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与化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烹饪化学复习题

烹饪化学复习题

烹饪化学复习题烹饪化学复习题烹饪化学是研究食物如何被加工和烹饪的科学,它涉及到食物的化学成分、反应和变化。

对于那些热爱烹饪的人来说,了解烹饪化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食物的特性,提高烹饪技巧。

下面是一些烹饪化学的复习题,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吧!1. 食物烹饪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焦糊的现象?焦糊是由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在高温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导致的。

当食物表面的糖类和蛋白质受热后,它们会发生糖类的焦化和蛋白质的脱水反应,形成一层焦糊物质。

2. 炒菜时,为什么要先热锅再放油?在烹饪过程中,炒菜时先热锅再放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食材的热传导效率。

当锅热时,油会迅速被加热,形成一个薄膜,使食材与锅底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更快地将热量传递给食材,使其迅速熟透。

3. 为什么加醋可以使鸡蛋更易煮熟?加醋可以使鸡蛋更易煮熟是因为醋中的酸性物质可以改变水的pH值。

在酸性环境下,鸡蛋蛋白质的凝固温度会降低,使得鸡蛋更容易煮熟。

4. 为什么柠檬汁可以防止水果氧化变色?柠檬汁可以防止水果氧化变色是因为柠檬汁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

当水果切开后,切口上的细胞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导致氧化反应发生,从而使水果变色。

而柠檬汁中的抗氧化剂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阻止氧化反应的进行,从而保持水果的原色。

5. 为什么加盐可以使水的沸点升高?加盐可以使水的沸点升高是因为盐溶解在水中时会产生离子,这些离子会干扰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水的沸点提高。

这是因为溶解盐后,水中的溶质浓度增加,溶液的沸点会相应提高。

6. 烹饪过程中,为什么要控制食物的pH值?控制食物的pH值可以影响食物的味道、颜色和质地。

不同食材的酸碱性会对食物的化学反应和变化产生影响。

例如,酸性环境下,蔬菜中的色素更容易溶解出来,使食物呈现出鲜艳的颜色;碱性环境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使得食物更加嫩滑。

通过对以上复习题的回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烹饪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大学烹饪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烹饪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烹饪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糖类?A. 葡萄糖B. 果糖C. 蔗糖D. 甘油答案:D2. 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的什么性质发生了改变?A. 溶解性B. 颜色C. 味道D. 形状答案:A3. 烹饪中常用的发酵剂是哪种微生物?A. 酵母菌B. 乳酸菌C. 醋酸杆菌D. 曲霉答案:A4. 哪种维生素在烹饪过程中最容易被破坏?A. 维生素AB. 维生素CC. 维生素DD. 维生素E5.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色素C. 香料D. 淀粉答案:D6. 烹饪中加入食盐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甜味B. 增加咸味C. 增加酸味D. 增加苦味答案:B7. 烹饪中使用小苏打(碳酸氢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酸味B. 增加甜味C. 增加咸味D. 使面团蓬松答案:D8. 哪种物质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作为抗氧化剂?A. 维生素CB. 维生素AC. 维生素DD. 维生素E答案:D9. 烹饪中常用的乳化剂是哪种物质?B. 糖C. 淀粉D. 卵磷脂答案:D10. 以下哪种物质在烹饪中不具有乳化作用?A. 卵磷脂B. 明胶C. 甘油D. 植物油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_______是最简单的糖类,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

答案:葡萄糖2.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答案:肽链3. 烹饪中使用的酵母菌属于_______微生物,它们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答案:单细胞4. 维生素C在高温和_______条件下容易分解,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处理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答案:碱性5. 食盐在烹饪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物的_______,同时它还具有杀菌和防腐的作用。

答案:咸味6. 小苏打在烹饪中作为膨松剂使用,其化学名称为_______,常用于烘焙食品中。

烹饪化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烹饪化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烹饪化学课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烹饪过程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糖类?A. 葡萄糖B. 果糖C. 蔗糖D. 蛋白质答案:D2. 烹饪中常用的发酵剂是哪种微生物?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醋酸菌D. 枯草杆菌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在烹饪中可以作为抗氧化剂?A. 维生素CB. 维生素AC. 维生素DD. 维生素E答案:A4. 烹饪时加入的哪种物质可以增强食物的色泽?A. 糖B. 盐C. 醋D. 色素5. 烹饪中常用的乳化剂是什么?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表面活性剂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在烹饪中可以作为防腐剂?A. 糖B. 盐C. 醋D. 酒精答案:B7. 烹饪中常用的增稠剂是什么?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糖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在烹饪中可以作为调味剂?A. 盐B. 醋C. 糖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9. 烹饪时加入的哪种物质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B. 蛋白质C. 脂肪D. 糖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在烹饪中可以作为稳定剂?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表面活性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烹饪中使用的______可以增加食物的甜味。

