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合集下载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PPT课件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PPT课件

Pr+ 醋酸铅或硫酸铜 沉淀
4、生物碱试剂:
Pr+ 鞣酸或苦味酸 沉淀
观察加水
2021/4/24
23
实验注意事项
(1).在操作过程中试管不能冲向他人以防止烫伤。 (2).操作强酸时要注意,吸管使用要规范。 (3).双缩脲反应铜离子不能多加,否则与氢氧化
钠形成蓝色的氢氧化铜,干扰试验结果。 (4).实验报告各部分内容都要包括,实验结果如
实验一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王伟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2021/4/24
1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所学有关的蛋白质性质的理论 知识
2. 掌握氨基酸和蛋白质常用的定性、定量 分析的方法及原理
2021/4/24
2
实验原理
一、蛋白质呈色反应 二、蛋白质沉淀反应
2021/4/24
3
一、蛋白质呈色反应
❖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是指蛋白质所含的某些氨基酸及 其特殊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试剂发生了生 成有色物质的反应。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 残基不完全相同,因此所发生的成色反应也不完全 一样。
2021/4/24
6
(二)双缩脲反应
❖ 当尿素经加热至180℃左右时,两分子尿素脱去一分 子氨,进而缩合成一分子双缩脲。其在碱性条件下 双缩脲与铜离子结合成红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为 双缩脲反应。
❖ 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作用呈现紫红色,此 类似反应也称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有 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都呈此反应,故所有蛋白质 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OH + HNO3
HO
HO
NO2 + NaOH
O
2021/4/24
NO2 + H2O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生物体内起重要功能的分子。

为了深入了解蛋白质的性质,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溶解性、酶解性、电泳性质以及光学性质等方面,揭示蛋白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实验一:溶解性实验材料与方法:1. 采用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作为实验物质。

2. 将这几种物质分别加入不同的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并在水浴中加热搅拌。

3. 每隔10秒观察一次试管内物质的溶解情况,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发现,鸡蛋白和牛乳蛋白在加热搅拌过程中逐渐溶解,反应速度较快;而豆腐蛋白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溶解。

这是因为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差异密切相关。

鸡蛋白和牛乳蛋白中的水解蛋白在热力作用下发生构象变化,使其更易溶于水。

而豆腐蛋白含有较多的结合蛋白,抗热性较强,所以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溶解。

实验二:酶解性实验材料与方法:1. 采用胰蛋白酶作为酶解物质。

2. 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别加入试管中。

3. 随后加入胰蛋白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4. 观察酶解反应的进行并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通过酶解实验显示,胰蛋白酶能高效地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解为较小的片段。

这说明蛋白质在酶解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由长链结构转变为短链或小分子物质。

这也印证了蛋白质的特性之一——可变性。

所以,蛋白质的特性和功能不仅受其自身分子结构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环境和酶的影响。

实验三:电泳性质实验材料与方法:1. 先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别加入几个小孔的凝胶上。

2. 运用直流电电源进行电泳实验。

3. 观察凝胶上蛋白质的迁移情况,并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通过电泳实验发现,不同蛋白质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的速度不同。

豆腐蛋白迁移速度较快,鸡蛋白次之,牛乳蛋白最慢。

这是因为电泳性质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有关。

在电场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离子会向负极迁移,而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离子则向阳极迁移。

蛋白质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性质实验报告《蛋白质性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蛋白质的性质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其溶解性、凝固性和变性等特性。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质在生物学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参与了生命体内的代谢过程,还具有结构支持、运输、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

蛋白质的性质对其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蛋白质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方法:1. 蛋白质的溶解性实验: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样品,分别用水、盐水、酒精等不同溶剂进行溶解实验,观察其溶解情况。

2. 蛋白质的凝固性实验:将蛋白质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其凝固情况。

3. 蛋白质的变性实验: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观察蛋白质的变性情况。

实验结果:1. 蛋白质在水中能够充分溶解,而在盐水和酒精中溶解性较差。

2. 当蛋白质样品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凝固现象。

3.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蛋白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不同的溶剂对蛋白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2. 蛋白质的凝固性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变化,从而失去了溶解性。

