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2[10]
![(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2[10]](https://img.taocdn.com/s3/m/0352ac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f.png)
(新)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22一、概述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22】17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造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本规范适合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包括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材料、施工、检测、评定等方面。
本规范同样适合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验收(有特殊要求的还应符合相应的有关规定)。
本规范中第4.1.2、5.2.1、5.2.3、5.5.1、6.2.1、6.3.1、6.4.2、7.2.1、7.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2.1 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或者轻骨料混凝土及其配筋或者预应力筋组成的承重或者非承重构件及其连接部位。
2.2 混凝土由水泥或者水泥类粘结材料与骨料及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人造石材。
2.3 轻骨料混凝土以轻骨料为骨料制成的混凝土。
2.4 特殊混凝土具有特殊性能或者用途的混凝土,如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
2.5 配筋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埋设的钢筋或者钢丝绳。
2.6 预应力筋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承受预应力作用的钢筋或者钢丝绳。
2.7 钢筋笼由钢筋或者钢丝绳组成的空间骨架,用于支撑预应力筋或者配筋。
2.8 模板用于支承和定位未硬化混凝土的结构件或者装置。
2.9 支架用于支撑模板或者钢筋笼的结构件或者装置。
2.10 模板支架由模板和支架组成的整体结构。
三、设计与材料3.1 设计3.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符合《建造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22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2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1)设计说明,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原则、结构体系、结构计算、结构抗震、结构耐久性、结构施工等内容;(2)结构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剖面图、节点图、配筋图、预应力筋图等;(3)结构计算书,包括荷载分析、内力分析、强度验算、变形验算、稳定验算、抗震验算等;(4)其他有关文件,如施工技术方案、特殊结构设计说明等。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查要求)(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钢筋工程 4 钢筋连接与安装4 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 的有关规定。
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5 钢筋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的有关规定。
6 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 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 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 跨度范围内。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连接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⑵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超过50%。
⑶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超过50%。
7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D 的规定。
钢筋工程 4 钢筋连接与安装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 1.3l l (l 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混凝土结构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现浇结构分项工程以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四个分项工程为依托,是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结构实物外观质量、几何尺寸检验等一系列技术工作的总称。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可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1一般规定1.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1的规定。
表1.1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说明:对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的验收,采用检查缺陷,并对缺陷的性质和数量加以限制的方法进行。
本条给出了确定现浇结构外观质量严重缺陷、一般缺陷的一般原则。
各种缺陷的数量限制可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
当外观质量缺陷的严重程度超过本条规定的一般缺陷时,可按严重缺陷处理。
在具体实施中,外观质量缺陷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等的影响程度,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确定。
对于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考虑到其装饰效果属于主要使用功能,故将其表面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确定为严重缺陷。
1.2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说明:现浇结构拆模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全同监理(建设)单位对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不论何种缺陷都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2外观质量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说明:外观质量的严重缺陷通常会影响到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根据缺陷的具体情况提出技术处理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2.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砼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砼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对于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验收1. 原材料: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构配件:钢筋、预应力钢筋、焊接材料、锚具、预应力设备等构配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施工过程验收1. 模板工程: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平稳,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变形、漏浆等现象。
2. 钢筋工程: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应牢固,不得有裂缝、空洞等现象。
3.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浇筑应密实,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等现象。
4. 预应力工程: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符合设计要求,锚固应牢固,不得有滑移、断裂等现象。
三、质量控制与检验1. 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2.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
3.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原材料、构配件、施工过程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应真实、完整。
四、验收程序与组织1. 工程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2. 验收组织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有关单位组成。
3. 验收程序应按照验收规范进行,包括资料审查、现场检查、质量评定等环节。
4. 验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不合格的工程应整改到位后重新验收。
总之,砼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各方参建单位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砼结构是由砼建筑材料组成的建筑结构,因其结构件简单、价格低廉、施工操作性强等特点,在当今的施工市场上具有诸多优势,受到广大施工企业的青睐。
但是,由于其与复杂的施工操作需求,在施工质量验收方面,砼结构工程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特制定本规范,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一、验收主体施工单位应确定质量控制部门的人员,负责砼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和管理,材料应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要求和技术指标,施工现场检验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保证施工质量。
二、砼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一)工程规划验收1.定施工地点,保证施工地点地形稳定,地基也应相对稳定;2.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3.程施工工艺路线要符合国家和行业规范,工程施工细则必须及时按照国家和行业规范及施工要求执行;4.计及施工过程中应有充足的检查程序,确保设计质量。
(二)施工现场验收1.查现场施工环境,施工地点应有合理的防水层和防潮层,以确保砼混凝土结构的质量;2.查施工前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及其它工具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作业;3.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拌合料,确保拌合料的性能符合施工质量标准;4.查施工后的砼结构,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5.行质量检测,砼混凝土的拌合料、铸造和模具的质量应符合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灰缝的抗水侵蚀能力等指标也应符合规定要求。
三、验收结果验收结果应根据验收要求进行记录,包括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督记录,施工时间,施工地点,设备状况,施工质量检测结果,完工情况等,所有的验收要求应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本质量验收规范旨在维护工程质量,保证砼结构施工质量,为施工企业提供一个质量控制的依据,为质量控制部门提供有效的检查机制。
施工过程中严格履行各项规定,积极组织技术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和产品进行及时改正,以保证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还能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从而维护工程质量和社会安全。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 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 报告。
条文说明:5.2.1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 量应从严要求。普通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 钢筋》GBl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l3013和《钢筋混凝 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l3014的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 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 执行。
