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意义

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意义

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意义王琪【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CHE浓度,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析血清CHE浓度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观察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进入ICU时血清CHE下降发生率为85.3%,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危重症患者血清CHE下降发生率较高,测定血清CHE可作为判断危重症患者病情的一个有意义指标.%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serun cholinesterase (CH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Methods: Serum cholinesterase (CHE) concentration,acute patho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 seores were estimated in patients.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CHE density variation and APACHE Ⅱ scores.At the same time,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patients' liver function.Results: Serum CHE decreasing occurrence rate was 85.3% in patients when admitted to ICU.The serum CHE level had emine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APACHE Ⅱ scores.Conclusion: Critical care patients' serum CHE decreasing occurrence rate is comparatively high, so the inspection of serum CHE could be one meaningful index for judging the condition of critical care patients.【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008)006【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胆碱酯酶;危重症;肝功能检测【作者】王琪【作者单位】河北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ICU,河北邢台,0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血清胆碱酯酶(CHE)是一种羧酸酯水解酶,是临床肝功能检测指标中的一项,以往对于血清CHE活性的检测主要用于有机磷中毒、慢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评价[1],在ICU工作中较少被关注。

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监测神经系统状态
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状 态,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治疗效果
评估肾脏治疗效果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可以评估肾脏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指导后续 治疗。
评估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效果
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可以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应用
诊断疾病
诊断肾脏疾病
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变化可以作为肾脏疾病的辅助诊断指 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乙酰胆碱酯酶在神经系统中有重要功 能,检测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可以辅助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 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监测病情
监测肾脏功能
通过定期检测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可以动态观察肾脏功能的 变化,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酶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 性,适用于研究目的的检测。
酶基因检测
酶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序列,从而了解基因突变、多态性等情况。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基因测序、单倍型 分析等。
酶基因检测具有预测疾病风险、指导个体化治疗等优点,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03
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临床
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 酯酶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 引言 • 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
方法 • 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的临床
应用 • 血液透析患者中乙酰胆碱酯酶检测的
临床意义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但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体内乙酰胆碱酯酶 活性降低。
乙酰胆碱酯酶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递质代谢酶,其在血液中的活性水平与神经系统 疾病、肝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术文献出版社,2003: 1245. [4] 姜玉新,王志刚. 医学超声影像学[M]. 北京: 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0: 399 - 401. ( 责任编辑: 路锦绣)
文章编号: 1674 - 6309( 2013) 11 - 1287 - 03
·经验交流·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夏春燕, 任 峥, 刘宁红
重症肺炎患者 CHE 活性下降的机制可能是: 当肺炎发展到危重阶段,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感 染,缺 氧 等 因 素,使 肝 脏 血 液 和 营 养 物 质 输 送 减 少,导致胆碱酯酶合成能力下降。由于重症肺炎 患者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造成营养物质吸 收减少,出现负氮平衡,重症肺炎患者发生严重的 营养不良,合成胆碱酯酶的营养物质缺乏[3 - 4]; 重 症肺炎发生时,细菌、病毒及内毒素,激活中性粒 细胞释放炎性递质、蛋白酶、脂类代谢物质和蛋白 类物质,使 肝 脏 合 成 胆 碱 酯 酶 的 能 力 被 抑 制[5]; 重症肺炎患者肺部牵张感受器敏感性提高,可释 放出 大 量 的 乙 酰 胆 碱,过 量 的 乙 酰 胆 碱 抑 制 了 CHE 活性,使 CHE 水平降低 [6]。
有研究显示“胆碱能抗炎通路”( cholinergic anti - inflammation pathway,CAP) 可 以 反 馈 性 监 测、调节炎性反应,通过传出迷走神经刺激来释放 乙酰胆碱,与组织巨噬细胞表面 a7 亚型烟碱受体 特异性结合,抑制炎性反应介质释放,具有迅速、 直接、局限调节及整合炎症反应的特点[7 - 8]。重 症肺炎患者 体 内“胆 碱 能 抗 炎 通 路 ”可 增 加 机 体 乙酰胆 碱 代 偿 能 力,抑 制 了 炎 症 反 应,使 血 清 CHE 合成显著减少,活性明显减低。因此重症肺 炎导致血清 CHE 水平降低,其原因并不是肝脏损 害引起,可能是胆碱酯酶抑制激活胆碱能抗炎通 路,使乙酰胆碱代偿性增加来抑制肺部炎性反应, 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调节。

眼科重症肌无力应该做哪些检查?

眼科重症肌无力应该做哪些检查?

