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册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第07册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第07册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药品标准1卫生部颁中药标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200 种)安嗽片拼音名:Ansou Pian 英文名:书页号:Z7-65 标准编号:WS3-B-1329-93【处方】浙贝母50g 桔梗35g 百部50g甘草77.5g 半夏(制)45g 陈皮25g前胡45g【制法】以上七味,取甘草适量,粉碎成细粉40g 备用;剩余甘草与浙贝母等六味酌予碎断,加水热浸(85~90℃)四次,第一.二次4 小时,第三.四次3 小时,合并浸出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备用的甘草细粉与糊精49g.淀粉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 片,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棕色的片;气香,味甘.微苦。
【鉴别】取本品5g,置索氏提取器内,加盐酸1ml 与氯仿30ml ,加热回流提取1~2 小时,放冷,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醇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 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氯仿-醋酸 (10:1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约5 分钟。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 页)【功能与主治】止咳,祛痰。
用于咳嗽多痰。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6 片,一日3 次。
【贮藏】密封。
八正合剂拼音名:Bazheng Heji 英文名:书页号:Z7-6 标准编号:WS3-B-1276-93【处方】瞿麦118g 车前子(炒)118g 扁蓄118g大黄118g 滑石2118g 川木通118g栀子118g 甘草118g 灯心草59g【制法】以上九二味,车前子用25%乙醇浸渍,收集浸渍液。
大黄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7 页),用50%乙醇作溶剂,浸渍24 小时后进行渗漉荆,收集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
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一、中药成方制剂的定义与分类1.1 中药成方制剂的概念中药成方制剂指的是由多种中草药按照一定比例和制作工艺配伍而成,具有一定药效的中药制剂形式。
1.2 中药成方制剂的分类中药成方制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2.1 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将中草药炮制后加工成片状,常用于煎煮口服。
按照制剂形式的不同,中药饮片可以再细分为水煎剂、浓缩丸、研末剂等形式。
1.2.2 中药丸剂中药丸剂是将中草药炮制后制成的药丸,常用于口服。
按照制剂方法的不同,中药丸剂可以分为水蜜丸、水蜜丹、水蜜球等。
1.2.3 中药胶囊中药胶囊是将中草药炮制处理后填充于胶囊中,常用于口服。
按照胶囊壳材质的不同,中药胶囊可以分为明胶囊和植物胶囊。
1.2.4 中药煎剂中药煎剂是将中草药按照一定比例配伍后煎煮制成溶液,供患者口服。
按照使用方式的不同,中药煎剂可以分为一次性煎剂和多次煎剂。
1.3 中药成方制剂的特点中药成方制剂相比于单味中草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综合药效:中药成方制剂通过多种中草药的组合,可以发挥出多种药效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2.用药方便:中药成方制剂制作好后,患者只需按照规定使用剂量进行服用,避免了制药的繁琐步骤。
3.安全性高:中药成方制剂在制作过程中,会对中草药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和配伍,减少了中草药的毒性与副作用。
二、中药成方制剂的质量标准2.1 药材质量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的质量标准首先关注药材的质量,包括药材的种类、质量标准、采购渠道等。
2.2 制备工艺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的制备工艺标准是确保制剂质量的重要保障,包括制剂工艺流程、操作规范、生产设备等。
2.3 质量控制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需要明确各项指标,如含量测定、外观要求、物理性质、微生物菌落数量等。
2.4 包装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的包装标准需满足保护药品、便于患者用药、易于储藏等要求,包括包装材料、标签要求等。
三、中药成方制剂的研究与发展3.1 现状分析对中药成方制剂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临床应用、生产情况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
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药品标准是指卫生部颁布的关于药品质量、安全、有效性等方
面的规定和标准。
其中,中药成方制剂是指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药成方制剂的制备过程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质量
和安全性。
