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发电厂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浅谈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

浅谈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火力发电厂是我国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之一,但其能源消耗量较大,对环境造成影响也较大。
因此,为降低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需采取一系列的节能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对策和措施。
一、选用高效的设备和技术火力发电厂中的主要能耗设备有锅炉、汽轮机、冷凝器等。
选用高效的锅炉、汽轮机和冷凝器设备,以及应用现代节能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火力发电厂的能耗。
例如,采用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采用节能脱硫技术,可以减少脱硫设备的能源消耗;采用低压排汽技术,可以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热能利用火力发电过程中,锅炉和汽轮机剩余热能的回收利用对于节能减排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锅炉和汽轮机的废热转化为电力或热能,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能源利用率。
例如,采用余热回收装置,将锅炉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或热水,可使火力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10%-15%。
三、优化燃料的选择和利用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有煤和天然气两种。
在不影响发电质量的前提下,优化燃料的选择和利用,可以显著减少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采用高品位的煤炭和天然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采用混燃技术,可以降低燃料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
四、加强运行管理合理的运行管理对于降低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样重要。
通过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如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火力发电厂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测和调控,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和降低能耗。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的节能降耗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多措并举。
除了以上措施,火力发电厂还可以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环境意识和节能意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以实现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按照国务院发布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火电厂必须积极配合国家的减排政策。
火电厂管理人员必须制定明确的制度及流程,将节能减排具体化,严格执行。
本文以火电厂为出发点,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探究火电厂常见的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并对此提出节能减排优化措施。
关键词:火电厂;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应对措施为了切实贯彻《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火电厂首先要大规模应用大容量及高参数机组,加快推进热电联产以及对中小凝气机组的改革,严格把控在大电网中私自组建中小凝气机组的现象。
提升对节能工作领导,各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会议机制或者组建领导小组,由各部门主管领导主持大局,带领大家熟知并贯彻落实相关法规及政策。
装机容量超过50MW的电厂必须配备节能工程师。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能源节约法》的规定,火电厂要将每一个工作环节都细致化,尽可能实现更大节约。
1火电厂常见的节能减排技术1.1增加蒸汽处理参数增加汽轮机进气参数能够提升机组效率,增加经济性及安全性,将主蒸汽压力增加到28MPa,能够使机组效率提升更多,从而达到科学有效的节能减排效果。
改革电源构造,推进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进程由于一次能源构造因素的干扰,火电装机容量占比较大,核电、水电、可再生能源应用占比较少,尤其是核电进程缓慢。
所以提升核电、水电、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应用率,使其优先应用是非常关键的。
取消小容量机组,增加大容量机组。
按照蒸汽动力循环的原理分析,推进大容量、高参数的机组对节能有很大帮助。
每台独立的发电机组容量越大,对煤的消耗就越少,而且三废的排放也极大降低。
1.2热电联产技术热电联产带来的减排受益结果显著,推广热电联产实现集中供热,可以有效节约能耗,优化环境,提升供热能力、增强电力供应等,此举是优化大气环境的高效方式之一。
加强燃煤质量,达成节能减排,火力发电厂通常采用的都是粉煤锅炉,一般情况下,燃料的费用占发电总成本的75%。
发电部节能降耗控制措施

节能降耗因素分析及运行控制措施于士富编写:冯立海张强王勇周守福吕秀燕安徽华电芜湖公司发电部2008-4目录锅炉专业(含燃料) (1)1供电煤耗 (1)1.1影响供电煤耗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1.2锅炉专业具体运行调整措施 (4)2影响机组厂用电率的因素分析及运行控制措施 (12)2.1磨煤机用电 (12)2.2引、送风机用电 (13)2.3一次风机用电 (14)2.4机组启停的影响 (14)3影响机组耗用燃油量的因素分析及运行控制措施 (14)3.1发生燃油消耗的原因分析 (14)3.2 降低燃油耗量的具体措施 (15)汽机专业 (17)1 大机 (17)2 轴封真空系统 (17)3 高、低压加热器系统 (19)4 汽轮机疏水系统 (19)5 辅机运行方式 (19)6 节水措施 (21)7 暖通空调系统 (21)8 氢气、密封油系统 (22)电气专业 (24)化学专业 (26)1、控制水处理酸、碱耗措施 (26)1.1 加强酸碱管理。
(26)1.2 运行控制措施 (26)灰硫专业 (29)1 能耗原因分析 (29)1.1除灰脱硫水耗 (29)1.2除灰脱硫电耗 (29)2 节能操作措施 (29)锅炉专业(含燃料)1供电煤耗1.1影响供电煤耗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我公司设计发电标准煤耗率为276.4g/KW.h。
