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中的重复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及其修辞作用教学提纲
叙事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形式及方法

叙事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应用
一、叙事蒙太奇的形式
1. 连续式
连续式是叙事蒙太奇最基本的形式,它通过镜头的接续来建立故事情节的连贯性。
连续式蒙太奇适用于情节叙述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故事。
2. 对比式
对比式是通过镜头或场景的对比来建立情感和形象的强烈对比。
这种蒙太奇手法适用于情绪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
3. 平行式
平行式是叙事蒙太奇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它通过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交错叙述来丰富故事情节和增加影片的容量。
平行式蒙太奇适用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建立等方面。
二、叙事蒙太奇的方法
1. 重复式
重复式是叙事蒙太奇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重复镜头、场面和段落来加强电影语言的表达效果。
重复式蒙太奇适用于情感表达和主题强化等方面。
2. 比拟式
比拟式是叙事蒙太奇中比较高级的一种手法,它通过将一个物体或动作比喻为另一个抽象概念来加强电影语言的表现力。
比拟式蒙太奇适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表达等方面。
3. 跳跃式
跳跃式是叙事蒙太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快速切换镜头来创造一种跳跃感,使电影更加富有节奏感。
跳跃式蒙太奇适用于情节的转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等方面。
叙事蒙太奇是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叙述手法,它能够通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来创造一种连贯的、重复的、强化的电影语言。
在电影制作中,叙事蒙太奇被广泛应用于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关系的建立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对电影制作中的叙事蒙太奇运用有所帮助。
谈重复蒙太奇在《霸王别姬》中的运用

谈重复蒙太奇在《霸王别姬》中的运用赵志英摘要:重复蒙太奇是影视作品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艺术手段,它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功能,许多研究者都进行过探讨。
笔者以经典影片《霸王别姬》为例,从色彩、声音、场面、人物命运等方面来探讨重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功能。
关键词:《霸王别姬》重复蒙太奇功能重复式蒙太奇是影视艺术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艺术手段,指相同(或相似)的镜头(或画面、声音、色彩、意境等)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组合方式。
重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力很强,笔者试图从色彩、声音、场面、人物命运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色彩重复蒙太奇“色彩是沉默的语言”[1],利用色彩与影片内容的组合变化来辅助导演表达意图,属于电影艺术的优良传统。
如《假如爱有天意》用粉色和暗黄色来区分过往与现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用黑白和彩色表现战争时期与和平年代等,这种用色彩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故事称之为色彩的叙事功能。
而在色彩大师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中,在色彩的衬托中展现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
用色彩的衬托表达特殊的效果,称之为色彩的表现功能。
在陈凯歌的经典之作《霸王别姬》中,主要使用了青灰色与柔黄色来区分现实与舞台,这属于色彩的叙事功能,而在色彩的表现功能上,该作品可谓是精雕细琢,耐人寻味。
