mmHg,急性病容,贫血貌,心肺未闻及明显异常,全腹部压痛,轻微反跳痛,腹部膨隆如孕周大小,宫底触诊不清,似在平脐,脐上至剑突下隆起,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
子宫触诊较硬,无宫缩,胎心未闻及,阴道无出血。
患者发病前一直不知自己怀孕,所以不能推断胎儿死亡时间。
这个患者年龄、家庭背景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患者血红蛋白56g/L,白细胞30×109/L,PT13″,APTT34″,”B”超示宫内死胎,急查腹部立位片,提示肠梗阻。
电解质示轻度低钠低钾。
考虑:①妊娠合并肠梗阻;②死胎。
完善相关检查,给予胃肠减压,抗生素对症抗炎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输血浆红细胞纠正贫血。
治疗1d后,患者情况无改善,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8×109/L,血红蛋白78g/L,腹胀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下降至89%,多科室会诊后认为肠梗阻诊断明确,建议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发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腹腔内见大量血性腹水,肠道扩张胀气没有发现机械性梗阻因素存在,却发现患者妊娠子宫发生了一周扭转,呈紫蓝色,已缺血坏死,而在妊娠子宫的一侧还有一个略大于正常的子宫,两子宫各连一侧输卵管,行妊娠子宫切除术,同时(家属要求)结扎双侧输卵管。
术后患者情况好转,4d后肛门排气,1w痊愈出院[2]。
2 结果
本次调研中,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发现其腹部积水较多,肠道扩张胀气没有发现机械性梗阻因素存在,却发现患者妊娠子宫发生了一周扭转,呈紫蓝色,已缺血坏死,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病情基本得到痊愈,术后患者情况好转,4d后肛门排气,1w痊愈出院。
且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身体指标完成正常。
3 讨论
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是临床上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其发病率在1/10000000,尤其是合并子宫扭转临床上发病率更低,是妇产科急症。
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主要原因可能是患者为双子宫畸形,妊娠子宫随孕周不断增大,牵拉使重心偏移,在活动后发生扭转,导致缺血性坏死,继发感染,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当患者出现子宫两侧重量不均,或者患者出现子宫一侧附件、圆韧带缺如:患者子宫两侧拉力不相同时,将会发生子宫扭转。
并且随着孕产妇随孕周的增加,宫颈与子宫下段增长变软,子宫等组织会出现充血、疏松,固定子宫的韧带松弛,宫体从盆腔进入腹腔,从而能够增加其子宫活动度,且双侧子宫及宫内胚胎重量不等、每个子宫仅依靠单侧韧带固定,这些均导致子宫两侧力量不等,导致子宫扭转[3]。
另外,双胎互相阻止先露下降衔接致使子宫下段空虚、无力也促进了子宫扭转的发生。
本例患者左侧子宫及宫内胚胎发育优于右侧,加上左侧有乙状结肠阻挡,子宫整体轻度右旋,故左侧子宫向右、向后压迫右侧子宫,致使右侧子宫发生顺时针扭转。
子宫扭转后子宫血供受阻,致胎儿宫内窘迫,最终胎死宫内。
子宫扭转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鲜有术前确诊者,多于急诊开腹术中确诊,术中也常在取出胎儿、子宫缩小后,发现子宫切口位于子宫后壁、侧壁才明确诊断。
本例术中取出胎儿后方确认子宫扭转,子宫切口位于子宫下端后壁。
妊娠期子宫扭转系产科急症,不论胎儿是否存活均不宜阴道分娩,一经怀疑此病即应剖腹探查。
根据扭转程度、子宫病理改变及胎儿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如:产妇孕周小,子宫扭转病情并不严重并且胎儿胎心良好时,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子宫复位加圆韧带缩短术,并且联合保胎方法治疗;而对于妊娠已足月患者,则应该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治疗;术中如子宫血运正常,可保留子宫;如扭转时间长,子宫已坏死、或胎盘早剥、子宫完全卒中,行子宫切除;血管内血栓形成者应先钳夹子宫血管后再行复位,防止肺栓塞;复位困难或根本无法查清方位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在确定切口下无子宫动静脉的前提下,行横位或古典式剖宫产[4]。
本次调研中,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发现其腹部积水较多,妊娠子宫发生了一周扭转,呈紫蓝
色,已缺血坏死,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病情基本得到痊愈,术后患者情况好转,4d后肛门排气,1w痊愈出院。
且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身体指标完成正常。
综上所述,双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扭转发病率较高,患者一旦确诊应该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提高产妇和新生儿存活率。
参考文献:
[1]张友伍.先天性子宫畸形的妊娠并发症及结局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3):330-333.
[2]牟田,张晓红,王山米. 子宫畸形合并妊娠母儿妊娠结局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3):164-169.
[3]许振洲,王斌,王晓兵. 129 例畸形子宫妊娠结局临床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5(8):98-101.
[4]The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assification of adnexal adhesions,distal tubal occlusion,tubal occlusion secondary totubal ligation,tubal pregnancies,mullerian anomalies and intrauterine adhesions[J].Fertil Steril,2008,49,94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