从专业角度分析影响供电煤耗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1.1煤质的影响煤质的频繁变化会导致锅炉燃烧状况的恶化,带来飞灰可燃物升高、排烟温度升高、汽温波动或减温水量增大等问题,使运行调整困难,机组运行经济性下降,甚至导致燃烧不稳定、锅炉灭火。
根据经验估算,受煤质变化的影响锅炉效率会下降1~2%,主要表现为飞灰可燃物的升高、排烟温度的增加及锅炉燃烧工况不稳。
由于煤质差,锅炉燃烧不稳定,不但会使煤耗增加,加大发电成本,同时还会造成设备磨损加剧、维护费用增加,使锅炉灭火、“四管”爆漏等设备事故、非停事故的增加,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摘要:火力发电是我国当前主要使用的发电方式,在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相对于其他发电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但是火力发电厂由于使用的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较多,能耗一直较高,全面降低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能耗对于推动火力发电厂提质增效发展非常关键。
从当前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节能降耗;问题;解决措施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逐渐出现了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方式,但是火力发电仍然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
火力发电给我国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火力发电存在着环境污染、能耗过大等问题。
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说,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调整自身的生产以及管理方式,降低电力消耗,从而促进火力发电厂持续的发展。
1火电厂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分析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资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制约性作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到要应用绿色化金融战略推进节能减排,充分应用金融内在杠杆作用使高耗能产业对自身结构进行转型升级。
火电厂作为高耗能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研究并推行节能降耗技术,推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当下,我国大部分火电厂存在高耗能、重污染及重排放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发电中国有效降低耗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企业成本消耗,保护社会及生态环境、推广新型技术等,一直都是火电厂进行研究与关注的重点问题。
具体来讲,第一,推行节能降耗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火电厂在生产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热等,这些都会对社会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若推行节能降耗技术,那么“三废”的排放量也会相应地降低,这对于维持生态环境与能源之间良好的平衡关系非常有利,同时也推进国民经济的持续性进步。
第二,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煤炭是火电厂生产消耗的主要原料,每降低1克标准的煤耗,则整个企业则可以节约大量的煤炭,较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浅谈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

浅谈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火力发电厂是一种以燃煤、燃油等可燃物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能,进一步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火力发电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如何降低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为了该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燃料组成与搭配:火力发电厂的节能降耗对策之一是优化燃料组成与搭配。
不同燃料的组成和性质会直接影响到火力发电厂的燃烧效率和能源消耗。
选择高能低耗的燃料,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燃料,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对于燃煤火力发电厂来说,煤种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燃煤选择上,应选择热值高、水分低、灰分少、挥发分适中的优质燃煤,减少煤炭的流失和浪费。
二、提高热能利用率:火力发电厂的节能降耗对策之二是提高热能利用率。
火力发电厂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烟气,利用烟气中的热能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进而驱动汽轮机发电。
传统火力发电厂的热能利用率往往只有30%-40%,大量的热能被浪费掉。
为了提高热能利用率,可以采用余热回收技术。
通过在烟气排污系统中添加热交换装置,利用烟气中的余热加热供水或蒸汽,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采用高效的热力装置和设备,减少传热损失和热能浪费,也是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三、推广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是一种将燃气和蒸汽联合循环利用的节能技术。
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通过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联合运行,大幅提高了发电厂的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与传统的火力发电厂相比,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厂的能效一般可以提高10%-15%。
推广燃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保意义。
