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配料计算及物料平衡表

配料计算及物料平衡表

铁粉
0.061462 0.173642 0.07821 1.085144 0.064306 0.027334 0.089902 1.58 0.0158
白生料 35.22021 13.86903 2.887272 2.092882 43.78735 0.917024 1.226234
100
1
四、计算料耗
理论料耗KT:不计生产损失和物料水分的情况下, 生产每千克熟料所消耗的干生料量。
生产方式及煅烧工艺不同,计算公式不同。 例:回转窑白生料的理论料耗:
KT
100 GA 100 L白
式中: KT——理论料耗; L白——白生料的烧失量(%)。
§3-2 配料方案的选择
(%) 干基 湿基
物料量(t)
干基
湿基
时日 年 时 日 年
全厂主机设备表
车间名称 主机 型号、规格、性能 数量 备注 名称
水泥工艺学课程设计 配料计算及物料平衡计算
(一)生料及配料的基本概念
一、生料 ➢ 定义:由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少量校正
原料(有时还加入矿化剂)按比例配合,粉磨到 一定细度的物料。 ➢ 干法生料含水量 ≤1%
生料粉:是否含煤分为三种:
白生料:出磨生料中不含煤。干法回转窑及采用 白生料法煅烧的立窑用。
湿基准:
基准间的转换:
A——干基物料成分(%)
L——干基物料烧失量(%)
w——物料含水量(%)
干基转灼烧基 灼烧基成分(%)=
A 100 100 L
干基转湿基:
湿基成分=
100 干基成分
100 w
煤的基准
应用基 分析基 干燥基 可燃基
送到分析室时的状态进行分析的结果 空气干燥 不含任何水分 不含水分和灰分

混凝土配料比例规格

混凝土配料比例规格

混凝土配料比例规格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因此混凝土的配料比例规格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料比例规格,包括配料比例的计算方法、各种配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

二、混凝土配料比例计算方法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是指水泥、砂子、石子和水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是按照体积比例计算的。

混凝土的配料比例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混凝土所需的总体积混凝土所需的总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L × W × H其中,V是混凝土所需的总体积,L是混凝土的长度,W是混凝土的宽度,H是混凝土的厚度。

2、确定水泥的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一般按照混凝土总体积的10%计算。

水泥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V × 0.1其中,C是水泥的用量。

3、确定砂子的用量混凝土中砂子的用量一般按照混凝土总体积的40%计算。

砂子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 = V × 0.4其中,S是砂子的用量。

4、确定石子的用量混凝土中石子的用量一般按照混凝土总体积的40%计算。

石子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 = V × 0.4其中,G是石子的用量。

5、确定水的用量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一般按照混凝土总体积的10%计算。

水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W = V × 0.1其中,W是水的用量。

6、计算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混凝土的配料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水泥:砂子:石子:水 = C:S:G:W三、各种配料的选择1、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选用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普通混凝土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而高强度混凝土则应选用高性能水泥。

2、砂子的选择砂子是混凝土中的细集料,其选用应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和合适的石粉含量。

一般来说,砂子的粒径应在0.15mm~5mm之间,石粉含量应控制在10%以下。

混凝土配料计算方法及流程

混凝土配料计算方法及流程

混凝土配料计算方法及流程一、制定混凝土配料计算方案的基本原则1. 满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作性能和使用要求。

2.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3. 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根据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施工的要求,确定具体的配料方案。

二、混凝土配比的计算方法1. 根据混凝土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等级和强度。

2. 确定混凝土的体积配合比或重量配合比。

3. 根据混凝土的体积或重量配合比,计算出每种原材料的用量。

4.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的用量,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用量。

5.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混凝土的配料方案。

三、混凝土配料计算流程1. 确定混凝土等级和强度要求。

2. 确定混凝土的体积或重量配合比。

3.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出每种原材料的用量。

4. 确定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质量要求。

5. 根据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质量要求,确定具体的配料方案。

6. 根据配料方案,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用量。

7. 检查计算结果,确认配料方案。

8.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混凝土配料计算中的注意事项1.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施工要求。

