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间支撑
钢框架柱间支撑节点计算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钢框架柱间支撑节点计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研究钢框架结构中柱间支撑节点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确定。
在钢框架结构设计中,节点是连接柱与横梁之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荷载和保证整体结构稳定的重要功能。
因此,对于节点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合理的设计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含五个主要部分,分别为引言、钢框架柱间支撑节点计算、节点计算概述说明、节点计算解释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篇文章的背景和目标,并简要说明各个章节的内容。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探讨钢框架柱间支撑节点的定义、作用、计算方法以及参数确定等方面。
第三部分将对节点计算进行概述说明,包括初始节点强度设计要求、节点刚度计算方法以及非线性行为分析和设计要求。
第四部分将进一步解释不同承载力下的节点设计细节,并介绍连接件和施工注意事项。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钢框架柱间支撑节点的计算方法和参数确定,并对节点计算进行概述说明。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希望能够为钢框架结构设计人员提供有关节点计算的准确指引,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本文还将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以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2. 钢框架柱间支撑节点计算2.1 节点的定义和作用在钢框架结构中,柱间支撑节点是连接结构中柱子和梁之间的重要部分。
其主要作用是承受来自上部荷载的传力并将其合理地引导到其他结构部件中。
节点所承受的荷载包括重力荷载、水平荷载和轴向荷载等。
2.2 节点计算方法节点计算通常包括强度设计和刚度设计两个方面。
在强度设计方面,首先需要确定节点所承受的各种力的大小,如剪力、轴压力等。
然后根据材料的强度性能和结构的安全性要求,通过应力分析方法计算节点在各个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并验证其是否满足设计标准。
而在刚度设计方面,则需要考虑节点对整个结构体系刚度的影响。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
摘要:
一、钢结构柱间支撑的概述
二、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计算
三、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国家标准
四、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实际应用
五、结论
正文:
【一、钢结构柱间支撑的概述】
钢结构柱间支撑是钢结构建筑中一种常见的构件,它起着承载建筑物重量、传递荷载、维持建筑稳定性等重要作用。
钢结构柱间支撑的规格、形状和连接方式等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二、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计算】
钢结构柱间支撑的长细比是衡量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长细比的计算公式为:λ=L/r,其中L为支撑的长度,r为支撑的半径。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钢结构柱间支撑的长细比。
【三、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国家标准】
在我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中,对钢结构柱间支撑的长细比有严格的规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钢结构柱间支撑,其长细比限值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等边角钢制作的支撑,其长细比限值应满足:λ≤150。
【四、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支撑类型和材料,确保支撑的长细比满足国家标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五、结论】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设计人员需要熟悉相关规范,掌握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pkpm柱间支撑计算

pkpm柱间支撑计算
PKPM柱间支撑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计算,它是指在建筑结构中,柱子之间的支撑计算。
这项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确定柱子之间的支撑结构,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PKPM柱间支撑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建筑物的高度、重量、地基情况、风荷载、地震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对柱子之间的支撑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在进行PKPM柱间支撑计算时,需要使用专业的计算软件,如PKPM软件。
