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atr n iga h ee a pid te u eslcie atr le oiain wi ig a g cn l id le lin h e s p lig atr fte r y a gorp y w r p l .h n sp ree t r i mb l t t pn y n my l po o mus .T u pyn r y o h e e v ea z o h i o e
【 关键词1肝血管瘤 ; 动脉栓塞;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 介入治疗
【 分 类号 】R 3 . 中图 7 5 [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17 — 7 12 0 )5 7 — 3 7 文献 文 6 3 9 0 (0 8 1— 4 0
Tr ns a he e t r a Em bo i a i n n h Tr a me t o i e a c t t r Ar e i l lz t o i t e e t n f L v r He a - m n—
【 l ta t Obe tv T v ut tec nc p la o n e p u ceet frncte ra e a e blao et et fie A m re 】 jcie oea a l i api t nadt r e t fc o a sa t r r m o ztni t a n vr l eh i a l ci h a i t h e ti l i i nr m ol
b l r a g p e r d Con l s o T e t s a ee r r mb l ain w t i g a g c n l id l mu so e t v re n ima ia y d ma e a p ae . l c u i n h a c t tra ti e oi t i p n n my i i o o e lin t t a e ma g o r n h ea l z o h y p or l i h
肝脏介入的治疗原理

肝脏介入的治疗原理
肝脏介入治疗的原理主要有:
1. 经皮肝穿刺- 通过影像引导,经皮肤穿刺肝脏,进行细针抽取组织检测。
2. 肝脏活检- 使用特殊切割钳针从肝脏取出少量组织,进行病理分析诊断。
3. 肝脏热消融- 使用射频、微波、冷冻等物理方法,直接破坏肝脏肿瘤组织。
4. 肝动脉化疗栓塞- 通过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或栓塞物,阻断肿瘤血供。
5. 肝脏造影- 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或CT进行肝脏血管成像,指导手术操作。
6. 肝脏支架术- 在肝血管内置入支架,扩张狭窄、疏通阻塞的血管。
7.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经皮肝穿刺置入引流管,疏通胆道,引流胆汁。
8. 肝脏透析- 使用体外滤过装置进行肝脏透析,帮助肝功能不全患者净化血液。
9. 等离子体消融、冷冻消融等新技术。
肝脏介入治疗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适用于许多肝脏疾病。
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中图 分 类 号 : 3 . ; 1 R7 5 7R8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0 1 2 1 )9 1 2 — 0 1 0 —9 1 IO O 0 — 3 5 3
Ev l a i n o nt r e t o lt e a o g e tc m a i m a a u t o f i e v n i na h r py f r hu e h pa i ng o
【 摘
要 】 目的 : 价 平 阳 霉 素 碘 化 油 乳 剂 经 选 择 性 肝 动 脉 栓 塞 治 疗 巨 大 肝 海 绵 状 血 管 瘤 的 临 床 应 用 和 疗 效 。方 法 : 评 对
3 有 症 状 的巨 大 肝 海 绵 状 血 管 瘤 患 者 采 用 S lig r 术 , 皮 股 动 脉 穿 刺 行 肝 动 脉 插 管 注 入 平 阳霉 素 碘 化 油 乳 剂 栓 2例 e n e技 d 经 塞 硬 化 肝 血 管 瘤 体 , 用 明胶 海 绵 颗 粒 栓 塞 瘤 体 供 血 动脉 。栓 塞术 后 3 6 1 并 、 、2和 1 月 的 随 访 观 察 肿 瘤 大 小 变 化 、 床 8个 临
症 状 缓 解 和 并 发 症 发 生 情 况 。 结 果 : 塞 治 疗 后 肿 瘤 进 行 性 缩 小 , 后 第 3 6 1 、8个 月 复 查 , 瘤 平 均 缩 小 程 度 分 别 为 栓 术 、 、2 1 肿 2. 、3 7 、6 3 、4 8 ; 中 3 肝 血 管瘤 分 别 于 第 1 9 6 4 . % 5 . 6 . % 其 例 2个 月 和 第 1 8个 月 复 查 时 C 或 MR 提 示 消 失 ; 有 患 者 T I 所 I 症 状 明 显 减 轻 或 消 失 , 严 重 并 发 症 发 生 。结 论 : 入 栓 塞 治 疗 巨大 肝 海 绵 状 血 管 瘤 安 全 有 效 、 发 症 少 , 有 重 要 临床 无 介 并 具 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连接管1根
3M敷贴1张
3、常用药品及抢救器材
①常用药品:生理盐水、肝素、利多卡因、抗凝药、溶栓药(尿激酶等)、造影剂100~150ml。
②常规抢救药品:多巴胺、阿托品、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
③常规抢救器材:心电监护、除颤仪、吸氧装置、吸引器。
4、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手术步骤护理配合
②平阳霉素注射硬化治疗;
②拔管,复查肝区CT,观察有无出血
(5)拔除鞘管,妥善包扎穿刺部位
热情接待病人入室,做好心理疏导,稳定病人情绪。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及造影剂过敏试验结果。协助病人采取适当地体位:平卧位,双下肢分开略外展。连接心电、血压及指脉氧监测。建立静脉通道。准备手术物品并备好器械台。协助医师完成手消毒、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②观察病人面色,倾听其主诉并给予心理支持,行肝动脉栓塞治疗或经皮肝穿刺时,如主诉疼痛可暂缓操作并肌内注射吗啡等镇痛药
