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实施与监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8971 空气质量飘尘中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9801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T15264 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9 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9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8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3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504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兰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39 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90 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HJ 618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3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T 19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动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空气ambient air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3.2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TSP)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物。
3.3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10)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烹炸油中苯并(a)芘的研究

ZHANG Xu,Z HENG l h n Rl - a g,Ba if n i oL - g e
( uh uM nc a Q ai n eh i l u ev i n et gC ne , u hu 3 4 0 ) Q zo u i p l u lyadT cnc p rio a dT s n e t Q zo 2 0 4 i t aS sn i r
史邑
Chn i
a A f黜: 堑 篓 o f 坌 : : F l =: : o d v !
高效液 相色谱法快速测 定烹炸 油中 苯 并 ( ) 的研 究 a芘
张旭 ,郑 睿 行 ,鲍 利 锋
( 衢州 市 质量技 术监 督检 测 中心 ,衢 州
摘
340 ) 2 0 2
要 :苯并 ( ) a 芘是一种 高活性 间接致 癌物 ,可通 过食 品加工 等途径进 入食 品 ,本研究建 立 了高效液
1 1 h ai rt n c Ⅳe i l e ri e r n e o 0 .T e c l ai u s i a t a g f 1~4 1 / b o n n h 0x L,Y =1 5 5 X +0 0 7 5,R g .7 8 .5 0 2= 0 9 9 . 9 8,t e l to h i f mi
al fr ulav n uni t eaa s f ez a p rn e i, di ago e co ehdo e z b att eadqatav nl i o no( ) yeei f do a oddt t nm to f no eo q i i ti ys b nr i ln s ei b ( ) yeei e i a prn f do . nr i l Kew rs ez a p rn ; i e o ac q i crm tg p y fe i y o d :b no( ) yee hg Pr r nel u ho ao ah ; i do h fm i d r r l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

4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5 浓度限值
本标准规定了各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的浓度限值,见表1。
表1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浓度单位
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0.02
1.00
苯并[a]芘
B[a]P
日平均
0.01
μg/m3
(标准状态)
氟化物
日平均
1小时平均
7①
20①
F
月平均
植物生长季平均
1.8②
1.2②
3.0③
2.0③
μg/(dm2·d)
注:①适用于城市地区;
②适用于牧业区和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蚕桑区;
③适用于农业和林业区。
6 监测
6.1采样
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
0.05
0.15
0.06
0.15
0.50
0.10
0.25
0.70
总悬浮颗粒物TSP
年平均
大气中苯并检出方法及检出限

大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苯并〔a〕芘是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又名3,4-苯并芘,简称Bap,分子式C20H12;分子量253.23;沸点475℃;熔点179℃;相对密度1.351。
3,4-苯并芘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苯、氯仿、乙醚、丙酮、环己烷、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在苯中溶解呈蓝色或紫色荧光,在浓硫酸中呈桔红色并伴有绿色荧光。
3,4-苯并芘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对动物致癌性很强的一种物质,主要是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热解过程中的产物。
