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概论

合集下载

行政学概论课件章节12

行政学概论课件章节12

• 二、工商管理技术 • 所谓工商管理技术是指政府部门在行政改革中通过借鉴现代工商企业的成功
经验,将其在经营活动中广泛使用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引入政府部门而作为公 共行政活动的工具与方法。当代政府改革与治理中常用的工商管理技术主要 包括: • (一)战略管理 • (二)目标管理 • (三)全面质量管理 • (四)标杆管理 • (五)流程再造 • (六)项目管理
• 二、行政工具与方法的特征 • 现代行政工具与方法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方法体系,具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
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其一,实践性。 • 其二,多样性。 • 其三,技术性。 • 其四,权变性。
• 三、行政工具与方法的分类 • 由于行政工具与方法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合理
• (二)经济方法运用的主要形式 • 公共行政活动中所运用的经济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两
个方面:一是经济政策,二是经济杠杆。 • (三)运用经济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要注意其应用的范围和限度。 • 第二,要注意各种经济手段调节的方法性。 • 第三,要注意经济方法调节作用的时滞性。 • 第四,要注重经济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使用。
第一节 行政工具与方法概述
• 一、行政工具与方法的内涵 • 行政工具与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为了达成行政目标,从公
共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行政管理思想和 管理原则的指导下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手段、方法和技术等的总称。在 整个公共行政系统中,行政工具和方法对于顺利实现行政职能起着重要作用。 • 第一,行政工具与方法是行政思想转变为行政实践的媒介。 • 第二,行政工具与方法是履行行政职能的基本手段。 • 第三,行政工具与方法是达成行政目标的重要途径。 • 第四,行政工具与方法是影响行政绩效的重要因素。 • 第五,行政工具与方法蕴涵着行政组织的价值取向和行政伦理。

《行政学概论》第一讲:行政管理专业导论

《行政学概论》第一讲:行政管理专业导论

《行政学概论》第一讲行政管理专业导论第一节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一、教学的主要目标1、了解专业的研究范畴、工作范围、所需素能等;2、训练独立思考及案例分析的能力;3、养成摆脱教科书的束缚、进而批判常识的基本学术能力;4、培养团队精神;5、掌握社科专业内一般学术技能(撰写论文+读书心得);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根据教科书及参考书的内容,制作讲义随课讲解上课主动发文或书面发问完成课堂作业、课后习题、团体作业进行案例分析及研讨二、教学理念从行政管理专业的治理之道等内容入手,什么是行政?为什么要学行政管理?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有哪些?……整个学期的课程以了解和掌握行政学基本问题为核心,课程内容及范围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每个主题均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分析讨论,之后再进入理论的理解与总结。

该理念最明显的特点:不指定教科书,需以“博阅”来支撑学习及考试。

三、考试规则1、笔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60%。

考试题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案例分析。

2、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

出勤率:5分。

(未请假缺席,一次扣1分)课堂作业+小组研讨+课后作业:10分。

(少交一次作业,扣1分)学期团体论文作业:10分。

(最低5分,不交全组0分)读书心得:10分。

(最低2分,不交0分)课堂表现+参加活动:5分。

(未参加活动2分,参加5分)四、学期作业1、课堂、课后作业:随堂指定的各种小作业,以及案例分析小组整理答案,一般与本堂或下堂课主题及内容有关2、读书心得:任选下列书单中的一本书,在本学期内阅读完成,撰写心得。

书单——小说——《基地》——阿西莫夫著小说——《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奥德丽尼芬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心理——《怪诞行为学》——丹艾瑞里小说——《达芬奇密码》——丹布朗小说——《情人》——杜拉斯杂文——《理想丰满》——冯仑心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小说——《追风筝的人》——胡塞尼故事——《万物有灵且很美》——吉米哈利财经——《人性的弱点》——卡耐基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杂文——《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雷蒙德卡佛杂文——《佛祖在一号线》——李承鹏散文——《阿勒泰的角落》——李娟社科——《我们台湾这些年》——廖信忠历史——《武则天正传》——林语堂小说——《三体》——刘慈欣杂文——《民主的细节》——刘瑜财经——《富爸爸穷爸爸》——罗伯特+莱希特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毛姆小说——《围城》——钱钟书小说——《1984》——乔治奥威尔童话——《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斯蒂芬金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心理——《不抱怨的世界》——威尔鲍温小说——《活着》——余华历史——《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袁腾飞小说——《真名实姓》——英美最佳中篇科幻小说选读书心得作业要求:①心得应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即书籍内容摘要、心得体会、存在疑问或书中不足②字数不少于800字,只交手写稿③严禁抄袭网络上的书籍摘要、书评等,严禁毫无主题④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严禁人云亦云3、学期团体论文:在下列选题范围内,任选一题(具体论文题目可自拟),以4—6人为一组,撰写学期论文。