答案:糖2. 烹饪时加入的______可以防止食物氧化。

答案:维生素C3. 烹饪中常用的发酵剂______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答案:酵母菌4. 烹饪时加入的______可以增加食物的鲜味。

答案:味精5. 烹饪中使用的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防腐剂。

答案:盐6. 烹饪时加入的______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

答案:香料7. 烹饪中常用的乳化剂______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

答案:表面活性剂8. 烹饪时加入的______可以增加食物的粘稠度。

答案:淀粉9. 烹饪中使用的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色素。

答案:蔬菜汁10. 烹饪时加入的______可以增加食物的酸味。

答案: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烹饪中使用盐的作用。

烹饪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烹饪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烹饪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烹饪中常用的发酵剂是以下哪种物质?A. 酵母B. 乳酸菌C. 醋酸菌D. 曲霉答案:A2. 烹饪中,哪种物质可以作为天然的防腐剂?A. 盐B. 糖C. 醋D. 油答案:A3. 在烹饪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加食物的甜味?A. 葡萄糖B. 果糖C. 蔗糖D. 所有选项答案:D4. 烹饪中,哪种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加食物的酸味?A. 柠檬酸B. 苹果酸C. 酒石酸D. 所有选项5. 烹饪中,下列哪种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加食物的咸味?A. 氯化钠B. 氯化钾C. 氯化钙D. 所有选项答案:A6. 烹饪中,哪种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加食物的苦味?A. 咖啡因B. 奎宁C. 苦丁茶D. 所有选项答案:B7. 烹饪中,哪种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加食物的辣味?A. 辣椒素B. 胡椒碱C. 芥末油D. 所有选项答案:D8. 烹饪中,哪种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加食物的鲜味?A. 味精B. 鸡精C. 酵母提取物D. 所有选项答案:D9. 烹饪中,哪种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B. 肉桂C. 丁香D. 所有选项答案:D10. 烹饪中,哪种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加食物的色泽?A. 焦糖色素B. 辣椒红C. 胡萝卜素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烹饪中,_________是最常见的增稠剂之一,常用于汤和酱汁的制作。

答案:淀粉2. 烹饪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乳化剂,可以用于制作蛋黄酱等乳化食品。

答案:蛋黄3. 烹饪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答案:维生素E4. 烹饪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答案:苯甲酸钠5. 烹饪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着色剂,可以给食品添加特定的颜色。

答案:胭脂红6. 烹饪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香料,常用于烘焙食品中增加香气。

烹饪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烹饪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烹饪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烹饪中常用的增味剂是哪一种?A. 食盐B. 食糖C. 食醋D. 味精答案:D2. 下列哪种物质在烹饪过程中可以作为乳化剂?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卵磷脂答案:D3. 烹饪中常用的酸性调节剂是?A. 柠檬酸B. 碳酸氢钠C. 苏打粉D. 氯化钠答案:A4. 烹饪中常用的还原剂是?A. 维生素CB. 维生素EC. 食盐D. 食糖5. 烹饪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是?A. 维生素CB. 维生素EC. 食盐D. 食糖答案:B6. 烹饪中常用的增稠剂是?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卵磷脂答案:A7. 烹饪中常用的防腐剂是?A. 食盐B. 食糖C. 食醋D. 酒精答案:D8. 烹饪中常用的色素是?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C. 维生素CD. 维生素E答案:A9. 烹饪中常用的香料是?B. 食糖C. 食醋D. 香草答案:D10. 烹饪中常用的稳定剂是?A. 淀粉B. 蛋白质C. 脂肪D. 明胶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烹饪中常用的甜味剂是______,它能够增加食物的甜味,但不增加食物的热量。

答案:食糖2. 在烹饪中,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防腐剂,因为它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

答案:食醋3. 烹饪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乳化剂,它可以帮助油脂和水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

答案:卵磷脂4. 烹饪中,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它能够防止食物中的油脂氧化变质。

答案:维生素E5. 烹饪中,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色素,它能够给食物增添鲜艳的颜色。