在《霸王别姬》中,最具有表现功能的色彩当属红色。
在所有的色彩中,红色最具表现力和视觉张力。
从色彩传达的情感上来讲,红色一般表示热情、激情、喜庆。
但在《霸王别姬》中,还赋予了另类的表现功能,即诡异、残忍和血腥,这在菊仙和程蝶衣的人物身上分别得到体现。
电影中呈现的布局与色彩单元中主人公的命运起伏相辅相成、水乳交融。
先来看程蝶衣,场景一:刚出场时,年幼的小豆子在母亲授意下想投奔喜福成科班,不料因为长了个胼指,关老爷子就不答应,母亲二话不说拽着小豆子就来到四合院外,用“磨剪子镪菜刀”的小铡刀铡去了他的胼指,手都冻僵了的小豆子刚开始并没有反应,过后撕心裂肺的叫声吓得正在练功的小石头倒在了地上,接着众徒弟追赶着四处逃窜的小豆子,强行用他那沾满鲜血的手按下了手印,母亲用沾满鲜血的手整理头发,神情诡异,脱下一件长袍转身离去;场景二:少年小豆子因为在潜意识中抗拒性别意识的模糊,所以总是将台词“我本是女娇儿”念成“我本是男儿郎”,为此遭到了师傅的毒打,手掌心被打得鲜血淋淋,惨不忍睹,小石头心疼之际,嘱咐小豆子:“豆子,过两天要给祖师爷上香了,你就想着自己是个女的,可千万别背错了~”;场景三:那爷为喜福成科班招揽生意,他让小豆子唱段《思凡》,小豆子又把台词错念成了“我本是男儿郎”,那爷起身就走,好不容易得来的生意眼看就要泡汤,此时作为大师兄的小石头一把抓起小豆子往椅子上一扔,流着泪将烟枪捅进了小豆子的口中翻搅,一股鲜红的血顿时从嘴角流出,小豆子的神情从惊诧变成了木然,最终台词念成了“我本是女娇娥~”;场景四:一炮唱响的小豆子怎么也没有想到悲剧命运才开始,张公公将小豆子当成玩物,在空旷、阴森的房间里肆意追逐、蹂躏,此时张公公身上的红肚兜恰如一团邪恶之火,将无力反抗的小豆子吞噬殆尽……显然,影片通过四次红色蒙太奇的重复,“残忍”地让小豆子完成了社会性别的转化。
影视广告艺术语言表现(蒙太奇)技法复习资料教案资料

影视广告艺术语言表现(蒙太奇)技法复习资料教案资料影视广告艺术语言表现(蒙太奇)技法复习资料2. 影视艺术语言的表现技法——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代表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首先,它是使用摄像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现代影视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
编剧为未来的影视设计蓝图,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在影视广告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广告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广告创意要求和主题思想的广告片。
由此可见,影视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
蒙太奇,现已成为对影视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的称呼,是国际上通用的影视术语。
从表现手段上讲,影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的“语汇”是可见的视觉形象,而它的“语法”则是蒙太奇。
电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蒙太奇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
诚然,蒙太奇在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只不过是一种技术手法,就是把不同时间、地点、角度拍摄下来的各段胶片,用粘胶把它连接起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影视向各门艺术学习与借鉴的领域不断扩大,加之影视美学自身的领域也在不断地开发,它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丰富着。
因此,作为影视艺术特性之一的蒙太奇,也是作为影视艺术独特表现手段的蒙太奇,其内涵还在不断地起着变化,我们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2.1 蒙太奇的分类与表现2.1.1 叙事性蒙太奇用于讲述故事、交待情节而用的蒙太奇,是蒙太奇中最基本、最简洁明了的一种表现方式。
电影蒙太奇手法讲解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它通过剪辑和组织不同镜头的画面,来表达特定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下面简单讲解一下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几个主要类型:
