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性质实验(1)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生物体内起重要功能的分子。
为了深入了解蛋白质的性质,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溶解性、酶解性、电泳性质以及光学性质等方面,揭示蛋白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实验一:溶解性实验材料与方法:1. 采用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作为实验物质。
2. 将这几种物质分别加入不同的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并在水浴中加热搅拌。
3. 每隔10秒观察一次试管内物质的溶解情况,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发现,鸡蛋白和牛乳蛋白在加热搅拌过程中逐渐溶解,反应速度较快;而豆腐蛋白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溶解。
这是因为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差异密切相关。
鸡蛋白和牛乳蛋白中的水解蛋白在热力作用下发生构象变化,使其更易溶于水。
而豆腐蛋白含有较多的结合蛋白,抗热性较强,所以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溶解。
实验二:酶解性实验材料与方法:1. 采用胰蛋白酶作为酶解物质。
2. 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别加入试管中。
3. 随后加入胰蛋白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4. 观察酶解反应的进行并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通过酶解实验显示,胰蛋白酶能高效地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解为较小的片段。
这说明蛋白质在酶解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由长链结构转变为短链或小分子物质。
这也印证了蛋白质的特性之一——可变性。
所以,蛋白质的特性和功能不仅受其自身分子结构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环境和酶的影响。
实验三:电泳性质实验材料与方法:1. 先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别加入几个小孔的凝胶上。
2. 运用直流电电源进行电泳实验。
3. 观察凝胶上蛋白质的迁移情况,并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通过电泳实验发现,不同蛋白质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的速度不同。
豆腐蛋白迁移速度较快,鸡蛋白次之,牛乳蛋白最慢。
这是因为电泳性质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有关。
在电场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离子会向负极迁移,而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离子则向阳极迁移。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呈色反应)一、目的1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实验一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呈色反应)一、目的1.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联接方式。
2.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
3.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二、虽色反应:(一)双缩脱反应:1.原理:尿素加热至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
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此反应。
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部有双纳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2.试剂:(1)尿索: 10克(2)10%氢氧化钠溶液 250毫升(3)1%硫酸铜溶液 60毫升(4)2%卵清蛋白溶液 80毫升3.操作方法:取少量尿素结晶,放在干燥试管中。
用微火加热使尿素熔化。
熔化的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氨,形成双缩脲。
冷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约1毫升,振荡混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1滴,再振荡。
观察出现的粉红颜色。
避免添加过量硫酸铜,否则,生成的蓝色氢氧化铜能掩盖粉红色。
向另一试管加卵清蛋白溶液约l毫升和10%氢氧化钠溶液约2毫升,摇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2滴,随加随摇,观察紫玫色的出现。
(二)茚三酮反应1.原理: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给出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
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于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反应机理如下: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显色。
2.试剂:(1)蛋白质溶液 100毫升2%卵清蛋白或新鲜鸡蛋清溶液(蛋清:水=1:9)(2)0.5%甘氨酸溶液 80毫升(3)0.1%茚三酮水溶液 50毫升(4)0.1%茚三酮—乙醇溶液 20毫升3.操作方法:(1)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和甘氨酸溶液1毫升,再各加0.5毫升0.1%茚三酮水溶液,混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观察颜色由粉色变紫红色再变蓝。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在少量鸡蛋白溶...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以鸡蛋白实验)
( 1 )在少量鸡蛋白溶液中加足量纯净水,振荡,观察到现象;
( 2 )在鸡蛋白中加硫酸钠溶液,观察到现象;
( 3 )在鸡蛋白中加乙酸铅溶液,观察到现象;
( 4 )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现象;
( 5 )给鸡蛋白溶液加热,可看到现象.
【答案】分析:( 1 )根据鸡蛋白能溶解于水的性质回答.
( 2 )根据非重金属盐溶液能使鸡蛋白发生盐析的性质回答.
( 3 )根据重金属盐溶液能使鸡蛋白发生变性的性质回答.
( 4 )根据浓硝酸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成黄色,热的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回答.
( 5 )根据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能变性的性质回答.
解答:解:( 1 )鸡蛋白能溶解于水,在少量鸡蛋白溶液中加足量纯净水,振荡,观察到可溶于水的现象;
( 2 )在鸡蛋白中加硫酸钠溶液,无机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所以可观察到蛋白质沉淀下来的现象;
( 3 )在鸡蛋白中加乙酸铅溶液,乙酸铅是可溶的重金属盐,能产生重金属离子铅离子,从而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凝聚后形成沉淀所以可观察到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
( 4 )浓硝酸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成黄色,热的酸又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黄色沉淀的现象;
( 5 )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能变性,给鸡蛋白溶液加热,可看到蛋白质凝固成白色固体现象.
