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与烹饪过程
《烹饪与化学》PPT课件

⑥葡萄糖酸
完整版课件ppt
30
(2)常用家庭调料
1)食醋。我国的名醋主要有:
①山西老陈醋。
②四川保宁醋。
③江苏镇江醋。
2)其它调料
各地均有特殊调料,大都以酸、香为特点,兼有其它 味。较著名的有:
①贵州独山盐酸。
②广西玉林酸料。
③湖南湘潭龙牌酱油。完整版课件ppt
31
2.甜
甜味是与糖联系在一起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是 大家熟悉的糖。它们不仅味道甜,而且还供应人体能量。
1211灭火器很适宜居民家庭使用,它体积 小巧,使用方便。内装二氟一氯一溴甲烷。这 种物质在高温下能分解产生游离基,参与燃烧 反应而中止燃烧,是典型的化学抑制法灭火。
完整版课件ppt
7
3.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轻者头晕心慌、四肢无力;重者昏迷
不醒,呼吸微弱,抢救不及时甚至可能死亡。
煤气的有毒成分是什么呢?煤气主要来自灶具或
完整版课件ppt
24
(3)食用香精
分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其中以香猫酮、香叶醇、甲
酸香叶酯为基体的香精最为重要。
由于调香是一种专门技术,香型极多,主要有两种类
型:①花香型。如玫瑰、茉莉、兰花、桂花、麝香型等,
模仿自然界各种名花的香;
②想象型。如清香、水果、芳芳(兰花型)、东方、
菲菲(清草香型)、科隆(柑桔香型)以及美加净等,即
半 乳 糖
0.49- 0.74
乳 糖
0.40- 0.60
糖 精 *
甜 度 0.33- 0.60 0.33- 0.6 0.27- 0.52 0.16- 0.28
450- 700
糖精的化学名为邻苯甲酰磺亚胺,不符合“糖”的定义。
烹饪化学食物背后的化学变化

烹饪化学食物背后的化学变化烹饪化学:食物背后的化学变化食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烹饪则是将原料转化为美味佳肴的过程。
然而,我们很少关注到在烹饪的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本文将介绍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揭示烹饪化学背后的科学奥秘。
一、蛋白质的变性与焦糖化的反应在烹饪中,蛋白质是最常见的成分之一。
当食物受热时,蛋白质分子发生变性,即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变得更坚硬。
举个例子,当我们煮鸡蛋时,蛋白质会由透明变为白色,这就是蛋白质变性的结果。
在烹调过程中,蛋白质的变性使得食物的质地更加丰富,口感更好。
此外,焦糖化也是烹饪过程中的重要化学反应之一。
当糖与高温接触时,糖分子会分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赋予食物烘烤或炖煮后的颜色与风味。
比如,当我们油炸食物时,食材表面的糖分子会发生焦糖化反应,形成金黄色的外层。
二、酸碱反应与酶的作用酸碱反应在烹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我们使用酸性成分(例如柠檬汁或醋)来腌制食材时,酸会中和食材中的碱性物质,改变其味道和质地。
同时,酸碱反应还可使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更易被人体吸收。
此外,酶也是烹饪化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们在烹调过程中可以催化化学反应。
例如,水果中的酶可以使其变色或软化。
对于烹饪师来说,了解酶的作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食材的处理和加工方式。
三、氧化反应与食物的变质氧化反应也是在烹调中常见的一种化学反应。
当食物与氧气接触时,其中的营养物质往往会发生变化,导致食物的变质。
例如,当苹果切开后暴露在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黄,这是由于其中的维生素C被氧化而导致的。
烹饪师们在处理食材时常常采取措施,以减缓氧化反应的发生,以保持食材的新鲜度和口感。
四、蒸发和沸腾:水的化学变化烹饪中,水被广泛使用。
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子会变为蒸汽,并逐渐蒸发。
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会带走热量,从而使食物表面的温度降低。
而当水温升至100摄氏度,水分子将迅速转变为气态,形成沸腾。
烹饪与化学

引言:烹饪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则是烹饪背后的科学支撑。
烹饪与化学密不可分,从食材选择到食物味觉的形成,都离不开化学的参与。
本文将深入探讨烹饪与化学的关系,从5个大点着手,分别是食材与化学反应、加热过程中的化学变化、香气与味觉的化学基础、催化剂在烹饪中的应用和调味品的化学组成。
概述:烹饪涉及到食材的选择、处理和加工过程,化学反应不可避免地发生在这个过程中。
化学变化可以改变食材的组成和性质,产生出丰富多样的食物口感和味道。
同时,烹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也会引发化学反应,并且香气和味道的产生也与化学反应密切相关。
催化剂在烹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调味品则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这些内容。
