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之间的关系,整章每一节导学案,练习题,汇总单元测试题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第3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在这一问题中,自变量是( )A .时间B .骆驼C .沙漠D .体温2.小明到单位附近的加油站加油,如图是小明所用的加油机上的数据显示牌,则数据中的变量是( )A .金额B .数量C .单价D .金额和数量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 B .图象不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C .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D .以上说法都不对4.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挂上重物后会伸长.已知一根弹簧的长度(cm )与所挂重物的质量(kg )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重物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B .当所挂重物的质量是4kg 时,弹簧的长度是14cmC .在弹性限度内,当所挂重物的质量是6kg 时,弹簧的长度是16cmD .当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应为12cm5.自行车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它所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为( ) A .S=10+t B .10t C .S=t10D .S=10t 6.甲、乙两人在一次百米赛跑中,路程s (米)与赛跑时间t (秒)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人的速度相同B .甲先到达终点重物的质量(kg )1 2 3 4 5弹簧的长度(cm ) 12 12.51313.51414.5C.乙用的时间短 D.乙比甲跑的路程多7.下列情境①~④分别可以用哪幅图来近似地刻画?正确的顺序是()①一杯越来越凉的水(水温与时间的关系);②一面冉冉升起的旗子(高度与时间的关系);③足球守门员大脚开出去的球(高度与时间的关系)④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cdab B.acbd C.dabc D.cbad8.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蓄水池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向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速度注水,下面能表示水的深度h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大致是()9.小明同学周末晨练,他从家里出发,跑步到公园,然后在公园玩一会儿篮球,再走路回家,那么,他与自己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10.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和时间(分)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2)AB表示汽车匀速行驶;(3)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4)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是y=2x-3,当因变量y=6时,自变量x的值是________.12.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L,油箱内的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每小时耗油_____L.13.某汽车生产厂对其生产的A型汽车进行油耗试验,试验中汽车为匀速行驶汽在行驶过程中,油箱的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下表:t(小时)0 1 2 3y(升)100 92 84 76由表格中y与t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________小时,油箱的余油量为0.14.米店卖米,数量x(千克)与售价c(元)之间的关系如下表:x/千克0.5 1 1.5 2 …c/元 1.3+0.1 2.6+0.1 3.9+0.1 5.2+0.1 …当x=5千克时,c= _________元.15.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弹跳高度b与下降高度d的关系,下面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______________.16.在关系式y=3x+5中,下列说法:①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②x 的数值可以任意选择;③y 是变量,它的值与x 无关;④用关系式表示的不能用图象表示;⑤y 与x 的关系还可以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三、解答题(一)(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星期天,小明从家里出发到图书馆去看书,再回到家.他离家的距离y (千米)与时间t (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离图书馆的距离是______千米; (2)小明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为______小时; (3)小明去图书馆时的速度是______千米/小时.18.某校办工厂现在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今后每年增加2万元. (1)写出年产值y (万元)与年数x 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 (2)5年后的年产值是_______万元.19.如图,圆柱的高是3cm ,当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_____,因变量是_______;(2)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体积为V,V 与r 的关系式____________;(3)当底面半径由1cm 变化到10cm 时,圆柱的体积增加了_____c 3m .四、解答答题(二)(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x ,宽是10,周长是y ,面积是s .d 50 80 100 150 b25405075(1)写出y与x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式;(2)写出s随x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式;(3)当s=200时,x等于多少?y等于多少?21.为了解某品牌轿车的耗油情况,将油箱加满后进行了耗油试验,得到如表数据:(1)该轿车油箱的容量为____L,行驶150km时,油箱剩余油量为_____L;(2)根据上表的数据,写出油箱剩余油量Q(L)与轿车行驶的路程s(km)之间的表达式;(3)某人将油箱加满后,驾驶该轿车从A地前往B地,到达B地时邮箱剩余油量为26L,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22.如图是某地某天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上午3时的气温是_______0(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_____0和______0.(3)这一天的温差是______.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经过了_________时间.(4)图中A点表示的是什么?B点呢?轿车行驶的路程s(km)0 100 200 300 400 ... 油箱剩余油量Q(L)50 42 34 26 18 ...五、解答题(三)(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梯形上底长为10,下底长为x,高长为8,面积为y.(1)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用表格表示当x从15到20时(每次加l),y的相应值;(3)当x增加l时,y是如何变化的?24.