2. 需要注意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情况,避免使用劣质材料。

3. 水泥的用量应尽量减少,以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

4. 混凝土配料计算应遵循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安全。

5.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混凝土配料计算的示例以C30混凝土为例,其体积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3.3,水灰比为0.45。

1. 确定混凝土用量:假设需要生产10立方米混凝土。

2. 计算水泥用量:水泥用量=10×1÷(1+2.2+3.3)÷(1÷0.45)=360公斤。

3. 计算砂用量:砂用量=10×2.2÷(1+2.2+3.3)=720公斤。

配料计算方法

配料计算方法

配料计算方法在许多行业中,特别是餐饮和食品加工行业,配料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而精确地计算配料的用量,并保持产品的质量稳定,是确保产品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料计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提高配料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百分比法百分比法是最常见的配料计算方法之一,适用于大多数食品加工行业。

所谓百分比法,就是以产品总重量为基准,将每一种配料的用量表示为其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确定产品总重量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总重量。

这包括所有配料的重量总和,以及产品的溶解、蒸发和损耗等因素。

产品总重量一经确定,接下来就可以计算每一种配料的用量。

2. 计算每种配料的用量按照配方要求或标准配方,确定每一种配料的百分比。

以面包为例,面粉的配方要求为60%,糖的配方要求为10%,酵母的配方要求为2%等等。

通过简单的乘法运算,将每种配料的百分比转换为实际的重量。

3. 检查和调整配料比例完成计算后,应该对所有配料的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总和等于产品总重量。

如果发现偏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此外,还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产品要求,对各种配料的用量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配方表法配方表法是一种常用的配料计算方法,特别适用于多种产品的加工场所。

配方表是一个记录了每种配料名称和用量的表格,通过参考配方表,工作人员可以准确地投入所需的配料。

1. 设计配方表首先,需要设计一个配方表,列出产品所使用的所有配料及其用量。

配方表的设计应该清晰明了,包括配料名称、用量单位和所占百分比等信息。

可以使用Excel等软件制作配方表,方便后续计算和记录。

2. 参考配方表进行计算在加工过程中,根据需要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参考配方表中的配料用量进行计算。

只需输入所需产品的总重量,配方表会自动计算出每种配料的实际用量。

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投入所需的配料,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三、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以经济成本为基础的配料计算方法。

铝合金配料计算

铝合金配料计算

• 回炉料:用量P=30%*80kg=24kg。成份如下: Si: 9.2%。Mg:0.27%。Mn:0.4%。杂质Fe:0.4%。
• 2)拟定元素旳烧损量E(见下表)
• E硅:1%。E镁:20%。E锰:0.8%。 • E铝:1.5%。
• 3)计算涉及烧损在内旳100kg炉料中各元 素旳需求量Q。Q=a/(1-E)
• 5)计算24kg回炉料中各元素旳具有量B

B硅=24kg*9.2%=2.21kg

B镁=24kg*0.27%=0.07kg

B锰=24kg*0.4%=0.1kg

B铝=24kg*89.73%=21.53kg
• (89.73%=1—9.2%—0.27%—0.4%—0.4%)
• 6)计算应补加元素重量C。C=A-B

• 4、计算实例
• 1)熔制ZL104合金80kg。
(1)配料计算成份:Si:9%。Mg:0.27%。 Mn:0.4%。杂质Fe:不大于0.6%。
(2)所用炉料:中间合金、新料、回炉料
• 中间合金:Al—Si(12%), Fe:0.4%


Al—Mn(10%), Fe:0.3%
• 新料:镁锭,Mg99.8%。铝锭Al99.5%、Fe0.3%
• 中间合金中所带入旳铝量Alm=D-C
• Al—Si合金带入旳铝量: 42.17—5.06=37.11kg • Al—Mn合金带入旳铝量:2.2—0.22=1.98kg
• 8)计算应加入旳纯铝Alc。
• Alc=73.37—21.53—37.11—1.98=12.75kg
• 9)计算实际旳炉料总重量W