四、加强烟气脱硝和净化设施的建设:火力发电厂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严重污染环境。
为了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加强烟气脱硝和净化设施的建设十分必要。
烟气脱硝是利用脱硫剂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将其转化成相对无害的氮气和水。
火电厂节能降耗分析与措施

火电厂节能降耗分析与措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但是火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与废渣,同时还会消耗大量的燃料资源。
因此,在火电厂运行中,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火电厂的节能降耗现状、影响因素和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现状分析火电厂是我国能源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火电厂的耗能量也很大。
目前,我国许多火电厂存在能源损耗率、烟气排放标准等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能源利用率低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是衡量其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重要指标。
能源利用率低会导致煤耗增加,同时会产生大量的CO2等有害气体排放,严重影响环境。
燃料选择不科学火电厂使用的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如果选择的燃料不恰当或者采用不合理的燃烧方式,就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
能耗管理不严格能耗管理是火电厂节能降耗的基础。
一些火电企业缺乏有效的能耗管理体系,缺乏监管和管理手段,难以及时发现能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影响因素分析火电厂节能降耗存在很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影响火电厂能源消耗率的主要因素。
火电厂可以通过采用新的燃烧技术、热力系统优化等方法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煤耗和废气排放。
管理因素充分的能耗管理对于火电厂的节能降耗至关重要。
火电厂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能耗管理制度、使用智能化监控系统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影响火电厂节能降耗的重要因素。
火电厂可以通过内部的技术创新、积极参与政府节能补贴等方法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进而更加可持续发展。
控制措施为了减少火电厂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节能降耗措施:优化燃料优化燃料选择和燃烧方式是提高火电厂能效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降低燃料成本和废气排放的量。
引入高效技术火电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发电技术和监控系统,提高火力发电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煤耗,进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发电厂节能降耗的问题与技术措施分析

发电厂节能降耗的问题与技术措施分析摘要:近年来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发电厂的具体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有效地增强了发电厂生产作业的科技含量,对于火电机组供电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发电厂仍采用集中控制系统,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发电效率,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威胁电厂运行的稳定性。
因此要积极采取节能措施,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保证发电厂高效节能运行。
关键词:发电厂;节能降耗1 发电厂集控运行现状火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在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用电需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电厂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运行水平,越来越重视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此来提高发电厂的控制和运行管理水平。
这其中集控运行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电厂生产效率的提高,但集控系统运行中易出现失误情况,从而导致发电厂能耗出现异常情况。
因此要针对集控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达到较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2 发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相关概述2.1 集控运行技术的特点传统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工人需要操控整体性的系统,而且控制要具备统一性,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发电厂的有序和安全生产。
但在当前市场需求日益提升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运行模式越来越不具有适用性,这就迫切需要发电厂加快转型创新。
将集控运行技术引入到发电厂中来,实现对电厂各系统的联合控制,不仅有利于增强电厂运行的安全性能,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控制方式的弊端。
2.2 集控运行技术的优势在实际发电厂应用集控运行技术过程中,可以与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相结合,实现统一化和集约化管理,促进集控运行技术水平的提升。
另外,通过将集控运行技术与DSC控制系统融合,推进集控运行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这对发电厂的快速发展能够提供重要的保障。
3 发电厂集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1 主汽压力系统的控制问题发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集控运行系统的正常离不开汽轮机的稳定运行状态。