正文内容:1.食材与化学反应1.1食材的组成和结构1.2食材处理的化学反应1.3食材的变色和变质机理1.4食材的储存和保鲜化学方法1.5食材的营养价值与化学成分分析2.加热过程中的化学变化2.1加热对食材的影响2.2锅底油烟的形成机理2.3烤焦食物中的化学反应2.4炒菜中的蛋白质破坏与变性2.5煮沸对食材中营养成分的影响3.香气与味觉的化学基础3.1香气的化学成分与感知机制3.2食物的味觉感知与化学反应3.3食物的酸碱平衡与味觉的影响3.4食物的烟熏和醋制对味觉的影响3.5食材搭配与化学反应对味道的改变4.催化剂在烹饪中的应用4.1酶的应用与催化作用4.2烹饪过程中的加酸和加碱反应4.3蛋白质酶解与嫩化原理4.4菜肴色泽的催化作用4.5食材降解与催化剂的关系5.调味品的化学组成5.1盐的溶解与味觉增强5.2酱油和酱的发酵过程5.3味精与味觉刺激机制5.4辣椒与辛辣味觉的化学基础5.5柠檬与酸味的化学反应总结:烹饪与化学的关系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深入的联系。
从食材的选择、加热过程、香气与味觉的形成、催化剂的应用到调味品的化学组成,都离不开化学的参与。
通过深入了解烹饪与化学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烹饪的技巧和食物的口感,让美食更加美味可口。
化学实验报告之炒菜

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炒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了解不同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在烹饪中的作用。
3. 探讨炒菜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对食物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烹饪区实验材料:- 食材:猪肉、青椒、洋葱、生姜、大蒜- 调料:盐、生抽、老抽、料酒、淀粉、食用油、干辣椒、花椒、鸡精、豆瓣酱实验步骤:1. 准备食材:- 将猪肉切成薄片,用料酒、生抽、淀粉腌制10分钟。
- 青椒去籽切块,洋葱切丝,生姜切片,大蒜拍碎。
- 干辣椒剪成小段,花椒用刀背拍碎。
2. 炒制过程:- 热锅冷油,油温五成热时放入腌制好的猪肉片,快速翻炒至变色,捞出备用。
- 锅中留少许油,放入生姜、大蒜、干辣椒、花椒爆香。
- 加入青椒、洋葱,快速翻炒至断生。
- 将炒好的猪肉片重新放入锅中,加入豆瓣酱、生抽、老抽、盐、鸡精调味。
- 翻炒均匀,出锅前加入少许水淀粉勾芡。
3. 观察与分析:- 在炒制过程中,观察到猪肉片表面呈现出金黄色,青椒和洋葱的色泽鲜艳。
- 调料在炒制过程中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使菜肴更加美味。
- 加入水淀粉勾芡后,菜肴呈现出粘稠的口感。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炒制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青椒肉丝。
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以下化学知识:1. 蛋白质变性:猪肉在高温下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使肉质更加嫩滑。
2. 淀粉糊化:淀粉在加水加热过程中会糊化,使菜肴更加粘稠。
3. 调味料的化学成分:生抽、老抽、料酒等调料中含有氨基酸、糖、有机酸等成分,能够增加菜肴的鲜味和香气。
4. 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炒菜过程中,食材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新的风味物质。
实验结论:本次炒菜实验使我们掌握了炒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了解了不同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在烹饪中的作用,以及炒菜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对食物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烹饪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实验反思: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烹饪时油温不宜过高,以免烧糊食材。
烹饪包含的化学原理有哪些

烹饪包含的化学原理有哪些1.炸油条、油饼时,向面团里常加入小苏打和明矾明矾[KAl(SO4)2·12H2O]在面点中常与小苏打(NaHCO3)一并用作膨松剂,高温油炸的过程中由于Al3+和CO32-发生双水解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油条膨发。
反应方程式如下:6NaHCO3+2KAl(SO4)2=3Na2SO4+K2SO4+2Al(OH)3↓+6CO2↑利用明矾与小苏打共同作用,可以降低小苏打的碱性,反应较缓慢,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全部得到利用,不至于使部分二氧化碳跑掉,使面团得到充分膨发。
但明矾不能加得过量,否则会给面点带来不良口感。
油条经放置冷却,二氧化碳逐渐逸出,冷却后的成品就会出现“塌陷”,软瘪;生成的氢氧化铝是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它能中和胃中产生过多的胃酸(盐酸)以保护胃壁粘膜,因此患有胃病的人,常吃油条有好处。
2.石灰水用于鲜蛋的消毒、防腐鲜蛋放在石灰水中,蛋内呼出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Ca(OH)2+CO2=Ca CO3↓+H2O生成的难溶性碳酸钙微粒沉积在蛋壳的表面,堵塞了蛋壳表面的气孔,阻止了外界维生物的入侵,使蛋的呼吸作用下降,而且气孔堵塞,向外边排出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便在蛋内积存。