3. 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受到酸碱条件的影响,导致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蛋白质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规律,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同时,对蛋白质性质的深入研究也为其在生物学、医学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在少量鸡蛋白溶...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在少量鸡蛋白溶...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以鸡蛋白实验)
( 1 )在少量鸡蛋白溶液中加足量纯净水,振荡,观察到现象;
( 2 )在鸡蛋白中加硫酸钠溶液,观察到现象;
( 3 )在鸡蛋白中加乙酸铅溶液,观察到现象;
( 4 )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现象;
( 5 )给鸡蛋白溶液加热,可看到现象.
【答案】分析:( 1 )根据鸡蛋白能溶解于水的性质回答.
( 2 )根据非重金属盐溶液能使鸡蛋白发生盐析的性质回答.
( 3 )根据重金属盐溶液能使鸡蛋白发生变性的性质回答.
( 4 )根据浓硝酸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成黄色,热的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回答.
( 5 )根据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能变性的性质回答.
解答:解:( 1 )鸡蛋白能溶解于水,在少量鸡蛋白溶液中加足量纯净水,振荡,观察到可溶于水的现象;
( 2 )在鸡蛋白中加硫酸钠溶液,无机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所以可观察到蛋白质沉淀下来的现象;
( 3 )在鸡蛋白中加乙酸铅溶液,乙酸铅是可溶的重金属盐,能产生重金属离子铅离子,从而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凝聚后形成沉淀所以可观察到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
( 4 )浓硝酸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成黄色,热的酸又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黄色沉淀的现象;
( 5 )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能变性,给鸡蛋白溶液加热,可看到蛋白质凝固成白色固体现象.
故答案为:(1)可溶于水;(2)蛋白质沉淀下来;(3)产生淡黄色沉淀;(4)产生黄色沉淀;(5)蛋白质凝固成白色固体.点评:理解蛋白质的变性与盐析的区别,掌握蛋白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蛋白质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必要前提.。

探究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探究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探究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实验准备:鸡蛋白溶液的配制:把一只鸡蛋的两端各扎一个小孔。

从上面的孔吹气,使鸡蛋白从下面的孔流入量筒中。

取5毫升蛋白,放入烧杯中,加30毫升蒸馏水,即成1:6的鸡蛋白胶体溶液。

二、实验步骤与实验方法〔一〕、蛋白质的盐析实验用品:鸡蛋白溶液、饱和硫酸铵或硫酸钠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等。

实验方法:1、取一只试管注入2毫升的鸡蛋白溶液,慢慢的沿着试管壁参加2~4毫升饱和硫酸铵溶液,便有乳白色的沉淀析出。

〔为什么?因为盐析作用〕说明:向蛋白质溶液中参加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只种作用叫做盐析。

2、将2毫升的带沉淀的溶液参加6~8毫升的蒸馏水中,沉淀逐渐溶解,证明盐析是个可逆过程。

实验结论:盐析出的蛋白质仍然可以溶解在水中,说明蛋白质盐析后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

〔二〕蛋白质的变性实验用品:鸡蛋白溶液、硫酸铜、甲醛、酒精灯、试管夹等实验方法:1、加热:取一只试管参加2毫升鸡蛋白,把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看到的现象是蛋白质凝结。

把凝结的蛋白质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凝结的蛋白不溶解。

说明:蛋白质受热后会发生变性;受热作用下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2、参加重金属盐:取一只试管参加2毫升鸡蛋白,用滴管滴入重金属盐如硫酸铜,试管中的蛋白质凝结。

把凝结的蛋白质放入盛蒸馏水的试管中,凝结的蛋白质不溶解。

说明:在重金属盐的作用下的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3、参加有机化合物:取一只试管参加2毫升鸡蛋白,用滴管参加2毫升的甲醛溶液,看到的现象是试管中的蛋白质凝结。

把凝结的蛋白质放入盛蒸馏水的试管中,凝结的蛋白质不溶解。

实验结论: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是受热、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如甲醛、苯甲酸等。

〔三〕、蛋白质的颜色反响实验用品:鸡蛋白溶液、浓硝酸、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等。