浅谈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

浅谈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火力发电厂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
本文从优化燃煤利用、提高发电效率、采用先进的清洁技术、加强设备管理和改进运行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文章总结了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火力发电厂将能够在节能减排的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对策、措施、优化燃煤利用、提高发电效率、清洁技术、设备管理、运行方式、重要性、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火力发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力生产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火力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节能降耗问题日益突出。
燃煤利用不够充分是当前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主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煤炭燃烧方式存在着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发电效率和环境保护。
优化燃煤利用成为解决节能降耗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提高发电效率是节能降耗的关键。
通过改进锅炉、汽轮机等设备,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源损耗,不仅可以降低发电成本,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采用先进的清洁技术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进先进的燃烧、脱硫、脱硝等技术,降低排放物的含量,提高环保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发电效率。
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优化燃煤利用、提高发电效率、采用先进的清洁技术、加强设备管理和改进运行方式等多方面着手,不断完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现状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存在着煤炭利用率低、发电效率不高、污染排放过多、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能源浪费严重,电力生产成本高企,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有效节能降耗,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一系列节能降耗的对策与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发电厂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耗水率是水电站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年来乌江渡发电厂水库来水偏少,使得耗水率高、发电量少。
本文根据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06年6月13日下发的中国华电生字[2006]754号文《关于开展发电水耗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针对近年来影响乌江渡发电厂节能降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总结。
0 概况乌江渡发电厂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境内乌江干流中游河段,是乌江干流梯级第4级电站,也是我国在大陆岩溶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
电站于1982年底三台机组全部投产,总装机容量630MW(3×210),设计年发电量33.4亿kW•h,水库正常高水位760.00m,相应库容21.4亿m3,有效库容13.6亿m3,库容系数0.086,属不完全年调节水库。
2000年至2005年,根据乌江流域总体规划完成了两台机组扩建2×250MW和原三台机组增容改造,现总容量为1 250MW,年平均发电量41.4亿kW•h,成为乌江流域第一座百万级的大型水电站。
1 耗水率构成耗水率是指单位电量所消耗的水量,以m3/kW•h表示。
其表达式如下:耗水率=发电水量/发电量=Q.T/(N.T)=C/(H净.η)式中:Q——发电引用流量(m3/s) H净——净发电水头N——机组出力(kW)η——机组效率T——时段长 C——常数(=3600/9.81)2 影响耗水率的因素影响发电耗水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根据耗水率的概念和水电站水能动力特性公式,耗水率的高低是由发电水头和机组效率两个因素决定的。
除此之外,入库来水,库水位运行也会影响耗水率的高低。
2.1 发电水头因素水电厂运行的经济性,主要看发电水头利用是否充分。
尤其在拦蓄洪尾库水位达到最高水位以后,发电水头将影响整个供水期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从历年的水务资料统计,发电水头与耗水率总体呈相反趋势,存在发电水头越大耗水率越低的关系。
据2001~2005年五个供水期耗水率统计,分别为 3.06、3.87、4.73、4.684、4.46m3/kW•h,供水期水库长期低水头运行,损失大量电能是十分可惜的。
加之在汛期乌江渡水电站作为系统调峰、调频电站运行时,一般每天有两个主要的高峰时段带负荷,即:08:00~12:00;14:00~23:00,其它时段则带负荷较少,而在非汛期一般则处于多机停机或旋转备用状态,所带的负荷也较少。
因此,在一定的发电水头下,机组出力平稳保持在相应水头的高效率区运行,则耗水率低,反之耗水率高。
2.2机组效率因素机组效率是影响耗水率的主要因素。
对于不完全年调节水库而言,在供水期单机投入运行,发最大出力的综合效率系数虽然较高,但不能满足调峰、调频的需要,势必造成机组效率低,增加发电耗水率。
据统计仅2005年1~5月单机最大出力在10万kW 以下有95日台次,其中单机最大出力在6万kW以下有40日台次,占10万kW 以下总运行日台次的42.1%,这说明水轮机组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低负荷效率区运行,发电耗水增加。
而2003年1~5月平均发电耗水4.78m3/kW•h,其中4月份高达5.16m3/kW•h,与枯水年份同期设计耗水3.73m3/kW•h相比多耗水1.05m3/kW•h。
同时,机组低效率运行,加剧对设备、建筑物的气蚀、震动损伤,其损失更难以用经济指标反映。
2.3 入库来水量因素水电厂的经济效益能否充分发挥,一般来说取决于来水情况,也直接影响耗水率高低。
2004年、2005年实际入库水量分别为116.1533亿m3和90.6204亿m3 ,比多年平均径流量158亿m3分别偏少41.8467亿m3和69.4361亿m3,连续出现枯水年份,特别是2005年的来水较之水库运行以来1990年(88.5639亿m3)的特枯年份仅多约1.5亿m3,排列第二。
