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座体教学规划使用说明
尾座体课程设计说明书Word版

、零件的分析1.尾座体的用途题H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O17H6的孔与顶尖研配,底面和75。
斜面与磨床工作台相连,通过①14mm孔用螺栓将“尾座体”紧固在工作台上。
主要作用是固定顶尖。
圆柱体形的部分有一个①17H6孔,并且有一个M6的螺纹孔,顶尖穿过①17H6孔,将螺钉拧紧,这样就将顶尖固定。
2.零件的技术要求(1)①33左右端面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6. 3(2)①14孔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 5(3)①26沉头孔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 5(4)①40凸台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
(5)底面A的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1.6。
(6)底面槽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 5。
(7)斜面B的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1.6。
(8)右底面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
(9)O17H6孔圆度公差为0. 003mm: O17H6孔圆柱度公差为0. 004mm;①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A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 005mm: O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B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 005mm;①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 1;①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 15;(10)0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1D16O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为170-24lHBo考虑到零件的形状,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已达到大批大量生产水平,故可以采用砂型铸造。
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零件而言,以加工面互为基准完全合理;但对于本零件来说,如果以①17的孔为粗基准可能造成位置精度不达标,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现在选择不加工0 35的外圆表面和外表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两个锥套夹持两端作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五个不定度,再用一个支承板、支承在前面用以消除一个不定度,达到完全定位。
尾座体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尾座体加工前的准备
材料选择: 根据设计 要求选择 合适的材 料
加工设备: 选择合适 的加工设 备,如车 床、铣床 等
加工工艺: 确定加工 工艺,如 车削、铣 削等
加工参数: 确定加工 参数,如 转速、进 给量等
加工程序: 编写加工 程序,如 G代码、 M代码等
加工环境: 确保加工 环境安全、 整洁,符 合加工要 求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关注行业动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THANKS
汇报人:
智能化检测:采用智能检 测设备,提高检测精度, 降低检测成本
绿色化包装:采用环保包 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 降低环境污染
智能化物流:采用智能物 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未来尾座体制造工艺的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绿色化: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 定制化: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和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
尾座体制造工艺课程设 计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3 尾 座 体 制 造 工 艺 设
计
05 尾 座 体 制 造 工 艺 优 化与创新
02 尾 座 体 制 造 工 艺 概 述
04 尾 座 体 制 造 工 艺 实 施
Part Six
尾座体制造工艺课 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成果总结与评价
课程设计目标:掌握尾座体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尾座体的设计、加工、装配和调试等环节 课程设计成果:成功制造出一台符合设计要求的尾座机 课程设计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尾座体课程设计汇本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A》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易飚目录第一章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容 (3)1.1课程设计目的 (3)1.2课程设计课题 (4)1.3课程设计要求 (4)1.4课程设计工作量 (4)第二章零件图工艺性分析、毛坯图 (4)2.1零件图分析 (4)2.2毛坯选择 (5)2.3定位基准选择 (6)第三章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 (6)3.1加工方法分析确定 (7)3.2工顺序的安排 (8)第四章零件加工工序设计 (11)工序10:钻Φ15MM孔 (11)工序20:粗铣基准面A与底部R A=12.5ΜM的凹槽面 (12)工序30:粗铣基准面B (12)工序40:粗铣圆柱体左右端面 (12)工序50:粗铣右端面 (12)工序60:粗铣凸台面 (12)工序70:铣2×2的槽 (12)工序80:钻孔和攻M6的螺纹 (12)工序90:钻Φ14MM孔,锪Φ26×1的沉头孔 (13)工序100:扩孔粗精铰至Φ16H7孔 (13)工序110:精铣基准面A (13)工序120:精铣基准面B (13)工序130:精铣右端面 (13)工序140:精铣圆柱体左右端面 (14)工序150:精磨孔至Φ17H7 (14)工序160:配刮底面A和斜面B (14)第五章总结 (14)参考文献工序:...................................................................... 1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容1.1课程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群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相关手册和数据库。
