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精神、深圳十大观念
一、地域文化-深圳

二、生活条件完善环境优美
• 道路、照明、环卫、绿化、排水、交通等市政设施 建设已初具规模,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功能趋 于完善。 •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 佳”、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 “全国优秀旅游城 市”。 • 深圳是“公园之城”。全市442个公园,风景区、 森林公园总面积达1.324万公顷。
黄金海岸 蓝色盐田 山海休闲 生态乐园
盐
•
•
田
• •
•
199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3月30日正式 挂牌成立。 位于深圳市东部,东起大鹏湾背仔角,南靠香 港新界,西连罗湖区莲塘,北邻龙岗区。 辖区面积72.63平方公里。 现辖沙头角、海山、盐田、梅沙4个街道,18个 社区。居民以汉族为主,方言为客家话和广东 话。 2010年末,区内常住人口20.89万人,其中户籍 人口4.51万人,非户籍人口16.38万人。
深圳欢迎您
Welcome to ShenZhen
“鹏城”的由来
地 地
形:深圳地图像展翅的大鹏。 域:紧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
寓
意: “鹏”也有“大鹏展翅”之意,寓意深圳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经济腾飞的大潮中大有作为。
地理位置
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
东 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 西 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珠海市相望; 南 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 北 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深圳八景
(八)羊台叠翠
位于宝安区的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 米,雨量 充沛,气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发源地,山 上林木繁茂,野生动物出没其间。羊台山下是客 家人聚居地区,抗日战争期间,羊台山游击队从 日寇占领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邹韬奋、何 香凝等为首的数百名中外闻名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并安全转移、隐蔽到羊 台山区,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万人逃 港,有的村人几乎 全跑光。通过宝安 逃港的约90万人。
新时期广东精神

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承传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
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显,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
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爱国,是北京城市精神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北京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创新,即突破常规、推陈出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它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
近年来,北京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仍将以创新赢得机遇和未来。
包容,即宽容、容纳。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京腔京韵的、五湖四海的在今天的北京都有其展示的舞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
文明,是指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重礼仪、热情友善的优良传统,也展示了国际城市开放包容、平等协作、开明守信的现代风范。
近年来,北京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以文化人,以文化育文明,日益成为汇集世界先进文化的文明之都。
深圳十大精神

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敢为天下先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靠这种精神和理念,催生出深圳大大小小的“第一个吃螃蟹”之举。
今天,当深圳各项改革将再次进入快车道的时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制度上得到了更多支持。
“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
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时光荏苒,没有秦砖汉瓦的深圳,以虔诚之心埋下文化的种子,播洒创新的甘露,而今的文化之树已郁郁葱葱。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深圳,各种高度活跃的组织和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机制,让这个城市处处涌现出“雷锋”;在深圳,大量的深圳人,于平凡中见真情,于无声中献爱心,这是铭刻雷锋精神于心的最有力辅证。
提到雷锋精神在这座城市,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义工。
这个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城市,因为“义工”让人感到温暖而有旺盛的生命力。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申办口号的确定,不仅仅是深圳迈向世界的一大步,更是深圳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的机遇。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担负着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的历史重任。
从讲速度到讲效益,深圳在不断转换发展方式的同时,一直努力追赶世界的潮流,向世界敞开着胸怀,保持和世界的零距离。
10、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三天一层楼,是谁的功劳?千万人口的城市,是谁的汗水铸就?是你的,是我的,是深圳人的。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广东精神

熟视无睹
铁石心肠
袖手旁观
视若罔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经历 着道德的“考验”,这个时候,同学们是 怎么做的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除了以上的事件,你们在生活中还有没 有发现过不道德的现象呢?
2.诚于信——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 出灿烂的鲜花。
“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 初是分开使用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 者,人之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 诚之者人之道。”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 行一致,真实可信。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 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 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 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 立身处事之本。
新广东精神
The end
谢谢
THANK YOU
制作人
高一(14)班委
什么是道德?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 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 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 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 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广东精神
在5月9日开幕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大会报告中首次公布了新时期广东 精神,即“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广东精神的内容和实质
广东人精神是“敢为人先、务实进取、 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
深圳精神四句话

