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开发中的室内生物测定_杨晓凡
不同杀菌剂对草坝葡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不同杀菌剂对草坝葡萄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许泽斌;倪锐;早淑萍;毕健波;朱天贵;袁盛勇;孔琼【摘要】为筛选出对葡萄灰霉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文章根据形态学对葡萄灰霉病病原进行鉴定,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检测.结果表明,腐霉利、丙环唑、异菌脲、腈菌唑、咪鲜胺、代森锰锌和甲基硫菌灵对葡萄灰霉病菌的EC50分别是9.629、23.630、23.830、93.460、318.300、344.400和1454.00μg/mL,因此在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可将腐霉利、丙环唑和异菌脲药剂轮换使用.【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6)005【总页数】3页(P153-154,158)【关键词】葡萄灰霉病;病原;杀菌剂;生长速率法;毒力【作者】许泽斌;倪锐;早淑萍;毕健波;朱天贵;袁盛勇;孔琼【作者单位】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蒙自市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云南蒙自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6611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8葡萄是云南蒙自市草坝镇优势农产品之一,同时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之一。
但随着葡萄大面积种植和品种的单一化,病害也随之增多,成为葡萄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其中葡萄灰霉病是世界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田间葡萄新稍、花穗、叶片和果实,也是采后贮藏期的毁灭性病害,每年因灰霉病给葡萄生产造成的损失高达50% 。
[1-2]据本项目组2016~2018年连续两年于云南蒙自市草坝镇露地和大棚种植的葡萄进行田野病害调查发现,葡萄灰霉病发病较为严重,且主要危害成熟期的葡萄果实。
而化学防治是该病害田间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市场上药剂品种繁多,其防治效果不一,同时种植户对市场上的药剂缺乏了解,导致药剂滥用或不能及时有效地防治。
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

2.含毒介质培养法
有3种: (1)抑菌圈法 (2)生长速率法 (3)最小浓度法
(1)抑菌圈法的原理
基本原理是在已经接种供试菌的洋菜培养基 (通常在培养皿内)表面,利用各种方法(管 碟法,滤纸片法,孔碟法 )使药液和培养基接 触,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由于药剂的渗透扩 散作用,施药部位周围的病菌被杀死或生长受 到抑制,从而产生了抑制圏。根据抑菌圈的大 小来比较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大小。
用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直径
孔碟法
用灭菌后的打孔器直接在凝固好的 含孢培养基上打成圆孔,将定量的药 液滴入圆孔中,恒温培后测量抑菌圏 的大小,进行杀菌剂毒力比较。
影响抑菌圈法测定结果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1 对供试菌的要求 在较粗放的比较 杀菌剂毒力的测定中,对菌种的要求不 必过严,只要在培养基中容易培养而且 抑菌圈清楚的均可采用。
孢子萌发的标准
以病菌孢子作为指示物进行杀菌剂毒力测定。 用孢子液和不同浓度的药液混合,恒温保湿培养, 培养一定时间后即可检查孢子萌发率。一般在低 倍镜下,每处理随机检查200个孢子。
抑制率计算
孢子萌发率(%)=萌发孢子数/检查孢子数X100 若对照组有20%以上孢子不萌发,则应重做。
对照萌发率-处理萌发率 抑制孢子萌发率(%)=---------X100
抑菌圈法示意图
注意事项
上述操作应尽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以防污染
操作室的温度最好在26~28℃左右,
如室温太低,则50℃左右的培养基在操作 过程中迅速冷凝,无法制作平板
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直径 ,消除误
差
滤纸片法
(1) 配制不同浓度的药液
(2) 配孢子悬浮液
(3) 制含孢子的平板
不同药剂对拟茎点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摘要拟茎点霉菌可引起植物发病。
为筛选较好的防治药剂及其浓度,本研究采用室内抑菌法对6种药剂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苯甲·氟酰胺悬浮剂、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寡糖·乙蒜素微乳剂、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种药剂对拟茎点霉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苯甲·氟酰胺悬浮剂抑制效果最好,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抑制效果次之,寡糖·乙蒜素微乳剂的抑制效果最差。
