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_四年级科学_声音的变化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声音的变化-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声音的变化-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教科版

《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在观察、体验、实践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到声音高低的变化。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现象,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活动,知道物体的大小、粗细、松紧和长短影响着声音高低的变化。

3、通过数字化仪器声波测试仪,领略我国科技的发展,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声音高低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亲耳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两只三角铁、声波测试仪、自制卷萧小组:(每组一个)吉他(尤克里里)、木琴、锣、导管、钢管、铝片、钢尺板、橡皮筋、铁棒;(每组均有)尺子、小木块、预测单(每人)、实验任务单(每组)、信封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平日里你们爱听歌爱唱歌,所以今天我特意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静静地享受这净化心灵的时刻吧!(播放《Where are you Chrisitmas 》)2、师:这首歌曲的音调非常柔和,女孩的音色很柔美,听着真让人心情舒畅呀!二、声音的高低1、师:听了这么委婉动听的音乐后,徐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听力咯?(暗箱敲击音高不同的三角铁)哪位细心的同学听到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声音)生:学生作答。

2、师:那在音乐上,你能用哪个词语描述这个变化呢?师:高低。

——板书(高低)3、师:正是因为声音有高低的变化,才让我们的音乐变得如此美妙动听,是不是这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

——(板书: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三、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板书:物体、振动)2、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声音的高低变化可能跟物体的什么因素有关呢?先来瞧瞧刚才徐老师暗箱敲击的物体(出示三角铁),仔细听并推测声音的高低是由什么造成的?生:三角铁的大小。

3、师:(演示敲击三角铁)大的发出的声音……?小的发出的声音……?生:大的低,小的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声 音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声 音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 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听到,说 明声音的传播不是单方向,可 能是向四面八方发散传播的。
科学探索 探索一:验证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是否有关
闹钟
抽气筒
玻璃罩
科学探索
实验过程
(1)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观 察能否听到闹钟的声音。 (2)用抽气筒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 出仔细倾听,观察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否 发生变化。 (3)将玻璃罩内抽至接近真空状态,观察 闹钟声音的变化。
水槽
音叉、小锤

科学探索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装一半的水,等待水面平静。 用小锤轻轻敲击音叉,慢慢将敲击后的音 叉接触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2)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一部分,让另 一名同学将耳朵贴在水槽边,观察是否能 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用敲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看到水面荡起水波,这个水 波是从音叉开始的,并且逐渐向四周扩散。 (2)将耳朵贴在水糟边时会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从水中传来。
(1)一名同学将耳朵贴 在桌面的一端,听一听同桌 在说面另一端抓挠桌面的 声音。
科学探索
探索二:比较耳朵贴在桌面 和不贴在桌面听到声音的不同
(2)坐直,将耳朵离开桌 面,同桌继续用手轻轻抓挠 桌面,比较这两种情况听到 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科学探索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耳朵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要比不贴在桌面听到的声音清晰 。
1.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科学聚焦
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
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 到了鼓声。而且,只要鼓声足够 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 都会听到。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对于声音的三个特性和影响因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声音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让学生掌握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掌握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声音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声音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讨论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声音的特性和影响因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毛巾等。

2.教学课件:声音特性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叉、尺子等器材,让学生听一听、摸一摸,感受声音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有哪些特性?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让学生了解每个特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声音的变化。

实验内容包括:a.音叉实验:观察音叉振动幅度对声音响度的影响。

b.尺子实验:观察尺子振动频率对声音音调的影响。

c.气球实验:观察气球振动对声音音色的影响。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变化规律。

5.拓展(5分钟)讨论:声音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声音特性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三个特性和影响因素。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不仅仅是学生,就是成人也很容易搞混。

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声音的高低,他们更难理解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初步概念建成时期,也是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础的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建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他们有形成正确的概念,也有益于锻炼他们形成一个高效的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音量与音调的科学概念,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特别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音叉、小锤、乒乓球、铝板琴、自制教具、吸管、剪刀、胶带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端午节老师出去玩,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拍下来了,今天特地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吗?有什么发现呢?【生】声音和喷泉都有变化,喷泉随着声音变。

【师】对,声音在变化。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声音,变化不断地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大自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声音的世界,探究“声音的变化”。

【板书课题】声音的变化二、新知探究(一)声音的强弱(音量)1.提问【师】大家听听这2段声音,(PPT)(播两段音量有明显区别的声音)谁来说说这两段声音有什么不同?【生】有大、小的变化,强、弱的变化......【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声音的大小有变化,指的就是声音的强弱。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标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标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标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声音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声音,但对于声音的三个特性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声音的这三个特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声音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声音的变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音响设备、实验器材(如尺子、气球等)。

2.学具:实验记录表、作业本。

3.教学资源:教材、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美妙。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声音有哪些特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概念。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的变化。

