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融情入理 灵性构思(写景状物文)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融情于物细描摹状物作文出新意素材(写作素材)

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融情于物细描摹状物作文出新意素材(写作素材)大自然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它们都以不同的形状,显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碰即闭的含羞草,绽放芬芳的茉莉花,声音悦耳的画眉,偷窃食物的浣熊,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生长习性。
关于自然中的万物,你所了解的还有哪些呢?生活中,我们会对自己的某一学习用品怀有深厚情感,对自己所拥有的小物品爱不释手,相信它一定在生活中关心过你,一定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课堂,学会对某一动植物及某一物品进行乐趣描画,让你的状物作文成为No.1!通常情形下,我们在描写自己喜爱的物象时,往往只是单纯地局限于对“物”的细致描摹,而缺乏自己对所喜爱物象怀有的“情”,这也是我们写状物类文章时显得不够出彩的一个要紧缘故。
写文章不应该是因为要写才去写,而应该是因为想写而写。
在描写自己所喜爱的物象时,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状物,而是通过状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物像的喜爱之情,使读者能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写状物类的文章时,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要紧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直截了当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种写法表达在状物类文章中,往往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阐明对所写物象的总印象,直截了当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如《可爱的孔雀》一文中的开头与结尾:开头:每当唱起“金孔雀,展翅飞,七彩花衣映朝晖……”的歌词时,我真想看看孔雀。
希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4月26日,老师带我们到动物园去,我真快乐!结尾:参观终止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孔雀馆。
晚上,我梦见一只白色的孔雀飞到我的身旁,我用手轻轻地触摸着那漂亮的尾巴……这篇文章的小作者以唱歌孔雀的歌词开篇,并直截了当表达了自己期望见到孔雀的急切之情,“真想”“希望”“快乐”,小作者满心的期盼终于得以实现的兴奋之情从中可见。
唯有深深喜爱,才会在离别时表现得恋恋不舍;也唯有深深想念,才会在睡梦中梦见所想之物。
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初一(通用20篇)

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初一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初一(通用20篇)相信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写景作文,写景作文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作者的思想。
那么优秀的写景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初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情景交融的写景作文初一篇1那缕幽幽的芳香藏在人们心中的缕缕芳香,终究有一天会从一个小小的举动中散发出来——题记走出了少年宫,突然发现有几个“小天使”落在了我的头上。
我下意识地去摸了摸,它却,化了。
我抬头望望天空,往后退了几步,躲到屋檐下。
下雨了。
我把手伸进口袋,摸出手机,拨通妈妈的电话,电话里永远是妈妈匆忙而又不耐烦的声音:“没有钱坐公交车吗?不明白我在忙吗?自我回来!”早知是这样的结果,可是有点不甘。
那头早已断线,我心里一阵失落。
雨越下越大,出于无奈,我冒雨跑到了公交站台下。
瘦小的我只能被挤下站台,站在马路上,还在淋着雨。
此时的我已经变成了一个落汤鸡,外衣已经湿透。
突然,有股力从我背后顶出来,我转过身去,看到了这样的一个人。
她穿着白色衬衫和一条黑色短裙,手里撑着一把小型的紫色雨伞。
再往下一看,她,仅有一条腿,还拄着拐杖。
可她的脸上却没有普通残疾人的忧郁,感伤。
天渐渐冷了下来,我身上穿着的毛线外套已经被淋得不起作用了,我冷得发抖。
突然,一股暖流从心底里冲出来,身上已不再滴水了。
我再一次转身,抬头看那位残疾人,她的后背全湿了,原本好看的衣服也被淋得紧贴在身上。
我抬起头,发现自我已经被一把小型紫色雨伞遮盖着,雨再也滴不到我的身上,却滴在那位残疾人的背上。
我好久都不愿把视线转移到别的地方。
她发现我在看她,脸上露出了笑容。
可能她已经明白我为什么要看着她了吧。
她沉默了片刻,弯下了腰,摸摸我的头,说:“小朋友,你妈妈没来接你吗?你这样淋雨,会感冒的。
”她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那一刻,我嗅到了它散发出的缕缕芳香。
2020届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必备第05讲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一)(解析版)

阅读下面《荷塘月色》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荷塘月色朱自清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③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④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⑤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初中语文精品课件:融情入景课件

秋天的校园,树叶儿全变 黄了,不断地飘落下来。校 园道上满是枯叶残片,走在 上面伴着“吱吱”的压碎声, 使人心生凉意。一阵风吹过, 残叶挣扎了几下,垂头丧气 地任风摆布。一会儿,校园 里又飘起了丝丝冷雨,我不 禁打了一个寒颤。
景因情而异
观看视频,根据情境进行景物描写(100字左右)。 情境:今天,我跟妈妈闹矛盾,情绪特别低落,来到了西溪湿地......
