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15版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

2015版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
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掌根平行重叠放于手背上,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只以掌跟向下按压,双臂位于患者胸部正上方,双肘关节垂直,利用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向下按压放松时胸廓充分回弹,掌根不离开胸壁但手掌不依靠在患者胸廓上。
5
按压位置:胸骨下段,即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10
按压手法和姿势:
3
按压深度(5~6cm)
3
按压频率(100~120bpm)
2
按压通气比例30:2
2
2分钟换人一次(单人操作此项不减分)
气道与呼吸(20分)
10
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颌法开放气道(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采取脱下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如窒息患者)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
用一只手按压伤患者的前额,同时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5
1、仰头-抬颏法(方法对)
2、双手提颌法(颈椎损伤时)
操作一种方法即可
5
正确使用球囊面罩呼吸器(按压通气比30:2)
连接氧气与简易呼吸器,调解氧流量10L/分,操作者转至患者头部上方,将面罩紧扣患者口鼻,左手拇指与食指固定,其他手指托起下颌(EC手法)右手挤压呼吸气囊。潮气量500-600ml,以看到胸廓起伏为度,送气时间≥1S。
(10分)
10
4、检查脉搏和呼吸:以一手中指和食指指尖从喉结向同侧滑行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凹陷处触摸颈动脉;同时判断呼吸,观察有无胸腹部起伏,判断时间≤10s
在正确判断后报出诊断,立即行心脏按压,同时进行呼救其他人员帮助,无诊断扣2分,未呼救扣2分。
操作流程
胸外按压
心脏按压
(30分)
5
摆放体位:患者去枕仰卧位于硬板床上。如为软床垫应放置按压板;充分暴露胸部、松开腰带。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2015版)

心肺复苏操作标准(2015版)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者姓名操作名称徒手心肺复苏得分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5一、操作目的以徒手操作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二、评估患者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2、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

3、评估呼吸:快速目测三、实施要点操作要点:901、仪表:符合要求 22、操作用物:手电筒、纱块、手表、简易呼吸器 53、操作步骤: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242)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拍双肩、呼双耳、轻拍重叫),注意颈椎保护。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记时间。

3)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454)使患者仰卧,身体无扭曲。

如果是软床,胸下应垫胸外按压板。

解开紧身衣扣,松裤带。

55)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方法: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给予胸外按压。

6)实施胸外心脏按压(30次):按压部位:胸骨中下处(胸骨正中两乳连线水平) 6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10指交扣,以掌根部接触按压处;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使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手掌根不离开患者胸部。

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5-6厘米 5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3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3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

3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中断时间控制在10秒内。

387)开放气道,判断呼吸:(1)如有明确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呼吸道。

如有活动义齿,则取下。

(2)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A、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

B、另一手食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避免挤压颏下软组织),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

2015版心肺复苏评分表

2015版心肺复苏评分表
10
9-6
5
4-0
按压通气比值:30:2
5
4
3
2-0
清除口腔异物

2-0
开放气道
5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左手肘关节着地,左手掌压低前额,右手的示指和中指托起下颌骨)或者下颌前提法(用无名指钩住下颌关节,双手将下颌往前往上提法,不能抬颈)
5
4
3
2-0
人工呼吸皮囊呼吸
10
9-6
5
4-0
质量控制
5
仪表,对患者的态度,操作熟练程度
5
4
3
2-0
总计
100
检查者签名: 检查日期:
20
迅速连接简易呼吸皮囊各部件,确保正确紧密,将输氧导管连接氧气,氧气流量10-12L/min
5
4
3
2-0
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将面罩紧扣病人口鼻,挤压皮囊2次
5
4
3
2-0
每次吹气1s以上,给予足够的潮气量(400-600ml)
5
4
3
2-0
挤压气囊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
5
4
3
2-0
评估效果
10
按压5个循环后评估脉搏、呼吸,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5
4
3
2-0
胸外心脏按压
35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段,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5
4
3
2-0
按压姿势手法:一手掌跟部放在胸部两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平行重叠压在其手背上,肘部伸直,掌个,掌根用力,手指抬离胸壁,实施连续规则的按压
10
9-6
5
4-0
按压深度:5-6cm

2015版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2015版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2015版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2015版)1、评估周围环境,确定安全,(口述)“现场环境安全”。

(开始计时)2、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同时俯身高声呼叫“喂,你怎么啦?”,判断有无意识,如无意识,高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3、摆放患者体位:仰卧在坚硬的平面或硬板床上。

去枕平卧,解开衣扣、暴露胸部、松解裤带。

4、判断颈动脉搏动:触摸颈动脉(气管外侧2-3㎝,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触摸颈动脉搏动),同时判断有无呼吸(眼观胸廓有无起伏、面感有无气流呼出、耳闻有无呼吸音),判断时间小于10秒,(口述)“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5、胸外心脏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骨下半段,成人为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中点。

