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口容量 同步课堂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合集下载
1.3 人口容量 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共24页)

2025年2050年2100年2600年85亿94亿108亿630亿资源的过度开发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粮食可供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第三节 人口容量
问题二: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90%以上依 赖进口,其中石油完全依靠进口。那么日本是如何养活了 1.27亿人口且成为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的呢?
问题三:全世界70多亿人能不能都像美国那样高消费
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人口 容量
首要因 素 资源
科技发展 水平
消费水平
地区开放 程度
决定开发利 用能力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3、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其它因素:人口迁移
活动2,P19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绘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 长率变化曲线图。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
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 图1-14反映了人口增加与耕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 试按照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 箭头。
三、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 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2、资源环境承载力: 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 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vs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节 人口容量
问题二: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90%以上依 赖进口,其中石油完全依靠进口。那么日本是如何养活了 1.27亿人口且成为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的呢?
问题三:全世界70多亿人能不能都像美国那样高消费
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人口 容量
首要因 素 资源
科技发展 水平
消费水平
地区开放 程度
决定开发利 用能力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3、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其它因素:人口迁移
活动2,P19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绘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 长率变化曲线图。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
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 图1-14反映了人口增加与耕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 试按照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 箭头。
三、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 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 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2、资源环境承载力: 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 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 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vs人口合理容量
1.3人口容量ppt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人口增长 • 1.历程:在历史上,人口增长 有快有慢,人口增长表现为 一条“ J”形曲线。 • 。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高低有关。 • 2.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 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 相减的得数。
“人口爆炸”
• 读“人口爆炸”和世界“‘10亿’人口年表”图,回答问题。
• (1)“人口爆炸”: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 • (2)人口指数增长:开始时数量比较少,但很快就会急剧
因素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 度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 平
经济发达程度
相关 性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影响
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资源环境承 载力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 大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资源环境 承载力越大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 (1)原因
• ①由于世界 资源越贫乏,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
• 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北温带、热带、干旱及半干旱区、青藏区可承载人口量少。
②矿产资源: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 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 B.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
• C.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人口爆炸”
• 读“人口爆炸”和世界“‘10亿’人口年表”图,回答问题。
• (1)“人口爆炸”: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 • (2)人口指数增长:开始时数量比较少,但很快就会急剧
因素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 度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 平
经济发达程度
相关 性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影响
资源越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资源环境承 载力越小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 大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资源环境 承载力越大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 2.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 (1)原因
• ①由于世界 资源越贫乏,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
• 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北温带、热带、干旱及半干旱区、青藏区可承载人口量少。
②矿产资源: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 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 B.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
• C.西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第1课时)课件(24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1课 时)课 件(24 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1课 时)课 件(24 张)
一、人口增长
问题探究3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材料一 2018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和“袖珍小国”卡塔尔举办。下 图是俄罗斯与卡塔尔示意图。
一、人口增长
问题探究 分析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的合理性
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指出人口繁殖力与土地提供给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相比,是无限大的。人 类将按等比数列增加1,2,4,8……而生活资料则按1,2,3,4……等差数列增加。在两个世纪以 内,人口对生活资料的比例将会是256比9,在三个世纪以内,将会是4096比13。人口繁殖力与土地 生产力这两个力,显然是不平衡的,而大自然法则,却必须使其结构趋于平衡。
2湘02教0-版20高21中学地年理湘必教修版二(12.031人9) 口高 容中 量地 ( 理 第必1课修时二)课1件.3(人口 24容张量)(第1课时) 课件(24张)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知识拓展4 主要自然资源的限制性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完成表2.几种主要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其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1课 时)课 件(24 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1课 时)课 件(24 张)
一、人口增长
活动探究2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根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完成下表,并绘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 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曲线图。
5.944 6.946 10.08 11.337 12.426 13.397 2
卡塔 尔
影响因素:人口迁入 率高。
原因:该国石油资源 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 大量的就业机会,导致外籍 人口大量迁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第2课时)课件(30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2课 时)课 件(30 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2课 时)课 件(30 张)
三、人口合理容量
知识拓展1 “木桶理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阳光 矿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2课 时)课 件(30 张)
空气 森林
淡水 土壤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2课 时)课 件(30 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2课 时)课 件(30 张)
三、人口合理容量
活动探究3 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
小组讨论:为什么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确定值? 表3.人口合理容量降低和提高的原因。
降低人口合理 容量的原因
最重要的因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2课 时)课 件(30 张)
三、人口合理容量
知识拓展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地球的流水“账” 70.8%:地球上水覆盖的面积。 2.5%:全球水资源中可饮用的淡水比例。 0.26%:人类能利用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 占淡水总量的比例。 65%: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 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 却严重缺水。 11亿:目前全球有11亿人生活缺水。 死亡数百万人:联合国调查显示,全世 界有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学者对 全球人口容量进行了估算,但他们估算的结 果大相径庭(如下图)。阅读教材P21“活动 2”材料,议一议,这三派人口观点,你同意 哪一派?试说明理由。
乐观、中 间、悲 观三派 人口观 点示意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容量( 第2课 时)课 件(30 张)
人口容量 课件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P、R、E、D相协调
阅读课本P23
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对日本未来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低生育率 寿命延长
老龄化
加重社会 保障负担
劳动力 减少
消费需求 减少
产业结构 调整
。。。。。。
措施: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延长退休; 鼓励生育; 吸引海外人才; ......