1.2 课程设计课题已知:零件材料为HT200,年产量Q=15000台/年,m=1件/台,属于大批量生产;试编制该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尾座体课程设计说明书(1)(1)

一、尾座体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尾座体的用途该零件主要作用是安装在机床工作台上用于固定顶尖的,Φ17H6的孔与顶尖研配,底面和75°斜面与磨床工作台相连,通过Φ14mm孔用螺栓将“尾座体”紧固在工作台上。
圆柱体形有一个Φ17H6的通孔,并且上面有一个M6的螺纹孔,顶尖穿过Φ17H6孔,拧紧螺钉即可达到固定顶尖的作用。
2.尾座体的技术要求表 1.1尾座体零件技术要求表该零件形状特殊、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它要安装在磨床工作台上面,部分配合表面要求的加工精度比较高;对于17孔因为要与顶尖配合,而顶尖中心线又要与磨床的主轴中心线重合,以保证工件的外圆柱度,所以17孔德内表面粗糙度要求比较低,并且形位公差都有要求;对于底面A和斜面B要与机床工作台配合,所以表面精度要求也较高。
以上这两个部位是这个零件的主要加工面。
3.审查尾座体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图可知,Ф35圆柱体两端面、Ф40凸台面、Ф26沉孔面、底面槽、底部右端面和底部端面均需要铣削加工,由于粗糙度精度不是很高,通过铣削的粗加工即可达到加工要求;对于上面技术要求分析的两个主要加工表面,因为精度要求都比较高,并参与配合,所以需要精加工或超精加工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综合分析该零件的工艺性能较好。
4.确定尾座体的生产类型该零件的年产量只有5000件,可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
二、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1、选择毛坯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为170—241HB,考虑零件的形状,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属于中批量生产水平,金属模机器造型生产率较高、铸件精度高、表面质量与机械性能均好,并且适合批量生产规模所以对于尾座体毛坯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此外为消除参与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和毛坯的尺寸(1)、Ф35圆柱体两端面的粗糙度Ra达到6.3um,需要粗铣和精铣加工,取粗加工单边余量为4mm,精加工单边余量为1mm,所以要求铸件的尺寸为90mm。
尾座体 -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课程名称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6机电二班学生姓名学号34116??设计地点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时间:2019 年2 月18 日至2019 年3 月8 日目录1 基本要求及内容 (1)1.1 课程设计目的 (1)1.2 课程设计课题 (1)1.3 课程设计要求 (2)1.4 课程设计工作量 (2)2 零件分析 (3)2.1 零件的特点 (3)2.2 毛坯尺寸计算 (4)2.3 零件的工艺分析 (5)3 工艺规程设计 (6)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3.2 基准的选择 (6)3.3 制订工艺路线 (7)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8)3.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4 夹具设计 (12)4.1 问题的提出 (12)4.2 夹具设计 (12)5 参考文献 (14)6 课设总结 (15)1 基本要求及内容1.1 课程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群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相关手册和数据库。
1.2 课程设计课题设计“尾座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
尾座体零件图(课本P316)如图所示:图1-2-1 尾座体零件图1.3 课程设计要求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夹紧问题,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安排。
合理的选择毛坯的制造方法、工艺设备及装备,正确选用切削用量,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学会使用各种资料,掌握各种工艺数据的查找方法及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合理的确定工件的加工公差。
3)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对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及专用夹具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毕业设计和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车床尾座

2.技术准备
1、看懂结构再动手拆,并按先外后里,先易后难,先下后上顺序拆 卸。 2、先拆紧固、联结、限位件(顶丝、销钉、卡圆、衬套等)。 3、拆前看清组合件的方向、位置排列等,以免装配时搞错。 4、拆下的零件要有秩序的摆放整齐,做到键归槽、钉插孔、滚珠丝杠 盒内装。 5、注意安全,拆卸时要注意防止主轴倾倒或掉下, 拆下零件要往桌案里边放,以免掉下砸人。 6、拆卸零件时,不准用铁锤猛砸,当拆不下或装不上时不要硬来, 分析原因(看图)搞清楚后再拆装。
