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车辆运用及其主要指标

合集下载

公司汽车指标管理制度

公司汽车指标管理制度

公司汽车指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公司汽车使用行为,提高公司汽车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有效保障公司车辆安全及延长使用寿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及与公司签订相关协议的人员。

所有使用公司汽车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章指标管理1. 公司汽车使用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车辆里程、耗油量、维修次数、事故次数等。

2. 每辆公司汽车都将有专门的指标管理表,记录车辆的各项指标情况。

定期进行检查及统计,及时进行分析。

3. 负责指标管理的部门应当将车辆的相关指标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供其参考。

第四章使用管理1. 部门或员工使用公司汽车时,应提前填写使用申请表,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方可使用。

2. 使用公司汽车的部门或员工应根据车辆使用情况,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周转停车,确保车辆正常使用。

3. 使用公司汽车出差或外出时,应注意节约资源,规范驾驶行为,确保交通安全。

4. 使用公司汽车应当保持车辆清洁,保养维护及时,如有损坏或问题应及时报告维修,切勿隐瞒。

第五章安全管理1. 使用公司汽车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2. 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应保持警惕,避免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危险行为。

3.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报警处理,确保车辆和人员安全。

4. 严禁私自改装车辆,私自使用公司汽车,私自借用他人车辆等不当行为。

第六章车辆维护1. 使用公司汽车应定期进行保养维护,检查机油、机滤、刹车油、轮胎等配件,确保车辆良好运行状态。

2. 轨入公司车辆维修保养费用由公司承担,驾驶员应定期送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及时处理车辆问题。

3. 驾驶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车辆故障或问题应当立即停车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报修处理。

第七章处罚规定1. 在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一经发现,将受到相应处罚,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对于多次违反规定或情节严重者,公司有权停用或收回其使用公司汽车的资格。

3. 对于因个人原因造成车辆损坏或事故,由使用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车辆运用效率指标

车辆运用效率指标

车辆运用效率指标1.使用率:车辆使用率是指车辆在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工作时间占比。

有效工作时间是指车辆用于运输、装卸、维修和等待装货时间的总和。

提高车辆使用率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车辆的出车计划,减少车辆的空驶等待时间,提高车辆的运输效率。

2.行驶里程:行驶里程是指车辆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总距离。

通过监控车辆行驶里程,可以了解车辆的运输能力和资源利用情况,提高车辆行驶里程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合理提高装载率等方式来实现。

3.载重率:载重率是指车辆实际装载货物的重量与车辆的额定载重量之比。

提高车辆的载重率可以减少运输次数,降低运输成本。

通过合理安排装载计划,合理分配车辆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的载重率。

4.油耗率:油耗率是指车辆在单位行驶里程内所消耗的燃油量。

提高车辆的油耗率可以通过合理调整车辆的行驶速度、加油策略和维护保养等方式来实现。

合理的驾驶行为和科学的燃油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车辆的油耗率。

5.报废率:报废率是指车辆在单位时间内因老化或事故而报废的比率。

降低车辆的报废率可以通过进行定期检修、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和合理驾驶等方式来达到。

合理的维修保养和科学的使用管理能够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降低车辆的报废率。

6.故障率:故障率是指车辆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比率。

降低车辆的故障率可以通过进行定期检修、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和科学驾驶等方式来实现。

合理的维修保养和科学的驾驶行为能够减少车辆的故障率,提高车辆的运用效率。

7.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是指车辆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燃油费、维修费、保险费、人工费等。

降低运营成本可以通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优化车辆的行驶路线、降低油耗率和提高维修保养水平等方式来实现。

合理的运用资源和科学的管理能够降低车辆的运营成本。

总而言之,车辆运用效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涉及到车辆的使用率、行驶里程、载重率、油耗率、报废率、故障率和运营成本等方面。

通过提高车辆运用效率,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汽车使用技术完全课件上册(1-6章)- 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等

