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共37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五四”以来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流变及民族特色

“五四”以来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流变及民族特色

收 稿 日期 :0 8 1— 2 20 - 2 2 作 者 简 介 : 煜 (9 2 )男 , 徽 庐 江人 , 州师 专 艺 术 系讲 师 , 宛 17 一 , 安 毫 主要 研 究 方 向为 音 乐教 学 法 。
J n,0 9 u . 0 2
No 2, o . . v 17

煜 :五 四 ” 来 中 国 电 影 音 乐 的 发 展 流 变 及 民 族 特 色 “ 以
跃 现场 气氛 。但 由于 音乐 不具 有 约定 性 的语 义 , 所 以音乐 与影 片 内容 的联 系并不 一一 对应 。
13 年 上 海 电 通公 司联 合 唱片 公 司从 国外 90
《 局 长 到 来 之前 》 新 等优 秀影 片 , 们 描 绘人 性 、 它
歌 颂爱 情 , 出现 了很 多 深 受 人 民喜 爱 的 电影 歌 曲。但 在 15 年 反右 斗争 开 始之 后 , 97 一些 抒情 性
( ) 国十七年 : 二 建 电影音乐的成熟阶段 (9 9 14 —
16 9 6)
最早 的几部 是《 阎瑞生》 《 、海誓 》 《 粉骷髅 》 、红 。当
时 中国 电影音 乐 的配 乐都沿 用 了 “ 院音 乐 ” 剧 的
建 国之初 , 府 对 电影 事业 的方 针 政策 相 当 政 宽松 。特别是 1 5 年 毛泽 东提 出“ 花齐放 、 96 百 百家
魅力 。

中国 电影 音乐 的发展 流变
( )中 国电影 音乐 的萌 芽与初 创期 ( 9 0 一 12 —
14 ) 9 5
中 国 民族 电影 是 从 北 京 丰 泰 照 相馆 摄 制 戏 曲 电影 《 军 山》 定 开始 的 。1 2 年到 1 2 年 间 , 90 91 在 上 海开 始 了 中 国第 一批 长故 事 片 的 摄制 , 中 , 其

影视作品分析

影视作品分析

影视作品分析第五章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我们将中国音乐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概述,即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与初创时期、建国后十七年的成熟时期、“文革”十年的荒芜时期以及“文革”结束至今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前电影音乐的萌芽与初创时期1、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渡中国电影音乐的萌芽与初创时期,即从1905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放映的影片,直接沿用了好莱坞“影院配乐”的做法,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好莱坞一脉相承。

所以,默片时期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音乐。

1930年出现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此后,有声片在中国逐渐兴起,而最先进入电影的声音元素就是音乐。

2、歌曲成为电影音乐的主流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歌曲逐渐占据了电影音乐当中最为重要的位置。

这也是中国音乐逐渐摆脱外国电影音乐形式的束缚,形成自己音乐形式的开端。

中国的电影歌曲在影片中多以插曲形式出现,由剧中人物唱出,真实、自然,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

此外,在众多的电影歌曲当中也出现了主题歌的雏形,虽然主题歌这种表现手法在当时并不多见,但有些电影歌曲器恰好题点了影片的主题,起到了主题歌的作用(《桃李劫》的《毕业歌》)。

当时的电影音乐创作还对多种电影音乐表现手法进行了尝试,主题音乐的表现手段在当时已经出露端倪(《小城之春》)。

3、器乐音乐在电影中的发展比较缓慢这一时期的配乐思想还比较简单,缺乏统一的规划,对器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也认识不足。

不过电影音乐中的器乐部分并不是止步不前的,我们偶尔也能够听到一些专门为电影而创作的管弦乐或民族器乐音乐(《马路天使》)。

二、建国十七年电影音乐的成熟时期1、国家政策对电影音乐发展的影响建国十七年,即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七年,国家政策对电影和电影音乐创作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

