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与服务

合集下载

儿童康复服务内容

儿童康复服务内容

儿童康复服务内容
儿童康复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训练:家长可以和儿童进行互动,让儿童进行模仿,并且多给儿童创造说话的机会,也可以观看语言类的视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发音。

2. 听力训练:可以给儿童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比如音乐、开关门声、脚步声、汽车声等,通过以上声音可以感知多种声音,还能够提高辨别以及理解能力。

3. 运动肢体训练:如果儿童年龄较小,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站力、爬行等运动,如果年龄较大,也可以进行牵引、自动穿衣等,可以刺激大脑产生条件性反射,还能够锻炼肢体的协调能力。

4. 智力训练:可以通过各种训练和活动,帮助儿童开发智力和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等方面。

5. 行为矫正训练: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者行为问题,可以通过行为矫正训练来帮助儿童改善,比如自我控制能力、社交技能等。

6. 精细训练:通过一些精细的活动和游戏,帮助儿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比如搭积木、捏泥巴等。

7. 其他训练:除了以上训练外,儿童康复服务还包括情感支持、心理咨询、家长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全方位地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儿童康复服务的目的是帮助有各种发展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儿童获得适应自身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最终融入社会大家庭,能够享受正常的人生。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服务内容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服务内容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服务内容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服务内容:一、残疾人康复服务概述1.1 服务目标:为残疾人提供全面、专业、个性化的康复服务,促进其身心功能的康复和社会融合。

1.2 服务对象:本服务针对各类残疾人群体,包括肢体残疾、视觉残疾、听觉残疾、智力残疾等。

1.3 服务范围:康复咨询、评估和治疗、康复训练、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内容。

二、康复咨询和评估2.1 咨询服务:提供残疾人及其家庭关于康复的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并提供指导性建议。

2.2 评估服务: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对残疾人的身心功能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三、康复治疗3.1 物理治疗:运用物理因素和手法,针对肌肉、关节、神经等方面进行康复治疗,提升功能恢复和疼痛缓解。

3.2 言语治疗:通过言语矫正和沟通技巧训练,提高残疾人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3 职业治疗:通过培养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促使其实现工作自理能力和社会融入。

3.4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残疾人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四、康复训练4.1 肢体康复训练:通过物理活动和运动训练,促进残疾肢体的功能恢复和力量增强。

4.2 视觉康复训练:通过视觉训练和辅助器具,提升视觉残疾人的观察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4.3 听觉康复训练:通过听觉矫正和听觉训练,改善听觉残疾人的听力和语言能力。

4.4 智力康复训练:通过智力开发和认知训练,提高智力残疾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五、康复辅助器具配置5.1 评估需求:根据残疾人的康复评估结果,确定所需的康复辅助器具类型和规格。

5.2 辅助器具配备:根据评估结果和需求,提供残疾人相应的辅助器具,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操作指导。

六、社会支持6.1 就业支持:协助残疾人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岗位安排和就业推荐等服务。

6.2 教育支持:为残疾人提供教育咨询、学习辅导和学习资源等支持,促进其教育发展。

6.3 社会融入:通过开展康复活动、康复讲座和社交活动,促进残疾人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

康复训练的康复服务与社区

康复训练的康复服务与社区

康复训练的康复服务与社区康复训练是帮助个体恢复功能、减轻残疾、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而康复服务则是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支持和指导的关键环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康复服务的作用愈发凸显,而社区则成为了提供康复服务的重要场所。

一、康复服务的定义与目标康复服务是指在康复训练中提供综合的个体化服务,以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身体、精神、社交各方面的功能。

康复服务的目标是使患者尽可能地适应残疾或损伤,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自主能力。

二、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服务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教育:向患者和他们的家属提供有关康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帮助他们理解疾病和康复过程。

2. 评估和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通过专业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和潜力,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确保康复训练的目标和方法符合个体的特点和需求。