汽车使用技术完全课件上册(1-6章)- 车辆利用和管理评价定额及指标等

9
2006年1月
h
装载能力利用指标
1、载质量利用率 指报告期内载货汽车实际完成周转量与其载运行程载货量的比 值,用以反映载运行程载货量利用程度。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载质量利用率(%)=实际完成周转量÷(载运行程× 载货量)×100% 2、载客量利用率 指报告期内载客汽车实际完成周转量与其载运行程载客量的比 值,用以反映载运行程载客量利用程度。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载质量利用率(%)=实际完成周转量÷(载运行程× 载客量)×100% 在计算货车的载质量利用率时,附载旅客所完成的旅客周转量 人公里应换算为吨公里。在计算客车的载客量利用率时,附载 货物所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吨公里应换算成人公里。(皮卡)
二级维 护 计实 划施 完率 完 成成 辆 的 的 数 二 计二 级 划级 维 变维 护 更护 车 辆 的 车 数 二 10 % 辆 级 0
20
2006年1月
h
四、维护返工率
车辆维护出厂后,返工量次占维护竣工总量次的百分比。
车辆维护返 维 维 工护 护 率竣 返工 工总 辆 10辆 % 次 0 次
在统计期内经过翻新的报废轮胎占全部报废轮胎的百分比。21
2006年1月
h
22
2006年1月
h
作业: P12,1、2、3、4
23
2006年1月
h
第二章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
2.1 汽车类型 2.2 汽车综合使用性能及其量标 2.3 整车尺寸和质量利用的评价 2.4 汽车容载量的评价 2.5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 2.6 汽车使用方便性的评价 2.7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 2.8 汽车机动性的评价 2.9 汽车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评价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 的运送距离)

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1.车辆行驶里程:车辆行驶里程是衡量汽车使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它
反映了汽车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

行驶里程越高,说明汽
车的使用频率越高,利用程度越高。

2.平均车速:平均车速是衡量汽车行驶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较高的
平均车速意味着车辆的空转时间较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汽车,提高汽车
的使用效率。

3.车辆闲置时间:车辆闲置时间是指车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停放状态
的时间,包括工作时段以外的时间和无法被安排工作的时间。

较短的车辆
闲置时间表示车辆得到了高效利用。

4.车辆单日行驶时间:车辆单日行驶时间是指车辆每天行驶的总时间。

较长的单日行驶时间意味着车辆每天得到了充分利用,发挥了最大效能。

5.燃料消耗量:燃料消耗量是衡量汽车节能程度的重要指标。

较少的
燃料消耗量表示汽车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燃料,减少能源浪费,具有更好的
节能效果。

6.CO2排放量:CO2排放量是衡量汽车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之一、
较低的CO2排放量意味着汽车的利用程度较高,对环境的负担较少。

7.车辆使用范围:车辆使用范围包括所行驶的地理区域、使用于哪些
行业和服务等。

广泛的车辆使用范围意味着汽车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具
有更高的利用程度。

综上所述,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是评估汽车使用频率、使用时长、
使用范围以及节能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的衡量可以帮助评
估汽车的使用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提高汽车利用程度提供依据。

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章汽车主要性能课件

汽车运用工程第二章汽车主要性能课件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是指汽车由1挡或2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 度,选择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最高挡后到某一预定车速所需的时 间。一般常用0~100km/h的秒数来表明汽车原地起步加速能力。 原 地起步加速时间越短,则使用低速挡的时间就越短。汽车平均行驶速 度就越高,这对市区运输车辆有较大的影响。
超车加速时间是指用最高挡或次高挡由30km/h 或40km/h全力 加速行驶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凯迪拉克赛威 2.8 201km/h
奥迪A6L 2.8
235km/h
宝马530i
250km/h
奔驰E 280
250km/h
高级轿车
红旗CA7460
185km/h
奔驰S600(5.8L)
250km/h
宝马760
250km/h
宾利雅致(6.8L )
270km/h
迈巴赫(5.5L )
250km/h
劳斯莱斯幻影(6.7L ) 240km/h
第一节、汽车动力性
二、汽车行驶原理 2.汽车行驶阻力
滚动阻力系数 f 的数值
路面类型
良好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一般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碎石路面
良好的卵石路面
坑洼的卵石路面
压紧土路
干燥的
雨后的
泥泞土路(雨季或解冻期)
干沙
图2-4 综合式透过性液力 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图2-5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驱动图
第一节、汽车动力性
二、汽车行驶原理 2.汽车行驶阻力
汽车行驶过程中,阻止汽车前进的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 度阻力和加速阻力,这些阻力合称为汽车行驶阻力。
1)滚动阻力 滚动阻力是指车轮在路面滚动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 应变形所产生的阻力。它主要由轮胎与路面变形所产生的能量损失引起。 弹性车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路面的变形很小,轮胎的变形是主要 的。 轮胎的弹性迟滞损失是产生滚动阻力的根本原因。 车轮在沿松软路 面(如松软土路、沙地、雪地等)滚动时, 轮胎的变形较小,而路面的变 形较大。路面变形引起的能量损失占主导地位。 此外,轮胎与路面存在 纵向、横向的局部滑移以及汽车减振系统和车轮轴承内部都存在着摩擦。 车轮在 滚动时产生的这些变形和摩擦都要消耗发动机一定的动力,因而 形成滚动阻力。