实验内容包括:a.尺子实验:让学生用尺子拨动桌面,观察音调的变化。

b.气球实验:让学生吹气球,观察响度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共6张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共6张PPT)
描述物体振动幅度的一个量,单位 描声述音物 的体上振下动用幅音度高的来一描个述量,,音单高位是
1声、音如的果上用下同用样音的高力来敲描击述这,4音个高杯是子, 声 描音述的物强 体弱 振用 动音 快量 慢来 的描 一述个, 量音 ,量 单是 位 与声音量 的之强间弱的用关音系量来描述,音量是 声2、音用越力强拨,动振钢动尺幅,度观越察小描,述声钢音尺越
3、填写记录表。
我知道了: 声音的上下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
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单位 是:赫兹〔Hz〕。振动越快,声音
越高,振动越小,声音越低。
பைடு நூலகம்
研究钢尺幅度大小
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1、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
发出的声音;
2、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
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
在记录表中。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振动幅度
振动小
振动大
声音强弱
声音弱 声音强
我知道了:
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
声述音它的 们上的下变用化音。高来描述,音高是 预2、测用它声们音发高出、的较声高音、有较什低么、不低同来?描
是:分贝〔dB〕。振动幅度越大, 水2、量用的力杯拨子动声钢音尺上,下观的察变描化述钢尺
声1、音如的果上用下同用样音的高力来敲描击述这,4音个高杯是子, 描2、述用物声体音振高动、幅较度高的、一较个低量、,低单来位描 2声、音用越力强拨,动振钢动尺幅,度观越察小描,述声钢音尺越
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2描、述用物力体拨振动动钢快尺慢,的观一察个描量述,钢单尺位
1发、出轻的轻声拨音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 述 描它述们物的 体变 振化 动。 幅度的一个量,单位 与描音述量 物之体间振的动关快系慢的一个量,单位

湘教版《声音的变化》教案实用版1

湘教版《声音的变化》教案实用版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声音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

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为每一组准备:实验记录单、铝片琴、一个小塑料盒、1根橡皮筋、试管架、6只同样大小厚度相同的试管。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课,老师心里非常高兴,为此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乐器由我为大家“演奏”一曲,请大家欣赏。

(取大鼓准备敲击,分析鼓锤举的高和低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高低强弱等】这节课,我们就从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下声音的变化。

(板书:声音的变化)二、新知探究1、研究声音的强弱和什么有关。

师:那么声音的强弱和什么有关呢?我们用大鼓来共同研究一下。

鼓锤举的高振动幅度大声音大,鼓锤举的低振动幅度小声音小。

科学家把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什么样的声音是高什么样的声音是低?小组敲击铝片琴,感受一下声音的高低。

经过实验研究学生们发现,铝片琴上的铝片长发出的声音低,铝片短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汇报。

3、橡筋琴声音高低是怎样得到的?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实验中,老师有新要求: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把橡筋拉得紧一些,再拨弹。

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物体振动有什么关系?
橡皮筋松紧不同
温馨提示:
(为公平起见) 1、用力大小要一样
(控制拉开的距离相同)
2、拨动橡皮筋的部位要固定 (操作规范) 1、不能用力过猛,橡皮筋会断
2、固定木板
3、拉同一根靠近边缘的橡皮筋,水平着拉
听声音 观察振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A2
振动幅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B1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B2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为什么声音会有强、 弱、高、低的变化呢?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振动A1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探究二: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轻轻拨动 振动小 声音弱 用力拨动 振动大 声音强
我知道了
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描述物体振动幅度的 一个量,单位是:分贝 (dB)。振动幅度越大,声 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 音越弱。
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 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 预测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温馨提示: 此PPT
可修改编辑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结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 体的依据
同学们下课啦
授课老师:xxx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叫做次声波
思考:为什么有时我们认为很静、没有任 何的声音,而狗却突然表现非常警觉?
提示:狗的听觉范围是:15——65000HZ
为什么感冒时人的声音会改变?
鼻腔是人体的一个共鸣系统。由于鼻腔、 鼻窦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所以把鼻窦比为 小提琴或胡琴的共鸣箱,有共鸣箱就能使声 音悦耳、和谐。反之,感冒时鼻窦有疾患, 失去了“共鸣箱”作用,悦耳的声音将会改 变。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向暖瓶中倒水时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
在倒水时,暖水瓶中的空气柱会 振动,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越来越 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音调 就越来越高,所以根据声音音调的高低 就能知道水是否已灌满。
音色
音色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音 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由于每个人的声音千差万别,因此声音 可以用作安全认证的依据之一。美国的一座 智能化大厦 就采用了声音识别的方式。到 大公司门口时,你必须通过安全检查。电子 声控门卫将问候“早上好”,你也该回答 “你好!”或“早上好”之类的礼貌用语。此 时电子门卫通过你的声音来辨别你是不是该 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果确认你是,它将主动 为您打开门,但如果不是,电子门卫将客气 地将你“拒之门外”。
拨动像皮筋
绷紧 放松
振动快
振动慢
我知道了
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的一个量,单位是:赫兹 (Hz)。振动越快,声音 越高,振动越小,声音越 低。
2、超声波和次声波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2020-来自021学年秋季 ·四年级科学上册
唱一唱
1234567i
思考: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
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呢?
振动幅度
音调
小实验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将一把钢尺紧 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 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 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2.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 述它们的变化。
3.填写记录表。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预测他们发出的 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1
2
3
4
学会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发声实验记录
杯子序号 1
2
34
预测
第一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第二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第三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 问题:电子门卫靠什么辨别每个人的声音
小结
含义
音 声音 高 的高

决定因素
发声体 振动的 频率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音声音的 发声体振 量强弱 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音声音的 色特色
发声体本 身的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