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使蛋白酸度升高,从而阻止了蛋内微生物的作用,鲜蛋就得到了保护。
3.硝酸钠、亚硝酸钠用于肉制品上色硝酸钠加热时能分解生成亚硝酸钠,并放出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NO3=2NaNO2+O2↑在动植物体内硝酸钠很容易转化为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亚硝酸:NO2-+H+=HNO2亚硝酸是一种弱酸,它很不稳定,仅存在于稀溶液中,微热甚至冷时,即按下式分解:2HNO2=NO2↑+NO↑+H2O当亚硝酸钠加入肉中能与肉内有机酸反应生成亚硝酸。
亚硝酸分解生成一氧化氮,它能与肌肉中的色素结合成桃红色的化合物,加热后仍保持鲜红色,所以烹饪中常用NaNO2作发剂。
厨房中的化学实验食物的化学变化及烹饪技巧

厨房中的化学实验食物的化学变化及烹饪技巧厨房中的化学实验:食物的化学变化及烹饪技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厨房是一个充满了化学实验的地方。
当我们烹饪食物时,许多化学变化发生在我们眼前。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食物的味道和质地,还能改变食物的颜色和营养价值。
本文将探讨厨房中的化学实验,以及一些烹饪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化学变化。
一、食物的化学变化1. 热量传递:烹饪过程中最常见的化学变化之一是热量传递。
当我们加热食物时,热量会使食物中的分子振动加剧,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性质。
例如,当我们煮沸水时,水分子会变得更加活跃,形成水蒸气。
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水的状态,还使水中的溶解物质更容易被释放出来。
2. 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是食物中的重要成分,也是烹饪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之一。
当我们加热蛋白质时,它们会发生变性,即失去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这种变性可以使蛋白质凝固,形成熟食。
例如,当我们煮鸡蛋时,蛋白质会凝固成固体,从而使蛋黄和蛋白质分离。
3. 糖类焦糖化:糖类是食物中常见的碳水化合物,也是烹饪过程中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之一。
当我们加热糖类时,它们会发生焦糖化反应,产生焦糖的香味和颜色。
例如,当我们烤面包时,面包表面的糖类会发生焦糖化反应,形成金黄色的外皮。
4.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食物中常见的化学变化之一。
当食物暴露在空气中时,其中的营养物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导致食物变质。
例如,当我们切开水果时,果肉暴露在空气中,其中的维生素C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导致果肉变色。
二、烹饪技巧1. 控制温度:烹饪过程中,控制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温度来实现最佳的化学变化。
例如,高温烹饪可以使肉类表面形成美味的焦糖化外皮,而低温烹饪可以保持食材的嫩度和营养价值。
2. 合理搭配食材:不同的食材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影响食物的味道和质地。
因此,在烹饪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搭配食材,以实现最佳的化学变化。
例如,某些蔬菜和水果可以相互促进维生素的吸收,而某些食材的搭配可能会导致食物变得苦涩或难以消化。
美食与化学的奇妙关系

美食与化学的奇妙关系美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化学则是构成食物的一切物质的基础科学。
美食与化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正是化学的知识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和制作美食。
本文将从食物的构成、调味料的化学特性以及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美食与化学的奇妙关系。
一、食物的构成与化学成分食物是由一系列化学物质构成的,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对于每一种食物,其营养价值和味道都与其中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蛋白质是由肽键连接氨基酸而成的,是构成肉类、豆类等食物的主要成分。
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和结构改变,使得食物质感更加细腻。
脂肪则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是摄入能量的重要来源。
在不同温度下,脂肪的状态也会发生改变,液态的脂肪使得食物更加润滑,固态的脂肪则能够保持食物形状和质地。
碳水化合物则是构成面包、米饭等主食的重要成分,通过酵母发酵、水分蒸发等方式,形成了空气多孔、口感松软的面包、饼干等食品。
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在食物中的比例较小,但是对人体健康却十分关键。
