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设计经验规范

合集下载

手机键盘设计指导

手机键盘设计指导

UV irradiation
Mating the fixtures
四、金属键盘设计
(一) 、概述
Due to a metal sheet included which can fashion the perfect appearance , the metal keypad get its honor . It supplies the almost thinnest application in the cell phone keypad industry , but at the other side , it endure the highest cost ! 金属超薄键盘由0.15mm-0.2mm厚的金属薄片加rubber组成,这种键盘的总体厚度最薄 可以做到0.75mm,并且有很漂亮的外观效果,金属薄片通常选择不锈钢或者铜铍通过蚀刻 方式镂空出断开及字体,前者价格低但是通过盐雾测试困难,后者耐腐蚀性好单价格高,金 属薄片与rubber通过粘接方式连接。
三、P+R 键盘设计
(二) 、普通结构P+R键盘 设计
a---dome 和rubber 到导电基的间隙0-0.5mm(导电柱较长,rubber较软设 计为0,导电柱较短时设计为0.5mm) b--- 健帽裙边与壳体间隙 (建议 值0.2-0.3mm)
c--- 键帽与周边壳体拔模后间隙 (建议值 0.1-0.15mm),导航键间隙 0.15mm
Die-cutting
UV painting
Laser etching
The process of the assembly:
Put the keys into the fixture Daub the glue Grasp the rubber with the vacuum fixture

触摸感应按键设计指南

触摸感应按键设计指南

触摸感应按键设计指南 张伟林 2009-12-09 sales@soujet.comhttp://www.soujet.com1. 概述对触摸屏与触摸按键在手机中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介绍,对设计的经验数据进行总结。

达到设计资料和经验的共享,避免低级错误的重复发生。

2. 触摸按键设计指导 2.1 触摸按键的功能与原理2.1.1触摸按键的功能触摸按键起keypad 的作用。

与keypad 不同的是,keypad 通过开关或metaldome 的通断发挥作用,触摸按键通过检测电容的变化,经过触摸按键集成芯片处理后,输出开关的通断信号。

2.1.2触摸按键的原理如下图,是触摸按键的工作原理。

在任何两个导电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电容,电容的大小与介质的导电性质、极板的大小与导电性质、极板周围是否存在导电物质等有关。

PCB 板(或者FPC )之间两块露铜区域就是电容的两个极板,等于一个电容器。

当人体的手指接近PCB 时,由于人体的导电性,会改变电容的大小。

触摸按键芯片检测到电容值大幅升高后,输出开关信号。

在触摸按键PCB 上,存在电容极板、地、走线、隔离区等,组成触摸按键的电容环境,如下图所示。

FingerTime Capacitance C2.1.3 触摸按键的按键形式触摸按键可以组成以下几种按键z单个按键z条状按键(包括环状按键)z块状按键单个按键条状按键块状按键2.1.4触摸按键的电气原理图如下:在PCB板上的露铜区域组成电容器,即触摸按键传感器。

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芯片,芯片经过检测并计算后,输出开关信号并控制灯照亮与否。

灯构成触摸按键的背光源。

2.2 触摸按键的尺寸设计按键可以是圆形、矩形、椭圆形或者任何其他的形状。

其中以矩形和圆形应用最为普遍,如图所示:通常在按键的中间挖空,使PCB下方的光线可以通过挖空导到PCB上方,照亮LENS上的字符。

根据ADI公司的推荐,按键大小尺寸如下表:按键的挖空尺寸与按键的大小相关,如下表2.3 触摸按键的结构设计指导2.3.1 LENS 的材料、厚度与表面处理LENS 的材料可以是塑料和玻璃等非导电物质,最常用的是PMMA 。

电饭煲设计报告

电饭煲设计报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饭煲这一家用电器已经越来越普及,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电饭煲在功能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