煤炭、石油等在无氧加热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烷烃、烯烃,经过脱氢、聚合,常可产生一定数量的3,4-苯并芘。
工厂烟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上吸附有3,4-苯并芘,散布在大气,一部分降落到水面和陆地上,从而污染水源和土壤。
炼焦、化工、染料等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中以及熏制食品、香烟烟雾中均含有3,4-苯并芘。
3,4-苯并芘对动物具有局部和全身的致癌作用,对猴子反复皮下注射可在局部形成肿瘤,从气管反复滴注可形成肺癌,在小鼠身上涂抹可使小鼠诱发皮肤癌。
流行病学调查认为人的肺癌与环境中3,4-苯并芘的含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虽然目前各国尚无公认3,4-苯并芘的最高容许浓度,但通过动物试验和现场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车间空气中3,4-苯并芘最高容许浓度为0.14μg/m3;居民区大气最高容许浓度为10-3μg/m3。
飘尘上有机物的组分异常复杂,仅其中多环芳烃(简称PAH)就有几百种之多。
测定3,4-苯并芘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将3,4-苯并芘与其他多环芳烃分开,常用的有柱层、纸层、薄层、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气质联机等一系列分离体系。
其中以气相色谱法分离PAH尤为重要。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迅速、效能高,再与薄层层析结合起来,可以迅速判断提取物中某些PAH的存在。
特别是用毛细管色谱与质谱及核磁共振谱联用,从城市悬浮颗粒物、烟草焦油及汽车废气中,可分离出100多种PAH,极大地发挥了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a)芘含量

烹调 过程 中 , 往 往受 到 污 染 。世 界 各 国规 定 了食 用
苯并芘是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中具有代烹调过程中往往受到污染世界各国规定了食用a表性的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之一通过呼吸道油脂中苯并芘的最大残留限量欧盟a2082005消化道皮肤等均可被人体或动物吸收能够导致人号文件规定食用油脂中苯并a芘的最大限量为和动物的肿瘤和癌变高剂量时甚至能够引起免疫2k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gg
l u t e d wi t h l i g h t p e t r o l e u m t o r e mo v e a n y b e n z o ( a ) p y r e n e p r e s e n t a n d d e t e r mi n e d b y HPLC u s i n g
s e n s i t i v e a n d r a p i d a n d a me t h o d o f r e v e r s e d -p h a s e h i g h p e r f o r ma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明该方 法 准确 、 灵敏 、 快捷 , 建 立 了一 种反相 高 效液相 色谱 法测定植 物 油 中苯 并( a ) 芘含 量 的方 法。
关 键词 : 苯 并( a ) 芘; 植物油; 反 相 高效液相 色谱 法
中图分 类号 : T S 2 2 7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6 7 2 —5 0 2 6 ( 2 0 1 3 ) 0 1 —0 0 6 1 —0 2
Ab s t r a c t :F o o d s a mp l e s we r e d i s s o l v e d i n l i g h t p e t r o l e u m ,a d s o r b e d o n a l u mi n a c o l u mn s ,e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并(a)芘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并(a)芘刘明延【摘要】苯并(a)芘属于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强烈致癌物.为降低苯并(a)芘对土壤、空气、水等多种环境介质的不良影响,建立了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苯并(a)芘的分析方法.选用二氯甲烷为萃取剂,w(乙腈)∶w(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25℃的条件下,在1L空白水样中添加低浓度的苯并(a)芘(加标量为0.5 μg),测定平行样品7份.结果表明,苯并(a)芘加标回收率为85.2%~86.6%,标准偏差为0.5%;当萃取体积为1L,浓缩至1 mL,进样量为10 μL时,苯并(a)芘的方法检出限为0.008μg/L.【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6(022)005【总页数】3页(P127-129)【关键词】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苯并(a)芘【作者】刘明延【作者单位】陇南市环境监测站,甘肃陇南7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2.1苯并(a)芘又称3,4-苯并芘,是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属于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大的强烈致癌物。
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等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在土壤、空气、水等多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
人体和动物摄入该物质后,可诱发皮肤、肺和消化道癌症,对健康造成很大威胁[1]。
目前,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2]、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6]、气相色谱法[7-8]、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9]。