眼科重症肌无力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眼科重症肌无力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眼科重症肌无力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眼科重症肌无力如何诊断鉴别,眼科重症肌无力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眼科重症肌无力常见检查:常见检查:疲劳试验、肌电图、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新斯的明试验、腾喜龙试验*一、检查1、血中AChR抗体测定可用125I-α-BuTx(125碘-α-银环蛇毒素)标记AChR进行放射免疫测定。

亦可用人AChR作为抗原,测定AChR抗体,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2、尿检查肌酐排泄量减少,并出现肌酸。

3、周围血液常规正常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可有2/3病人IgG增高,少数可有抗核抗体阳性,多数病人血清中抗AchR抗体阳性,C3补体增高。

周围血淋巴细胞对PHA 刺激反应正常,Ach受体蛋白反应增高。

少数人报告脑脊液中T-淋巴细胞数增高。

4、病理解剖本病可见的肌肉变化有:急性坏死伴有炎性细胞渗出;进行性萎缩,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及集结,称“淋巴漏”;个别肌肉纤维单纯性萎缩。

5、药物试验临床上常用的有新斯的明试验(neostigminum test)和滕喜龙试验(tensilon test)来判断肌力是否可以恢复。

于肌疲劳时,皮下或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1mg(或tensilons, 10mg静注),然后每10min观察眼外肌力1次,连续观察半小时。

如在半小时内症状(如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逐渐恢复或几乎达到正常,可确定诊断。

如有呕吐或腹痛反应者,皮下注射阿托品0.25~0.5mg即可消除。

6、疲劳试验使受累肌群作持续的自动或被动运动后,病人的肌无力症状加重,例如观察上睑下垂的疲劳症状,或连续作腱反射检查,反射则常由正常变为减弱。

7、感应电持续刺激试验用感应电流反复刺激受累肌肉时,开始出现肌肉明显收缩,以后肌肉收缩逐渐减弱,最后停止,呈所谓肌无力性反应。

8、冷试验根据Borenstein等认为环境温度下降可以改善重症肌无力的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寒冷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同时也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故可以应用冷试验诊断眼型重症肌无力。

监测危重患儿血清胆碱酯酶及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监测危重患儿血清胆碱酯酶及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监测危重患儿血清胆碱酯酶及白蛋白的临床意义何勤;樊省廉;韦丽仁【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血清胆碱酯酶及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8例危重患儿及120例普通患儿的胆碱酯酶及白蛋白,将所有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分成3组,比较3组间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的差异,分析其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危重患儿胆碱酯酶及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938,P<0.01).极危重组胆碱酯酶、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危重组及非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重病例评分值越低,胆碱酯酶、白蛋白水平越低,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结论:胆碱酯酶、白蛋白水平与患儿危重病例评分是正相关,三者结合是判断患儿病情及预后较为简便、实用、敏感的指标.【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4(027)002【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胆碱酯酶类;白蛋白类;危重症【作者】何勤;樊省廉;韦丽仁【作者单位】桂林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桂林541002;桂林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桂林541002;桂林市人民医院儿科,广西桂林5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R446.112血清胆碱酯酶(CHE)是临床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主要存在于脑、肝、血及胆碱能神经末梢的突触间隙中,常将检测血清CHE活性作为诊断有机磷中毒和评价肝实质细胞损伤的重要手段[1]。

白蛋白(ALB)是血浆蛋白的重要成分,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低白蛋白血症广泛存在于重症患者中[2]。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相当部分危重患儿血清CHE及ALB降低与患儿病情危重程度有关。

本研究检测128例重症患儿及同期住院普通患儿120例的CHE及ALB水平,以探讨危重病例评分、白蛋白及胆碱酯酶降低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1.1 病例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入我科的危重症患儿128例,男70例,女58例;年龄29 d至7岁,平均(1.15±2.32)岁,其中重症肺炎心力衰竭32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27例,重症手足口病47例,颅内感染14例,感染性休克3例,重症胰腺炎2例,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2例,肠憩室肠梗阻术后1例。