行政学概论二章

行政学概论二章

“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 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 马克思
行政学概论
第二章
行政原理
三 封闭原理
封闭原理是借用物理学上的“完全电路”而来的。 封闭原理 是指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 回路,以形成有效地管理运动。
管理系统的基本封闭回路图: 管理系统的基本封闭回路图:
(1)、物质动力 )、物质动力 物质动力是根本动力, 物质动力是根本动力,体现了物质是第一 性的基本原理。但是,它也绝不是万能的。 性的基本原理。但是,它也绝不是万能的。 (2)、精神动力 )、精神动力 精神动力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前提, 精神动力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前提,其本身 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巨大的威力。 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巨大的威力。
精神动力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精神动力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3)、信息动力 )、信息动力 信息动力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动力之上, 信息动力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动力之上, 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动力。 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动力。
正确运用动力原理
(1)、三个动力要科学、协调地运用。 )、三个动力要科学 协调地运用。 三个动力要科学、 (2)、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 辨证关系。 辨证关系。 (3)、要科学认识和处理短期动力与长远动力的 )、要科学认识和处理短期动力与长远动力的 辨证关系。 辨证关系。 (4)、要重视和把握“刺激量”,使动力的效能 )、要重视和把握 刺激量” 要重视和把握“ 得 以充分地发挥。 以充分地发挥。
正反馈: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运动加速或发散,叫正反馈。 负反馈: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运动收缩或稳定,叫负反馈。 负反馈: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运动收缩或稳定,叫负反馈。

公共行政学概论07公共行政的过程

公共行政学概论07公共行政的过程

公共行政学概论07公共行政的过程公共行政的过程是指公共行政活动的一系列环节、步骤和方法。

它是指公共行政的从制定政策、规划以及决策,到执行、监督和评估的全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共行政的过程。

公共行政的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决策、执行、评估和监督。

首先,政策制定是公共行政过程的第一步。

政策制定是指政府通过相关机构和专家对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政策。

政策制定需要政府根据公共利益和群众需求进行决策,确保政策的公正、科学和透明。

其次,决策是公共行政过程的关键环节。

决策是指政府在政策制定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政策方案,并确定具体的实施措施。

决策过程需要政府考虑政策的可行性、经济性、社会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并通过各种决策方法和工具进行权衡和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三,执行是公共行政过程的实施阶段。

执行是指政府按照决策方案和政策要求,将政策纳入日常工作中,利用相应的资源和手段,实施政策的具体措施。

这需要政府各个层级的机构和公务人员积极配合和落实政策,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

第四,评估是公共行政过程的监督和反馈环节。

评估是指对政策执行的效果和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和判断。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政策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调整和改进措施。

评估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比如统计数据收集、专家评审、问卷调查等,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监督是公共行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监督是指通过制度、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政府行为和公共行政活动进行监管和约束。

监督的目的是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透明度,确保政府按照法律和政策要求进行工作,防止滥用职权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总结起来,公共行政的过程是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决策、执行、评估和监督一系列环节,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群众需求的全过程。