电影事业的方针政策相当宽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政策提出后,产生了许多优秀影片及受人民喜爱的电影歌曲(《铁道游击队》、《不夜城》、《芦笙恋爱》等),政策还催生了《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少数民族音乐片,文件指导下还产生了《早春二月》、《阿诗玛》、《红色娘子军》等在音乐使用上可圈可点的影片。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史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史
默片时期(1905-1929) 启蒙阶段(1929-1936) 发展阶段(1936-1976) 现代电影音乐(1976至今)
默片时期(1905-1929)

在默片时期,我国电影市场以好莱坞影片为主,配 乐沿用了“剧院音乐”的做法,台上是黑白的活动 影像,台下或一架钢琴、一把小提琴,或三五人组 成的小乐队,用来活跃现场气氛。人们渐渐开始注 意到音乐和影片内容的结合,当音乐的情绪和电影 的内容发生关系时,音乐帮助人们理解剧情。但是 由于音乐不具有约定性的语义,所以音乐与影片内 容的联系并不一一对应。 这时期我们并没有形成 自己的电影音乐。
回到目录
现代电影音乐(1976至今)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宣告了长达十年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在解放思 想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电影进 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时期的电 影及其音乐大家相对熟悉,也就不再举例。 下面来看动漫音乐的发展史吧。
电影《风云儿女》(1935年)

这部反映“九一八” 事变后,青年知识分 子走出彷徨,投身抗 战的电影,很快随着 《义勇军进行曲》的 激昂歌声响彻了中国 的每一寸土地,凝聚 着主创人员血泪的 《风云儿女》,也率 先吹响了抗日救亡的 号角
从《桃李劫》开始,到1936年,有声电影渐
渐将默片驱逐出了时代,完全的有声片也逐 渐取代了配音片。
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

《冰山上的来客》中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主人公古兰丹姆和阿 米尔的爱情故事增添了 浪漫气息。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电影《闪闪的红星》(1974年)

《闪闪的红星》中主题 音乐由《红星照我去战 斗》和《映山红》两首 歌曲衍生而来,前者把 党的精神具象化为一颗 红星,指引主人公前进 的方向;后者把爸爸泛 化为红军的形象,来寄 托亲人间的思念。

国产电影音乐发展现状及发展浅析

国产电影音乐发展现状及发展浅析

关键词:国产电影音乐;发展现状;发展策略随着国产电影的快速发展,电影音乐也在快速发展,它既能表达电影的感情,也能提升电影的戏剧性,还能营造电影的氛围。

优秀的电影音乐既能促使观众领略电影的思想,也能促使观众领略电影的感情。

而每首电影音乐最初只是为了服务相应的电影,顺便服务众多观众。

一部优秀的电影之所以能够顺利亮相于荧幕,并深得各位观众认可,必须经过精心制作和各种审核,关于音乐的环节审核不亚于其他艺术作品的审核环节,因而,我国电影音乐正身处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发展阶段,在电影音乐的制作过程中,既要融会贯通中西音乐,又要有效融合古今音乐,促使混合型音乐发挥作用,并为突出电影效果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中国影视音乐的风格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电影音乐呈现各式各样,这些各有所异的民族歌曲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电影音乐越来越有特点,越来越能找到有章可循的规律,并以此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电影行业快速发展。

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音乐也要逐渐发展,但发要遵循电影发展的需求,才能有效发挥电影音乐的作用,促使电影更上一层楼。

那么,国内电影音乐的风格具体表现为哪些特点呢?如下所示。

(一)科学性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音乐开始吸收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无论是创作力度,还是创作难度,不仅需要更优秀的演唱能力,也需要更加优质的声音。