故答案为:(1)可溶于水;(2)蛋白质沉淀下来;(3)产生淡黄色沉淀;(4)产生黄色沉淀;(5)蛋白质凝固成白色固体.点评:理解蛋白质的变性与盐析的区别,掌握蛋白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蛋白质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必要前提.。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性质,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信号传递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实验一:蛋白质的结构支持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鸡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鸡蛋白溶液注入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观察蛋白质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结果表明,当鸡蛋白溶液与低浓度盐水混合时,蛋白质会凝聚成固体,形成一种类似于凝胶的物质。
这说明蛋白质具有结构支持功能,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稳定的结构。
实验二: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酪氨酸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催化效果,来验证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
结果表明,酪氨酸酶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能够催化酪氨酸的分解,产生氨基酸和其他产物。
而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pH值下,酪氨酸酶的催化效果明显降低。
这说明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
实验三: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血红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不同浓度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吸附情况,来验证蛋白质的运输功能。
结果表明,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发生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并在高浓度氧气环境中释放氧气。
而在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下,血红蛋白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结合,形成碳酸血红蛋白,并在低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
这说明蛋白质能够通过运输分子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实验四:蛋白质的信号传递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G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细胞膜上的信号传递过程,来验证蛋白质的信号传递功能。
结果表明,G蛋白能够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通路。
这种信号传递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而当G蛋白发生突变或受到干扰时,信号传递通路会受到阻断,导致细胞功能异常。
《蛋白质性质试验》PPT课件

第一部分、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一、试验原理
❖ 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 相同。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 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 是否为蛋白质。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 定的依据。
精选PPT
9
(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
原理: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因引 起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以及降低介电常数而增加带电质 点间的相互作用,致使蛋白质颗粒容易凝聚而沉淀。
操作:取一试管加蛋白液1ml,,加入晶体氯化钠少许, 待溶解后再加95%乙醇3ml,摇匀,观察现象。
精选PPT
10
(三)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
原理:植物体内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成为生物碱。 能沉淀生物碱或与其产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 鞣酸等。当溶液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正电荷,容易 与生物碱试剂的负离子发生反应而沉淀。
操作:
1、取少量尿素晶体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微火加热使其熔化
成液体, 此时有氨气放出,可用湿润的试纸检验,至
液体重新结晶出现白色固体时, 停止加热,冷却。然后
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4滴1% 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CuSO4溶
2、取蛋白液1ml,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4滴1% CuSO4溶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精选PPT
7
二、实验仪器
1、移液管 2、吸管 3、试管 4、电炉
三、实验试剂
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 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共13张PPT)

稳定蛋白质亲水胶体颗粒的因素
第八页,共13页。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性质与它们的结构密切相关。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能够破 坏蛋白质的结构状态,引起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并导致其生理活性丧失。 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第九页,共13页。
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蛋白质通常都是固体状态物质,不溶于水 和其它溶剂,也不可能恢复原有蛋白质所具有 的性质。所以,蛋白质的变性通常都伴随着不 可逆沉淀。引起变性的主要因素是热、紫外光、 激烈的搅拌以及强酸和强碱等。
第五页,共13页。
蛋白质的等电点
当溶液在某一 pH 值时,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相等, 即总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 pH 称该蛋白质的等电 点(isoelectric point)。