3. 康复训练:根据个体康复计划,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恢复和改善功能。

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困惑。

5. 康复辅助器具和技术:向患者提供适合的康复辅助器具和技术,以增强他们的功能和独立性。

6. 社会融入:帮助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和融入社区,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生活满意度。

三、康复服务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在提供康复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区具有亲近、便捷和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过程。

以下是社区在康复服务中的具体作用:1. 康复资源整合:社区可以整合各种康复资源,包括康复机构、康复医生、康复辅助器具等,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康复条件和服务。

2. 提供定期康复评估:社区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及时了解他们的康复进展和需求,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干预。

3. 社区康复中心:社区可以设立专门的康复中心,提供一站式的康复服务,方便患者在社区就能获得全方位的康复支持。

4. 社区康复活动:社区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康复活动,如康复讲座、健康促进活动、社交活动等,为患者提供康复交流和社会融入的机会。

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方案

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方案

我机构特色为医养结合、文化养老,为残疾人提供舒适照料和居住环境的同时,注重医养结合,打造了标准化康复环境。

以积累的医养结合经验为契机,开展了多次延伸残疾人托养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为我机构的特色服务之一。

一、基本要求(一)机构要求1.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营业执照等证件均要明示。

2.具有与其业务范围相适的固定经营场所、基础设施,服务环境安全、卫生、整洁。

3.公共标识设置符合GB/T10001.1的规定。

4.配备与其业务范围相适的管理人员和社工。

5.选用专业护理员,并定期对其进行技能培训。

对服务实行明码标价,做到标价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标示醒目。

6.建立完善的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并做好残疾人资料的保密工作。

(二)人员要求1.基本要求(1)资格要求①具备合法的劳动职业资格,并按照国家和行业要求取得相的资格证书。

②信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③持有有效的健康状况证明。

(2)行为举止规范①端庄、大方,着装统一、佩戴工号牌。

②使用普通话,语调语速适当,语言简洁、准确。

③主动服务,符合相关岗位的服务礼仪规范。

④尊重、善待残疾人,保护残疾人隐私。

2.岗位技能(1)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满足下列要求:①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和法规;②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③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④具有相关的管理工作经验;⑤掌握康复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基本工作流程;⑥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2)服务人员1)康复医师康复医师满足下列要求:①具有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②具有康复医疗相关工作经验;③遵守国家有关执业注册与从业行为规范的规定;④专兼职均。

2)康复治疗师康复治疗师满足下列要求:①具有国家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②具有康复治疗相关工作经验;③遵守相关从业行为规范的规定;④专兼职均。

3)护士护士满足下列要求:①具有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证书;②具有康复相关工作经验;③遵守国家有关执业注册与从业行为规范的规定;④专兼职均。

4)护理员护理员具备以下要求:①具有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②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爱心;③在职责许范围内开展护理工作;④专兼职均。

康复训练与服务在社区中的发展 PPT

康复训练与服务在社区中的发展 PPT

34
调查研究 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病ADL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病ADL的影响。 方法 选择老年慢性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5例,对照 组25例。康复组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进行规范化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 结果 康复组各项Barthel指数评定均高于治疗前,但各分项 功能恢复程度不同,多数分项有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 组各项Barthel指数评定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提高(P0.05)。 结论 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ADL能力, 提高生存质量。
43
常用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 肌力增强训练 协调性训练 平衡能力训练
呼吸训练 体位转换训练 步行训练 医疗体操 易化技术
44
45
46
47
48
49
50
2、作业疗法(occupation therapy, OT) 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 病伤残者进行训练与治疗,以增进其适应 环境的能力,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改善 躯体、心理和社会活动能力的一种技术和 方法。
41
运动疗法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 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改 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 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 子的治疗方法。
42
运动疗法生理作用
• 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 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 • 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 平衡功能. • 减轻异常组织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 • 改善关节活动度. • 放松肌肉. • 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 止痛.
10
流行病学调查
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 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 布在发展中国家。