本文采取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二氯甲烷为萃取剂,w(乙腈):w(水)=85∶15为流动相,在流速1 mL/min,柱温25 ℃条件下成功测定了水中苯并(a)芘含量。
采样选用棕色玻璃瓶灌装,采样时水样应充满采样瓶并加盖密封,防止空气进入,样品在4 ℃下避光保存。
仪器:配有四元梯度泵和荧光检测器(FLD)的液相色谱仪(Aglient 1200)、液相色谱柱Discovery@C18(15 cm×4.6 mm,5 μm)、分液漏斗(1 000 mL)、氮吹仪(N-EVAP 111)、有机相滤头(津隆,有机,0.22 μm)。
空气废气中苯并芘采样与检测方法

大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苯并〔a〕芘是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又名3,4-苯并芘,简称Bap,分子式C20H12;分子量253.23;沸点475℃;熔点179℃;相对密度1.351。
3,4-苯并芘纯品为无色或微黄色针状结晶,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苯、氯仿、乙醚、丙酮、环己烷、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在苯中溶解呈蓝色或紫色荧光,在浓硫酸中呈桔红色并伴有绿色荧光。
3,4-苯并芘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对动物致癌性很强的一种物质,主要是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热解过程中的产物。
煤炭、石油等在无氧加热裂解过程中产生的烷烃、烯烃,经过脱氢、聚合,常可产生一定数量的3,4-苯并芘。
工厂烟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上吸附有3,4-苯并芘,散布在大气,一部分降落到水面和陆地上,从而污染水源和土壤。
炼焦、化工、染料等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中以及熏制食品、香烟烟雾中均含有3,4-苯并芘。
3,4-苯并芘对动物具有局部和全身的致癌作用,对猴子反复皮下注射可在局部形成肿瘤,从气管反复滴注可形成肺癌,在小鼠身上涂抹可使小鼠诱发皮肤癌。
流行病学调查认为人的肺癌与环境中3,4-苯并芘的含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关系。
虽然目前各国尚无公认3,4-苯并芘的最高容许浓度,但通过动物试验和现场调查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车间空气中3,4-苯并芘最高容许浓度为0.14μg/m3;居民区大气最高容许浓度为10-3μg/m3。
飘尘上有机物的组分异常复杂,仅其中多环芳烃(简称PAH)就有几百种之多。
测定3,4-苯并芘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将3,4-苯并芘与其他多环芳烃分开,常用的有柱层、纸层、薄层、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气质联机等一系列分离体系。
其中以气相色谱法分离PAH尤为重要。
利用气相色谱法分离迅速、效能高,再与薄层层析结合起来,可以迅速判断提取物中某些PAH的存在。
特别是用毛细管色谱与质谱及核磁共振谱联用,从城市悬浮颗粒物、烟草焦油及汽车废气中,可分离出100多种PAH,极大地发挥了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苯并[a]芘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苯并[a]芘](https://img.taocdn.com/s3/m/804a1cc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6.png)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苯并[a]芘贺光秀;贾瑞宝;邓长江【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生活饮用水苯并[a]芘的测定方法。
采用C18反相色谱柱(150 mm×4.6 mm,5μm),在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90∶10)、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95 nm、柱温35℃、进样体积20μL的条件下测定生活饮用水中苯并[a]芘。
该方法检出限为6 ng/L,线性范围0~100 ng/mL,加标回收率为88.1%~93.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6%(n=9)。
该法样品预处理简单,分离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中苯并[a]芘的准确定性定量测定。
%A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benzo [a] pyrene in drinking water by HPLC-PDA detector. With column of C18(150 mm×4.6 mm,5μm),the mobile phase of methanol-water(volume ratio was 90∶10) and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the determine wavelength of 295 nm,the column temperature of 35℃,and the injection volume of 20μL, the concentration of benzo [a] pyrene in drinking water was detected.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 6 ng/mL. The linear plots were obtained between 0-100 ng/mL. Overall recoveries were between 88.1%and 93.4%,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 was 1.06%(n=9). This method has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of sample treatment, good isolation and short analysis time,and is suitable for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Benzo [a] pyrene in drinking water.