不管是教音乐,还是学音乐,均在共同追求科学的电影音乐发声。

这就是:口咽腔的着力点比较靠前,口腔喷弹力较大;以口腔共鸣为主,掺入头腔共鸣;咬字发音的因素转换较慢,棱角较大,声音走向横竖相当,声音点面合适,字音融洽;声音色调明亮,声音个性强,以味为主,手法变化多样;音色甜、脆、圆、润、随;气息运用灵活;以真声为主;学会使用混声实现上、下声区统一等技巧,从而使演唱者具备宽广的音域、较强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等。

(二)民族性随着国内电影音乐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既要汲取民间音乐的营养,又要吸收民间音乐的创作灵感,使其形成专业的电影音乐教育,不管在创作方面,还是在表演方面,均要以高水平的艺术水准为指导,既要建立民族电影音乐,又要发展民族电影音乐。

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

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

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影音乐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上,还体现在音乐元素的丰富性和跨界融合上。

本文将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1. 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中国电影音乐在近年来呈现出音乐风格多样化的趋势。

从传统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摇滚乐,乃至电子音乐、爵士乐等,各种音乐风格在中国电影音乐中都有所体现。

这种多样化的音乐风格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

2. 音乐元素的丰富性中国电影音乐在元素的选择上也逐渐丰富起来。

除了传统的乐器和声乐元素外,还融入了自然声音、电子合成音、环境音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电影音乐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3. 跨界融合的趋势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音乐也逐渐呈现出跨界融合的趋势。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不同风格的融合上,还体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人的合作上。

这种跨界融合为电影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二、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1. 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和音乐市场的日益成熟,电影音乐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制片方和导演更加注重电影音乐的独特性和创意性,这也促进了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和元素选择的丰富性。

2. 创作团队的专业化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音乐的创作团队也逐渐专业化。

专业的作曲家、音乐制作人、音效设计师等成员的加入,使得电影音乐的创作更加精细和专业化,从而推动了音乐品质的提升和风格的多样化。

3. 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的进步也为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数字音频技术、计算机合成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音乐创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同时,这些技术也使得音乐元素的选择和融合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中国电影音乐特色风格的发展与变革

中国电影音乐特色风格的发展与变革

作 者简 介 : 艳 艳 (94 )女 , 李 18 一 , 河南 洛 阳人 , 源 职 业技 术 学院 ( 济 河南 济 源 44 5 ) 乐表 演 系助 教 , 究 方 向为 钢琴 教 育 。 5 6 0 ̄ 研
收 稿 日期 :0 2 0 — 6 2 1— 3 2

部 电影 作 品如果 没有 音乐 的渲 染 . 无法 体 现 就
作 品都是 与普 通大 众生 活息 息相关 的 . 能直接 反 应人 们 的生 活 , 根本 上感 动人们 的心 灵 。电影 音乐 在各 从 个 历史 阶段体 现着 各 自的时 代特征 例如 . 国初期 建 赞 美爱情 用 的是一 种 内敛含 蓄 的表达 方式 . 如早 期 民 歌 小调 的简 洁 明亮 . 当下交 响乐 的磅礴 恢 弘 在 流 动 的音符 之 间 . 用善 变 的音 乐符 号表 达着 每一 代人 的精 神 面貌 。音乐 传承 着 中 国传 统文 化 的魅 力 . 为我们 成 民族魅 力 的体现方 式 。 十面埋 伏》 一首 经典 的琵 琶 《 是 大套武 曲 , 据公 元前 2 根 O年楚 汉在 该下 决战 时 . 邦 刘 用 十面埋 伏 阵法大 败楚军 项 羽这一 历史 . 通过 琵 琶大 套 武 曲的方式 体现 得淋 漓尽致 曲谱初 见 于清代 华秋 萍 11 8 8年辑 的《 琶谱》 作 者调 动多 种技法 , 力刻 琵 。 尽 画 了刘邦 胜利 之师 的威武 雄姿 . 中各种 独特 技 法 的 其
重 庆科技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2 第1期 0 年 3 1
Junlo hnq gU i rt o Si c n eh o g (oi i csE io ) N .32 1 ora fC ogi n e i f c ne adT cnl ySc l e e dtn o1 0 2 n v sy e o aS n c i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