在材质方面,也有早起的简单的有机塑料,不锈钢等材质逐渐发展成由不同的材质制成的电饭煲。

在造型方面,其造型也是各种各样,从低端到高档的,不同的电饭煲的造型以及气质截然不同。

然而,虽然电饭煲的造型各种各样,但低端的电饭煲的造型却仍然以圆柱状的外形为其主要的造型,因此,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以低端的电饭煲为模板来对其进行仿生的设计。

关键词:电饭煲,造型,仿生目录摘要 (II)1 设计选题分析 (2)1.1 选题背景 (2)2 调研报告 (3)2.1 设计调研的目的 (3)2.2调研的实施 (3)1.对市场上各个商家的电饭煲占有率及其各种风格进行分析: (3)2.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几种品牌的电饭煲风格分析: (4)3.几种主要的按键造型分析: (7)4.电饭煲色彩色彩分析: (8)5. 电饭煲材质分析: (9)6. 电饭煲基本功能分析: (9)2.3调研总结 (9)3 设计分析 (11)3.1电饭煲设计分析 (11)1. 电饭煲设计之造型分析: (11)2.色彩的选定方案分析: (12)3.2展板展示 (13)3.3 工程图展示: (16)4设计小结 (17)1 设计选题分析1.1 选题背景经过20多年的市场推广,电饭煲已成为中国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小家电产品之一。

而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电饭煲生产销售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饭煲的功能方面在逐渐的完善,在功能方面,电饭煲已经能够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

而且常见的电饭锅分为保温自动式、定时保温式以及新型的微电脑控制式三类,可以说在功能方面已经基本达到了成熟的程度。

但其在造型方面的房展却还有很大的空间。

虽然市场上存在这各种各样的造型的电饭煲,而且在其外形方面,现在市场上的电饭煲的主要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但具体到其造型方便却又是各种各样。

1.2 选题意义: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的各种造型的电饭煲的分析,对电饭煲的外形进行一定的设计。

界面设计指南

界面设计指南

一:遵循一致的准则,确立标准并遵循无论是控件使用,提示信息措辞,还是颜色、窗口布局风格,遵循统一的标准,做到真正的一致。

这样得到的好处:1:使用户使用起来能够建立起精确的心里模型,使用熟练了一个界面后,切换到另外一个界面能够很轻松的推测出各种功能,语句理解也不需要费神理解2:降低培训、支持成本,支持人员不会行费力逐个指导。

3:给用户统一感觉,不觉得混乱,心情愉快,支持度增加做法:项目组有经验人士,确立UI规范:·美工提供色调配色方案,提供整体配色表·界面控制程序人员、用户体验人员提出合理统一使用的控件库。

参考标准界面使用规范:控件功能遵循行业标准,windows平台参见《Microsoft 用户体验》(MSDN中有,中文已经翻译发行,项目组必须有一本)控件样式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统一修改其样式、色调参考其他软件先进操作,提取对本项目有用的功能,以使用,绝对不能盲从,漫无目的。

根据需要,设计特殊操作控件,准则为:简化操作、达到一定功能目的·界面实施人员与美工商榷控件可实现性,(如不实行此步骤,将会导致各自对对方工作不满意,也会产生不一致的混乱)。

重复叠代上述工作。

·建立合理化文档《UI标准》描述上述规范,·强行界面设计者理解之,并作为开发准则,·SQA人员进行监控开发人员是否遵循,及时告诫开发人员。

二:(Color)颜色使用恰当,遵循对比原则:1:统一色调,针对软件类型以及用户工作环境选择恰当色调:如:安全软件,根据工业标准,可以选取黄色,绿色体现环保,蓝色表现时尚、紫色表现浪漫等等,淡色可以使人舒适,暗色做背景使人不觉得累等2:如果没有自己的系列界面,采用标准界面则可以少考虑此方面,做到与操作系统统一,读取系统标准色表3:色盲、色弱用户,即使使用了特殊颜色表示重点或者特别的东西,也应该使用特殊指示符,如"!","?"着重号,以及图标等4:颜色方案也需要测试,常常由于显示器、显卡的问题,色彩表现每台机器都不一样,应该经过严格测试,不同机器进行颜色测试5:遵循对比原则:在浅色背景上使用深色文字,深色背景上使用浅色文字,蓝色文字以白色背景容易识别,而在红色背景则不易分辨,原因是红色和蓝色没有足够反差,而蓝色和白色反差很大。