症肌无力新斯的明实验的临床评估

症肌无力新斯的明实验的临床评估

眼球水平活动受限(及复视)
上肢疲劳试验
下肢疲劳试验
面肌无力
咀嚼、 吞咽困难
呼吸肌功能
按患者受累肌群作多项观察。 在新斯的明注射前及注射后每10 min 测定各项指标1 次。
切忌注射前患者一疲劳即终止测量,而注射后反复鼓励患者,以减少假阳性
每一项按要求做到,如持续睁眼向上方注视或向左右侧注视
新斯的明试验记录
冰试验
休息试验
敏感性
90%
50%
特异性
100%
100%
冰试验
方法:用0-4°的冰(装入厚塑料袋或橡胶手套中)放到双侧眼睑上2分钟,观察两侧的眼睑变化。
优点:操作简便(门诊),诊断较准确(高敏感性只针对眼肌型),无副作用, 重复性好。
要点:1、冰的温度为0-4°,防止冻伤; 2、冰敷前最好拍照和冰敷后对比; 3、眼睑下垂改善2mm或以上即为试验阳性。
彭丹涛等.新斯的明试验改良结果判定法研究.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7.14(1).
王秀云等.重症肌无力病人的临床绝对评分法和相对评分法.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2).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0min














上睑无力计分
上睑疲劳试验
3分
4分
分 能正常进食 分 进普食后疲劳, 进食时间延长, 但不影响每次进食量 分 进普食后疲劳, 进食时间延长, 已影响每次进食量 分 不能进普食, 只能进半流质 分 鼻饲管进食
吞咽、咀嚼功能计分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IL-18水平测定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IL-18水平测定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IL-18水平测定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重症肌无力(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对55例MG患者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血清IL-18水平进行检测,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

结果:MG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G患者组血清IL-18水平在用GC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显著降低(P<0.01)。

结论:IL-18与MG 发病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MG的免疫病理过程;GC可以抑制IL-18的合成;检测血清IL-18水平对指导MG的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应用IL-18拮抗剂可能成为MG有前景的治疗方案。

标签:重症肌无力;白细胞介素-18;糖皮质激素重症肌无力(MG)是由乙酰胆碱能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补体参与的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MG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2]。

相关因子的增加和减少都会对MG的发病产生特异性的影响。

IL-18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前炎症因子[3],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的作用,并参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

本文通过检测MG患者血清IL-18水平,研究其与MG发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收集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1年1月~2005年9月间住院和门诊诊治的MG患者55例作为患者组(MG组),其中男30例,女25例,发病年龄14~69岁,平均年龄(46.32±3.28)岁。

依据典型临床表现、新斯的明试验、神经重频刺激而确诊。

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的疾病。

所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GC)治疗。

收集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56±5.74)岁。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1. 引言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导致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引起肌无力。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肌无力、疲劳、双重视觉、吞咽困难等。

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本篇文章将介绍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

2. 药物治疗2.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s)是重症肌无力的一线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可用的乙酰胆碱量,从而改善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功能。

常见的AChEIs药物包括:吡拉西坦(Pyridostigmine)、新斯的明(Neostigmine)等。

患者需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2.2 免疫调节剂针对自身免疫反应,免疫调节剂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Cyclosporine)、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减少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从而改善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2.3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法,通常作为重症肌无力的二线治疗。

这些生物制剂是通过靶向特异性抗体或其他免疫调节通路,减少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从而改善肌肉无力。

一种常用的生物制剂是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其通过给予患者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来调节免疫系统。

3. 手术治疗3.1 胸腺切除术胸腺切除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它通过去除胸腺,减少抗体的产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胸腺切除术通常在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副作用的情况下考虑。