汽车使用性能及指标PPT

汽车使用性能及指标PPT

如果汽车的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能保证性能要求,就称为 “故障”或“不可靠”。故障包括如下情况:零部件不工作、动作不稳或 性能降低。故障又分为突发性和渐衰性两种表现形式。汽车零部件产生故 障后,有的经过维修后仍可保证性能要求,而有的则不可能维修而报废。 零部件从开始正常工作直至不能正常工作而报废的整个过程称为使用寿命, 可用零部件的工作时间或汽车的行驶里程去衡量。
六、通过性
通过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载重下能够以足够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坏 路、无路地段和克服各种自然障碍(陡坡、台阶、壕沟等)的能力。
汽车的通过性能与汽车的底盘参数、车身几何参数,以及汽车的动力 性、操纵性等密切相关。通过性可分轮廓通过性、支承通过性和机动性三 种。
1.轮廓通过性 轮廓通过性是表征车辆通过坎坷不平路段、各种自然障碍的运行能力。 评价车辆轮廓通过性的主要参数是: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半径、横向通 过半径、接近角、离去角等。 由于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称为间 隙失效。当汽车中间底部的零部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时,称为顶起失效。当 汽车前端或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时,则分别称为触头失效或托起失效。
1.汽车的最高速度 汽车的最高速度是指汽车以厂定最大总质量状态在风速≤3 m/s的条件 下,在干燥、清洁、水平的良好路面(混凝土或沥青)上能达到的最高稳定 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与汽车所选择的发动机转速、传动系统的传动比以及 车轮半径的大小有关。在设计汽车时要考虑道路条件与交通情况。在道路 设计时,也规定了道路的持续车速和最高车速。
三、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 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随着行车速度的提高,汽车的制动性对保障 交通安全尤显重要。汽车的制动性,是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迅速停车且 维持行驶方向稳定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以及在坡道上长时间保持停 驻的能力。

第二章车辆运用及其主要指标.

第二章车辆运用及其主要指标.

货车车辆公里——一辆货车走行一公里叫一个车 辆公里。 货车全周转距离——指货车每周转一次的平均运 行距离,它包括货车在重车状态下和空车状态下的 全部行程。 货车周转时间——指运用货车在一次周转中平均 所花费的时间。该指标反映着整个货车周转过程的 总效率,反映着所有与运输有关各部门的工作质量 与工作效率。 客货车保有量——指路局或铁道部为完成规定工 作量所应保有的客货车数量。
20h。B、C站每辆车的检修技术作业时间分别为6h和1.4h。
试计算该局所需的货车保有量。
D
A
解:A C间的车辆走行公里
E
B C
N 1 L1 m1 2(70 220 30 240)75 3.39 106 (车 公里) B D间的车辆走行公里N 2 L2 m 2 2 25 250 75 0.9375 106 (车 公里) B E间的车辆走行公里N 3 L3 m3 2 15 200 75 0.45 106 (车 公里) 在B、C站进行检修作业车辆数 为: n B 2(70 30 25 15)75 21000 辆;nC=2 30 75 =4500 辆 该路局货车保有量为: 3.39 106 0.9375 106 0.45 106 + + 1 1 n货= ( +0.26 ) 45 40 35 24 1100 20 )+(21000 6)+(4500 1.4) +( = 13961 辆
j i 1
S
式中:j-局管内的区间数; L i-区间长(km); N i-区间内列车数(列/日); mi-每列车编挂辆数(辆/ 列); S-货车平均日车公里(km /日)。
货车保有量的计算
3、按运行速度与作业时间计算 货车保有量n货=