这种软件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支撑结构。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输入建筑物的各种参数,如高度、重量、地基情况等,以及所需的支撑结构类型,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在进行PKPM柱间支撑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建筑物的重量和高度,以确定所需的支撑结构类型。
2. 考虑地基情况,以确定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考虑风荷载和地震等因素,以确定支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 使用专业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最佳的支撑结构。
PKPM柱间支撑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最佳的支撑结构,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使用专业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
浙江柱间钢支撑施工方案

浙江柱间钢支撑施工方案1. 引言柱间钢支撑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它可以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提供临时的支撑和稳定,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本文将介绍浙江地区柱间钢支撑的施工方案。
2. 工程概述本项目是位于浙江地区的一座商业建筑工程,主楼高度40米,共有5层。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施工,需要使用柱间钢支撑进行施工。
3. 设计原则柱间钢支撑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 结构合理:钢支撑结构应合理设计,能够承受施工期间的荷载和外力。
- 安全可靠:钢支撑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 易于安装与拆除:钢支撑的安装与拆除应方便快捷,不影响其他施工工序的进行。
4. 施工步骤4.1 施工准备•确定施工计划和作业区域。
•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和平整工作。
•下达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2 钢支撑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钢支撑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根据要求,进行钢管的切割和加工。
•使用吊机将钢管吊运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固定。
4.3 支撑调整与检查•根据设计要求,调整钢支撑的高度和水平度。
•进行钢支撑的稳定性检查,确保其牢固可靠。
4.4 支撑拆除•在楼板施工完成后,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支撑拆除。
•使用吊机和其他设备,逐个拆除钢支撑。
•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对建筑物结构造成影响。
5.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 施工期间要定期检查钢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使用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
6. 施工时间柱间钢支撑的施工时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计划、天气等。
一般来说,根据该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预计施工时间为1个月。
7. 施工成本柱间钢支撑的施工成本主要包括材料采购、劳动力成本和设备租赁等。
门式柱间支撑计算书

门式柱间支撑计算书
门式柱间支撑计算书一般参考《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CECS 102:2002 门式钢架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等规范进行编写。
以下是一份门式柱间支撑计算书的部分内容:
- 构件信息:中柱支撑采用Φ34张紧圆钢,边柱支撑采用Φ24张紧圆钢。
- 材料特性:材料牌号为Q235B,屈服强度为235.0MPa,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15.0MPa,弹性模量为2.06x10^5MPa。
- 荷载信息:基本风压W0=0.65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风载体型系数μs=+1.0,高度变化系数μz=1.0。
- 内力计算:按竖向放置的桁架计算,支撑最大内力为中柱支撑N=138.96kN(受拉),边柱支撑N=72.32kN(受拉)。
- 构件强度验算:中柱支撑138.96x10^3/712.4=195.1MPa<215MPa,满足;边柱支撑72.32x10^3/354.9=203.8MPa<215MPa,满足。
请注意,实际的柱间支撑计算书可能会因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柱间支撑设计时,建议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结构设计师以获取准确的计算结果。
钢柱柱间支撑 计算长度

钢柱柱间支撑计算长度
钢柱的支撑长度可以根据多个因素来确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1.支撑长度= 钢柱高度× 支撑的斜率系数
其中,支撑的斜率系数是指支撑杆件与钢柱之间的夹角与支撑杆件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例如,如果支撑杆件与钢柱之间的夹角为45度,那么斜率系数为1,即支撑长度等于钢柱高度。
如果夹角为30度,那么斜率系数为0.577,即支撑长度为钢柱高度的
0.577倍。