单片机矩阵按键课程设计

单片机矩阵按键课程设计

单片机矩阵按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矩阵按键的基础知识,掌握矩阵按键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单片机I/O口操作方法,并运用此知识实现矩阵按键的编程控制。

3. 学生能解释并运用行、列扫描法进行按键识别,实现按键的消抖处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矩阵按键电路的连接,并进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程序实现矩阵按键的扫描与功能分配。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分析和解决矩阵按键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技术的兴趣,增强对电子工程领域的认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动手实践。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电子技术有较高的兴趣,但编程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有所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矩阵按键原理:介绍矩阵按键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2. 单片机I/O口操作:回顾并加深理解单片机I/O口的基本操作,为矩阵按键编程打下基础。

- 教材章节:第一章《单片机基础》3. 行列扫描法:讲解如何运用行列扫描法进行按键识别,包括消抖处理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矩阵键盘的编程方法》4. 矩阵按键编程实践:指导学生编写程序,实现矩阵按键的扫描与功能分配。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矩阵键盘应用实例》5. 电路连接与调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矩阵按键电路的连接,并进行调试。

- 教材章节:实验指导书《矩阵键盘实验》6. 问题分析与解决:针对编程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硬件设计规范

硬件设计规范

硬件设计规范
说明
为保证产品设计质量和生产适应性,保证产品设计时部品选择合理并符合通用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在总结产品设计与试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由研发部提出产品设计工作中设计师需进行检查的项目,经整理编制了《硬件设计规范》。

产品设计师应根据所开发产品的具体情况,适时地对产品的设计进行必要的检查。

对不合格项目应及时进行设计改进和修正,以确保产品设计符合该规范的要求。

《硬件设计规范》是产品设计评审时产品设计师必须提供的资料之一。

本规范由研发部提出。

本规范不包含AC-DC电源部分。

一、硬件设计原则:
1.所有的设计依据来自于元器件SPEC,必须详细阅读各个元件的规格书并深入理解;
2.原理图与PCB图对应;
3.原理图与BOM对应,在有不同搭配的地方列表注明差异;
4.关键器件注明供应商,试产结束之后如果替代必须提供规格书,小批量试产验证才能大批量导入;
5.使用标准封装库;
6.元器件选型及设计标准化;
7.线路设计和PCB Layout时要充分考虑EMC和安规要求,确保生产时100%过EMC.
所有的新项目在第一次送样测试时必须附带此表,且作为设计结果存档。

所有测试项目中,可记录数值的需记录测量值,不可记录数值的在“合格/不合格”注明。

“√”表示合格,“X”表示不合格
二、电源设计规范
三、CPU电路设计检查
四、音、视频输入输出电路检查表
USB电压供电,电源预留500MA--------?
五、高频部分检查表
六、整机电路设计伺服部分
七、数字处理电路检查表
八、功放电路检查
更具体的测试项目参照电性能测试表格九、部品适应性检查表。

小键盘实训报告实训心得

小键盘实训报告实训心得

小键盘实训报告实训心得引言小键盘实训是我在大学期间参加的一项实践项目。

通过这次实训,我了解到了如何设计和制作小键盘,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手工和编程能力。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地完成了小键盘的制作。

在这篇实训心得报告中,我将分享我的实训经历和所得到的收获。

实训过程第一阶段:学习与准备在实训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编程语言等。

我通过参加实验室的培训课程和自学,尽可能地掌握了所需的知识。

同时,我还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献和教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小键盘的原理和制作流程。

第二阶段:设计与调试在完成学习准备之后,我们开始着手设计我们的小键盘。

我们首先需要绘制出键盘的外观设计,并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接着,我们需要编写控制小键盘的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

这是整个实训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因为程序代码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小键盘的功能和稳定性。