一水果贩子在批发市场按每千克1.8元批发了若干千克的西瓜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他先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西瓜千克数x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元(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多少?(3)随后他按每千克下降0.5元将剩余的西瓜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的钱)是390元,问他一共批发了多少千克的西瓜?(4)请问这个水果贩子一共赚了多少钱?25.已知动点P以每秒2cm的速度沿图甲边框按从B→C→D→E→F→A的路径移动,相应的三角形ABP的面积S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乙中的图象表示.若AB=6cm,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BC长是多少?(2)图乙中的a是多少?(3)图甲中的图形面积是多少?(4)图乙中的b是多少?参考答案:1、A 2、D 3、C 4、C 5、D 6.B7.解:①一杯越来越凉的水,水温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低,故c 图象符合要求;②一面冉冉上升的旗子,高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高,故d 图象符合要求; ③足球守门员大脚开出去球,高度与时间成图象是抛物弧线,故a 图象符合要求; ④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始终不变,故b 图象符合要求; 正确的顺序是cdab . 故选:A .8.解: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 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快后慢. 故选:C .9.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能大致反映当天小明同学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的关系的是B . 故选:B .10.解:读图可得,在x=40时,速度为0,故(1)(4)正确; AB 段,y 的值相等,故速度不变,故(2)正确;x=30时,y=80,即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故(3)错误; 故选:C .11:4.5 12:5L . 13:12.5小时. 14:13.1(元) 15:b=d 2116.①②⑤17.解:(1)根据图象可知y 随t 的变化而变化小明家离图书馆的距离是3千米; (2)路程不变,时间为72-12=60分钟,故小明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为1小时; (3)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知小明去图书馆时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18.解:(1)根据题意,找到两个变量关系:即现在年产值是15万元,计划今后每年增加2万元,x 年后增加2x 万元,所以年产值y (万元)与年数x 之间的关系式y=2x+15(x ≥0); (2)将x=5代入解析式得:y=2x+15=2×5+15=25(x ≥0).19.解:(1)自变量是:半径,因变量是:体积. (2)体积V 与高h 之间的关系式V=23r π; (3)体积增加了(π×210-π×21)×3=297π3cm . 故答案为:(1)半径,体积;(2)297π.20.解:(1)y 和x 之间关系式为y=2(10+x )=2x+20; (2)s 与x 之间关系式为s=10x ;(3)当s=200时,即200=10x ,∴x=20,∴y=2(20+10)=60.21.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轿车油箱的容量为50L ,行驶150km 时,油箱剩 余油量为:50-100150×8=38(L ).故答案是:50;38; (2)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50L ,每行驶100km ,油量减少8L ,据此 可得Q 与s 的关系式为Q=50-0.08s ;故答案是:Q=50-0.08s ;(3)令Q=26,得s=300.答: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0km .22.解:(1)上午3时的气温为23℃;(2)这一天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37℃、23℃; (3)37-23=14(℃),15-3=12(小时),这一天的温差是14℃,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12小时; (4)A 点表示21时的温度为31℃,B 点表示0时的温度为26℃.23.解:(1)y =28)10(⨯+x ,即y=4x+40(x >10) (2)(3)当x 增加1时,y 相应的增加4.24.解:(1)由图可得农民自带的零钱为50元, 答:农民自带的零钱为50元; (2)(290-50)÷80=240÷80=3元,x 15 16 17 18 19 20y 100 104 108 112 116 120答:降价前他每千克西瓜出售的价格是3元;(3)(390-290)÷(3-0.5)=100÷2.5=40(千克),80+40=120千克, 答:他一共批发了120千克的西瓜; (4)390-120×1.8-50=124元, 答:这个水果贩子一共赚了124元钱.25.解:(1)动点P 在BC 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0到4秒,易得:BC=2cm/秒×4秒 =8cm ;故图甲中的BC 长是8cm .(2)由(1)可得,BC=8cm ,则:a=21×BC ×AB=24c 2m ;图乙中的a 是24c 2m . (3)由图可得:CD=2×2=4cm ,DE=2×3=6cm , 则AF=BC+DE=14cm ,又由AB=6cm ,则甲图的面积为AB ×AF-CD ×DE=60c 2m ,图甲中的图形面积为60c 2m . (4)根据题意,动点P 共运动了BC+CD+DE+EF+FA=8+4+6+2+14=34cm , 其速度是2cm/秒,则b=234=17秒,图乙中的b 是17秒.。
2022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练习题(精选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品牌热水壶的成本为50元,销售商对其销量与定价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现销售了105把水壶,则定价约为()A.115元B.105元C.95元D.85元2、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案,需用火柴棒的根数m随着拼成的正方形的个数n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m,n都是变量B.n是自变量,m是因变量C.m是自变量,n是因变量D.m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3、一个学习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了小车从不同高度下滑的时间,他们得到如下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每增加10 cm ,t 减小1.23 sB .随着h 逐渐升高,t 逐渐变大C .当h =50 cm 时,t =1.89 sD .t 是自变量,h 是因变量4、甲以每小时30km 的速度行驶时,他所走的路程s (km )与时间t (h )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s =30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数30和s ,t 都是变量B .s 是常量,数30和t 是变量C .数30是常量,s 和t 是变量D .t 是常量,数30和s 是变量5、小王在淘宝上花60元钱购买了8斤赣南特产脐橙,若用y 表示脐橙的售价,x 表示脐橙的斤数,则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为( )A .y =8xB .y =60xC .y =215xD .y =152x 6、圆的周长公式是2C r π=,那么在这个公式中,关于变量和常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是常量,C 、π、r 是变量B .2、π是常量,C 、r 是变量 C .2是常量,r 是变量D .2是常量,C 、r 是变量7、李师傅到单位附近的加油站加油,如图是所用加油机上的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其中的常量是( )A.金额B.数量C.单价D.金额和数量8、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A.