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4.1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

4.1.1 人口与人种【学习目标】1.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人口增长图(曲线图、柱状图等),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能根据人口统计数据绘制简单的人口统计图。
2.通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资料,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能够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以及各国相应的人口政策。
【学习内容】课本第70页到第74页和听101《世界人口》微课。
1.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人口增长图(曲线图、柱状图等),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能根据人口统计数据绘制简单的人口统计图。
2.能够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以及各国相应的人口政策。
【预习检测】选择题1.关于人口增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都一样B.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C.193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D.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2.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5个婴儿,死亡10个,这个地区一年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千分之二十五B.千分之十五C.百分之二十五D.百分之十五3.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的疏密不同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B.一个国家的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D.经济发达的国家,人口密度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小4.关于城市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人口的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B.近几十年来,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C.现在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D.城市问题的产生与城市人口过多有很大的关系5.甲地的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20万人,乙地的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45万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地的人口密度为20人/平方千米B.乙地的人口密度为45人/平方千米C.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稠密D.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稀疏【课堂探究】1.世界人口增长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2.人口的增长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3.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特征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
一、导入1. 引入问题:你知道人口和人种有什么区别吗?人口结构又是怎样变化的呢?2.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猜测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二、进修内容1. 人口与人种的观点-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而人种则是指人类在生物学上的分类。
- 人口的增长与减少主要受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影响,而人种则是由人类的遗传特征和地理环境共同决定的。
2. 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划分的情况,如性别、年龄、职业等。
- 人口结构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育率、死亡率、移民等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如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
三、进修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口与人种的干系,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更直观地了解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
3.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所在地区的人口数据,并分析其人口结构的特点。
四、教室检测1. 选择题:人口与人种的干系是(A. 相同;B. 相似;C. 不相关)。
2. 简答题:请简要说明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
五、课后拓展1. 网上搜索:让学生自行搜索相关资料,了解举世人口与人种的分布情况。
2.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社区或城市进行人口结构的实地调研,加深对人口与人种的理解。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人口与人种的观点、特征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人口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为未来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积极思考,加深对人口与人种问题的理解。
祝愿大家进修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4.1人口与人种(导学案)

4.1 人口与人种【新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2.运用反映人种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主要人种特点和空间分布特点,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3.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和过少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本质特征和分布特点。
【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人口过多过少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以及世界主要人种的本质特点和分布特征。
【自学导航】人口与人种(阅读课本P70-76)【自主探究任务】1.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总人口数最多的大洲是。
2.读图1,从纬度上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半球地区。
3.读图2,从海陆位置上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4.读图3,从地形地势看,世界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米以下的地区。
5.由此可得,世界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优越的地方适合人类居住。
6.读世界人种分布图,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7.读世界人种分布图,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主要是人种,该人种还分布在。
8.读世界人种分布图,黑色人种除了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外,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这与早期奴隶贸易有关。
【合作探究】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A、B均处于平原地区,而人口都很稀少的原因是。
2.读世界人口分布图,C、D均处于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却很稀少的原因是。
3.读图世界人口分布,找出人口密度在 100 人/千米²以上的地区主要有。
简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4.当今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能不能采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人口分布平均?为什么?5.黑色人种卷曲,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炽热的阳光下能够有效地头部;黑皮肤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区别;2. 掌握人口数量和人种分布的相关知识;3. 理解人类种群的多样性和互相干系。