在调试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键盘无法正常响应、键盘按键错乱等。

但通过仔细检查代码和进行反复测试,我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第三阶段:制作与组装在完成键盘的设计和调试之后,我们开始着手制作和组装小键盘的各个部件。

这其中包括制作键帽、焊接电路板、组装按键等。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和耐心,而且要求每一个细节都要处理得尽可能完美。

在制作和组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焊接错误、组装不牢固等。

但通过反复练习和与同学们的讨论,我最终完成了键盘的制作和组装。

第四阶段:测试与修正一旦小键盘制作完成,我们需要进行功能测试和修正。

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按键不灵敏、反应迟缓等。

通过对电路和程序代码进行调整,我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使得小键盘具备了良好的使用体验。

实训收获通过这次小键盘实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其次,我提高了我的手工和编程能力,通过制作和调试小键盘,我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你不知道的细节剪刀脚结构键盘详解

你不知道的细节剪刀脚结构键盘详解

你不知道的细节剪⼑脚结构键盘详解本篇要写的,是关于键盘中的剪⼑脚结构。

关于剪⼑脚的部分,其实能够提的不多,毕竟⼤家应该都知道什么是剪⼑脚结构。

不过个⼈有与⼏家⼚商聊过这样的话题,剪⼑脚多少还可以聊⼀些。

在关于剪⼑脚的论述当中,个⼈会分为两部分,第⼀部分是笔电,另⼀部分则是桌上型键盘。

基本上笔电的剪⼑脚与桌上型键盘的剪⼑脚,在原理上没有什么不同(⾄多就是桌上型有做较⼤⾏程的剪⼑脚键盘),尤其现在的笔电,哪⼀个不是剪⼑脚键盘?更是不需要特别提出来不过由于前在个⼈的键盘⽂章中,有个⼩⼩的遗憾,那就是「巧克⼒键盘?孤岛式键盘?这两种其实是不⼀样的键盘风格」的⽂章,写得不好,想说要在过年前处理掉这个遗憾。

所以就趁着写剪⼑脚的专题,在⽂章的后半段也会顺势提到这些。

先来谈谈剪⼑脚的原理,在谈到笔电的键盘时,其实就原理⾯来说,能讲的东西不多。

虽然各家笔电的剪⼑脚结构多少会有差异,但也就仅仅是结构上的差异。

在绝⼤部分的情形下,⽆法据此说明能够有更低的成本,或是⼿感就⼀定⽐较好或是⽐较差这类论述。

反过来说,认为⼿感⽐较好的键盘,也⽆法据此来说明成本就⼀定⽐较⾼。

当然,这主要是指物料成本,如果是像ThinkPad那样有⼈⼯去调整的话,⾃然是另当别论了。

再来就是⽐起⼿感⽽⾔,键位配置可能还⽐较重要些,键位配置好不好,可能就决定了你买不买这个笔电(尤其是轻省笔电,在各⽅⾯规格差异不是很⼤的情形下,键盘的⼤⼩以及配置,相形之下就重要多了,这部分在过年的时候,个⼈也会提出来讨论)。

:不过现在还是回归到正题,来提笔电上的剪⼑脚吧。

笔电的键盘是模块化的设计,直接拆下来,就是⼀⽚薄薄的。

所以若有因为键盘的毁损⽽送修笔电,即便是⼀个按键问题,也同样是全部换新(通常要价不低,哭哭)⽽拆开键盘后,就可以看到⼀部分笔电内部的东西,如风扇、主板、硬盘等(据说有些⼚商会整个盖起来,这点我就不确定了)。