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中药材,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方。
其次,需要进行制剂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包括研磨、浸泡、煎煮、过滤、浓缩、干燥等步骤。
最后,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制剂
符合药品标准的要求。
中药成方制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治疗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失眠等常见病症,以及一些慢性病和疑难杂症。
与单味中
药相比,中药成方制剂具有疗效综合、作用协调、用药方便等优点,
因此备受中医药界和患者的青睐。
然而,中药成方制剂的制备和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
于中药材的来源和质量存在差异,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其次,由于中药成方制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药理作用和副作用也难
以准确评估和掌握。
此外,中药成方制剂的应用也需要结合具体病情
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监测,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中药成方制剂,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和标准制定,提高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中药成方制剂的临床应用和监测,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成方制剂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18册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第18册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药品标准1新药转正中药标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中药第八册)(15 种)胆石清片拼音名:Danshiqing Pian英文名:书页号:x18-200 标准编号:WS3-119(Z-24)-97批准文号:(92)卫药准字 Z-59-1 号本品为硝石.大黄.芒硝.羊胆汁.威灵仙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胶囊。
[性状] 本品为糖衣片,片心显黑褐色;气腥,味苦,微涩。
[鉴别] (1)取本品5 片,置坩锅内加热灼烧至无烟,放冷,加水15ml,混匀,滤过,滤液显钠盐.钾盐.硫酸盐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1995 年版一部附录Ⅳ)。
(2)取本品1 片,去糖衣,研细,加水5ml.搅匀.静置,滤过,滤液显亚铁盐反应(中国药典1995 年版一部附录Ⅳ)。
(3)取本品4 片,去糖衣,研细,加甲醇20ml,冷浸1 小时,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水10ml 使溶解,滴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 分钟,放冷,用乙醚提取2 次,每次加10ml,合并提取液,蒸去乙醚,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
再取大黄酚和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 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索钠为黏合剂的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15∶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荧光斑点;氨熏后,变为红色。
(4)取本品5 片,除去糖衣,加硅藻土2g,研匀,加氯仿15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 0.5ml 乙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lml 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1995 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索钠为黏合剂的硅胶 G 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甲酸乙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部附录Ⅵ D)试验,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110.0%,[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
国家基本用药之中成药组分

(十四)消 导 剂
64 消食导滞 保和丸(颗粒、片) 六神曲、山楂、莱菔子、法半夏、陈皮、 元·《丹溪心法》 茯苓、连翘、麦芽。 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 防风、薄荷。 钩藤、白芍、川芎、当归、地黄、白芷、 防风、羌活、桃仁、红花、细辛、独活、 麻黄、附片、鸡血藤。 松针、珍珠层粉、葛根。 当归、吴茱萸、川芎、冰片、白芍、红参 、五味子、马钱子、红花、南星等。 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 宋·《和剂局方》
(十五)治 风 剂
65 66 67 68 69 70 71 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 祛风化瘀 正天丸(胶囊) 平肝息风 松龄血脉康胶囊 祛风通络 华佗再造丸 消肿利水 五苓散(胶囊、片) 益肾通淋 普乐安胶囊(片) 化瘀通淋 癃闭舒胶囊