第六页,共13页。
蛋白质是由AA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许多游离的氨基、羧基、咪唑基、胍基、巯基、酚基等,因此与AA一样,能象酸一样解离,也能 象碱一样解离,也是两性电解质。 所以,蛋白质的变性通常都伴随着不可逆沉淀。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性质 三、实验操作 具体参见实验指导书 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状态,引起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并导致其生理活性丧失。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性质 3、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引起变性的主要因素是热、紫外光、激烈的搅拌以及强酸和强碱等。 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 最混浊的一管的pH值即为酪蛋白的等电点。 引起变性的主要因素是热、紫外光、激烈的搅拌以及强酸和强碱等。 4、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乙醇引起的变性与沉淀 引起变性的主要因素是热、紫外光、激烈的搅拌以及强酸和强碱等。 最混浊的一管的pH值即为酪蛋白的等电点。 变性蛋白质通常都是固体状态物质,不溶于水和其它溶剂,也不可能恢复原有蛋白质所具有的性质。 所以,蛋白质的变性通常都伴随着不可逆沉淀。 三、实验操作 具体参见实验指导书 2、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1、稳定蛋白质亲水胶体颗粒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四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实验设备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
电泳仪和电泳槽
恒温水浴锅
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纯 化。
用于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用于蛋白质的电泳分离。
用于蛋白质的变性实验。
03 实验操作过程
步骤一:准备试剂和器材
总结词:准备齐全
详细描述: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所有必要的试剂和器材,包括蛋白质样 品、酸碱试剂、离心管、离心机、滴管、烧杯等,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
实验四: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目 录
• 实验简介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实验操作过程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实 验原理。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 结构与其性质之间的 关系。
学会蛋白质的沉淀、 变性、显色反应等实 验操作。
实验原理
01
02
03
如试剂添加不准确、温度控制不稳定等。
测量误差
02
在数据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测量工具不精确或测量方法不完
善导致的误差。
环境因素误差
03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导致误差
的产生。
05 结论与讨论
实验结论
1
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既可与酸反应生成盐,也 可与碱反应生成盐。
2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析出。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 有机溶剂等。
蛋白质的显色反应是指 蛋白质与某些试剂反应 后,可以产生特定的颜 色变化,从而用于蛋白 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见的显色反应包括酚 酞试剂反应、溴酚蓝试 剂反应等。
实验步骤概览
3. 进行两性解离实验,记录结果。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2. 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等;3. 探究蛋白质的等电点,了解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pH值的关系;4. 分析蛋白质的变性、凝固等性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多种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鉴定性质:蛋白质与特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等,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2.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的pH值称为等电点,此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3. 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生物活性丧失;4. 凝固:蛋白质在加热、酸碱、重金属盐等作用下,溶解度降低,形成不溶性的沉淀。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鸡蛋清、鸡蛋黄、牛血清白蛋白、硫酸铵、氯化钠、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铵、酒精、酚酞指示剂等;2. 试剂:硫酸铵饱和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铵溶液、硝酸溶液、酒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鉴定(1)取少量鸡蛋清,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2)取少量鸡蛋清,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 蛋白质的等电点(1)配制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2)将牛血清白蛋白溶解于缓冲溶液中;(3)测定不同pH值下牛血清白蛋白的溶解度,找出等电点。
3. 蛋白质的变性(1)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观察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化;(2)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观察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化;(3)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硝酸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变性现象。
4. 蛋白质的凝固(1)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凝固现象;(2)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铵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凝固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的鉴定(1)双缩脲试剂与鸡蛋清反应,呈现紫色;(2)茚三酮试剂与鸡蛋清反应,加热后呈现蓝紫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10-12