实验方法:取一只试管参加1毫升的鸡蛋白溶液,用滴管滴入几滴浓硝酸,震荡,无明显现象,用酒精灯微热后,蛋白质凝结,变黄。

《蛋白质性质试验》PPT课件

《蛋白质性质试验》PPT课件
实验 蛋白质的部分性质
第一部分、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一、试验原理
❖ 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 相同。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 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 是否为蛋白质。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 定的依据。
精选PPT
9
(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
原理: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因引 起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以及降低介电常数而增加带电质 点间的相互作用,致使蛋白质颗粒容易凝聚而沉淀。
操作:取一试管加蛋白液1ml,,加入晶体氯化钠少许, 待溶解后再加95%乙醇3ml,摇匀,观察现象。
精选PPT
10
(三)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
原理:植物体内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成为生物碱。 能沉淀生物碱或与其产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 鞣酸等。当溶液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正电荷,容易 与生物碱试剂的负离子发生反应而沉淀。
操作:
1、取少量尿素晶体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微火加热使其熔化
成液体, 此时有氨气放出,可用湿润的试纸检验,至
液体重新结晶出现白色固体时, 停止加热,冷却。然后
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4滴1% 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CuSO4溶
2、取蛋白液1ml,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4滴1% CuSO4溶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精选PPT
7
二、实验仪器
1、移液管 2、吸管 3、试管 4、电炉
三、实验试剂
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 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实验四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实验四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考马斯亮蓝G-250。
实验设备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
电泳仪和电泳槽
恒温水浴锅
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纯 化。
用于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用于蛋白质的电泳分离。
用于蛋白质的变性实验。
03 实验操作过程
步骤一:准备试剂和器材
总结词:准备齐全
详细描述: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所有必要的试剂和器材,包括蛋白质样 品、酸碱试剂、离心管、离心机、滴管、烧杯等,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
实验四: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目 录
• 实验简介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实验操作过程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实 验原理。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 结构与其性质之间的 关系。
学会蛋白质的沉淀、 变性、显色反应等实 验操作。
实验原理
01
02
03
如试剂添加不准确、温度控制不稳定等。
测量误差
02
在数据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测量工具不精确或测量方法不完
善导致的误差。
环境因素误差
03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导致误差
的产生。
05 结论与讨论
实验结论
1
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既可与酸反应生成盐,也 可与碱反应生成盐。
2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析出。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 有机溶剂等。
蛋白质的显色反应是指 蛋白质与某些试剂反应 后,可以产生特定的颜 色变化,从而用于蛋白 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显色反应包括酚 酞试剂反应、溴酚蓝试 剂反应等。
实验步骤概览
3. 进行两性解离实验,记录结果。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2. 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等;3. 探究蛋白质的等电点,了解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pH值的关系;4. 分析蛋白质的变性、凝固等性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多种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鉴定性质:蛋白质与特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等,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2.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的pH值称为等电点,此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3. 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生物活性丧失;4. 凝固:蛋白质在加热、酸碱、重金属盐等作用下,溶解度降低,形成不溶性的沉淀。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鸡蛋清、鸡蛋黄、牛血清白蛋白、硫酸铵、氯化钠、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铵、酒精、酚酞指示剂等;2. 试剂:硫酸铵饱和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铵溶液、硝酸溶液、酒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鉴定(1)取少量鸡蛋清,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2)取少量鸡蛋清,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 蛋白质的等电点(1)配制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2)将牛血清白蛋白溶解于缓冲溶液中;(3)测定不同pH值下牛血清白蛋白的溶解度,找出等电点。

3. 蛋白质的变性(1)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观察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化;(2)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观察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化;(3)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硝酸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变性现象。

4. 蛋白质的凝固(1)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凝固现象;(2)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铵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凝固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的鉴定(1)双缩脲试剂与鸡蛋清反应,呈现紫色;(2)茚三酮试剂与鸡蛋清反应,加热后呈现蓝紫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所学有关的蛋白质性质的理论知 识
2.掌握氨基酸和蛋白质常用的定性、定量分 析的方法及原理
一、蛋白质呈色反应
•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是指蛋白质所含的某些氨基酸 •

