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断丝滑丝的处理

合集下载

预应力钢绞线要求规范

预应力钢绞线要求规范

预应力钢绞线规预应力钢绞线规预应力砼连续梁结构整体性好、大跨度,减少桥面伸缩缝个数,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几座预应力砼连续梁桥谈一下长束预应力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预应力钢绞线安装预应力钢束的孔道位置、钢绞线是否发生缠绞现象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孔道位置不准确,改变了结构受力状态,如果曲线孔道标高变化段不圆顺还会增大预应力孔道摩阻损失,因此孔道位置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预应力度能否与设计的预应力度相吻合,对结构安全和工程使用阶段是否会产生裂缝都有很深的影响。

多根钢绞线如果缠绞在一起,拉时各根钢绞线受力不均匀,增大了钢绞线之间的摩阻,造成预应力损失加大。

实际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并不重视这些细部工作,固定钢束的井字架位置不准确或不按照规和设计规定的间距布设,必然造成钢束位置与设计不符、有的还会在曲线变化段产生急弯(半径太小)或孔道局部偏差过大。

目前仍有小部分队伍使用人工进行穿束,尤其对多根钢绞线的长束重量很大,人工穿束费时费力,容易造成工人转动钢束穿进,使钢绞线互相缠绞在一起。

市某快速干道(高架桥)工程四标段共有九联连续梁,施工时固定钢束用的井字架间距为1米,梁高1.6米,因此竖弯变化量不大,间距满足要求,但是施工时由于工人工作不认真使井子架坐标不准确,并且采用人工穿束,束长在100米到120米不等。

拉时发现大部分钢束的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不符(有的比理论值少11%),拉过程中经常听到部钢束缠绞在一起后被拉开的声音,当时立即对设备进行检定,在设备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始对问题进行分析,其中钢绞线计算伸长值时采用实测弹性模量,μ、κ取值按规推荐值。

设计单位对结构进行重新验算,最后确定在保证拉力的情况下,伸长值误差保证在12%以,无疑降低了结构安全系数。

二、预应力钢绞线拉1、拉控制应力与伸长值拉控制应力能否达到设计规定值直接影响预应力效果,因此拉控制应力是拉中质量控制的重点,拉控制应力必须达到设计规定值,但是不能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拉控制应力。

预应力钢筋断丝、滑丝的原因与处理

预应力钢筋断丝、滑丝的原因与处理

预应力钢筋断丝、滑丝的原因与处理一、滑丝的原因滑丝的原因很多,一般是锚圈锥孔与夹片之间有夹杂物;力筋和千斤顶卡盘内有油污;锚下垫板喇叭口内有混凝土和其他残渣;锚具偏离下垫板止口;锚具(锚圈、锚塞、夹片)质量存在问题,由于其硬度不足不均而产生变形。

回油过猛,力筋粗细不一致也是滑丝产生的因之一。

滑丝一般退顶后发生,有时张拉后半天至一天内发生。

此外,锚具限位板的限位深度太深,也会导致滑丝,限位板的作用是在回油过程中控制夹片位置,限位深度太深,限位板对夹片的限位作用失效,在回油过程中会导致夹片错台,从而使夹片对预应力钢筋的作用减小而导致滑丝。

二、断丝的原因断丝的发生,一般是:钢材材质不均匀或严重锈蚀;锚圈口处分丝时交叉重叠;操作过程中没有做到孔道、锚圈、千斤顶三对中,造成钢丝偏中,受力不均,个别钢丝应力集中;油表失灵,造成张拉力过大;千斤顶未按规定校验。

此外,限位板的限位深度太小也是导致断丝的原因之一,如果限位板的深度太小,限位板对夹片的作用不仅仅是限位作用,还有纵向的压力,限位板纵向作用力应该在锚环上,而作用在夹片上的纵向压力会导致夹片对预应力钢筋的作用力不均匀加大,从而咬断钢丝,导致断丝。