连续蒙太奇: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蒙太奇形式,它按照事件的时间顺序,将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以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这种手法在常规的电影中非常常见,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发展。
对比蒙太奇:这种手法通过将相反或相对的镜头组合在一起,来创造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
比如在电影中,一方面展现了家族的温馨和幸福,另一方面又展现了家族的争斗和暴力,从而强调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象征蒙太奇:这种手法通过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元素、色彩、形状等画面组合在一起,来创造一种象征性的效果。
比如在电影中,凯恩的“玫瑰花”与他的冷酷无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象征了他复杂的人性和情感。
叙事蒙太奇:这种手法通过将不同的镜头按照特定的叙事逻辑组合在一起,来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
比如在电影中,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不同的镜头按照不同的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从而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效果。
抽象蒙太奇:这种手法通过将不同的镜头抽象地组合在一起,来创造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比如在电影中,采用了
大量的抽象画面和音乐来表现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宇宙的神秘。
总的来说,蒙太奇手法是一种非常自由和灵活的电影表现形式,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同时,蒙太奇手法还可以帮助导演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提高电影的艺术价值。
例谈影视中重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功能

2020年第4期(总第850期)丈敖冬‘科例谈影视中重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功能赵志英(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48)摘要:重复蒙太奇是影视作*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艺术手段,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功能,许多研究者都探讨过。
本文立足优秀影视作*的片例,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渲染气氛,营造美学意境;控制节奏,连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展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或重蹈覆辙,或超越魔咒;揭示主题。
关键词:重太奇艺术表现功能蒙太奇(m ontage),原为建筑学专用名词,本义是装配、结构,后来成为电影术语,有组合、构成、剪接之意。
就本质而言,蒙太奇是指电影创作过程中处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手法。
如果把电影比作文章,镜头(包括声音)就像文章中的字、词、句,蒙太奇就像文章中的语法,因此,蒙太奇常被称作“电影文法”。
蒙太奇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其功能区别,可以分为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和修辞蒙太奇类,来,更习惯从形式上对蒙太奇进行分类,了常的接蒙太奇、蒙太奇,有种殊的蒙太奇,如平行、交叉、,而重复蒙太奇是影视艺术中用繁功的电影手法。
式蒙太奇,指同()的镜头(声音、)影作中的组合方式。
电影有时间和空间穿插的自由,能更加自如地运用重复蒙太奇的手法。
“正像音是种不的的时时的音,电影结构是种不的式的时隐时的果”!1口。
以下就蒙太奇影视艺术中的功从进行:1.渲染气氛,营造美学意境。
看过电影《》的,一定会对影片中科班孩子们练功喊嗓的的。
匸:是从的,徒的,只有师兄石头对他爱护有,处处维护他,甚至为他雪天跪的惩罚,开始与师兄结下童年情谊,时的,雪纷飞的冬日,众边练功,站石头身边,唱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而蒙太奇手法展已经是了的,时令已是春天了,同,同样唱词“力拔山兮气盖世……”二是不堪师傅的毒打,癞子的怂恿下逃离,被拥挤的人流裹挟了,无意间I 《》的精演和台下观的热烈追捧,激起了意识的萌生,他又回到了,甘愿接师傅的处罚,此时小癞子却因害怕师傅的毒打而悬梁自尽了。