秋天的校园,树叶儿全变
黄了,不断地飘落下来。
校园道上满是枯叶残片,
(感官),
使人心生凉意。一阵风吹过,
(修辞)
让人心眼迷离。一会儿,校园
里又飘起了
(修饰词)
雨,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秋天的校园,树叶儿变黄 了,不断地飘落下来。微风起 时,树叶发出了“沙沙”的响 声,悦耳动听。她时不时拂过 树下正专注背书学子的脸庞, 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风 大时,黄叶在风的伴奏下,迎 着明媚的阳光,载歌载舞。
【合作展示要求】 1.快速传阅组员习作,选定一篇修改、完善(用红笔)。 2.小组代表结合习作分享成果。 3.其他小组成员评价、补充或质疑”。
恭喜你们,获得称号
“下笔有神”
景物描写路漫漫,情景交融是难关。 色彩鲜明添修饰,巧用修辞加亮点。 多种感官增渲染,融情入景效果显。 综合运用各方法,含情景色淌笔尖。
恭喜你们,获得称号
“小荷露角”
从远处望去,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走近一瞧,这哪 是灯笼啊!分明就是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树上荡秋千, 脸都玩得通红了。
西溪的火柿像一群扎堆的孩子,总是悄悄地分享着属于 自己心中的秘密,风一吹来,它们又结伴在微风中荡漾。
一改,融感官
融情入景写作锦囊,快来看吧!
秋天的校园,树叶儿变 黄了,不断地飘落下来。 微风起时,树叶发出了“沙 沙”的响声,悦耳动听。她 时不时拂过树下正专注背书 学子的脸庞,如一只只翩翩 起舞的蝴蝶。风大时,黄叶 在风的伴奏下,迎着明媚的 阳光,载歌载舞。
以情驭景 物我相融

以情驭景物我相融作者:杨迅郑菲菲罗婕阮雯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20年第06期散文家梁衡说:“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诚如斯言,人们生活在自然中,从自然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又从自然中获得美感、启示和寄托。
而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又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高中語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专门设置了“自然情怀”散文单元,其中所选的五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表现着自然之美、生活之爱、人生之悟,无论是作者浸润其间的文辞之美、表现角度、创作手法、审美眼光还是文化心理,都堪称经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徜徉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让大家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又能体察民族审美心理,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
同时,我们还将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的课外拓展,以提升大家的文学欣赏品位和书面表达能力。
0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他的意思是,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本身美丽而闻名,而要借助人的欣赏与活动才得以扬名。
比如兰亭,如果没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修长的竹子,会不会长久隐没在空山之中呢?比如秋这个每个人每年都会经历的时节,为何在郁达夫的笔下具有特别的美?比如清华大学的荷塘月色,为何在朱自清的笔下就能呈现出诗情画意来?下面我们就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为例,一起来把握写景散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征,体会作者的审美倾向和文化心理,理解景物选取与作者心境及审美风格的关系。
课本点击故都的秋(节选)郁达夫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作文:融情与物的散文

我要写——融情于物的散文