第六部分小结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掌握台钻的保养, 学会在工作中保护自身的安全,养成良好的职业 素养,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这次车床尾座的拆卸 与装配中,让我学到许多课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王老师对我们的指导。 在王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本次课程 设计,也让我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受益匪浅。
第二部分车床尾座的说明 1. 车床尾座的介绍
数控车床的尾座是在加工轴类零件时,使用其顶尖顶紧工件,保证加工的稳定性。
2.车床尾座的用途
1.尾座套筒的移动是为了使顶尖顶紧或松开工件的,通常是由液压缸控制的。 2.车床尾座的作用 :车床的尾座可、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接受安全教育。 2、正确穿戴和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3、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打闹、不串岗。 4、操作设备前,一定要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科学操作。 5、坚持文明生产的要求清理设备、工具、保持工作场地周围清洁整齐。 6、发生事故或发现隐患,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保护现场。
第五部分拆卸与装配注意事项
1、对拆卸后的部件进行检查,有损伤的部件, 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装配时,对各部件进行合理的装配顺序完成; 3、维护时,应针对各移动、转动、滑动部件 作清理和润滑处理。 4、拆下的部件应沿单一方向有序放置,注意摆 放整齐; 5、安装时,按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后拆的部件 先装。 6、维护保养完成后,必须把工具整理好。 7、在拆卸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零件突然掉落。
尾座体课程设计总结

尾座体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尾座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特点和相关性质;2. 学生能运用尾座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进行简单的尾座体相关计算;3. 学生了解尾座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尾座体产生兴趣,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热情;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3. 学生通过学习尾座体,培养探索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课程性质为自然科学领域。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自然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尾座体部分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尾座体的概念与结构特点:介绍尾座体的定义、组成部分,以及其独特的结构特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二节2. 尾座体的性质与应用:探讨尾座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3. 尾座体的计算:学习尾座体相关的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四节4. 尾座体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尾座体相关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实验部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尾座体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第二课时:尾座体的性质与应用第三课时:尾座体的计算第四课时:尾座体实验操作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尾座体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车床尾座课程设计摘要

车床尾座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车床尾座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车床尾座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学生能够了解车床尾座调整与精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车床尾座的安装、调整和使用。
2. 学生能够运用车床尾座进行简单的轴类零件加工,并达到规定的精度要求。
3.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使用车床尾座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对机械加工职业的热爱。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遵守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提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车床尾座的使用方法,提高机械加工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车床尾座的深入了解和操作尚需加强。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车床尾座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车床尾座的结构与功能:讲解车床尾座的基本结构,包括尾座体、导轨、滑块、丝杠等部件,及其在车床加工中的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车床尾座的结构与作用》2. 车床尾座的安装与调整:学习车床尾座的安装方法、调整技巧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车床尾座的安装与调整》3. 车床尾座的使用操作:教授车床尾座的使用方法,包括工件装夹、切削参数选择、加工过程控制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车床尾座的使用操作》4. 车床尾座的维护保养:介绍车床尾座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强调注意事项,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车床尾座的维护与保养》5. 车床尾座的安全操作:讲解车床尾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零件的分析1.尾座体的用途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Φ17H6的孔与顶尖研配,底面和75°斜面与磨床工作台相连,通过Φ14mm孔用螺栓将“尾座体”紧固在工作台上。
