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概论整理
第1章 概论

《钢铁冶金学》讲义(炼钢部分)刘增勋冶金工程系第一章概论1.钢的定义:含碳量≤2.0%的铁碳合金。
(1)铁碳相图中2.0%C的意义:①在高温下存在奥氏体;②常温下以珠光体为主。
(2)高温下奥氏体的存在的意义,热加工性能优越。
2.为什么要炼钢?生铁不能直接应用。
(1)生铁含碳高:%C>2.1时,加热时无奥氏体产生,一般不能热加工成型。
(2)性能不良:硬脆,韧性差、焊接性能差,无法加工。
(3)杂质多:S、P多,即使低磷铁水中P在0.1%左右。
3.钢中常见元素:为了改善钢的性能以及工艺和原料的限制,除了铁和碳以外,钢中仍含有其它元素。
(1)五大元素:C、Mn、S、P、Si;任何钢种必须表明五大元素的含量。
(2)其它元素:、V、Cr、Ni、Ti、Cu等。
(各元素是否存在,决定于钢种的成份性能要求)。
钢中各元素的含量要求由“国家标准”控制,而“标准”同样来源于实际应用。
4.生产设备:目前,最主要炼钢设备有两种:转炉和电炉。
5.生产流程:目前最主要的生产流程有两种。
(1)长流程:采矿→选矿→烧结→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炉外精炼→连铸→铸坯轧钢;(2)短流程:废钢→电炉→炉外精炼→连铸→铸坯轧钢;6.炼钢工艺组成:炼钢工艺过程包括三大部分。
(1)冶炼:转炉和电炉;(2)炉外处理:铁水预处理和炉外精炼;(3)浇注:连铸和模注7.讲课内容:以冶炼基本理论和工艺为主,不涉及炉外精炼(另外设立课程)。
8.教材:《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年9.参考书:有关转炉炼钢、电炉炼钢、炼钢原理、连铸等书籍和资料。
第一节炼钢的发展过程一.钢材应用1.用量:钢是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占金属材料用量的85%以上。
这主要取决于铁的储量和钢材性能。
2007年世界粗钢产量13亿吨,我国粗钢产量4.9亿吨(官方数据)。
2.特点(1)储量:铁元素在地壳中的蕴藏量5.10%,在金属元素中仅次于铝8.80%。
(2)加工:容易从矿石中提取和加工;(3)性能:①强度高;②韧性好;③容易加工和焊接,是优良的结构材料;④性能适应性强(钢种在1000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能)。
钢铁冶金概论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概论期末复习(炼铁部分)1比较说明不同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铁矿石→去脉石、杂质和氧→铁铁→精炼(脱S、P、Si等)→钢还原熔化过程氧化精炼过程(炼铁)(炼钢)1.绘制高炉本体内型结构说明各部分名称(画白色部分即可: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风口、渣口、铁口)高炉五大附属系统名称及作用(1)原料供应系统:保证及时、准确、稳定地将合格原料从贮矿槽送上高炉的炉顶;(2)送风系统:保证连续可靠地供给高炉冶炼所需数量和保证足够温度的热风;(3)渣铁处理系统:及时处理高炉排放出的渣铁,保证高炉生产正常运行,获得合格的生铁和炉渣产品;(4)煤气清洗系统:保证回收高炉煤气,使其含尘量降到15mg/m3左右,以便利用;(5)燃料喷吹系统:保证喷入高炉所需燃料,以代替部分焦炭消耗。
高炉内按物料变化五个区域的划分,并简单了解各部分的变化过程(1)块状区主要特征:焦与炭呈交替分布层状,皆为固体状态主要反应:矿石间接还原,碳酸盐分解(2)软熔区主要特征:矿石呈软熔状,对煤气阻力大主要反应:矿石的直接还原,渗碳和焦炭的气化反应(3)滴落区主要特征:焦炭下降,其间夹杂渣铁液滴主要反应:非铁元素还原,脱碳、渗碳、焦炭的气化反应(4)焦炭回旋区主要特征:焦炭作回旋运动主要反应:鼓风中的氧和蒸汽与焦炭及喷入的辅助燃料发生燃烧反应(5)炉缸区主要特征:渣铁相对静止,并暂存于此主要反应:最终的渣铁反应熟练掌握高炉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表达方式1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μ定义: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