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B.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C.用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D.用横轴或纵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9、如表是加热食用油的温度变化情况:王红发现,烧了110s时,油沸腾了,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没有加热时,油的温度是10C︒B.加热50s,油的温度是100C︒︒C.估计这种食用油的沸点温度约是230C︒D.每加热10s,油的温度升高20C10、某电影放映厅周六放映一部电影,当天的场次、售票量、售票收入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在该变化过程中,常量是()A .场次B .售票量C .票价D .售票收入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40分)1、已知某地的地面气温是20℃,如果每升高1km 气温下降6℃,则该地气温t (℃)与高度h (km )的函数关系式为 ___.2、每度生活用电的电费为0.53元,某用户5月份所交电费y(元)与这个月用电量x(度)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若通过查电表知道x =80度,那么该用户应付电费____元.3、若球体体积为V ,半径为R ,则343V R π=.其中变量是_____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 4、汽车离开甲站10km 后,以60/km h 的速度匀速前进了th ,则汽车离开甲站所走的路程()s km 与时间()t h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5、拖拉机耕地,油箱内装有油42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写出所剩油量w(升)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其中___ 是常量,___ 是变量.6、在圆周长公式2πC r =中,C 随着r 的变化而变化,此问题中,______是常量,______和______是变量.7、图书馆现有1500本图书供学生借阅,如果每个学生一次借3本,则剩下的数y (本)和借书学生人数x (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8、某汽车生产厂对其生产的A 型汽车进行油耗试验,试验中汽车为匀速行驶,在行驶过程中,油箱的余油量y (升)与行驶时间t (小时)之间的关系如表:由表格中y 与t 的关系可知,当汽车行驶_____小时,油箱的余油量为0.三、解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已知x 为实数.y 、z 与x 的关系如表格所示:根据上述表格中的数字变化规律,解答下列问题:(1)当x为何值时,y=430?(2)当x为何值时,y=z?2、如图所示是某港口从上午8 h到下午8 h的水深情况,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8 h到20 h,这段时间内大约什么时间港口的水位最深,深度是多少米?(2)大约什么时候港口的水位最浅,是多少?(3)在这段时间里,水深是如何变化的?3、小南一家到某度假村度假.小南和妈妈坐公交车先出发,爸爸自驾车沿着相同的道路后出发.爸爸到达度假村后,发现忘了东西在家里,于是立即返回家里取,取到东西后又马上驾车前往度假村(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如下图是他们离家的距离s(km)与小南离家的时间t(h)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小南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_____km.(2)小南出发___________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图中点A 表示.(3)小南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___________km.-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定价的变化和销量的变化即可解答.【详解】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定价为90元时,销量达到最大为110把,而销售105把水壶,销量位于100把到110把之间,而当定价在80元到90元时,定价每增加1元,销量增加1把,销量呈递增趋势,当定价在90元到100元时,定价每增加1元,销量减少1把,销量呈递减趋势,故定价约为80+(105-100)÷1=85元,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用表格法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解答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能从表格中找到有效信息解决问题.2、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变量是改变的量,常量是不变的量,据此即可确定变量与常量,再根据火柴棒的根数m随着拼成的正方形的个数n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详解】解:A. m与n都是变量,选项A正确;B.n是自变量,m是因变量,选项B正确;C. m是自变量,n是因变量,选项C错误;D. m随着n的变化而变化,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以及常量与变量,函数的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3、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可得答案.【详解】解:A、h每增加10 cm,t减小的值不一定,故A错误;B、随着h逐渐升高,t逐渐减小,故B错误;C、当h=50 cm时,t=1.89 s,故C正确;D、因为t随着h的变化而变化,即h是自变量,t是因变量,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表示方法,观察表格获得信息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分析】根据变量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在s=30t中,数30是常量,s和t是变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变量与常量的定义,熟练掌握定义即可求解.5、D【解析】【分析】根据售价=单价×数量,列出关系式.【详解】解:由题意得:y=608x=152x.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6、B【解析】【分析】常量就是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量,变量是指在变化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详解】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2πr,C和r是变量,2、π是常量,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常量,变量的定义,识记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分析】根据常量与变量的概念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解:∵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是常量,∴其中的常量是单价;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常量与变量,熟练掌握“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分析】用水平方向的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详解】解:用水平方向的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应识记且熟练掌握画图象的基础知识.9、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由表格可知:t =0时,y =10C ︒,即没有加热时,油的温度为10C ︒;每增加10秒,温度上升20℃,则t=50时,油温度y=110C ︒;t=110秒时,温度y=230C ︒,以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从表格可知:t =0时,y =10C ︒,即没有加热时,油的温度为10C ︒;每增加10秒,温度上升20C ︒,则50秒时,油温度110C ︒;110秒时,温度为102011023C 0+⨯=︒,A 、C 、D 均可以得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并能够通过表格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可知,场次、售票量、售票收入中,不变的量是票价,进而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票价是常量.