学习目标:从身边发现可爱的描写对象,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学习重点:仔细观察,生动细致描写;融情于物完成习作。
学习过程:
导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需要素材,同学们平时怎么积累素材的呢?最重要的要素——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观察;而后是有所思考,做个有“情”人。
赏图思考:下面请欣赏两组图片,大家先通过观察,确定好你觉得有意思或感兴趣的某幅图。
再思考一下你从图中景物获得何种感思(生命——鲜活、坚强)。
引导,启发:观察下一组图,并描写成片段,思考挖掘深意。
学生先练写,后交流。
提示:主题词——生命;内容——描写景物,用上一定手法,注意观察描写顺序,扣特点,有选择,有突出点,为抒发感情蓄势;构思——叙述框架,描写手法,融情入境。
出示教师下水作文片段,(结合图意)。
出示作文成文示范。
作业:观察生活,写作成文。
板书:素材从生活中来
观察——描写思考——议论抒情成文——叙事框架。
写景状物类散文怎么把情融于景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写景状物类散文怎么把情融于景篇一: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一、散文常识特征: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二、解题方法1、研读题干(题目),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3、准确表达。
(1)摘关键词(2)摘关键句(3)自己的话概括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三、如何解读散文的主旨(考点剖析一)方法:1、看标题2、看注释3、看过度句(段)4、看开头结尾句5、看抒情议论句6、看反复出现句(段)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的异同。
)领会为什么写的题型(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的情、理+作者技法)四、写景状物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
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的作用(考点剖析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饰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的作用(考点剖析四)1、分析段落的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2、分析段落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六、句子或段在文中的作用(考点剖析五)分析语句或段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2019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融情于物细描摹状物作文出新意素材(写作素材)语文

作文指导: 融情于物细描摹,状物作文出新意大自然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它们都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碰即闭的含羞草,绽放芬芳的茉莉花,声音悦耳的画眉,偷窃食物的浣熊,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各自的生长习性。
对于自然中的万物,你所了解的还有哪些呢?生活中,我们会对自己的某一学习用品怀有深厚情感,对自己所拥有的小物品爱不释手,相信它一定在生活中帮助过你,一定有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课堂,学会对某一动植物及某一物品进行情趣描绘,让你的状物作文成为No.1!通常情况下,我们在描写自己喜爱的物象时,往往只是单纯地局限于对“物”的细致描摹,而缺乏自己对所喜爱物象怀有的“情”,这也是我们写状物类文章时显得不够出彩的一个主要原因。
写文章不应该是因为要写才去写,而应该是因为想写而写。