【期刊名称】《化学分析计量》【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苯并a芘;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生活饮用水【作者】贺光秀;贾瑞宝;邓长江【作者单位】山东绿洁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济南 250101;山东省城市供排水水质监测中心,济南 250000;山东省国合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济南 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苯并[a]芘(Bap)是一种公认的强致癌物质,主要由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等不完全燃烧而产生,在土壤、空气、水等多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如图所示) 将采集到固体颗粒物用滤纸包住,置于提取器 3 中,提取器的下端勺 盛有溶剂的圆底烧瓶相连,上面接回流冷凝管 1。园底烧瓶置于恒温水浴 中,使溶剂沸腾,蒸气通过提取器的支管上升,被冷凝后滴入提取器 3 中,溶剂和固体接触进行萃取,当溶剂面超过虹吸管 2 的最高处时,含有 萃取物的溶剂虹吸回烧瓶,因而萃取出一部分物质。 实验时能够观察到,随着回流的进行,当提取筒中回流下的溶剂的液 面稍高于索氏提取器的虹吸管顶端时,提取筒中的溶剂发生虹吸并全部流
4
本标准样品处理采用了索氏提取的方法。被测样品通过有机溶剂在恒 温的条件下反复浓缩提取,被测样品被充分的抽提浓缩出来,提高了分析 的灵敏度和精密度。
四、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
目前国内外研究测定B[a]P含量的方法很多,我国大气中B[a]P的方 法有荧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荧光法灵敏度高,但是 需要纸层析,分离能力差。气相色谱法使用毛细管进行分离,具有很高的 分离度,尤其是使用色质联用仪可以同时进行定性和和定量分析,适合测 定复杂样品中PAHs的分析,HPLC法由于使用紫外检测器,具有高的灵敏度 和检测限,已成为B[a]P的首选方法。
烧或使用的地方都有可能产生 B[a]P, B[a]P 污染物已成为环境污染物中
极其重要的物质。由于环境标准及对检测方法的要求,我们对环境空气中
3
B[a]P 的检测尤其重要。 因为B[a]P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受到样品采集和样品的处理过程诸多
因素的影响,而目前我国现行的标准《环境空气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 相色谱法》(GB/T 15439-1995)因为样品处理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 条款表述不清等因素,开展《环境空气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439-1995)的修订工作,将对环境空气污染调查和控制研究提 供基础数据,对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都具有重大意义。
苯并 a]芘(以下简称 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
且致癌性很强,由于它对人体的严重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卫生及环境组
织的高度重视,所以它被列为环境污染致癌物检测工作中常规检测项目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B[a]P 作为 PAHs 的代表,它占致癌性 PAHs 1%-20% 。B[a]P 广泛分布 于环境中,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任何有机物加工,废弃,燃
本标准现使用的计算公式为:注入定量的待测样品Vi ,测定其保留时 间和峰面积 Ai ,根据提取液的总体积Vt ,标样的进样量V标 ,与 B[a]P 标
准溶液的保留时间相对应的峰面积 A标.,求出待测样品的浓度 p 。
p = V标 ⋅ C标 ⋅ Ai ⋅Vt ×10−3
(1)
Vi ⋅ A标 ⋅Vs
式中: p —— 气样中可吸入颗粒物中 B[a]P 浓度,μg /m3;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3.1 基本原则 本标准的修订原则是既参考国际上最新的标准、方法和技术,又考虑
国内现有监测机构的监测能力和实际情况,在我国现行标准开展《环境空 气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15439-1995)标准的基础上 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修订后的标准方法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 和可操作性。 3.2 编制依据
ISO 16362-2005《环境空气.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粒相多环芳香 烃》除了采用 HPLC 法,在样品处理方法上还采用了回流、浓缩萃取的方 法。这也就为本次国家标准的修改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五、相关问题说明
5.1 概述 本标准采用HPLC法,对环境空气中B[a]P进行检测分析。标准详细介
绍了实验装置、试验用试剂和溶液、试验用各种器具、仪器的操作条件等 情况,介绍了具体的样品保存、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测定程序以及结果 计算公式,对分析过程中每个可能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规定了严格 操作步骤,确保环境空气中B[a]P的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5.2 关于标准内容的说明 5.2.1 关于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现行标准中注入色谱仪样品中B[a]P 量(W )修改为标样进样体积(V标 ) 、标样中 B[a]P 浓度( C标 )和样品中 B[a]P 的峰面积( Ai )三者的乘积。原 公式分母增加标样中 B[a]P 的峰面积( A标 )