关键词拟茎点霉菌;防治药剂;室内抑菌法;室内毒力测定中图分类号S4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22-0070-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door Toxicity Test of Different Pesticides on Phomopsis sp.LI Xiaoyan 1,2LIU Yize 1YANG Hong 1,2*WANG Lin 1(1Xichang College,Xichang Sichuan 615013;2Lyukang Kiwi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ngshan Prefecture,Xichang Sichuan 615000)Abstract Phomopsis sp.can cause plant diseases.In order to screen better control agents and concentration,this study used the indoor antibacterial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ix ag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kinds of medicaments including benzo ·fluoroamide suspension,oxazofet ·dysenlian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oligosaccharide ·allicin microemulsion,pyraclostrobin suspension had good inhibitory effects,among which,benzo ·fluoroamide suspension had the best inhibitory effect,followed byoxazofet ·dysenlian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 and pyraclostrobin suspension,oligosaccharide ·allicin microemulsion had theworst inhibitory effect.Keywords Phomopsis sp.;control agent;indoor antibacterial method;indoortoxicity test不同药剂对拟茎点霉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李小艳1,2刘翊泽1杨红1,2*王林1(1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13;2凉山州绿康猕猴桃研究所,四川西昌615000)拟茎点霉属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中的真菌属,其形态学特征主要为一个暗色真子座质的载孢体,能够产生甲(α)型和乙(β)型2种分生孢子[1]。
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12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姜彩鸽;杨小伟;张怡;王国珍;王广录;方治永【摘要】为筛选出对葡萄灰霉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离体叶片法分别测定1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生物制剂在离体叶片法预防作用试验中的毒力效果远好于治疗作用,可见该种制剂的保护作用更优,适于病前预防.化学药剂在试验中均表现出了较稳定且较强的毒力,尤其是咯菌腈、啶酰菌胺、啶菌恶唑、腐霉利及氟啶胺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药剂,可在生产中协调施用.【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7(058)008【总页数】4页(P33-35,封2)【关键词】杀菌剂;葡萄;灰霉病菌;毒力;EG50值【作者】姜彩鸽;杨小伟;张怡;王国珍;王广录;方治永【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御马国际葡萄酒业(宁夏)有限公司,宁夏青铜峡751600;御马国际葡萄酒业(宁夏)有限公司,宁夏青铜峡75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31.1葡萄是我国果树中的大树种之一,其产量和栽培面积居世界前列[1],但葡萄灰霉病已成为葡萄生产中常见、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温室葡萄生产中发生尤为严重[2],是制约我国葡萄生产的一大障碍。
灰霉病菌的腐生性强,它可以通过侵染果实、幼苗及贮藏器官等途径导致病害发生,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虽然有高效杀菌剂和先进的贮藏技术,但每年因灰霉病造成的葡萄产后损失依然高达50%,一般损失在20%~30%[3-4]。
