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各个门的特征比较
归纳总结藻类各门特征

归纳总结藻类各门特征藻类是一类生物体,属于植物界,具有一定的特征。
通过归纳总结藻类的各门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生物群体。
下面将对藻类的特征进行分类,介绍其不同门的特点。
一、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门是藻类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包含了很多种类。
绿藻门的特征包括:1. 细胞含有绿色素a和b,并在光合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2. 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3. 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分散。
二、褐藻门(Phaeophyta)褐藻门是一类海藻,通常生长在水深较远的海域,具有以下特征:1. 细胞含有褐色素,使其呈现褐色;2. 细胞壁中含有多糖和蛋白质,使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3. 细胞质中含有多个叶绿体。
三、红藻门(Rhodophyta)红藻门是一类多细胞生物,通常生长在水深较浅的海域,其特点包括:1. 细胞含有红色素,使其呈现红色;2. 细胞壁中含有纤维素和红藻胶质,使其具有柔软的特性;3. 细胞质中含有多个叶绿体和淀粉颗粒。
四、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硅藻门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具有以下特征:1. 细胞壁主要由二氧化硅(SiO2)构成,呈现玻璃状或贝壳状;2. 细胞质中含有淀粉颗粒,用于能量储存;3. 细胞体多呈椭圆形或长方形。
五、黄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的藻类,其特征包括:1. 细胞含有黄色素和叶绿素a,使其呈现黄绿色;2. 细胞壁中含有硅质,呈现六角形结构;3. 细胞体多呈圆形或卵形。
六、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门是一类原核生物,其特征包括:1. 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和蓝藻蓝蛋白;2. 细胞质中缺乏真核细胞特有的核仁和线粒体;3.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能够固氮。
根据以上对藻类各门特征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不同藻类门的特点和区别。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藻类的生态学和分类学问题,还对于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藻类各门主要特征对比表

色素、色素体
贮存物质
体制
繁殖方式
蓝藻门
无细胞核;细胞壁成分有:纤维素(内层)、果胶质(外层)、黏质缩氨肽(特有)等。
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蓝藻黄素、蓝藻叶黄素、蓝藻藻蓝蛋白、蓝藻藻红蛋白。无色素体。
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
主要是群体或丝状体,很少单细胞。
营养繁殖:1个母细胞分成2个子细胞;或1个母群体分成2个或多个子群体。
大多为单细胞运动个体,少数营固着生活。
通常为细胞纵分裂,也可形成休眠孢囊。
绿藻门
细胞壁由纤维素(内层)、果胶质(外层)组成,少数无细胞壁。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色素体有盘状、杯状、星状、带状和板状等,常具1至多个蛋白核。
淀粉
体型复杂,有单细胞、群体、胶群体、丝状体、膜状体、异丝体、管状体等类型。
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均有。
轮藻门
大型沉水藻类,外观似有根茎叶的分化。茎明显分化成节和节间两部分,有的每节上生出一轮短的小枝轮。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