6.3 制作与安装
6.3.1 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 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条文说明:6.3.1 预应力筋的品种、级别、规格 和数量对保证预应力结构构件的抗裂性能及承载力 至关重要,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本条为强制性条 文,应严格执行。
8.3 尺寸偏差
8.3.1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 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 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 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 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8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8.2 外观质量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 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砼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工作。
1.2 砼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遵循“科学、公正、严谨、高效”的原则,并应充分发挥验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的提高。
1.3 施工质量验收是对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验,是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督,是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
1.4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工程规范和合同要求组织开展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二、验收范围2.1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砼材料及混凝土的制备与试块的拆验;(2)砼结构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的验收;(3)砼结构的工程质量检测及记录;(4)其他工程质量验收相关内容。
2.2 验收范围应根据工程性质、规模、施工特点和验收要求确定,确保验收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三、质量验收内容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应经过专业设计人员的审核确认。
(2)验收人员应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2 砼材料及混凝土的制备(1)验收人员应对采用的砼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等。
(2)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确认,并对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进行检测。
3.3 砼结构的施工工艺和工序(1)验收人员应对砼结构的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检查,包括模板支撑、钢筋加工、浇筑、养护等。
(2)注意检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调整。
3.4 砼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及记录(1)验收人员应对砼结构工程的质量检测进行检查,包括混凝土强度、抗渗性能、变形等。
(2)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3.5 其他工程质量验收相关内容(1)验收人员应对其他与工程质量相关的内容进行检查,包括材料质量、施工机械设备等。
(2)注意发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基本规定3.0.1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士、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生产和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进场批次、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3.0.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观感质量验收及本规范第10.1节规定的结构实体检验;3.0.3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 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3.0.4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实物检查和资料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均应合格;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应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时,除本规范各章有专门规定外,其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重要工序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记录;3.0.5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并应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3.0.6不合格检验批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检验批不合格时不得使用;2混凝土浇筑前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返工、返修,并应重新验收;3混凝土浇筑后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处理;3.0.7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场验收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扩大ー倍,且检验批容量仅可扩大一倍;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产品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3.0.8混凝土结构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可统一划分检验批进行验收3.0.9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可按本规范附录A记录;4模板分项工程般规定4.1.1模板工程应编制施工方案;爬升式模板工程、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技术论证;4.1.2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4.1.3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4.2模板安装主控项目4.2.1模板及支架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抽样检验模板和支架材料的外观、规格和尺寸;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5钢筋分项工程5.1一般规定5.1.1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铺固长度39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5.1.2钢筋、成型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1下获得认证的钢筋、成型钢筋;2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3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5.2材料主控项目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的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查斜5.2.2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5 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量偏差检验检査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5.2.3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335E、 HRB400E /S HRB500F、HRBF335E、HRBF400E或 HIRBFS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最大カ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一般项目5.2.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检查数量:全数检查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成型钢筋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2.6钢筋机械连接套筒、钢筋备固板以及预埋件等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5.3钢筋加工主控项5.3.1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圆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其2.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到3500MPa级带肋钢筋,当直径为28mm以下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当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4箍筋弯折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5.3.2纵向受力钢筋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光圆钢筋末端做180°弯钩时,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检查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3件;孔的检验方法:尺量;量小不为其5.3.3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直划的包1对一般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90°,13表5.3.4盘卷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要求钢筋牌号断后伸长率重量偏差%A%直径6m-12m直径14mm~-16mm HPB300≥21≥-10HRB335、HRBF33516HRB40I0、HRBF40015RRB4OO13≥-8-6HRB500、 HRBFS00≥14注: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直径;般项5.3.5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5.3.5的规定;检査数量:同一设备加工的同一类型钢筋,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尺量;表5.3,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沿长度方向的净尺寸土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士20箍筋外廓尺寸士55.4钢筋连接主控项目5.4.1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15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5.4.2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用定;接头试件应从工程实体中截取;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G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相5.4.3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螺纹接头应检验拧紧扭矩值,挤面压接头应量测压痕直径,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107的相关规定;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107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采用专用扭力扳手或专用量规检査5其,0一般项目5.4.4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不应进行钢筋搭接;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4.5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18的规定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107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4.6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61受拉接头,不宜大于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超过5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注:1接头连接区段是指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的区段,d为相互连接两根钢筋的直径较小值;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5.4.7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接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的横向净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超过25%;基础筏板,不宜超过50%;2柱类构件,不宜超过50%;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注:1接头连接区段是指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指接长度相互连接两根钢筋中较小直径计算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接头中点位于5.5 