【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不变的量是票价,则常量是票价.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掌握常量是不变的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20=-+t h【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到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由此写出关系式即可.【详解】∵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气温t(℃)与高度h(km)的函数关系式为t=﹣6h+20,故答案为620t h=-+.【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正确找出气温与高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 y=0.53x 42.4【解析】【详解】【分析】根据:电费y(元)=单价×数量,得y=0.53x;把x=80代入所列函数关系式y=0.53x,即可求解.【详解】根据:电费y(元)=单价×数量,可知,某用户5月份交电费y(元)与这个月用电量x(度)之间的关系式为:y=0.53x ,当自变量x=80时,直接代入函数解析式得:y=0.53×80=42.4元.故答案为(1)y =0.53x ,(2)42.4.【点睛】找到所求量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3、 R V43π 【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常量与变量的知识点作答.【详解】 ∵函数关系式为343V R π=, ∴R 是自变量,V 是因变量,43π是常量. 故答案为:R ,V ,43π.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量与变量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熟记变量是指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4、6010S t =+【解析】【分析】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函数解析式.汽车离开甲站所走的路程=速度×时间+初始路程,故6010S t =+.【点睛】本题考查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找出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5、 w=42−5t , 42,5, w ,t.【解析】【分析】利用拖拉机耗油量进而得出所剩油量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出:w=42−5t ,其中42,5是常量,w ,t 是变量.故答案为w=42−5t ,42,5,w ,t.【点睛】此题考查常量与变量,函数关系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6、 2π r C【解析】【分析】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可直接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定义,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所以在2πC r =中,2π是常量,r 和C 是变量.故答案为:2π;r ;C本题考查常量和变量的定义,理解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y=1500-3x【解析】【分析】由题知借走了3x本,则剩下1500-3x本,写出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由题知借走了3x本,则剩下1500-3x本,则剩下的数y(本)和借书学生人数x(人)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1500-3x.【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关系式,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8、15【解析】【分析】由表格可知油箱中有油120升,每行驶1小时,耗油8升,则可求解.【详解】解:由表格可知,每行驶1小时,耗油8升,∵t=0时,y=120,∴油箱中有油120升,∴120÷8=15小时,∴当行驶15小时时,油箱的余油量为0,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变量与常量,注意贮满120L油的汽车,最多行驶的时间就是油箱中剩余油量为0的时的t的值.三、解答题1、 (1)x=12;(2)x=-3或15【解析】【分析】由图片中的信息可得出:当x为n(n 3)时,y应该表示为30×n+70,z就应该表示为2×(n-2)(5+n);那么由此可得出(1)(2)中所求的值.【详解】解:∵y=30×x+70,z=2×(x﹣2)(5+x)(1)当x=12时,y=30×12+70=430;(2)∵y=z,即30×x+70=2×(x﹣2)(5+x),解得:x=﹣3或15.【点睛】本题考查了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中等难度,从例子中找到规律是解题关键.2、 (1)13 h,约7.5 m;(2)8 h,2 m;(3)8 h~13 h,水位不断上升;13 h~15 h,水位不断下降;15 h~20 h,水位又开始上升.【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的最高点的坐标,可得答案;(2)根据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坐标,可得答案;(3)根据函数图象的上升和下降即可判断水深的变化情况.解:(1)根据函数图象可得:13时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7.5m;(2)根据函数图象可得:8时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2m;(3)根据函数图象可得:8h~13h,水位不断上升;13h~15h,水位不断下降;15h~20h,水位又开始上升.【点睛】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意义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回答问题.3、(1)t,s,60;(2) 1,60,小南出发2.5小时后,离家的距离为50km ;(3)30或45.【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得出答案;直接利用函数图象结合纵坐标得出答案;(2)利用函数图象求出爸爸晚出发1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即可;根据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的意义得出A点的意义;(3)利用函数图象得出交点的位置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自变量是时间或t,因变量是距离或s;小亮家到该度假村的距离是:60;(2)小亮出发1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1=km/h;图中点A表示:小亮出发2.5小时后,离度假村的距离为10km;(3)当20t=60(t-1),解得:t=1.5则离家20×1.5=30(千米)当20t=120-60(t-1),解得:t=2.25则离家20×2.25=45(千米)小亮从家到度假村的路途中,当他与他爸爸相遇时.离家的距离约是30或45.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以及常量与变量,利用函数图象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某工厂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蓄水池,且中间有管道连通,现要向甲池中注水,若单位时间内的注水量不变,那么从注水开始,乙水池水面上升的高度h与注水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可能是()A.B.C.D.2.