答案:胡萝卜素6. 烹饪中,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香料,它能够给食物增添特殊的香气。

答案:香草7. 烹饪中,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稳定剂,它能够在加热过程中保持食物的形态。

答案:明胶8. 烹饪中,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增稠剂,它能够增加食物的粘稠度。

答案:淀粉9. 烹饪中,______可以作为天然的还原剂,它能够防止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氧化。

烹饪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烹饪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烹饪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烹饪中常用的发酵剂是:A. 醋酸B. 酵母C. 乳酸D. 柠檬酸答案:B2. 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这是由于:A. 蛋白质分子间的氢键断裂B. 蛋白质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力减弱C. 蛋白质分子间的离子键断裂D. 蛋白质分子间的二硫键断裂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色素C. 香料D. 维生素答案:D4. 烹饪过程中,糖与蛋白质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酯化反应D. 焦糖化反应5. 以下哪种油脂在室温下是固态?A. 橄榄油B. 玉米油C. 黄油D. 花生油答案:C6. 烹饪中常用的淀粉糊化温度大约是:A. 50℃B. 60℃C. 70℃D. 80℃答案:C7. 在烹饪中,以下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使用?A. 维生素C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在烹饪中不具有乳化作用?A. 卵磷脂B. 明胶C. 蛋白质D. 脂肪答案:D9. 烹饪中常用的增稠剂是:B. 糖C. 淀粉D. 水答案:C10. 烹饪中常用的发酵剂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物质是:A. 乳酸B. 酒精C. 醋酸D. 二氧化碳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烹饪中,______是使面团膨胀的主要气体。

答案:二氧化碳2. 蛋白质的变性温度通常在______℃左右。

答案:60-703. 烹饪中,______是常用的天然色素,可以给食物添加颜色。

答案:甜菜根4. 烹饪中,______是常用的甜味剂,可以代替糖使用。

答案:阿斯巴甜5. 烹饪中,______是常用的乳化剂,可以稳定混合物。

答案:卵磷脂6. 烹饪中,______是常用的增香剂,可以增加食物的香气。

答案:香草精7. 烹饪中,______是常用的防腐剂,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答案:食盐8. 烹饪中,______是常用的酸味剂,可以调节食物的酸碱度。

烹饪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烹饪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烹饪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烹饪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糖类?A. 葡萄糖B. 果糖C. 蔗糖D. 蛋白质答案:D2. 烹饪中使用的食盐主要成分是?A. 碳酸钠B. 碳酸钙C. 氯化钠D. 硫酸钠答案:C3. 烹饪时添加醋可以增加食物的什么特性?A. 甜味B. 酸味C. 咸味D. 苦味答案:B4. 烹饪中常用的小苏打是哪种物质的俗称?A. 碳酸氢钠B. 碳酸钠C. 碳酸钙D. 碳酸钾答案:A5. 烹饪时,下列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抗氧化剂使用?A. 维生素CB. 维生素AC. 维生素DD. 维生素E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烹饪时,______(填“水”或“油”)的沸点通常比油的沸点低。

答案:水2. 烹饪中,______(填“淀粉”或“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糊化。

答案:淀粉3. 烹饪时使用的味精主要成分是______,它能够增强食物的鲜味。

答案:谷氨酸钠4. 烹饪中,______(填“盐”或“糖”)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答案:盐5. 烹饪时,______(填“酸性”或“碱性”)环境有利于蛋白质的凝固。

答案:酸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烹饪中使用糖的目的。

答案:烹饪中使用糖的目的主要有:增加甜味、提供能量、上色、增加食物的香气、以及作为发酵剂促进面团发酵等。

2. 为什么烹饪时需要控制好盐的用量?答案:烹饪时需要控制好盐的用量,因为盐不仅影响食物的口味,还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过量的盐摄入可能导致高血压等健康问题,而适量的盐则有助于食物的风味和口感。

3. 烹饪中,如何正确使用醋?答案:烹饪中正确使用醋的方法包括:根据菜肴的风味选择合适的醋种类,控制好添加的量,以及在适当的烹饪阶段加入,以避免醋的酸味过强或过弱。

4. 烹饪时,为什么有时需要加入小苏打?答案:烹饪时加入小苏打可以作为膨松剂,帮助面团发酵,使糕点等食品变得松软。

此外,小苏打还可以中和酸性物质,调整食物的酸碱度,改善口感。

烹饪与化学 复习题

烹饪与化学 复习题

烹饪与化学复习提纲1.食品中的一般化学成分包括哪些?水分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酶类2.简述食品一般化学成分在烹调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食物的烹调方法是各式各样的,成分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而成分的损失程度也不相同。