C硅=7.27—2.21=5.06kg

配料及填充率计算

配料及填充率计算

配料及填充率计算一、配料计算配料计算是确定制作食品所需的原料数量和比例。

它涉及到确定每种原料的重量或体积,以确保食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1.配料计算的目的:-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口感一致性,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控制生产成本,降低原料和材料的浪费;-符合法规要求,确保配料的准确性和食品安全性。

2.配料计算的方法:配料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固定比例法:根据食品配方中每种原料的推荐比例确定所需原料的重量或体积;-以目标产量为基础的计算:根据生产所需的食品产品的目标数量,按比例计算所需原料的重量或体积;-标准配方法:根据已有的标准配方,按比例计算所需原料的重量或体积。

3.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配料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精确度:计算配料时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以确保配料的准确性;-考虑损耗:在计算配料时,需要考虑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情况,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效益。

填充率计算是确定食品产品包装容器的填充率,即所填充物体在容器内的百分比。

它涉及到确定适当的填充物体积,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包装的完整性。

1.填充率计算的目的:-确保食品产品的安全性,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避免因装载不足或过度装载导致包装容器受损或食品产品受污染;-符合法规要求,确保填充物的准确性和包装的完整性。

2.填充率计算的方法:填充率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体积法:根据包装容器的内部体积和填充物的体积,计算填充率;-重量法:根据包装容器的重量和填充物的重量,计算填充率;-高度法:根据填充物的高度和容器的高度,计算填充率。

3.填充率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填充率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容器形状:不同形状的容器可能会影响填充率的计算结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填充物体积:填充物的体积应该与容器的内部体积相匹配,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包装的完整性;-法规要求:根据食品包装的法规要求,确定填充物的准确性和包装的完整性。

现场配料计算及配料操作(一)

现场配料计算及配料操作(一)

立志当早,存高远现场配料计算及配料操作(一)现场配料计算的特点:1)计算使用的参数在生产实践中已有经验可循,2)计算简便,不要复杂的数学计算。

现以某厂条件为例进行下述现场配料计算。

一、开机前的配料计算计算步骤:1)求燃料配比。

根据烧结料的固定碳C/ 料,返矿残碳C 返,可用下式求得燃料的干配比Q 燃,Q 料指100 千克干烧结料中实际烧结料的千克数,此数应该等子100。

但现场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混合矿的湿配比固定为70%,而碱度为1.0,所以每100千克干烧结料实际含烧结料(包括混合矿、灰石及燃料)只有85 千克。

2)求各种料的千配比及各种成分的代入量。

混合矿:干配比=70(1-0.081)=64.3 千克TFe=64.3×60.87%=39.14 千克SiO2=64.3×9.54%=6.13 千克CaO=64.3×1.38%=0.89 千克残存=64.3×(1-0.39%)=64.05 千克燃料:干配比=6.4 千克SiO2=6.4×16.45%×42.56%=0.45 千克CaO=6.4×16.45%×14.1%=0.15 千克残存=6.4×16.45%=1.05 千克3)求石灰石有效CaO 及配比。

石灰石的有效CaO=CaO-SiO2×R(3)[next]甲干配比=13.25×75%=9.94 千克湿配比=9.94÷(1-2%)=10.1 千克乙干配比=13.25×25%=3.31 千克湿配比=3.31÷(1-2%)=3.37 千克石灰石湿配比=10.1+3.37=13.47 千克甲灰石带入的:CaO=9.94×42.03%=4.18 千克SiO2=9.94×2.41%=0.24 千克残存=9.94×(1-42.82%)=5.72 千克乙灰石带入的:CaO=3.31×49.5%=1.64 千克SiO2=3.31×1.08%=0.036 千克残存=3.31×(1- 42.23%)=1.91 千克4)烧结矿的成分计算。

混凝土施工配料计算

混凝土施工配料计算

一、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是在实验室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经过试配和调整确定的,称为实验室配合比。