递送纱布置于穿刺处,压迫穿刺点10~15min
然后用3M高强度外科胶带加压包扎
护送病人安返病房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
1、麻醉及手术体位
(1)麻醉方式:一般采用局麻
(2)手术体位:平卧位,双下肢分开略外展
2、常用器材和物品
(1)介入造影手术包
(2)介入治疗手术耗材
器材数量器材数量
穿刺针1根
4F穿刺鞘1副
4F肝弯导管1根
微导管1根微导丝1根
21G活检针1根
各种栓塞材料数个
三通1个
0.035in导丝(150cm)1根
(1)病人平卧于手术床上,双下肢分开并外展
(2)皮肤消毒:腹股沟区域,消毒范围上至脐部,下至大腿中部;右季肋区,穿刺点及其外10cm以上范围
介入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附26例报告)

影 征 象 :“ 米 花样 染 色 ” “ 出 晚归 ” 的异 常 血 管 湖 样 改 变 ,所 有 病 例 均 成 功 实 施 了栓 塞 治 疗 ,栓 塞 后 肿 瘤 血 供 中断 ,肿 瘤 爆 、 早 直 径 明 显 缩 小 ,临床 症 状 减 轻 或 消 失 ,无 严 重 并 发 症 发 生 。 结论 :采 用 超 液 化碘 油 与 平 阳霉 素 乳 剂 加适 量 明胶 海 绵 栓 塞 是 治 疗
t rdar t ee me u e n o ae eoe a d atrte e b l ain T e rlt e c nc lsmpo d c mp c t n ee o s re . u iree w r a E d a d c mp rd b fr f h m o zt . h eai l ia y tms a o l ai sw r b e v d mo l r s n e i o v i n i o Reu i :T e“ o o —l et mo ti ” sg d“ al st s h pp m e i u rs n in a k a n er y皿 一i n ri a ts i n ”sg e ai atr la go r p y w r b e v d i n a d p s tn t n g i o h p t r i ig a h e e o s re e s ai n f c ean n a a e eoe e o z t n.T e c l cin o po o et mo d o cu in o mo es l w r rv d b o tmb l a o n ig a h . l e sb fr mh l a o l s i i h o et l i lnt l o f i d i h u ra c l s t rv ses e ep o e y p s n o f u e o i t n a go rp y zi T e rlt e c nc y tmsw r i i c t e a e h e i l i a s mpo ee s nf a l rl s d. N e e e c mpiain a p n d. C n l s n: I i u g se h th p t r r av i l gin y e o s v r o l t s h p e c o e o cu i o t ss g etd ta e ai at i c ea l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操作规程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操作规程一:适应症1. 肿瘤较大有压迫症状,肿瘤破裂出血。
2. 肿瘤较小,但疼痛明显。
二:禁忌症1. 单发或多发,肿瘤小于4cm且趋于稳定,无临床症状。
2. 肿瘤大于8cm或合并有动-静脉瘘,不适于肿瘤内注射治疗。
3. 有血管造影禁忌症者。
三: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病史及全面体检,胸部X线、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肝脏CT等检查。
2. 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列出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3. 术前和患者及家属谈话,签署手术同意书,术前4小时禁食水、双侧腹股沟区备皮、碘过敏试验、抗生素皮试。
四:药品准备肝素钠针12500U×1支、地塞米松针20mg、2%利多卡因针200mg、超液化碘化油10 -20ml、昂丹司琼针8mg、盐酸枸橼酸芬太尼针0.1 mg、水溶性碘造影剂100ml、罂粟碱针60mg、平阳霉素针8-24 mg、生理盐水500ml×5瓶、5%葡萄糖液500ml及急救药品等。
五:器材准备4-5F动脉鞘、4-5F肝管(RH)、0.035inch超滑导丝、微导管、1穿刺针、刀片、剪刀、明胶海绵等。
六: 操作步骤1. 实施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
2. 选择右侧股动脉入路。
3. 患者取仰卧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做改良法seldinger 行股动脉穿刺,置入4-5F动脉鞘,以超滑导丝做引导,将4-5F导管选择插入腹腔干动脉,高压注射器,以每秒5-8ml速率,500psi,15-20ml造影剂,做腹腔干动脉DSA检查,以明确肝总动脉分支情况。
然后超选择肝总动脉,以每秒5ml速率,300psi,10-15ml造影剂,做肝总动脉DSA检查,包括肝动脉期、实质期和静脉期。
明确肿瘤的大小、数目、分布和供血情况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必要时用微导管超选),将超液化碘油与平阳霉素充分混合成乳剂,在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栓塞,乳剂如有反流或滞留在血管内,应停止栓塞。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及护理探讨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及护理探讨概述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肿瘤,主要由血管瘤组织构成,属于良性疾病。
该病是由于肝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所致,导致肝内血管形成类似于“海绵”的结构。