1.支撑长度= 钢柱高度× 支撑的斜率系数× 支撑的弯曲系数
其中,支撑的弯曲系数是指由于支撑杆件受到垂直于轴线的力而产生的弯曲变形。
如果支撑杆件受到的力很大,或者支撑杆件的截面尺寸较小,那么弯曲变形可能会比较明显。
因此,在计算支撑长度时需要考虑弯曲系数。
1.支撑长度= 钢柱高度× 支撑的斜率系数× 支撑的弯曲系数× 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为了考虑其他未考虑到的因素而引入的。
例如,如果钢柱的支撑形式比较复杂,或者支撑杆件受到的力非常不稳定,那么可能需要增加安全系数来保证支撑的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只是常见的几种,具体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同时,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数据的准确性。
柱间支撑的类型

柱间支撑的类型
柱间支撑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带拱柱间支撑:这是一种常见的柱间支撑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加拱形结构,增强柱子的承重能力。
因为拱形结构能够将荷载分散到多个点上,所以能够更加均匀地分担荷载,从而保证柱子的稳定性。
同时,带拱柱间支撑还能够美化建筑物的外观,增加其艺术性。
2.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间支撑:这是一种新型的柱间支撑方式,它是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柱间支撑结构相结合的一种构造方式。
这种柱间支撑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加柱子的承重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加整个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钢结构柱间支撑:这种柱间支撑方式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
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方便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增加柱子的承重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因此,在现代建筑中,钢结构柱间支撑逐渐成为主流。
[精彩]柱间支撑
![[精彩]柱间支撑](https://img.taocdn.com/s3/m/1e21c0b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8.png)
问请问各位前辈:柱间支撑与柱连接的上节点距柱顶的距离一般是多少,支撑与柱的连接节点一般是设在梁柱连接的节点域里呢,还是设在主梁的下面0答①支撑与柱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连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
焊接连接时要保证焊缝厚度不小于6mm,焊缝长度不小于80mm,为安装方便,还会在安装节点处的每一支撑杆件的端部设有两个安装螺栓。
也就是一般要在主梁以下柱的侧边先接上一块连接板,然后在板上焊接或螺栓连接支撑。
0②多谢eiei5651的回答,不好意思,我忘了说明柱间支撑是用圆钢斜拉撑了,在用圆钢斜拉撑时,一般是斜拉撑与柱的腹板连接,且在柱腹板高度的中间,这种情况下,节点的位置一般是在梁柱节点域里还是主梁的下面?③一般是在设在钢梁下的钢柱上,有利于加工和现场施工④如果支撑的截面过大的话,一般会采用牛腿连接。
⑤理论上支撑作用线与梁柱轴线的交点相交,如果因梁柱连接节点构造不能相交,支撑连接节点板一般设在柱子上。
有两个以下两个理由:其一,设计要考虑安装,安装顺序为从柱子到柱间支撑再到钢梁;其二,作用线不相交对柱子产生的附加弯矩很小。
⑥图集02SG518上是设在节点域内,支撑轴线靠腹板外侧。
我个人认为柱间支撑应设在柱腹板中部,但斜梁支撑则应布在靠上翼缘,因为刚系杆是布在梁上翼缘边的,支撑应与系杆在一个面内。
图集上也是布在,靠梁上翼缘处。
0⑦应为某些原因,支撑的连接板不能与柱腹板连接。
只能与翼缘连接。
不过是双片柱间支撑,这样子的做法会对柱子有影响吗,按理两片支撑没有对柱子产生附加的扭矩⑧这是钢结构手册的推荐做法之一,主要用在柱截面比较高的厂房结构中,双片支撑分别与柱内外翼缘用螺栓连接,可以防止单片支撑可能产生的扭转,比单片支撑有更好的效果,两片支撑之间根据需要设置联系缀条。
0⑨柱间支撑节点板的尺寸,首先要满足焊缝强度的要求。
然后根据支撑杆件边缘至节点板边缘或柱边15~20mm的距离放样确定。
⑩这两天关于这个话题我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受到了MBSC、懒虫、baisi同志们的“批判”,“一气之下”我删掉了所有我写的帖子,所以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可能有些摸不着脉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间支撑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12-0038-02
柱间支撑对轻型门式刚架性能的影响
摘要:
从轻型门式刚架的受力特点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柱间支撑的作用、设置原则以及柱间支撑对门式钢架受力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说明了柱间支撑的作用,对提高结构或构件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门式刚架,支撑,刚度中图分类号:TU32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现代化的工业厂房需要建设。
由于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优势,在工业厂房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与普通钢结构相比,它具有取材方便、用料较省、自重更轻、造价更低等优点。
具体阐述如下:
1)结构自重轻。