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继续药物治疗以维持疗效。

3.2 其他手术治疗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其他手术治疗方法。

例如,患有胸腺瘤的患者可能需要行胸腺肿瘤的切除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v ne rhN uo,9 9 5 ( ) 1 3—17 d ac.A c e rll9 ,6 2 :6 6
( 收稿 :04—0 20 7—1 ) 9
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 阻滞致局麻药急性 中毒 2例
李勇帅 鲁开智 曹 剑
随 着腰 丛及 坐骨 神经 阻滞 在临 床麻 意识逐渐恢 复 , 不能记 忆刚才所发生 的情 过快。 这就提醒我们 以后作 神经 阻滞 时虽 同时在 醉中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 , 其麻醉并发症也 况。 后再次作 坐骨神经 阻滞 , 效果好 , 顺利 然回抽 无血也应注意局麻药 中毒 , 就相应增多 , 院在进行腰丛及坐骨神经 完成 手术 。术后 病 人无不 良记 忆及 并发 麻醉前必须作好急 救药物及物 品的准备 , 我 阻滞过 程中共出现 2 例局麻药急性中毒 。 现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2 许贤豪 , .神经免疫学 .北 京: 京医科大学 巾囤协和医科大学 著 北 联合 出版社 , 92: ll—l 5 l9 l3 10
3 He z n eT.T ea yo at e i mvswi h ln se eihbtr— h rp fMy sh nag i t c oietms n |i S h o
作 者单位 : 40 8 湖北省十堰 市郧阳医学 院附属东 风医院 ( 420 张润 希 ) 300 杭 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 ( ; 106 李保 华 ) 40 2 武 汉市华 中科 ; 302 技 大学 附属同济医院 ( 徐金枝 )
乙酰胆碱酯 酶活性 升高见 于脂肪肝 、肾病综 合 征、 甲状腺机能亢进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支气管哮喘 、 多发性硬化、 高血压 、 妊娠 、 癫痫 , 女性在月经期或长
维普资讯
实用医学杂志 2 0 年第 2 卷第 1 05 1 期
期接触各种有毒物质的患者 , PA h 其 —c E活性亦升高。 临床常通过检测 A h cE活性辅助肝脏疾病及有机磷农 药 中毒的诊断与观察 , 估计病人对琥珀酰胆碱酯酶活 性 的敏感性 。 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国内外 对 报道并不多见。 本组女性患者均避开月经期抽血 , 所有患者均无 有毒物质接触史 ,也可排除上述疾病 , 故本组男女患
关, 病情越 重, 活性越 高。结论 : 其 重症肌 无力的发病机 制除 自身免疫 因素外 , 乙酰胆碱 酯酶活性改 变也是一个重要 因素 ,-cE和 EA h P h A .cE活性测 定可作为 M G的一项辅助诊 断方 法, 也可作 为抗胆碱 酯酶 药物疗效观察指标 。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 酯酶
目前普遍认 为,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cR b 是重 A h a) 症肌无力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 但在 1% ~1%的重 0 5 症肌无力 ( G 患者血浆 中检测不到 A h a , M ) cR b 同时抗 体阳性 M G患者的 A h a 滴度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 cR b 度也不相吻合 , 且在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病人单用抗胆 碱酯酶剂治疗获得显著疗效 , 明乙酰胆碱酯酶在其 说 发病 中起一定作用 。为此我们对 5 0例患者 进行了血 乙酰 胆 碱 酯 酶 (。cE PA h )和 红 细 胞 乙 酰胆 碱 酯酶
度 比色分析 法分 别检 测 5 例 不 同型 M 0 G患者与正常人血浆 乙 酰胆碱 酯酶 (-cE 、 PAh )红细胞 乙 酰胆碱 酯酶 (—cE EAh ) 活性。 结果: 患者组 的 P cE平均 活性和 EA h -h A —cE活性 显著 高于对照组 , 而且与 重症肌 无力临床 类型和病情轻重有
者 PA h -cE活性升高可排除以上 因素的影响 。本组 5 0 例 MG患者 PA h —cE和 E为衡量抗胆碱酯酶药物疗效 的一个参 数。因此 PA h - cE和 EA h — cE的测定对 于 M G的发病机 制的研究及其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至于 A h c E升高 是否与 自身免疫反应存在内在联系或遗传控制 , 如酶 的基因突变等 目前 尚不清楚 , 最近 E gl ne等 人通过
3 讨 论
M 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 体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最早用于治 疗的 M G药物 ,现仍作 为 M G治疗中的第一线及 常规 药物… , 无论 是对血清抗体 阳性或血清抗体 阴性 MG 均有一定疗效 ,由此推测 ,乙酰胆碱酯酶可能在其发
12 检测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应用三氯化铁显色分 . 光光度比色分析法检测 PA h . cE和 EA h .c E活性 ; 全部 实验数据均采用 SS / C 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所 P S P 用统计方法采用 t 检验、 方差分析 、 x 检验等 。
等。 两组的平均年龄和性别之间经 t 检验和 ) 检验差 ( 异均无显著性。全部受检对象均未从事过各类辐射工 种及化学等工业中有毒工种 , 也未长期接触过各种农药 和其他有毒物质 。女性患者均避开月经期抽血检验。
注 : I 比较 }P <0 0 , 与 型 . 5 }}P <0 0 1 . 0
维普资讯
实用医学杂志 20 年第 2 卷笔 塑 05 l
4 3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及其临床意义
张润希