第五章蒙太奇是构成电影艺术的最基本手段教案内容

3..法国导演让、雷诺阿的蒙太奇理论风格特征:镜头之间的外部蒙太奇被镜头内的场面调度取代,固定镜头组接被运动镜头取代,利用移动摄影和深焦距镜头(景深镜头)来表现同一画面内多层次动作的空间。
四、蒙太奇的心理基础与效果
1.画面是蒙太奇实现的物质基础, 然而,单一画面或者单一镜头都是难以独立承担叙事表意任务的,因为意义的产生需要通过上下文关系由若干镜头组成镜头段落来实现。
2.蒙太奇的心理基础:观众的视听感受
观众一般不会把几个形象割裂来理解,观众会努力寻找上下形象之间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形象设计、镜头选择(包括造型安排)以及连接顺序都是以调动观众特定的心理感受和视觉连贯效果为前提的。视觉的连贯使不同的镜头和镜头看起来象一个整体,这是影视镜头重构制造真实生活幻象的奥秘。这种视听的连贯运动是心理感受的外化表现。
电视画面给人以强烈的现实感、真实感和亲近性。赋予观众越来越强的参与感。
画面的视觉表现力和总体的视听吸引力是最重要的。
2.画外意义的延伸
所谓画外意义的延伸,是制摄影机记录的客观影像,经过人们的观念作用,则会延伸出比本身直接的形象含义更为丰富的引申意义。
(1)画面并不只是一种引申意义。
(2)有些画面本身不一定具有相同性质的引申意义,但是如果寻找到画面之间的相关性,同样能够创造画面内容不具有的意象。
在蒙太奇中,每一个镜头都是不完整的单元,需要在某种关联下互为作用,这样才能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形成一个整体。
蒙太奇能够被观众所理解,关键在于它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和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情况下,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呼应、因果、承接、并列、递进、积累、对比等,人们习惯依据这些逻辑关系来理解蒙太奇表现。
解析电影中蒙太奇的运用手法

蒙太奇类型
线性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
定义:抓住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有节奏的连续讲述故事。 作用:① 推动剧情发展
②渲染人物情绪变化
例子:《雾都孤儿》《天堂的孩子》
平行蒙太奇
(并列蒙太奇)
定义:将不同空间、相同或不同时间发生的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分别并列叙述的蒙太奇形式。 作用:① 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集中概括剧情,节省篇幅。
作用:完全是一种抽象的形式绪、智慧与银幕形象联系起来,才可以理解整部影片的思想内涵。
例子:历史题材的纪录片 如《普通法西斯》
定义:指电影中时间在10秒以上,由镜头
内部演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的运动在画面上 形成各种景别和构图的单镜头。
长镜头
“纪实派理论”
固定长镜头
作用:① 使观众产生联想,达到暗示、比拟、象征的作用。
② 含蓄而形象地表示某种寓意或者某种情感。
例子:《战舰波将金号》“睡狮觉醒”
《母亲》
抒情蒙太奇
(诗意蒙太奇) 定义:在一段叙事段落结束后,适当的插入带有情绪情感的意味的空镜头。或者通过画面、
声音、声画间的组接,创造出独特的诗情画意。
作用:通过诗意的画面插入,展现人物情感心理和影片情感基调,更好的感染观众
例子:《伤逝》 《甜蜜的事业》
心理蒙太奇
定义:通过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组合,形象生动地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状态。
作用:适合表现人物的回忆、梦境、闪念、遐想、思索、幻觉以及潜意识活动。声画
形象具有片段性、叙事的断叙性和节奏的跳跃性,主观色彩浓郁。
例子:《野草莓》(《杨梅树下话当年》)
《闪灵》 《惊魂记》
定义:摄影机不动的情况下延长拍摄时间的拍摄方式。
例谈影视中重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功能

例谈影视中重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功能影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常常通过重复蒙太奇的手法来表现人物情感、剧情转折、主题思想等。
重复蒙太奇是指在影视中反复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画面或场景,通过这种重复来加强情感表达、突出主题,以及引发观众的思考。
