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园艺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园艺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B卷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分×10=20分)1、品种与良种: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稳定,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
品种具有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等五个特性。
优良品种的优质生产用种即良种。
2、基因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是近20年来随着DNA重组技术、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生物技术。
在基因水平上改造植物遗传物质,可定向改造遗传性状,提高了育种的目的性和精确性,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障碍,实现了基因在生物界的共用性,因而在园艺植物重要园艺性状的遗传改良、抗逆抗病育种、品质改良与种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3、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只有改变其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的称作驯化引种。
4、单株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优良单株分别编号采种,下一代每个单株的后代分株系播种在选种试验圃内,每一株系种一小区,通常每隔5个或10个株系设一对照区。
根据表现,淘汰不良株系,从当选株系内选择优良单株混合留种。
5、母系选择法:此法与系谱法的区别主要是在入选株不进行隔离,对花粉来源不加控制,选择只是根据母本的性状进行,所以称为母系选择法,又称为无隔离系谱选择法。
其优点是无需隔离,比较方便,同时生活力不易衰退;缺点是选优纯合的速度较慢。
此法适用于白菜、甘蓝等自花授粉容易衰退的作物。
6、新品种保护: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依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审查符合条例规定的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依法受到保护。
7、芽变选种:将优良的芽变选择出来,经过鉴定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期末复习】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及答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样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多系品种2、选择差3、实生选种4、杂种优势5、异源多倍体6、外植体二、填空题(共35分)1、在某番茄品种育种目标制定时,要求番茄红素含量达到一定的大小,该目标属于品质育种目标中的。
(1分)2、由于园艺植物利用方式及人们对产品嗜好,葡萄品种选育包括鲜食、制干、制汁、酿造、制罐等,体现出园艺植物品种育种目标具有特点。
(1分)3、从开花授粉习性来看,在遗传上纯合程度高、不携带致死或半致死基因,因而不发生近交或自交衰退现象的植物属于。
(1分)4、1951年,日本果树试验场从国光和元帅的596株杂种中选出一个优株,经过多次嫁接繁殖后获得了“富士”品种,该品种属于同型杂合类型中的。
(1分)5、部分无性繁殖园艺植物除可采用常见的有性杂交方式选育新品种外,由于较经常发生体细胞突变,因此,成为其育种的有效途径。
(1分)6、自交系选育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通常不直接用于生产上推广栽培。
(1分)7、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由提出;大白菜、芥菜等起源于。
(2分)8、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是种质资源的保存中的形式。
(1分)9、洋葱从北方引向南方栽培时,发现地上部分生长旺盛而鳞茎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1分)10、丹麦植物育种家W.Johanssen提出的“纯系学说”说明针对群体选择是否有效取决于群体内是否具有。
(1分)11、进行群体选择时,性状的选择强度与入选率具有一定的联系,通常通过以实现对选择强度的加强。
(1分)12、苹果品种旭产生两个短枝芽变类型本迪旭和威赛旭在杂交育种中均可将短枝性状传递到后代,推测其变异应该发生在层分生细胞。
(1分)13、随着添加杂交亲本的增多,早期参加杂交的亲本在杂种中所占的遗传组成。
(1分)14、用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是一种快速(20-60 分钟)而准确的花粉活力检测方法,具有正常生活力的花粉在显微镜下将表现。
(1分)15、在杂交过程中,需要进行花器官的去雄处理,为避免不同来源的花粉相互污染,在实际工作中,用具及手常用进行处理。
《园艺植物育种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园艺植物育种学》试卷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选育与繁殖园艺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2、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3、种质资源:把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同成为种质资源。
4、引种:引种驯化简称为引种,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的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也就是从外地引进本地尚未栽培的新的植物种类、类型和品种。
5、遗传力:遗传力就是亲代性状值传递给后代的能力大小。
6、选择反应:数量性状的选择效果,决定于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称为选择反应。
7、芽变:芽变是指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8、群体品种:群体品种是指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它品种相区分。
9、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0、两亲杂交: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交的亲本只有两个,又称成对杂交或单交。
11、多亲杂交:多亲杂交是指三个获三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
12、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13、添加杂交:多个亲本逐个参与杂交的方式称添加杂交。
14、单交种:两个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一代称为单交种。
15、双交种:双交种是4个自交系先配成两个单交种,再用两个单交种配成用于生产的杂种一代。
16、三交种:三交种是用两个自交系先配成单交种,再以单交中作母本与第三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杂种一代。
17、远缘杂交: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的类型之间的杂交。
多指种属间存在杂交障碍的杂交。