可编辑ppt
18
实验材料
一、实验材料: 鸡卵清蛋白液,吸管(1mlx4,2mlx4,0.5mlx1, 5mlx2),试管(1.5x15cmx14),水浴锅,滴管,电炉
二、实验试剂: 苯酚(0.5%),米伦试剂,茚三酮(0.1%),尿素, NaOH(10%),硫酸铜(1%),硫酸铵固体,95%乙 醇,NaCl,醋酸铅,鞣酸,苦味酸,冰醋酸
2009.10-12
可编辑ppt
19
实验操作
❖ 颜色反应 ❖ 沉淀反应
2009.10-12
可编辑ppt
20
颜色反应按下图操作
2009.10-12
可编辑ppt
6
(二)双缩脲反应
❖ 当尿素经加热至180℃左右时,两分子尿素脱去一 分子氨,进而缩合成一分子双缩脲。其在碱性条件 下双缩脲与铜离子结合成红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 为双缩脲反应。
❖ 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作用呈现紫红色,此 类似反应也称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有 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都呈此反应,故所有蛋白质 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2009.10-12
可编辑ppt
7
❖ 反应过程如下:
OO
H 2 N
H 2 N
C O+ CO
H 2 N
H 2 N
1 8 0 0 C
H 2 N N C C H 2 N +H N 3H
2009.10-12
可编辑ppt
8
(三)蛋白黄反应
在蛋白质分子中,具有芳香环的氨基酸(如酪氨酸, 色氨酸等)残基上的苯环经硝酸作用可生成黄色的 硝基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物可转变为桔黄 色的硝醌衍生物; 此蛋白黄反应(以苯酚为例)为:
❖ 盐溶现象为低盐浓度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实 验时要加足够量的盐
❖ 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是可逆过程,用盐析方法沉淀蛋 白质时,较少引起蛋白质变性,经透析或用水稀释 时又可溶解
2009.10-12
可编辑ppt
15
(二)乙醇沉淀蛋白质
❖ 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等可使蛋白质产生沉淀,这 是由于这些有机溶剂和水有较强的作用,破坏了蛋 白质分子周围的水膜,因此发生沉淀作用。若及时 将蛋白质沉淀与丙酮或乙醇分离,蛋白质沉淀则可 重新溶解于水中。
C C O
O + 2NH3 + 2H2O
2009.10-12
可编辑ppt
12
二、蛋白质沉淀反应
❖ 蛋白质是亲水胶体,正常状态下,蛋白质分子表面具有水 化膜和双电层,能保持其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在一定因素 的影响下,蛋白质会失去电荷和脱水沉淀。
❖ 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009.10-12
2009.10-12
可编辑ppt
10
❖ 反应第一步:
O
CHale Waihona Puke OHC+
C
OH
O
O
C
H
C
C
OH
O
还原茚三酮
H R C COOH
NH 2
+ RC HO +
NH 3 + CO 2
2009.10-12
可编辑ppt
11
❖ 反应第二步:
O
C
H
C
+
C O
O C
OH NH2
CN
C O
O C C
C O
蓝紫色缩合物
O C
OH+ HNO3
HO
HO
NO2 + NaOH
O
2009.10-12
可编辑ppt
NO2 + H2O
OH N
OH
9
(四)茚三酮反应
在弱酸条件下(pH5-7),蛋白质或氨基酸与 茚三酮共热,可生成蓝紫色缩合物。此反应为一切 蛋白质和α—氨基酸所共有(亚氨基酸如脯氨酸和羟 脯氨酸产生黄色化合物),含有氨基的其他化合物亦 可能发生此反应。
2009.10-12
可编辑ppt
16
(三)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
❖ 溶液pH在蛋白质等电点以上时,重金属盐类(如 Pb2+、Cu2+、Hg2+及Ag+等)易与蛋白质结合成不 溶性盐而沉淀。
❖ 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通常比较完全,故常用重金 属盐除去液体中的蛋白质。但应注意,在使用某些 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或醋酸铅)沉淀蛋白质时,不可 过量,否则将引起沉淀再溶解。此时的溶解为生成 憎水胶体的缘故。
可编辑ppt
13
蛋白质沉淀反应
(一)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二)乙醇沉淀蛋白质 (三)重金属盐类沉淀蛋白质 (四)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
2009.10-12
可编辑ppt
14
(一)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 加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以破坏蛋白 质胶体周围的水膜,同时又中和了蛋白质分子的电 荷,因此使蛋白质产生沉淀,这种加盐使蛋白质沉 淀析出的现象称盐析
实验一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王伟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2009.10-12
可编辑ppt
1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所学有关的蛋白质性质的理论 知识
2. 掌握氨基酸和蛋白质常用的定性、定量 分析的方法及原理
2009.10-12
可编辑ppt
2
实验原理
一、蛋白质呈色反应 二、蛋白质沉淀反应
2009.10-12
2009.10-12
可编辑ppt
17
(四)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
❖ 生物碱是植物中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类含氮的碱 性物质。凡能使生物碱沉淀,或能与生物碱作用产 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鞣酸、苦 味酸和磷钨酸等。
❖ 当蛋白质溶液pH值低于其等电点时,蛋白质为阳离 子,能与生物碱试剂的阴离子结合成性盐而沉淀。
可编辑ppt
3
一、蛋白质呈色反应
❖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是指蛋白质所含的某些氨基酸及 其特殊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试剂发生了生 成有色物质的反应。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 残基不完全相同,因此所发生的成色反应也不完全 一样。
❖ 呈色反应并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因此,不能仅 仅根据呈色反应的结果为阳性就来判断被测物质一 定是蛋白质,至少要用2种以上的方法来鉴别。
2009.10-12
可编辑ppt
4
蛋白质呈色反应
(一)米伦氏反应 (二)双缩脲反应 (三)蛋白黄反应 (四)茚三酮反应
2009.10-12
可编辑ppt
5
(一)米伦氏反应
❖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米伦试剂(亚硝酸汞、硝酸汞及硝 酸的混和液),蛋白质首先沉淀,加热则变为红色沉 淀,此为酪氨酸的酚核所特有的反应,因此含有酪 氨酸的蛋白质均呈米伦反应。
1、米伦氏反应: Pr + 米伦试剂 2、双缩脲反应:
加热
白色沉淀
红色
3、蛋白黄反应:Pr + 3~4d浓HNO3观察,再加NaOH,再观察 4、茚三酮反应:Pr + 茚三酮(0.5ml)—(沸水浴)→ 观察颜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