主要作用是固定顶尖。
圆柱体形的部分有一个Φ17H6孔,并且有一个M6的螺纹孔,顶尖穿过Φ17H6孔,将螺钉拧紧,这样就将顶尖固定。
2.零件的技术要求(1) Φ35左右端面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6.3(2) Φ14孔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3)Φ26沉头孔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4)Φ40凸台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
(5)底面A的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1.6。
(6)底面槽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
(7)斜面B的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1.6。
(8)右底面的公差等级为IT12,表面粗糙度为12.5。
(9)Φ17H6孔圆度公差为0.003mm;Φ17H6孔圆柱度公差为0.004mm;Φ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A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Φ17H6孔中心线与基准面B平行度公差的要求为0.005mm;Φ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Φ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10)Φ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11)16Φ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为170-241HB。
考虑到零件的形状,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已达到大批大量生产水平,故可以采用砂型铸造。
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一般零件而言,以加工面互为基准完全合理;但对于本零件来说,如果以Φ17的孔为粗基准可能造成位置精度不达标,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现在选择不加工Φ35的外圆表面和外表不加工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两个锥套夹持两端作为主要定位面以消除五个不定度,再用一个支承板、支承在前面用以消除一个不定度,达到完全定位。
用来加工工件的底面。
(2) 精基准的选择。
精度高的基准面A、基准面B和Φ17H6孔两个端面自然就成了精基准,。
因为A、B面既是设计及准又是装配基准这样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其它各面、孔的加工可以以A、B面为基准这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考虑到要保证加工余量均匀以及要有较高的形状、位置精度,故要求Φ17H6孔和A、B面互为基准进行加工。
3.制订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大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下降,(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钻Φ15mm孔工序2:粗铣基准面A与底部Ra=12.5μm的凹槽面工序3:铣2×2的槽工序4:粗铣基准面B工序5:钻Φ14mm孔,锪Φ26×1的沉头孔工序6:钻孔和攻M6的螺纹工序8:粗铣圆柱体左右端面工序9:粗铣右端面工序10:扩孔,粗铰,精铰Φ17H6孔。
工序11:精铣基准面A工序12:精铣基准面B工序13 :精铣圆柱体左右端面工序14:精铣右端面工序15:锪Φ17H6孔1×45°倒角,去毛刺工序16:配刮底面A和斜面B。
工序17:检查(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粗铣基准面A与底部Ra=12.5μm的凹槽面工序2:粗铣2×2的槽工序3:粗刨基准面B工序4:钻Φ14mm孔,锪Φ26×1的沉头孔工序5:粗铣凸台面工序6:钻Φ15mm孔工序7:车M6螺纹工序8:粗铣圆柱体左右端面工序9:粗铣右端面工序10:粗、精磨Φ17H6孔工序11:精铣基准面A工序12:精刨基准面B工序13:精铣2×2的槽工序14:半精铣圆柱体左右端面工序15:半精铣右端面工序16:车Φ17H6孔1×45°倒角,去毛刺工序17:检查所以,修改后确定工艺如下:工序1:钻Φ15mm孔工序2:粗铣基准面A与底部Ra=12.5μm的凹槽面工序3:铣2×2的槽工序4:粗铣基准面B工序5:钻Φ14mm孔,锪Φ26×1的沉头孔工序6:钻孔和攻M6的螺纹工序8:粗铣圆柱体左右端面工序9:粗铣右端面工序10:扩孔,粗铰,精铰Φ17H6孔。
工序11:精铣基准面A工序12:精铣基准面B工序13 :精铣圆柱体左右端面工序14:精铣右端面工序15:锪Φ17H6孔1×45°倒角,去毛刺工序16:配刮底面A和斜面B。
工序17:检查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铣削加工加工余量依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设计实用手册》表8—31查得、钻、扩、铰孔加工加工余量依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设计实用手册》表8—18查得。
“尾座体”零件材料为HT200,生产类型为小批量生产,采用砂模铸造。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尾座体基准面A。
加工余量为:粗铣:Z=2mm,精铣:Z=0.85mm。
(2)Ra=12.5μm的底面。
只要求粗加工。
加工余量:Z= 4mm。
(3)基准面B。
Ra=1.6μm,要求粗加工和精加工。
粗铣Z=2mm,精铣Z=0.85mm。
(4)右端面。
Ra=6.3μm。
要求粗加工和精加工。
粗铣Z=1.3mm,精铣Z=0.7mm。
(5 )圆柱体形左右端面。
Ra=6.3μm。
要求粗加工和精加工。