生产的合格铁量(t/m3·d)我国ημ=1.6~2.4(t/m3·d)日本ημ=1.8~2.8(t/m3·d)2焦比定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的千克数(kg/t)我国焦比为250~650(kg/t)3煤比定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煤粉的千克数(kg/t)我国煤比为50~220(kg/t)4燃料比(焦比+煤比)定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固体燃料的总和(kg/t)我国燃料比为450~700(kg/t)5综合焦比(焦比+煤比×煤焦置换比)6煤焦置换比定义:喷吹1kg煤粉所能替代的焦炭的千克数,一般为0.8左右7焦炭冶炼强度定义: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燃烧的焦炭吨数(t/m3·d)8综合冶炼强度定义: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燃烧的综合焦炭的吨数(t/m3·d),一般为0.9~1.15t/m3·d利用系数、焦比及冶炼强度三者关系纯焦冶炼时:利用系数=焦炭冶炼强度/焦比喷吹燃料时:利用系数=综合冶炼强度/综合焦比(5)休风率定义:指高炉休风时间占规定作业时间的百分比(6)焦炭负荷指每批炉料中铁矿石的重量与焦炭重量之比,用以评估燃料利用水平和调节配料四种天然铁矿石的名称和分子式及特点(1)磁铁矿:主要含铁矿物为Fe3O4 特点:理论含铁量72.4%,红条痕,较软,易还原。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

钢铁冶⾦学(炼铁部分)钢铁冶⾦学(炼铁部分)第⼀章概论1、试述3种钢铁⽣产⼯艺的特点。
答:钢铁冶⾦的任务:把铁矿⽯炼成合格的钢。
⼯艺流程:①还原熔化过程(炼铁):铁矿⽯→去脉⽯、杂质和氧→铁;②氧化精炼过程(炼钢):铁→精炼(脱C、Si、P等)→钢。
⾼炉炼铁⼯艺流程:对原料要求⾼,⾯临能源和环保等挑战,但产量⾼,⽬前来说仍占有优势,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发挥这重⼤作⽤。
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炼铁⼯艺流程:适应性⼤,但⽣产规模⼩、产量低,⽽且很多技术问题还有待解决和完善。
2、简述⾼炉冶炼过程的特点及三⼤主要过程。
答:特点:①在逆流(炉料下降及煤⽓上升)过程中,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②在投⼊(装料)及产出(铁、渣、煤⽓)之外,⽆法直接观察炉内反应过程,只能凭借仪器仪表简介观察;③维持⾼炉顺⾏(保证煤⽓流合理分布及炉料均匀下降)是冶炼过程的关键。
三⼤过程:①还原过程:实现矿⽯中⾦属元素(主要是铁)和氧元素的化学分离;②造渣过程:实现已还原的⾦属与脉⽯的熔融态机械分离;③传热及渣铁反应过程:实现成分与温度均合格的液态铁⽔。
3、画出⾼炉本体图,并在其图上标明四⼤系统。
答:煤⽓系统、上料系统、渣铁系统、送风系统。
4、归纳⾼炉炼铁对铁矿⽯的质量要求。
答:①⾼的含铁品位。
矿⽯品位基本上决定了矿⽯的价格,即冶炼的经济性。
②矿⽯中脉⽯的成分和分布合适。
脉⽯中SiO2和Al2O3要少,CaO多,MgO 含量合适。
③有害元素的含量要少。
S、P、As、Cu对钢铁产品性能有害,K、Na、Zn、Pb、F对炉衬和⾼炉顺⾏有害。
④有益元素要适当。
Mn、Cr、Ni、V、Ti等和稀⼟元素对提⾼钢产品性能有利。
上述元素多时,⾼炉冶炼会出现⼀定的问题,要考虑冶炼的特殊性。
⑤矿⽯的还原性要好。
矿⽯在炉内被煤⽓还原的难易程度称为还原性。
褐铁矿⼤于⾚铁矿⼤于磁铁矿,⼈造富矿⼤于天然铁矿,疏松结构、微⽓孔多的矿⽯还原性好。
⑥冶⾦性能优良。
冷态、热态强度好,软化熔融温度⾼、区间窄。
炼铁概论

煤 重 器 塔 管 器 阀 气 力 、 、 、 、 组 系 除 洗 文 脱 高 等 统: 尘 涤 氏 水 压 Vu Hu
炉喉
炉身 高 炉 本 体
上 储 秤 上 ( 皮 装 ( 料
料 矿 量 料 料 带 料 料 阀
系 槽 装 装 车 ) 装 钟 )
统 、 置 置 或 、 置 或
渣铁处理系统
2018/4/15/17:02:16
45
渣铁分离器
煤气清洗系统
2018/4/15/17:02:16
46