李保华 徐金枝
要 目的: 讨 乙酰胆碱 酯酶 活性 改变在重症肌 无 力( G 发病 中的作用。 探 M ) 方法 : 采用三氯化铁 显 色分光光
( < .5 , P 0 0 )这与国外有关文献报道一致 ¨。 】自从瑞士 学者 A s l a 应用新斯的明治疗 MG取得明显效果 c hm n ci 以来 ,抗 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一直作为治疗 M G的主要 药物 , 本组研究结果提示 M G患者血液 内 A h cE明显升 高, 也证实了乙酰胆碱酯酶药物对 M G的治疗作用 , 同 时 也从一个侧 面说 明了 乙酰胆碱酯 酶活性改变 也是 M G发病机制之一。H ne ez【通过对患者吡啶斯的明血 3 药 浓度及 EA h — cE监测 ,发现 M G患者应用吡啶斯的 明治疗后 EA h —cE活性及突触部位均受抑制 ,而且证
( . c E 测定 。 EA h )
表 l 两组的两种 乙酰胆碱酯酶 活性 比较
x±s
注: 与对 照组 相 比 }P <0 0 1 . 0
PA h .cE活性 男性 为 (19 ±1.5 U m ; 性 为 8. 6 16 ) / L 女 (34 ±1.7 U m ;. cE活性男性为(0 .9土 6 . 7 13 ) / L EA h 3 15 2 .9 U gH , 85 ) / b 女性 为 (0 .5± 14 ) / b 34 1 3.2 U gH 。男 女患者间 PA h 、 . cE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 .cE EA h 2 3 各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活性 比较 见表 2 . 。
例 1 男,2 , “ 6 岁 因 左下肢大隐静 者无特殊病史 , 一般情况较好 , 心肺功能 脉 曲张 ” “ 作 左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 正常 , 检查 化验结 果未见异常。分别用神 脱术 ” 。患者无特殊病史 , 一般情况 较好 , 经刺激器 准确定位腰神经 丛及坐骨 神经 , 心肺功能 正常 , 检查化验结果未见异常 。 回 抽 无 血 后 各 注入 0 4 罗 哌 卡 因 2 .% 5
组: 日 在 常例行体检 中随机选择无重症肌无力的健康成 人5 0例 , 男女各 2 例 , 5 年龄 1 ~ 0 , 8 4 岁 平均 (84 2. ± 65岁 , . ) 均被排除有心 、 、 、 脑 肝 肾等主要脏器疾病 , 以 及高血压 、 高脂血症 、 周围血管病 、 自身免疫病 和肿瘤
2 结 果
病 中起一定作用。乙酰胆碱酯酶 由肌细胞合成 、 分泌 , 它均匀地分布在突触后膜初级 、次级间隙中,也可见
于突触前膜 。乙酰胆碱酯酶通过水解乙酰胆碱终止神 经 一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 重复激活肌纤维 , 以 及 防止 A h cR的去敏感作用 ,从而保证神经 一 肉接 肌 头处的兴奋传递的有效进行。如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异常升高 , 则使得有效 的 A h c 量显著减少 , A h 与 cR的 结合也过 于减少 , 就会产生肌无力 的症状【。 ' ]
症。
麻 醉前 检查氧气 、 醉机 、 麻 气管导 管及各
例 2 女 , 4岁 ,作左 膝关节 镜检 种急救 药品是否齐全 , 5 监护 仪及 吸引器的 查, 行左侧 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阻滞 。患 工作状态是否 良好 , 麻醉 过程中一 旦发生 局麻药 中毒 , 以避免工 作人员因寻找物 可 品而耽误救治的事情发生 。 发生惊 厥时应 加强对身体的保护 , 防止 坠床及其 他意外 损伤。在抢救过程 中须保持 冷静 , 维持生
比较稳定 ,因此同时测定 PA h —cE和 EA h .c E活性能 比 较客观反映患者体内 A h cE水平 , 值得临床推广 。


参 考 文 献
Max A,S h h r c u zA,W i sh A,e 1 My sh na ga i. Veh D sh lc i ta. a te i r vs r tc Ge ah l 1 9 8 l 6 — 1 6 sP to ,9 6,0: 1 2
对M G的分子基 因学研究表 明,M G的发病可能与突 触基底膜上不对称乙酰胆碱酯酶缺陷有关 ,而这种缺 陷可能与该酶的基因突变有关 , 而导致 乙酰胆碱酯 从 酶活性改变并进而影响 M G的发生 。 应当指出, —cE活性不受血液内各种因素影响 , EA h
显著性升高 ( < .0 )而且与 M P 001 , G的类型和病情轻 重相关 , 病情越重 ,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高 , 、 Ⅳ Ⅱ Ⅲ、 型患者 PA h — cE和 EA h —cE与 I 型相 比, 均显著性升高
p n ilsa d p ama oo i ntrn . F r c h u lp y har i r cp e n h r c lgc mo i i g o ot c rNe r s c it, s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