孕妇慎用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孕妇禁用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清热解毒
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 金银花、黄芩、连翘。 片) 金银花、黄芩。 银黄颗粒(片) 板兰根 板蓝根颗粒
清肝解毒 护肝片(胶囊、颗粒)
清热祛湿 茵栀黄颗粒(口服液) 复方黄连素片 (五)温 里 剂
温中健脾 附子理中丸(片)
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 猪胆粉、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绿豆。 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白芍、木香、吴茱萸、盐酸小檗碱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汉·《伤寒论》理中丸加附子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原方加减
宋·《和剂局方》参苏饮加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明·《古今医鉴》清金降火汤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清·《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七)开 窍 剂 第 2 页,共 8 页
卫生部关于颁布第十一册中成药卫生部药品标准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颁布第十一册中成药卫生部药品标准的通知【法规类别】药品管理【发文字号】卫药发[1996]第62号【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发布日期】1996.10.25【实施日期】1996.10.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卫生部关于颁布第十一册中成药卫生部药品标准的通知(卫药发[1996]第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部颁标准)第十一册,经卫生部药典会审定,现予颁布,自1997年5月1日起正式执行。
其中,“小儿止嗽金丸”按第四册部颁标准中“小儿止嗽丸”标准执行,“苦胆草片”按第八册部颁标准执行,“参茸安神丸”按第十册部颁标准执行。
有关重新登记注册等问题,请按我部卫药字(89)第28号“关于颁布第一批‘乙肝扶正胶囊’等170种中成药卫生部药品标准的通知”执行。
附件:第十一册部颁标准品种批准文号卫生部统一编号卫生部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五日附件:二母情肺丸 ZZ-4055十全大补颗粒(冲剂) ZZ-4056 七叶莲片 ZZ-4057八仙油 ZZ-4058九龙化风丸 ZZ-4059八珍鹿胎膏 ZZ-4060儿童化毒散 ZZ-4061三七止血片 ZZ-4062三七药酒 ZZ-4063三鞭参茸固本丸 ZZ-4064三鞭酒 ZZ-4065大黄酊 ZZ-4066大温中丸 ZZ-4067口腔炎喷雾剂 ZZ-4068山香园片 ZZ-4069千紫红颗粒(冲剂) ZZ-4070 小儿止嗽金丸小儿回春九(大蜜丸) ZZ-4071 小儿珠黄散 ZZ-4072小儿惊风七厘散 ZZ-4073五花茶颗粒(冲剂) ZZ-4074 五灵止痛胶囊 ZZ-4075五味子颗粒(冲剂) ZZ-4076 五胎胶囊 ZZ-4077止泻利颗粒(冲剂) ZZ-4078 止咳丸 ZZ-4079长春宝口服液 ZZ-4080长春药酒 ZZ-4081心益好片 ZZ-4082乌鸡丸 ZZ-4083风痛药酒 ZZ-4084六味地黄丸(浓缩九) ZZ-4085 双梅喉片 ZZ-4086双黄连注射液 ZZ-4087玉屏风袋泡茶 ZZ-4088玉真散胶囊 ZZ-4089龙胆泻肝丸(浓缩丸) ZZ-4090 龙胆泻肝颗粒(冲剂) ZZ-4091 四圣散 ZZ-4092生脉袋泡茶 ZZ-4093生脉颗粒(党参方) ZZ-4094 生脉糖浆(党参方) ZZ-4095 白及。
第17册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第17册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第17册《中药成方制剂》是卫生部颁布的一项药品标准,其
中包含了多种中药成方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和规范,如制备川芎茶剂、清热止痛片、复方甘草口服液等。
这些制剂是根据中药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备的,具有药效稳定、剂型适合、用药方便等优点,在中药治疗和预防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卫生部颁布的药品标准对这些制剂的成分、制备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梗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梗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
部于2002年出版,包含80种中药制剂的国家标准药典,是中国政府鼓励研究、开发中药
制剂产品应用的重要文件。
该药典收集了80种经常使用于临床诊治中的中药成方制剂,并就其品名、成分、性状、质量、剂型、适应症、规格、使用方法、用量、药理毒理、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
等20项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药典的特点是体积小、查询方便、实用性强,药材、配方、厂家均采用规范文字表述,准确、明确、可靠、信息丰富,是医务工作者查询中药成方制剂的实用工具书。
本药典的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厅的相关规定,与国家药典、中国药典和国
家医学杂志、国家药典等主要参考书籍同步,保证了药典中规定的内容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药典还针对各种中药成方制剂,提出了质量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为成药企业开展工作提