粗铣Z=1.3mm,精铣Z=0.7mm。
(6)Φ17H6孔。
精铰和研配。
精铰2Z=0.15mm,研配2Z=0.05mm。
“尾座体”的毛坯图见附图2。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一)圆柱体左右端面加工加工要求:粗糙度Ra=6.3刀具选择:套式端铣刀;材料:YG8;基本参数:D=50mm,L=36mm,d=2mm,z=8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1)粗铣加工余量:1.3mm;a p3.1 进给量f=2.8mm/r 主轴转速加工长度L=35mm 吃刀深度mmn=600r/min 计算切削速度 查参考资料[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得耐用度s t 3108.10⨯=68.02.035.015.032.02.0060245e fpva a a T k d v =min/420/7603518.03.1)108.10(0.16024568.02.035.015.015.032.0m s m ==⨯⨯⨯⨯⨯⨯⨯=(2)精铣加工余量:0.7mm;加工长度L=35mm 吃刀深度mmap7.0= 进给量f=1.2mm/r主轴转速n=956r/min 切削速度v=500m/min(二)Φ17H6孔加工要求:直径17mm 基孔制;六级精度;孔轴与A 、B 面分别由5 的平行度要求;孔有3 的圆度和4 圆柱度的形状精度;孔壁粗糙度为0.4 。
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 (1)钻孔至Φ15刀具选择:直径为15mm 的通用麻花钻; 材料:高速钢; 基本参数:d=15mm ,k=2.30mm ,q=13.95mm ,b=8.85mm ,f=1.00mm , 吃刀深度mmap5.7= f=0.35mm/r v=0.35m/sd wvn π1000=min)/445(/430.71514.335.01000r s r =⨯⨯=按机床选取:m in)/500(/33.83r s r n w =考虑其加工长度为mm 80 切削工时:mm l 80= mm l 11=,42=lf n l l l t w m 21++=s86.155.033.834180=⨯++=(2)扩孔至Φ16.5 加工余量:1.5mm刀具选择:直径为 16.5mm 的标准扩孔钻;材料:YG8;基本参数:d=16.5mm ,L=223mm ,l=125mm , ≈11mm 吃刀深度mma p75.0= 进给量f=0.55mm/r 主轴转速n=280r/min切削速度v=15m/minmin)/5.289(/825.45.1614.325.010001000r s r d v n w s =⨯⨯==π按机床选取: m in)/280(/666.4r s r n w =(3)粗铰Φ16.8孔 加工余量:0.3mm刀具选择:直径为 16.8mm 的直柄机用铰刀;材料:YG8;基本参数:d=16.8mm ,L=175mm ,l=54mm , =14mm吃刀深度mma p15.0= 进给量f=1.1mm/r 主轴转速n=250r/min切削速度v=14m/min (4)精铰孔至Φ16.95加工余量:0.15mm ;刀具选择:直径为 16.95mm 的直柄机用铰刀;材料:YG8;基本参数:d=16.8mm ,L=175mm ,l=54mm , =14mm 吃刀深度mma p075.0= 进给量f=0.5mm/r 主轴转速n=300r/min切削速度v=18m/min (5)配研加工余量:0.05mm ; 刀具选择:研棒(6)锪Φ17H6孔1×45°倒角刀具选择:带可换导柱椎柄 锥面锪钻;基本参数: L=180mm l=35mm 。
吃刀深度为1mm ,进给量f=0.8mm/r,主轴转速n=270r/min,切削速度v=15m/min.(三)A 面加工要求:粗糙度1.6 ;配刮10~13/ 25*25。
刀具选择:套式立铣刀;材料:YG8;基本参数:D=80mm ,L=45mm ,z=8 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 (1)粗铣加工余量:2mm ;加工长度L=152mm 吃刀深度mma p2=进给量f=2.7mm/r 主轴转速n=600r/min 切削速度v=420m/min(2)精铣加工余量:0.85mm ;加工长度L=152mm 吃刀深度mma p85.0=进给量f=1.2mm/r 主轴转速n=1183r/min 切削速度v=280m/min(3)配刮加工余量:0.15mm ;表面粗糙度:Ra=0.32~0.65(四)槽加工要求:粗糙度Ra=12.5 。
刀具选择:粗齿锯片铣刀;材料:YG8;基本参数:D=50mm,L=2.0mm,d=13mm,z=20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1)铣槽加工余量:2mm;吃刀深度为2mm,进给量为f=0.72mm/r,主轴转速n=28r/min,切削速度v=4660m/min.(五)B面加工要求:粗糙度1.6 ,与A面有夹角。
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1)粗铣加工余量:2mm ;加工长度L=90mm 吃刀深度mma p2=进给量f=0.15mm/r 主轴转速n=550r/min 切削速度v=145m/min(2)精铣加工余量:0.85mm ;加工长度L=90mm 吃刀深度mma p85.0=进给量f=0.4mm/r 主轴转速n=1183r/min 切削速度v=180m/min(3)配刮加工余量:0.15mm ;刀具选择:单角铣刀材料:YG8;齿数:10;D=40mm;L=10mm;(六)右端面加工要求:粗糙度Ra=6.3刀具选择:套式端铣刀;材料:YG8;基本参数:D=50mm,L=36mm,d=2mm,z=8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1)粗铣加工余量:1.3mm;加工长度L=90mm 吃刀深度mma p3.1=进给量f=2.8mm/r 主轴转速n=600r/min 切削速度v=380m/min(2)精铣加工余量:0.7mm; 加工长度L=90mm 吃刀深度mma p7.0=进给量f=1.2mm/r 主轴转速n=1183r/min 切削速度v=380m/min(七)Φ14孔加工要求:直径14mm;粗糙度Ra=12.5 ;沉头孔粗糙度为12.5刀具选择:直径为14mm的通用麻花钻;材料:高速钢钻头;基本参数:d =14mm,k=2.20mm,q=13.00mm,B=8.25mm,f=1.00mm,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1)钻孔吃刀深度mma p7 进给量f=0.42mm/r 主轴转速n=210r/min切削速度v=13m/min(2)锪Φ26×1的沉头孔刀具选择:带可换导柱椎柄平底锪钻;基本参数:L=180mm l=35mm吃刀深度为26mm,进给量为0.4mm/r,主轴转速为195r/min,切削速度为16m/min.(八)M6螺纹加工要求:螺纹直径为6mm加工工步的具体参数:(1)钻孔刀具选择:直径为5.80mm的通用麻花钻;材料:高速钢钻头;基本参数:d =5.80mm,k=1.00mm,q=5.40mm,B=3.50mm,f=0.55mm,(2)攻丝(M6丝锥)吃刀深度为0.8mm,进给量为f=0.1mm/r,主轴转速n=545r/min,切削速度v=10.2m/min.(十)底面加工要求:粗糙度Ra=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