三、滑丝、断丝处理的原则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或锚固时,预应力筋滑丝、断丝数量超过设计或表1的规定,应予处理注:钢绞线断丝是指钢绞线内钢丝的断丝断丝包括滑丝失效的钢丝滑移量是指张拉完毕锚固后部分钢丝或钢绞线向孔道内滑移的长度四、滑丝的处理张拉完成后应及时在钢丝(或钢绞线)上做好醒目的标记,如发现滑丝,解决的措施一般是:采用YC122千斤顶和卸荷座,将卸荷座支承在锚具上,用YC122千斤顶张拉滑丝钢绞线,直至将滑丝夹片取出,换上新夹片,张拉至设计应力即可。

如遇滑丝严重或在滑丝中钢绞线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则应将锚具上所有的钢绞线全部卸荷,找出原因并解决,再重新张拉。

如果确定滑丝原因为限位板的限位深度太深,应及时荷提供工具锚的厂家联系,重新试验测定限位深度,确定标准的限位深度值(应精确到0.01mm),按照确定标准的限位深度值重新订做限位板,然后再进行张拉。

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出允许偏差值

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出允许偏差值

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出允许偏差值一、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出允许偏差值1、现象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出允许偏差范围。

2、原因分析(1)实际使用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和钢束截面积与设计计算值不一致。

(2)由于预应力预留孔道的位置不准确,波纹管形成空间曲线,使张拉时钢束的摩阻力变大,当张拉到设计吨位时,预应力钢束的伸长值偏小。

(3)预应力施工工序不规范。

(4)千斤顶与压力表等预应力机具未能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

3、防治措施(1)预应力筋在使用前必须按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修正计算。

(2)正确量得预应力筋的引伸量,按计算的引伸量误差修正伸长值。

(3)确保波纹管的定位准确。

(4)若实际发生的摩阻力偏大,预应力钢束张拉后的实测值相差较大,此时可考虑使用备用孔道增加预应力钢束。

二、预应力筋的断丝和滑丝1、现象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时发生预应力钢束的断丝和滑丝,使得箱梁的预应力钢束受力不均匀或构件不能达到所要求的预应力。

2、原因分析(1)实际使用的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直径偏大,锚具与夹片不密贴,张拉时易发生断丝和滑丝。

(2)预应力钢束没有或未按规定要求梳理编束,使得钢束长短不一或发生交叉,张拉时造成钢束受力不均,易发生断丝。

(3)锚具与夹片的尺寸不准确,夹片的锥度误差大,夹片的硬度与预应力筋不配套,易发生断丝和滑丝。

(4)锚圈放置位置不准确,支承垫块倾斜,千斤顶安装不正,也会造成预应力钢束的断丝。

(5)施工焊接时,把接地线接在预应力筋上,造成钢丝间短路,损伤预应力筋,造成预应力钢束的断丝。

3、防治措施(1)穿束前,预应力钢束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梳理编束,并正确绑扎。

(2)张拉前锚具与夹片需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特别对夹片的硬度一定要进行测定,不合格予以更换。

(3)张拉时锚具、千斤顶安装要准确。

(4)当预应力钢束张拉到一定吨位时,如发现油压回落,再加油压又回落,这时有可能发生断丝,若这样,需更换预应力钢束。

预应力张拉钢绞线断丝、滑丝问题的分析

预应力张拉钢绞线断丝、滑丝问题的分析
希 望 能 够 对 人巾 桥 预应 力 张拉 质 疑控 制 有所 帮助
是 否存 在 断 丝 、滑 丝 现 象不 够 明娃 ,张 拉 过 程 中偶 尔会听到 “ 嘣 、嘣 ”的 响 声 ,那 是 钢 柬 绞 在 ‘ 起 受