烧、盐渍时水分损失大脂肪在加热时部分流出。

蛋白质在受热时一般损失较少。

在蒸煮食品时,可溶性成分(盐类、糖类、维生素等)、呈味成分等的一部分转移到煮汁中。

水分变化:吸水保水脱水无机盐变化:流失增加污染蛋白质变化:变性胶凝羰氨反应糖类变化:胶糖反应羰氨反应淀粉的糊化与老化纤维素软化多糖凝胶的形成脂肪的变化:溶出热氧化热聚合热分解热变性维生素变化:溶解氧化3.根据自己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在烹调加工中的色、香、味的变化。

天然、人工(--着色、调香、入味)颜色变化--蔬菜、肉类、焙烤食品→→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香气变化滋味变化羰氨反应赋予食品风味和色泽4.烹饪的含义、作用?、含义:是就所吃饭菜制作的全过程而言。

它包括原料的选择、初步加工、切配、烹调、美化装盘等。

•作用:烹的作用:(1)杀菌消毒。

(2)促进大分子的营养素分解,有利于消化吸收。

(3)形成芳香物质,使食物变得芳香可口。

(4)促进复合味的形成。

(5)使原料色泽鲜艳,形状美观。

调的作用:1)除去异味。

(2)增进美味。

5.中国风味菜系--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鲁苏粤川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南,安徽,山东,四川菜6.合理膳食概念、要求?概念:合理膳食系由多种食物构成,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多种食物组成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利适宜、合理均衡、美味可口、全面达到营养素推荐量标准的膳食,而膳食的质和量均符合人体正常生理需要、劳动条件及生活环境对营养的需求以及符合卫生的要求,这种膳食称为合理膳食。

•要求:1、摄取的食物应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保证机体活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保证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维持和调节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适应和种环境和条件下的机体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烹饪与化学复习提纲1.食品中的一般化学成分包括哪些?水分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酶类2.简述食品一般化学成分在烹调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食物的烹调方法是各式各样的,成分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而成分的损失程度也不相同。

烧、盐渍时水分损失大脂肪在加热时部分流出。

蛋白质在受热时一般损失较少。

在蒸煮食品时,可溶性成分(盐类、糖类、维生素等)、呈味成分等的一部分转移到煮汁中。

水分变化:吸水保水脱水无机盐变化:流失增加污染蛋白质变化:变性胶凝羰氨反应糖类变化:胶糖反应羰氨反应淀粉的糊化与老化纤维素软化多糖凝胶的形成脂肪的变化:溶出热氧化热聚合热分解热变性维生素变化:溶解氧化3.根据自己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在烹调加工中的色、香、味的变化。

天然、人工(--着色、调香、入味)颜色变化--蔬菜、肉类、焙烤食品→→酶促褐变、非酶促褐变香气变化滋味变化羰氨反应赋予食品风味和色泽4.烹饪的含义、作用?、含义:是就所吃饭菜制作的全过程而言。

它包括原料的选择、初步加工、切配、烹调、美化装盘等。

•作用:烹的作用:(1)杀菌消毒。

(2)促进大分子的营养素分解,有利于消化吸收。

(3)形成芳香物质,使食物变得芳香可口。

(4)促进复合味的形成。

(5)使原料色泽鲜艳,形状美观。

调的作用:1)除去异味。

(2)增进美味。

5.中国风味菜系--四大风味和八大菜系鲁苏粤川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湖南,安徽,山东,四川菜6.合理膳食概念、要求?概念:合理膳食系由多种食物构成,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多种食物组成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利适宜、合理均衡、美味可口、全面达到营养素推荐量标准的膳食,而膳食的质和量均符合人体正常生理需要、劳动条件及生活环境对营养的需求以及符合卫生的要求,这种膳食称为合理膳食。

•要求:1、摄取的食物应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保证机体活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保证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维持和调节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适应和种环境和条件下的机体需要。

•2、摄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平衡,包括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和消耗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3、食物通过合理加工烹调、尽可能减少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损失,并提高其消化吸收率。