转鼓脱水法工艺流程
1—水渣沟;2—水渣槽及放散筒;3—分配器;4—脱水转鼓;5—鼓内胶带运输机 6—鼓外胶带运输机;7—水渣成品贮存槽;8—集水斗;9—冷却水池;10—泵站 11—脱水转鼓的细筛网;12—轴向刮板;13—吹扫用压缩空气;14—冲洗水
文氏除尘
41
重力除尘器
宝钢煤气清洗系统工艺流程
废煤气
下降管
重力除尘器
一文
消音器
高压调节阀
TRT
二文
能源部
快速水封
净煤气总管
热风炉
煤气清洗系统
渣铁处理系统
风口平台及出铁场布置形式: 方形出铁场 圆形出铁场 炉前设备:开铁口机,泥炮,堵渣机,炉前吊车 铁水处理:铁水罐车,铸铁机 炉渣处理:水力冲渣,Inba 法,轮法
炉前设备(开铁口机)
燃料(煤粉)喷吹系统
• 高炉喷吹系统包括煤粉的制备与煤粉的喷吹。 • 煤粉的制备:煤经粗碎后被送至球磨机,粉碎成180目细 粉,同时向球磨机通入热风,使煤粉干燥。煤粉的含水量 要小于1%。 • 煤粉的喷吹分常压式和高压式两种。 • 高压喷吹煤粉适用于压力较高的高炉。我国高压喷吹装置 基本上有两种形式:双罐重叠双列式和三罐重叠单列式
冶金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冶⾦概论考试重点总结冶⾦概论考试重点总结第⼀章:绪论1、冶⾦学的分类?按研究的领域分:提取冶⾦学(从矿⽯中提取⾦属及⾦属化合物的过程,因其中进⾏很多化学反应,⼜称化学冶⾦)和物理冶⾦学(材料的加⼯成型,通过控制其组成、结构使已提取的⾦属具有某种性能)。
按所冶炼⾦属类型分:有⾊冶⾦和钢铁冶⾦(⿊⾊冶⾦)。
按冶⾦⼯艺过程不同分:⽕法冶⾦、湿法冶⾦、电冶⾦。
2、钢与⽣铁的区别?3、钢铁⽣产的典型⼯艺(长流程)?4、什么是耐⽕材料?钢铁⽣产对耐⽕材料的要求是什么?凡是耐⽕度⾼于1580℃,能在⼀定程度上抵抗温度骤变、炉渣侵蚀和承受⾼温荷重作⽤的⽆机⾮⾦属材料,称为耐⽕材料。
其要求是:耐⽕度⾼;能抵抗温度骤变;抗熔渣、⾦属液等侵蚀能⼒强;⾼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好。
5、什么是炉渣?炉渣的分类以及碱度?炉渣是炉料在冶炼过程中不能进到⽣铁和钢中的氧化物、硫化物等形成的熔融体。
其主要成分是CaO、MgO、SiO2、Al2O3、MnO、FeO、P2O5、CaS等。
根据冶炼⽅法的不同,钢铁⽣产产⽣的炉渣分为⾼炉渣和炼钢渣,按炉渣中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可分为碱性渣和酸性渣。
第⼆章:⾼炉炼铁1、⾼炉冶炼⽤原料?⾼炉冶炼⽤的原料主要有铁矿⽯(天然富矿和⼈造富矿)、燃料(焦炭和喷吹燃料)、熔剂(⽯灰⽯与⽩云⽯等)。
⾼炉冶炼是连续⽣产过程,必须尽可能为其提供数量充⾜、品味⾼、强度好、粒度均匀粉末少、有害杂质少及性能稳定的原料。
2、⾼炉结构及附属设备?⾼炉本体主要由钢结构(炉体⽀承框架、炉壳)、炉衬(耐⽕材料)、冷却设备(冷却壁、冷却板等)、送风装置(热风围管、⽀管、直吹管、风⼝)和检测仪器设备等组成。
附属设备:原料供应系统、送风系统、煤⽓净化系统、渣铁处理系统。
3、⾼炉⽣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效容积利⽤系数(?V):⾼炉每⽴⽅⽶有效容积每天⽣产的合格铁⽔量(t/m3·d)⼊炉焦⽐(K):冶炼⼀吨⽣铁消耗的焦炭量(kg/t)煤⽐(或油⽐):冶炼⼀吨⽣铁消耗的煤粉量或重油(kg/t)燃料⽐=焦⽐+煤⽐(或油⽐)冶炼强度:⾼炉每⽴⽅⽶有效容积每天消耗的(⼲)焦炭量(焦⽐⼀定的情况下)⽣铁合格率:⽣铁化学成分符合国家标准的总量占⽣铁总量的指标。
冶金概论-3铁冶金

§3.1钢铁冶金绪论
一、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材料工业是三大基础工业之一,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中,金属材料
使用最多,其中又以钢铁材料居多。 1、衡量一个国家钢铁水平 1)产量(人均占有钢的数量); 2)质量; 3)品种:2002年,我国进口钢材2449t,钢坯460t; 4)经济效益;2005年纳税额最多的5家企业是: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
素,夹杂有渣、矿石。 高炉:炉身不高、温度1100℃~1300℃铁渣混合。 生铁:随炉身加高和鼓风的应用,生铁出现, 早期炼钢:坩埚法炼钢,产量有限。 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对钢铁市场有了巨大的需求,