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加纲筋筋裁面面积的比值表中5.4.8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的设构件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的自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1/4;相邻2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查面5倍,且不应大于100mm;3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0倍,且不应大于200mm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二道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5钢筋安装主控项目5.5.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混纵向计要求;检查数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5.5.2钢筋应安装牢固;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锚固方式应合设计要求酸查数量:全数检验方法检查观察,尺量注18,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般项目5.5.3钢筋安装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5.3的规定,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检査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表5.5.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允许偏差,项目检验方法mm士10尺量绑扎钢筋网尺量连续三档, 网眼尺寸士20取最大偏差值长士10尺量绑扎钢筋骨架宽、高士5尺量固长度20纵向受力钢筋间距士10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排距士5取最大偏差值基础士10尺量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的柱、梁士5尺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板、墙、壳尺量尺量连续三档,绑扎権筋、横向钢筋间距士20取最大偏差值钢筋弯起点位置20尺量中心线位置尺量预埋件水平高差+3,0塞尺量测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的较大值7混凝土分项工程7.1一般规定7.1.1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划入同一检验批的混凝土,其施工持续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应采用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标准养护试件;试件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规定;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再置入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至28d或设计规定龄期;7.1.2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150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尺寸折算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采用;7.L.3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推定,并应按本规范第10.2.2条的规定进行处理;7.1L.4混凝土有耐久性指标要求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的规定检验评定7.1.5大批量、连续生产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混凝土生产单位应提供基本性能试验报告;7.1.6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制备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士GB/T14902的规定;7.1.7水泥、外加剂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281获得认证的产品2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7.2原材料主控项目7.2.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相关规定;检査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7.2.2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外加剂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的规定;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性能、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混凝土外加剂,不超过5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一般项目7.2.3混凝士用矿物接合料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技术指标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矿物掺合料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査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技术指标、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石灰石粉、磷渣粉和钢铁29渣粉不超过200为一批,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矿物掺合料不超过500为一批,沸石粉不超过120t为一批,硅灰不超过30t 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査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7.2.4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粗骨料、细骨料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海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的规定,再生混凝土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和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的规定;检查数量: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确定;检验方法:检查抽样检验报告;7.2.5混凝土拌制及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采用饮用水时,可不检验;采用中水、搅拌站清洗水、施工现场循环水等其他水源时,应对其成分进行检验;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査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水质检验报告;7.3混凝土拌合物主控项目7.3.1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其质量应符个混凝十pA准GB/T50080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报告;7.4混凝土施工主控项目7.4.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摔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2时,取样不得少于ー次;2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ー次;3连续浇筑超过1000m2时,每200mP取样不得少于ー次;4每一楼层取样不得少于ー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般项目7.4.2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和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7.4.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及养护方法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8现浇结构分项工程8.1一般规定8.1.1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2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8.1.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8.1.2 确定表8.1.2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现象严重缺陷般缺陷露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其他部位有少量蜂高秒浆而形成石子外露蜂窝孔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孔洞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夹/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夹渣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硫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检验方法:观察,检査混凝土养护记录;世表1.2路多称爱力有其他位有少量不从生面确成用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世的件生那位有响位有本不能,传力的结传力性能的溶量角,角不水圆土构件有其构件有不重、不平、飞边△响使用功能或装效果啊使用功的外老考的等的外形缺属外构件表面面,具有重要装物效果的其他度数土年有不影意、起秒、污等清水土构件有外表缺响使用功能的外表L.3装配式结构现浇部分的外观质量、位置偏差、尺寸验收应符合本章要求8.2外观质量主控项目8.2.1现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裂或连接部位的严重缺陷及其他影响结构安全的严重缺陷,技术处理方案尚应经设计单位可,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34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8.2.2现淡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一般缺,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随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家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处理记录8.3位置和尺寸偏差主控项目8.3.1现洗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或设备安装的尺す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或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量测,检查处理记录般项目8.3.2现浇结构的位置和尺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2 的规定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画,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10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10.1结构实体检验10.1.