从空中落下一个物体,它降落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落地前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A.物体B.速度C.时间D.空气3.圆周长公式C=2πR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π、R是变量,2为常量B.C、R为变量,2、π为常量C.R为变量,2、π、C为常量D.C为变量,2、π、R为常量4.已知A,B两地相距4千米,上午8:00,甲从A地出发步行到B地,8:20乙从B地出发骑自行车到A地,甲、乙两人离A地的距离(千米)与甲所用的时间(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信息知,乙到达A地的时刻为()A.8:30 B.8:35 C.8:40 D.8:455.某商店进了一批玩具,出售时要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其销售个数x与售价y 如下表:个数x/个1234…售价y/元8+0.316+0.624+0.932+1.2…下列用销售个数x表示售价y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y=(8+0.3)x B.y=8x+0.3 C.y=8+0.3x D.y=8+0.3+x6.用固定的速度向如图所示形状的杯子里注水,则能表示杯子里水面的高度和注水时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7.已知两个变量x和y,它们之间的3组对应值如下表,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能是()A.y=3x B.y=x-4 C.y=x2-4 D.y=3 x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格可以准确的表示两个变量的数值关系B.图象能直观的反应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C.关系式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唯一方法D.当关系式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另一个变量总有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9.如图所示是某市6月20日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天15时温度最高B.这天3时温度最低C.这天的温差是13℃D.这天21时温度是32℃10.油箱中存油2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Q(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是( )A.Q=0.2t B.Q=20﹣0.2tC.t=0.2Q D.t=20﹣0.2Q11.一辆慢车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快车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从乙地驶往甲地,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00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则图中折线大致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慢车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是()A.B.C.D.12.某校八年级同学到距学校6千米的郊外秋游,一部分同学步行,另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沿相同路线前往,如图,L1L2分别表示步行和骑车的同学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骑车的同学比步行的同学晚出发30分钟B.骑车的同学和步行的同学同时到达目的地C.骑车的同学从出发到追上步行的同学用了20分钟D.步行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二、填空题13.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型图案:按照以上规律继续摆下去,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第五个“上”字需用_________枚棋子;(2)第n个“上”字需用_________枚棋子.14.随着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企业提倡员工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减少不必要km h的平均速度行驶20min到达单位,下班按原路返的聚集.小华爸爸早上开车以60/km h)之回,若返回时平均速度为v,则路上所用时间t(单位:h)与速度v(单位:/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15.某物流公司的快递车和货车每天沿同一条路线往返于A、B两地,快递车比货车多往返一趟.如图所示,表示货车距离A地的路程y(单位:h)与所用时间x(单位h)的图像,其间在B地装卸货物2h.已知快递车比货车早1h出发,最后一次返回A地比货车晚1h.若快递车往返途中速度不变,且在A、B两地均不停留,则两车在往返途中相遇的次数为________次.16.如图,都是由边长为1的正方体叠成的图形。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量是2.B.变量是C、π、r。
C.变量是C、r。
D.常量是2、r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
x<2.D。
x>23.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康同学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水龙头以测试的速度滴水,当小康离开x分钟后,水龙头滴出y毫升的水,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XXX4.以下图,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动身,设慢车行驶的工夫为x (h),两车之间的间隔为y(km),图中的折线透露表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B点透露表现此时快车抵达乙地B。
B﹣C﹣D段透露表现慢车先加快后减速最后抵达甲地 C.快车的速度为km/h。
D.慢车的速度为125km/h5.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面的()图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中(即落地前)的速度变化情况.XXX.6.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为4㎝,宽为体的体积V与高为宽的2倍,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S与的关系及长方的关系分别是()A.C.B.D.7.“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迟钝匍匐的乌龟,自满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
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终点、用s1s2分别透露表现乌龟和兔子所行的旅程,t为工夫,则以下图象中与故工作节相符合的是()XXX.C.D.8.自行车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t时)它所行走的路程S(千米)与所用的时间(之间的关系为()A。
S=10+t。
B.C。
S=D。
S=10t9.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弹簧的承受范围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的物体的重量x(kg)间有下表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x/kgy/cm 20 20.5 21 21.5 22 22.5A.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B。
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学案

即发现 火柴根数=3 正方形个数+1 у =3χ +1
也可以表示χ
与у 的关系,更简单、明了
A
今天要认识的关系式 二 自主学习 展示 1,观察动画过程并回答问题
1 找常量、变量 ○ 2 列出关系式 ○ 3 知χ =12,у =? ○
B
χ =3,у =?