深圳精神四句话深圳精神四句话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以其独特的精神影响着每一个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
而深圳的精神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概括:一、开拓创新,勇攀高峰深圳一直以来都是开放包容的城市,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
它崇尚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尝试和冒险精神。
深圳市科技成果丰硕,高新科技企业不断涌现,不仅仅是深圳的骄傲,更是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圳人心怀梦想,勇敢攀登高峰,在每一个领域都敢于创新,这正是深圳精神的真正体现。
二、拼搏奋进,追求卓越深圳人向来拥有辛勤奋斗的精神,他们勤劳努力,追求卓越。
不论是在传统产业领域还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深圳人都以“拼搏”二字为座右铭,向着目标全力以赴。
在深圳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人们热衷于工作,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身影。
深圳精神就是在这种拼搏奋进和追求卓越的努力中得以体现。
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深圳人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深圳是一个充满包容和合作精神的城市,人们乐于分享,积极参与各种合作项目。
深圳积极发展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企业和人才加入。
深圳精神就是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理念,与世界各地的伙伴一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四、关爱社会,回馈社会深圳精神还体现在深圳人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回馈社会的行为中。
在深圳,无论贫富,人们都有责任去照顾他人和弱势群体。
深圳的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大量的志愿者投身于各类公益活动中。
深圳市也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种关爱社会和回馈社会的精神,正是深圳人的崇高品质。
深圳精神即开拓创新,勇攀高峰;拼搏奋进,追求卓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关爱社会,回馈社会。
这四句话凝聚着深圳人的智慧和勇气,它将继续激励着深圳人为建设美好未来而奋斗。
深圳十大精神教学文案

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敢为天下先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靠这种精神和理念,催生出深圳大大小小的“第一个吃螃蟹”之举。
今天,当深圳各项改革将再次进入快车道的时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制度上得到了更多支持。
“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
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时光荏苒,没有秦砖汉瓦的深圳,以虔诚之心埋下文化的种子,播洒创新的甘露,而今的文化之树已郁郁葱葱。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深圳,各种高度活跃的组织和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机制,让这个城市处处涌现出“雷锋”;在深圳,大量的深圳人,于平凡中见真情,于无声中献爱心,这是铭刻雷锋精神于心的最有力辅证。
提到雷锋精神在这座城市,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义工。
这个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城市,因为“义工”让人感到温暖而有旺盛的生命力。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申办口号的确定,不仅仅是深圳迈向世界的一大步,更是深圳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的机遇。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担负着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的历史重任。
从讲速度到讲效益,深圳在不断转换发展方式的同时,一直努力追赶世界的潮流,向世界敞开着胸怀,保持和世界的零距离。
10、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三天一层楼,是谁的功劳?千万人口的城市,是谁的汗水铸就?是你的,是我的,是深圳人的。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深圳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观念

间 ,深圳 在 全 国率 先提 出 “ 实现 市 民 文
化 权 利是 文化 发展 根 本 目的 ” 的理 念 。 从 文 化 民 生、 文化 服 务 ,到文 化权 利 ,
代精神的高度浓缩 ,改革历程的生动注 脚 ;它勾连着走向开放 的全体 中国人的
共 同记 忆 ,也 可以 沉 淀 为我 们 继 续迈 步
Z O G H UC N T U TO H N Z O O S R C IN
观 念 影 响 中 国 。 作 为 改 革 开放 排 头兵 的深 圳 ,3 年 特 区 史上 诞 生 的一 批 0
新理 念 新 口号 ,不 独属 于深 圳 。 它是 时
我 激 励 、勇做 改 革 开放 排 头 兵 的 坚定 信
而受人 尊重。
海 大道 边 。 “ 空谈误 国 , 实干 兴 邦” 这 个 口号 旗 帜 鲜 明地 倡 导一 种 新 的价 值 观
鼓 励创 新 ,宽容 失败
从 一 个 城 市对 待 失 败 的 态 度 , 更 能 体 会 到 这 个 城 市 的 力 量 。 “ 励 创 鼓
圳人具有世界眼光的追求。深圳作 为改 革 开放 的 窗 口和 试验 田,担 负着 古老 中
改革 将 再 次进 入 快 车道 的时 候 , “ 励 鼓
来 了 ,就 是 深圳 人
这 句简单质 朴的 口号散发 着浓浓 的草根味道 ,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
的人 们 内心 对 归属 感 的深 沉呼 唤 ,也 代
19年 春 , 邓 小 平 视 察 深 圳 经 济 创 新 ,宽 容 失败 ” 在制 度 上得 到 了更 多 92 支持 。 “ 励 ” 和 “ 鼓 宽容 ” 无疑 将 再 造 特 区发表谈话 ,鼓励深圳大胆地试 ,大
《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精选多篇)