课堂小结
人口容量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 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100 年后中国经济适宜人口数量应在 6.5 亿~7.0亿之间; • 1987年宋健等也从食品和淡水资源的角度出发,估算中国100年后适宜
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7亿或7亿以下,若按发展中国家平均用水标准,则 应该控制在 6.3亿~ 6.5 亿之间。
• 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该在6.5亿~8.0亿之间。
这 世 界 有 那 么 多 人
三、人口增长
1、特点(1)总趋势: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时快时慢,但总的趋势是在
(2)分阶段:
不断增长 (呈“J”形)
工业革命前: 增长比较缓慢
工业革命后: 迅速增长
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爆炸性增长
分析1830 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主要原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 力高速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人口 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 当粮食年产量小于年消费量,发电量小于消费量,如何满足 当地需求?
• 4.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4)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材料四:2019年各区域人均农产品消费量(kg)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阅读课本P23
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对日本未来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低生育率 寿命延长
老龄化
加重社会 保障负担
劳动力 减少
消费需求 减少
产业结构 调整
。。。。。。
措施: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延长退休; 鼓励生育; 吸引海外人才; ......
课堂小结
人口容量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 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100 年后中国经济适宜人口数量应在 6.5 亿~7.0亿之间; • 1987年宋健等也从食品和淡水资源的角度出发,估算中国100年后适宜
人口数量应该保持在7亿或7亿以下,若按发展中国家平均用水标准,则 应该控制在 6.3亿~ 6.5 亿之间。
• 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该在6.5亿~8.0亿之间。
这 世 界 有 那 么 多 人
三、人口增长
1、特点(1)总趋势: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时快时慢,但总的趋势是在
(2)分阶段:
不断增长 (呈“J”形)
工业革命前: 增长比较缓慢
工业革命后: 迅速增长
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爆炸性增长
分析1830 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主要原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 力高速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人口 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 当粮食年产量小于年消费量,发电量小于消费量,如何满足 当地需求?
• 4.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4)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材料四:2019年各区域人均农产品消费量(kg)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人口容量第二课时课件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矿产资源枯竭,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 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
破坏。
原引起土地沙漠化。
①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矿产资源枯竭 工业生产造成的大气、水环境恶化等。②乱砍滥伐----森林植被破坏
③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④大面积开垦草原----土地沙漠化 ⑤工业生产----大气、水污染
其增长曲线形态呈英文字母“S”形,故称S形曲线。随着鱼群数量的增加,对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限制因素存条件的需求必然加剧,进而影响到鱼的数量。受这些限制因
素的影响,鱼的数量 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限制因素
3.议一议,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 口数量超过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PART
1.自然资源概述
思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 分类: 水资源
➢ 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可 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02
导
试按照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思考人口 增长与耕地之间的动态关系?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粮食需求量加大 农药化肥用量增加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科技发展水 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
03
2.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均资源消费 水平
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科技水平相应越高,资源数量 和种类相对越丰富,人口容量也越大。
据统计,深圳地域面积1997.47平 方公里,2010年人口容量1042.40万 人 , 2020年,深圳的常住人口 容 量为1756.01万,增长68.46%。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1.3 人口容量

2.列表比较三类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项目 原始型(“高— 传统型(“高— 高—低”型) 低—高”型)
现代型(“低— 低—低”型)
高出生率、高 高出生率、低死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特点 死亡率、低自 亡率、高自然增
低自然增长率
然增长率
长率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速 度 慢,波动较大
第(2)题,印度在2000年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是传统型,故A项错 误;结合上题结论可知,印度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 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故 B项正确;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7亿,则印度 的人口数量也会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故C、D两 项错误。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中国人口与环境》一书中指出:“按照中国的国 情,中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大(极限)人口数量为16 亿左右。”如何评价、理解其中的7亿与16亿的区别?