及其特殊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试剂发生 了生成有色物质的反应。 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残基不完全相同, 因此所发生的成色反应也不完全一样。 呈色反应并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因此,不能 仅仅根据呈色反应的结果为阳性就来判断被测物 质一定是蛋白质,至少要用2种以上的方法来鉴 别。
双缩脲的制备 少许尿素结晶于干燥试管中
微火加热
注意:
• (1)尿素结晶不要取多,约火柴头大小。 • (2)在操作过程中试管不能冲向他人以防止
烫伤。 • (3)控制加热的时间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 • (4)加热时火不能太大,防止碳化。 • (5)铜离子不能多加,否则与氢氧化钠形成 蓝色的氢氧化铜,干扰试验结果。
【试剂】
1.蛋白质溶液(鸡蛋清:水=1:20) 2.考马斯亮蓝染液
【实验流程】
• 取2支试管,按下表作
试剂 管号 1 2 蛋白质溶液 (mL) 0 0.1 蒸馏水(mL) 1 0.9 考马斯亮蓝 (mL) 2.5 2.5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 3. 4. 5. 6.
通过2-3层纱布滤去不溶物) 0.1%的甘氨酸溶液 0.01%精氨酸溶液 10%NaOH溶液 1%CuSO4溶液 尿素结晶
【实验流程】
尿素熔解至 硬化 停止加热 看到有白色气体 冷却 加10%氢氧化钠 溶液约1ml 震荡 震荡 观察颜色的变化 加入1%硫酸铜溶液2滴
如图所示
(一)双缩脲反应
【实验原理】 • 当尿素经加热至180℃左右时,两分子尿素 脱去一分子氨,进而缩合成一分子双缩脲。 其在碱性条件下双缩脲与铜离子结合成红 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其 反应过程如下:
H2N C H2N O + H2N H2N C O 180 C
0
O
O
H2NCNHCNH 2 + NH3
OH + HNO3 HO NO2 + H2O
OH HO NO2 + NaOH O N OH
多数蛋白质分子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 所以都会发生黄色反应。苯丙氨酸不易硝 化,需加少液(与双缩脲反应相同) 2.浓硝酸 3. 20%NaOH 4. 0.1%石炭酸溶液
(二)茚三酮反应
• 【实验原理】
在弱酸条件下(pH5-7),蛋白质或氨基酸 与茚三酮共热,可生成蓝紫色缩合物。此 反应为一切蛋白质和α—氨基酸所共有(亚氨 基酸如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产生黄色化合物), 含有氨基的其他化合物亦可发生此反应。
【试剂】
1.蛋白质样液(与双缩脲反应相同) 2. 0.1%的甘氨酸溶液 3. 0.2%茚三酮溶液
• 多肽及蛋白质分子结构中均含有许多肽键,
其结构与双缩脲分子中的亚酰胺键相同。 因此,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也能呈现出 类似于双缩脲的呈色反应。其反应过程如 下:
H2N C H2N O + H2N H2N C O 180 C
0
O
O + NH3
H2NCNHCNH 2
【试剂】
1. 蛋白质溶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倍,
【实验流程】
• 取试管2支,分别加入蛋白质样液及0.1%
甘氨酸溶液1ml,然后各加入茚三酮溶液 0.5ml,混匀后于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观 察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三)黄色反应
• 【实验原理】
在蛋白质分子中,具有芳香环的氨基酸(如 酪氨酸,色氨酸等)残基上的苯环经硝酸作 用可生成黄色的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 下生成物可转变为桔黄色的硝醌衍生物,反 应为:
【实验流程】
1. 取0.1%石炭酸溶液约1ml放在试 管内,加浓硝酸5滴(注意不要弄 到手上),水浴加热,观察结果如 右图所示: 2. 取洁净试管1支,加蛋白质样液 1ml和浓硝酸5滴,出现沉淀,加热, 不必至沸腾,沸腾比较危险,则沉 淀变成黄色,待试管冷却后,向两 管各加20%NaOH溶液使成碱性, 观察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四)考马斯亮蓝反应
• 【实验原理】
考马斯亮蓝具有红色和蓝色两种色调。在酸性溶 液中,其以游离态存在呈棕红色;当它与蛋白质 通过疏水作用结合后变成为蓝色。它染色灵敏度 高,比氨基黑高3倍。反应速度快,约在2分钟左 右时间达到平衡,在室一小时内稳定。在 0.01~1.0mg蛋白质范围内,蛋白质浓度与 A595nm值成正比。所以常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