《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精选多篇)第一篇:《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深圳市,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
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喊出了变革的时代强音,走出了科学的发展新路。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观念给深圳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对深圳的崛起,我们有欣喜,有震撼,但更多的是困惑,这个昔日的渔村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多的奇迹?带着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深圳十大观念》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深。
观念时时皆有,处处可见,它是精神的内核,人群意向的集中表述,它是实践发展的坚实思想基础。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观念是她的灵魂,用观念解读城市,是全新的视角,更是经历后的理性总结。
《深圳十大观念》这本书看似总结了深圳30年来的改革实践,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积淀的精神财富也正是借由这本书推广到了全国,它比深圳的高楼大厦更让我们触动。
深圳的种种观念犹如冲破思想禁锢的声声春雷,顶着风险应运而生,虽饱受非议,但在践行的风雨中却始终屹立不倒。
由"蛇口之父"袁庚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折射了"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
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神话就是这个观念最好的例证,蛇口的今天,就是对这句口号作出的最好诠释,这是一句永不过时的口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出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人精神是“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精神。
广东精神的实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岭南文化传统和广东改革开放的综合反映。
“深圳精神”形成于1990年,原为“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八个字。
2002年3月至8月,深圳市开展了“深圳精神如何与时俱进”大讨
论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深圳市委常委会集中全市人民的建议意见,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深圳精神重新概括为四句、十六个
字。
新的深圳精神是“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360度围观十大观念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基本点:
这一观念最早由深圳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在1981年提出,它折射出“发展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1984年10月1日出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盛大庆典的游行队伍中,从此在全国广泛传播。
重点:
直接催生了蛇口速度、深圳速度,并
成为当年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的“深圳精神”的观念。
亮点:
这句现今看来平常的话,在当时那种计划体制思想禁锢的年代,无疑是石破天惊一声惊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人性。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基本点: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1992年初在蛇口竖起的标语牌,如今这块蓝底白字的标语牌仍然矗立在蛇口南海大道边。
重点:
这句话是蛇口工业区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改革开放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而蛇口从试验田回归企业角色褪去历史光环之后在争议与失落中提出的,给自己定位的关键性话语。
亮点:
这个口号旗帜鲜明地倡导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就是减少争论,多干实事,排除思想上的干扰,呼应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3、敢为天下先
基本点: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发表谈话,鼓励深圳大胆地试,大胆
地闯。
之后,深圳媒体把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重要谈话中的观点、主张,结合深圳改革开放的实际,以社论形式连续发表。
重点:
“敢为天下先”、“先走一步”、“敢闯敢试”等观念迅速流行起来。
亮点:
成为深圳自我激励、勇做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坚定信念,为推进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4、改革是深圳的根
基本点:
2005年3月25日,中共深圳市委工
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
重点:
深圳未来的发展仍然要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优势,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
此后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
亮点:
“这一观念不但是对过去深圳实践的高度浓缩,更是未来深圳发展的动力源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基本点: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城市
都有自己的追求。
重点: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城市,深圳市民选择了读书。
亮点:
从2000年开始,深圳市每年11月举办“读书月”。
在这座城市的最中心位置,屹立的是世界一流的书城和图书馆。
热爱读书让这个城市更加文明,更加时尚。
深圳因为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基本点: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
深圳力量的体现。
重点“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靠这种精神和理念,催生出深圳大大小小的“第一个吃螃蟹”之举。
从一个城市对待失败的态度,更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力量。
亮点:
当深圳各项改革将再次进入快车道的时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制度上得到了更多支持。
“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基本点:
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重点: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
亮点:
从文化民生、文化服务,到文化权利,深圳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市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从而也使深圳在进入新世纪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高,为深圳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的科学协调发展创造了新的经验。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基本点:
这是一句源于古印度谚语的话,大意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精神的愉悦。
重点:
这句早已成为深圳义工的独特理念。
深圳人耳熟能详。
亮点:
鲜艳的红帽子、红马甲已经成为鹏城大街小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这个观念在多年前不但清晰明了地树立起深圳义工的形象并让深圳义工的理
念迅速传播开来,而且是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一贯倡导关爱行动的一种深刻体现。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基本点:
这是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一句口号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重点:
这句口号契合了深圳人具有世界眼光的追求。
亮点: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担负着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的历史重任。
从讲速度到讲效益,
深圳在不断转换发展方式的同时,一直努力追赶世界的潮流,向世界敞开着胸怀,保持和世界的零距离。
10、来了,就是深圳人
基本点:
中国新闻网的一篇题为《深圳立大幅公益广告展胸襟“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报道引起了多方关注。
重点:
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亮点:
“来了,就是深圳人”与其说是一个为深圳做宣传的广告语,不如说是将深圳精神内化成为一种深圳文化,“包容、理解、互助、和谐、共赢”理应成为深圳继续前行的力量,也是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的动力源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