另外,它还给葡萄酒带来不良味感,同时使葡萄酒不耐陈酿,降低葡萄酒的质量[5]。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是全国最大的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区,随着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单一的生态环境的持续,有害生物的生态适应性也不断提高,葡萄灰霉病已成为宁夏葡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 第4部分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是评价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以及提供对农药环境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借助室内生物测定试验能够有效地评估农药在环境中对非靶标生物的潜在风险,为农药的研发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杀虫剂-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第4部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基本准则》是针对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的实施规范和技术要求而制定的国际标准,其设立旨在保障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一、概述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是评估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和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
《杀虫剂-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第4部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基本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和统一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的实施原则和技术要求,保障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试验范围该准则适用于所有农药的室内生物测定试验,试验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水生生物、土壤微生物和非靶标植物。
试验范围涵盖了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暴露途径、毒性机制等方面的评价。
三、试验原则1. 试验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试验应符合生物测定试验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遵循试验动物福利和保护的原则。
3. 试验应在专业实验室或合格机构进行,确保试验环境和条件的稳定性和卫生安全。
四、试验设备1. 实验室应具备对应的设备和技术条件,确保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的正常进行。
2. 试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试验方法1. 试验应选择适宜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指标,确保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试验方法应经过验证和确认,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分析与报告1. 试验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记录和保存,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试验报告应真实客观,准确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不得进行数据篡改或造假。
七、质量控制1. 试验过程中应设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006年总目次(总第34卷)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草莓脱毒试管苗炼苗及移栽技术研究…………………曹善东(7 1)
檀物 生长调 节剂 对美 人酥 梨 采前 落果 的影 响 …… …… ……… …… 张传来 张 艳 刘遵春等(9 2) 石榴裂果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宋尚伟 牛姗姗 闰 锋 等(0 3)
… … … … … … … … … … … …
覆膜与农机农艺技术组合在北方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杨春华(7 6) 水 稻优 质早 籼新 品种绍 嘉 1 号的选 育 ……… …… … ……… …… … 刘明放 李金军 陈洪坤等(O 7) 优 良甘 薯 亲本材料 岩粉 一号 的利用 … …… …… …… …郭其茂 ( 1 7)
… … … … … … … … … … … …
不同用途甘薯品种的选育………………………………刘伟明(2 7) 黄淮南部小麦高产品种产量三要素及选择模式探讨 ……………… 冯家春 邓贺明 胡亚敏等(3 7) 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探讨…………………………蔡志刚(5 7)
… … … … … … … … … … … …
陈云 飞 强继 业(7 2)
◆ 园艺 ・ 园林 ・ 业 林
小 麦新 品种 泰山 2 号特 征特性 及高 产栽 培技术 ……… …… …… 3 王桂彬 张友谊 唐 霞等(8 7) 双 低优 质油 菜品种 种植 试验 … ……… …… ……… …… 张 芸 (9 7) 不同化控剂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张瑞琪(0 8) ◆ 药用植物 ・ 蚕桑・ 茶叶 滇中黄草乌资源开发及种植技术………………………李明福( 1 1) 春秋兼用蚕品种润花x 镇月的选配研究…………………………… 钱荷英 何斯美 徐安英( 1 8) 新 型蚕 用 消毒剂 对 家蚕 病原 菌 的消毒 试 验 …… …… ……… …… … 鲍先巡 冯纪元 张 磊等(4 8) 柞 蚕雄 蛾 粉降 血糖 效 果的 初步 研 究… …… …… ……… …… ……… 姜 义 仁 刘 梅 孙 影 等(5 8) ◆ 植物 保护 除草 剂绿 磺 隆和 甲磺 隆对 后 茬作 物危 害 的研 究 ……… …… ……… 叶 发兵 来 欣 朱 立 红等 (6 8) 杀菌剂开发中的室内生物测定…杨晓凡 吴祥为 黄德智等(7 8)