比如维生素C能够促进铁的吸收,预防贫血;矿物质钙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元素,对于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的食物来说,其化学成分不仅影响着其营养价值,也直接决定了其口感和风味。
二、调味料的化学特性调味料也是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调味料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化学反应。
在烹饪过程中,调味料的选择、搭配和使用方法都会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味道。
食盐是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
食盐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具有保护食品的作用等特性。
在烹饪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食盐,不仅能够调节食品的咸度、改善食物的口感,还能够有效地抑制食品腐败的作用。
酱油则是利用发酵和糖化等工艺制成的调味料。
酱油中含有的氨基酸、糖类等成分,能够为食物提供香味和鲜味。
味精是一种常见的增味剂,由谷氨酸钠和核苷酸钠等多种化学成分组成。
味精能够以味觉和嗅觉的方式调节人体对于食物的感知,使得食物更加美味。
高中研究性学习厨房中的化学

高中研究性学习厨房中的化学标题:高中研究性学习——厨房中的化学厨房,这个熟悉而温馨的空间,充满了各种美食与生活的气息。
然而,大家是否知道,每一个烹饪过程,都涉及到了化学知识?让我们一起在厨房这个特殊的实验室里,探索其中的化学奥秘。
一、食材的选择与保存在厨房中,食材的选择与保存至关重要。
为什么新鲜的食物更有营养?为什么有些食物需要冷藏,而有些则需要冷冻?这其中都涉及到了化学知识。
以水果为例,新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当水果开始腐烂时,细菌会在其表面生长,导致营养价值的损失。
因此,正确的保存方法对于保持食材的营养价值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低温可以减缓化学反应的速度,因此,将水果冷藏可以延长其保质期。
二、烹饪过程中的化学烹饪过程是厨房中化学反应最为活跃的时候。
以煮鸡蛋为例,当鸡蛋遇到高温时,其蛋白质会变性,从而凝固成固体。
这就是为什么煮好的鸡蛋不能在水中漂浮的原因。
烹饪油在高温下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尽量避免高温煎炸食物,以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
三、调味品的使用调味品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赋予食物独特的味道。
然而,调味品的使用也是一门化学学问。
例如,盐可以增加食物的咸味,但过多的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控制盐的用量。
另外,醋是一种酸性物质,它可以使食物保持新鲜,并增加食欲。
但是,过多的醋会产生酸味,影响食物的口感。
因此,调味品的使用需要适量而行。
四、厨房清洁厨房清洁也是厨房化学的一部分。
为什么有些清洁剂可以去除污渍?为什么有些清洁剂具有腐蚀性?这都涉及到化学知识。
以洗洁精为例,它含有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油污易于去除。
但是,如果残留在餐具上的洗洁精没有冲洗干净,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在使用清洁剂时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并正确使用。
五、结论厨房中的化学无处不在,它涉及到食材的选择与保存、烹饪过程、调味品的使用以及厨房清洁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 不粘锅之所以不沾,全在于锅底的那一 层叫“特氟龙”的涂料。特富龙(Teflon)是 美国杜邦公司对其研发的所有碳氢树脂 的总称,包括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 烯及各种共聚物。由于其独特优异的耐 热(180℃~260℃)、耐低温(-200℃)、 自润滑性及化学稳定性能等,而被称为 “拒腐蚀、永不粘的特富龙”。它带给我 们的便利,最常见的就是不粘锅,其他 如衣物、家居、医疗甚至宇航产品中也 有广泛应用。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2.1.3 洗菜淘米的学问
• 厨房里准备饭菜,头一件事是洗菜淘米。
从化学角度看,水是最普通、最好的溶剂。 1.减少菜肴营养素破坏的方法:
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好即炒,炒好即吃。 • 2.清除蔬菜瓜果上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的简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2、燃料
家庭使用的燃料有多种,有固体的、液体的或是气体 的。其共同点是它们都是碳或碳氢化合物。
木柴—人类最早使用的燃料。 煤—由深藏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变成。 液化石油气—炼油厂的副产品(丙烷和丁烷)。 煤气--以煤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为 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等,发热量可达 1.46万KJ/M3。多在油田开采原油时伴随而出。
菜锅、蒸锅、高压锅、 平底锅等等。从制造 的原料来看,一般有
2.2.3、洗菜淘米的学问 铜锅、铁锅、铝锅和