淀粉
营养繁殖:植物体断裂、产生匍匐茎或地下假根的节上产生珠芽。
有性生殖:卵配。雌雄同株或异株。
褐藻淀粉和甘露醇
均为多细胞体,有异丝体、假膜体、膜状体等体形。
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或不动孢子;
有性生殖:同配、异配或卵式。
裸藻门
无细胞壁;细胞前端由胞口与外界相通。鞭毛1条或2条,罕见3条。
叶绿素a、叶绿素b、β-胡萝卜素等,有的具裸藻红素。色素体多数,盘状、片状或星状。
副淀粉(裸藻淀粉),兼有脂肪。
淀粉、油滴。
多为单细胞具鞭毛的运动个体,少数为群体或丝状体。
藻类学

长
真红藻纲:藻体复杂,丝状体,假膜体,膜状体,无性繁殖:四分孢子 顶端生长
一、原红藻纲
红毛菜目, 紫球藻科 紫球藻,细胞壁厚
红毛菜科 紫菜
二、真红藻纲
海索面目
石花菜目 石花菜、鸡毛菜
隐丝藻目 海螺 蜈蚣藻 珊瑚藻 厚膜藻 拟厚膜藻 亮管藻
杉藻目
叉枝藻 江离 麒麟菜
红皮藻目 红皮藻 金膜藻
仙菜目
仙菜 凹顶藻 鸭毛藻(褐红)软骨藻(褐色) 多管藻
2、结合藻纲
鼓藻目
双星藻目
中带藻目
具体实例
A 绿藻纲
一、团藻目:
①扁藻 青岛大扁藻(低温种),亚心形扁藻(高温种)
形态构造:广卵形,4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饵料——青蟹育苗,双壳类的后期
育苗,沙蚕育苗。
②盐藻 梨形,2 根鞭毛,杯状色素体;应用:生产β-胡萝卜素,生产甘油,蛋白质
③雨生红球藻 绿:动孢子和动细胞;红:不动孢子和不动细胞,外围有厚厚的胶层。
1)无壳缝目(仅有假壳缝)
脆杆藻科、海线藻科
2)有壳缝目(具壳缝或管壳缝)
单壳缝亚目:一壳面有壳缝,另一壳面假壳缝
双壳缝亚目:两个壳面有壳缝
菱形亚目:有管壳缝
双菱亚目:有管壳缝
①无壳缝目脆杆藻科: 斑条藻
楔形藻
条纹藻
拟星杆藻
②无壳缝目海线藻科:
海线藻
海毛藻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有壳缝目——单壳缝亚目
4)网管藻目:圆柱状分枝或管状,囊状的膜状体 鹅肠菜 小的 橄榄绿,大的 褐色
萱菜 管状,分枝,褐色 无节萱菜/萱菜
这是宁波大学藻类学笔记的整理,系个人制作
囊藻 囊状 里面有水 半球型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

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常见藻类形体特征及图谱⼀、基本介绍藻类是原⽣⽣物界⼀类真核⽣物(有些也为原核⽣物,如蓝藻门的藻类)。
主要⽔⽣,⽆维管束,能进⾏光合作⽤。
体型⼤⼩各异,⼩⾄长1微⽶的单细胞的鞭⽑藻,⼤⾄长达60公尺的⼤型褐藻。
⼀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植物或植物样⽣物,但藻类并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
这点与苔藓植物相同。
在中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些⽔⽣⾼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鱼藻、⿊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
与此相反,⼈们往往将⼀些⽔中或潮湿的地⾯和墙壁上个体较⼩,粘滑的绿⾊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主要是藻类。
藻类植物并不是⼀个纯⼀的类群,各分类系统对它的分门也不尽⼀致,⼀般分为蓝藻门、眼⾍藻门、⾦藻门、甲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
⼆、常见藻类介绍及图谱2.1 蓝藻门蓝藻门是⼀门藻类植物,能进⾏光合作⽤放氧的原核⽣物。
也有⼈把蓝藻划为⽣物的⼀界-蓝菌界。
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
具核质,⽆核膜;⾊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素、类胡萝⼘素等光合⾊素,但⽆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
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蓝藻有极⼤的适应性,分布很⼴。
(1)微囊藻微囊藻是淡⽔中常见的⼀个蓝菌的属,其中包含会造成有害藻华的铜绿微囊藻,其毒素会导致肝脏、胆囊病变。
微囊藻的特征是⼩型的细胞且没有鞘的包覆。