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结构实体检验应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以及合同约定的项目;必要时可检验其他项目;结构实体检验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实施,并见证实施过程;施工单位应制定结构实体检验专项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除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外的结构实体检验项目, 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10.1.2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应按不同强度等级分别检验,检验方法宜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当未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或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回弹取芯法进行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一取芯法强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混凝土强度检验时的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且不应小于14d;日平均温度为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冬期施工时,等效养护龄期计算时温度可取结构构件实际养护温度,也可根据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按照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试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由监理、施工等各方共同确定;10.1.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的规定; 10.1.4结构位置与尺寸偏差检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10.1.5结构实体检验中,当混凝土强度或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不满足要求时,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10.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 63号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 244号)的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GB50204—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4.1.1﹑4.1.3﹑5.1.1﹑5.2.1﹑5.2.2﹑5.5.1﹑6.2.1﹑6.3.1﹑6.4.4﹑7.2.1﹑7.2.2﹑7.4.1﹑8.2.1﹑8.3.1﹑9.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21—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3月15日二、前言要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GBJ 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工程试点应用,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及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内容和程序;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涉及结构安全的见证及抽样检测。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招待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通讯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E:*********************.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本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公司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五建筑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人发解放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北京市建委开发办公司主要起草人:徐有邻程志军白生翔韩素芳艾永祥李东彬张元勃路来军马兴宝高小旺马洪晔蒋寅彭尚银周磊坚翟传明1总则1.0.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说明:1.0.1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和加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
本规范不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
说明:1.0.2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包括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
本规范所指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范围一致。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1.0.3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承包合同和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本规范是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最低要求,应严格遵守。
因此,承包合同(旭质量要求等)和工程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企业标准、施工技术方案等)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当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高于本规范的规定时,验收时应以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为准。
1.0.4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配套使用。
说明:1.0.4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规定了房屋建筑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编制的统一准则。
本规范是根据该标准规定的原则编写的,适用于该标准“主体结构”分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
执行本规范时,尚应遵守该标准的相关规定。
1.0.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说明:1.0.5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施工项目设计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综合性强、牵涉面广,不仅有原材料方面的内容(如水泥、钢筋等),尚有半成品、成品方面的内容(如构配件、预应力锚具等),也与其他施工技术和质量评定方面的标准密切相关。
因此,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遵照执行;凡本规范无规定者,尚应按照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2术语2.0.1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2.0.2现浇结构cast-in-situ concrete structure系现浇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3装配式结构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4缺陷defect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0.5严重缺陷serious defect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6一般缺陷common defect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7施工缝construction joint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2.0.8结构性能检验inspection of structural petformance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说明:2术语本章给出了本规范有关章节中引用的8个术语。
由于本规范应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配套使用,在该标准中出现的与本规范相关的术语不再列出。
在编写本章术语时,主要参考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等国家标准中的相关术语。
本规范的术语是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角度赋予其涵义的,但涵义不一定是术语的定义。
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英文术语,该英文术语不一定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术语,仅供参考。
3基本规定3.0.1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说明:3.0.1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有关剽窃,本条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和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要求。
施工单位应推行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对具体的施工项目,要求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
上述要求应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运行。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应按程序审批,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内容,应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措施。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3.0.2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面三刀类:现浇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还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等。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说明:3.0.2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分类,列举了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具体名称。
子分部工程验收前,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分类确定应验收的分项工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体系中,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划分为六个分项工程: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
本规范中“结构缝”系指为避免温度胀缩、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而在相邻两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两部分之间设置的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等的总称。
检验批是工程质量验收的基本单元。
检验批通常是按下列原则划分:1检验批内质量均匀一致,抽样应符合随机性和真实性的原则;2贯彻过程控制的原则,按施工次序、便于质量验收和控制关键工序质量的需要划分检验批。
3.0.3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关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
说明:3.0.3子分部工程验收时,除所含分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生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
对施工工艺的见证检测,系指根据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在施工期间由参与验收的各方在现场对施工工艺进行检测。
有关施工工艺的见证检测内空在本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如预应力筋张拉时实际预应力值的检测。
本条规定的子分部工程验收内容中,见证检测和结构实体检验可以在检验批或分项工程验收的相应阶段内进行。
3.0.4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说明:3.0.4分项工程验收时,除所含检验批均应验收合格外,尚应有完整的质量验收记录。
3.0.5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如下内容:1实物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1)对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产品的进场复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2)对混凝土强度、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前标准和本规范规定的抽样方案执行;3)对本规范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