②按压手法:一手掌掌根部放在按压的部位,另一手掌放在其手背上,双手平行重叠,手指交叉互握,手指不触及胸壁,手臂与胸骨垂直,双臂肘关节绷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③按压深度:成人:5-6㎝;儿童5 cm;婴儿4 cm。

④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⑤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为1:1,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按压部位。

6、按压30次后开放气道:①双手轻转头部,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检查口鼻腔,去除异物、分泌物、活动性假牙等(疑有颈椎骨折除外)。

②开放气道:采用仰头举颏法:左手掌外缘置于患者前额,向后下方施力,使其头部后仰,同时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在患者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

7、人工呼吸(2次):深吸一口气,捏闭患者鼻孔,口唇严密地包住患者的口唇,用力吹气,吹气毕口唇离开患者口唇,并松开捏毕鼻孔的手指,使气体自然溢出。

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同时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再进行第二次吹气;吹气时间持续2秒,每次吹气量500-600毫升。

只进行人工呼吸时通气频率10~12次/分。

8、按30:2的按压与呼吸比操作至5个循环后评估复苏效果,口述判断情况(患者自主呼吸、心跳恢复,散大的瞳孔缩小,面色、甲床、口唇转红润,意识逐渐恢复,抢救成功),整理患者衣物。

2015版心肺复苏考核标准

2015版心肺复苏考核标准
15
按压深度不正确扣15分
(5)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
5
按压频率不正确扣5分
(6)按压与放松时间比1:1,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及四肢循环
3
按压-放松比不正确扣2分,未观察患者面色和四肢循环扣1分
10.


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检查确定有无颈椎骨折,并报告。检查口腔,去除异物及义齿(疑有颈椎骨折的除外)
2
体位不正确扣2分
(2)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胸骨中下1/3交界处
15
按压部位不正确扣15分
(3)按压姿势:双手按压,双手掌根重叠,十指交叉相扣,手指不触及胸壁,双臂肘关节绷直,垂直向下用力
5
按压姿势不正确扣5分
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标准(2015版)







85分
9.胸





(4)按压深度:成人为胸骨下陷5-6cm
项目
操作规程
指标
分值
评分标准





5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态度严肃、反应敏捷
1
一项不符合扣1分
2.用物准备:模拟人、硬板床或硬板、护士挂表、纱布,弯盘、手电筒、记录单、血压计、听诊器、快速手消毒剂、氧气装置等所有抢救设备完好备用
2
缺一项扣1分
3.环境准备:脱离危险环境,使用隔帘,清除与抢救无关人员
3
未检查颈椎有无骨折扣1分,未报告扣1分,未检查口腔,去除异物或义齿扣1分
(2)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左手掌外缘置患者前额,向后下方施力,使其头部后仰,同时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在患者颌下骨下方,旁开中点2cm,将颏部向前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身体水平面呈90°(疑有颈椎骨折者采用双手托颌法)

心肺复苏标准201511修订

心肺复苏标准201511修订
5
判断意识一项做不到扣2分,未判断环境扣2分
大声呼救,寻找他人帮助
2
未呼救扣2分
判断脉搏和呼吸: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向近侧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同时,耳朵贴近患者鼻孔,眼观胸廓起伏,判断有无自主呼吸,判断时间6~10秒,记录抢救时间(口述)
5
一项未判断扣1分,位置不正确扣1分/项,判断时间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口述抢救时间扣1分
3
未定位或定位方法不正确扣0.5分/次
术者跪式或站式紧贴患者一侧,一只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平行重叠在此手背上,手指翘起不触及胸壁
5
按压位置错误扣2分,掌根离开按压部位未重新定位扣0.5分/次,手法错误扣1分
双肩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侧肘关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律地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1:1,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使胸廓充分回弹,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判断复苏效果,时间≧10秒,口述复苏有效指标(颈动脉、呼吸、瞳孔、口唇、收缩压)
5
指标少一项扣1分,判断颈动脉位置错误扣1分,判断时间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完毕,整理患者衣物(举手示意,计时止)
1
做不到者扣1分
整理用物。洗手
2
未整理用物扣1分,未洗手扣1分,洗手方法不正确扣1分
终末质量
12分
有抢救意识,动作熟练准确,抢救成功,操作中动作不粗暴,患者无损伤。时间:从评估到操作完毕为3分钟
12
无抢救意识扣1-3分,动作不熟练扣1-3分,动作粗暴扣2-5分,物品处置不合理扣2分,每1秒±0.1分
15
按压姿势错误一次扣0.5分,多或少按压扣0.5分/次,按压深度、速度不符各扣2分/循环,按压时胸廓不能有效回弹扣2分/循环

心肺复苏流程及评分表

心肺复苏流程及评分表

2015版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 简易呼吸器
血压计、电筒、听诊器等
一手食指及中指放在患者颈前气管正中部
然后向近侧旁移2-3厘米,触及患者颈动脉,检查是否有脉搏跳动(5~10秒,不超过10秒)
同时观察有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
30次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2次 5次(30比2)共2分钟
5秒)
洗手,记录
按压部位:双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