8
本标准使用索氏提取器,采用全滤膜采样,原公式中的 1n 就可以省 略。
经过文献检索和调研工作发现,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使用了环境空气 中ISO 16362-2005测定粒相多环芳香烃的标准分析方法。本实验室在日常 B[a]P的测定工作中,对于标准中的一些条款、样品处理过程以及结果计 算等方面也总结了一些实际的操作经验和试验数据。通过调查大量的国际 国内现有文献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已于2005年修订的《环境空气 苯并[a] 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分析方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实 践经验,特修订本标准。 3.3 技术路线
六、与国外标准的对比
℃,101.325kPa)的采样体积:
Vs
=
Vm × 273 ×Pa
101.325(273 + t)
(2)
式中:Vs ——标准状况下(0℃,101.325KPa)的总体积,m3; Vm ——总的采样体积,m3;
9
t ——大气温度,℃; Pa——大气压力,kPa 新标准对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订,使操作 更加方便、科学、合理和准确。 5.2.9 关于精密度和准确度 5.2.9.1 方法的精密度 同一实验室飘尘样品平行测定八次,乙腈/水作流动相,测定值为 0.0045~0.0049μg/ m3, 相对标准偏差为0.90%。结果见附表1-1。 甲醇/水作流动相,飘尘样品测定8次,测定值为0.0059~0.0068μg/ m3, 相对标准偏差为2.2%。结果见附表1-2。 5.2.9.2 方法的准确度 样品的准确度采取加标回收率的方法测得。实验中选择甲醇/水作流 动相,分别取10、20、30、40、50μL浓度为10 ng/μL标准溶液滴在滤膜上, 采用和样品处理方法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作空白实验。飘尘样品测 定5次,测定值的加标回收率为93~97%之间。结果见附表2-1。 乙腈/水作流动相,分别取10、20、30、40、50μL浓度为10 ng/μL 标准溶液滴在滤膜上,采用和样品处理方法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同时作 空白实验。飘尘样品测定5次,测定值的加标回收率为94~98%之间。结果 见附表2-2。
7
回到烧瓶内,然后再次回流,如此重复,使固体物质不断为纯的溶剂所萃 取、将萃取出的物质富集在烧瓶中。第一次满流计时,抽提 6~8 小时。 再把提取到的样品浓缩至 1ml,进入 HPLC 中。 5.2.4.2 恒温条件的选择
由于 B[a]P 易溶于环己烷、苯等有机溶剂中,将采集在玻璃纤维滤膜 上的飘尘颗粒,用苯在水浴上连续加热提取、浓缩。苯的沸点是 90℃, 当达到溶剂的沸点时,溶液就会沸腾。被测样就会不断被洗脱下来。温度 太低,溶剂在索氏提取器的提取筒中下不来,起不到回流的作用,提取效 率太低。90℃以上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考虑到有机溶剂挥发的太快,所 以恒温条件选择 90℃有利于操作。 5.2.4.3 加热时间的选择
由于B[a]P的强毒性,本标准要求测定时最好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 以保证B[a]P标准溶液的准确度和误差范围。对于实验室使用固体苯B[a]P 配制的标准溶液,由于溶剂挥发、溶解不完全或操作误差等因素容易增加 定值误差。而且危险性大,在没有合适的安全设备及尚未准确掌握实用技 术之前,不能进行。 5.2.4 样品处理方法 5.2.4.1 样品处理工艺及步骤
现行标准要求采样前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需要在 500℃马福炉中灼烧 半小时。500℃温度过高,容易使滤膜脆化、变形,不能准确采样。现改 将超细玻璃纤维滤膜不重叠平放在马福炉内,在 350℃灼烧 2 小时,置于 干燥器中保存。采样后仍按现行标准的贮存方法进行。 5.2.2 关于检测范围及检出限
现行标准中, 使用乙腈/水做流动相,B[a]P 最低检出浓度为 6.0× 10-5µg/m3;甲醇/水做流动相,B[a]P 最低检出浓度为 1.8×10-4 µg/m3。 使用索氏提取浓缩样品的方法,提高了检测限。现改为 B[a]P 最低检出浓 度为 3.0×10-5µg/m3;甲醇/水做流动相,B[a]P 最低检出浓度为 1.0×10-4 µg/m3 5.2.3 关于标准溶液的说明
2
空气质量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06 年 6 月国家质检总局(国质检财函[2006]909 号)和 2007 年国家
质检总局(国质检财函[2007]971 号)下达了《环境空气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环保标准修订计划,修订《环境空气 苯并[a]芘测
现行标准样品的处理方法是先将滤膜边缘无尘部分剪去,然后将滤膜
6
等分成 n 份,取/1n 份滤膜剪碎入 5ml 具塞玻璃离心管中,准确加入 5ml 乙腈,超声提取 10min,离心 10min。
由于采用上述方法提取样品的效率低,影响样品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 性。经实验室多次实验,拟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精馏的方法处理样品。
空气质量 苯并[a]芘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2008 年3 月
1
目录
一、任务来源.............................................3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3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4 四、国内外有关标准现状...................................5 五、相关问题说明.........................................5 六、与国外标准的对比....................................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