X型的按压结构之所以被称为剪⼑脚,主要是源于X 型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键设计经验规范
07.9.2009 in 手机结构设计by admin
按键设计
1,导航键分成4个60度的按键灵敏区域,4个30度的盲区,用手写笔点按键60度灵敏区域与盲区的交界处,检查按键是否出错,具体见附图
2,keypad rubber平均壁厚0.25~0.3,键与键间距离小于2时,rubber必须局部去胶到0.15厚度,以保证弹性壁的弹性
3,keypad rubber导电基高度0.3 ,直径φ2.0(φ5dome),直径φ1.7(φ4dome),加胶拔模3度
4,keypad rubber导电基中心与keypad外形中心距离必须小于keypad对应外形宽度的1/6,尽量在其几何中心
5,keypad rubber除定位孔外不允许有通孔,以防ESD
6,keypad rubber与壳体压PCB的凸筋平面间隙0.3,深度间隙0.1
7,keypad rubber柱与DOME之间间隙为0
8,keypad dome接地设计:
(1).DOME两侧或顶部凸出两个接地角,用导电布粘在PCB接地焊盘上
(2).DOME两侧凸起两个接地角,翻到PCB背面,用导电布粘在是shielding或者接地焊盘上(不允许采用接地角折180压接方式,银浆容易断
9,直板机key 位置的rubber比较厚,要求key plastic部分加筋伸入rubber,凸筋距离dome 0.5,凸筋与rubber周圈间隙0.05
10,翻盖机键盘间隙(拔模后最小距离):键与键之间间隙0.2,导航键与壳体间隙0.15,独立键与壳体间隙0.12,导航键中心的圆键与导航键间隙0.1
11,直板机键盘间隙(拔模后最小距离):键与键之间间隙0.2,导航键与壳体间隙0.2,独立键与壳体间隙0.15,导航键中心的圆键与导航键间隙0.1
12, 键盘唇边宽与厚度为0.4X0.4
13,数字键唇边外形与壳体避开0.2,导航键唇边外形与壳体避开0.3
14,keypad键帽裙边到rubber防水边≥0.5
15,键盘上表面距离LENS的距离为≥0.4mm
16,数字键唇边深度方向与壳体间隙0.05,导航键深度方向与壳体间隙0.1
17,按键与按键之间的壳体如果有筋相连,那么这条筋的宽度尽量做到2.5mm以上,以增强按键的手感,并且导航键周围要有筋,以方便导航键做裙边
18,钢琴键,键与键之间的间隙是0.20MM,键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是0.15MM,钢板的厚度是0.20毫米。

钢琴键钢板与键帽之间的距离0.40,键帽最薄0.80,钢板不需要粘贴在RUBBER上,否则导致键盘手感不好
19,结构空间允许的情况下,钢琴键也可以不用钢板,用PC支架代替钢板,PC支架的厚度是≥0.50MM]
20,侧键与胶壳之间的间隙为0.1
21,所有sidekey四周方向都需要设计唇边/或设计套环把keypad套在sideswith或筋上,sidekey rubber四周卷边包住sidekey唇边外缘,防止ESD通过
22,sidekey附近housing最好局部凹入0.3,方便手指压入,手感会好
23,sidekey凸出housing大面0.2~0.3(sideswitch),sidekey凸出housing大面0.5~0.6(DOME)。

太大跌落测试会冲击坏内部sideswith或dome
24,sidekey附近housing要求ID设计凹入面(深度0.3以上),否则sidekey手感会不好
25,两个侧键为独立键时,其裙边和RUBBER要设计成连体式。

手感好、方便组装、侧键不会晃动;侧键的定位框,(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能做成一个整体的,方便装配
26,侧键外形面法线方向要求水平,否则侧键手感差。

侧键下压方向与switch运动方向有角度
27, sideswitch必须采用带凸柱式,PCB孔与凸柱单边间隙0.05。

没有柱sideswitch 在SMT中会随焊锡漂移,手感不稳定
28,sidekey_fpc_sheetmetal(侧键钢片)两侧边底部倒大斜角,方便装配
29,sidekey_fpc_sheetmetal开口避开fpc单边1.0以上,顶部设计圆角。

避免fpc被刮断
30,侧键尽量放在前壳上,以方便装配,保证侧键手感(V8有这样的问题
31,dome尽量采用φ5,总高度为0.3
32,dome基材表面刷银浆,最远两点导电值要求小于1.5欧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