重复蒙太奇可以用来表现人物情感。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一部爱情电影中,男主角思念女主角的情感可以通过重复展示男主角在同一个地方的情景来表达。
每次男主角来到那个地方,都会引起观众对他内心情感变化的关注,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心境。
重复蒙太奇也可以用来突出剧情转折。
在影视作品中,剧情的发展往往是非线性的,通过重复蒙太奇来暗示剧情的发展方向,引导观众的思绪。
例如,在一部悬疑片中,当重复出现某个关键场景或线索时,观众会联想到之前的情节,从而推断出剧情的发展方向,增加观影的乐趣。
重复蒙太奇还可以用来强调主题思想。
影视作品往往有着深层次的主题思想,通过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可以更加清晰地表达出这些思想。
例如,在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电影中,可以通过反复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破坏,来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起观众的共鸣。
重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功能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它还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表现人物的成长变化、强调某个细节等。
总之,重复蒙太奇是一种非常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可以在影视作品中发挥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然而,重复蒙太奇也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重复的画面或场景要有一定的差异,以免让观众感到枯燥和无聊。
其次,重复的次数和频率要适度,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最后,重复蒙太奇要与影视作品的整体风格和节奏相协调,不能突兀和不合时宜。
重复蒙太奇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可以用来表达人物情感、突出剧情转折、强调主题思想等。
通过巧妙地运用重复蒙太奇,影视作品能够更加生动、深刻地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影中的重复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及其修辞作用论电影中的重复蒙太奇的表现形式及其修辞作用关键词:重复蒙太奇表现形式修辞作用中国论文职称论文摘要:本文列举中外优秀电影的典型范例,阐明重复蒙太奇的主要几种表现形式,剖析它对电影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修辞作用。
关键词:重复蒙太奇表现形式修辞作用电影中的重复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复叙方法或反复修辞手法,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
所谓重复式蒙太奇,指相同(或相似)的镜头(或画面、或声音)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组合方式。
它将具有戏剧因素的各种电影手段:人物、场面、景物、对话、道具、细节、动作、角度、色彩等反复出现,构成强调、形成对比,并表达内在和本质的发展。
由于电影具有时间和空间穿插的自由,能更加自如地运用重复蒙太奇的手法。
“正像音乐是依靠一种不断重复的主题的时隐时现的音响运动一样,电影结构也是依靠一种不断重复的绘画式主题的时隐时现的视觉效果运动。
”[1]佛里伯格的这段论述,对理解重复蒙太奇颇有启迪。
下面笔者逐一列举重复式蒙太奇主要几种表现形式,并分析其独特的修辞作用。
1、人物对话重复蒙太奇《人到中年》(中国 1982年)看过《人到中年》,谁都不会忘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爱情诗《我愿意是激流》在影片中三次绝妙的穿插。
(小圆圈中的数字,表示重复次数的顺序,下同。
)①眼科医生陆文婷为科研人员傅家杰治好了眼睛,两个恋人在秋天红透了的枫林里散步,傅家杰随口背诵了这首诗:“我愿意是激流/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的游来游去∥我愿意是荒林/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森林间做窝、鸣叫∥我愿意是废墟/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的长青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陆文婷为傅家杰的文学才华深感惊讶,并自愧不懂得诗。