1.按压姿势:操作者双臂伸直,腕、肘、肩关节在一直线,双肩与患者胸骨上成90°,垂直向下用力,利用上半身及肩臂部肌肉力量,节奏应平均,有规律;按压时可心中默数:1001,1002,……110不间断,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2.判断脉搏和呼吸时心中默数:1001.1002-1006或者1007,原则上是大于5秒,小于10秒。

按压深度:至少5cm不超过6cm。

按压速度:每分钟100-120次/分。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15版
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前需保护气道通畅,吹气时防止气体从口鼻逸出,吹气时间约为1秒,应避免过度通气。

2、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要准确,压力要适当,过轻则无效,过重易造成损伤。

3、操作中途换人应在心脏按压、吹气间隙进行,不得使抢救中断时间超过5-7秒。

心肺复苏操作及评2015

心肺复苏操作及评2015

心肺复苏术操作及评分标准操作者:得分: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目的为尽快建立和恢复病人的循环和呼吸功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2 不完整-2操作步骤1、评估病人,判断有无意识。

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忌剧烈晃动。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

2、仰卧(就地或床上插入硬板)、解开衣领、裤带,暴露胸廓。

3、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食中指触及环状软骨向下摸),同时观察胸廓起伏,5-10秒钟内完成。

4、无搏动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将左手掌根贴在胸骨下部,另一手掌叠放在手背上,十指交叉、指端上翘、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

按压方向:与胸骨垂直。

按压部位:即胸部正中、两乳头之间。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按压深度:至少5.0cm,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

(婴儿按压定位在两乳头连线下方中点,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两手均不能离开原来位置100次/分)。

双手位置保持固定。

5、清除异物及假牙,开放气道,左手肘关节着地,左手掌根部贴前额向下按压。

右手食、中指将下颌上抬,前推。

6、口对口吹气二次,吹气时捏紧鼻孔,呼气时放松,每次吹气要紧包患者口部,捏紧鼻翼,时间>1″,胸廓起伏。

二次吹气之间应有间歇。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动及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

8、安置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

555271520151未评估或方法错误一处不符未检查或错误一处不符一处不符一处不符一处不符未安置及观察-5-3-5-5-5-5-5-1注意事项1、先胸外心脏按压30次后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前必须打开气道,清除异物。

2、按压时两臂伸直,双肩正对双手,按压方向、部位、深度必须准确,力度适宜。

3、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比例操作。

4、心脏按压必须持续进行,不能停顿(5个循环或2分钟可换人操作),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心脏按压的同时,做好插管,除颤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成人》5CM对儿童及婴儿则至少胸部前后径的1/3
频率:》100次/分 按压30次
比例:按压和放松时间1:1,胸廓完全回弹,按压呼吸比30:2
8
8
8
8
8
清除气道
头偏一侧,用手指(婴儿用小指)清除口咽部异物,注意速度要快。取下义齿
3
开放气道
用一只手轻抬其下颌,另一手将头后仰(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应与床面垂直)
4
4
10
操作要点
按压与人工比例为30:2,持续进行5周期2分钟CPR(心脏按压开始、送气
结束),再次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有效指
征判断
可扪及颈动脉搏动
(口述)收缩压60mmHg以上,瞳孔由大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口唇指甲由紫绀变 红润,自主呼吸恢复
如未恢复继续5个循环后在判断,直致高级生命支持
2
2
复苏后 体位,观察
4
人工呼吸
保持气道开放
在患者口鼻覆盖纱布捏紧患者鼻翼,深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住患者口唇, 吹气,时间大于一秒,松手,观察胸廓起伏情况,频率10-12次/分
如用简易呼吸气囊,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有氧源的情
况下)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一手挤压球囊1/3,潮气量(400—600ml)/次频率:8-10次/分
患者侧卧位或平卧头偏一侧
1
口述: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
1
操作后
整理用物
标准七步洗手法洗手、记录、签字
2
3
整体评估
操作规范,熟练,反应敏捷,呼叫内容清楚流畅 关心体贴病人,注意保暖
2
科室:
姓名:
总分:
日期:
考评者签名:
3
判断脉搏
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以喉结为标志,沿甲状软骨向靠近急救人员一侧滑行到 胸锁乳突肌凹陷处,用力不能太大、时间<10秒
4
胸外按压
定位:(1)在胸骨下1/2处,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2)以一手掌根部放在病者胸骨下1/3与上2/3交界处
(3)沿肋弓下缘摸至剑突,上二横指旁
方法:两手手指交锁,手指离开胸壁,保持肘关节伸直,按压时双臂垂直向下
2015年版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得分
操作准备
着装整洁,动作迅速。
3
环境评估, 判断意识和 呼吸
环境评估
动作:首先轻拍其肩膀呼叫“你怎么啦” 判断:有无运动和反应、有无呼吸
2
2
4
呼救,启动 急救系统
“来人啦”!或“救人呀”
呼叫人去取急救物品、仪器等记录时间
2
2
复苏体位
硬地板或床板,去枕,摆正体位、躯体成一直线,松解上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