18、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作物育种学总论五套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 分,共 10 分)DUS,选择育种,聚合杂交,杂种优势,体细胞杂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⑴、⑵、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⑶、⑷、群体品种和⑸;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⑹、⑺、⑻;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⑼;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三、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 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园艺植物育种学(4)--2014-2015学年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014-2015 学年 第1 学期 园艺学院 园艺 专业 卷别:A考试科目: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考试方式: 闭卷1、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26分)1 品种:品种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和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的、遗传上相似而稳定的植物群体。
2自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雄蕊的花粉一般不借助外力即可直接授到本花雌蕊的柱头上,一般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
3 目标性状:各类作物品种都具有一系列性状,其中特别需要改良的性状称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这些性状又各有其组成因素及生理生化基础。
4 种质:决定生物性状遗传,能把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5 选择差: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即为选择差。
6 分子标记:基于DNA水平多态性的遗传标记,它通过检测基因组的一批识别位点来估测基因组的变异性或多样性。
7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8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杂交时表现不能结籽或结籽不正常的现象。
9 自交系:由一个单株经过连续数代自交和严格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基因型纯合,遗传性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10 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性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11诱变育种:又称引变育种或突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或化学等因素,诱发作物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鉴定,直接或间接的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2不育系:对于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该系统即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
13 自交不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园林植物育种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河北农业大学2019级第三学期《园林植物育种学》试卷(A)教学单位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品种:2、本地种质资源:3、回交:4、杂种优势:5、远缘杂交:6、品种退化:7、园艺植物育种:8、引种:9、杂交育种:10、良种繁育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有哪些?2、杂交育种时,亲本选配的原则有哪些?3、说明诱变育种的优点。
4、说明品种退化及主要原因?5、如何提高良种繁育系数?三、论述题(15分)论述确定适当育种目标的重要性。
四、综合运用(15分)请详细比较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
2017春季《园艺植物育种》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品种: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一定的方法或程序,利用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创造的变异,选育出的性状基本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符合育种目标的园林植物。
2、本地种质资源:指在当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下,经长期的栽培与选育而得到的植物品种和类型。
它是选育新品种时最主要、最基本的原始材料。
具有取材方便,对当地自然、栽培条件有高度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方面的优点,也具有遗传性较保守,对不同环境适应范围窄的缺点。
3、回交:由单交得到的杂种F,再与其亲本之一的杂交,叫做回交。
14、杂种优势:指杂交子代在生长活力、育性和种子产量等方面都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
遗传学中指杂交子代在生长、成活、繁殖能力或生产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双亲均值的现象。
5、远缘杂交: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种或不同属间甚至不同科间的植物为亲本进行杂交,这种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6、品种退化:指园艺植物品种经几代栽培繁育后,其优良性状表现出逐步减弱,或者有时会表现出某些预料不到的不良性状的情况。
7、园艺植物育种:是通过引种、杂交育种、选种或良种繁育等途径改良植物固有类型而创造新品种的技术与过程。
也是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将天然存在的或人工创造的变异类型通过一定的方法或程序,选育出性状基本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符合育种目标与要求的新类型、新品种,并繁育良种苗。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10级农生、农信、农贸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1、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型的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乙)×甲〕×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量。
8、诱变育种的M1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B.生产条件C.经济条件D.人类需要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一切基因资源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高产品种D.所有品种4、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C.在第一分离世代开始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至F4-F8代才选株建系D.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6、在花粉培养中,所培养的外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1分)