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

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

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以下是 8 条关于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1. 你知道康复综合训练有多重要吗?就好像为身体重新注入活力的魔法!咱的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啊,那可是精心打造的。

你看小王,之前走路都不利索,经过我们的训练后,现在都能跑能跳啦!我们有专业的康复师团队,一对一进行指导,从体能训练到心理疏导,全方位照顾你的康复需求。

不信你来试试呀!2. 康复综合训练,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事儿!它就像为你的健康搭起坚固的桥梁。

咱的方案,那绝对牛掰啊!张大爷之前一直受腰疼困扰,参加了咱们的康复训练后,腰不疼了,笑容也多了。

这里采用最科学的训练方法,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

这还不够吸引你嘛!3. 嘿,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了解一下呀!这就如同照亮你康复之路的明灯哟!李阿姨以前胳膊都抬不起来,通过咱们的方案训练后,现在能轻松做家务了呢。

我们会给予你最温暖的关怀和最有力的支持,让你在康复的道路上不再孤单。

别犹豫啦,快来加入吧!4. 哇哦,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在这里等你哟!那简直就是你重回健康巅峰的秘密武器好吧!瞧瞧小赵,之前车祸后行动不便,现在通过我们的训练完全变了个样。

训练中有欢乐的互动,有大家一起努力的汗水,难道你不想成为其中一员吗?5. 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呀,那可是厉害得不得了!就像给你安装了新的身体引擎!老孙之前身体虚弱得很,参加咱们的训练后壮实多了。

这里的训练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你的各种需求。

还等什么呢,赶紧来开启你的康复之旅呀!6. 哎呀呀,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可得好好说说!它就好像是开启健康大门的钥匙呐!刘姐中风后说话都不利索,经过咱们的训练慢慢恢复了。

我们的团队专业又热情,会一直陪伴你直到完全康复。

这么好的机会,你会错过嘛?7. 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超级棒的哟!如同为你披荆斩棘的勇士!陈叔之前因为摔伤卧床,现在参加了咱们的训练都能自己出去溜达了。

所有的训练都是个性化的,只为让你达到最佳效果。

心动了吧,那就行动起来呀!8. 康复综合训练服务方案真的太棒啦!这不就是让你重获新生的魔法阵嘛!周大哥以前腿部有残疾,经过训练现在都能正常工作生活了。

偏瘫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偏瘫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般洗漱 洗澡

康复训练—入厕

厕所的改造 穿脱裤子 清洁


康复训练—言语交流
障碍类型 专业指导 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

康复训练—日常家务

回归家庭

心理需求 力所能及

康复训练—社会生活

人际的交往 社区生活、休闲、娱乐和运动 职业培训,争取社会及经济方面的自立 政治生活和享有公民的权利
训练评估

目 意 内 的 义 容
– – – – – – – – – – – – – – 社 会 生 活 家 务 活 动 言 入 洗 穿 进 上 轮 步 转 站 坐 翻 语 厕 漱 脱 食 下 椅 行 移 立 身 交 衣 台 操 流 阶 作


转介服务

根据需求

横向转介
纵向转介



康复训练—驱动轮椅

转移训练

单手驱动
康复意义

康复训练—上下台阶

注意保护


上台阶时,健肢先上
下台阶时,患肢先下 防止疲劳
康复训练—进食

健侧单手的进食训练 进食时自助具的应用

康复训练—穿脱衣

衣服选择

先穿患侧,再穿健侧
先脱健侧,再脱患侧

康复训练—洗漱

训练计划

后遗症期:
被动肌肉刺激----各种理疗 主动、被动运动相结合 循序渐进:ROM、SPASM

康复训练—躯干
正确的摆放体位 被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 早期诱发肢体的主动性活动 床上的主动性躯干肌活动训练