并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形,使食物多样化,促进食欲,满足饱腹感。

•4、食物本身清洁无毒害,不受污染,不含对机体有害物质,食之无害。

•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定时定量,比例合适三餐分配要合理。

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一日总量的30%、40%、30%为宜。

7.常用烹饪助剂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种类:添加剂:发酵粉(疏松剂)嫩化剂稳定剂、增稠剂和防结块剂佐料:调料:一般调料和其他调料。

辅料:8.天然产物色素主要有哪些?常用的合成食用色素有哪些?了解它们各自的特性。

天然产物色素:指未加工的自然界的花、果和草木的色源。

常用的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有:红曲色素姜黄素虫胶色素甜菜红红花黄色素胡萝卜素合成色素: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人工着色物质:酱色腌色金属盐发色9.生活中的香料主要有哪些?在化学上有何特点?天然香料:•人工香料:香兰素主要有香兰素,具有香荚兰豆特有的香气;苯甲醛,又称人造苦杏仁油,有苦杏仁的特殊香气;柠檬醛,呈浓郁柠檬香气,为无色或黄色液体;α-戊基桂醛,为黄色液体,类似茉莉花香;乙酸异戊酯,人称香蕉水;乙酸苄酯,为茉莉花香;丙酸乙酯,凤梨香气;异戊酸异戊酯,苹果香气;麦芽酚,又称麦芽醇,系微黄色针晶或粉末,有焦甜香气,虽然本身香气并不浓,但具有缓和及改善其它香料香气的功能,常用作增香剂或定香剂。

•食用香精:分水溶性和油溶性两种。

其中以香猫酮、香叶醇、甲酸香叶酯为基体的香精最为重要。

由于调香是一种专门技术,香型极多,主要有两种类型:①花香型。

如玫瑰、茉莉、兰花、桂花、麝香型等,模仿自然界各种名花的香;②想象型。

如清香、水果、芳芳(兰花型)、东方、菲菲(清草香型)、科隆(柑桔香型)以及美加净等,即在调香的基础上用合适的美名,强化心理效果。

10.主要的滋味有哪种?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味是由舌尝到的酸、甜、苦、辣、咸的味感,是由其可溶性物质溶于唾液,作用于舌面味觉神经之味蕾产生的味觉。

合适的味感可使消化液分泌旺盛而增加食欲,有助消化。

11.冷冻对烹饪原料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冷冻储藏的烹饪原料品质劣变的原因冷冻浓缩:食品冻结后,由于溶质的冷冻浓缩效应,未冻结相的pH、离子强度、粘度、表面张力、氧化还原电位等特性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食品成分造成危害。

pH降低导致蛋白质变性及持水能力下降,使解冻后汁液流失冻结导致体相水结冰、水分活度降低,而油脂氧化速率相对提高。

•未冻结水:冷冻食品中仍含有相当多的未冻结水,它们可作为食品中各种劣变反应的反应介质。

即使是在冷冻条件下,食品仍然发生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再结晶:在冷冻贮藏过程中冰结晶大小、数量、形状的改变也会导致食品劣变,即冰的再结晶导致的食品组织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冷冻食品品质劣变最重要的原因。

由于贮藏过程中温度出现波动,温度升高,已冻结的冰融化,再次降低后,原先未冻结的水或先前小冰晶融化出来的水会扩散并附着在较大的冰晶表面,造成冰晶体积增大,这样对组织结构的破坏性很大。

即使是在稳定的贮藏温度下,也会出现冰结晶成长的现象,但这种变化的影响比较小。

•所以在低温冷冻贮藏食品时,温度的稳定控制就显得相当重要。

12.对烹调产品质量起作用的是哪部分水,为什么?考虑一下,烹调中哪些操作涉及除水。

结合水虽然烹饪原料中结合水的含量不高,但对烹饪食品的质构、风味起着很大作用,尤其是单分子层水膜的作用更大,当这部分水被强行与食品分离时,食品的风味、质量往往会发生很大改变。

13.如何理解必需元素的“必需”。

微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的属于微量元素。

我们把那些在一切机体的正常组织中都存在,而且含量比较固定,缺乏时会导致组织和生理异常,补充这种元素后,恢复正常,或防止异常情况发生的微量矿物质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14.烹调过程中哪些操作会影响成品中的矿物质含量。

涉及沥滤的烹饪操作:如焯水、蒸汽蒸煮、水冷、盐渍、挤水等都很容易导致矿物质的损失,尤其是水溶性矿物质的损失,但损失的程度与原料品种、烹饪方式及矿物质的性质有关。

修正热加工污染15.何谓食物的酸碱性?在日常膳食中注意食物的酸碱平衡有什么意义?一般来说,属于金属元素的钾、钠、钙、镁等,在人体内氧化成带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如Na20、K20、CaO、MgO等,在人体内呈碱性。