然而傅家杰对她工作的意义充满了诗意的理解,由衷地说:“你的工作能使千万人看见光明,它,就是一首最美的诗。
”可见,他俩的结合,是共同理想的结合,是美好心灵的结合,是诗意的结合。
影片以诗人的笔调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创造了诗的意境。
②当他们在备尝生活的艰辛时,陆文婷伏在傅家杰的身上互相慰藉。
傅家杰指着自己的脸:“你看,我现在是残垣断壁了吧?”陆文婷自责地说:“我太自私了”(意即让你负担太重的家务了)陆文婷看着傅家杰的脸,心疼地说“你老了,我多么不愿意你老啊!”此时傅家杰再次朗诵:“我愿意是废墟......”这个片断既表现陆文婷的体贴、自责、内疚,也表现了傅家杰的自我牺牲精神。
由此可见,他们夫妻感情情笃意深。
③陆文婷病危时,傅家杰内心非常痛苦,他用颤抖的哭腔又朗诵起这首诗,陆文婷微弱地应和着。
傅:“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陆:“我已不能游了”傅:“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陆:“我已飞不动了”傅:“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的长青藤”陆:“我攀不了了”这个片断表现陆文婷在工作、生活双副重担压力下超负荷的运转,已自知心力交瘁,岌岌可危了!影片以此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呐喊:爱护中年知识分子已成为全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这声呐喊振聋发聩,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裴多菲爱情诗的三次重复,不是无意义的单纯重复,而是有意义的艺术重复,它赋予更新更深的意义。
既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美好的心灵,也表现知识分子在特定年代里身负重荷,备尝艰辛的命运及其忘我无私、鞠躬尽瘁的精神品格。
2、人物动作重复蒙太奇《芙蓉镇》(中国1986年)影片主人公胡玉音和秦书田在芙蓉镇上的青石板街上往往复复扫地,乍看十分单调,细细琢磨,这单调中却富于变化,实是让人回味无穷。
①先是背向而扫。
即从中间向不同方向扫,责任分清,各管各的,互不相干。
刚开始扫街,男女主人公心灵尚未沟通,胡玉音对秦书田甚有怨气。
她怪秦书田在她婚礼上唱了他编写的歌,冲走了喜气,带来了晦气,并怪罪他在她盖的房子上,写了对联,连累了她。
②继而相向而扫。
两端扫来,不分责任范围,碰到一起,秦书田体贴地说,你先走吧,我来扫。
这自然是秦书田做得多。
③最后一起同行而扫。
胡玉音生病,秦书田关心照顾,并安慰她要坚强活下去。
病后,胡玉音为感激秦书田,特地为他做了一锅米豆腐。
自此两个苦命的人走到一起,相濡以沫相爱同居。
④苦中作乐,“慢三”扫街。
秦书田安慰胡玉音,“扫街也没有什么丢人的,关键看你怎么扫”,以国标“慢三”舞步教胡玉音扫街,在艰苦、侮辱性的劳动中自娱自乐,表现秦书田在逆境中顽强的生活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经历过“文革”时代的人都会知道,扫街,在那年月中是种惩罚性侮辱性的劳动,是牛鬼蛇神的“专利”。
谢晋导演慧眼独具地选定了这个扫街的细节,表现了两颗孤独的心灵在苦难中撞击,感情在每日的扫街中滋生。
表现了胡玉音与秦书田由怪罪怨愤→心灵沟通→相濡以沫→直至结成苦命夫妻这一心理历程。
扫地细节的艺术重复,就这样逐层深入地揭示男女主人公心理的微妙变化,渲染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变化,逐步深化人物之间的关系。
3、场面重复蒙太奇《角斗士》(美国2000年)角斗士是以角斗表演为职业的奴隶,他们的命运最为悲惨,随时都有被血腥杀戮的危险。
影片里有5场非常精彩、非常惊心魂的角斗场面。
①第一场。
以麦师武为首的角斗士一方,两人为一组,红黄配对,但却被铁镣铐在一起。
他们与行动自如,头戴牛、羊等牲畜野兽面具的角斗士对阵。
②第二场。
麦师武一人独自与头戴防护面罩一方对阵,麦师武力挫群敌,观众狂呼。
麦师武不满地把剑抛向达官贵人的观众席,大声斥问:“你们满意了吧?你们就没有别的娱乐方式吗?这就是你们来的目的吗?”表现了主人公对这种玩忽生命的嗜血的社会风尚强烈的不满。
③第三场。
以麦师武为首的奴隶角斗队,与国王殿下的卫队角斗,卫队以明显的武装优势驾着带刀的战车,向麦师武一方冲来。
麦师武以大将军的丰富经验,沉着指挥,改变战术(变分散为圆圈防御,以免腹背受敌),进而变被动为主动并战而胜之。
麦师武的勇猛与智慧引起新国王的注意,这位暴君这时才知道,这个心腹之患并没有被杀死。
迫于现场观众狂热的喝彩,新国王不敢当众把麦师武处死,大将军就像凯旋的英雄受到观众的欢呼和拥戴。
④第四场。
麦师武与原罗马最著名的角斗士斗,还要与角斗场上四个角落的四只老虎搏斗。
对方倒地,新国王下令把对方杀死,但麦师武敢于当众违抗王令,“不杀倒地的敌手”,表现出大将军慈悲胸怀和高尚武德。
⑤第五场。
麦师武本着为国为民除害的愿望,主动向新国王挑战,新国王不等到正式比赛,就卑鄙地在大将军肩上猛刺一刀,这一刀带有致命毒药。