细胞常聚集成⼤⾄⾁眼可见的群落,本为圆形,但随细胞数增多会逐渐出现孔洞并变不规则。
其原⽣质体的颜⾊为浅蓝绿⾊,但充满⽓体的囊泡常会呈暗⾊,这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来鉴别微囊藻的特征之⼀。
(2)⾊球藻⾊球藻藻体多数为2、4、6或更多⼀些细胞组成的群体,少数为单细胞。
单细胞时细胞球形,群体中的细胞为半球形或四分之⼀圆形。
观赏动植物学_藻类植物解答

葛仙米Nostoc commune Vauch 为 念珠藻科。藻体细 胞圆球形,连成弯 曲不分枝的念珠状 丝状体,外被胶质 鞘,许多丝状体再 集合成群,被总胶 质鞘所包围,总胶 质群体呈球形,状 似木耳,蓝绿色。 可食用,入药能清 热收敛,益气明目。
葛仙米俗称天仙米、天仙菜、水木耳、田 木耳。为水生藻类植物,属蓝绿藻的一种,单 细胞,无根无叶,墨绿色珠状,纯野生,是名 副其实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相传东晋时期,炼 丹术家、医学家、道教理论家葛洪在隐居南土 时,灾荒之年采以为食,偶获健体之功能。后 来葛洪入朝以此献给皇上,体弱太子食后病除 体壮,皇上为感谢葛洪之功,随将“天仙米” 赐名“葛仙米”,沿称至今。 葛仙米营养丰富,是宴席佳品,含有15种 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其它自然食品不及而人 体必须的微量元素Mn、Ca、Zn、Fe、P等矿物 质成份。
石莼干品每百克含水分11.5 克,蛋白质3.6 克,粗纤维6.69 克,还含有维生素、有 机酸、矿物质、麦角固醇等成分。
石莼性味甘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解 毒等功效。用于喉炎、颈淋巴结肿、水 肿、瘿瘤等病症。《本草纲目拾遗》载 “下水,利小便。”红藻门(Rhodophyta)
药用植物
小球藻 :绿藻门,浮游性的单细胞体,圆球形 或椭圆形,细胞壁薄而均匀。体内有一绿色杯状或板 状色素体。 无性生殖为不动孢子,有性生殖尚未发现。种类 很多,生长于淡水中,但有少数海水种类。性喜温暖, 繁殖迅速。 小球藻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多种 维生素。大量培养可供食用或人生饲料。
羊栖菜
系浅海中多年生藻类植物,属褐藻类马尾藻科,生于低 潮低海水激荡处的岩石上,分布于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 主要成份:含藻胶酸20.8%、粗蛋白7.95%、甘露醇10.25 %、灰分37.19%、钾12.82%、碘0.03%,并含有丰富的多糖、 食物纤维素、B族维生素、17种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和微量元 素。 羊栖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本草纲目》 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并作为药物使用至今。其味苦咸,性寒, 入肺、脾、肾经,有软坚、消痰、利水、泄热之功能,主治 瘰疠、瘿瘤、积聚、水肿、脚气、睾丸肿痛等。 中国《中药大辞典》对羊栖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做了详 细的介绍。
03各门藻类11

金藻的生态学意义
多分布于淡水,温度较低,有机质低的水 体。 浮游金藻无壁,个体小。营养丰富,适于 幼体摄食,饵料价值高。 赤潮生物:三毛金藻,分泌毒素。
等鞭金藻属 Isochrysis
单细胞,细胞裸露,色素体1-2个,目前国内、 外养殖业已广泛培养,是海水鱼、虾、贝类育苗过程 中良好的饵料。常见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和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 。
色球藻目:细胞卵形、圆柱形、纤维形等,多形成球状、
团块状群体。有共同的胶质衣鞘。繁殖以细胞分裂、群体 碎裂增殖为主。是淡水中重要的浮游藻类。如微囊藻水华
管胞藻目:产生内生或外生孢子
微囊藻属 Microcystis (微胞藻) 群体呈球形团块状或不 规则形成穿孔的网状团块。 公共胶被均匀无色。细胞 球形或长圆形,互相贴靠, 一般不易见到两两成对的 情况。细胞内含物在浮游 种类中,常有无数颗粒状 泡沫形的假空泡。在一些 非浮游种类中,内含物则 均匀无假空泡。