七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

七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方案,为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供试菌株番茄早疫病病原菌株采集于豫北地区番茄种植大棚中的病果,经组织分离、纯化获得病原菌[10]。
1.1.2试验药剂50%异菌脲(病可丹)可湿性粉剂为山东鑫星农药有限公司生产,50%氯溴异氰尿酸(比秀)可湿性粉剂为以色列海法作用保护有限公司生产,80%丙森锌(好锌泰)水分散粒剂为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生产,10%苯醚甲环唑(病可丹)水分散粒剂为山东鑫星农药有限公司生产,50%醚菌酯(信赖)可湿性粉剂为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生产,32.8%烷基腈氧基醌(凯银)水分散粒剂、35%腐霉利悬浮剂为宜宾川安高科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方法1.2.1杀菌剂单剂毒力测定将7种杀菌剂单剂与PDA培养基充分混匀,配制成0.01、0.05、0.10、0.50、1.00、5.00mg/L系列浓度的平板。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用5mm打孔器在培养6d后的番茄早疫病菌平板上打孔,用镊子取菌丝面向下接种在含药PDA培养基上,每皿1个菌碟,28℃倒置培养,以去离子水作为对照组,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于接种后第3天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生长直径,通过菌丝生长抑制率值和各药剂浓度对数值间的线性回归性进行分析,求出各菌株EC50并计算相对抑菌率。
抑菌率计算方法为每个菌落使用十字交叉法测量2次,取其平均数作为菌落的大小。
计算7种杀菌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百分率,公式如下:菌落增长直径=菌落测量直径-菌盘直径抑菌率=(对照菌落增长直径-含药培养基上菌落增长直径)/对照增长菌落直径x100%[11]以浓度对数为横坐标(x),相对抑制率几率值为纵坐标(丫),求出各药剂对供试菌株的毒力回归曲线方程y=a+bx、相关系数r与有效抑制浓度(EC50)。
根据EC50分析比较不同杀菌剂对供试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12]。
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及控制研究

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及控制研究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菌药物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由于无菌药物生产操作环境的特殊性质,微生物的污染难以避免,因此对于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空气微生物检测、表面微生物检测和人员微生物检测。
1.空气微生物检测空气微生物检测是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微生物检测的重要环节。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气溶胶沉积方式污染产品和外部环境,因此空气微生物的检测是为了保证无菌药物生产车间内部环境的洁净度。
空气微生物检测主要通过空气采样器采集样本,然后对样本进行菌落计数、分子生物学检测和生长条件分析等等方法检测。
表面微生物检测主要是对无菌药物生产车间内表面进行检测,目的是为了控制表面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
表面微生物检测可以通过采集表面样本,然后进行常规菌落计数、荧光计数、ATP检测等方法来检测。
人员微生物检测主要是为了控制人员对无菌药物生产环境影响。
人员微生物检测可以通过采集人员手指、口腔、鼻腔等部位样本,最好采用定量PCR技术来检测。
微生物空气净化是对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的最有效控制方式。
常见的空气净化方法有:HEPA过滤器、UV-C灯、臭氧发生器以及紫外线臭氧净化器等。
同时需要完整、密封的空气处理系统。
2.表面消毒表面消毒是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微生物控制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在生产车间表面需要经常清洁和消毒,重点关注接触到人员或其他物体表面的区域。
3.人员培训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行为举止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
因此,必须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人员洁净操作技能的掌握以及卫生习惯的养成。