CCBiblioteka CCC小结:先找出变量→列关系式→代入求值(数值转换机) 三 展示点拨
3 C у = - χ
χ D у = 3
门票总费用у 与χ 的关系式为 4 小明带 50 元买单价为 8 元的笔记本,剩余钱为 m 元,则买笔记本为 n 本,则 m 与 n 的关系式为 5 χ у … … -3 1 -2 1.5 -1 3 1 -3 2 -1.5 … …
则у 与χ 的关系式为 3 χ A у =χ B у = - 3 六 课堂小结
七
年级
数学
科导学案
第 1 课时 累计 1 课时 学习要求和 方法
课题: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课型:新授课 流程及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关系 教学目标: 1 从变化过程中找到常量、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 2 会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列关系式) ; 3 利用关系式会求变脸的值(已知自变量,求因变量) 。 教学重点:列出关系式; 教学难点:从变化中找到常量,变量以及等量关系; 方法:数形结合,转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检查预习情况 2 回顾+引入 用火柴棒搭正方形 正方形个数 火柴根数 1 4 2 7 3 10 4 ? …… 100 ? …… χ 3χ +1
时,S=
10
C
当χ =0
(完整版)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及常见题型---

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常见题型一、基础知识1、常量:在(变化过程中)一组数据中或者关系式中数值保持不变的量;2、变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在一变化过程中一般有两个变量)(1)自变量: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发生变化的变量;(2)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二、表示方式1、表格法(1)一般第一栏表示自变量,第二栏表示因变量;(2)从表格中可以获取一些信息,发现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2、关系式(1)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关系式;关系式一般用含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等式(2)能利用关系式进行计算;3、图像法(1)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表示自变量;竖直方向的数轴(纵轴)表示因变量;(2)利用图像尽可能地获取自变量因变量的信息,特点是直观。
练习:1、明明从广州给远在上海的爷爷打电话,电话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因变量是()A、明明B、电话费C、时间D、爷爷2上述问题中,第五排、第六排分别有个、个座位;第排有个座位3、据世界人口组织公布,地球上的人口从1600年到1999年一直呈递增趋势,即随时间的变化,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在逐渐地增加,如果用t表示时间,y表示人口数量,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2)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变化的趋势是什么?(3)你认为入学儿童的人数会变成零吗?50≤x ≤30) 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 2 5 7 10 12 13 14 17 20 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4)从表格中可知,当时间x 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时间x 在什么 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5) 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是多少?6 下表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0 100 100 100(2)上表反应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3)水的温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4)根据表格,你认为13分钟、14分钟时水的温度是多少?(5)为了节约能源,在烧开水时,你认为应在几分钟左右关闭煤气?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们都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c=2π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π,r 都是变量B. 只有r 是变量C. 只有c 是变量D. c ,r 是变量 2.一汽车以平均速度60千米/时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则它所走的路程s (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 (时)的关系式为( )A.t s +=60B. t s 60=C. 60ts = D. t s 60= 3.雪撬手从斜坡顶部滑了下来,下图中可以大致刻画出雪撬手下滑过程中速度—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随者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已知某地面温度为20℃,且每升高1千米温度下降6℃,则山上距离地面h 千米处的温度t 为( ) A. 206t h =- B. 206h t =- C. 206h t -=D. 206th -=5.根据图示的程序计算变量y 的对应值,若输入变量x 的值为-1,则输出的结果为( )D C B A 时间时间时间速度速度速度时间速度0000100A. –2B. 2C. –1D. 06.如下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 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 ,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S (阴影部分),则S 与t 的大致图象为( )7.星期天,小王去朋友家借书,下图是他离家的距离y (千米)与时间x (分钟)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王去时的速度大于回家的速度 B .小王在朋友家停留了10分钟C .小王去时所花的时间少于回家所花的时间D .小王去时走上坡路,回家时走下坡路8.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动点P 在ABCD 的边上沿A B C D →→→的路径以1cm/s 的速度运动(点P 不与A D ,重合).在这个运动过程中,APD △的面积2(cm )S 随时间()t s 的 变化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某公司销售部门发现,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________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 10.在体积为20的圆柱中,底面积S 关于高h 的关系式是 . 11.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s (单位:米)与滑行时间t (单位:秒)之间的关系是s=60t -1.5t 2,当t=40时,s=______________. 12.小雨拿5元钱去邮局买面值为80分的邮票,小雨买邮票后所剩钱数y (元)与买邮票的枚数x (枚)之间的关系式为 .1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y (m/s )与气温x (ºC )之间在如下关系:33153+=x y . 当气温x =15 ºC 时,声音的速度y = m/s 。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要点分梳理及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要点梳理自变量变量的概念因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表格法关系式法变量的表达方法速度时间图象图象法路程时间图象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2、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1)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3)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两者的依存关系。
二、表格1、表格是表达、反映数据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中获取信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所列的是哪两个量;(2)分清哪一个量为自变量,哪一个量为因变量;(3)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绘制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1)列表时首先要确定各行、各列的栏目;(2)一般有两行,第一行表示自变量,第二行表示因变量;(3)写出栏目名称,有时还根据问题内容写上单位;(4)在第一行列出自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第二行对应列出因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
(5)一般情况下,自变量的取值从左到右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样便于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关系式1、用关系式表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是用含有自变量(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数学式子(等式)叫做关系式。
2、关系式的写法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