各月入库水量分布不均匀,而且入汛时间偏晚,汛期结束早,丰水期短,汛期伏旱时间较长,加之不按来水量发电,增加耗水率;上游梯级水电站水库调蓄的影响,也是增加耗水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2004年和2005年上游洪家渡、索风营水库分别下闸蓄水,直接减少了乌江渡水库的入库来水量,使得机组长期处于降低保证出力运行,耗水率增高。
2.4 库水位运行因素主要是供水期库水位过早消落的因素。
供水期水库经济调度原则是,尽可能维持高水位运行,以降低耗水率,充分利用水头进行合理经济调度。
从汛期实际运行状况反映,各年汛末最高库水位均达到或接近正常高水位760 m,为整个汛期发电提供充足水能资源。
但据2003~2005年各年供水期分析,由于水库来水偏少,加之发电所需,超发水电严重,造成年末库水位急剧下降。
按设计调度图特枯年份的年末库水位756m计,分别低16.12m、26.99m、21.51m, 迫使供水后期电站保出力破坏,历时5~6个月。
其中一年最大月平均出力与最小月平均出力的均匀性很差,如2005年2月最大月发电水耗达5.64m3/kW•h,比多年平均水耗3.6m3/kW•h多1.18 m3/kW•h,从而造成水能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水电站的发电效益。
3 节能降耗的方法及措施水电站节能降耗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水资源,避免弃水;降低发电水耗,提高水能利用率。
同时,尽量抬高并保持较高的发电水头,优化水库调度及机组运行方式,节能降耗。
3.1 分期控制库水位乌江渡水库是一个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按水文年划分为丰水、平水、枯水年三种类型。
偏丰以上年份(2001年来水175.5508亿m3),其特点是雨量丰沛,各月来水量较大,在汛期一般有较大洪水发生,这时主要要处理好防洪与发电关系,首先是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多发电、少弃水,并做到“发蓄兼顾”;对于平水年(2002年来水152.3949亿m3),主要要处理好发电与蓄水的关系,一般采取“发蓄并进”,适当照顾防洪,但这种年份不宜采取汛前大发电;对于枯水年(2005年来水90.6204亿m3) ,其特点是各月来水量不均,没有大洪水,防洪问题不大,汛末也难以蓄满水库,而进入汛期以后,来水量较枯,应在系统调电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发电,使水库多蓄水,作到“细水长流”。
按不同水文年份合理地控制库水位,降低水头损失,减少耗水率,尽量为多发电创造条件。
3.2 拦洪抬高库水位认真分析历史资料,找出汛期各时期洪水分布、量级大小、占全年比重等规律,根据贵州的天气特点,特别是伏旱天气的特点,及时与气象部门合作,准确预报伏旱发生的时间及发生的天数,拦蓄伏旱前的最后一场洪水,将水位蓄至防洪控制水位以上,或将水位蓄至接近正常高水位,从而增加水头,减少发电耗水率,提高水能利用率。
3.3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水电厂机组设备健康、安全发电是降低耗水率,提高水能利用的前提和条件。
因为,汛期是水电厂大发水电、抓效益的时期,如果由于设备健康原因,致使汛期限制机组出力,或事故检修,将会造成非计划弃水,严重影响发电效益。
因此,近年来,乌江渡发电厂在扩建增容的同时,一直坚持实行计划检修制度,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并对扩建增容后的5台水轮发电机组进行认真的跟踪检查,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为充分发挥乌江渡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条件。
3.4 挖掘厂内经济运行近年来,乌江渡发电厂积极参与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集控中心”的建设,并联合建立乌江梯级水电站库群优化调度模型,实行乌江流域梯级优化调度,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提高年综合出力系数,增大年发电量,从而在提高水能利用率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同时,认真分析近年水库来水偏枯给发电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地挖掘厂内经济运行,在供水期尽量按照水库优化调度图进行水库调度,也尽可能、合理地安排电量使水位正常消落,并按等微增率原则分配机组间负荷,从而减少供水期耗水率,提高水能利用。
3.5 非汛期、汛期经济调度在非汛期,积极做好水库入流的预测,尽可能提高预计负荷的准确率,及时与电网调度人员联系,尽量在安排日负荷曲线时的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梯级间负荷分配,使其实际出力过程合理,达到降低耗水率的目的。
在汛期,主要是来水较多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安排乌江渡发电厂承担系统旋转备用,减少机组空转损失水量。
由于在汛期水情多变,更应做好防洪调度和兼顾发电调度。
在洪水起涨初期,利用水情预报信息,及时加大机组出力,利用发电流量消落水库水位,不仅对后期的防洪调度有利,同时亦达到充分利用水能、降低耗水率、减少弃水损失电量的作用。
4 结束语综上所述,乌江渡发电厂在近五年的节能降耗工作中,不断坚持分析和总结经验,积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认真开展厂内经济运行,采取避免双机带低负荷,严格按水库调度图安排出力,降低发电耗水率,合理进行水库调度等有效方法和措施,使水能利用提高率均超过5.0%以上(见表1),共节能增发电6.3665亿kW•h,若按上网不变价0.079元kW•h计算,创经济效益0.50亿元,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表1 2001—2005年乌江渡发电厂节能降耗增发电量计算成果表项目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实际值入库水量/亿m3175.5508 152.3949 96.7961 116.1533 90.6204弃水量/亿m3 77.4250 60.1589 5.2369 0 0发电水量/亿m3 99.8615 98.1492 80.9428 114.6187 89.7865水量利用率/% 55.90 60.5 80.28 100 100年初水位/m 759.16 755.38 739.88 729.01 734.49年末水位/m 755.38 739.88 729.01 734.49 737.16发电量/万kw•h 288899 275262 213949 312625 236716耗水率/m3/kw•h 3.457 3.457 3.783 4.04 3.8考核计算值弃水量/亿m378.2812 65.1565 22.39854 0 0发电水量/亿m3 96.8293 86.4396 63.9822 99.5159 86.1229水量利用率/% 55.3 57.2 75.75 100 100年末水位/m 760.00 753.44 754.65 749.95 730.00发电量/万kw•h 273838 261511 173000 272719 220828耗水率/m3/kw•h 3.536 3.491 3.698 3.61 3.90增发电量/万kw•h 15060 13751 9635 13957 11262水能利用提高率/% 5.50 5.26 5.03 5.1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