蓝藻具有拟核,而不是真正的细胞核,只具核质而 无核仁和核膜。 色素成分主要为叶绿素a、β胡萝卜素、藻胆素。藻 胆素是蓝藻的特征色素 蓝藻通常呈蓝色或蓝绿色(blue-green algae) 。 没有色素体,有类囊体(thylakoids),单条,多 分布于细胞周围原生质内,色素在类囊体上。 同化产物主要是蓝藻淀粉(Cyanophycean starch)。 假空泡(gas vacuoles):蓝藻细胞内的气泡,在光 学显微镜下呈黑色、红色或紫色,可使植物体漂浮。 异形胞(hete rocysts) :丝状体上较光亮的特殊细 胞。包被加厚。与固氮和生殖有关。 返回
比较藻类植物各门的特征

比较藻类植物各门的特征
总结:藻类植物一般特征:
藻类是指一群具有光合作用色素、能独立生活的自养原植体植物的总称。
1.植物体形态:有单细胞型、群体型和多细胞型之分。
多细胞的种
类中,又有丝状、片状和较复杂的构造等,但都没有分化成根、茎、叶等器官,因而它们是叶状体植物。
2.色素:含有与高等植物相同的叶绿素a、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色
素。
许多藻类植物还含有其他色素,由于叶绿素和其他色素的比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3.生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凡以植物体的片
段发育为新个体的称为营养繁殖;凡以专化的细胞——孢子,直
接发育为新个体的称为无性繁殖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则借胚子的综合而进行,有性生殖中又有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等。
藻类植物生殖结构多数是单细胞的。
4.生活环境: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5.数量:近3万余种
6.分类:属于低等植物、无胚植物、孢子植物、隐花植物、非维管
植物。
3-第一章藻类植物-2-11

叙利亚-----五叶银莲花
25
五叶银莲花,毛茛科、银莲花属。亦称复活节花、 风花。多年生草本。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孔雀草、百日草
26
27
百日草
◇孔雀草又名小万寿菊、杨梅菊、臭菊、红黄草,为一年 生菊科畏寒草本花卉。花语:总是兴高采烈 。 ◇百日草又名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五色梅、对叶菊 、 秋罗、步登高,为一年生菊科草本花卉。
水 华 某些藻类在环境适宜时能快速生长繁殖并在水 体表层大量聚集,这种藻类聚集物就叫做水华。
发生在淡水水体中的水华大多由蓝藻造成,主要种类有微囊 藻、鱼腥藻、束丝藻……等。
赤潮 源于单细胞藻类的大量繁殖,常在水面上形成一层 赤色薄膜,故名。赤潮常令水体急剧缺氧,造成海洋生物的 大量死亡。若发生在水产养殖区,则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褐藻
250属、1500多种,过去多采用Kylin(1933)系统分为 等世代纲、不等世代纲、无孢子纲。其后 Papenfuss(1951)废弃了纲和亚纲的分类等级,直接 把褐藻分为11个目,我国学者提出了新分类方案,主 张分为2纲:游孢子纲(又分2亚纲)和圆子纲,目 前尚无一致看法。常见代表种有:海带属、水云属、 鹿角菜属。
蓝藻 绿藻 红藻
1.营养繁殖:包括裂殖、形成藻殖段。 2.无性繁殖:产生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和厚壁孢子。
1.营养繁殖:藻体断裂 2.无性繁殖:产生游孢子、静孢 子、似亲孢子和厚壁孢子 3.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 配和接合。
1.营养 繁殖 : 裂殖(低等) 2.无 性生殖 :产生单孢 子 (2n)、四分孢子(n)、壳孢子(n)。3.有性生殖: 卵式生殖。
B A
C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藻为单细胞,细胞长椭圆形或卵形。
隐藻的光合作用色素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等。还有藻胆素。色素体1-2个、大形叶状。隐藻的颜色变化较大。多为黄绿色,黄褐色,也有蓝绿色、绿色或红色的。
贮藏物为淀粉和油滴
隐藻的生殖多为细胞纵分裂,不具鞭毛的种类产生游动孢子,有些种类产生厚壁的休眠孢子
有的具口沟
硅藻门
富含硅质,上排有整齐的花纹。外层为硅质内层为果胶质,细胞壁无色透明。底栖种类的细胞壁较厚,浮游种类较薄。
硅藻的细胞核一个,常位于细胞中央,在液泡很大的细胞中,常被挤到一侧。用甲基蓝或尼罗蓝稀溶液染色,可见到细胞核。