大将军强忍痛苦与之决一死战,在与仇敌决战中表现了高尚的角斗风格(国王长剑被大将军击落,大将军也主动丢弃手中唯一武器短剑)。
最后,国王使出暗器,但大将军还是凭借超人的武艺把他杀死,自己最终也因中毒倒地。
人们像对待英雄,对待神一样的战士,祟敬地抬起他的遗体,而新国王,却像一条无人过问的死狗让人遗弃在这五场角斗中,麦师武一方始终处于极不公平的地位,他或他的同伴随时都会被置之死地,但最终都以英勇善战战而胜之,以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赢得民众、赢得民心,完成了一个英雄、一个统帅的复位,永远活在民众的心里。
这五个场面的角斗,从宏观的角度看,也是场面重复的艺术再现。
每一个场面都从一个侧面表现大将军性格的某一方面,所以,这五个场面的艺术重复,最终完成了大将军形象的刻画,从而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四)情景重复蒙太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1947年)影片中一轮明月当空,反复出现;李后主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复轮回;凄凉的歌声,“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团圆聚,几家流落在外头”,反复咏叹。
这明月、这诗句、这歌声,构成特定的情景,贯穿全剧,使影片就像一首抒情的诗篇,渲染了诗的氛围,形成诗的意境,浓郁了诗的韵味。
这一轮明月在影片中7次反复切入:忠良和素芬定情、夫妻离别、忠良被捕后逃跑、忠良背叛、素芬思念、忠良彻底堕落、素芬痴情守望等片断中都可看到这一轮圆润明朗的皓月。
影片这反复切入的一轮明月,这明月辉映下的人间情景,维系了上海、重庆两处的典型环境,维系了忠良、素芬夫妇在滇沛流离中的不同生活场景;这明月既照亮了素芬忠贞的心迹,也照现了忠良堕落的足迹。
情景的艺术重复,渲染了情绪,产生了呼应,形成了对比,构成了强调。
5、环境重复蒙太奇《菊豆》(中国1990年)染池,那血红的染池,它是杨金山染坊重要的生产场所。
影片中仅有的几个主要人物命运的活报剧,几乎都在这里先后演出。
①杨天青抵挡不住菊豆的诱惑,(“婶子的身子给你留着”)感激她真诚的渴求和等待,俩人在染池上方的晒架上热烈做爱,那飘下染池的红色瀑布,象是他俩爱情的礼赞。
②年幼天白在染池边染狗尾草,已经瘫痪坐在木桶里的杨金山,满怀仇恨,企图用拐棍把这孽种推入染池淹死。
③天白年幼无知,用绳子把金山木桶拉入染池,致使名份上的父亲金山活活溺死。
④已懂事的少年天白,怀着对“乱伦”“哥哥”(实为生身父亲)杨天青的刻骨仇恨,背着窒息的天青,丢进染池,并用柴棒残酷虐杀。
对比起前次偶然间的无意,这次完全是蓄意的杀害。
笔者非常敬佩张艺谋的导演功力,对染池环境的反复运用,既显得十分精练,又显得高度集中。
全片仅有的4个主要人物的情感世界全都在这里展示无遗。
6、音乐重复蒙太奇《魂断蓝桥》(美国1940年)该片主题歌《一路平安》(另名《友谊地久天长》《过去那美好的时光》)原是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民歌,这首在离别时唱的歌颂友谊的歌曲,在英语国家普遍流传,后在影片中用作主题歌,又因影片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反过来又使它唱遍全世界。
这首歌及其旋律在不同场合通过节奏快慢、曲调的变化,反复回旋,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①烛光舞会。
伴随音乐,男女主人公翩翩起舞,表现了热恋的浪漫,脉脉含情的温馨。
②凌晨送别。
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舞会后还漫步街头。
罗依送玛拉进宿舍时,主题音乐又起,抒发了依依不舍的心情。
③车站送别。
火车已开,玛拉来不及与罗依道别,望着开出的火车和车上的罗依,音乐又起,抒发了玛拉内心对恋人一路平安的深情祝福。
④罗依生还,车站重逢。
音乐表达了喜从天降的情绪。
⑤罗依故乡的家庭舞会。
表现热烈、欢快、幸福即将到来的氛围。
⑥罗依看玛拉留下的诀别信。
乐曲节奏加快,抒发了罗依急于找到玛拉的心情。
⑦尾声部分。
玛拉重返蓝桥自杀,罗依捡起丢失在地上的吉祥符,陷入深思,音乐再起。
这首主题歌及其旋律,伴随男女主人公的命运,自始至终反复回旋。
它渲染了人物的情绪,深化了影片情节,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7、物件重复蒙太奇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物件(即道具,下同)细节在蒙太奇中又有着奇妙的作用,因此许多影片都精心设计物件细节,并反复出现,使之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
如中国影片《回民支队》里的翡翠玉镯、《红色娘子军》里的银洋、《春桃》里的龙凤帖,还有墨西哥片《叶塞尼娅》里的教会徽章、印度片《流浪者》里的丽达照片、美国片《美国丽人》里的红玫瑰、日本片《人证》里的草帽、澳大利亚片《钢琴课》里的钢琴、捷克斯洛伐克片《良心》里的玩具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