3、求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式的途径:(1)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看作两个未知数,根据题意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并最终写成关系式的形式。
(2)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3)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4)根据图象写出与之对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4、关系式的应用:(1)利用关系式能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2)同样也可以根据任何一个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3)根据关系式求值的实质就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求自变量的值)或求代数式的值(求因变量的值)。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常量在事物变化过程中,会变化的量叫做变量,其中自主变化的量叫做自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叫做因变量;不会变化的量叫做常量。
2. 变量间的关系表示法共三种:(1)关系式法 (2)列表法 (3)图象法针对练习:下表中的数据是根据某地区入学儿童人数:(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答:反映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其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2)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变化的趋势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入学儿童的人数会变成零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1:如图所示,一个四棱柱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0cm 的正方形, 它的高变化时,棱柱的体积也随着变化。
①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高为h(cm)时,体积为V(cm 3),则V 与h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变量之间的关系③当高为5cm时,棱柱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④棱柱的高由1cm变化到10cm时,它的体积由_____________变化到______________.例2:小丽一天中的体温变化情况如图:(1)大约什么时候,小丽的体温最高?最高体温约是多少?(2)大约什么时候,小丽的体温最低?最低体温约是多少?(3)什么时间内,小丽的体温在升高?(4)什么时间内,小丽的体温在降低?例3: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1)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物体的质量为3kg时,弹簧的长度怎样变化?(3)当物体的质量逐渐增加时,弹簧的长度怎样变化?(4)如果物体的质量为xkg,弹簧的长度为ycm,根据上表写出y与x的关系式;例4:一列火车从青岛站出发,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火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火车又加速,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始匀速行驶,下面可以近似地刻画出火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的图中的( )变式练习4: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 (m )关于时间t (min )的函数图象,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一)选择题1. 明明从广州给远在上海的爷爷打电话,电话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因变量是( )A.明明B.电话费C. 时间D.爷爷 2. 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是y=21-x 2+1,当自变量x=2时,因变量y 的值是( ) A.―2 B. ―1 C. 1 D. 23. 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校不久便接到学校要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学案)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就拿同学们来说吧,你们从小学到初中,身体都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事物发生变化。
例如,烧一壶水,十分钟后水开了。
谁知道,在这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二)探索新知阅读课本96页,完成下列各题。
(1)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时间是__________秒.(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4)估计当h=110时,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5)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在这个实验中,哪个量随哪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小结:在上表中,支撑物高度h和小车下滑时间t都在变化,他们都是________,其中t随h的变化而变化,h是__________,t是__________。
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__________随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三)牛刀小试1.阅读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情况2008.8.8-8.24)上表反应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为什么?2 .阅读表格3,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从1949年到199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的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是怎样变化的?第二节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导学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发展符号感。
2、能根据具体情景,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1、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工具:课件准备活动:课前复习:(1)如果△ABC的底边长为a,高为h,那么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2)如果梯形的上底、下底长分别为a、b,高为h,那么面积S梯形=_________________.(3)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面积S=_____________;圆锥底面的半径为圆柱r , 高为h ,面积S圆锥=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一探索:如图所示,△ABC底边BC上的高是6厘米.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直线向点C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 (厘米2)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当底边长从12厘米变化到3厘米时,三角形的面积从________厘米2变化到_______厘米2.在这里教师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变化中面积是怎样随着高变化而变化的。
重点理解上面的题目中第2小问的意思。
做一做:、如图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 厘米,当圆锥的高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1)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2) 如果圆锥的高为h (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厘米3)与h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3) 当高由1 厘米变化到10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__厘米3变化到_______厘米3.2、如图所示,圆锥的高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 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r (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厘米3)与r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3) 当底面半径由1 厘米变化到10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厘米3变化到______厘米3.两个做一做中,可以先用课件展示这个变化过程给学生看,让他们小组内交流从、而得到答案,再独立完成第2小题。
教师在此基础上给予点评。