二、导学内容1. 人口与人种的定义和区别;2. 人口数量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3. 人种分布的地理特点和影响因素;4. 人类种群的多样性和互相干系。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展示举世人口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别和人种分布的多样性。
2. 进修(1)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区别讲解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内的居民总数,而人种是指共同遗传特征和生理特征的人类群体。
(2)人口数量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介绍人口普查、抽样调查和登记制度等统计方法,以及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的人口数据。
(3)人种分布的地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不同地区的人种分布特点,如非洲的黑人、亚洲的黄种人等,以及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对人种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4)人类种群的多样性和互相干系分析不同人种之间的遗传差别、文化差别和互相影响,强调人类种群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家当。
3. 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总结人口与人种的干系,思考人类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四、导学延伸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举世人口增长和减少的趋势;2. 调查当地人口构成和人种分布情况,探讨其原因和影响;3. 就人类种群的多样性和互相干系展开深入思考,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参与相关讨论。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2. 撰写一篇关于人口与人种的小议论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3. 收集有关人口与人种的新闻报道或钻研效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干系,拓展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尊重多样性的认识和价值观。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宁兴趣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五四学制》

《人口与人种》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相关知识。
2. 掌握人口与人种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3. 理解人口与人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人口与人种的观点1.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2. 人种是指具有相同遗传特征和生理特征的一群人。
二、人口与人种的基本特征1. 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包括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
3. 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包括迁入、迁出、迁徙等。
4. 人种特征:人种特征包括皮肤颜色、面部特征、身体形态等。
三、人口与人种的分类1. 人口按地域分布可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 人口按年龄可分为孩子、青少年、中年和老年人口。
3. 人种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等。
四、人口与人种的意义1. 人口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
2. 人种多样性增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 人口与人种的变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人口与人种有什么区别吗?2.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人种的特征,引发学生兴趣。
二、进修内容讲解(15分钟)1. 讲解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基本特征。
2. 分类讨论人口与人种的分类方法和意义。
三、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口与人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分享思考。
四、知识拓展(15分钟)1. 指挥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资料,了解世界各国不同人种的分布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种多样性对社会的意义。
五、知识检测(10分钟)1. 设计简答题或选择题,检测学生对人口与人种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点名回答问题,稳固学生进修效果。
导学总结:1. 总结人口与人种的观点和基本特征。
2. 强调人口与人种的重要性,增进学生思考和认识。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互联网,了解更多关于人口与人种的知识。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讨论或活动,拓展对人口与人种的认识和理解。
《人种和人口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人种和人口》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人种和人口的观点及其干系;2. 掌握人种的分类和特征;3. 了解人口的构成和变化;4. 掌握人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二、导学内容:1. 人种和人口的观点及干系- 人种是指具有一定遗传特征和生理特征的人类群体,通常根据遗传、生理、文化等方面的差别进行分类;-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2. 人种的分类和特征- 人种的分类主要有三大类: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皮肤颜色较浅,眼睛颜色多为蓝色或绿色;-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皮肤颜色较深,头发卷曲,鼻梁较低;-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皮肤颜色较浅,眼睛颜色多为黑色,头发直而黑。
3. 人口的构成和变化- 人口构成包括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人口变化主要受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
4. 人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人口统计学是钻研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问题的学科;- 人口普查是指定期间对全国人口的普遍调查,是了解人口状况和变化的重要手段;- 人口金字塔是一种图表,用于反映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结构。
三、导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人种和人口的观点、分类、特征等内容,让学生建立基本观点;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人种和人口的构成和变化,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人种和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趋势。
四、导学反馈:1. 请简要概括人种和人口的观点及其干系;2. 列举三种主要人种的分类和特征;3. 诠释人口增长率的计算方法;4. 简要说明人口统计学的钻研对象和方法。
五、拓展延伸:1. 请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和变化情况;2. 尝试应用人口金字塔制作工具,制作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金字塔图表;3. 就人种和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展开深入思考,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人口和人种导学案》

《人口和人种》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人口和人种的观点及其相关知识;2. 掌握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3. 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4. 探讨人口和人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人口和人种的观点1. 人口的定义:指守时期、特定地区内的总人口数量。
2. 人种的定义:指具有共同遗传特征和生理特征的人群。
二、人口统计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 人口变动:指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包括出生、死亡、迁移等因素。
2. 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3. 人口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等。
4. 人口统计学方法:包括普查、抽样调查、模型预计等方法。