总之,无菌药物生产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十分重要,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监测和控制,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菌剂开发中的室内生物测定杨晓凡1,吴祥为2,黄德智2,花日茂2(1.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摘要 针对杀菌剂开发中的室内生物测定,探讨了活体和离体的相互关系,生物测定类型的选择问题,同时从多角度阐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杀菌剂开发;生物测定中图分类号 S4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6)01-0087-02Summ ary of Bioassay in the P rocess of Discovering and Developing N ew FungicideYANG X iao2fan et al (Anhui University of T echn ology and Science,W uhu,Anhui241000)Abstract Bioassay plays an im portant ro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and developing new classes of fungicides.In this paper,traditional fungicidal bioassay was summ arized.In addition,the fungicidal bioassay selection and its inn ovation way were als o elab orated as tw o focal points.And the research herein was provided as the useful reference for fungicides discovery in China.K ey w ords Fungicides;Bioassay 在农用杀菌剂研发过程中,药剂、病原菌和寄主及其相互影响始终是关注的重点,而室内生物测定是联系三者的纽带之一。
杀菌剂在其早期的开发中,无论是初筛还是复筛,都必须不断地对化合物进行生物测定,从而确定研究的效果及下一步的筛选方向。
1 传统的生物测定1.1 活体和离体 在目前杀菌剂的研究、开发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离体(In vitro)和活体(In viv o)两大传统室内生物测定技术。
传统离体生物测定技术,即病原菌脱离寄主(感菌植物等)在人工培养基或无培养基的条件下,直接和药剂接触,观察药剂生物活性大小和类型。
离体生物测定主要有附着法、抑菌圈法、孢子萌发法、最低浓度法、生长速率法和干重法等[1]。
离体条件下反映的仅是供试药剂和病原菌的关系。
所以观察的指标(菌丝生长速率、抑菌圈大小和孢子萌发率等)是供试药剂对病原菌直接毒力的表现。
20世纪60年代,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并开发了防治水稻纹枯病及其他真菌性病害的多氧霉素(P oly oxin),它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株喷洒法”的建立。
自此,活体成为农用杀菌剂研究的传统生物测定技术。
活体生物测定,即在室内控制条件下,于病原菌和活体寄主共存体系中观察药剂生物活性大小和类型。
活体测定法按测试材料主要有器官接种试验、种子杀菌剂药效试验、果实防腐剂生物测定等;按作用方式又可分为先接种后药剂处理的治疗作用试验和先药剂处理后接种的保护作用试验。
活体条件下,环境因素易于控制,主要反映的是特定环境下病原菌、寄主和药剂三者关系,病原菌活性受药剂和寄主生物双重影响,所观察的指标(病斑大小、发病率等)是病原菌、寄主和药剂的综合表现。
1.2 离体和活体的关联及选择 离体反映的是药剂对病原生物的直接毒力大小,活体反映特定环境条件下药剂在活体上的药效大小。
离体生物测定快捷、灵敏、易操作;活体生物测定相对耗力、耗物、周期长,程序复杂。
如果离体和活体所反映的杀菌剂生物活性一致,人们更希望用离体代替活体,基金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5jq1063)。
作者简介 杨晓凡(1978-),男,安徽寿县人,硕士,讲师,从事生物农药研究。
收稿日期 2005208228但事实上,有些杀菌剂应用离体有效,活体测定无效,而有些杀菌剂采用活体有效,离体测定却不表现毒力。
20世纪70年代以前开发的稻瘟病防治药剂如灭瘟素(Blasticidins)、春日霉素(K asugamycin)、异稻瘟净(I BP)、克瘟散(E DDP)等无论离体、活体试验都具有较强的活性。
但70年代后开发的防治药剂如噻菌灵(thiabendaz ole)、三环唑(T ricyclaz ole)、四氯苯酞(Fthalide)、灭瘟唑(S21901)等在离体条件下几乎不表现活性,但是在稻株上却显示极高的防治效果。
所以正确选择生物测定方式在杀菌剂开发中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
(1)作用方式。
药剂不是直接杀死或抑制病原菌,而是提高植物抗病性或诱导植物抗病性,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应考虑活体生物测定[24]。
(2)作用机理。
如开发黑色素合成抑制剂(M BI)类杀菌剂,这类非杀菌性杀菌剂,由于其不阻碍分生孢子萌发,但抑制附着壁的黑色素的形成而使侵入能力下降,所以研究中应选用活体生物测定;20世纪70年代后开发的作用点单一的内吸性杀菌剂离体表现大都不如活体显著,所以开发内吸性杀菌剂,应以活体测定为主。
(3)药剂开发类型。
日用防腐剂、仓储防霉剂、铲除剂类杀菌剂的生测应优先考虑离体,判断其直接毒力的大小;土壤类杀菌剂的开发,如苯基酰胺类CG A8000应以离体测定为主[5];开发保护性杀菌剂可采用离体抑制孢子萌发测定法。
(4)同一生物测定类型,存在不同的选择方法。
离体测定中,有的抑制孢子萌发,有的抑制菌丝生长或导致异常芽管的形成,抑制菌丝生长的不宜用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如春日霉素只能抑制菌丝蛋白质的合成,不能抑制孢子萌发。
活体测定中要考虑活体对药剂的吸收方式不同,有的要叶面喷洒,有的应考虑土壤处理或营养液处理。