通常情况下,肝海绵状血管瘤没有症状,但如果肿瘤太大或者位于重要的器官位置,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对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传统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或者药物治疗。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会受到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的限制。
而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介入治疗的原理介入治疗指的是通过人工导管将药物、介质或者器械送入体内疾病部位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对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主要采用的是介入栓塞和介入消融的方法。
介入栓塞是指通过导管将药物或者介质注射到肝动脉分支中,使得肝海绵状血管瘤缺血坏死。
这种方法需要在影像学指导下进行,一般需要使用造影剂来辅助诊断。
介入栓塞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
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可能引起肝脏坏死、出血等不良反应。
介入消融是指通过导管向肝海绵状血管瘤内部注射高能热量,以达到肿瘤消融的效果。
这种方法对于肿瘤较小、分布局限的病例有很好的疗效。
介入消融的优点是治疗时间短、有效率高、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但是,介入消融也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例如出血、感染等。
无论是介入栓塞还是介入消融,其治疗的效果都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如果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还需由专业一致的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方法,但在治疗后也需要患者及家属认真对待,进行必要的护理。
一下是介入治疗后的护理要点: 1. 血压控制: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血压测量不准确、导管破裂等情况。
因此,在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对策。
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16例报告

是 相 互 依 赖 与 相 互 促 进 的关 系 。
参 考 文 献
1 Jnn a i aS, J r lw aoa S, Kai ezR , e 1 Ex r sin o a c lr zmir ta. p e so fv s ua
的重 要组 成 成 分 与 肿 瘤 细 胞 相 互 作 用 构 成 完 整 的 微 生 态 系
i io I tJCa c r 2 0 n vv . n n e , 0 0, 8 6; 7 8 7 6 6 -7 .
4 郭 新 ,李 玉 林 , 张丽 红 .胃癌 组 织 碱 性 成 纤 维 细 胞 生 成 因子 表 达 及 对 血 管 新 生 和 肿 瘤 进 展 的 影 响 . 中 华 消 化 杂 志 ,2 0 , 2 02 2
e d t ei lg o h f c o a i i r b a tgr wt a t r r c p o s n o h l r wt a t r b sc fb o l s o h f c o e e t r a
00) F . 5 ,b GF在 D s中 阳 性 率 为 3 . , 与 C G 间 比 较 , y 71 S
维普资讯
1 6
福建医药杂志 20 0 7年第 2 9卷 第 3 期
F j nMe 12 , . 0 7 ui dJVo. 9 No 32 0 a
bG F F与 多 种 实 验 性 肿 瘤 的 生 长 和 转 移 有 关 。它 对 肿 瘤 的 作
( : 2 9 2 2 4) 0 -1 .
统 。肿 瘤 细 胞 分 泌 多 种 血 管 生 长 因 子 促 进 血 管 生成 ,新 生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字体: 小中大 | 打印发布: 2006-11-15 13:04 作者: zhongliuyao 来源: 查看: 43次随着近年来医学检查手段及设备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肝血管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率逐年升高。
因血管瘤生物学特性不同,仅有部分病例需要治疗。
包括:
有临床症状,影响日常生活者;
病灶>5cm并有继续增大趋势者;
病灶位于肝被膜下存在破裂出血危险或已经出血者。
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肝段或肝叶切除、局部注射硬化剂、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且并发症多;局部注射治疗范围不易控制,硬化剂进入血液可引起相应不良反应;动脉栓塞受病灶血运及栓塞剂在血窦内聚集情况影响疗效。
运用氩氦超低温冷冻联合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肝血管瘤改善了其治疗现状。
治疗前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化验、超声、CT、MRI 等,先做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并进行选择性动脉栓塞。
栓塞后5~7天做超声和CT复查,选择栓塞剂聚集差或不聚集的瘤体部位进行定位。
如患者栓塞术后综合症较重则待其恢复后进行。
氩氦低温冷冻术治疗在局麻、心电监护,超声或透视、CT引导及监测下进行。
医生将冷冻探头按设计部位、角度和深度插入病灶内,进行氩氦冷冻-融化治疗,一般进行两个循环程序。
术后给予止血、保肝及对症治疗,5~7天即可出院。
氩氦超低温冷冻联合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在短期内使瘤体灭活,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