公共行政的过程需要政府根据公共利益和社会需求进行决策和政策制定,然后将政策具体纳入日常工作中,通过评估和监督保证政策的执行和效果,以实现政府治理的目标。

自考行政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行政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行政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哪个世纪形成的?A. 18世纪B. 19世纪C. 20世纪D. 21世纪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行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行政组织B. 行政领导C. 行政监督D. 行政文化答案:D3. 行政权力的分配和运行应该遵循哪项原则?A. 效率优先B. 公平优先C. 权力制衡D. 个人自由答案:C4. 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哪种类型的决策模式强调集体智慧?A. 理性决策模式B. 渐进决策模式C. 集体决策模式D. 精英决策模式答案:C5. 行政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行政效率B. 保障公民权利C. 防止权力滥用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6. 行政组织结构中,哪一层级通常负责具体的政策执行?A. 决策层B. 中间管理层C. 执行层D. 监督层答案:C7. 行政学中的“行政伦理”主要涉及哪些内容?A. 行政人员的个人道德修养B. 行政组织的规章制度C. 行政决策的合法性D. 行政行为的道德评价答案:D8. 下列哪项不是行政组织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A. 组织目标B. 组织环境C. 组织规模D. 组织利润答案:D9. 行政领导的权威主要来源于哪两个方面?A. 个人魅力和法律授权B. 个人能力和组织规定C. 法律授权和社会认可D. 组织规定和社会认可答案:C10. 行政沟通中的“正式沟通”通常指的是什么?A. 非官方的、非正式的交流B. 官方的、有组织的交流C. 个人之间的私下交流D. 通过媒体进行的公开交流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行政学的学科特点包括哪些方面?A. 实践性B. 理论性C. 规范性D. 应用性答案:A, B, C, D12. 行政组织的基本功能包括哪些?A. 决策B. 执行C. 监督D. 协调答案:A, B, C, D13. 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通常包括哪些?A. 合法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民主性原则D. 效率性原则答案:A, B, C, D14. 行政监督体系通常包括哪些部分?A. 内部监督B. 外部监督C. 法律监督D. 舆论监督答案:A, B, C, D15. 行政领导的职责主要包括哪些?A. 制定政策B. 组织协调C. 监督执行D. 人员培训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行政学概论第四章

行政学概论第四章

2、行政领导与行政领导者的含义
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 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 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 行为过程。 行政领导者是指在行政系统中有正式权威和正式 职位的集体或个人。
行政领导者不仅是指政府的各级行政领导部门和 职能部门、也包括政府各种部门的行政首长或负责人。 他们是行政领导活动的发起者、指挥者、协调者和监 督者,也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
(1)、选任制:是指行政领导者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 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2)、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 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3)、考任制: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 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 政领导者的制度。
(4)、聘任制:是指根据工作需要,通过签订合同 的方式选用外部人员在一定的任期内担任一定的行政领导 职务的制度。一般适用于担任学术型的行政领导职位。
(二)、行政权力的行使
行政权力的行使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首先,来自行政权。行政权力只能在行政权管 辖范围内行使,
其次,具体行政权力的使用,还受到具体管辖 范围的限制。 第三,受到法律的限制,即行政权力必须按法 定的范围、程序和方式进行。 最后,行政权力的行使还受到所授权限大小的 约束,不能超越授权范围行使权力。
(2) 行政领导者素质的特点
时代性;
层次性
(3) 行政领导者素质的构成
政治素质:坚定信念,忠于国家,忠于党; 忠于政府,忠于人民,忠于职守。
文化素质:一般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管理知识。
道德素质:大公无私,克己奉公;实事求是;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个人修养。 心理素质: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型的性格; 坚忍不拔的意志。

行政学概论

行政学概论

行政学概论行政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课程编号:0213321课程性质:专业课(学位课程)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先修课程:政治学后续课程:公务员制度概论、管理心理学、管理学原理总学分:3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通过对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产生和发展,初步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由于行政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理论体系,所以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选取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对行政管理进行考察的有关内容进行讲授。

从静态角度考察行政管理,让学生了解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立法的有关范畴和理论;从动态角度考察行政管理,让学生了解行政管理的五个基本环节: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信息、行政咨询。

在教学中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行政管理学原理分析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或进一步研究行政管理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序号章目名称讲授实验讲授实验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第六章行政执行 1 5 6 8第二章行政职能第七章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 2 5 7 6第三章行政组织第八章行政立法与行政监督 3 8 8 6第四章人事行政第九章行政效率 4 6 9 4第五章行政决策 5 6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5学时)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1学时)一、什么是行政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政治与行政。

管理与行政。

立法、司法和行政。

二、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学时)一、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形成阶段——传统管理时期;第二阶段,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第三阶段,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

行政法学概论

行政法学概论

行政法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行政法的概述一、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1、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2、公民权利(这里泛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法律确认的,由相应的义务所保证的公民的资格、利益、自由和权能。

3、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1)一切国家权力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利,权力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式。

(2)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源于公民权利,是公民权利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式。

而行政权一旦形成,便与公民权利结成一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

(3)在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形成的关系中,一方权利(权力)的实现,要求另一方履行相应的义务。

每一方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总体上应是平衡的。

一方重权利(权力)、轻义务,另一方重义务、轻权利,势必破坏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应有的平衡。

二、行政法的概念1、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共行政。

2、行政法是国家重要的部门法之一,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或者说是调整因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而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3、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三、行政法的渊源1、我国行政法的一般渊源,按照制定主体、效力层次、制定程序的差别,可分为下述几种形式:(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相关概念: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所有立法的依据。

2、法律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定性文件。

3、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国务院审批,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施行的规范性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