力不均造成的异响:更多束的钢 绞线未编号即穿束, 特别是单根穿束 ,在张拉过程 中异响 明显 ,张拉完
检查频率为 1 0 0 %,同 时还 要 检 查波 纹管 的 接 头 是 否
I Ke y wo r d s 1 p r e s t r e s s e d , s t r e t c h - d r a w , i f l a me n t b r e a k a g e wi r e
5 . 夹 片 锚环 安装完成后安装夹片,工作夹片 一 般 为 两
片 , 工 具 夹 片 一般 为 三 片 。 灭 片 在 安 装 过 程 中 应 避 免 各 片 间 缝 隙 内 有 混 凝 土 渣 , 安 装 夹 片 后 各 夹 片 应 松紧基本 ‘ 致 ,端 面 齐 平 :在 张 拉 i O % 或 1 5 % 初 应 力 初期将夹片打紧。如果 i 述 工 艺 做 得 不 够 到 位 ,有 可 能 在 张 拉 完 成 回 油 期 问 产 生 异 响 , 缺 至 断 丝 、滑 丝、工具夹片弹 色 等现象。 二 、 消 除 断 丝 、 滑 丝 的 方 法 ( 1 )严 格控 制 波纹 管 的 质量 ,在检 查 波纹 管 安 装是否合格时要按照图纸检查波纹管的管道坐标 ,
■ 节连辉 ’ 窦莹莹 J i e L i a n h u i D o u y i n g y i n g
【 摘 要】夫 p 桥钢 绞线张拉作、 J k l e t { 常 出现断矬、滑丝 问 题 ,为消 除或减少此类 质螭问题的 } { { 现 ,我 们对此做 丁 , 大 量的 _ I : 作 ,总结 了 些 经验 。本文将对此 问翘 以分析 ,

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项目经理部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预防和处理措施编制:复核:日期:一、常见问题预防及处理1、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孔道轴线1.1现象张拉过程中锚环突然抖动或移动,张拉力下降。

有时会发生锚杯与锚垫板不紧贴的现象。

1.2原因分析锚垫板安装时没有仔细对中,垫板面与预应力索轴线不垂直.造成钢绞线或钢丝束内力不一,当张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力线调整,会使锚环突然发生滑移或抖动,拉力下降。

1。

3预防措施锚垫板安装应仔细对中,垫板面应与预应力索的力线垂直.锚垫板要可靠固定,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移动.1。

4处理方法另外加工一块楔形钢垫板,楔形垫板的坡度应能使其板面与预应索的力线垂直。

2、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2。

1现象预应力张拉后,锚板下混凝土变形开裂。

2。

2原因分析通常锚板附近钢筋布置很密,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混凝土疏松或仅有砂浆,以致该处混凝土强度低。

锚垫板下的钢筋布置不够、受压区面积不够、锚板或锚垫板设计厚度不够,受力后变形过大。

2。

3预防措施锚板、锚垫板必须在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

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索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2。

4处理方法将锚具取下,凿除锚下损坏部分,然后加筋用高强度混凝土修补,将锚下垫板加大加厚,使承压面扩大.3、滑丝与断丝3.1现象锚夹具在预应力张拉后,夹片“咬不住”钢绞线或钢丝,钢绞线或钢丝滑动,达不到设计张拉值。

张拉钢绞线或钢丝时,夹片将其“咬断”,即齿痕较深,在夹片处断丝.3.2原因分析锚夹片硬度指标不合格,硬度过低,夹不住钢绞线或钢丝;硬度过高则夹伤钢绞线或钢丝,有时因锚夹片齿形和夹角不合理也可引起滑丝或断丝。

钢绞线或钢丝的质量不稳定,硬度指标起伏较大,或外径公差超限,与夹片规格不相匹配。

预应力施工常见质量风险及预防措施

预应力施工常见质量风险及预防措施

预应力施工常见质量风险及预防措施本章为桥涵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预应力施工,主要内容是预应力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风险点。

这些风险点主要产生以下危害:预应力水平未达到设计要求或预应力损失过大,构件在使用中产生裂缝从而发生破坏。

1 预应力钢筋安装质量风险点:预应力钢筋锈蚀、断裂;预应力施工机具使用不规范;预应力钢筋安装不规范等。

1.1 预应力钢筋锈蚀、断裂表现形式及危害:1)预应力筋在施工阶段发生锈蚀,减小预应力筋截面积,预应力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还易产生断丝或预应力筋整根断裂;当锈蚀严重影响握裹力时,会降低结构的安全性;2)预应力筋在施工阶段发生弯折、断裂,无法张拉;3)张拉后未及时压浆,引起锈蚀。