供了有益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8册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药品标准1卫生部颁中药标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200 种)安宫降压丸拼音名:Angong Jiangya Wan 英文名:书页号:Z8-71 标准编号:WS3-B-1538-93【处方】郁金100g 黄连100g 栀子100g黄芩80g 天麻20g 珍珠母50g黄芪80g 白芍80g 党参150g麦冬80g 五味子(炙)40g 川芎80g牛黄100g 冰片25g 水牛角浓缩粉100g【制法】以上五味,除牛黄.水牛角浓缩粉.冰片外,其余郁金等二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 粉末炼蜜100~11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7~31μm ,壁厚,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
种皮表面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内含暗棕色物。
纤维淡黄色以,梭形,壁厚,孔沟细。
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
(2)取本品6g,剪碎,加石油醚(60~90℃ )25ml,超声处理5 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川芎对照药材粉末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 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
(3)取本品9g,剪碎,加乙醇20,加热回流流10 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连对照药材 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 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镇惊,平肝降压。
用于胸中郁热,肝阳上亢引起2的头目眩晕项强脑胀,心悸多梦,烦躁起急,高血压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2 丸,一日2 次。
【注意】无高血压症状时停服或遵医嘱。
【规格】每丸重3g【贮藏】密封。
八角茴香水拼音名:Bajiao Huixiang Shui 英文名:书页号:Z8-6 标准编号:WS3-B-1476-93【处方】八角茴香油20ml 乙醇570ml【制法】取八角茴香油,加乙醇,搅拌溶解后,缓缓加入适量的水,随加随搅拌使成1000ml,加滑石粉适量,搅拌,滤过,即得。
【性状】本品为微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辛.微甜。
【检查】乙醇量应为50~55%(附录46 页)。
其他应符合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7 页)。
【功能与主治】矫味,驱风等。
用于健胃止呕,呕吐腹痛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0.1~1.0ml ,一日 0.3~3.0ml 。
【贮藏】遮光,密封,置阴凉处。
八味肾气丸拼音名:Bawei Shenqi Wan 英文名:书页号:Z8-7 标准编号:WS3-B-1477-93【处方】熟地黄400g 山药(麸炒)200g 茯苓150g五味子(醋制)200g 肉桂50g 泽泻(盐制)150g附子(制)50g 牡丹花150g【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 粉末加炼蜜12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壁一面菲薄。
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色物。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有时数个排列成行。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3【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
用于肾阳不足,腰痛膝软,消渴水肿,肾虚咳喘,小便频数,大便溏泻。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 丸,一日2 次。
【规格】每重丸9g【贮藏】密封。
八珍丸拼音名:Bazhen Wan 英文名:书页号:Z8-8 标准编号:WS3-B-1478-93【处方】党参100g 茯苓100g 白术(麸炒)100g熟地黄150g 白芍100g 当归150g川芎75g 甘草50g【制法】以上八味,取党参.白术.白芍.茯苓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 小时,第二次2 小时,合并滤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稠膏;取熟地黄.甘草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 小时,第二次2 小时,第三次1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40(20℃)的稠膏;取川芎照流浸膏剂与浸膏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7 页)以70%乙醇为溶剂浸渍24 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5(20℃)的稠膏;取当归粉碎成细粉,与上述各稠膏混匀,制丸 ,干燥,打光,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丸;气香,味苦.辛.微酸。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