无
多单细胞、丝状体、群体(放射状、带状、链状)
含有叶绿素a、c、c2和α、β、ε胡萝卜素及硅甲藻素、硅黄素、岩藻黄素,色素体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叶状、分枝状或星状等
1个
多数2条少数1或3条
色素除叶绿素a、c、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以外,还有副色素,这些副色素总称金藻素。金藻的色素体仅一个或二个,片状,侧生。
同化产物为白糖素及脂肪
贮存物质为白糖素和油滴。白糖素呈光亮而不透明的球体,称白糖体,常位于细胞后部。
运动的单细胞,常以细胞纵分裂增加新个体群体种类则以细胞断裂或以细胞从群体中脱离而发育成一个新群体,不能运动的种类则产生金藻门特有的内生孢子
甲藻门
1.纵裂甲藻:细胞壁由左右两片组成无纵沟和横沟
2.横裂甲藻:细胞壁裸露或具纤维素细胞壁或细胞壁由许多小板片组成,板片有时具角刺或乳头状突起
细胞核大而明显,有念珠状色质线,有核仁和核内体
多数有2条不等长,排列不相称的鞭毛,极少数无鞭毛作变形虫状运动或不能运动
色素除叶绿素a、c、b-胡萝卜素和四种叶黄素(环甲藻素、新甲藻素、甲藻黄素,前三种为甲藻门独有的色素)此外还有棕红色的甲藻素、暗红色的多甲藻素,还有黄绿色的绿色素、墨角藻黄素。甲藻色素体常呈黄绿色、黄褐色、红褐色。纵裂甲藻的色素体少常呈片状,横裂甲藻的色素体小而多,常呈盘状
黄藻门
黄藻细胞大多数都具有细胞壁。单细胞和群体的个体细胞壁是两个“凵”形半片套合组成的,丝状体的细胞壁是两个“H”形的半片套合而成。化学成分主要是果胶质,有些种的细胞壁内沉积有二氧化硅。只有无隔藻属和黄丝藻属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组成。最简单的黄藻是无壁的
细胞核很小,多数单核,也有多核的
运动的营养型细胞核生殖细胞具有2条不等的长鞭毛为短鞭毛的4—6倍,长鞭毛上有发达的侧生细毛
同化产物主要是油滴,显微镜下观察,油点常呈小球状,光亮透明
营养繁殖
复大孢子
小孢子
休眠孢子
细胞壁的构造像一个盒子,套在外面的较大为上壳,套在里面的较小为下壳
金藻门
多数金藻为裸露的运动个体,无细胞壁。有些种类在表质上具有硅质化鳞片,小刺或囊壳。有些种类含有许多硅质、钙质,有的硅质可特化成类似骨骼的构造。
藻类各个门的特征比较
细胞壁
细胞核
鞭毛
体制
色素和色素体
贮存物质和同化产物
生殖
特点
蓝藻门
由外层果胶质内层纤维质组成,以果胶质为主,在细胞壁上还含有黏质缩氨肽,这是蓝藻区别其它藻类的一个特征
在原生质体的中央区含有相当于细胞核的物质即核质,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称作中央体
无
球形、圆球形、椭圆形、卵形、柱形、桶形、棒形、镰刀形、纤维形
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及大量藻胆素。藻胆素是蓝藻的特征性色素包括蓝藻藻蓝素、蓝藻藻红素,别蓝藻素,无色素体
蓝藻的贮藏物质是蓝藻淀粉、还含有蓝藻颗粒,被碘液染色后变成淡红褐色
无有性生殖
1.细胞分裂2.段殖体3.厚壁孢子4.异形孢子5内生孢子和外生孢子
细胞外具胶被或胶鞘
具假空泡,内充满气体使植物体漂浮
色素除叶绿素a、c、b-胡萝卜素和一种未知名的叶黄素
色素体多数,一般呈盘状、也有片状、星状的
贮存物质为副淀粉(裸藻淀粉)
裸藻以细胞纵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细胞分裂可以在运动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胶质状态下进行
副淀粉的数目形状和排列是裸藻门分类的依据
黄藻类色素体为黄绿色,光合色素主要成份是叶绿素a、c、e、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贮存物质为油滴及白糖素
丝状藻由断裂进行生殖,游动种类以纵分裂进行生殖,多数黄藻无性生殖产生动孢子,似亲孢子或不懂孢子,少数种类为有性生殖为同配生殖或卵配生殖
隐藻门
种类细胞不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外有一层周质体,柔软或坚固
内含一个细胞核,核圆球形,有明显的核膜,一个大的核质核染色体,通常位于细胞的中部和后半部
贮存养分为淀粉、淀粉状物质或脂肪
淡水甲藻的通化产物均为淀粉
最普遍的生殖方式为细胞分裂。有些以纵分裂生殖,有的是斜分裂生殖。此外有的是产生动孢子和不动孢子。还有同配生殖和异配生数的有2条或3条也有无鞭毛的
细胞呈纺锤形、圆柱形、圆形、卵形、球形、椭圆形、卵圆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