在杀菌剂的开发过程中,对筛选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制不明,会给筛选过程中的生测选择带来困难。
对于随机合成筛选,发现活性化合物很大程度上依靠机遇,化合物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是不可预测的[6],应考虑“活体优先”原则。
从天然产物筛选杀菌活性成分,初筛时活性含量、成分、稳定性等未明,离体测定相对敏感,复筛及下一步的分离纯化过程中应采用活体、离体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追踪活性物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 ci.2006,34(1):87-88 责任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孙红忠质,以确保不漏选。
应用类推合成法(Analogue synthesis)筛选杀菌剂,一般很难开发出新型作用机制的化合物,所以生测类型的选择应考虑先导化合物的生物学特性。
生物合理设计(Bio2rational Design)筛选以关键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为研究对象,如果需要对传统生测选择,首选离体。
获得性系统抗病性激活剂(Activators of system ic acquired resistance)开发,因其作用机制离不开活体,应运用活体[7~9]。
2 新型生物测定技术及其创新途径2.1 新型测定技术 农药开发费用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而开发成功率却越来越低。
第3代杀菌剂的开发聚焦于特异的作用靶标,筛选途径从传统的随机合成和类推合成转向天然源、植物诱导素及生物合理设计。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甾醇合成抑制剂可使病菌产生异常芽管及菌丝,有效霉素可使菌丝密度增加,产生异常分枝,这启示着传统的离体测定指标不适宜。
离体观察指标不断增加且趋向微观化、细胞化和间接化[8,9]。
针对天然产物的研究特点,对微量分离物进行抗菌活性跟踪,李树正等开发出灵敏、准确的“对峙培养法”[10]。
周青春等改进了“溴化四氮比色法”,提出了可在新杀菌剂研究筛选及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应用的微量快速筛选方法[10]。
直接薄层析生物自动显影测定(Direct T LC bioautography detection),集筛选、分离和测定于一体,所需样品量较少,同时灵敏、快捷、可靠,特别适合植物源杀菌剂活性物质的筛选和追踪[11,12]。
组织培养筛选方法适合现代化大规模筛选,同时与大田试验相关度高,其在杀菌剂的生物测定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如针对细菌性白菜软腐病的“萝卜块根法”,适用于稻瘟病的“剥离叶鞘法”,适用于多种病害筛选的“洋葱鳞片表皮法”,适用于病毒筛选的“局部发病法”和“叶面漂浮法”等,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成功地应用了组织筛选法,发现了井冈霉素和变构霉素[9]。
高通量筛选(H 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寻找医学新药物的高新技术,国外许多农药公司将这种技术用于新农药的筛选。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在传统筛选技术的基础上,应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高新技术,使筛选样品微量化(样品用量在几微升到几百微升或者微克至毫克级),样品加样、活性检测乃至数据处理高度自动化,使筛选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高等特点[13,14]。
2.2 生物测定技术创新途径2.2.1 药理学途径。
目前,国内外从药理学途径开发的新型生物测定技术有:筛选细胞分裂抑制剂的芽管隔膜法,筛选几丁质抑制剂的异常芽管法,筛选黑色素抑制剂的异常菌丝法等。
它们是根据一些已开发药剂的作用机理而开发的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
生物测定技术为筛选新型杀菌剂服务,反过来,新型杀菌剂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又推动了杀菌剂生物测定的改进和创新。
2.2.2 植物病理学途径。
通过研究病原菌与寄主之间的关系来研究致病菌或抗病过程,从而开发新型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
植物病原菌致病性研究发现,除了“侵入力”外,病毒素是许多病原的致病因子,针对上述的致病机理,开发以中和毒素或抑制毒素为目标的生物测定技术,开发新型杀菌剂。
如用于玉米小斑病毒素的生物测定方法达40种之多,用离体玉米根冠细胞对H MT毒素进行生物测定等。
有些病原菌能产生抑制寄主防御反应的物质Suppress or,这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因此开发抑制Suppress or的生物合成或钝化Sup2 press or的新作用机制杀菌剂,离不开对Suppress or进行生物测定。
噻菌灵的作用机理之一就是诱导水稻产生3种植物防卫素,虽然噻菌灵是以常规方法开发的杀菌剂,但是它给人以启示开发针对“防卫素”的生物测定技术,这对开发“诱导抗病性”杀菌剂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2.2.3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途径。
无论是从药理学还是病理学途径,植物病原菌、寄主和药剂三者之间的关系除了少数物理作用外,大多数可从生物化学(酶、激素、免疫系统、电子传递链等)、分子生物学(酶、膜等受体的结构和农药分子在靶标部位作用机理)水平给予最终的解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