三、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1. 亚洲人种:黄种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2. 欧洲人种:白种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地区。
3. 非洲人种:黑种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
4. 美洲人种:红色人种、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
四、人口和人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 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影响:人口增长导致资源消耗增加,对环境造成压力。
2. 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口对经济发展有不同影响。
3. 人种差别对文化的影响:不同人种之间的文化差别会影响社会发展和交流。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人口和人种的基本观点;2. 分析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探讨其形成原因;3. 思考人口和人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4. 完成相关练习,稳固所学知识。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对人口和人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分析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理解人口和人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批判性思考人口和人种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应该继续关注人口和人种相关的问题,不息深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人口和人种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人口和人种》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人口和人种的观点、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发展。
一、导入引导1. 通过一个小视频或图片展示举世各地不同人种的特征,引起学生对人种多样性的关注。
2. 提出问题:你知道人口和人种的观点吗?人种的分类有哪些?人口和人种之间有何关系?二、观点诠释1. 人口的观点:指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或举世范围内的居民总数。
2. 人种的观点:指不同人群在生理特征、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的差别。
3. 人种的分类:按照人类学的观点,人类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尼格罗人种、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
三、人口和人种的特征1. 人口的特征: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增长率等。
2. 人种的特征:生理特征(皮肤颜色、眼睛形状等)、文化差别(宗教崇奉、饮食习惯等)。
四、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因素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资源等。
2. 社会因素: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
3. 移民因素:人口流动、文化交流等。
五、拓展延伸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不同人种之间的干系,以及人口增长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人口和人种的钻研效果。
六、教室检测1. 选择题:人种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尼格罗人种B. 蒙古人种C. 欧洲人种D. 非洲人种2. 简答题:请简要说明人口和人种之间的干系。
七、教室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人口和人种的观点、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人口和人种的钻研,为增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提高对人口和人种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祝大家进修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口与人种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总体特点。
2、能够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对各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形成初步印象。
3、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
1.世界人口的增长。
2.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 世界人口总数: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亿。
2.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
3. 世界人口的增长,通常用表示,它是由和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就。
人口自然增长率= —。
4.从地区分布看,洲、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洲、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其中,洲增长率最高,洲最低。
5.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的影响外,还受的影响。
知识点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是指,它表示人口的程度。
2、人口稠密区①在自然条件优越,发展较早的亚洲的和;
②发展较早,发达的洲和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①极端干旱的地区②过于湿热的地区
③终年严寒的地区④地势高峻
的、
二、合作探究
1、读70页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回答:
①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
②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
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
2、读72页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完成下列要求:
活动1:把所得数据填入表格中。
活动2:①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没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
②世界人口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特点?
③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
①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的高低决定的,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由
和所决定的。
②写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③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也不,也就是人口停止;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绝对值越大,表示减少越。
4、读72页图4.4“世界人口分布”,回答:
①通过图例可知:颜色越深,人口密度越。
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人口分布稠密区——“四密”:、、、。
(分布特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人口分布稀疏区——“四疏”:、、、。
③完成73页活动1、2、3。
活动1:A、B均处于平原地区,为什么却人口稀少?
活动2:C、D处于中低纬度地区,为什么人口稀少?
活动3:根据活动1、2,填写表4.2.
地区人口密度(人/千米
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
2)
A
B
C 地处高原,地势高峻,气候终年寒冷
D
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条件(气候、地形等)和条件(工农业发展、交
通等)。
三、反馈练习
1. 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非洲
B. 亚洲
C. 欧
洲 D. 拉丁美洲
2. 某地一年中每1000人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5人,则该地一年中的人口自然增
长
率
为
(
)
A. 15‰
B. 25‰
C. 20‰
D. 5‰
3. 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137000万,中
国的人口密度约为()A. 156人/平方千米 B. 136人/平方千米 C. 143人/平方千米 D. 139人/平方千米
4.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A. 低纬度地区
B. 中纬度地区
C. 中低纬度地区
D. 高纬度地区
四、课堂总结(略)
五、课后作业:地理填充图册P32-34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