屋面、墙面的围护结构由压型金属保温板、保温层及檩条等材料组成,结构构件质量轻,在相同地震烈度下结构的地震反应较小。
此外,相应的基础、地基处理费用也较低。
2)柱网布置较灵活。
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普通钢结构厂房由于受屋面板、墙板尺寸的限制,柱距多为6m,而门式刚架结构的围护体系采用金属压型板,所以柱网不受模数限制,柱距大小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和经济合理的原则考虑。
3)施工周期短。
门式刚架轻钢结构的主要构件和配件多为工厂制作,易于保证质量,除基础施工外,基本没有湿作业;构件之间的连接多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迅速,施工周期短。
4)经济效益高。
门式刚架结构原材料种类单一,构件采用先进自动化设备制造,运输方便,因此工程周期短,资金回收快,投资效益相对较高。
1柱间支撑的作用及设置原则
1.1柱间支撑的作用
在钢结构中通常利用支撑提高结构或构件的稳定性。
合理布置支撑体系可有效优化主要承重构件内力分布情况,可有效改善整体刚度分布,加强结构薄弱环节,使结构整体共同抵御水平荷载,尤其是地震作用。
一般来说,单跨门式刚架工业厂房的跨度越大,支撑体系刚度的作用也越明显。
在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中,支撑体系的布置和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结构的空间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承担和传递水平力,包括风荷载、吊车水平力、温度作用及地震作用等,防止杆件产生过大的振动避免压杆的侧向失稳,以及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应根据结构及其荷载的不同情况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
1.2柱间支撑的设置原则
单层工业厂房应在每一纵列柱设置柱间支撑,以构成各个纵向平面框架,从而保证厂房的纵向几何形状不变性和刚度,减小柱的侧向计算长度,并承受和传递厂房的各种纵向荷载和温度效应,使之传于基础。
在建筑物每一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空间稳定的支撑系统。
支撑刚度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厂房的自振特性。
地震时,支撑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要求,直接关系到厂房的安全。
因此建造于地震区的厂房,其支撑系统需要按照抗震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柱间支撑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合理地传递纵向荷载,尽量缩短传力的途径。
2)保证结构构件平面外的稳定,为结构和构件的整体稳定提供侧向支点。
3)结构安装简单方便。
4)满足必要的强度、刚度要求,具有可靠的连接。
根据以上设置原则,柱间支撑设置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柱间支撑的位置考虑因素包括传力途径,生产工艺,施工情况等。
2)根据吊车吨位、工作情况及地震设防烈度,柱间支撑可采用单片支撑或双片支撑。
3)柱间支撑形式与厂房高度、柱距以及荷载等因素有关,灵活选用支撑形式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支撑传力的效果。
4)柱间支撑计算一般采用程序分析,其荷载包括结构的水平力,即风荷载、地震作用、吊车纵向刹车力,注意荷载的组合情况应合理。
5)柱间支撑可以参考类似工程选用标准图集,减少设计工作量。
2柱间支撑对刚架性能的影响分析
对于轻型门式刚架沿厂房横向是依靠刚度相对较大的门式刚架来抵抗水平荷载,沿厂房纵向则主要依靠柱间支撑来传递水平力荷载。
而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实际上组成了一个空间桁架,其中水平支撑可以看作一个水平桁架,柱间支撑则是一个竖向桁架。
因此柱间支撑能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小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大量的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柱间支撑对结构的影响有以下规律: 1)在保证构件强度的前提下,柔性支撑刚架纵向刚度明显比刚性支撑刚架小。
无吊车且抗震要求不高的门式刚架由于自重小,可以选择使用柔性拉杆。
由于有吊车情况下柱会受到纵向水平荷载的影响,不宜采用柔性支撑形式,应采用刚性支撑以保证结构的整体刚度。
刚性支撑宜尽量采用单斜杆支撑。
同时,在没有较大宽度通道需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门式支撑。
2)各种支撑形式对结构纵向刚度的贡献,以十字交叉式支撑为最好,单斜式次之,而门式支撑相应最弱,柱顶纵向位移大约是相同截面十字交叉式的3倍。
十字交叉式支撑一般按构造要求进行设计,即由长细比进行控制其截面大小。
单斜式支撑一般主要由平面内稳定控制其截面大小。
门式支撑受力不尽合理,但杆件内力一般较小,多数也是由长细比控制截面。
刚性支撑中十字交叉式支撑形式受力合理,优势较其他类型的支撑更为明显,应优先采用。
有吊车荷载作用的厂房,由于吊车荷载为动力荷载,不宜采用单斜式支撑。
3)支撑对轻型门式刚架的纵向刚度的影响是相当显著的。
在完全相同的结构布置下,不设置支撑时柱顶侧向位移甚至达到有支撑时刚架的10倍。
而且同种类型的支撑,吊车荷载越大,支撑对纵向刚度加强的效果越明显
3结语
大量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的支撑,其影响是不同的。
十字交叉式支撑形式由于几何构成和受力合理,效果较好,但由于其用钢量偏大,施工相对复杂,在选择支撑形式时设计人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一般情况下柱间支撑由长细比控制截面大小,设计支撑时在保证结构纵向刚度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的使用要求,应进行截面的优化,尽量减少钢材用量。
但对于抗震要求较高和吊车吨位较大的厂房,建议适当增大支撑截面来提高支撑及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