例如: 30年代抗战题材电影歌曲: 《毕业歌》毕业歌 聂耳.flv 《渔光曲》渔光曲 1934.flv 《天涯歌女》天涯歌女 《马路天使》.flv 《铁蹄下的歌女》铁蹄下的歌女.flv 《义勇军进行曲》 《十字街头中多以插曲形式出现,由剧中人物唱出。 在众多的电影歌曲当中出现了主题歌的雏形。 例如:《桃李劫》中的《毕业歌》在影片的 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形成主题歌的勾连,增大 艺术表现力。 当时的电影音乐的配乐方式多为用现成的音乐, 总体上缺乏音乐的整体规划。 例如:《风云儿女》中,片尾《义勇军进行曲》 表达影片核心,开始具有了主题歌的艺术表现功 能。
五、电影音乐的民族化发展 1946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 表后,文艺界提出“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 的要求。 使创作者转向对农村和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上 的深度挖掘,电影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得到深入发 展。 例如《小兵张嘎》配乐以民族乐器为主。


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大量结合了民歌和地方 曲艺。 十七年的发展,我国电影音乐基本成熟。 错误标准:“争取音乐的完整性”。
这些歌曲不再是有声源的而是创作者配入片中起到概括影片含义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拓展画面空间的作用将影片不能直接表达的意义用歌曲加以表现通过歌曲进行贬斥或歌颂与画面蒙太奇联系起来组接画面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分4个时期:新中国成 立前的萌芽与初创时期;建国后十七年的 成熟十七;“文革”十年的荒芜时期; “文革”结束至今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第三节 “文革”十年电影音乐的荒芜 时期



在政治的影响下,电影音乐已经被简单化和符号 化了。 例如:《解放区的天》《东方红》解放区的天.flv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flv 《运动员进行曲》专指解放军,常用于行军场面 或百姓迎接部队;运动员进行曲.flv 《国际歌》则特指党的思想:国际歌.flv 国际歌 法语版.flv 国际歌 俄语版.flv 《东方红》等专指毛主席或毛泽东思想。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史PPT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史PPT
成自己的音乐形式的开端。
“从20年代末开始,中国城市歌舞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特别是电影歌曲的发展合为一
体,成为中国娱乐性通俗音乐的主体。”在随后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们在城市市民文
化生活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当抗日成为时代主旋律时,革命斗争
迫切需要与之相配合的歌曲。
在这一时期,爱国的音乐家们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歌咏运动当中。以聂耳为代表的
电影《马路天使》中的《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插曲,是贺绿汀先
生根据当时的两首苏州民谣《哭七七》和《知心客》改编而成的。1937年,该片在
中国内地上映。
致敬《四季歌》
致敬《天涯歌女》
三、器乐音乐在电影中的发展比较缓慢
与歌曲相比,这一时期电影音乐中的器乐的发展则要滞后得多。有声片中的配乐,
政府提出电影要为工农兵服务,从而使观影主体从市民转向工农。当时电影事
业的方针政策相当宽松,主张从大处着眼,不苛求细节,在实践、批评、学习中逐步完
善。然而,1951年前后对《武训传》简单、粗暴的批评,严重挫伤了电影工作者的
创作积极性,随后的文艺整风运动使电影创作几乎停滞。
直到1953年第一次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电影艺术工作会议,以及第二次全国文
乐在影片中不能仅处在伴奏的地位。作为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表情元素,音乐应与画面有
更加紧密、更多层面的结合。在音画的配合上,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艺术性更强,艺术表
现形式也更为丰富。
比如,影片《平原游击队》中,以日本的调式音阶写作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日本兵主题,
用在鬼子进村等场景里。
四、电影歌曲的丰收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电影歌曲,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较前一个时期
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批评了“左倾”思想,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