钢绞线张拉前锈蚀钢绞线弯折、断裂防控措施:1)钢绞线应规范存放、专人保管;2)在临近张拉时放置钢绞线,并在张拉前采取必要的防锈措施;3)钢绞线穿束后应加强保护,避免受到外力而发生损坏;4)尽量缩短张拉与混凝土施工(压浆)的时间,并及时封闭端头(先张法)或封锚(后张法)。

钢绞线外露处包裹防锈1.2 预应力施工机具使用不规范表现形式及危害:1)张拉机具随意摆放,保养不到位或不及时,导致设备损坏且不能及时维修;2)张拉机具未按规定要求标定,张拉用油泵压力表指示不准,不能保证张拉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3)张拉油顶与油表不配套;4)压浆用压力表损坏,无法控制压力;5)压浆管爆裂致使无法正常压浆。

油表损坏无法读数油表污染无法读数防控措施:1)建立预应力机具标定台帐并严格按规定要求配套进行标定;2)选用可靠性良好的施工机具并专人负责保管、使用、保养,保证施工机具完好性,避免出现中途损坏、油表指针抖动厉害等问题;3)有条件的可使用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4)选用质量较好的压浆管并严格控制压浆时的压力;5)为避免液压油混入杂质而导致油路不畅,应定期更换液压油。

正常状态的油表1.3 预应力钢筋安装不规范表现形式及危害:1)先张法板梁钢绞线定位不准,实际预应力位置与设计不符;2)先张法板梁失效管端头未密封或发生破损,无法实现预应力失效功能;3)后张法施工波纹管横、竖向定位不准确,定位不牢靠,导致施加预应力位置与设计不符,构件易产生裂缝;4)钢绞线编束混乱,两端不能一一对应或管道内发生缠绕,影响张拉;5)锚板位置与设计不符,发生歪斜,导致预应力施加方向、位置与设计不符,影响梁体的结构安全;6)预应力筋与锚垫板不垂直,张拉时产生应力集中,可导致预应力筋断裂;7)锚下螺旋筋遗漏或直径、匝数与设计图纸不符。

预应力张拉中问题的处理

预应力张拉中问题的处理

预应力张拉中问题的处理预应力施加过程中经常遇到有3个问题:断丝、滑丝、预应力损失,解决好这3个问题也就保证了预应力的施加效果。

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的控制数为1丝,且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一)、断丝1、造成断丝的原因:⑴、预应力筋力学性能不合格。

⑵、锚板喇叭筒、锚板、锚环及千斤顶不同心,造成偏拉,受力不均;或进入锚板喇叭筒内的混凝土未凿除;或张拉空间过小,千斤顶无法就位。

⑶、锚垫板的选用也是原因之一。

目前采用的锚垫板有钢制与铸钢制两种。

钢制垫板喇叭筒较细、校长,端部也比较锋利,稍有连接不顺,张拉时就可能造成对预应力筋的伤害。

而铸钢制垫板喇叭筒较短粗,端部与孔道用内插式连接。

故应尽量选用后者。

⑷、采用预应力钢束硬度与锚具夹片的配合,锚具夹片硬度不能太高,齿高也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刻痕过深,容易发生断丝。

⑸、限位板高度小,限位板穿束孔径偏小,钢绞线直径超标,则夹片对钢绞线卡得太紧,工作锚内张拉出来的钢绞线会有严重刮伤,张拉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断丝现象。

2、防止断丝的措施:⑴、严格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强度相同,延伸率差异较大的两批材料不能同束使用。