但钢铁工业的产量始终未能突破1000万吨。
现代冶金始于19世纪中叶,金属学、弹性力学、凝固与结晶 过程理论、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电磁学为现代冶 金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近代:封建社会束缚,帝国主义掠夺、摧残 1.落后;
2.弱小;
1890年 汉阳铁厂 到1948年累计产量小于200万3.吨殖,民地。 最高 1943年 92.3万吨,1949年 25万吨(15.8万吨)
现代
年产量( 万吨) 年增产量( 万吨)
70000
8000
60000
50000
6000
40000
4000
份公司、中国银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上海宝山钢铁公司。年纳税额分别 为314.65亿元、175.31亿元、145.91亿元、137.16亿元和127.91亿元。 5)劳动生产率;
2.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
1)稳定可靠的原料资源; 2)稳定可靠的动力资源; 3)运输设施; 4)重型机械制造业; 5)雄厚的资金。
1855年, 亨利 贝塞麦, 酸性底吹转炉,标志现代炼钢法的 出现。
冶金概论(1)

16
1.6 钢铁资源与能耗
1)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现状
• 我国的四类基本资源中,耕地、淡水人均 占有量只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和1/4,森林和草地只分别相当于世界平 均水平的1/7和1/3;
• 能源资源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 探明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 1/10和1/20。
24
7)钢铁工业在降低能耗方面的成绩
近20年来钢铁工业在降低资源消耗 和环境负荷方面已作出很大努力并取 得显著的成绩,大幅降低了吨钢综合 能耗和大中型企业吨钢可比能耗。
25
例如吨钢综合能耗从1980年的2040公斤标煤降 低到1999年的1083公斤标煤,大中型企业吨钢可 比能耗从1980年的1285公斤标煤降低到1999年的 833.0公斤标煤。
41
3)中国钢铁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
金属材料的发现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新 纪元,几千年来大规模的应用又加速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金属材料和其它材料 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四大支柱之一。但是 随着地球表壳资源的日益贫化,金属矿产资 源已迅速枯竭。据专家估计,地球上金属矿 产的开采只能维持100至300年,其中,铁 只能开采100——160年,而钛、铜、银的 开采将不足50年。
19
3)我国能源使用情况
据资料统计,我国的能源开采回收率 只有32%, 能源加工、转换和储存的 效率为70.3%, 终端能源利用率平均为 42%, 这表示所生产能源中得到利用 的只占29%。
20
4)我国单位产值能耗
据资料统计,我国每百万美元的单位 产 值 能 耗 为 1172 吨 油 当 量 , 远 高 于 日 本(162)、德国(229)、英国(292) 和美国(384)等发达国家的数值,也 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97)。
钢铁冶金学知识点总结

钢铁冶金学知识点总结一、钢铁冶金学概述钢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铁冶金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冶炼和加工原料来生产各种类型钢铁的学科。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钢铁冶金学的相关知识,涉及原料、冶炼工艺、合金设计、热处理等内容。