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长为12,宽为x,则(1)若设长方形的面积S,则面积S与宽x之间有什么关系?(2)若用C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则周长C与宽x之间有什么关系?(3)当x增加一倍时,长方形的面积S 是如何变化的?周长C又是如何变化的?说一说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4)当x为何值时,长方形会变成一条线段?小结: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式找出与自变量相应的因变量的数值。
§4.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学习目标:1、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并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学习难点:能从图象中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一、预习(一)、预习书:P103~P105(二)、思考: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什么?,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什么?(三)、预习作业:1、如图,是某地某年月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月份平均气温是______C o,十月份平均气温______C o;(2)这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月,温度大约是______C o;(3)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大约相差______C o(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10C o的月份是______月,它可能是______季节;(5)上述变化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6)估计明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会低于0C o吗?二、学习过程:(一)要点引导1、图像是表示________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更________、更________地反映了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情况.2、用图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横轴)上的点表示________,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纵轴)上的点表示________(二)例题例1、某山区今年6月中旬的天气情况是:前5天小雨,后5天暴雨,那么反映该地区某河流水位变化的图像大致是()A B C D变式1、为节约用水,利民学校冲厕水箱经改造后,当水箱水满后就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箱的一半水,随后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注水,等水箱的水满后,又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箱一般的水,下面的图像可以刻画水箱的存水量v(立方米)与放水或注水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的是()A B C D例2、新成药业集团研究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验药效时发现,如果儿童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2小时的时候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接着逐步衰减,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微克)随时间x(小时)的变化如图所示.当儿童按规定剂量服药后:(1)何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是多少微克?(2)A点表示什么意义?(3)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为2微克以上时在治疗疾病时是有效的,那么这个有效期是多长?(4)你建议该儿童首次服药后几小时再服药?为什么?变式2、如图,是表示某天小明上学从家到学校时,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的图像。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多远?他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到校?(2)中途小明停下来子啊路边的商店买了一些练习本,图中那一段曲线表示这一过程?(3)你能想象小明从离家到第4min时的情况吗?(三)拓展1、王大爷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出售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土豆的千克数x 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y (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王大爷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多少? (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2、如图中的折线ABC 是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所需要付的电话费y (元)与通话时间t (分钟)之间的关系的图像。
(1)通话1分钟,要付电话费多少元?通话5分钟要付多少电话费? (2)通话多少分钟以内,所支付的电话费不变?(3)如果通话3分钟以上,电话费y (元)与时间t (分钟)的关系式是 2.5(3)y t =+-,那么通话4分钟的电话费是多少元?(四)回顾小结图象是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
新|课|标|第|一|网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测试题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3分,共30分)1.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校不久便接到学校到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校.下面四个图象中,描述李老师与学校距离的图象是()2x …-3 -2 -1 1 2 3 …y … 1 1.5 3 -3 -1.5 -1 …则,之间用关系式表示为( )A.y=x3B.y=-3xC.y=-x3D.y=3x3.某同学从学校走回家,在路上遇到两个同学,一块儿去文化宫玩了会儿,然后回家,下列象能刻画这位同学所剩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是()4.地表以下的岩层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与x的关系可以由A.B.C.D.公式2035+=x y 来表示,则y 随x 的增大而(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以上答案都不对5.某校办工厂今年前5个月生产某种产品总量(件)与时间(月)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对于该厂生产这种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生产总量逐月减少 B.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均产总量与3月持平 C.1月至3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均停止生产 D.1月至3月生产总量不变,4,5两月均停止生产 6.如图2是反映两个变量关系的图,下列的四个情境比较合适该图的是( ) A.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它的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B.一辆汽车从起动到匀速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C.一架飞机从起飞到降落的速度与时晨的关系 D.踢出的足球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7.如图3,射线l 甲,l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图中显示的他们行进的速度关系是( )A.甲比乙快 B.乙比甲快 C.甲、乙同速 D.不一定8.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晒时间的长短而变化,这个问题中因变量是( )A.太阳光强弱B.水的温度C.所晒时间D.热水器9.长方形的周长为24厘米,其中一边为x (其中0>x ),面积为y 平方厘米,则这样的长方形中y 与x 的关系可以写为( ) A 、2x y = B 、()212x y -= C 、()x x y ⋅-=12 D 、()x y -=12210如果没盒圆珠笔有12支,售价18元,用y (元)表示圆珠笔的售价,x 表示圆珠笔的支图2数,那么y 与x 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 )y=12x (B )y=18x (C )y=23x (D )y=32x 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每小题3分,共30分)1.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2%,存入100元本金后,则本息和y (元)与所存月数x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不考虑利息税).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边固定,高发生变化时,面积也随之发生改变.现已知底边长为10,则高从3变化到10时,三角形的面积变化范围是____.3.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中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y (升)与行驶时间x (小时)的关系式为____,该汽车最多可行驶____小时.4.某公司销售部门发现,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