在描写自己所喜爱的物象时,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状物,而是通过状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物像的喜爱之情,使读者能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写状物类的文章时,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种写法体现在状物类文章中,往往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阐明对所写物象的总印象,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如《可爱的孔雀》一文中的开头与结尾:开头:每当唱起“金孔雀,展翅飞,七彩花衣映朝晖……”的歌词时,我真想看看孔雀。
盼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
4月26日,老师带我们到动物园去,我真高兴!结尾:参观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孔雀馆。
晚上,我梦见一只白色的孔雀飞到我的身旁,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那美丽的尾巴……这篇文章的小作者以歌唱孔雀的歌词开篇,并直接表达了自己渴望见到孔雀的急切之情,“真想”“盼望”“高兴”,小作者满心的期盼终于得以实现的兴奋之情从中可见。
唯有深深喜爱,才会在离别时表现得依依不舍;也唯有深深想念,才会在睡梦中梦见所想之物。
文章结尾处,小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孔雀的依依不舍之情,并借对梦境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孔雀的浓浓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融情入理灵性构思——写景状物文的构思与创作第一部分:融情入理故事一:长江流域里面生活着三种鱼,鲥鱼、刀鱼和河豚。
这三种鱼是当时长三角地带味美鲜嫩的佳肴。
三种鱼形状不同,吃法也不同,鲥鱼形状像鲤鱼,身子比鲤鱼要扁一些,其最美味的地方是它的鱼鳞,所以,烧时不能去鳞,去了,这道菜就没意义了,也就是说,鱼鳞是鲥鱼的“卖点”。
刀鱼形状像一把匕首,鱼肉极其鲜嫩,可是其刺多且细,所以,吃时要非常小心,不可吃快,不然很容易被刺卡着或刺到。
而河豚呢,是滚圆的形状,身上长的不是鱼鳞,而是带小刺的皮。
它的味道非常鲜美,可是具有毒性,一不小心就会吃死人。
渔民在捕这些鱼的时候是同一张网,渔民把渔网拦在水中,让鱼钻到网眼里。
鲥鱼被套在网眼中时,由于爱惜鱼鳞,死不后退,便被渔民捕获了。
而刀鱼呢,总结鲥鱼被捕经验,心想,这鲥鱼真笨,被套住时学会倒退不就行了吗?结果刀鱼在穿到网眼中时迅速后退,结果两边的鱼鳍被卡在了网上,其实,这个时候只要刀鱼继续努力向前就能穿网而去了,可它汲取鲥鱼经验,拼了命地后退,结果,精疲力竭时,只好束手待缚。
那么,最后那河豚呢,看到鲥鱼和刀鱼被捕,万般嘲笑它们,心想,这两个笨蛋,碰到网不要前进也不要后退,不就行了吗?于是,河豚在被卡在网眼中时,拼命鼓足自己,把自己鼓得圆圆地,然后当成是美美地睡觉,结果觉被睡成,便被渔民给抓了。
思考: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感悟与体会?提示:在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而不能只能盲目地跟从或改变,一个如果看不到自身缺陷或弱点的人,那么,一切经验的获得于他而言都是可怕地,因为这些盲目的经验会将他推向另一个致命的深渊。
所以,做人,处事,一定要先立足自己,再对比他人,总结成败得失。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记住:经验的宝贵及其之所以能发挥出蕴含的价值,是因为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缺陷与弱点。
正视弱点,扬长避短,那才是我们成长的人生。
故事二:倘若现在你妈妈手里拿着100元纸币问你,她欲将这100元给你去买任意东西,你要不要?现在她将100元握于手掌心,揉成一团,你还要不要?现在她又将揉成一团的100元纸币,放于地上,踩了踩,你还要吗?思考:你为什么一直会要?提示:生活中的我们,会碰到无数的困难与挫折,而这些困难与挫折会把我们打得如同被揉成一团的纸币一般不成样子,憔悴不堪。
可是纸币没有贬值,我们也还是我们。
所以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无论于怎样恶劣的条件下,我们都要保持一个独特的自我。
它并不依赖我们外表的华丽与可贵,也不仰仗我们所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在,内在对于目标的坚定。
如此,就没有突破不了的障碍。