壁稍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错网状纹理;梯纹及网纹导管多见,直径80μm 。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功能与主治】补气益血。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8 丸,一日3 次。
【规格】每8 丸相当于原生药3g【贮藏】密封。
半夏糖浆拼音名:Banxia Tangjiang 英文名:书页号:Z8-59 标准编号:WS3-B-1527-93【处方】生半夏26g 麻黄11g 紫菀416g桔梗11g 枇杷叶26g 远志(制)17g陈皮16g 甘草11g 薄荷油1ml【制法】以上九味,陈皮粉碎成粗粉,用80%乙醇浸渍三次,每次24 小时,合并浸液,滤过,生半夏润透,轧扁,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乙醇使溶液中含乙醇量为30%,静置,取上清液滤过;另取麻黄.紫菀.桔梗.枇杷叶.远志.甘草加水煎煮3 小时,滤过,静置,取上清液加蔗糖560g,煮沸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加入上述各药液,加入薄荷油及防腐剂适量,加水至1000ml,搅匀,滤过,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粘稠液体;气香,味甜,具清凉感。
【鉴别】(1)取本10ml,加甲醇5ml,摇匀,再加石油醚10ml,振摇提取,分取石油醚液,微热蒸干,残渣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1~2 滴,渐变为红色,最后呈红紫色。
(2)取本品 0.5ml,加甲醇2ml,摇匀,滤过,滤液加茚三酮试液1~2滴,置水浴中加热2~3 分钟,即显蓝紫色。
(3)取本品2ml,加水至20ml,强力振摇1 分钟,应产生持久性泡沫,10 分钟内不消失。
【检查】相对密度应为1.17~1.24(附录34 页)。
其他应符合糖浆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4 页)。
【功能与主治】止咳化痰。
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ml,一日4 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保和冲剂拼音名:Baohe Chongji 英文名:书页号:Z8-128 标准编号:WS3-B-1593-93【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麦芽(炒)50g 莱菔子(炒)50g 【制法】以上八味,陈皮和连翘蒸馏挥发油,药渣与其余山楂等六味用蒸馏后的药液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约2000ml,静置,取上清液继续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1.32(50~55℃ )的清膏,取清膏1 份,加蔗糖粉3 份,糊精1 份及乙醇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陈皮等挥发油,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颗粒;气微香,味微酸.甜。
【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 页)。
5【功能与主治】消食,导滞,和胃。
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4.5g,一日2 次;小儿酌减。
【规格】每袋装4.5g【贮藏】密封。
保济油拼音名:Baoji You 英文名:书页号:Z8-129 标准编号:WS3-B-1594-93【处方】桉叶油50g 水杨酸甲酯370g 茴香油37g樟脑150g 桂皮油3g 冰片10g薄荷脑80g 薄荷油300g【制法】以上八味,除樟脑.薄荷脑.冰片外,其余桉叶油等五味混合均匀,加入樟脑等三味,搅拌至完全溶解,并加入香精适量,混合均匀,制成1000,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绿色澄清并具挥发性的油状液体;有薄荷.樟脑香气。
【鉴别】(1)取本品约5 滴,加蒸馏水5ml,振摇后,加三氯化铁试液2~3 滴,即显紫色。
(2)取本品约 0.5ml,加无水乙醇5ml,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薄荷油约 0.2ml,加无水乙醇5ml,混匀,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 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乙醇(0.3:1:18)混合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约3ml,加无水乙醇5ml,混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樟脑对照 0.5g,加无水乙醇5ml,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 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硫酸-乙醇(0.3:1:18)混合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折光率应为1.47~1.50(附录37 页)。
相对密度应为 0.90~1.10(附录34 页,比重瓶法)。
其他应符合油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六册附1 页)。
【功能与主治】驱见,止痛,提神。
用于伤风感冒,中暑头晕,舟车晕浪,头痛腹痛。
皮肤瘙痒。
【用法与用量】外用。
涂擦额角。
眉心.鼻下或患处。
【规格】每瓶装20ml【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6保童化痰丸拼音名:Baotong Huatan Wan 英文名:书页号:Z8-130 标准编号:WS3-B-1595-93【处方】黄芩15g 黄连9g 胆南星(酒炙)12g天竺黄9g 前胡15g 浙贝母12g桔梗15g 苦杏仁(炒)15g 陈皮15g化橘红15g 法半夏15g 茯苓15g甘草12g 紫苏叶15g 木香12g葛根15g 枳壳(麸炒)15g 冰片2.4g党参12g 朱砂12g 羌活12g【制法】以上二一味,朱砂水飞或粉碎成细粉,冰片研细,其余黄芩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