提示:这里所说的最适宜人口数量指的是适度人口,即人口 合理容量;而最大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最高容量。我国人口 合理容量为7亿左右,而人口最高容量为16亿左右。人口合理 容量是理想的人口规模,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 理容量要小于该国或地区的人口最高容量。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预习检测
随堂训练
一、判断题
1.人口增长中的“增长”就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加。( ) 答案:×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一定下降。( ) 答案:×
3.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数量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 人口基数无关。( )
答案:×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1.3人口容量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

3.影响和制约人口容量的因素
若国土面积和自然资源条件相同,以下哪种消费方式承载的人口数最多?
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
展
自然资源状况
正相关
负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资源是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决定)因素
人均消费水平
展
3.影响和制约人口容量的因素小结
阅读教材p22材料,议一议这三派人口观点,你同意哪一派?试说明理由。
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范围都在不断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2)就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而言,将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展
会。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限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得人类社会面临崩溃。
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范围都在不断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3)议一议,人类社会是否会因资源的短缺而面临崩溃?说出你的理由。
1.天然池塘中,鱼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其原因是什么?
2. 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3. 议一议,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超过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导
二、资源环境限制性
A
阅读课本19-20页,思考以下问题:1、资源环境限制性的原因?2、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环境限制性的解决途径?
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范围都在不断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1)你还记得自然资源的概念吗?说一说。
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
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 源的种类、数量、范围都在不断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3)议一议,人类社会是否会因资 源的短缺而面临崩溃?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观点一:会。自然资源终 究是有限的。由于过度开发和不 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 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限制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得人类社 会面临溃。 观点二:不会。随着科技水平的 提升,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 用途等不断丰富、改善。可通过 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 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低水平, 人口增长缓慢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 很快
问题探究:
1. 读图 1-13,指出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需要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分析1830 年 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提示: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每增 加10 亿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 说明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其 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 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 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 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进一步导致自然增长率升高。
地理实践力:调查本地人口与资源现状,分析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 量的区别。
新课导入:
在一个天然的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数量 与承载力及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11 所 示,其增长曲线形态呈英文字母“S”形,故 称 S 形曲线。随着鱼群数量的增加,对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需求必然加剧,进而 影响到鱼的数量。受这些限制因素的影响,鱼 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 量在 100 亿左右。这是使全世界人民 能够吃得比较好,并维持健康而不算奢 侈生活的合理人口限度。
问题探究:
2. 阅读下列材料,议一议,这三派 人口观点,你同意哪一派?试说明理由 。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学 者对全球人口容量进行了估算,但他们 估算的结果大相径庭。
问题探究:
1. 我国崇明岛面积只有 1 083 平 方千米,但如果把世界上现有人口都放 在岛上,居然人人都可以有“立足”之 地。当前世界上所有的人,若按每人 1.70 米高、0.40米宽、0.30 米厚计算 ,全都可以放进一个长、宽、高均为 1200 米的大箱子里。显然,人类是不 能这样“零距离”生活的。议一议,人 类本身占据的空间并不大,为什么生存 空间却需要非常大呢?
知识梳理:人口合理容量
6.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对日本未来发展的影响 人口合理容量不是人口越少越好,例如,日本的低生育率和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严重影响和制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日本人口生育率明显降低:1947 年每对夫妇平均生育 4.54 人,1957 年下降到 2.04 人。20 世 纪 60 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生育率一度上升,但 1970 年后又持续回落,近几年已降到 1.4 人左右。倘若这种趋 势持续下去,那么到 22 世纪之初,日本人口将减少 2/3 ,即 从目前的 1.27 亿下降到 4 500 万。
2.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 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到哪些 因素影响?