车辆利用评价指标

车辆利用评价指标

在一定的条件下,单车产量的高低与运输企业完成的周转量多少有关。 周转量完成的多少与企业车辆在时间、速度、行程、载重量以及货物 (旅客)运送的平均距离有关。所以,单车产量集中地反映了车辆在时间、 速度、行程、载重量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效率。
2006年1月
汽车使用技术
2、车吨(客)位产量
是指报告期平均每个吨(客)位所完成的换算周转量。 车吨(客)位产量,可按主车、挂车分别进行计算,也 可以按主车、挂车综合计算。 计算公式:汽(挂)车车吨(客)位产量(吨公里)=汽(挂) 车完成的换算周转量÷汽(挂)车平均总吨(客)位(分 别计算) 车吨(客)位产量(吨公里)=汽车和挂车完成的换算周 转量÷汽车平均总吨(客)位(综合计算) 以上各项指标构成了车辆运用情况的指标体系。
1.1车辆利用评定指标
评价汽车综合性能的指标
1.1.1运输统计指标
一运量
1、客运量 指统计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计算单位:人。 统计原则:在计算客运量时,不管旅客行程的长短或客票票 价多少,每位乘客均按一人计算;不足购票年龄免购客票的 儿童不计算客运量。 2、货运量 指统计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计算单位:吨。
2006年1月
汽车使用技术
速度利用指标
1、技术速度 是指车辆在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里程。计算单位:(公 里/小时) 计算公式:技术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运行小时数 技术速度实际上是车辆的行驶速度。汽车动力性能,道路条件 (如路面、宽度、坡度、弯道、视线等),所运货物的特征,行车 密度,车辆载重量等客观因素以及车辆保修质量和驾驶员的熟 练程度等都对技术速度有影响。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必须在许 可的条件下提高技术速度。
汽车使用技术
• 您的意见是可以赚钱的!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 万的公司需要测试和研究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为 了解消费者对他们产品或服务的评价,或是了解 未来的市场需求,这些公司动辄投入百万巨资, 委托专业的调研机构来进行市场调查。而对于帮 助他们完成问卷调查的您,市场调查公司当然要 给予报酬。正因如此,参与市场调查成了一种风 靡全球的网上兼职方法!当然,您每个月能得到 的调查邀请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这只是一份兼职! • 想赚钱的同志们可以上调客网看看。 • /?src=5069618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车保有量的计算
1、按运用货车保有量计算
(1)运用货车保有量ny= ndθ货 式中:nd—每天工作量;
θ货—货车周转时间
(2)货车保有量n货= ny(1+α)
式中: α—非运用货车保有系数(包括备用率 和检修率);
货车保有量的计算
2、按日车公里计算
货车保有量n货= N i Li mi (1 )
S kr nS n
r
所有客车每昼夜平均的 总走行公里 全部客车数
3、平均乘坐人数:
k
l 计算区间的旅客公里 总车公里 nS
三 货车车号编码
1、采用标准:铁道部制订和颁发的行业标准; 2、规定:采用7位数字代码规定车号,每辆货车 的编码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另外可以从车 号编码上反映货车的车种、车型、车号; 3、适用范围:适用于铁道部所属的货车和参与 铁路营业线和临管线运营的地方、企业及军方 所属的自备货车,包括米轨、准轨和寸轨运营 和备用的所有货车。