二、原料1. 铁矿石铁矿石是钢铁冶金的原料,常见的有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其中以赤铁矿和磁铁矿为主要产状。
从原料稀缺角度来看,赤铁矿资源相对较丰富,但使用赤铁矿需要高温还原,而且其资源储量日益减少。
而磁铁矿则容易熔化,且熔点低,深受炼铁企业的喜爱。
2. 焦炭和燃料焦炭是冶金煤炭经高温干馏后得到的一种多孔性炭质燃料,是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
燃料也是冶金中常用的燃烧材料,其中包括煤、焦炭、天然气等。
3. 废金属资源钢铁冶金中还需要利用废钢、废铁等废弃金属资源进行熔炼,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三、冶炼工艺1. 高炉冶炼高炉是一种用于生产铁水、生铁或合金铁的设备。
高炉内的冶炼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炉料下料→还原→熔融→炉渣→收得铁水等步骤。
2. 炼钢炉冶炼炼钢炉冶炼采用的设备主要有转炉炼钢炉、电弧炉、氧气顶吹炼钢炉和底吹熔融锅炉等,是将生铁或铸铁通过熔化、脱碳、脱磷、分别半湿废气、装料等工艺,生产出合格钢的过程。
4. 电炉冶炼电炉冶炼是利用电能将废钢、废铁、生铁等熔化成合格的熔铁或合金。
其主要特点是能耗低、操作简便、保护环境等。
四、合金设计1. 合金元素合金元素是各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混合物。
在钢材中,合金元素可以显著改变钢的组织和性能。
主要的合金元素有碳(C)、锰(Mn)、钒(V)、铬(Cr)、钼(Mo)、镍(Ni)、铜(Cu)、钛(Ti)等。
2. 合金设计合金设计即根据钢材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条件,选取合适的合金元素和比例,调整钢的成分和组织结构,以获得理想的性能和工艺性。
3. 合金设计的原则合金设计应根据具体用途确定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高炉冶炼过程的特点及三大主要过程。
特点:
1)在逆流(炉料下降及煤气上升)过程中,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2)在投入(装料)及产出(铁、渣、煤气)之外,无法直接观察炉内反应过程;
3)维持高炉顺行(保证煤气流合理分布及炉料均匀下降)是冶炼过程的关键。
三大主要过程:
1)还原过程
实现矿石中金属元素(主要是Fe)和氧元素的化学分离;
2)造渣过程
实现已还原的金属与脉石的熔融态机械分离;
3)传热及渣铁反应过程
实现成分及温度均合格的液态铁水。
2、试述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三大作用及其质量要求。
焦炭的三大作用:
1)热源→在风口前燃烧,提供冶炼所需热量;
2)还原剂→本身及其氧化产物CO均为铁氧化物的还原剂;
3)骨架和通道→矿石高温熔化后,焦炭是唯一以固态存在的物料。
有支撑数十米料柱的骨架作用
有保障煤气自下而上畅流的通道作用
作用3)是任何固体燃料所无法替代的。
4)生铁渗碳的碳源。
对焦炭的质量要求:
1)强度高;
2)固定C高;
3)灰分低;
4)S含量低;
5)挥发份合适;
6)反应性弱(C+CO2→2CO);
7)粒度合适
为矿石平均粒度的3~5倍为宜,d小/d大≈0.7
3、熟练掌握高炉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表达方式。
1)、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μ
定义:每M3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生产的合格铁量(t/ m3.d)。
我国ημ=1.6~2.4 t/ m3.d ;
日本ημ=1.8~2.8 t/ m3.d
2)、焦比
定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的千克数(Kg/t)。
我国焦比为250~650Kg/t
3)、焦炭冶炼强度
定义:每m3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燃烧的焦炭吨数(t/ m3.d)。
一般为0.8~1.0t/ m3.