对于写作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思考:一张小小的纸币可以升华到如此高的人生境界,那么生活中的那些自然风景、一些陌生的人与事、一曲老歌或一段旋律等呢?是否都有我们从其之中想要挖掘的“意境”呢?那么,我们如果说,这张纸币是一张“激励心灵或温暖心灵的纸币”,可以嘛?故事三:互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你躺于草坪上休憩,享受着美好的一切。
突然一条丑陋无比的,身上脏乱不堪的狗出现于你的视线之中,并且这样还不够,它还摇摇尾巴,来到你身边,躺了下来,和你一起“沐浴阳光”。
请问,你会怎么做?提示:狗虽脏虽不起眼,可它却与我一般非常享受这午后的美好。
原本我是对它厌倦至极,却突然发现了它身上那“丑陋的美丽”——生活是公平的,即使再卑微再平凡之人,也有享受生活、热爱生命的权利,它拒绝不了你对生活的自信与热爱。
所以,要学会对于卑微的尊重。
卑微是生命另一种光芒的代名词,是吗?三、互动小结:在普通的景物事物名词前面加上生命、心灵、人生等定语。
比如“生命之草”、“心灵上的花朵”、“人生之叶”等。
这样,花朵明明是开在自然里的,怎么突然会绽放在心灵上呢,如此就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融情入理了。
在普通的景物事物名词前面加上幸福、哭泣、虚荣、感动等情感修饰语。
比如“一块哭泣的黑板”、“一条幸福的牛仔裤”、“一把温暖心灵的小刀”,如此,是不是文章的感觉和气质就明显不一样了?第二部分灵性构思一、景物融情1.问:一辆普通自行车有多重?A.15克B.15千克C.15吨D.无法秤量答:B 正确。
请散开思维,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去想,选什么答案?D 为什么?故事:一次一位老师也是出了同样的题目问同学们,同学们都选择了B,而有一位穿着破旧的同学执意要选D,同学们都嘲笑他。
后在老师的询问下同学们才知。
原来,这位同学的父亲就是一修车师傅,他生活、学习上所有开销都是父亲辛苦修车赚来的,所以,于他而言,小小的自行车就代表着情深似海的父爱,如此父爱能秤出重量吗?提示:简单的自行车上升到爱的高度,这就是“炼意”。
每件物体都有其背后的故事或所寄寓的情感,这类状物文就不能用肉眼和简单感受到的情感来写,而是要充分挖掘和构思。
2.练习:一个苹果,你会如何“炼意”?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犹太人都藏在一个防空洞内,外面战火烽飞,他们饥寒交迫,所有人中只有一个人手中拥有一个苹果。
他先象征性地咬了一口苹果,然后传给下一个人,一个接着传一个,最终一圈传下来,苹果还是完好无损,只是多出一些牙齿印。
如此,苹果就成了灾难中人们相依为命的深深情感的象征。
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如果感动,你就要思考,你该如何从“被感动”转化为“制造感动”。
一个写作人的状态就好比海绵,对于任何有效的养料水分,有一点吸收一点,储藏起来。
再经过自己加工,变成自己独一无二的。
如果这个故事便是一篇文章,那么现在需要你给这篇文章加上一个结尾,你会怎么加?字数:50字左右。
温馨提示:战争,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剥夺我们的生命,乃至危及整个世界,可是,它却泯灭不了,人们那如苹果一般甘甜而又滋润的心灵。
有时候,和平,就是无数颗悲悯感恩的心凝聚于一起任地动山摇也岿然坚定的决心!总结:苹果也好,自行车也罢,都是生活中的“物”。
本来是普通平凡的物件,却因为融入了至深的情感,却让我们难以忘怀,甚至是感动,回忆无限。
对吗?二、景物入理训练一:如果你在一公园的湖畔旁边休憩,安静,悠闲。
当风起,湖面波光粼粼;风止时,湖面安静地像一面镜子。
这样一处细节,如果你想运用到写作里面,或根据此风景写篇文章,你会怎么写?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字数50字左右。
提示:湖面安静时,可以非常清晰地将湖边的景物倒映于水中;而风一吹,湖面波光粼粼,湖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也变得模糊起来。
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是,可以有什么人生启示?提炼:我们应该要在纷繁妖娆的俗世中,时刻保持一颗宁静的内心,让心灵之湖变得晶莹澄澈,这样才能将周围的事物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便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迷失内心真实而又坦然的自我。