四 关于车辆类型的合理ຫໍສະໝຸດ 定 大型货车:使用大型货车可以在同样货运量下减少列车 的编组辆数与调车作业时间,减少检修工作量,有利于 铁路扩能,有利于组织重载运输; 货车大型化的发展方向:增加轨道每延米载重(指车辆 总重与车辆全长之比≯8t);采用高强度车钩、大容量 缓冲器、新型制动机、低动力作用的转向架;
第二章
车辆运用及其主要指标
一 与车辆运用有关的运输指标及名词术语
运用车——参加客货运输的一切车辆。
非运用车——不参加铁路营业运输的客、货车辆。
现在车——每日18:00时管内现有的全部车辆数,
是运用车和非运用车之和。 货车日车公里——指一定时期内路局、全路平均每 一运用货车在一昼夜内的走行公里数。
j i 1
S
式中:j-局管内的区间数; L i-区间长(km); N i-区间内列车数(列/日); mi-每列车编挂辆数(辆/ 列); S-货车平均日车公里(km /日)。
货车保有量的计算
3、按运行速度与作业时间计算 货车保有量n货=
1 j N i Li mi ( n装 t 装 + ni t 检)( 1+) 24 i 1 vi 式中:vi-货车区段的平均运行速度(km / h); t 装-车站装车作业停留时间(h); t 检-车站的检修技术作业时间(h);
每日车辆走行公里(S)愈长,车辆周转时 间(θ)愈短,则车辆利用率愈高,铁路运营的 效益愈高。 2.表示参数:日车公里和周转时间
二 车辆的利用指标
数量指标——反映计划期内铁路运营活动 各方面应达到的数量要求。
旅客发送量、货物发送量、旅客周转量、货 物周转量、装车数、卸车数等。
质量指标——反映计划期内铁路运营活动 各方面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平车11个车型14223辆,占国铁货车2.35%,其中提速车13028辆,占91.6%。 罐车29个车型36742辆,占国铁货车6.07%,其中提速车30847辆,占84.0%。 毒品车4个车型2069辆,占国铁货车0.34%,其中提速2045辆,占98.84%。 保温车20个车型3868辆,占国铁货车0.64%,其中提速车1922辆,占49.59%。 矿石车13个车型5828辆,占国铁货车0.95%,其中提速车4701辆,占80.66%。 集装箱车15个车型12443辆,占国铁货车2.06%,其中提速车8746辆,占70.29%。 长达货物车38个车型1553辆,占国铁货车0.26%,其中提速车1231辆,占79.27%。 家禽车6个车型2287辆,占国铁货车0.38%,其中提速车2282辆,占99.78%。 水泥车9个车型4329辆,占国铁货车0.72%,其中提速车3181辆,占73.48%。 粮食车3个车型2979辆,占国铁货车0.49%,其中提速车2317辆,占77.8%。 特种车14个车型2293辆,占国铁货车0.38%,其中提速车1853辆,占80.8%。 集装箱平车10个车型19081辆,占国铁货车3.15%,其中提速车19080辆,占99.99%。
其中α——非运用车保有系数,包括备用率0.23和检修率0.03,即 α=0.23+0.03=0.26
例题
• 如下图所示,某铁路局有A、B、C三个站,B为编组站。D、
E为相邻路局所属车站。每日A-B区段开行70对列车,BC30对, B-D25对, B-E15对。平均区段速度A-C间45km/h, B-D间40km/h, B-E间35km/h。区段长度分别为A-B220km, D-B250km,E-B200km,B-C240km。平均每列车编组辆数为 75辆。在B、C两站共装车1100辆,装车作业停留时间为
客车周转时间的计算
1 L L 客= (t1 t2 ) 24 v k1 v k 2 式中:t1、t 2-在始发编组站和到达 折返站的停留时间(h); L-始发站与到达站之间 的距离(km); v k1、v k 2-往返路程中列车的平 均运行速度(km / h)。
例题
• 某次列车由A地开往B地,其路程距离为2000km, 往返速度分别为40km/h和50km/h,始发站和折返 站的停留时间分别为20h和5h,该列车每日开行, 则该次列车所需的周转时间为:
(一)货车的质量指标
3、综合的利用指标:每辆货车每日平均生产能力η货
( tkm/辆)
货= Pdy S
或货 Pl = ny
式中:Pl-完成运输的总吨公里 ; n y-运用车数量; S-运用车走行公里数。
(二) 客车的质量指标
1、客车周转时间θ客