4)Co利用率
3.烧结矿和球团矿有什么区别?
1).富矿短缺,必须不断扩大贫矿资源的利用,而选矿技术的进步可经济地选出高品位细磨铁精矿。
这种过细精矿不益于烧结,透气性不好,影响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用球团方法处理却很适宜,因为过细精矿易于成球,粒度愈细,成球性愈好,球团强度愈高。
2).成品矿的形状不同:烧结矿是形状不规则的多孔质块矿,而球团矿是形状规则的10~25mm的球球团矿较烧结矿粒度均匀,微气孔多,还原性好,强度高,且易于贮存,有利于强化高炉生产。
3).适于球团法处理的原料已从磁铁矿扩展到赤铁矿、褐铁矿以及各种含铁粉尘,化工硫酸渣等;从产品来看,不仅能制造常规氧化球团,还可以生产还原球团、金属化球团等;同时球团方法适用于有色金属的回收,有利于开展综合利用。
4).固结成块的机理不同:烧结矿是靠液相固结的,为了保证烧结矿的强度,要求产生一定数量的液相,因此混合料中必须有燃料,为烧结过程提供热源。
而球团矿主要是依靠矿粉颗粒的高温再结晶固结的,不需要产生液相,热量由焙烧炉内的燃料燃烧提供,混合料中不加燃料。
5)生产工艺不同:烧结料的混合与造球是在混合机内同时进行的,成球不完全,混合料中仍然含有相当数量未成球的小颗粒。
而球团矿生产工艺中必须有专门的造球工序和设备,将全部混合料造成10~
25mm的球,小于10mm的小球要筛出重新造球。
4.简述烧结矿的固结机理。
何种液相有利于烧结矿质量的提高?
固态反应的机理是离子扩散。
烧结料中各种矿物颗粒紧密接触,它们都具有离子晶格构造。
在晶格中各结点上的离子可以围绕它们的平衡位置振动。
温度升高,振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使质点获得的能量(活化能)足以克服其周围质点对它的作用能时,便失去平衡而产生位移(即扩散)。
相邻颗粒表面电荷相反的离子互相吸引,进行扩散,遂形成新的化合物,使之连接成一整体。
FeO-SiO2,CaO-FeO-SiO2和CaO-Fe2O3三个易熔相,有利于烧结质量的提高。
5.从烧结矿和球团矿性能比较,说明合理的含铁原料搭配模式。
6.液泛现象定义、危害、预防措施
液泛:当煤气流速超过一定值时,煤气浮力超过液体向下重力,液体将滞留在焦炭层内而不能下流,严重时引起液泛,这时的压降梯度几乎垂直向上剧增,高炉顺行破坏。
危害:
1)高度弥散在渣铁间的气泡,使煤气流阻力大大升高;
2)被煤气流吹起的渣铁,在上部较低温度区域,有重新冷凝的危险;
3)渣铁的重新冷凝,一方面将导致料柱孔隙度降低,煤气流动受阻。
另一方面,可造成炉墙结厚、结瘤,破坏高炉顺行。
对策:
提高焦炭粒度→ Fs ↓→f↓ (液泛因子)
改善焦炭强度→避免冶炼过程的细粒化→f↓
降低炉渣粘度→η↓→f↓
减少渣量L ↓→ K (流体流量比) ↓
减小气流速度↓ω→f↓ (高压操作)
大力发展间接还原→f↓
提高炉渣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小,易起泡→渣体积↑→↑ω→f↑ ) 7.试述水当量的定义及其在高炉高度方向上的变化特征。
1) 水当量定义
单位时间内炉料和炉内煤气温度变化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高炉高度方向的水当量变化特征
ω气:沿高炉高度方向变化很小
原因:下部气体量相对少,但热容较大;
上部气体量相对多,但热容较小;
两者的乘积变化不大!