不锈钢锅、不粘锅等。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各种锅的优点和缺点
锅的种类
优点
铜锅 美观,传热能力强
缺点 铜绿有毒,并破坏维C
铁锅 价廉,预防缺铁性贫血 笨重,易锈,传热性差
铝锅 不锈钢锅
不粘锅
轻盈,美观,传热性强
天然气--可燃气体。大多数天然气中烃类组分含量最高,
天然气蕴藏在地下约3000— 4000米之多孔隙岩层中,主要 成分为甲烷其中甲烷的含量通常为70%~90%。
沼气--由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发酵有机质产生的以甲烷 为主的混合可燃气体。三百多年前,在沼泽、池塘、湖泊 中发现了它,所以称为沼气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2004年7月8日 表示,美国第二大化工厂——杜邦公司自 1981年6月至2001年3月间,从未通报特氟隆 制造过程中的主要成分全氟辛酸铵(又称C-8) 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危害,已经违反 了毒物管制法,为此环保署决定将对杜邦公 司处以数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这可能成为美 国历史上最高额的一项环保罚金。
2.1.2厨房安全
1.燃烧原理 燃烧的化学原理就是燃料中的碳或者碳的化合物与空气里 的氧气之间发生了剧烈的、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这种燃烧反 应的化学机制是链式反应。链式反应是在引发可燃物生成游离 基后产生并得以维持的。 要使火烧起来,必须有氧气或氧化剂与可燃物共存。以煤 气为例,当空气供给不当时会发生飘火、脱火及回火现象。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含有 丰富的化学知识。我国人民的饮 食习惯对此十分重视。本章主要 讨论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和烹饪过 程及有关炊事中的化学问题。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2.1.1、厨房用品
2.1厨房化学 概述
1、锅:厨房里有各种各 样的锅:煮饭锅、炒
2.1.1、厨房用品 2.1.2、厨房 Nhomakorabea全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 二氧化碳气比空气重得多,它既不能燃 烧又不助燃,它盖在燃烧物上面,使燃 烧物质和空气隔绝开来,火就被扑灭了。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内 装着液体的二氧化碳,救 火时一开阀门,强大的 二氧化碳气流就 通过连接着的 喇叭口 喷灭火焰。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3.煤气中毒 煤气的有毒成分是什么呢?煤气主要来自灶具或火炉中 的不完全燃烧,有毒成分主要是一氧化碳。它无色、无味, 被人吸入后,透过肺泡进入血液,抢先与负责输送氧气的血 红蛋白牢牢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和氧结合的能力。人被断 绝了氧气的供应,轻者头晕心慌、四肢无力;重者昏迷不醒, 呼吸微弱,抢救不及时甚至可能死亡。 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皆无色无臭。 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臭味来自生产时特意掺进的硫醇, 充当报警员。
易变形,铝盐有神经性毒性,电 磁炉上不能用
美观漂亮,经久耐用
热分布不好,易产生聚热点而 烧焦食物,锅体重、不易清洗
涂层易被破坏,不能与金属配
易清洗,不粘底,能最 件配套使用,使用寿命短。
大限度地减少用油
有机化合物涂层在使用过程中
逐渐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 因铝盐有毒,酸、碱、盐对铝都 有腐蚀作用,使用铝锅时需小心。 在铝锅里存放菜肴的时间不宜过 长,不要用来盛放醋、酸味食物、 碱水和盐水。均加重铝的溶出。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2.化学灭火 家里煮饭、取暖,如果用火不当或不慎,会造成火灾。发生小火灾 时,可以自己及时用灭火器灭火。发生大火灾时,应打“119”电话报警, 请消防队扑救。 化学灭火的原理即破坏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空气或氧气、温度达 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器有多种,如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四 氯化碳灭火弹等。 • 泡沫灭火器的钢筒里分装着碳酸氢钠、硫酸铝和发泡剂等化学物质, 使用时要把灭火器倒立过来使里面的化学物质充分混合而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和泡沫。。
此后,“爱仕达”、“苏泊尔”等品牌的不粘 锅国内销量剧减。
化学知识和烹饪过程
• 锅的安全使用:(1)锅具使用完后及时清洗, 建议使用中度洗洁剂,用质地柔软的洗碗布清 洗,少用钢丝球、强碱性和强氧化性的化学药 剂(如碱水、苏打和漂白粉等)或硬质百洁布 清洗锅具,以免造成划伤;洗完锅后应擦干水 迹,保持其清洁光亮;(2)盛放食物或水不 要过夜;(3)金属类锅若有轻微锈迹可用些 食醋擦洗;(4)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的锅; (5)不要突然冷却处于高温中的锅,以免缩 短使用寿命;(6)发现家里的锅腐蚀严重, 就要赶快把锅换掉;(7)提倡几种锅定期轮 换使用,如3个月交换一次,切忌长年累月使 用同一种锅。不用时将炊具涂上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