这篇文章可先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湖畔景色,注意详略得当,然后中间可穿插某一件小事或某一个人(不穿插也行,看行文安排),然后慢慢由景过渡到情,过渡于理,在结尾处用精美凝练的语言突出全文的“意”,如此,一篇简单的随笔文就诞生了。
训练二: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树、一双鞋子、一只钢笔、一个烤地瓜、一把小刀、一个伤疤、一个湖面、一个苹果、一个香烟盒、一辆自行车、一艘纸船、一条狗……思考:哪些景物的构思又引起了你的思考?试着写一写,50字。
温馨提示:几种景物的“意”:(“意”就是中心思想,包括道理和情感)瀑布:虽获得人们的无限赞美,却别忘了,你是依着山泻的。
(喻成功不可忘本)笋:探出灵巧的脑袋,打开春天的锁。
锯:成功的诀窍,在与能进能退。
浪花:没有礁石的挡路,也许,就没有你的诞生。
(困境是另一种成功)柳丝:抽出一丝苦涩,便是一支童年的歌谣。
向日葵:永远追逐阳光的去处。
星星:看起来,你们是那样的亲密,实际隔着遥远的距离。
只有夜晚,你才能显露身形。
流星:用生命燃烧的一瞬,写下了闪亮的永恒。
枫叶:棱角分明,喻为个性,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经受住霜的洗礼,把成熟之美留给人间。
是一滴血,倾诉着对秋天的厚爱。
你的美丽,只奉献给苍凉的秋季。
彩云:穿别人的衣服,往往也能得到他人的赞羡。
枯树:热情的春天,反而加速了你的腐烂。
你内里的每一寸,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落叶:生命的消逝;人生的沧桑。
于树,是四季变化的象征,于人,是成败得失的见证,是人们宝贵的财富。
你不是恨秋风吗?为何还要跟着秋风跑?鞋带:脚说:“束缚也是一种爱”。
(可引申为父母对孩子的关切之爱)露珠:普普通通的一滴,却把握着无限生机。
小草哭了,是因为思念太阳妈妈的温暖。
草尖上的梦,一碰就碎。
睁着寻找的眼睛,默默等待着黎明。
珊瑚:是浪涛沉思的结晶,是暗流凝固的雕塑。
鹅卵石:圆满完美的表面,却磨砺着海的宣言。
水的温柔,曲折的河道,造就了你的美丽。
桃子:娇嫩的青春,包裹着一颗皱巴巴的心。
台球:经不起打击,就去钻空子。
雪:冬天给春天的情书,上帝给人间的问候。
脚印:在人生的琴弦上,每个人都必须弹奏的音符。
……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景物,却都蕴涵着无限的哲思,答案不是唯一的,就看你如何观察,如何把握,如何凝练。
试想,你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景物的,而任何一样你都可以凝练意境,进行构思创作。
那么,作文还会没有素材吗?作文还有那么难吗?还一定要像挤牙膏一样,挤一下写一下吗?放飞你的心灵吧,让生活多姿多彩!提示:一株草,一朵花,一棵树,都可以写出那么多富有意境的文章,或融情,或入理,也就是说,当你用敏锐的心去看待周围的景物了,那么周围的这些景物都开始变得有灵性了,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成为写作凝练的主题,成为全文的情感线索。
我们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车票,没有彩排。
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
所以,就如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所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从一粒沙里可以看出整个世界,一朵花就代表一个天堂。
其实,生活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叶都是具灵性的,充满意境的,就看我们是否具有观察心、悲悯心与感恩心。
其实,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万物皆有灵性,就看我们是否用心对待,如果我们用生命去滋养,就会遇见生命所对应的信息。
写作,不是单纯地胡编乱造,也不是纯粹的文字组合,要的是你一颗真正圆融与豁达的心。
小结:懂得了以上这些,写景状物类的作文就非常轻松了,只要我们把“情”或“理”与其结合,让其散发光芒,文章就OK了。
三、温馨提示写景状物类文章三要素:文美、意美、画面美!总结(写景思路):审题→确定中心思想(炼意)→选材与观察结合(多方位、多角度、综合想象)→确定文章结构(安排好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开门见山式、故设悬念式、说明性的语言开头等)。
中间(要有对景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能突出中心思想,综合运用拟人、比喻、排比、象征、对比等修辞与表现手法。
注意写景的顺序安排)。