含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在生理上被称为碱性食品。

•品中所含的另一类矿物质元素,如磷、硫、氯等非金属元素,在人体内氧化后,生成带阴离子的酸根,如P043-、S042-、C1-等。

•含非金属元素较多的食品,在生理上被称为酸性食品。

•意义:正常条件下,由于人体中存在缓冲体系,所以血液pH保持在7.3~7.4之间。

•人们食用适量的酸性或碱性食品后,其中的非金属元素经体内氧化,生成阴离子酸根,在肾脏中与氨结合成铵盐,被排出体外;而金属元素经体内氧化,生成阳离子的碱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成碳酸盐,从尿中排出。

•这样仍能使血液的pH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在生理上达到酸碱平衡。

如果饮食中各种食品搭配不当,偏食酸性或碱性食品,长期下去势必造成体内酸碱平衡失调、血液pH改变而引发多种疾病,所以饮食中必须注意。

16.糖类物质的生理功能?在食品加工的作用?糖类是人和动物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2、糖类可与脂类形成糖脂,是构成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成分; 3、糖类还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及粘蛋白,它们都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

糖类与食品加工的关系1、还原糖能使食品变褐2、保持食品的粘弹性(淀粉与果胶等)3、赋予食品甜味(单糖、二糖)17.焦糖化反应?糖类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条件下,在加热熔融以后,如温度继续升高,则会变成黑褐色的焦糖,这个过程也称为焦糖化反应。

18.蔗糖是烹饪中最常用的甜味剂,其甜味仅次于果糖。

烹饪中常用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的主要成分均是蔗糖。

19.与烹饪有关的多糖植物体内由光合作用生成的单糖经缩合后成为多糖,可作为贮存物质,或作为结构物质多糖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上千个单糖以糖苷键相连形成的高聚糖,一般有1,4及1,6苷键两种,所以多糖也是一种苷•多糖不是纯粹的单一物质,而是由聚合度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在性质上多糖与单糖或低聚糖不同,一般不溶于水,有的即是溶解,也只是形成胶体溶液,无甜味,一般不能形成结晶,无还原性。

•多糖在酶或酸的作用下依水解程度不等而生成单糖残基数不同的断片,最后完全水解生成单糖。

•与烹饪有关的多糖主要有•淀粉、•糖元、•纤维素、•果胶质等20.淀粉糊化?糊化淀粉的应用将淀粉混合于水中并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则淀粉粒溶胀、崩溃,形成粘稠的均匀的糊状物,这种变化称为淀粉的糊化。

•糊化后的淀粉,在黏度、强度、韧性等方面更加适口,同时由于糊化淀粉更容易被淀粉酶水解,水易糊化淀粉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所以在烹饪加工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1)富含淀粉的食品原料的熟制品。

•(2)挂糊、上浆、勾芡,利用糊化淀粉改善菜肴口感。

21.油脂来源及在烹饪中的作用来源:动物皮下-固体脂肪;植物种子-液体油;鱼类-液体作用:烹饪原料烹饪加工介质赋予食品品质、质构22.油脂的生理功用1、储存能量、提供能量2、生物体膜的重要组成成分3、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4、提供必需脂肪酸5、防止机械损伤与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6、作为细胞表面物质,与细胞识别和组织免疫也有密切关系23.烹饪中油的使用需注意事项动植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首先,以植物油为主,动植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比例为10:7。

动植物油混吃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不同烹调方式使用不同的油:凉拌或熟食拌油:橄榄油、麻油、花生油、苦茶油等;煎炒用油:精制黄豆油或玉米油、葵花油等富含单元及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煎炸用油:烤酥油、棕榈油、猪油等高饱和脂肪酸、高发烟点的油脂。

用过的油不要倒入新油油煎七分热就好24.DHA和EPA的最主要的来源是深海鱼油,DH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

自90年代以来,DHA一直是儿童营养品的一个焦点,最早揭示DHA奥秘的是英国脑营养研究所克罗夫特教授和日本著名营养学家奥由占美教授。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DHA是人的大脑发育、成长的重要物质之一。

EPA 是二十碳五烯酸。

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的作用。

还可以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因此EPA被认为是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的一种高不饱和脂肪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