2、平均日车公里——客车平均每昼夜以公里计算 的运行速度:
客车:根据客运市场和科技进步来决定,如空调客车、 双层客车、豪华旅游列车、高速列车、摆式列车、动车 组等。
2002年铁路货车保有量统计及车型分布
2.96% 0.91% 0.13% 0.44% 19.27% 1.39% 1.40% 1.56% 2.09%
53.86%
16.00%
平车 两用平车 罐车 冷藏车 矿石车 集装箱车 棚车 敞车 粮食车 家畜车 其他
客车保有量的计算
客车保有量n客= kθ客m(1+α1+α2)
式中: k—客车开行系数,每日开行 k=1,隔日 开行 k=0.5,每周开行2次 k=2/7; θ客 —客车周转时间(指该次列车的车列两次开 出时间的间隔);
m—每列车组成辆数; α1—客车备用率; α1=0.18~0.21 α2—客车检修率; α2=0.045
20h。B、C站每辆车的检修技术作业时间分别为6h和1.4h。
试计算该局所需的货车保有量。
D
A
解:A C间的车辆走行公里
E
B C
N 1 L1 m1 2(70 220 30 240)75 3.39 106 (车 公里) B D间的车辆走行公里N 2 L2 m 2 2 25 250 75 0.9375 106 (车 公里) B E间的车辆走行公里N 3 L3 m3 2 15 200 75 0.45 106 (车 公里) 在B、C站进行检修作业车辆数 为: n B 2(70 30 25 15)75 21000 辆;nC=2 30 75 =4500 辆 该路局货车保有量为: 3.39 106 0.9375 106 0.45 106 + + 1 1 n货= ( +0.26 ) 45 40 35 24 1100 20 )+(21000 6)+(4500 1.4) +( = 13961 辆
货车车辆公里——一辆货车走行一公里叫一个车 辆公里。 货车全周转距离——指货车每周转一次的平均运 行距离,它包括货车在重车状态下和空车状态下的 全部行程。 货车周转时间——指运用货车在一次周转中平均 所花费的时间。该指标反映着整个货车周转过程的 总效率,反映着所有与运输有关各部门的工作质量 与工作效率。 客货车保有量——指路局或铁道部为完成规定工 作量所应保有的客货车数量。
截止2008年8月末,铁路货车车辆总保有量 722313辆,其中国铁货车605389辆,自备货车
116924辆。提速货车594090辆,占总保有量82.25
%。(2010年国铁货车保有量达70万辆) 60万辆国铁货车中拥有14个车种,246个车型。 其中提速货车538296辆,占国铁货车89%。60t铁路 货车507766辆,占83.87%;70t车71815辆占11.86
四 关于车辆类型的合理确定
通用型货车:敞车、棚车、平车、罐车应占 到绝大多数;使用通用型货车装载原材料, 可以减少空车走行公里;
专用货车:专用漏斗车、家畜车、集装箱平 车、特种罐车、钳夹车等,应占有一定比例, 大致15%左右;使用专用货车装载散装货物 和特殊货物,可以提高装卸效率,减少损耗, 保证货物质量;
%;80t货车21962辆,占3.63%;长大货物车、特
种车3846辆,占0.64%。
2008年末国铁货车具体按车型分析如下:
敞车49个车型391428辆,占国铁货车64.66%,其中提速车348900辆,占89.1%。 棚车25个车型106266辆,占国铁货车17.55%,其中提速车98163辆,占92.4%。
y
式中:Pl-完成运输的总吨公里 ; n y-运用车数量; S-运用车走行公里数;
n S n S n S
y z z
k k
货车载重率
货车载重率——一定时期内全部所装货车的载重 能力被利用的百分率。
货物发送吨数 货车载重率= 100 % 装车用货车标记载重总 吨数 货车静载重 = 100 % 货车平均标重 货车平均标重=货车标 记载重吨数 装车数
加速车辆周转的措施
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
减少货物列车在途中的中转改编的摘挂作业, 从而减少货物列车的停留时间;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速车辆检修作业,减 少车辆检修作业的停留时间; 提高车站装、卸货物的速度,减少装卸作业所 占用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