1、根据种质资源的类型与性质,可以将种质资源分为地方品种、主栽品种、
原始类型、野生近缘种等。
2、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花粉管介导法。
3、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能定向的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基因频率与
基因型频率是群体遗传组成的标志。
4、“先杂后纯”和“先纯后杂”分别是指组合育种、优势育种育种途径。
5、只改善某一品种的1~2个缺点,常采用回交或诱变育种途径。
6、亲本性状互补是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①不同性状互补,②同一性状不同单位性状互补。
7、回交育种对非轮回亲本的要求是输出性状特别优良,并是质量性状。
8、多倍体育种时常用的诱变剂是秋水仙素,它的作用原理是作用于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能抑制纺锤丝的形成,
而不抑制染色体的复制,从而使细胞的染色体加倍;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鉴定等。
9、根据遗传,园艺作物雄性不育系可分为:核雄性不育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基因
工程雄性不育系等。
10、根据品质测定的方法,可将果树、蔬菜的品质分为感官品质和化学品质。
其中化学品质又可分为营养品质、
卫生品质和药用品质。
11、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亲本的后代群体的平均值与最初原始群体平均值之差,称为 C 。
A、遗传力
B、选择差
C、遗传进度 D 、选择强度
12、母系选择法常用于 A 的选择。
A、异花授粉作物
B、常异花授粉
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
13、在杂交育种中只对F1进行选择的园艺作物是 D 。
A、异花授粉作物
B、常异花授粉
C、自花授粉作物 D无性繁殖园艺作物
14、单子传代法最适用于 C 杂交后代的选择。
A、行株距大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B、行株距小的自花授粉园艺作物
C、行株距大的异花授粉园艺作物
D、行株距小的异常花授粉园艺作物
二、名词解释:(2分×10=20分)
1、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区与原分布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或引种植物适应范围较窄,只有改变其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或必需采用相应的农业措施,使其产生新的生理适应性的称作驯化引种。
2、母系选择法:与系谱法的区别主要是在入选株不进行隔离,对花粉来源不加控制,选择只是根据母本的性状进行,所以称为母系选择法,又称为无隔离系谱选择法。
3、播种品质:与种子播种成苗相关的性状,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等指标。
4、异源多倍体:来源于不同亲本的基因组进行融合获得的多倍体称异源多倍体。
5、新品种保护: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6、特殊配合力:也称组合配合力,是指某两个亲本所配特定的杂交组合与所涉及的一系列杂交组合平均值相比,其生产力高低的指标。
即指某种特定组合的实际观察值(如产量或其它性状值)与根据双亲的普通配合力所预测的期望值的离差。
7、自交不亲和系:系统内植株雌蕊正常,授予外来的花粉能正常结籽,但系统内花期自交不结籽或结籽率很低的系统。
8、临界剂量:受辐射处理后材料的存活率或生长量是对照40%的剂量。
9、体细胞杂交:也称原生质体融合,是在离体条件下将同一物种或不同物种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培养并获得杂种
细胞的再生植株。
10、垂直抗性:又叫转化性抗性,对某些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对其它的生理小种表现为感病,这种抗病性叫垂直抗性。
三、简答题(5分×6=30分)
1、简述远缘杂交时可采用哪些方法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
答:染色体加倍;注意选择选配亲本;有性媒介法;无性媒介法;特殊的授粉方法;柱头移植和花柱短截法;化学药剂的应用;试管受精和雌蕊培养等。
2、简述特殊配合力轮回选择法选育自交系的程序?
答:该法是以提高特殊配合力为主要目的的轮回选择法。
①选株自交和测交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分别自交和测交。
特别注意的是测验种(Tester)必须是
基因型纯合的自交系或纯系。
②比较测交F1,入选相应S1
③入选S1株系去杂去劣后,混合授粉进行多系杂交形成改良群体。
④一般经过1~3轮回选择后,进入系谱法程序选育自交系。
3、抗病性鉴定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1)田间自然鉴定
它的优点是能较全面准确地反应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结果可靠性较强,操作方便。
缺点是占用较多的土地,费用较高。
(2)温室或田间接种鉴定
将病原菌孢子或病毒直接接种到温室或田间植株的叶片、果实或根上,它适合对所有园艺作物进行抗病性鉴定。
由于抗病现象是寄主、病原物及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鉴定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可靠性强。
4、针对保护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地专用品种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①对低温或高温的适应性,
②耐弱光性
③抗病性
④单性结实及自花结实性
⑤产品的商品性
5、简述芽变选种的程序。
答:①初选:发掘优良变异,分析变异,变异体的分离同型化。
②复选:鉴定圃,复选圃。
③决选
6、简述园艺作物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技术环节?
答:①目的基因的获取
②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③遗传转化
④转化细胞筛选及转基因植株鉴定
⑤外源基因整合及表达分析
⑥转基因作物新品种选育
四、论述及问答(10分×2=20分)
1、试述生产杂种一代种子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①简易制种法,适用范围:花器小,人工去雄困难,又无其它有效的制种手段,且杂种优势强的异花授粉植物。
②人工去雄制种法,适用范围:对花器大,去雄容易,种子繁殖系数大,即授粉一朵花,所结种子数量大的
园艺作物,
③苗期标记性状制种法,适用具有明显苗期性状的园艺作物。
④化学去雄制种法,已在水稻、小麦、油菜、黄瓜、西瓜、菠菜等作物上得到应用。
⑤雌性系制种法,雌雄同株异花的葫芦科等作物。
⑥雌株系制种法,雌雄异株作物。
⑦迟配系制种法,在异花授粉作物中,相同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比不同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慢。
⑧利用雄性不育系,如;萝卜、洋葱等。
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如:甘蓝、白菜等。
2、一个品种在生产种应用若干年后发生了退化,试分析发生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如何在良种繁育过程种如何避
免发生混杂退化?
答: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机械混杂
❖生物学棍杂
❖自然突变和遗传性的变化
❖选择方法或繁殖材料选用不当
❖不适宜的留种条件的影响
❖病毒的侵染
避免发生混杂退化的措施: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机械混杂;
❖隔离留种,防止天然杂交,(1)机械隔离(2)时间隔离(3)空间隔离
❖采用合理的选择和留种方法,防止遗传性变异;
❖利用和创造最适宜的良种繁育条件;
❖采用脱毒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