锚具进行硬度检验,不合格的不使用。

⑵、在施工中应考虑锚垫板喇叭筒与波纹的连接。

千斤顶应与垫板方向垂直。

⑶、张拉设备应与钢绞线及锚具配套。

3、断丝处理:⑴、双张钢束时可先用卸锚器松锚,然后移动钢束,用单孔小顶进行张拉,这样就缩短了千斤顶占用长度。

⑵、当预应力束较短时,也可以用单端张拉代替两端张拉的办法加以解决。

⑶、当本身就是单张的钢束发生断丝时,一般采用超张拉的办法加以解决,超张时可采用全断面超张或同束号超张的办法。

超张时应根据断丝数量计算超张值。

计算时应以规范控制应力误差下限为准。

(二)、滑丝1、造成滑丝的原因:⑴、锚环、夹片硬度不够或夹片齿过浅。

⑵、钢束、夹片清理不彻底、有油、锈或杂物张拉时存在于夹片与钢束之间或夹片与锚环之间。

⑶、当锚环孔坡度过小、过大时都可能发生滑丝。

浅析后张法预应力匝道桥出现的钢束滑丝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措施

浅析后张法预应力匝道桥出现的钢束滑丝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措施

道路桥梁 Roads and Bridges46浅析后张法预应力匝道桥出现的钢束滑丝质量问题以及处理措施李峰(福建住建建设有限公司,福建福州 350001)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1-0046-01摘要:桥梁工程是一项相对较复杂的市政工程项目。

本文通过参与某匝道桥现浇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简要介绍匝道桥在张拉施工中的施工过程出现的钢束滑丝质量问题、处理措施等。

希望对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匝道桥;钢束滑丝;处理措施1 工程概况某匝道桥工程桥梁共计八联,每联三跨,每跨30M。

设计时速为40KM/H。

匝道桥砼设计强度为C50,设计要求于端横梁处设置张拉用的齿块。

当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两端对称张拉,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封锚、压浆。

2 施工过程介绍某匝道桥第三联(桩号YK0+180-YK0+270)右F4预应力钢束在腹板梁底部,设计钢绞线根数为15根,钢绞线每束直径15.2mm,设计钢束长度89.22M,纵向预应力束标准强度1860MPa,弹性模量1.95X105MPa,锚下控制应力为1395MPa,钢绞线面积139mm²,预应力张拉时腹板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

施工前将锚具、夹具、预应力钢绞线送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试验,并取得检测合格报告和通过监理确认同意进场使用。

张拉前将同条件养护的试块送实验室进行强度测定为46.2MPa。

浇筑砼养护期为9天,满足设计要求。

张拉设备采用两台400T千斤顶进行张拉,千斤顶、油压表等于张拉作业前送至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标定,在有效时间内。

张拉过程中,小里程一端张拉至10%,油压表读数为4.1MPa,测得钢绞线伸长量为41mm,张拉至20%,油压表读数为7.9MPa,测得伸长量为62mm;张拉至47%(此时油压表读数为17MPa)时,锚垫板和工作锚外口有一根钢绞线(共有6根)出现滑丝现象,此时立即停止张拉施工,测得伸长量为132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钢绞线断丝、滑丝的处理
新桥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千斤顶压力不准确或锚具安装误差、预应力钢绞线夹片质量差等原因,有时会发生断丝和滑丝的情况,当断丝或滑丝数不超过规范值时,可采用超张拉方式补足应力,若超过规范值必须卸锚,更换钢束。

对此处理时必须慎重,我们必须质量和安全。

?
(1)、补足应力处理:根据断丝数确定应力损失值,通过提高其它钢丝应力补足断丝造成的应力损失,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新桥预应力钢绞线达到,否则必须更换钢束。

?
(2)、更换钢束的处理方法:?
①、丝束放松。

将千斤顶按张拉状态装好,并将钢丝在夹盘内楔紧。

一端张拉,当钢丝受力伸长时,锚塞稍被带出。

这时立即用钢钎卡住锚塞螺纹。

然后主缸缓慢回油,钢丝内缩,锚塞因被卡住而不能与钢丝同时内缩。

如千斤顶行程不够可如此反复进行至锚塞退出为止。

然后拉出钢丝束更换新的钢丝束和锚具。

? ②、单根滑丝单根补拉。

将滑进的新桥预应力钢绞线钢丝楔紧在卡盘上,张拉达到应力后顶压楔紧。

?
③、人工滑丝放松钢丝束。

安装好千斤顶并楔紧各根钢丝。

在钢丝束的一端张拉到钢丝的控制应力仍拉不出锚塞时,打掉一个千斤顶卡盘上钢丝的楔子,迫使1~2根钢丝产生抽丝。

这是锚塞与锚圈的锚固力就减少了,再次拉锚塞就容易拉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