实验室配合比所用砂、石都不含水分,而施工现场砂、石都有一定的含水率,且含水率对原配合比进行修正。

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设实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y,水灰比W/C,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W x、W y 则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1+W x):y(1+W y),水灰比W/C不变,但加水量应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

二、混凝土施工配料计算施工配料计算是确定每拌制一盘混凝土需用的各种原料的数量。

它根据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的出料容量计算。

在使用袋装水泥时,同时应考虑在搅拌一罐混凝土时,水泥投入量尽可能以整袋水泥计,省去水泥的配零工作量,或按每5kg进级取整数。

混凝土搅拌机的出料容量,按铭牌上的说明取用。

例:某工程C20混凝土实验室配合比为1:2.3:4.27,水灰比W/C=0.6,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00kg,现场砂石含水率分别为3%及1%,求施工配合比。

如采用JZ250搅拌机,每拌一盘的材料用量;若采用JZ350搅拌机,求每拌一盘的材料用量(工地使用袋装水泥)。

解:(1)、求施工配合比按施工现场的砂浆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x(1+W x):y(1+W y)=1:2.3(1+0.03):4.27(1+0.01)=1:2.37:4.31(2)、施工配料计算1)、用JZ250搅拌机,出料容量为250L(0.25m3),每拌一次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施工配料)为:水泥:300×0.25=750kg砂:75×2.37=177.8kg石:75×4.31=323.3k g水:75×0.6-75×2.3×0.03-75×4.27×0.01=36.6kg2)、用JZ350搅拌机,出料容量为350L(0.35m3),每拌一次各种原材料的用量(施工配料)为:水泥:300×0.35=105kg因工地使用袋装水泥,为了省去水泥的配零工作量,水泥用量取100kg(两袋),其他材料按100kg水泥配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料计算学习资料
一.配料计算的基本过程
1•了解炉料的化学成分。

2•确定目标铁水成分。

3•初步确定生铁、废钢、回炉料、铁沫的加入量
4.根据配比计算C、Si、Mn、P、S、Cu、Cr当前配料含量
8•计算添加缺少的合金(增碳剂、硅铁、锰铁等等)
二.各种炉料的参考成分
如果有化验单,则必须以化验单为准。

如果没有则按以下数值估算。

说明:
1.以上都是平时常见数据,配料需要及时了解各种材料化验单并替换上述数。

2.表格内空格都按没有计。

3•回炉料和铁沫成分就是该产品实际控制的化学成分(应该和作业基准书相同)
三.确定配料目标值
配料目标就是工艺要求的化学成分,但是要区分原铁水和孕育后。

四.确定生铁、废钢、回炉、铁沫加入量按工艺文件和配料单确定加入量。

五.计算定好的配料各种合金成分
举例:配料 Q10生铁 30%,废钢 30%,回炉 40% (C3.6、Si2.6,、Mn0.6)含碳量=0.3*4.3+0.3*0.2+0.4*3.6=2.88
含硅量=0.3*0.8+0.3*0.2+0.4*2.6=1.34
含锰量=0.3*0.3+0.3*0.4+0.4*0.6=0.45
说明:
上述公式中0.3和0.4分别表示30%和40%,今后以此类推如果配料还有铁沫一项,就增加一项铁沫的
我们用的合金含量都是假设的,今后需要多看材料的化验单并按化验单计
六。

计算需要添加合金的含量
举例:目标含量是C3.85 Si1.6 Mn0.6按第五项举例的结果计算合金量
增碳剂:(3.85-2.88)/0.8 =1.2%
硅铁:(1.6-1.34)/0.7 =0.37%
锰铁:(0.6-0.45) /0.6 =0.25%
说明:
公式中0.8、0.7、0.6分别表示增碳剂、硅铁、锰铁含量是80%、70%、60% 我们用的合金含量都是假设的,今后需要多看材料的化验单并按化验单计
计算结果是百分数,具体加多少乘上铁水量就行了。

比如出1000公斤铁水,
那么增碳剂加入量是1.2%*1000=1.2*1000/100=12公斤
计算的时候注意百分号中的100,需要除以100 简便计算方法:出1000公斤铁水,加入合金增加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