康复训练—坐位

简谈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内容及途径

简谈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内容及途径

简谈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内容及途径社区康复服务是社区康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残疾人通向康复、回归社会的桥梁,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现有的康复资源,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而提供的经济有效、及时方便的综合性服务,旨在帮助广大残疾人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

一、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内容1、康复医疗服务。

就是根据所辖社区内残疾人的功能状况、康复需求及家庭经济条件,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采取家庭病床、上门服务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

就是根据残疾人的功能障碍状况、康复需求和家庭条件等情况,康复人员在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康复站或残疾人家庭,对残疾人进行功能评定之后,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并开展康复训练,评估训练效果,同时指导正确使用矫形器,根据需要制作简易训练器具。

3、心理疏导服务。

就是康复员通过谈心、劝说、开导等方法,解除或减少残疾人的焦虑、抑郁、恐惧、自卑等心理障碍,使其能够正确面对自身残疾,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和生活的勇气;鼓励残疾人走出家庭,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体育和其他各种社会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家庭面临的各种困难,融洽家庭关系,使残疾人的亲属理解、关心残疾人,并积极配合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4、知识普及服务。

就是将残疾和康复的有关知识纳入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增强社区居民自我保健和防病防残的意识,并使其掌握简单的训练方法。

采取多种形式向残疾人及其亲属普及康复知识,如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服务、义诊活动等。

5、辅助用品用具服务。

就是根据残疾人对辅助用品用具的需求,因人而异地提供辅助用具选购、租赁、使用指导、维修和信息咨询以及简易训练器具的制作等服务。

6、转介服务。

就是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及辅助用品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服务,并做好登记,进行跟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训练与服务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地开展残疾人康复的一项工作。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了一份关于社区康复的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做了如下解释:"社区康复是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内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其目的是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及其亲友、所在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社区康复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残疾人康复需求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政府领导下,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将社区康复工作融于社区建设规划,纳入相关部门业务范畴,充分调动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文化等资源,以街道、乡镇为实施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普及、用品用具以及康复咨询、转介、信息等多种服务。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康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平衡,社区康复可以适应我国残疾人数量大、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

我国十分重视社区康复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谈到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原则时指出:"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我国自1986年开始进行社区康复的试点和推广,为我国开展社区康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由于我国残疾人数量大,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社区康复服务满足残疾人的全部康复需求。

"十五"期间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着重解决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供的康复服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康复医疗服务主要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主要包括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等服务。

(6)转介服务掌握当地康复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及用品用具等方面不同的康复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残联在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
残联在社区康复服务工作中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社会化工作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逐步建立机构为指导,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总结推广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工作模式;组织技术指导组不断提高训练与服务质量。

具体应做好:组织康复需求调查、人员培训、知识普及、社会宣传、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进行转介咨询服务,登记统计;指导肢体、智力、精神、视力、听力语言残疾人康复和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工作;发挥残疾人组织及专门协会在社区康复中的作用?quot;拾遗补缺"地开展社区康复其他工作。

在社区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有哪些步骤
区、县残联牵头,协调卫生、民政、教育、统计、妇联、计生等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辖区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工作,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入户调查内容、表格填写和统计汇总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街道、乡镇残联组织医务人员、教师、志愿者、残疾人工作者、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残疾类别、残疾程度和康复需求等情况。

具体步骤如下:
(1)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做好调查前的宣传和发动工作。

(2)制定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方案,明确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调查目的和对象、调查的方法和程序等。

(3)组建康复需求调查组,培训调查人员。

(4)做好各种表格及调查工具的准备工作。

(5)做好社区有关部门接待及残疾人家访工作。

(6)对调查工作的督促检查和统计汇总。

社区康复员应具备哪些条件
社区康复员主要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主任,社区和村卫生站的医务人员,学校教师,民政、教育、计生、妇联等系统的基层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富有爱心。

(2)了解当地康复资源和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

(3)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简易康复训练器具的制作及咨询转介等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