ω料:在高炉上部变化不大、下部变化较大
原因:上部间接还原的放热补偿作用;
下部直接还原、熔损反应、熔化等使C料↑↑;进入炉缸仅剩渣铁过热耗热,C料↓↓在下部ω料存在峰值!
8.论述煤气流分布、煤气能量利用、高高炉顺行之间的关系
1)从煤气利用角度出发:炉料与煤气分布在炉子横截面上分布均匀,煤气流与炉料尽可能均匀的接触。
但这样的接触方法对下降炉料产生很大的阻力,不利于高炉顺行。
2)从高炉顺行角度分析:要求炉子边缘气流与中心气流适发展。
边缘气流发展,有利于降低固体料柱与炉墙间的摩擦力,使高炉顺行;适当发展中心,使炉缸中心活跃。
但煤气流的这种分布对煤气能量利用不利。
可见,高炉顺行与煤气能量利用之间有一定矛盾,合理的煤气分布就是采用适当的送风制度和装料方法控制好炉内两股煤气流的发展程度,在保证顺行的基础上,达到煤气能量利用最好和燃料消耗最低的目的。
9.何谓高炉四大操作制度,何谓“上部调节”和“下部调节”。
装料制度
送风制度
风温、风量含氧量、风压、风口直径、喷吹量等参数.
两个重要参数:风速和鼓风动能
造渣制度:控制炉渣各种理化性能的总称包括造渣过程
和终渣性能
热制度:在工艺操作上控制高炉内热状态方法的总称。
包括上部调节焦炭用量和下部调节送风参数
上部调节
▪炉料装入炉内方式的总称;
▪不同炉料对煤气流的阻力有差异;
▪炉料在高炉横截面上的分布状况影响煤气流的分布;
▪煤气流分布直接影响矿石的下降、还原、软化熔融等。
10.如何实现高炉系统的高压操作?高压操作以后对高炉冶炼进程的影响如何?并说明原因。
炉顶煤气压力>50(30)kPa时(国外认为>150kPa)称之为高压操作
1.鼓风机要有满足高压操作的压力,保证在高压操作下能向高炉供应足够风量;
2.高炉及整个炉顶煤气系统和送风系统必须保证可靠的密封及足够的强度以满足高压操作要求。
高压操作对冶炼的影响
11.提高风温后高炉冶炼进程将发生什么变化?并说明原因。
1)风口前燃烧C量减少
原因:风温提高是焦比下降所致(热风带入显热代替了部分焦炭的燃烧热)
2)高炉内温度场发生变化
原因:每↑100℃风温,风口理论燃烧温度↑60~80℃
C风↓→煤气量↓→使炉身上部温度↓
3)直接还原度略有升高
原因:CO↓和炉身温度↓
4)炉内压损△P ↑
原因:
焦比↓→料柱透气性变差
炉下部温度↑:煤气流速↑和SiO2挥发↑
→堵塞料柱孔隙
5)有效热消耗减少
焦比↓→灰分↓ → 渣量↓和硫量↓ → 脱硫耗热↓
6)改善生铁质量
风温↑ → 焦比下降,高炉的硫负荷下降,炉缸温度升高,热量充沛, → 易于冶炼低硫生铁;
12.提高风温可采取什么措施?风温的进一步提高受何限制?
13.什么是鼓风动能? 鼓 风 动 能
式中:Q0-标准状态风量,m3/s ;
()()2
0027367602737367602121⎥⎦⎤⎢⎣⎡++*****==P t s n Q n g Q mV E ν
g -重力加速度,m/s2;
ν-空气标态重度,kg/m3;n -风口个数;
S -每个风口的通风截面积,m2;
P -热风压力,表压kg/cm2;
t -热风温度,℃。
14.直接还原定义Direct Reduction
指铁矿石在低于熔化温度之下还原成海绵铁的生产过程
15.熔融还原Smelting Reduction
指非高炉炼铁方法中那些冶炼液态生铁的工艺过程
16.海绵铁是一种低温固态下还原的金属铁。
性质:含碳低(<1%),不含硅锰等元素,而保存了矿石中的脉石。
海绵铁的主要用途是:1,要求最高的是冶金粉末;2,其次炼钢做稀释剂;3,铸造,炼铁;4,其余的还有滤料,配重,冷却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