提示: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 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会受到自然 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 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 约。
新课导入:
在一个天然的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数量 与承载力及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11 所 示,其增长曲线形态呈英文字母“S”形,故 称 S 形曲线。随着鱼群数量的增加,对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需求必然加剧,进而 影响到鱼的数量。受这些限制因素的影响,鱼 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知识梳理:人口合理容量
6.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对日本未来发展的影响 日本人口老龄化与低生育率密切相关。2016 年 5 月 19 日,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新的世界各国平均寿命统计数据,日本以男 女平均 83.7 岁的高值连续第 23 次排名第一。通常来说,国民 长寿意味着该国医疗卫生、社会福祉状况优越,但也意味着社 会老龄化趋势严重。在日本人口中,约 3 392 万是 65 岁以上 人群,老龄率达 26.7%。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评定标准,超过 14% 是“老龄社会”, 21% 以上则定义为“超老龄社会”。2025 年前后,日本老龄率 将超过 30%,2060 年很可能突破 40%。日本低生育率和老龄化 问题如得不到解决,将给日本的未来发展投下阴影。
知识梳理:人口合理容量
5.人口合理容量 (4)特点: 一是临界性。如果某地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 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二是相对性。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 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合理容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合理容量也是不相同的。 三是警戒性。人口合理容量并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 的人口数量,人口控制目标应低于人口合理容量,并以此作为人 口控制的警戒线。
知识梳理:课标要求和解读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 量。
课标解读:
人地协调观:运用资料分析人口合理容量,探讨人口与地理环境的协 调发展。
综合思维: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的区别和联系。
区域认知:利用某区域的土地、矿产、淡水、森林等资源的限制性, 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提示:相比于人类本身占据的空 间,人类的生存空间要大得多, 人类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资 源。
问题探究:
2. 阅读下列材料,议一议,这三派 人口观点,你同意哪一派?试说明理由 。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学 者对全球人口容量进行了估算,但他们 估算的结果大相径庭。
乐观派学者认为,地球能够供养 的人口,要比如今地球上存在的人口 多得多。一部分学者甚至断言,地球 能够养活 500 亿人口。主要依据是: 第一,地球上还有大量的资源可供开 发,就是已经开发的资源,也还存在 着深度开发和很大的再利用潜力。第 二,海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向人 类提供食物、矿产、能源的潜力难以 估量。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 水平的提高,人类有足够的力量遏制 资源14 反映了人口增长与耕地 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试按照地理事物 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 上箭头。
知识梳理:人口合理容量
1.地球村:地球虽然很大,但是由于信息传递越来越方便, 大家交流就像在一个小村子里面一样便利,就称地球这个大家庭 为“地球村”了。
知识梳理:人口合理容量
问题探究:
2. 根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完成下 表,并绘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 然增长率变化的曲线图。
知识梳理: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 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一方面,社会经济发 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 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也在逐步增加。 2.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 尽管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的种类、储量、用 途等已得到不断丰富、改善,但是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因此,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 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问题探究:
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 源的种类、数量、范围都在不断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1)你还记得自然资源的概念吗? 说一说。
提示: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 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 物质与能量;包括矿产资源、土 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 物资源等。
问题探究:
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然资 源的种类、数量、范围都在不断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1.总趋势: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2.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1)古代:缓慢增长; (2)近代:快速增长; (3)现代:爆炸性增长。
知识梳理:人口增长
3.影响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4.人口自然增长:新出生的人口和已死亡人口之间的差额。 5.人口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的差额。 6.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知识梳理: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3.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
知识梳理: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4.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人类在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过程中,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水资源等,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使用,会导致人地关系失调, 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部分矿产资源枯竭,乱砍滥伐引起的森 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土 地沙漠化,工业生产造成的大气、水环境恶化等,进而限制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
1. 天然池塘中,鱼的数量 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其原 因是什么?
提示:池塘生态系统中,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量是有限 的,这会影响到鱼的数量。受限 制因素影响,鱼的数量最终达到 一种动态平衡。
新课导入:
在一个天然的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数量 与承载力及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11 所 示,其增长曲线形态呈英文字母“S”形,故 称 S 形曲线。随着鱼群数量的增加,对空间 、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需求必然加剧,进而 影响到鱼的数量。受这些限制因素的影响,鱼 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多数人同意中间派学者的观点,因为乐观 派和悲观派过于极端化。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 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结合人类发 展史来看,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人口容量, 这意味着当时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容纳的 最大人口数,但人类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 量。也可以乐观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 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 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 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 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已能主动调节人 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乐 观的态度并不表示忽视人口容量估计的意义。 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发展水平下,过快 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对 人类的发展也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